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关于杜甫的爱国情怀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2 07:27:31

关于杜甫的爱国情怀毕业论文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杜甫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自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不朽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关于杜甫的论文的题目

他终于知道他的岗位不在仕途,而在民间。他不能再按照家族的指令,为了光宗耀祖去做官成相,他要做这个时代的太史公,用手中的狼毫笔去记录历史,为时代作传,提醒后来者不要重蹈覆辙。杜甫能从官僚家庭走出来,意义更为重大。 尽管无官一身轻,但无官也意味着没有了谋生之路。杜甫只能投亲靠友,说得高雅一点是求助。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乞食”。他带领家属走上了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漫漫旅途。 秦州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侧,是西北重镇,也是内地通向西域的门户,距长安780里。那里有孤城一座,群山簇拥,羌汉杂居,风俗颇异。要到达秦州,杜甫全家老小需要翻过高达2000余米的陇山,其艰难险阻可想而知。南北走向的陇山,把陇西高原与渭河平原分为两处。杜甫全家胆战心惊地翻越陇山,一路上还要时时打听西部地区有无战火。 经历了万千险阻,他们终于到达秦州,住在城里一处雨水淋幔、屋檐短窄、墙头低矮、门前长草的简陋居处。 然而饥荒也在秦州等待他一家人了。从杜甫的诗中,我们知道了他一家人的困境:无米可炊,无衣裹身。处于困境中的杜甫,突发了奇思异想:如果那苦味的柏枝、高天的明霞要是也能充饥就好了,孩子们就不会挨饿了。杜甫的这点幻想,与他苦中作乐的诗歌一样,更让人感到悲伤和同情。 就在这时,秦州南面的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有位叫什么“佳主人”的家伙,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来信邀杜甫到同谷。杜甫以为那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既可填无食之腹,又能省下棉衣服。于是就带着一家人,坐上马车离开秦州,踏上更为艰险的南行之路。 车行第一站到赤谷,从赤谷往南便进入险峻的山地,到处都是乱石堆积,只有两条车辙可以勉强通过。山深风大,日落时分还没有见到人烟,孩子已经饿得哭了起来。杜甫心急如焚,前面的村落还十分遥远,依稀的炊烟遥不可及。直到这时,他才感到自己这样冒冒失失地拖儿带女上路真是太危险了。 接下来是过铁堂峡,这里的山峡险绝。杜甫在(《铁堂峡》诗中描写了铁堂峡的真实面貌:山壁的颜色都是青黑,像精铁凝聚而成,一条羊肠山径盘旋而入苍穹,山顶上是长年的积雪。 此时,连车也不能坐了,一家人胆战心惊、神色惨淡地在峡谷中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地艰难行走。谷底长冰横路,连马骨都几乎快被冻折,何况杜家又都是老弱病幼之人呢?杜甫的心情更加沮丧。 尽管如此,死里逃生的一家人最后总算是到了同谷。可是,那位写信相邀的“佳主人”根本没给杜甫提供任何生活援助,杜甫完全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生活深渊之中。 为了孩子们不被饿死,杜甫只好拖着白头乱发的赢弱之躯,去天寒日暮的山谷里捡拾野生的橡子和栗子充饥。现实生活如此残酷得折磨人,杜甫只有在荒野中放声哀歌。 成为百姓一员的杜甫尽管朋友很多,可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让这位平生素有宰相之志的大丈夫岂能心安?迫于现实的无奈,杜甫只好拖着多病的身体,带着一家老小再次跋涉来到了成都。 在成都,靠朋友严武的资助,杜甫好不容易有了一座草堂栖身—一那间貌不惊人的草堂后来几乎成了杜甫的代名词。 草堂居住之初,诗人是宁静安闲的。在战乱之年,能得到这样的栖身之所,且是在浣花溪畔,有流水相伴,杜甫已心满意足。锦江风光像一剂安慰剂,让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他和邻居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他可以去山庄访访隐士,到田里收收芋头和粟米,看看台阶上跳跃的小鸟觅食,在浅浅的秋水里荡荡小舟,斜倚着柴门送友人踏着清清月色归去。 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只要有暂时栖身之地,他就会给我们描绘出无限温馨的画卷,让后人玩味不已,他的绝句四首后来就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诗歌经典,带给后人无限的美与享受。此外,杜甫还在成都的这间草堂里,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篇。 然而,平静只是暂时的。 安史之乱虽然在公元763年结束了,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之势,仍像滚下山的石头一样不可挽回。叛乱刚除,内忧又至,全国普遍出现了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的状况。而且此时政治腐败,官吏横征暴敛有增无减。内忧外乱又加上外患——吐蕃进攻长安,迫使代宗又仓惶出逃。 杜甫居住的蜀中,属天府之国,是军家必争之地——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最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在严武两次镇蜀间隔期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被迫逃离成都,再次携家流浪,来到了夔州。 杜甫在夔州住了不到两年,却搬了四次家,生活仍是极其艰苦。 两年后,杜甫一家从夔州返回成都。可他们刚安顿了几天,杜甫的好友严武去世了,蜀中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彻底失去了依靠。他只好带领一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继续他流浪逃难的生涯。 杜甫本想沿着长江东下出川,但因疾病和战乱的双重困阻,他们在此滞留很久。到他57岁时,杜甫一家终于乘舟走出三峡,不过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两年后,居无定所的杜甫,因贫病交加客死旅舟,结束了一代诗圣凄凉漂泊的一生。 一个抱有“太平宰相”之志的人,却成为一名失业者、一个乞食者、一个流浪者,杜甫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然而,他在如此漂泊中仍未扔下手中的笔,我们今天读到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就是他在一路漂泊中写就的,说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杜甫是用生命写作的诗人,他的节奏是心跳的节奏,所以才能激起我们后代读者的心动。 他的旋律是生命的旋律,让后人可以在千年之后用他的诗来取暖,就像握住长者温热的手掌。 当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可以依在他的诗行里汲取力量,就像依偎在师长的慈容里得到安慰一样……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诗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广泛反映现实的同时,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正如浦起龙所云:“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时事政治诗。短篇如《洗兵马》、《有感》、《丽人行》、《三绝句》、《病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长篇如《夔州书怀》、《往在》、《草堂》、《遣怀》,虽内容各异,但都是个人情感与事实相结合,抒情色彩较浓。战争题材在杜诗中数量很大。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态度不同。反对朝廷穷兵黩武,消耗国力的有《兵车行》、《又上后园山脚》等;支持平息叛乱,抵御外侮的有《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岁暮》等。《前出塞》、《后出塞》两组诗,既歌颂了战士的壮烈英勇,又谴责了君王拓边无厌和主将骄横奢侈;以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三吏”、“三别”中,诗人同情人民的痛苦,愤恨野蛮拉丁;但大敌当前,兵源缺乏,他只能忍痛含泪劝慰被征者。表现出作者内心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剑门》。 杜甫还有些歌咏绘画、音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特色。杜集中也有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感情较淡泊,尤其是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这是他经过长期飘泊,得到暂时休息后心境的表现。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中,诗人对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动态有细腻的观察,无限的喜爱和深刻的体会。体现了杜甫诗歌和为人的另一侧面。杜甫怀念亲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如《月夜》怀念妻子,《月夜忆舍弟》怀念弟弟。众多怀友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有15首。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杜甫还以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偶题》、《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转益多师”、“别裁为体”,扬弃古今而自铸伟辞的艺术主张。在困守长安和飘泊西南时期,为求仕进和维持生计,杜甫也作过一些内容无聊、格调不高的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诗。其中有不少五言排律。 杜诗体制多样,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五言古诗融感事、纪行、抒怀于一炉;博大精深、无施不可,开唐代五古境界;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七言古诗长于陈述意见,感情豪放、沉郁,风格奇崛拗峭;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其五、七言律诗功力极高;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宿府》、《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有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其《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长达1000字。但杜甫排律亦多堆砌典故、投献应酬之作。其绝句即景抒情,反映时事,并开绝句中议论之体,别开异径,贡献颇大。杜诗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艺术上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给后世以广泛的影响。杜甫也被后人尊为诗圣。杜甫一生潦倒,其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南征》)。但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近千年来,治杜之风不绝。宋代有许多杜诗的编年、分类、集注等专书,如王洙《杜工部集》、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鲁编次、蔡梦弼会笺的《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居仁编辑的《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后世注释杜集的亦在百种以上,较流行的有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浦起龙《读杜心解》。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点、解释杜诗的文字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明末王嗣有《杜臆》、清施鸿保有《读杜诗说》。另外,中华书局还将五四运动以来较重要的论文汇编成《杜甫研究论文集》。传记和新的研究专著有冯至《杜甫传》、萧涤非《杜甫研究》、傅庚生《杜甫诗论》、朱东润《杜甫叙论》。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的《杜甫年谱》。

《登高》《登楼》《蜀相》《兵车行》《望岳》《春望》《登岳阳楼》《天末怀李白》《佳人》《旅夜书怀》《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二》《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五》《兵车行》《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垂老别》《无家别》《新婚别》)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爱国情怀主题的论文

写作思路:可以从一段故事或者事迹来展开,或者也可以根据一句名言来引出文章的观点,通过观点的论述来层层铺垫,最后进行文章的升华。

原文:“我的梦,中国梦”最早是在新闻联播上听到的,哥哥对我解释说它是:爱国、爱家、爱集体、热爱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体现。后来在社会实践中我慢慢地懂得了一点点,哥哥的解释是对的,但是还不够全面。爱国,拥有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

比如前线战场上的英雄人物;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战友的埋伏阵地,当敌人试探的炮火延烧到自己身躯的时候,他纹丝不动;董存瑞看到部队的冲锋路线遭到敌人的封锁,他手托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看到一个个战友牺牲在自己的眼前,他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取得最后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等。

多么悲壮的英雄事迹,这种牺牲自我的爱国、爱家、爱集体的家国情怀,让人热血沸腾,声泪具下。是啊!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英雄事迹太多了。只是现在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我,认为这种家国情怀是高不可攀、是比较渺茫的事,我可能做不到!

因为上第二课堂的缘故,我来到了夏衍故居。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庆春门外的严家弄,中式平房,建于清末民初,现在已经是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的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

参观夏衍故居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国,拥有家国情怀其实还有其他表现方式。就如夏衍,他是著名的作家,电影家、戏剧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写了很多著名的书籍,有《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有些还改编成了电影。夏衍的一生是平凡的,但他为祖国的和平解放和我国的话剧、电影等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

他虽然没有像战争前线的英雄那样做出多么悲壮的壮举,但是却在革命的大后方把爱国,拥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明白了,爱国,拥有家国情怀,在祖国人民的心中她无处不在。是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不能活在过去的荣耀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祖国人民期盼着我们,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能忘记?当然不能。那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我们的祖国,这是在21世纪里我们应有的爱国心、家国情怀,是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我的梦,中国梦”为新的奋斗目标。

远方的路也许不平坦,那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加油吧!少年。

就一般意义而言,爱国主义和自由主义属于两种不同价值观,爱国主义强调付出,自由主义则强调对个体权利的维护。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爱国主义的思修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国主义的思修论文3000字

《现代性视角的爱国主义及其 教育 的思考》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新一代的思想素质,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新时期的爱国教育应当也增加新的元素,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故此,本文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体,从现代的角度来分析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现的某些问题和不足,对其中的弊端进行考察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思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爱国是作为国家公民所应当具备的 基本素养 ,而如何爱国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爱国主义的教育是个永恒的主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领域,它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对学生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个不断更新的历史话题,包含着人们对祖国的丰富感情,同时也是人们所肩负着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进行着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的来说,中华民族能够经历上下五千年而历久弥坚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爱国主义的存在。

1.爱国主义

何谓爱国主义?借用列宁的话说,就是人们在意识上、情感上以及行为上对祖国的热爱,并且能够进行实践。邓小平同志曾对爱国主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即全国人民有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他们以热爱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荣誉和尊严为耻。学术界也对爱国主义提出了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范畴的“爱国主义”一词,其内涵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1]

爱国主义需要以社会为支持,它是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在此过程中,人所特有的情感就进一步内化为人与人,人与所处本地区环境的深切感情,并逐渐将其升华为爱国主义的强烈感情。爱国主义蕴含着人们对自己所处领域的深沉热爱,萌发了远方人们对本国故土的眷恋。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情感,而且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于大学生是现代教育领域的主力军,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它归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有理想、有 文化 、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从而为振兴中华和实现四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中具有着特殊性,每一种理论都有其规律可行,高等学校的教育也是独特的,教育理论和 方法 受到规律的约束和制约。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爱国热情,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以及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使命,将爱国主义思想向社会大众、学生群体进行灌输。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激发教育者的爱国情怀,并将内在的思想感情升华为爱国实践。

1.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滞后,层次不清晰

时代在不断发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是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的内容也需要具有层次性,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现的知识点是不同的,但遗憾的是,教育工作者往往是把旧的话题重拾起来,没有丰富内容,也没有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和差异性教学。

2.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方法 的陈旧

传统的爱国主义教学就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大致包括直观的认知教育如升国旗、认识国徽、识别地图等等,促使学生产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上述的这些教学方式已经是司空见惯。他们希望教育教学有更多的内容,有更新颖的方式。但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教师的教学一板一眼,内容过于简单。

3.爱国主义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不强

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的设置上过于抽象和理想化。[2]在制定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时没有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选择,没能结合他们的个性发展特征和心理行为特征;过于侧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爱国情操培养以及爱国意志的锻炼。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合理运用教育媒介,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的信息环境已经由相对封闭的状态成功转变为开放、全面的接触。大学生所处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因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探索新的教育法则。我们可以借用新媒体来拓展教育的平台。

新媒体提供的是海量的网络信息,具有图文并茂的特征,在具体的做法上,一方面是将爱国主义的内涵提炼出来,充分利用网上团校和党校这些条件,结合现代化的网站、视频以及经典案例,将爱国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在基本的讲授内容上,利用新媒体的及时性特点,让同学们快速快速地了解新鲜事物,加大对当前国家和国际大事的关注,这也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

爱国主义教育要保证内容丰富和层次清晰,还需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者即教师的努力,这些教师接受了现代化爱国主义理论的学习,能够有重点、分阶段地将爱国主义的内涵传授给受教育者。

2.创新爱国主义的教育方式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一部分内容,要坚持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在陈旧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今天,创新教育方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首先,可以借用网络载体,把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宗旨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输入计算机,通过网上教育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网站或者论坛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提出的一个新方向。

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校园社团,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例如借助虚拟的交流平台[3]开展网上有关爱国主义内涵的知识竞赛如近些年在大学校园里例行的党的教育知识竞赛,从而抒发出自己的爱国情怀,并在有意识的思考和参与中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再次,是重视建设校园手机的文化氛围。现代的大学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这种现象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现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媒体如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视频、手机搜素以及手机杂志等途径给手机用户提供爱国主义的短信或者彩信,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3.对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重新认识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有最崇高的、最远大的理想目标,同时也需要有切实可行,普通大众也能达到的切实目标,否则它的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在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进行引导时,第一,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动力和保证;第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客观真实地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第三,要以爱国主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思想贯穿学习的始终。充分利用各种节日或者是文化历史名人的诞辰或者重大历史、政治事件纪念日来进行教育。[4]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了解当前社会、企业的真实情况,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就如何。最后,需要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指标,将这些浓缩的精华牢记于心,将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明确自己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四、结语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个永恒的主题,每个社会公民都应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它是来源于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它将各组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它也能指导着我们走向新的辉煌。但是,面对现代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的问题,作为国家政府、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者三方,都需要从自身方面进行改造,培养新生代对祖国的热爱并为此付出行动。

参考文献:

[1]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教研,2012(03):150

[2]潘亚玲.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139

[3]林奇清.试论全球化时代我国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J].辽宁行政学报,2011(02):137

[4]闰晓梅.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24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湖南娄底417000)

《新时期的爱国者》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新的一天来临,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总会想起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号召。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而爱国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有句老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不管家现在多么贫穷或是多么不尽人意,我们都必须尊敬父母、尊敬长辈、爱护家庭。而且我们必须是热爱自己的学校,尊敬我们的老师。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我们沙厂中心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作为沙厂中心小学的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国家的今天,改革重要,发展重要,稳定重要,我认为在此基础上教育我们的国民要恪守爱国主义的信念更是至关重要,教育我们的学生爱国,恢复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精神上团结我们的民族,大家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促发展,就算是真的有一天要打一场卫国战争时,我们将会无所畏惧。于是我想,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不应是某一时代的产物,而应是无论任何时代都应该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坚决不能随着某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我国现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滚滚热潮中,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应该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爱国,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是民族的灵魂。爱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品质,爱校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个人素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学校的荣誉、为了我们肩上的重任,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让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尊敬师长、爱家爱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合格学生吧!

关于家国情怀的论文题目

这土地,我爱得深沉

中心思想:华夏儿女的信念中,“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家国情怀吸引人的题目有:

1、先有大国,后有小家。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国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的家。

4、先有国后有家。

5、爱国犹如爱家。

扩展资料

爱国魂是最纯洁的灵魂,爱国心是最美好的心灵,爱国情是最崇高的感情,爱国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最神圣的使命。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感情,也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爱国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爱国是一种升华的思想,更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

如果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一个农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而耕耘;每一个职员都为民族的振兴而拼搏;每一个军人都为国家的安宁而奉献;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为中华的富强而发光;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为中国的腾飞而奋斗!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会指日可待!

国之强健路,吾辈当自强 祖国万岁我的祖国母亲腾飞的巨龙苏醒的猛虎我和我的祖国

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刘强2017年北京卷,在形式要求上延续了二题选一、文体特征鲜明的传统,在内容导向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责任担当意识。无论是议论文"说纽带",还是记叙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当属题目的选材。正值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选拔什么人才,为国家贡献怎样的接班人,这两道作文题给出了鲜明的答案。"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校园风气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呆在教室里死读书,更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的警醒,提醒他们每张照片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此外,作为记叙文的专用题目,它的题干保持了一贯的指导性,"有叙述,有描写",提示表达方式上要综合使用;"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提示切入的角度可以大到国家、社会的整体面貌,也可以小到一顿饭、一辆车、一个人。这也提醒未来的考生,首先要走出教室,开放视野,关注时代与国家,拥有自觉担当的意识;其次,既要留意大的形势、动向,又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让对国家、自我的期许与责任具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杜甫的主题论文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杜甫是一位集大成者和承前启后的诗人,汉魏的浑朴古雅,六朝的藻丽纤秾、淡远韶秀杜甫无一不备。杜甫之后没有一个诗人不直接、间接学他的:韩愈跟着他将诗进一步散文化;而又造奇喻,押险韵,铺张描写,逞才使气,是“沉着痛快”的诗,元稹、白居易将杜甫写实的表现人生的态度理论化,导引了“新乐府”运动。也是元稹,在为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对杜甫的创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并许以最高的地位。两宋诗之冠冕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宗都以杜甫为祖、金、元、明之诗坛巨擘都是杜甫为之开先。陆游有诗曰: 千载《诗》亡不复删 少陵谈笑即追还 尝憎晚辈言“诗史” 《清庙》《生民》伯仲间。 他视人们尊杜诗为诗史为不足,必置于雅、颂之音中犹若诗中之经才好。秦观在《韩愈论》中,将孔子与杜甫同提并论,孔子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整理之功可用集大成者来赞,“呜呼,杜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欤”,虽未直接称圣,实亦许之矣。到了明代,杜甫已经正是被称为诗圣了。 杜甫的一生,是饱经忧患的一生。他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热爱祖国和人民,关心政治,从青年时代起就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匡时济世之心走进社会。但是,杜甫一生坎坷,屡次科场失意。他长期过着流离转徙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社会的各个阶层,了解政治情况,洞察社会动态,体验民间疾苦。他站得高,看得远,具有民胞物与的高尚情怀。因此,他的诗歌立足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又因为他浓厚的民本思想,站在人民立场,敢于面对社会黑暗,痛陈时弊,把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国家的政治动态,都概括在诗歌作品里,所以又被尊称为“诗史”。唐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甚高,曾说:“上薄风骚,下盖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矣。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经过时间的验证,元稹对杜甫的评价与褒扬毫不过分。 杜甫是诗歌语言大师,他在语言的锤炼上是着意下了一番功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努力的真实写照。翻开杜甫的诗集,人们会看到佳句连篇,妙语如珠,使人眼花缭乱,有目不暇接之感。杜甫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是精确凝练,概括力强,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仅用十个字就把封建社会里贫富悬殊做了鲜明的对比,爱憎分明。又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仅用两句就把战乱年月漂泊异乡之人的思家之情表露无遗。杜诗语言的又一特色是丰富多彩,形象鲜明,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色彩明快,妙语传神;又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如一幅细腻逼真的田园风景画。杜甫诗歌语言的另一特色是质朴自然,明快通俗,如“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四句诗完全是民间流传的谣谚语言,经作者引入诗中,既通俗易懂又恰切自然。杜甫的诗歌音调美也是一大特色,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连细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铿锵悦耳,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评,,,,,,,,,,,,,,,, 一部杜甫集,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个特殊时代的社会面貌,而且也表现了诗人虽坎坷潦倒、颠沛流离却始终热爱祖国、同情人民的崇高精神。在艺术上,杜诗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成为辉煌的唐代诗歌的一面旗帜,也是开后世之先路,令百代学习景仰的楷模。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范围的文化伟人。 登高——[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衷,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絮霜鬓,潦倒此停浊洒杯。 《登高》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年杜甫居住在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诗人登高远眺有感,遂写本诗。 前四句重点是写景,但景中亦含情。 开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便从细微之处着眼,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觉到的具体景物。在这两句诗中诗人排列了 “风”、“天”、“猿”、“渚”、“沙”、“鸟” 六种自然事物,每种事物后边都用一个字或词巧妙恰当地加以形容,“风疾”、“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诗虽然没有一句写登高,也没有一个字点名秋天这一季节,但句句不离登高,字字饱蕴秋意。没有秋,便不会有“风疾”、“天高”和“猿啸哀”的所感;不登高,便不会有“渚清”、“沙白”和“鸟飞回”的所见。诗人将这多种物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立体的空间画面,一幅萦绕着悲凉萧瑟气氲的画面,流露了诗人心中无限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在这里从大处落笔,写登临高处所见到的两大壮观景象,犹如影视技术的特写镜头,在读者脑海中形成壮阔无边,波涛汹涌的动感画面——无边无际的树叶纷纷飘落,滔滔的长江之水波涛汹涌,滚滚而来。不仅壮观,更显大气磅礴。这里如同前两句一样,依然没有提到季节与登高,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是非深秋季节所能有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是非登高所能观赏和感受到的。此外,“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又和前两句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遥相呼应,承接而来,足见诗人构思之高妙。这两句虽然仍然是在写景,但那“无边”的“落木” ,“滚滚”东流的“长江”之水,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浩茫心事的真实写照。以上四个写景的诗句,构成了诗人登高时所见所闻所感的整体画面,而这个整体画面恰恰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感情设置了一个典型的大的环境背景。 后四句重点在于抒情,但情中又寓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上句写诗人思乡、悲秋和飘零他乡的客旅身世。“万里”,极言思乡情切。“悲秋”,秋季“落木萧萧”的景象出发了诗人身世飘零的悲叹。“作客”,是说身为他乡游子,举目无亲,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思亲之愁。又用一“常”字加以修饰,极言“作客”他乡时间之长久,更见思乡思亲之情切。诗人满腹愁苦都紧扣眼前的秋景,可见抒情中暗合秋景的描绘。“百年”,极言年老。“多病”,体弱多病,而更有忧国忧民之痛。“登台”,这是诗中点题之处,登高则能望远,然而登上高处的所见所闻又都是凄凉的景象,非但没能令诗人心旷神怡,反而更勾起心灵深处的哀痛,更何况还是“独”自一人去“登台”呢?这一个“独”字更显其孤独的处境。这两句诗,细致传神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的自我形象,难怪后人千古传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进一步抒发诗人内心无尽的“苦恨”,暗中再次点明久久重阳登高之事。“艰难”,一是身世的艰难,坎坷,另一是国事和民生的艰难,诗人此时的感情,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愁苦上。“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 所致,在着一“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潦倒”,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诗人本已年老体衰多病,却又加上长久在“万里”他乡“作客”,心中无限愁闷。适逢重阳,本想登高消愁,看见的确实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此景此情,诗人怎能不想起以酒消愁呢?然而却“新停浊酒杯”,因病刚刚戒酒。在这里,诗人的心境与眼前的景色完全交融在一起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达了诗人登高时的感怀,也构成了前四句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 作品意境浑厚感人,语言凝练含蓄,格律工稳严整,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杜甫《月夜》赏析2008年12月02日 星期二 下午 10:39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鄜(fu孚)州:地名,今陕西富县。 望月怀远。这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烂熟的题目。在杜甫生活的盛唐时期,古典诗歌固然正处于大开拓、大发展的阶段,但如像对景伤怀、思亲怀友这类的题材,却已早经无数作者吟咏,要出新意颇不容易。这一首五律,却在内容表达与章法技巧上脱落故常,出奇制胜,成为同类题材作品中千古独步的名篇。 应该承认,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触发的郁勃真切的离情别绪。回溯诗人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天宝十五年(756)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六月,安史叛军破潼关,玄宗奔蜀,杜甫只得携眷北行,至鄜州暂住。七月,肃宗李亨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这首诗就是身陷贼营的杜甫八月在长安所作。没有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战祸,便没有诗人的这番家人离散,身陷绝境的悲惨经历。而如果没有这番特殊的经历,要产生诗中的哀惋凄切、深挚缠绵的离情也是不可想象的。此诗的重要价值,确乎在于它所反映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情感这一点上。 不过使得这首诗在众多的抒写乱世之离情的作品中高标独秀的,却无疑是作者匠心独运的新奇角度与抒写章法。在这里,老杜并不一般地就景敷情、缘情述事,而是别出心裁从思念对象一边落笔,从头至尾细致熨帖地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对方的景况。无限的深情、痴情都从这一系列想象描写中流泻而出,达到了抒情的极致。首联二句,绝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比起一般的直诉自己的情感的忆内之作,一开篇意思就深了一层。前人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和“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一类的名句,那都是兼及“忆”与“被忆”双方的,这里却偏偏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妻子身边,是时时尾随着可爱的小儿女的。诗人月夜思妻,必然密不可分地念及孩子。可是颔联二句不正面说自己望月忆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真是此情此景,将何以堪!诗人刻骨铭心的忆内之情,又在这痛苦的想象中更深入一层。第三联,想象愈加具体化,虚拟妻子在这个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是整首诗中意境最优美,辞采最清丽的抒情句子。鬟湿而臂寒,状看月之久与怀人之痴。月色愈好而痛苦愈增,夜深天寒都浑然不觉。这位闺中娘子是如此多情而执着,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的诗人深切思念吗?王嗣奭《杜臆》认为此联“语丽情悲”。实为中肯。诗的末联,方才将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摆进去,仍以想象之笔结情。这是盼望相思之愿能偿,有朝一日伉俪重逢,双双对此明月舒愁,抹掉战乱带来的伤痛痕迹。这里对前文的承接照应十分细密周到,表现出诗人情感之深婉沉绵,如“双”承“独”,“照”承“月”,“泪痕干”反衬双方各自“独看”时的泪流不止,这些都真切地传达出诗人憎恨乱离,盼望团圆的迫切心情。 愤恰是人民的悲愤,他在替百姓呼号。杜诗中著名的“三吏”、“三别”,全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我们看其中的《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pí皮〕。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是个当兵归来的青年农民。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农村普遍衰败,田园庐舍一片荒凉。这个败阵归来的士兵看到家乡已面貌全非,乡邻们走死逃亡,旧里已成空巷,连太阳都暗淡无光,一片凄惨气氛。村里成了狐狸之类的乐园,它们反客为主,竖起毛来发怒,怪这个青年的哭声搅乱了它们的安宁。在百无聊赖中,这个农民为活下去开始锄地,灌园,尽庄稼人的本分。然而仍不能安静地生活,县吏知他回来,又召他去练兵。这次是当地方兵,不出本州,转身看看家里,任何可携带的东西都没有。稍觉安慰的是,虽然只身一人,在本地总比远离家乡不知所归好些吧。可是又一想,家乡已一无所有,无所留恋,远近都一样,无所谓了。他又想起已经死去五年的母亲,生儿得不到孝顺,母子都留下刻骨的遗恨。人生到了这种无家可别的程度,百姓还怎么活下去呢? 杜甫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面向社会,面向人民,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并由此形成了借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忧时悯乱思想感情的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杜甫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较多地歌唱时事的大诗人,他用高度成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写下了众多的、质量很高的叙事诗,塑造了众多的典型形象。杜诗通过这些艺术概括的形象,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深重灾难的生活: 逾墙而逃的老翁、急应河阳役的老妪、新安被征的男子、暮婚晨别的新娘、无家可归的独身汉、夔州负薪的老处女,以及如狼似虎的役吏、炙手可热的杨国忠兄妹、烧杀虏掠的安史乱军…… 这些形象,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人民遭受的苦难,无情地抨击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强烈谴责乱军的暴行。 杜甫在《丽人行》、《石壕吏》、《兵车行》、《垂老别》等著名诗篇中,运用了把主观的思想感情融化于客观事实的叙述中,让人物和事实本身说话,不动声色地抨击了统治阶级,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爱憎感情。如《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新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后来鞍马可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诗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纵荒淫,曲折地反映了君主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妙在从头到尾,都用精工细腻的笔触、鲜明富丽的色彩、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描写场面和情节,让诗人自己的倾向和感情从场面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浦起龙《读杜心解》),从而有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 再次,杜甫在描写人物时还善于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心理,塑造形象。无论是独白还是对话,都精彩传神,很好地反映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比如《新婚别》一诗,完全用新娘的独白写出,将她送别丈夫时的无奈、愤恨、抱怨、忧虑、沉痛、勉励、期待的复杂心理活动展示无遗,从而塑造出一位感情丰富、深明大义的劳动妇女形象。 最后,杜甫还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人物本质和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中的“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这一细节,而且也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深寓着作者的同情与愤慨。 上述几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为杜诗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方法。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本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〇。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杜甫到成都后的住所。

我眼中的杜甫前些日子,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那灵山异水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往返。而位于灵山异水中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更令我“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猛然间灵光一闪,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写这位“诗圣”,明知自己很傻,研究杜甫的学者不计其数,他们挖掘的够深刻,够翔实了,可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有幸领略了四川的峨嵋山与九寨沟——这个句子显然是病句,语文教师犯这样的语病,而且是以病句开头,很不应该留连往返应为流连忘返,连着用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两个成语也不大妙,有作者家天才儿童之风范圣地此词用的不妥,杜甫草堂没啥子大不了的,是因为你崇拜杜甫,那地儿才成为你心中的圣地,不能把你自身的感受用来定义草堂。此句应为“而在灵山异水之中,有一块我心中的圣地——杜甫草堂”蜀不思归——这个词是从乐不思蜀化过来的,但是搞的不好,应为“在蜀不思归”折服进而膜拜——这句话又很不应该,因为前面讲的是杜甫草堂,草堂里面有什么东西让你折服,让你膜拜呢?让你折服膜拜的显然是杜甫,不是草堂,因此这整个句子也可以看成是病句灵光一闪这个词也不好,跟下文的冲动没有啥联系,修饰词“猛然间”感觉上是小学生用的明知道自己很傻——这个傻是啥意思?如果说因为有很多研究杜甫的作品珠玉在前让作者感觉写写老杜有点惭愧,那应该说“明知自己水平有限”翔实这个词也值得推敲,翔实一般是用在具体的客观史实、材料上,不大好用来形容杜甫的研究文献我特想以自己的视角来谈谈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很拖泥带水,要不说我最崇拜的偶像,要不说我心中的偶像。自己的视角云云,更不知从何谈起,因为下面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老生常谈杜甫让我最欣赏的是他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是晋朝名将杜预之后,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诗人。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骨子里渗透着类似李白的洒脱与真挚的个性——这句话叫人看着很不舒服,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骨子里渗透着个性”,不大通吧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应为出身杜甫的诗歌里很坦白,很自豪拥有这样的家庭——这句也有毛病,语法不通,不知道主语谓语都是些啥,应为“杜甫在诗歌里很坦白的表达了对拥有这样的家庭的自豪”何等的豪情万丈,何等的真挚博大!——看不出来。古代的穷人家孩子少有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大才子出身自名门世家,在诗作中谈及自己家学渊源,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这样就要夸人豪情万丈真挚博大,这种赞美似乎太廉价了,还要加上两个“何等”,再来个惊叹号,实在是有迎风洒狗血的味道世人皆知李白洒脱豪迈,孰不知杜甫有过之而无不及呢——这个应该是拍脑袋工程,凭老杜几句扯自己家学渊源的诗,就评价人家比李白还要洒脱豪迈,这样太无厘头了杜甫饱读史书,自许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参加洛阳进士科考试,却不料“此意竟萧条”。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深深的震撼了我,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自许——应为自诩名落孙山的他却能够坦然处之,将成败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何以得知?古代的读书人一向比较功利,大多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渴望学而优则仕,考试落榜以后写首诗感叹一番自嘲两句,是极普通的事,基本上也没有说自己落第而后悲愤欲绝的,不知道作者是怎样联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上面去的,居然还被深深震撼了,真是了不起使我面对许多风风雨雨,都能一笑了之,宠辱不惊——写文章明明是夸老杜的,写着写着就要转到自己身上,忍不住夸上自己两句,这个毛病以后要改掉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与李白的真挚友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他在洛阳遇到“赐金放逐”的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同游名胜古迹,同写万丈诗篇,同醉同睡同奔放!有诗为证:“醉眼秋共被,携手日月行”。两人亲如兄弟。不分彼此。同写万丈诗篇——诗篇有用万丈形容的吗?同醉同睡同奔放——同醉同睡很好理解,同奔放是啥意思?一起K歌泡妞?杜甫对李白极为推崇,对他有很高的评价。为他写下一系列肝胆相照的诗篇,“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但杜甫又不是一味迎合,也曾苦口婆心得对李白的好道任侠,使酒尚气作了善意的规劝。“君子坦荡荡”的心胸一览无余。一位真正的诤友就耸立在世人面前,他演绎了这段经典的友情故事,无人能够逾越,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代文人有很多歌颂友情的诗,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真如诗里面写的那么好,那就很难说了。李杜相交之时李白盛名及天下,是文坛当红偶像,杜甫自然要推崇推崇的,这点很正常,但是说他们之间是经典的友情故事,就不大负责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有诗为证有诗为证,其实有时候诗是证不了啥的,桃花潭水深千尺,厉害吧?其实李白跟汪伦不过是泛泛之交。44岁的杜甫旅居长安,长达七年之久,历尽辛酸与坎坷。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对真正关心自己的朋友还是情意绵绵,是个非常重感情的性情中人,他常常赠诗以谢朋友的厚爱。在这段最暗淡,最失落的日子里,他竟然能够创作出最脍炙人口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可见他是多么的超凡脱俗,安贫乐道!实际上对于诗人来说,有时候生活环境越是困苦,创作力反而越强。老杜诗写的好,但是哪里看的出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作者特别喜欢用显而易见、可见之类的词,增加说服力,实际上这种推断是毫无道理的,反倒象神棍的上帝式逻辑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把自己与人民的苦难紧密结合,得出人民遭受的痛苦比自己还深,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甘为天下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他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是多么令人折服呀。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可贵,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这段很适合作者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解,也就是说格调非常高,估计校长会很喜欢。问题在于古往今来写诗寄托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令天下所有的诗人在他高尚的品质面前黯然失色”,不知作者是怎么把天下所有的诗人跟老杜作对比的他为人民命运而担忧就象大海一样永不枯竭——这个比喻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句子也不通,“而”应为“的”他晚年漂泊在西南生活,虽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但心境依然洒脱自然。他在自己苦心修建,专心经营的草堂里写下了《狂夫》,高声吟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谁能与之抗衡呢。——这首诗很好吗?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能不能与之抗衡呢?他在草堂附近的武侯祠中瞻拜诸葛亮,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此的悲壮浑劲,如此的爱国情结,一直为后人广为流传,赞叹不已。——这句诗当然好了,是叹息孔明的,悲壮浑劲还勉强可以算,“爱国情结”从何谈起?三国时期打来打去,不过是内战混战罢了。后人赞叹的是老杜的诗,哪是啥子爱国情结?而杜甫著名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把萧散的自然情物写的优美从容,富有情趣,我最欣赏这句“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底”,很难想象一个“诗圣”竟然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浓烈的抒情,如此的仁民爱物,这给历代爱国者树立了很典型的形象,在士人的人格形成上,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这段实在太牵强了,如果没有细腻的情感和浓烈的抒情并在诗中表现,杜甫能成为大诗人吗?能被称作“诗圣”吗?作者作为老杜的粉丝,居然连这点都“很难想象”,倒把俺给看糊涂了,莫非作者只是叶公好龙?至于士人人格之类,扯的太远了,如果作者愿意赐教,俺倒想看看作者怎么解释,可以把老杜跟士人人格的形成联系起来伟哉,杜甫!——抒情式结尾,空洞恶俗通览全文,作者只是把自己所能够想得到的溢美之词统统加到老杜头上,而诸多赞美漫无边际,毫无逻辑可言,有如天外飞仙,基本上都是属于拍脑袋式论证,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而在文句语法上面,又是病句错词满天飞,基本功很不扎实,如果作者真如传说中所言,是个语文教师,那实在是很不应该。如果打了一个文章,自己觉得比较得意,欣欣然的拿出来供人赏鉴,突然被人家指出诸多纰漏,心下不爽,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去理会人家指摘的有没有道理,偏偏反而去探寻人家是否居心叵测,进而讥讽对方吃饱了没事找事,相对于文章的水平而言,这样的态度,就更不足取了。

八月 我走进成都草堂 看见 唐朝清瘦瘦的目光 忧国忧民 透明锐利 悲愤而忧伤 穿梭时空的思维 在你的眼光里 我看见 盛唐的光辉 一闪即逝 在你的茅屋里 我听到 怒吼的秋风 冰冷剌耳 在你的诗句里 我读到 铮铮的白骨 呐喊千古 在你的草堂上空 我还看见 总有一只孤雁 成为太阳的影子 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 裹满了沧桑 而你 只用一滴眼泪 便把家园 淋湿 你的草堂 是民族精神的家园 伟人朱德的诗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便是最好的赞美 不能和你在草堂上 相遇相识 不能和你在茅屋里 饮酒交谈 惟有在你诗圣杜拾遗像前 用深情的目光怀念 思索你诗歌的精神 你在茅屋惨淡经营的诗句 那是在苦难艰难中挣扎 我知道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八月 你家园的天空 秋风怒号 你和你的妻儿在黑暗和冰冷中 叹息 就是南村的孩子 都欺你老无力 今夕何昔了 我们的家园已充满温馨 我们的孩子已在千万间 用水泥和钢筋构筑的房屋里 用你的诗歌 取暖 读你的诗句 怀念 一位名叫杜甫的号称诗圣的 唐朝 诗人说到杜甫这个话题,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到各个地方去参观一些历史名人遗迹的时候,非常注意观察各地的雕像。我觉得好的,在唐代诗人中间,一个是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李白的塑像,还有一个就是河南巩县杜甫陵园的杜甫的雕像。江油的那尊李白雕像雕的是李白青年时代,将要走出四川那样一种意气风发的形象,昂首阔步,非常像我们想像中间的李白;而巩县的杜甫雕像就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垂暮的老人,愁眉苦脸,往下怜悯地看着满目疮痍的大地,使人看了以后觉得很沉重。 我们说杜甫一生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子,杜甫也有过他的青年时代,有过他的少年时代。我们在杜甫诗中间看到过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生活的种种回忆,譬如说,他在《壮游》这首诗里面,他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山东、河南这一带游玩,他说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邱旁”。他春天那个时候在一个台上面唱歌,秋冬之季在村边上打猎,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生活。他甚至还有对更早年的生活的回忆,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叫做《百忧集行》,回忆他十多岁时候的情况,他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大意是说,他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孩子那样活泼,心完全是一个孩子的心灵。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跑来跑去。他的院子里面有梨树、枣树,到了秋天这些果实成熟以后,他一天爬上树去要一千回,不停地爬上去采着吃。我们可以看出杜甫在他35岁以前,曾经是一个裘马清狂的青年;在他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活泼健壮的少年。但是假如我们现在有一位雕塑家,塑造一个青年时代裘马清狂的杜甫,像李白那样子,或者进而塑造一个少年时代的杜甫,爬在树上摘果子,然后给大家看说,这是诗人杜甫。尽管你说明这是青年杜甫,这是少年杜甫,我想大家都不会认可,因为我们认可的杜甫就是那样一种忧国忧民的形象。 宋代的黄山谷有一首诗写杜甫画像,里面有一句写得非常好,叫做“醉里眉攒万国愁”。就是杜甫即使在喝醉的时候,他对天下的忧虑,天下的一种忧愁都聚集在他的眉间。后人评黄山谷这一首诗说“状尽子美平生矣”,这一句话把杜甫一生都写透了。所以我想,杜甫他的形象已经被历史定格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杜甫这个话题必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大家听了以后,也许会觉得有几份沉重,但是正像古人所说的,宋代的严沧浪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我们读有些作品需要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譬如说读《离骚》,怎样最好地读《离骚》呢?你一定要读到抑扬顿挫,读到涕泪满襟,读到你读了《离骚》以后,泪如倾盆雨,衣服都打湿了,这个时候,你才真正懂《离骚》了。我个人的阅读经验也是这样,我最喜欢读的诗,读了以后使我肝肠如火,使我热泪盈眶,那样一些诗,我觉得这个时候我受到最大的审美感动。所以我们今天尽管是讲这么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我希望大家还是能够耐下心来听我从容道来。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理学家,尤其是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在他们这种非常严格的道德标准的审视之下,很多历史人物都被他们无情批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是汉代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颜真卿,一个是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有很高的建树,这是历史早有定评的。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朱熹所提出来的,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唐代的君子中间,第一位就是杜甫。第二位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而被杀害,被李希烈杀害。那么第三位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儒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也是文学史上的大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过那样的机会。他要报效祖国,他要忠于朝廷,他反对叛乱,但是历史没有给他多少机会。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跟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他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他们在道德上面,在人格上面,都有伟大的建树。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这样一种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的人。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杜甫》。闻一多先生是诗人,他的古典文学的论文不像我们今天的教授写得干巴巴、枯燥无味,他是用诗歌一样的语言来写的。在这篇《杜甫》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他说杜甫这个人,他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到了现代,1961年,当时有一个国际组织叫世界和平理事会,那一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绝不是仅仅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个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是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下面讲第二点。我们说为什么杜甫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在哪些方面起了这种代表作用?这里我们必须要稍微推测一下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我个人认为,中华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它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人本精神。它始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人为一切价值判断和出发点的这样的文化。这跟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有一点区别的。所以在先秦的时代,虽然诸子百家争鸣得很厉害,各种思想流派各自提出不同的观念。但是我觉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就是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不管是社会还是自然,他们最后的落脚点都在人,他们的出发点也在人。这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人本的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间大概对后代影响最大,也是对我们中华文化成为一个主流的,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这两派虽然互相论争,看上去好像水火不交融,但是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重视人,所不同的是道家所重视的是个体的生命价值,而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儒家在重视个体基础上面更重视群体,一个家族、一个宗族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利益。那么这一方面儒家跟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地区谋生,维持生命。而我们在黄河流域,在那个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自然环境下面,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水,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完全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这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道家是一种补充,儒家是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换句话说,我认为在先秦时代只能这样选择,否则的话,中华民族就难以维持下来。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 我们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一看杜甫在这一个过程中间,他是起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他有何种代表性?我们回顾儒学的发展史,基本上被认为主要有这么两大流派:一派被称为是汉学,一派被称为是宋学,这是清代的儒家提出来的。在这两个主要的高潮之间,唐代应该说是处于一个低潮阶段。不管看哪本思想史,哪本儒学发展史,唐代占的地位都不高的。唐代前不能比汉人,后不能比宋人。那么请问儒学的发展在唐代停顿了吗?唐代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儒学的代表人物?钱穆有一个观点,钱穆在一本书里认为,唐代有的。唐代两个最主要的儒学代表人物: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韩愈。很有趣,两位都是文学家。韩愈我们不谈,我们看看杜甫。在何种意义上面,杜甫我们能够说他对于唐代的儒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呢?大家一提到儒学的发展,提到唐代,马上就会想到唐初的《五经正义》。有的同学也许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唐代儒学有发展啊,我们的《五经正义》就是唐初编订的,孔颖达他们撰写的嘛。但是我想说《五经正义》尽管是长期以来在十三经注疏中间最重要的读本,但是《五经正义》中的观念,一些义理,基本上都是从汉儒那里来的,它没有很多地在学理上面新的阐发。也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到了初唐,由于出现了《五经正义》以后,基本上停滞了。但是杜甫不然,杜甫是用他的一个生命,用他一生的实践、行为,来丰富、充实着儒家的内涵。儒家学说从本体上来说,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非常重视的是人的行为,人的实践。所以我们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青年时代,中年时代,当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都不写书了,不搞著作了,他们奔走于天下,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推行他们心目中间的道。等到最后觉得“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行了,最后年纪也大了,才回过来写著作,把他们的学术用著述的方式流传后人,扩大影响。它从本质上最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人生前的行为,生前的一些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说杜甫正是最好地体现着儒家,甚至是发扬着儒家这种精神的一个历史人物,。 我们举几个小例子。儒家重视仁政,重视仁爱思想,主张在天下推行仁政。那么杜甫用他的诗歌是“不遗余力”地在鼓吹这样一种思想,在宣扬这样一种理想。儒家谴责贫富不均,认为贫富不均是社会最大的危害。而杜甫对于这种现象也是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尽管历代揭露民生疾苦,揭露贫富不均的好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但是我想大家肯定都认可杜甫的那两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在这一方面描写得最为惊心动魄的名句,以至于我们凡是听到这方面的事情首先要想到这两个句子,他对这方面体会得最深切。 再譬如儒家强调夷夏之辨,儒家强调我们民族要有一个民族的尊严,要维护民族的利益,在跟外民族的关系中间,要注意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也要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强调要反对侵略,维持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独立性。这一方面杜甫也是做得非常好。安史之乱以后,因为安史叛军很快就占领了长安,无数的唐朝的大官都投降了,都变节做了安史的叛军,做了一个伪王朝的伪官。包括当时的宰相陈希烈、驸马张垍等人都这样,杜甫的好朋友王维等人也这样做。惟独杜甫,惟独这个官居八品以下,真正是一个小官,芝麻绿豆官,这么一个小官的杜甫,他坚持了民族气节。当然杜甫在长安因为官太小,也没有受到安史叛军太多的注意,仅仅是把他关在那里。但是他却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逃过唐军跟叛军对峙的那样一片战场,然后逃回唐朝临时政府所在地,这样一个举动,当时其他人都没有过,只有一位杜甫这样。所以在这些方面杜甫确实是身体力行地体现儒家的精神,用他的实践展示着儒家的一种道德风范。所以我觉得我完全同意钱穆的那个观点,在唐代的儒学发展史上,杜甫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人物,他用他的行为来阐释着儒家的经义,说明儒家心目中间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方面,儒家非常重视修身养性,这一点因为长期受批判,大家觉得这好像是一个应该否定的命题。实际上不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文明的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面,它的基础是什么?应该是文明的个体,是一个有道德自觉的个体,个体不应该受到外在力量的强制,在做一些符合道德的举动,它应该发自内心的,内心的一种自律这样才好。所以儒家非常重视个体的一种道德建树,崇扬一种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面杜甫可称是一个典范,我们看到在《孟子》中间所提出来的那样一种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一种大丈夫精神,如果在历史上取一个名人来看,是谁呢?我觉得杜甫,杜甫非常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体现了这一点。在这里我想特别请大家注意杜甫的身份,中国历史上面仁人志士不少,我们可以开出一张长长的名单来。但是这张名单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政治上面有比较重要地位的那样一些人物。这些人物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承担起天下的责任,惟独杜甫是一个例外。杜甫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平民身份,他经常称自己是“杜陵布衣”,“杜陵有布衣”,他又自称是“少陵野老”,布衣也好,野老也好,自己不过是民间的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的百姓。以一个布衣的身份展示了儒家所崇扬的一种人格典范,这一点我觉得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你如果号召大家学习诸葛亮,学习范仲淹,当然有意义,有价值。但是大家会觉得难以学,他们距离我们太远了,他们的地位太高了,而且我们一般人可能一辈子也没有那样的机会给我们展示这一方面的建树。一般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普通人过平凡的一生,能不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可以,那就是杜甫。儒家本来是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说凡是人都可以成为尧,成为舜,都可以成圣。为什么?因为人性善,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到了后来,明代的王阳明甚至主张说“满街都是圣人”。看上去满街都是善良的人,这些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假如我们对圣人的这个定义取一个很严格的定义,很高的标准,像朱熹那样高的标准,也许有人会问王阳明,你说满街都是圣人,你给我拉一个出来看看,哪个是圣人?哪个用严格的标准能够称得上是圣人?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请出一位人物来,那就是我们的杜甫。他就是平民中间的一位圣人,虽然本人主要是一种平民的身份,但是他是一位圣人。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在以人本精神为核心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间,杜甫是一个代表人物。 下面讲第三点,杜甫不仅仅是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说杜甫有仁爱之心,说杜甫忧国忧民,他关心人民,关心民族,关心国家,这个大家都知道。因为大家多少是从课本中间看到,大家在读杜诗的时候也深切地体会到,那么这一点我们不讲了。我们来看一看,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除了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同胞之外,他的这个仁爱之心,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在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以唐为一方,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其他政权为一方之间发生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譬如说跟南诏的战争,盛唐时候讨伐南诏,南诏是在云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失败,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在内,都有类似的诗。惟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场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就是他的仁爱精神,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于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他是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那么除此以外,杜甫除了爱人以外,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儒家认为仁是什么?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杜甫看到江上面,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细小的生物,它们的命运有的不好,有的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他说有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去,那么我们大人看到都会产生恻隐之心。觉得一个小孩子快要掉下去,他关注的仅仅是人。而杜甫关注地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另外一点,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在这里我们要稍微把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跟西方的博爱等等稍微做一些对比。我个人认为西方的博爱精神,它最初的来源都是宗教,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是我们推到它的最初的起源,最初为什么会有这种博爱精神?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亚当、夏娃就犯了原罪——的一种赎买。当然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所以行善博爱之心是对于将来进入天国入场券的预付,我先付一张入场券在这里,死了以后可以进天国。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不是这样,儒家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孟子有一个很好的判断,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我们的仁爱之心首先是由于我关爱自己的家人,我敬爱自己的老人,孝顺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我也爱其他人家的老人;我爱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我也爱普天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我觉得这样一种流动,在这个意义上面,生发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更自然,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他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更贫困的人,他们那些失业之徒。他说的失业之徒就是失去田地的农民。他还想到在边疆前线戍守的那些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比我更加厉害。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一所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我觉得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因为他生活过不下去了,想逃到成都去。途经同谷,同谷就是现在甘肃的成县,在宝成铁路上,我到那里去看过。那么杜甫到了同谷以后,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我们看看这七首诗的顺序,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我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野生植物,叫黄独,把这个东西带回去给家人充饥。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说话都说不动。第二首写他对家人的关爱;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他的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他的感情流露的一个方向,也是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这样一种情感流程。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在这点上面,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摘要:课堂教学要追求浑厚的教学气象,浑厚的气象是教学基础的“工具性”和教学思想情感价值的“人文性”的整化。而丰厚的教学内容,丰沛的教学情感,独到而新颖的教学解读,适度的旁逸斜出,生命互动的课堂氛围是浑厚教学气象的要素。关键词 杜甫《登高 》 浑厚 工具人文整化 教学气象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互动,所以不应有什么固定的所谓“模式”。老师自己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唤起学生生命情感的涌动,进而走入文本的境界,从而达成理解、感悟、创造的目标;同样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生命体验,诱发老师的体验,这样便会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生命互动的景观。而一堂课内容的厚薄、感悟的丰寡、格调的高低、张力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浑厚还是寡淡的课堂气象。杜甫的《登高》一诗,是杜甫去世的前三年在四川夔州所作。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一、 文化性导入。导语如下:阅读杜甫的诗《登高》——此诗是杜甫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九九重阳节带病“登高”时所写——我便想到他在23岁所写的《望岳》一诗及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那首诗表达了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想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悲怆的人生情怀;想到了李白“登高壮阔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恢弘和壮阔,体会到李白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健笔力;想到了王安石在《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地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所展现出的辽远、峥嵘的情韵。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等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登高之诗的内容或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热爱自然的豪情;或抒发人生感悟、历史沧桑,揭示宇宙的哲理;或抒发个人的悲抑、哀怨。我们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从王之唤的《登鹳雀楼》中、从柳宗元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中便能体会出这种感情。它不象在河边、江头“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没有“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旖旎。登高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昂扬、激烈、悲抑的人生状态,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的渴望(登)和旷茫无边(高)背景下的大豪情、大悲愁。总之,绘壮景、写豪情、感沧桑是大多优秀“ 登高”诗的常态。感受下列“登高”诗,你喜欢哪一首,或喜欢哪一首中的哪一句,并说明理由: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金陵凤凰台》、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杜甫的《登岳阳楼》、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这些诗都属于“登高”诗的范畴,对她们的阅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登高赋诗”的文化现象,并通过阅读有所感悟。为杜甫《登高》诗的解读展示广阔的背景和参悟对象。所以不求深和透。二、 大背景展示。对于一篇作品要不要展示如何展示作品的背景,有以下因素来决定。第一背景对作品的理解影响的程度,第二学生对作品的背景了解的情况。对于杜甫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于这篇诗及背景又是较为生疏的,而要较有深度地理解这首诗,又不是靠作者写诗时的背景所能完成的,因这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它所表达的情感是作者一生经历的凝缩,如果仅仅把当时的情况介绍给学生,他们不可能感受到“意蕴”的“深广”,不可能感悟到“境界”的“高远”,不可能理解杜甫为什么遭罹许许多多的磨难还有如此深厚的对人、对自然的情怀。对于这篇作品,不仅需要展示其背景,而且需要卷轴式的展示,当然它不是平面的,而应选好节点,定好枢纽。这种背景是诗歌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理解《登高》不可缺的语境。我选以下节点作为背景:杜甫是一个悲苦的诗人,是唐代由兴到衰的见证者。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是“安史之乱”。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严重,有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担当意识和人生理想。他身上体现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献身社会、关心民瘼的核心价值。读杜甫的诗会时时刻刻被他那种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牺牲精神所感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等,都体现了他所具有的人文情怀。读杜甫的《登高》要了解其人生经历的以下节点:杜甫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杜甫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抱负和理想;杜甫曾有“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忍辱和辛酸;杜甫曾有全家以吃草根度日、幼子因饿而夭折“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的大悲痛;杜甫曾有由于“安史之乱”十年漂泊的经历;杜甫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而受尽侮辱的时光;杜甫曾有从叛军营中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杜甫的晚年在成都凭很难挡风遮雨的一草堂安居,生活只能靠朋友接济;杜甫50岁后患上肝病,写此诗时55岁,那年的9月9日重阳节,已重病在身。一个 曾怀济世之志而又“老无所成”的走入贫病交加之老境的伟大诗人,9月9日“登高”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倾诉了怎样的人生感受呢?对这首诗的解读,如不了解杜甫的生命境况,不可能走进文本、体会那深广的情怀、高远的境界。但背景的介绍,由于基本上需要纵贯其一生,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其过程中和本诗联系最大的节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不失杜甫形象的立体呈现 。三、 抓住“主脉”,整体把握(一)朗读。朗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的传导,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又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文本和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朗读的风格、朗读的起伏变化,好的朗读往往通过储满情感的声音,凸显文本的情感、作者和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朗读通过声音符号不仅能传情导意塑型显象,而且能创造意境。我一般不使用磁带,使用磁带对教学来说,总感觉有些隔膜。而我对杜甫的喜爱有加,每每读杜甫的《登高》,想想他的一生有时不禁泪光闪闪,我是带着这样的心情,以一个40多岁读书人的情感、理解来朗读的。朗读前我让同学们依据我所提供的背景,进行默想,这已经创造了一种氛围。读后从学生几秒钟的极静到顿悟后的鼓掌中,我感到朗读达到了展现辽远而多层质情感形象的目的。(二)、悟意,抓“主脉”。杜甫的《登高》情感是多元而丰富的。说其“悲凉”,由“风急天高”的空旷;说其“凄凉”,有“渚清沙白”的色调;说其“苍凉沉郁”,有“无边落木”的广漠,长江“滚滚”的汹涌;说其“羁旅孤愁”,有“悲秋长作客”的无奈等。其感情抒发的浓烈,已达到字字情丰的境界。整首诗无一废字、无一偏字,对这些“符号”所传达出的情感,我都让学生自己感悟。这样的感悟,我虽然要做必要的点拨,但都以学生的感悟为主,可看作是“非指示性”的。教学中这个阶段是必要的,否则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就会登高:杜甫生命的无助与悲哀论文关键词:杜甫 《登高》 生命忧患意识论文摘要:在杜甫晚年以《登高》为代表的登览诗中,常常将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融入到由深沉的社会历史感、宏大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立体结构中。它是杜甫独特的时空感受,也是杜甫的创新之处。构成杜诗境界的博大宏深。夔州,是杜甫晚年“飘泊西南”时的四个重点生活地之一。诗人在这里虽然生活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但在创作上却形成了一次“最后的高潮”。而著名的《登高》川一诗,即为杜甫写于是时是地。该诗与杜甫的其它登览诗一样,即将对个体生命的忧患意识融人到由深沉的社会历史感、宏大的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三维一体的立体结构之中,并使之成为了他晚年生命的无助与悲哀的一种标志。当时的情况是,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一片混乱,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并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在漂泊之中,诗人仍心系“万方多难”的祖国—“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泅流”(《登岳阳楼》)。这个时期,诗人在长安所特有的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垂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早已彻底破灭,因此只能面对苍天来表白自己“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忧国优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在夔州的近三年时间里,杜甫在政治上虽然已是无望,但在诗歌创作方面却掀起了一次高潮。据统计,杜甫在夔州共创作了430余首诗,且其中多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就皆为脍炙人口之作。而《登高》,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者。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当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56岁的老人了,“壮心久零落”(《有叹》)、“江山憔悴人”(《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是诗人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因而借“登高”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的旷世名作。清代杜诗研究专家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z},胡应麟《诗蔽》则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凡此种种,均表明了这首《登高》的非同凡响。请看其具体之所写: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重庆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透过这组意象,我们仿佛看见一位憔悴多病的老人,独自站在高台,正在举目望远,急风不仅撩起了他的衣衫,还凌乱了他的头发。“哀”,既是外景,又是内心。这是一种纯粹的生命的悲凉。凄清的江渚,宁静的白沙,这是一种外景的暗示,也是一种生命归宿的暗示,更是一种让人寒冷的暗示。唯一的活物,飞鸟,正在空旷里上下。鸟的出现,实际上是诗人自我内心的隐忧——归鸟翻飞,自己居然在此独站。诗人自己的归途呢?诗人此时甚为茫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很茫然。这是一幅率先定格的画面。通过这个画面,我们能看见许多,也能听见许多,还能感觉许多:一种威压,一种凄清,一种旷远,一种不知不觉的凄凉,一种油然而生的茫然,甚至还有些淡淡的恐慌——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充满了生命内在的无助。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实际上就是落叶。从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到陆机的“悲落叶于劲秋”,“悲秋”已成为古典诗词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悲秋,实际上就是悲叹生命的凋零。虽然诗人在这里还没有提到“悲秋”,但“摇落深知宋玉悲”(《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当诗人亲见落叶从树木上飘零下来,感受到生命就是这样飘零的。当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中间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树叶从郁青到枯黄,从枯黄到陨落的过程,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内心的伤感与绝望就像眼前的外景,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慨交相辉映:生命的轮回总在秋天集中,万物的凋零总从秋天开始。作为诗人自己,生命仍在继续。苦难也在,漂泊更在。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更引发诗人逝者如斯的慨叹。“无边”,“不尽”,旷野无碍,一种萧瑟博大的意象。“萧萧下”,树叶一片接一片地飘落下来,既有声,还有形,更多的还有那种飘荡的质感。“滚滚来”则挟裹着一种一去不返的气势。在写景的同时我们更深深地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怀——气势开阔,包容宇宙一切之慨,及无形中传达出的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无边”、“不尽”的不仅仅是落木与江水,更是诗人胸中满腹的悲意和滔滔的愤情。这里,诗人放大了落叶的阵势和江水的流速,在万物代谢和宇宙永恒之间的矛盾中给人以无限启示,外在的景象与内心的块垒交相辉映。凄凉的外在反衬孤寂的内心,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助: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与无奈。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韵。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人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杜甫式的沉郁和悲哀。该联语言,充满着张力,具有高度的浓缩性。虽然只有14个字,但却包含了八层内容,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3这里的“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这八可悲将生命的悲哀绝望宣泄到了极致,人生的哀痛还有比这更深的吗?!并和首联的哀景遥相呼应,意景浑融。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艰难苦恨”四字力重千钧,蕴涵丰厚,有晚景凄凉的慨叹,老病缠身的哀伤,半生漂泊的愁苦,更有忧国忧民的情志。就像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纷纷飘坠的落叶而感到生命的无助一样,诗人面对“万方多难”的祖国,虽是“不眠忧战伐”(《宿江边阁》),心急如焚,但却“无力正乾坤”(同上),一样的无助!一样的无奈!诗人只能将这郁结于心中的愁苦凝结在诗的结尾,将个体生命的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古代,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兼济天下,情系黎民,这正是杜甫的伟大之处。整首诗“悲秋”是核心,“哀”是贯穿全诗的情感主线。诗人由内心哀伤而登高遣怀,由登高遣怀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哀”而终于“哀”,哀景着笔,哀情落句,诗人的悲哀既是伤悼“个人身世之秋”,又是伤悼“国家多事之秋”,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杜甫一生特喜好登览,并因此而创作了一系列登览诗,如《登兖州城楼》、《登四安寺钟楼寄裴迪》、《登楼》等,即皆为其例。在4O岁之前,杜甫登览诗的题材内容很广泛,记游,写景,怀古,叙事,行乐,涉及面广。他4O岁写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第一首充满忧国之思的力作。自此以后,其以生命忧患意识为核心的登览之作开始大量涌现,登高必赋,临水必歌,其登览诗很少有为写景而写景的纯写景之作,它们大都结合着诗人的遭遇和感慨,国家的动乱和不幸,《登高》即是这方面的典型。杜甫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个人的悲哀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把它放在开阔宏大高远的时空中来展示,把悲哀写得相当深厚博大,具有一种崇高感和悲壮美。这即是苏轼所言的“唐人高处”。这种博大,突出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这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像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