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刘春林

发布时间:2024-06-01 16:04:1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刘春林

., 安徽大学,获学士学位,专业:概率统计;., 安徽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方向:概率统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方向:运筹与管理., 南京大学,博士后,方向:预测与决策分析.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理论和应用研究(70571001),,主持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组合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理论及其有序加权平均模型的构建(2004035209), ,主持人;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种不确定型偏好信息及其集结算子的群决策模型方法(070416245), ,主持人;安徽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05kj208),,主持人;安徽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中的最优化模型和应用方法研究(2002kj022),,主持人;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数学建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007jyxm177),,主持人;安徽省领导圈定的招标课题,安徽与周边六省经济政策比较研究(SLDQDKT07-04(2)),,主持人; [1] 陈华友,盛昭瀚,刘春林,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性质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9(2):1-8.[2] 陈华友,基于相关系数的优性组合预测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 2006,21(4):353-360[3] 陈华友,广义加权算术平均组合预测法的最优化理论基础及性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4):37-41 (EI收录).[4] 陈华友,盛昭瀚,刘春林,调和平均的组合预测方法之性质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4,19(6):620-624.[5] 陈华友,侯定丕,基于标准差的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18(3):203-210.[6] 陈华友,刘春林,盛昭瀚,IOWHA算子及其在组合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5):35-40.[7] 陈华友,陈启明,李洪岩,一类基于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及其性质[J],运筹与管理,2006,15(6):34-39.[8] 陈华友,盛昭瀚,一类基于IOWGA算子的组合预测新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 2005,19(4):36-39.[9] 陈华友,刘春林,基于相容性的模糊判断矩阵一致性改进新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5,19(2):122-127.[10] 陈华友,多属性决策中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的组合赋权方法 [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2):194-197.[11] 陈华友,刘春林,组合判断矩阵的相容性与一致性关系[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3(4):377-380.[12] 陈华友,周礼刚,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小偏差法的性质[J],运筹与管理,2004,13(3):39-43 .[13] 陈华友,赵佳宝,模糊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4,13(1):44-47.[14] 陈华友,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最优组合赋权方法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3,12(2):6-10.[15] 陈华友,刘春林,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J],预测, 2003,22(6):61-65 .[16] 陈华友,赵佳宝,刘春林,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性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130-134 (EI收录).[17] 陈华友, 侯定丕,基于预测有效度的组合预测方法冗余信息的判定[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1):56-64.[18] Chen Huayou, Ding Kaimin, Zhang Junting, Properties of Weighted Geometric means Combination Forecasting Model Based on Degree of Logarithm Grey Incidence[C], Proceedings of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673-677 (EI收录).[19] 陈华友,组合预测权系数确定的一种合作对策方法[J],预测,2003,22(1):75-77.[20] 陈华友,侯定丕,含成本因素的出口退税的博弈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2):16-21.[21] 陈华友,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广义折衷解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2,11(6):55-58.[22] 陈华友,刘金培,王慧,一类连续区间数据的有序加权调和(C-OWH)平均算子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已录用).[23] 陈华友,基于相容性准则的群组决策专家赋权最优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已录用).[24] 刘金培, 陈华友, 不确定性组合加权调和平均算子及其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7,16(3 ):36 -40.[25] 刘春林,陈华友,区间数计划网络的关键路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9(1):27-32.[26] 朱方霞,陈华友,娄志娥,兼顾效益和成功率的区间数决策矩阵的一种综合排序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7,16( 5): 80-82转95.[27] 程玲华, 陈华友,基于Theil不等系数的加权几何平均组合预测模型的性质[J],运筹与管理,2007,16(2 ): 78-83 .[28] 周礼刚,陈华友, 李洪岩,一种基于组合不确定OWGA算子的区间数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7,16(2 ): 14-18.[29] 赵玉梅,陈华友,证券组合投资的多目标区间数线性规划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6,15(2): 124-127.[30] 朱方霞, 陈华友,基于可能度的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2005,23(7):29-32.[31] 周礼刚,陈华友, 互补判断矩阵和积排序法的最优化理论基础及性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9):1209-1211 (EI收录).[32] 王居平,陈华友,科技期刊选定的最优组合赋权决策方法研究[J],情报学报,2003,22(3):361-364.[33] 周礼刚,陈华友,两类区间数判断矩阵一致性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5,14(4): 47-51. [1] 陈华友,组合预测方法有效性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2] 侯定丕,陈华友,陈伟,数量经济分析[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 从事《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方法》,《不确定规划》,《数理金融学》,《博弈论》,《高级运筹学》,《组合预测模型和方法》,《数理经济学》,《经济预测和决策》,《技术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已培养7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在热学实验中,热量散失是不可避免的。当物体温度高于室温时有热量散出,反之则吸入,温差越大,时间越长,这种散出或吸入的热量也就越多。该因素是混合法测量比热容中造成误差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此为了减少散热的影响,我们除尽量使量热器隔热外,还需要对所得结果进行散热修正。2、温度计读数的滞后性,在我们读温度示数时,由于温度计的滞后性,实际金属加热温度要高于读数温度,这样所测结果偏大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知网

期刊介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主办单位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农业大学,已于1998年正式进入面向21世纪全国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行列。本刊已正式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同时本刊也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学报主要反映植物生产(包括作物栽培、植保、土化、园艺等)、草业科学(牧草、草坪、草原)、森林资源、环境生态、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经济动植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和生物科学等农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设有研究快报、专家论坛、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专题论述、研究简报等栏目。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为全省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己任。热忱欢迎各级农业科研人员投稿,对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将优先录用,重大科研进展论文可优先安排发表。《四川农业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由于坚持办刊方针,注重刊物质量,已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曾荣获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四川省第二届期刊质量评比中,被评定为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为季刊,在出版印刷版的同时,每期内容全文在因特网上提供信息服务。查阅我刊全部期刊请登录我刊以下平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知网平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万方数据平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维普咨询平台热忱欢迎各级农业科研人员投稿,对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和重大科研进展论文将优先录用。欢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图书情报部门、农业科技基层单位及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订阅。.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四川农业大学ISSN:1000-2650CN:51-1281/S周期:季刊语种:中文开本:16开期刊级别:08版北大核心

周志明,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长期从事温度计量、电气测量等课程教学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及《常用电测仪器仪表》和《质量技术监督行业技术工人考核培训大纲》。万虹,男,毕业于四川省教育学院,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四川质量技术监督学校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连续五年被聘为四川省中专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学科组长。先后担任中专和大专《技术物理》、《质量计量》、《电工电子技术》和《大学物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先后二十多次分别获省、市、局、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连续多年教学质量A等。多篇学术著作分别在中国计量出版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和出版。参编乐山市中专物理学会中专能力测试教材和校内中专函授专业课教材等。熊伟,男,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质量检验部主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2003年曾下派凉山州冕宁县担任县长助理。担任食品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多年。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将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变为学生的内在行为,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参编有《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专)、《化工产品质量检验》(高校)、《分析化学》(高校)等教材。范跃,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产品质量检验》等多门专业课及基础课的教学工作30余年,主持食化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同时担任全国首批职业资格技能考评员。专业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主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分析化学》和《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两本教材,参编学校多门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大纲。邓鹏飚,男,毕业于燕山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机电检测部主任。先后担任《仪器零件》、《公差与配合》、《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数字测量仪表》、《电力与拖动技术》、《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三德先进个人”。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数字显示测量仪表》,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一篇,在校内学术征文比赛中两次获得二等奖。2008年获得产品安全性能检验工考评员资格。杨平,男,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实验实训部主任,省重点专业带头人,检测技术类职业工种考评员,参与质量技术监督行业职业技能考评若干次。担任《力学测量技术》、《自动控制》、《建筑质检》、《质量管理》、《机电技术》、《水泥生产技术》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先后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教材《力学计量》,主持和参与校级教改课题4项。徐学军,男,数学高级讲师,198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党委委员、教育科学研究处处长。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优秀,数次获得学校教师技能竞赛奖励,参加编写的高职院校教材《高等数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质量统计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在全国发行,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陶泽蓉,女,物理高级讲师,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在中国计量学院全日制继续培训学习,现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学生处副处长,负责全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教以来长期承担学校高职、中职物理、电工、电子、数字电路、压力计量、流量计量、计量管理、质量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十多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在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活动中获得多次A等;连续担任十三年班主任工作,在全校任何形式或活动中都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评选为优秀班级,学生管理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之后从事了三年实验室管理,人员、物品管理有序,实践性教学活动效率大大提高。撰写论文“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在西南大学《物理教学探讨》2004年发表,论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乐山师院学报发表,并多次在年度考核中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座右铭: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廖艳,女,1970年生,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热电方向的计量测试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认真负责。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04年评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08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及教改活动,获奖情况:两届教学优质课竞赛的二等奖; 第七届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探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2006年度德育工作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教学之余,笔耕不缀,,在校刊和省级刊物《当代职校生》和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报》发表多篇文章。座右铭:天道酬勤。个人爱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罗时淼,男,1983年毕业于四川工业学院(现西华大学)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学士,高级讲师。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在工厂期间,有十四年机械设计、制造、标准化和设备管理的经验,任技术科长。1997年我参与研制的MC-60陶瓷压砖机获峨眉山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要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验》、《机械制造工艺学》、《传感器》课程教学。我牢记大学老师魏福基对我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一丝不苟”,争做学生的榜样。参编高等学校教材《机械产品质量检验》、《传感器》;论文《班主任工作探索》2001年川南中专学生工作会论文评比中获三等奖。担任班主任9年,理化981班2001年获“乐山市先进班集体”称号。在工厂里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学校,三次评为优秀教师,三次优秀班主任。唐雁翎,毕业于四川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先后担任大专、中专班主任工作十多年。先后承担《应用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力拖动》、《电工装配》等大、中专课程。主持机电产品质检教研室工作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后通过国家高级电工技能考试和国家高级电磁计量检定工考试,并获得相应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先后三篇学术文章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在学校《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发表。独立编著《电工电子》中专函授教材。骆权如,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担任《误差理论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压力计量》、《容量与密度计量》、《物理》、《压力容器技术与安全》、《数学》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20多年,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和“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在《计量与测试技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两篇,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多篇。2008年获得压力与真空考评员资格。程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公共综合部主任,四川省教育厅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参加工作以来一致从事中专,高职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多次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在校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参与教改课题一项。谢登平,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1981年起从事教师工作至今,教授的课程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高等数学》、《抽样检验技术》。多年从事高考辅导和质量工程师考前培训的教学工作,多次为学校取得荣誉,在学生中赢得良好口碑。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多篇学术论文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参编中国计量出版社发行教材《抽样检验技术》。近几年的突出教学成绩有:2004年所教学的班级为学校取得了2004年西华大学下属八所二级学院的专升本考试录取排名第一名。2005年获四川省质量技术都督学校第三届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006年所培训考生质量工程师考试合格率达,比全省平均合格率高出30多个百分点。徐安国,男,毕业于西南大学,大学本科,理学学士,高级讲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长期担任教研组长,多次被学校评为 “先进教师” 和“优秀班主任” ,获学校《电子课件》比赛二等奖(无一等奖)。长期担任《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技术物理》、《电工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数理化重点知识与考试》、《高中物理疑难解析》,分别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和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文章,编写有多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徐军,男,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西南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数理教研室主任,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中专和高职教育《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和《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乐山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青年十佳”光荣称号。曾多年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优秀)。参编了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发行的《高等数学》教材。瞿艾媛,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本科,高级讲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过高中,中专和高职的英语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教学能力强,效果好。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了《高职外语教学中教师激励策略的应用》,《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向任务性教学模式转换》等文章,在校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游桂先,女,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深受学生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质量A等、“先进教师” 、“优秀教师”、 “优秀班主任” , 获“优秀教案”奖。长期担任《高中数学》、《高等数学》、《应用数学》、《经济数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参编的书《高中数学疑难解析》由四川出版集团出版发行,在《技术监督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编写了《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游敏,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级讲师。担任《语文》、《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青春期心理健康》等多门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师生好评。先后获“学校首届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优秀教师”、“青年岗位能手”、“庆祝建国60周年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光荣称号。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四篇,在校内教育教学改革征文中多次一、二等获奖。张燕,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本科,高级讲师。担任中职《英语》、《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等教学工作多年,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致力于以学生为本,爱和严相结合,成效显著。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2篇,校内发表论文数篇。参编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西华大学各联办校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李松涛,男,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学院发酵工程产品质量检验专业,高级讲师,四川省质量协会会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现任教于质量检验系,“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重要成员,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与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数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并被评为2001年度学校优秀教师,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骨干教师”。2005年曾参加由中国计量出版社主办的全国高校面向21世纪教材编审会议,并于2006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四川省教育学院举办的全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有全国发行的教材《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中国计量出版社)等。倪福莲,女,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高级讲师,现任质量检验系教学负责人,“食化专业(中专)课程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自从教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直潜心于食化专业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所教课程有“食品质量检验”、“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基础化学”等,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多次被评为优秀级(A等),数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及优秀班主任。同时还被学校评为“青年岗位能手”、“骨干教师”。2007年作为学校省级重点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在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的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主编全国发行教材《食品质量检验实验》(中国计量出版社),参编教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等。万茂君,男,大学本科,高级讲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质量技术监督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库成员;四川省地质学会会员。所教过课程主要有:“质量管理”、“珠宝玉器首饰检验和加工”、“贵金属首饰检验和加工”、“普通地质学”、“商品学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理化计量”等,期间担任8年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称号;教学质量多次获得A等,特别是在“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国家“质量工程师资格证”考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初级质量工程师。在从事地质探矿科研、工程施工等工作期间,参加了原地矿部和四川省地矿局组织的十余项科研项目,并在项目中担任主研人员和课题负责人,这些项目多数获得原地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工作中多次获得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并在国家的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10余篇。张剑平,男,毕业于中北大学化学工程系,本科,高级讲师,理化检验工种职业资格考评员。担任《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化工测量及仪表》、《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多门专业及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曾在工业企业长期从事科研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新产品开发部主任及理化室主任、计量科长之职,1994年获得国家兵器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校内发表论文多篇,参编由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的《仪器分析》、《化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化学》等三门高等学校教材。

主要论文1.《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 (独)《作家杂志》.《略论符号学的翻译对等观》(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基于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英语意思培养”在写作教材中的凸现》(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文化意识”培养应成为翻译课程的首要任务》(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从CET的新题型看大学英语的学习》 (独)《大学英语》.《对联翻译:“忠实的美人”---兼试评〈红楼梦〉中一幅对联的英译》 (独)《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以“质”为主,“质”、“量”并重---浅谈CET4考试中的词汇问题》 (独)《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正焦虑与冒险精神:培养英语输出能力的重要因素》(独)《中国科技信息》.《浅议如何应对CET4的听力理解部分》(独)《中国校外教育》.《科技翻译: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首步》 (独)《科技创新导报》.《作文三要素:内容、结构、表达》 (独)《中国教育与发展》.《我校外语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化配置及分类》 (第二作者)《重庆工学院学报》.《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第I/II /III/IV级)(教材)(第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08 科研项目1. 重庆邮电大学 “专业图书资料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第三) 20042. 重庆市教委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科学精神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第五)2006-20083. 重庆邮电大学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精英教育之关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三)( 2009)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新青年

2015年国外数感研究评析及启示(霍雨佳,郭成,杨新荣)。《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2014年工作重塑: 获得意义性工作及个人成长的新途径*(赵小云,郭 成)。《心理科学》,2014,37(1)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的调查研究(唐海朋,郭 成,程 平,李振兴)。《教育学报》2014年第2期。中小学教师自主性发展及其与工作绩效的关系(郭成,唐海鹏,孟晓磊,李振兴)。《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2013年青少年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 人格的关系(赵小云,郭 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年,第31卷,第3 期。课堂情境中的合作创造力评估及其困境(王欢,郭 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9期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研究述评(卢慕雪、郭成)。《心理科学进展》2013(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胡韬,郭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论青少年的学业自我及其教育培养(赵小云,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4);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胡韬,郭成,刘敏),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中学生的学业自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3 (01);2012年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刘杨,郭成),中国健康教育 2012(10);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 (赵小云,郭成),心理研究 2012(05);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胡韬,李建年,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12(09);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双语教育的实践和反思(李艳,伍思翰,郭成),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5);浅论教育国际化视野下的双语教育(李艳,张虹,伍思翰,郭成,刘衍玲),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05);中小学教师教学审美能力对其心理素质的影响(郭芳,郭成,罗琴),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4);小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途径与方法(赵占锋,郭倩,马娟,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2(03);土家、苗、侗、藏族高中生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对策(赵小云,郭成), 心理科学 2012(02);班级团体辅导的应用探析(谷萌,郭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06);国内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郭成,阳红),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02);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毛文娟,高淳海,郭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 2012(03);被洞悉错觉的综述研究(毛文娟,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初中生考试焦虑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相关研究 (李丹萍,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2);自我肯定对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吴镝,郭成,冉红琼),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teachers in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HaoLei,ChengGuo*, YanlingLiu*),Health, V4, N12, 年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郭成;赵小云;张大均),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农村中学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梁丽;方可;周章毅;郭成),中国公共卫生 2011(12) ;校本研修与教师多元发展 赵占锋;马娟;曾蓉;郭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2);团辅班会课在中小学的应用探析(伍思翰;李翔;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23) ;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情绪调节方式特点(王立菲;郭成;冯正直;彭文胜),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22);中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述评(魏晓燕;王扬;郭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11);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教师的影响(张虹;秦安兰;郭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感召及其相关研究(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1(11);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彭霞;王鑫强;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1(09)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研究展望(周海霞;郭成),比较教育研究 2011(09);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审美陶冶模式探析(胡韬;郭成), 安顺学院学报 2011(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李翔;信忠义;郭成;刘衍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5);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比较研究(于小溪;郭成;杨玉帅),社会心理科学 2011(Z1);高师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姚翠荣;郭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5) ;中学生社会自我发展特点的研究(赵丽霞;张大均;郭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1(01);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雷燕;高淳海;郭成),滨州学院学报 2011(01);论语文阅读的内涵与理念(郭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述评(吴岳;郭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1);2010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教育对策(周海霞;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交自尊的关系(姚晓琳;刘洪;郭成),中国学校卫生 2010(1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特征分析及建议(吴明霞;张大均;余林;郭成;陈旭),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学习拖延行为及教育对策(经承凤;郭成),中国电力教育 2010(31);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维——自主对话教学(高淳海;雷燕;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0(10);中学生的班级环境、学业自我与学业求助的关系(赵小云;郭成;谭顶良),心理学探新 2010(05) ;国外生涯适应力研究述评(赵小云;郭成),心理科学进展 2010(09);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对学业自我的影响(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0(07);中度抑郁症状大学生音乐审美欣赏干预的个案研究(周巧;郭成;张大均),中国特殊教育 2010(06);自我调控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姚晓琳;郭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青少年情感自主研究综述(何凤雪;青秋蓉;郭成),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探析(李方、郭成),《学园》;2009年建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王晶;郭成;廖礼惠),上海教育科研 2009(11) ;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分析(高淳海;郑雁鸣;王雁玲;郭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9(11) ;中学生负面学业自我概念内涵的探析及研究展望(梁丽;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10) ;学业拖延概念与测量的研究综述(易雯静;吴明霞;郭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S1);青少年学业情绪研究综述(李磊;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4);假设检验思维策略的研究述评(刘青;郭成),宜宾学院学报 2009(04);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和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秦攀博;郭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测量(吴明霞;张大均;陈旭;余林;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9(01)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的编制(王立菲、郭成、冯正直、杨国渝、刘云波),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4);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王立菲、郭成、张俐、李敏、冯正直),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 (8);论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评价(赵小云;郭成),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1) ;2008年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控制研究进展(田莲;郭成),教学与管理 2008(33)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的现状及启示(秦攀博;郭成),河西学院学报 2008(04) ;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王立菲;郭成),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7) ;试论中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及其干预(赵小云;郭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02) ;教学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及其走向(梁丽;郭成;张大均),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行为主义在教学情境中的应用(王立菲;郭成;陈建中),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05) ;试论亲子冲突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何晓燕;郭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教师人格研究及其对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启示(边仕英;郭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邓自鑫、郭成、王金花)。《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09);心理测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邓自鑫、吴明霞、郭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007年儿童游戏治疗理论及应用(杨满云;刘衍玲;郭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7(12) ; 儿童美育的心理功能(何丽;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高中生学习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周仁会;王钢;郭成),中国学校卫生2007(09) ;重庆市农民工子女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胡韬;郭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08) ;论现代学习理论的整合(王海霞;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中学生学业自我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梁丽;郭成;王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6) ;国外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杨国愉;龚德英;张大均;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5) ;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差异及其衔接教育(张利;郭成;魏玲;金春寒),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17)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田莲;郭成;江洪),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教育建议(郭成;郭峰),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2) ;关于心理健康学校社会工作保障系统研究的思考(张大均;王金良;郭成),高等教育研究 2007(02) ;传销组织精神控制模式探析(汤万杰;郭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自我设限及其影响因素和对策(郭成;黄爽),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2006年策略性知识的学与教(金春寒;郭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10) ;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刘衍玲;张大均;郭成),中国特殊教育 2006(09) ;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卿凌;郭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08) ;国外阅读治疗的研究及其应用(李谷静;郭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高中生师生关系、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何晓燕;张雳;郭成;郭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民族心理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刘冬威、郭成、张大均),《上海教育科研》2006,218(1);学业自我概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述评(郭成、何晓燕、张大均),《心理科学》2006,29(1);2005年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郭成;阴山燕;赵慧),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郭成、阴山燕、张冀),《心理科学》,2005,28(4);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成人心理咨询的比较(郭峰,郭成,李西营),《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高中生应对方式及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阴山燕郭成边仕英赵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9(5);美育对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吕新强、郭成),《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28);2004年元认知训练对不同认知方式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张大均),《心理科学》,2004;27(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条件与策略(郭成、徐燕刚、张大均),《中国教育学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操作(郭成),《课程·教材·教法》,;西方童话与中国神话中人物的人格特征研究(杨健、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4;27(4);元认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影响(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英语教学审美化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影响(郭成、梁琴),《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女中学生人格特点与教育对策(郭成、陈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3);教师职业角色组合变化及角色压力调适(吴明霞、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张大均、刘衍玲、郭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1);现代教学评价的新拓展(周巧、郭成),教学研究2004(3);2002年中学生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陈红、黄希庭、郭成),心理科学,2002;25(5):520-523;2001年试论课堂教学环境及其设计的策略(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75-80女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与教育对策(陈红、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年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张大均、郭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要论文1.《后现代主义的荒谬性特征在《玻璃山》中的体现》 (独)《作家杂志》.《略论符号学的翻译对等观》(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基于对比分析基础上的“英语意思培养”在写作教材中的凸现》(独)《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文化意识”培养应成为翻译课程的首要任务》(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从CET的新题型看大学英语的学习》 (独)《大学英语》.《对联翻译:“忠实的美人”---兼试评〈红楼梦〉中一幅对联的英译》 (独)《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以“质”为主,“质”、“量”并重---浅谈CET4考试中的词汇问题》 (独)《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正焦虑与冒险精神:培养英语输出能力的重要因素》(独)《中国科技信息》.《浅议如何应对CET4的听力理解部分》(独)《中国校外教育》.《科技翻译: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首步》 (独)《科技创新导报》.《作文三要素:内容、结构、表达》 (独)《中国教育与发展》.《我校外语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源特色化配置及分类》 (第二作者)《重庆工学院学报》.《大学英语听力理解》(第I/II /III/IV级)(教材)(第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08 科研项目1. 重庆邮电大学 “专业图书资料在本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分配与利用”(第三) 20042. 重庆市教委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科学精神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系列课程整合与优化的研究与实践”(第五)2006-20083. 重庆邮电大学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精英教育之关系的研究与实践”(第三)( 2009)

陈国英,女,1957年生,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84年底从北京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调到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系任教。四川省人民政府督学、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学与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心理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教育与心理统计、教育与心理测量、心理实验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专著);参编和合著有《心理教育》、《中学心理学》、《中小学教育评价》、《中学教学心理学》、《行为塑造与矫正》等专著和教材。承担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论文12篇,作为西南地区负责人组织修订心理测验量表3套。获省政府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综合评价系统研究,2004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发展研究中心项目,课题负责人,已结项,成果已获奖。2.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体系构建,2007年立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主研,在研。3.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项目,主研,已结题,成果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库。4.建设教学科研型高校,2005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高教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6年列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主研,结题。5.四川教育学院好又多商学院产学合作办学效益个案研究,2006年立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主研,在研。6.全面推行学分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07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重点项目,主研,在研。7.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女教师权益的法律保护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7年委托项目,主研,在研。8.三项棋类活动进课堂与大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2006年立项,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课题,主研,在研。9.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化考试的探索性研究,2006年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考试科学专项重点课题,主研,在研。10. 陈国英,一位非常热心,善良的阿姨,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一位非常将心比心的老师,是一位很会做菜曾获过第四届人才厨师的奖赏,冠军。 1.高中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独立完成),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心理自我调适,《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独立完成)。3.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第一作者)。4.城市化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应然性转变,《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二作者)。 1.2005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新型校长培训模式建构及实践)。5人获奖,第三获奖人。2.2006年,获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高中学生升学就业倾向的实证研究),独立获奖。3.2004年获四川省自考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授予“四川省自学考试20周年先进工作者”称号。4.2006-2007年度四川省自学考试命题工作优秀管理者。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

会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C刊,只要投稿成功,发行成功的话,就会收到稿费。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是C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78年,是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主管单位为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审稿时间为1-3个月。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数学文摘、CA化学文摘(美)、Pж(AJ)文摘杂志(俄)、国家图书馆馆藏、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期刊)、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

周期: 双月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开本: 大16开ISSN:1001-8395CN: 51-1295/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78 CA 化学文摘(美)(2009)SA 科学文摘(英)(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这个要看你们单位自己的规定所谓的A\B\C类,是你们单位,根据省里的规定,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般是按照研究领域的专业性,把国内外的刊物划分为A、B、C类(有的地方称为一类、二类、三类),和你们研究领域最合适的,就是A类,其次的是B类,再次是C类。刊物的目录,只有你们单位的人事处有,其他地方的规定,对你们来说,是无效的。

四川绵阳学院学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原名《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7年更改为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2-612X,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70/G。 该刊已被列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期刊名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汉语拼音: Mi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刊 期: 月刊(1、3、4、6、7、9、10、12期为社会科学版;2、5、8、11期为自然科学版)创办日期: 1982年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编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部通信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仙人路1段30号邮政编码: 621000国内统一刊号: CN51-1670/G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612X发行范围: 国内外订购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印刷装订: 绵阳市魏城彩印厂国内定价: 元出版日期: 每月15日编辑团构成主 编: 苏智先常务副主编:魏成富副主编: 冯源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副 主 任: 魏成富 冯 源文 科 编 辑:王崇铮 邹建雄 孔明玉理 科 编 辑: 陈桂芳 向 波编 务 人 员: 杨清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