论文发表百科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答辩问题

发布时间:2024-07-07 17:29:02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答辩问题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交易主体自主决定,中央银行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利率作为货币资金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市场上能动而活跃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中的关键因素和中心环节,对我国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严格的利率管制,不利于金融部门的内部治理,不利于资产负债风险管理,也不利于金融创新,它导致整个金融业进入抑制性状态,难以实施金融深化。所以,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的既定目标。作为世界上经济和金融业都十分发达的美国,对银行机构利率管理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是从自由到管制,再从管制到自由,而且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比其他发达国家更显得慎重,利率市场化后对美国经济和金融制度、体制的影响也有其不同的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积极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战略和经验教训,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也许能有所启示。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经历了“自由——管制——自由”的利率市场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提高,市场利率开始明显上升,有时已经超过存款利率的上限。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国际化、投资多样化,又导致银行存款大量流向证券市场或转移至货币市场,造成金融中介的中断和“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且愈演愈烈,Q条例约束和分业经营的限制,使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各存款类机构都出现经营困难,一些储蓄协会和贷款协会出现了经营危机,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下降,全社会信贷供给量减少。此时,人们不得不考虑Q条例的存废问题。从70年代起,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年6月,根据美国经济发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况,美联储首先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同时,继续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以此来缓和利率管制带来的矛盾。但是,这种放松利率管制的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Q条例限制带来的现实问题,短期资金仍然大量从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流出,“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现实要求政府和金融管理当局必须从法律上和制度上考虑利率的全面市场化。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决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2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详细地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为扩大银行业资产负债经营能力,还列明了一些其他与利率市场化相关的改革。1983年10月,“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额为2500美元以上的极短期存款利率上限。并于1986年1月,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对最小余额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4月,取消了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对于贷款利率,除住宅贷款、汽车贷款等极少数例外,也一律不加限制。Q条例完全终结,利率市场化得以全面实现。二、利率政策及市场化进程的特点1、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和未能形成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是3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利率由自由转为管制的主要原因。自由竞争型和没有现代银行监管制度是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银行的主要特征。银行存贷款利率几乎不受任何干预,无序而盲目的竞争未受到一定的约束与监管,健康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也未能形成。恶性竞争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并对经济金融产生巨大冲击,才使政府采取实行存款保险制度、限制利率水平、分业经营、加强联邦监管机构权力等措施来恢复金融秩序。2、货币市场发展引起的不公平金融竞争和金融中介中断,启动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Q条例实施,限制利率和低利率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增长和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Q条例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储蓄、贷款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后,受通胀率提高市场利率高于规定上限影响,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下降。尤其是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面世,直接对银行业的存款提出了挑战。不平等的竞争引发了“金融脱媒”。为稳定存款,逃避管制,存款机构已经采取了各种手段提高实际存款利率,监管机构不得不考虑推进利率市场化。3、利率市场化的实施经历了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起步晚、时间长、推进慢,从酝酿到实施,从实施到实现,先后用了约16年的时间。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阻力较大,国会、联邦储备体系、储蓄贷款协会,各州政府及存款者个人,都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阻挠。尽管如此,美国政府表现了极大的耐心,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了利率的全面市场化。4、利率市场化对提高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利率市场化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了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继而增加了竞争力。“金融脱媒”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银行支付和信贷供给能力迅速提高。5、利率市场化使得众多中小银行倒闭。利率市场化以后,取消了利率上限,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实现了市场化,过去依靠限制竞争才能生存的中小银行难以为继。从1980年开始,众多的小银行开始倒闭。1987年至1991年,平均每年有200家小银行倒闭。从1981年至1991年的10年间,美国因银行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达4000亿美元。三、改革的过程分析1、各国的利率市场化是整个经济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以适应整个经济变革的需要。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以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加强金融业竞争和合理配置资金资源为目的的。利率市场化是经济自由化的反映。2、应该在建立了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后,才可能推行利率市场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推行利率市场化之前,均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市场体系,实现了间接的金融宏观调控,并且其他方面的金融管制已经放松。在完备的市场体系下的利率改革成为金融深化的一个方面,从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因利率放开而导致经济的波动。3、利率市场化的立法具有先在性。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它们以利率法案为先导,在一个法定性文件的框架内来运作利率市场化改革。这是在立法指导下的利率市场化,如美国先后有三个金融银行法规涉及放松利率管制问题,即《1973年金融机构法》、《1976年金融改革法案》、《1980年银行法》。这反映了在法律的框架内处理利率市场化问题的做法,立法先行成为放松利率限制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阿根廷和我国台湾同样也以利率法案来指导利率市场化改革。4、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有周密的步骤安排。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渐进的利率改革过程中都应该按时间、分步骤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银行法中分别提出,在五六年的时间内,分阶段取消Q条款。5、金融创新推动着利率的市场化。绕开管制的金融创新成为利率市场化的催化剂。为了规避利率管制,大额可转让存单(CD)等金融工具的出现,模糊了管制利率与自由利率的边界,使得利率管制失效,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6、利率市场化并非利率的完全自由放任,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之中及之后,金融监管始终存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是利率稳定的安全阀。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利率的监管权,它们或者用中央银行利率,或者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市场利率,影响银行利率,以保持利率处于稳定状态。有些国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市场利率进行直接干预。四、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1、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是个长期的过程,渐进方式应该是较为确当的选择。尽管美国有较完备的法律和金融制度、较强的经济基础,但是,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仍然是漫长而又十分复杂,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美国当时的金融制度是分业经营。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不同,其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全能制银行制度的德国相比要复杂许多,因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必然要对利率市场化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对于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来说,分业经营的制度与美国有所相同,所不同的是,我国的法律和金融制度还不健全。因此,我国的现行金融制度现状决定了推进利率市场化必须要选择逐步放开利率的渐进方式,在加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适时推进利率市场化,切不可急功近利。2、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是利率市场化的充要条件。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是要废除原先通过行政手段确定利率,而由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来确定,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是在同一种环境下开展业务竞争,没有任何国家保护。现行我国的金融制度中,不平等的金融竞争仍然存在,金融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国家信用及垄断地位、邮政储蓄的“零风险”经营等等。这其中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绝对优势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几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危机及关闭破产,更拉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力差距。不从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上解决不平等的金融竞争,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就缺少必要的基础。3、中小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承受能力是监管当局必须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前所述,美国利率市场化后,由于取消了行政性的保护,使得直面市场的一大批中小金融机构因难以独立经营而倒闭,储蓄贷款协会陷入严重经营危机。虽然美国有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暂时吸收中小金融机构倒闭的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消化倒闭带来的全部影响和危害,大量的中小金融机构倒闭及经营危机,仍然对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害。由于近几年来对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的整顿关闭,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现实最大问题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其后果就不仅仅是一个金融机构的问题,而是事关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稳定的大问题。4、培育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标。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管制,再从管制到自由化的阶段,但是,前后的自由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利率方面来考察,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而前者是盲目的自由竞争;后者有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实施有效的监管,前者没有必要的监管制度和对自由竞争的应有约束。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培育过程。这其中,放开利率后,要防止出现大银行利用其在金融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而联合控制市场利率,把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演变为少数银行的利率垄断机制。那样,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就会背离初衷,形成更不平等的金融竞争机制。 5、谨慎选择存款保险制度配合利率市场化。在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化解中小金融机构受冲击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我国要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实现利率市场化提供存款人的风险保障。近几年来,我国对于实行关闭破产中小金融机构的个人存款,采取了大包大揽,必要时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给予支持。利率市场化以后,一旦银行发生支付危机,存款人的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障,从这点考虑,急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但是,若实行了存款保险,就有可能为银行道德风险的发生创造可能。农村信用社如实行存款保险,又可能引发存款人的反向选择。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全,银行体系不健全,银行体制改革不到位,银行监管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并不具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必要的政治、法律、经济、金融环境和客观基础。

你好一般有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选题论文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谢谢

可否把你的毕业论文、或者是有关的数据,发给我参考下呢, 不胜感激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老师一般会问什么问题,主要是根据你的论文来问,你的论据,主要的观点,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分析情况等。浅谈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关键字: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之间、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银行业务市场将被重新分割,客户被重新组合。虽然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推进商业化进程,但与现代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营销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加入WTO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新营销观念,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创新,调整客户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一、加入WTO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影响 1、加入WTO将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与国内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变革客观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2、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强化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表,我国正在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扩大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开放人民币同业市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营销机制、产品创新、电子化水平等方面还不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而外资银行具有遍布全球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了较强的营销优势,新技术投入和应用水平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市场营销改革的步伐。 3、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对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内在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与外在经济环境变革的要求相比,改革步履还相对滞后,原有体制的许多问题、弊病、矛盾在目前的体制下仍然存在。加快改革和发展成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而要想加快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优化和调整客户结构,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销理念的缺位。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坐门等客”的观念仍然存在。在实际营销工作中,则表现为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体制还不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银行与客户之间还没有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营销考核中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提升客户价值、保持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不够,许多已推出的金融产品并不为广大客户所熟悉;二是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不能进行超前创新;三是没有形成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与创新者的自身利益联系不密切;四是产品创新的审批机制过于繁琐,致使“新产品”逐步成为“一般产品”。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 (三)营销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层次较低,难以满足一些大客户的需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三级管理、一级营销”,对于一些系统性客户、跨区域的集团性客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二是没有建立与市场营销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财力、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考核机制与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重量化指标和当期指标的考核,轻非量化指标及长期业务合作,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使市场营销中的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四是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缺乏效率,基层业务营销人员的自主权较小。 (四)营销渠道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忽略了银行与客户的双向沟通,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营销策划和宣传;二是没有根据金融资源的分布情况来合理设置营业机构,营业机构的业务操作性较强,而市场营销的功能不足;三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营销的力度不够,难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四是综合营销手段运用不够,对公司客户进入多以信贷为杠杆,对以结算、中间业务为主要需求的客户则缺少有效的营销手段。 (五)营销队伍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人员的数量不足,综合柜员、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过多;二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营销工作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产品组合及一揽子服务能力、新产品的应用能力较差;三是需加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防范市场营销中的道德风险。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对策 (一)转变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形成独具特色的银行“营销文化”。 营销观念的转变,就是要从根本上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以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替代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的旧观念,摒弃营销中的短期行为倾向,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客户价值放在营销工作的首位。形成全行参与营销、全行为营销服务的格局,把客户营销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创新营销机制,建立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营销体系,为市场营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提升营销层次,明确各层次营销的重点。要根据客户的隶属关系、贡献率、营销难度以及对业务经营的影响等来明确各级行营销的重点。总行、省行要在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协调和指导的同时,承担更多的营销职能,特别要加强对系统性客户、跨区域大客户、国家及省重点项目的营销力度。二级分行要取消市场营销的管理职能,直接参与市场的营销,并把县级支行作为二级分行营销职能的延伸。 2、建立与市场营销相配套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营销事关全行的业务发展,在经营资源的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在资金和贷款规模方面,要优先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在财务资源上要为市场营销提供便利;在人员调配上要选拔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充实市场营销队伍。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的协调和配合,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一是要加强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利用营销资源;二是加强行与行之间、上下级行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上报和反馈市场信息,相互协作和联动,形成营销的系统优势,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防止出现多头对外、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 (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力度,打造产品优势,在金融产品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加强金融产品的超前创新和主动创新,为产品创新提供机制上的保障。随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地域限制的取消,金融产品将成为同业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手段。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一是要超前创新,加强对客户潜在需求的研究,注重金融创新的实效性,产品创新和产品推出要走在客户的前面;二是要建立灵活的产品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规避风险和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调动全行员工产品创新的积极性,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步伐。 2、注重金融产品的配套营销,组合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套餐”服务。特别是重点企业集团,由于规模大、分支机构多,资金流动中有许多环节可以介入。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及本外币业务的各种金融产品进行重新整合,为客户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3、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科技竞争能力。要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硬件和软件上增强金融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服务的准确性、效率性、便捷性上树立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居家银行等现代电子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四)增强服务实效,实施差异化服务,在服务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树立“换位思考”意识,提高服务的效益性。要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认真调查客户、了解客户,及时掌握客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银行服务,并及时创造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资金运用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客户资金使用的效益。 2、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银行服务的竞争力。差异化服务对增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客户需求度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产品的价格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对于重点客户,要在利率、费率等方面提供优惠价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通过公开授信、简化内部操作程序等方式,减少内部运作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和延伸服务;要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要通过提供金融产品、代客理财等方式提高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争取银企“双赢”。 (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市场营销提高人力上的保证。 1、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要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占全行员工的比重,制定严格的客户经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管理。要加大优秀营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2、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打破原有的等级界限,实行与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客户经理在较高的收入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产生激励的作用;其次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营销人员竞聘上岗,淘汰那些素质低、业绩差的不合格人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答辩题目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老师一般会问什么问题,主要是根据你的论文来问,你的论据,主要的观点,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分析情况等。浅谈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关键字: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之间、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银行业务市场将被重新分割,客户被重新组合。虽然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推进商业化进程,但与现代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营销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加入WTO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新营销观念,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创新,调整客户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一、加入WTO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影响 1、加入WTO将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与国内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变革客观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2、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强化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表,我国正在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扩大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开放人民币同业市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营销机制、产品创新、电子化水平等方面还不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而外资银行具有遍布全球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了较强的营销优势,新技术投入和应用水平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市场营销改革的步伐。 3、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对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内在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与外在经济环境变革的要求相比,改革步履还相对滞后,原有体制的许多问题、弊病、矛盾在目前的体制下仍然存在。加快改革和发展成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而要想加快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优化和调整客户结构,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销理念的缺位。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坐门等客”的观念仍然存在。在实际营销工作中,则表现为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体制还不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银行与客户之间还没有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营销考核中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提升客户价值、保持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不够,许多已推出的金融产品并不为广大客户所熟悉;二是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不能进行超前创新;三是没有形成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与创新者的自身利益联系不密切;四是产品创新的审批机制过于繁琐,致使“新产品”逐步成为“一般产品”。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 (三)营销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层次较低,难以满足一些大客户的需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三级管理、一级营销”,对于一些系统性客户、跨区域的集团性客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二是没有建立与市场营销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财力、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考核机制与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重量化指标和当期指标的考核,轻非量化指标及长期业务合作,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使市场营销中的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四是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缺乏效率,基层业务营销人员的自主权较小。 (四)营销渠道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忽略了银行与客户的双向沟通,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营销策划和宣传;二是没有根据金融资源的分布情况来合理设置营业机构,营业机构的业务操作性较强,而市场营销的功能不足;三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营销的力度不够,难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四是综合营销手段运用不够,对公司客户进入多以信贷为杠杆,对以结算、中间业务为主要需求的客户则缺少有效的营销手段。 (五)营销队伍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人员的数量不足,综合柜员、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过多;二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营销工作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产品组合及一揽子服务能力、新产品的应用能力较差;三是需加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防范市场营销中的道德风险。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对策 (一)转变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形成独具特色的银行“营销文化”。 营销观念的转变,就是要从根本上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以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替代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的旧观念,摒弃营销中的短期行为倾向,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客户价值放在营销工作的首位。形成全行参与营销、全行为营销服务的格局,把客户营销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创新营销机制,建立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营销体系,为市场营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提升营销层次,明确各层次营销的重点。要根据客户的隶属关系、贡献率、营销难度以及对业务经营的影响等来明确各级行营销的重点。总行、省行要在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协调和指导的同时,承担更多的营销职能,特别要加强对系统性客户、跨区域大客户、国家及省重点项目的营销力度。二级分行要取消市场营销的管理职能,直接参与市场的营销,并把县级支行作为二级分行营销职能的延伸。 2、建立与市场营销相配套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营销事关全行的业务发展,在经营资源的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在资金和贷款规模方面,要优先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在财务资源上要为市场营销提供便利;在人员调配上要选拔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充实市场营销队伍。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的协调和配合,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一是要加强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利用营销资源;二是加强行与行之间、上下级行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上报和反馈市场信息,相互协作和联动,形成营销的系统优势,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防止出现多头对外、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 (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力度,打造产品优势,在金融产品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加强金融产品的超前创新和主动创新,为产品创新提供机制上的保障。随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地域限制的取消,金融产品将成为同业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手段。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一是要超前创新,加强对客户潜在需求的研究,注重金融创新的实效性,产品创新和产品推出要走在客户的前面;二是要建立灵活的产品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规避风险和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调动全行员工产品创新的积极性,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步伐。 2、注重金融产品的配套营销,组合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套餐”服务。特别是重点企业集团,由于规模大、分支机构多,资金流动中有许多环节可以介入。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及本外币业务的各种金融产品进行重新整合,为客户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3、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科技竞争能力。要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硬件和软件上增强金融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服务的准确性、效率性、便捷性上树立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居家银行等现代电子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四)增强服务实效,实施差异化服务,在服务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树立“换位思考”意识,提高服务的效益性。要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认真调查客户、了解客户,及时掌握客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银行服务,并及时创造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资金运用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客户资金使用的效益。 2、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银行服务的竞争力。差异化服务对增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客户需求度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产品的价格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对于重点客户,要在利率、费率等方面提供优惠价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通过公开授信、简化内部操作程序等方式,减少内部运作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和延伸服务;要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要通过提供金融产品、代客理财等方式提高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争取银企“双赢”。 (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市场营销提高人力上的保证。 1、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要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占全行员工的比重,制定严格的客户经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管理。要加大优秀营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2、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打破原有的等级界限,实行与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客户经理在较高的收入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产生激励的作用;其次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营销人员竞聘上岗,淘汰那些素质低、业绩差的不合格人员。

同学你好!我是高校教师,这是一般的主要的提问内容,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你凭着自己的理解去回答,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放心。答案要点:1、商业银行风险有哪些?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与股份制银行信贷风险的异同? 4、商业银行应该如何防范信贷风险? 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怎样?有什么好的经验?存在什么不足?为什么?难点是什么? 6、如何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水平?

题目和论文的分数没有具体的关系,可以是,《银行的主要风险分析》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一系列创新,使得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已经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积极运用资本管理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将逐步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具有较强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信用风险,它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决定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论亅文〇贷卩泻,注亅意泥称。

你能把你的论文借给我么??????

商业银行论文答辩问题及回答

一、答辩陈述:

在答辩的陈述中,我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的论文:

1、文章中需要用到的有关二次型、正定二次型等概念;

2、正定二次型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3、半正定二次型的性质及判定方法;

二、答辩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中需要用到的有关二次型、正定二次型等概念。

第二部分介绍了正定二次型的4中判定方法。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我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与正定二次型性质判定方法作对比,从而总结了4中主要的判定方法。

最后一部分根据正定二次型的性质判定方法归纳了其9方面的应用。

三、答辩中提出的问题及回答要点:

1、正定二次型的矩阵的行列式值有什么特点?

答:正定二次型的矩阵为正定矩阵,它的行列式值大于零。

四、判断方法:

主要介绍了4种判定方法,分别为:

1、二次型半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标准型的所有系数都是非负的;

2、二次型半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正惯性指数与秩相等;

3、二次型半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矩阵的特征值均为非负数;

4、二次型半正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矩阵的各阶主子式均为非负数。其次,还可以用半正定二次型的定义进行判定。

五、论文虽未论及,较密切相关的问题:

1、本文主要介绍了正定、半正定二次型的性质及判定方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多的会用到正定矩阵相关概念。

2、如(正定二次型在线性最小二乘法问题的解中的应用),对于此部分知识文中没有论及。因此,需要进一步归纳总结正定矩阵的性质,并将其与本文内容相结合,使本部分内容系统化。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老师一般会问什么问题,主要是根据你的论文来问,你的论据,主要的观点,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分析情况等。浅谈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关键字: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正逐步对外开放,中外资银行之间、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内银行业务市场将被重新分割,客户被重新组合。虽然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不断推进商业化进程,但与现代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在营销体制、业务创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加入WTO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更新营销观念,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创新,调整客户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一、加入WTO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影响 1、加入WTO将改变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环境。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将与国内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变革客观上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 2、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强化市场营销。 加入WTO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表,我国正在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进程,扩大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地域,开放人民币同业市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营销手段、营销机制、产品创新、电子化水平等方面还不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而外资银行具有遍布全球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在长期的竞争中形成了较强的营销优势,新技术投入和应用水平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竞争压力逼迫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市场营销改革的步伐。 3、商业银行自身的改革和发展对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内在要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推进各项改革,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与外在经济环境变革的要求相比,改革步履还相对滞后,原有体制的许多问题、弊病、矛盾在目前的体制下仍然存在。加快改革和发展成为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而要想加快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大市场营销力度,优化和调整客户结构,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营销理念的缺位。国有商业银行还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坐门等客”的观念仍然存在。在实际营销工作中,则表现为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体制还不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尚不完善,银行与客户之间还没有建立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营销考核中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提升客户价值、保持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广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不够,许多已推出的金融产品并不为广大客户所熟悉;二是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特别是不能进行超前创新;三是没有形成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产品创新与创新者的自身利益联系不密切;四是产品创新的审批机制过于繁琐,致使“新产品”逐步成为“一般产品”。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国有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雷同”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产品”和“特色产品”。 (三)营销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层次较低,难以满足一些大客户的需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三级管理、一级营销”,对于一些系统性客户、跨区域的集团性客户的金融需求难以满足;二是没有建立与市场营销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机制,人力、财力、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考核机制与市场营销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重量化指标和当期指标的考核,轻非量化指标及长期业务合作,考核机制的不合理使市场营销中的短期行为较为严重;四是银行内部业务操作缺乏效率,基层业务营销人员的自主权较小。 (四)营销渠道单一。主要表现为:一是忽略了银行与客户的双向沟通,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营销策划和宣传;二是没有根据金融资源的分布情况来合理设置营业机构,营业机构的业务操作性较强,而市场营销的功能不足;三是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营销的力度不够,难以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四是综合营销手段运用不够,对公司客户进入多以信贷为杠杆,对以结算、中间业务为主要需求的客户则缺少有效的营销手段。 (五)营销队伍的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一是营销人员的数量不足,综合柜员、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过多;二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适应营销工作的需要,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产品组合及一揽子服务能力、新产品的应用能力较差;三是需加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防范市场营销中的道德风险。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对策 (一)转变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形成独具特色的银行“营销文化”。 营销观念的转变,就是要从根本上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以商业银行的营销理念替代专业银行体制下的管理客户的旧观念,摒弃营销中的短期行为倾向,把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升客户价值放在营销工作的首位。形成全行参与营销、全行为营销服务的格局,把客户营销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文化之中。 (二)创新营销机制,建立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保障有力的营销体系,为市场营销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提升营销层次,明确各层次营销的重点。要根据客户的隶属关系、贡献率、营销难度以及对业务经营的影响等来明确各级行营销的重点。总行、省行要在加强对市场营销的管理、协调和指导的同时,承担更多的营销职能,特别要加强对系统性客户、跨区域大客户、国家及省重点项目的营销力度。二级分行要取消市场营销的管理职能,直接参与市场的营销,并把县级支行作为二级分行营销职能的延伸。 2、建立与市场营销相配套的资源配置机制。市场营销事关全行的业务发展,在经营资源的配置上要优先满足市场营销的需求。在资金和贷款规模方面,要优先满足重点客户的需求;在财务资源上要为市场营销提供便利;在人员调配上要选拔高素质的客户经理,充实市场营销队伍。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的协调和配合,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一是要加强业务部门之间、业务部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充分利用营销资源;二是加强行与行之间、上下级行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上报和反馈市场信息,相互协作和联动,形成营销的系统优势,提高营销的整体竞争力,防止出现多头对外、浪费资源现象的出现。 (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力度,打造产品优势,在金融产品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加强金融产品的超前创新和主动创新,为产品创新提供机制上的保障。随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地域限制的取消,金融产品将成为同业高层次竞争的重要手段。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上,一是要超前创新,加强对客户潜在需求的研究,注重金融创新的实效性,产品创新和产品推出要走在客户的前面;二是要建立灵活的产品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在规避风险和合规合法的前提下,调动全行员工产品创新的积极性,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步伐。 2、注重金融产品的配套营销,组合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套餐”服务。特别是重点企业集团,由于规模大、分支机构多,资金流动中有许多环节可以介入。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对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以及本外币业务的各种金融产品进行重新整合,为客户提供特色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3、提高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科技竞争能力。要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硬件和软件上增强金融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服务的准确性、效率性、便捷性上树立竞争优势。同时,要加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居家银行等现代电子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 (四)增强服务实效,实施差异化服务,在服务上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1、树立“换位思考”意识,提高服务的效益性。要站在经营管理的角度,认真调查客户、了解客户,及时掌握客户资金运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有的放矢”地提供银行服务,并及时创造客户需求,帮助客户解决资金运用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客户资金使用的效益。 2、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强银行服务的竞争力。差异化服务对增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客户需求度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在产品的价格上提供差异化服务,对于重点客户,要在利率、费率等方面提供优惠价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通过公开授信、简化内部操作程序等方式,减少内部运作的时间,为客户提供便捷服务和延伸服务;要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要通过提供金融产品、代客理财等方式提高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益,努力争取银企“双赢”。 (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市场营销提高人力上的保证。 1、加强营销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要进一步提高营销人员占全行员工的比重,制定严格的客户经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客户经理的管理。要加大优秀营销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营销的竞争力。 2、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打破原有的等级界限,实行与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客户经理在较高的收入中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从而产生激励的作用;其次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营销人员竞聘上岗,淘汰那些素质低、业绩差的不合格人员。

你能把你的论文借给我么??????

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大神都猜不出来,但是你可以从自己的论文上来分析,你的论文有那些地方可以让老师来问你问题,比如说在贷前你写了那些风险点,贷中又写了那些风险点,贷后又有那些风险点,你可以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来进行准备。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论文题目

关于银行的学年论?/话累

题目和论文的分数没有具体的关系,可以是,《银行的主要风险分析》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金融理论与金融实践的一系列创新,使得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已经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积极运用资本管理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将逐步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具有较强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信用风险,它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决定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乃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论亅文〇贷卩泻,注亅意泥称。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商业银行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变化及营销策略分析;2.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防范分析;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管理;4.商业银行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中的动态模型;5.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6.商业银行结构调整与资本外逃问题研究;7.我国银行保险营销策略的问题和对策;8.投资银行的本质及历史演进过程分析;9.金融危机的国际比较研究新进展;10.金融发展理论的新进展;11.不确定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12.货币乘数分析的理论误区及影响;13.利率市场化及其风险管理机制研究;14.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调整与管理路径分析;15.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选题难道不应该去跟你的老师商量吗,本科都读完了,连个毕业论文都不知道写什么题目

平安银行工商管理论文答辩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答辩自述报告

位老师,上午好!我叫XX,是XXXX工商管理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指导老师是XXX教授。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XX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这才使得我的论文能够如期顺利完成,在此,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我选择《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原因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众多的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各地区、各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在着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制订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企业文化工程,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推行力度和广度。这种情况反映了中国企业从主要注重短期利益向重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中国企业力求做强、做大、做久的发展愿望,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对管理的认识已由技术层面向制度、精神层面转变,开始关注文化管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我的论文《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其主要目的为了更进一步的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维持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企业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目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努力形成独具本企业特色和优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转化成为企业软实力,转变为企业竞争力。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是由企业文化概论,企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实务,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定义。

第二部分,阐述了企业管理经历的三个演变过程,最终演变成了文化管理阶段,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方面。

第三部分,这部分主要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考核与评估等。

第四部分,分析现阶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中国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及未来中国企业文化前行的方向。

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权威学者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个人的理解,最终在XX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写作过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与突破:

1.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含义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深刻认识到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企业文化和建立企业文化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答辩fudao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答辩成功过关之注意事项可参见祝君顺利。

1、以下只是讲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的问题,作个参考。更多论文答辩内容可以了解上学吧论文查重。现代工业企业有哪些主要特征?答:大规模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并且系统地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 劳动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和连续性。 生产社会化程度高,有广泛、密切的外部联系2、如何理解企业的二重性。答:企业的二重性是指其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也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协作劳动而向市场提供商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是生产力实际运动的场所,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因而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任何企业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因而又必然具有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果相联系的特殊属性。3、企业管理的职能有哪几项?答: 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订行动计划;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都已按规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4、什么是SWOT分析法?答: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的SWOT方法是指: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S)与劣势(W)外部环境的机会(O)与威胁(T),同列在一张十字形图表中加以对照,可一目了然,又可以从内外环境条件的相互联系中作出更深入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法是一种最常用的企业内外环境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5、企业间全球性竞争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国家间差别减少。(2)更积极的产业政策。(3)国家对特有资源的认识与保护。(4)更自由的技术转移。(5)新的大规模市场逐渐兴起。(6)新兴发达国家的竞争。6、如何理解企业的核心能力?答:(1)核心能力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2)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故而能取得竞争优势;(3)核心能力具有持久性,它一方面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又使核心能力具有一定的刚性7、企业管理者必备的能力有哪些?答:(1)专业知识 ——管理人员应具备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做到持续学习,以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2)决策能力——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能迅速作出判断,果断采取行动。(3)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出准确的分析及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4)协调及合作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团队,协调与其实他部门的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5)管理能力——即计划、组织、指示、监控能力。8、企业的资源主要有哪些?答:企业的资源主要有五类:(1)财务资源(2)实体资源(3)人力资源(4)技术资源(5)声誉。9、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层次?答: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表层——物质文化;中层—— 制度行为文化;深层——精神文化。10、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包括什么?答:①新竞争者的进入;②替代品的威胁;③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④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⑤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竞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