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毕业论文设计特点

发布时间:2024-07-04 22:04:14

毕业论文设计特点

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道程序,很多同学都会为此犯难。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希望能提供帮助。

一、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属科技论文,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就描述对象而论,是指论文只涉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命题;就描述内容来看,是指它要求文章的论述具有可信性。科技论文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舍取素材或得出的结论。论点的推理要求严密、并正确可信。揭示的是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

2、逻辑性

辩证逻辑揭示内在规律和联系

形式逻辑揭示外部规律和联系

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的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论合理、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不论文章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不应该是一堆堆数据罗列或一串串现象的自然描绘。

3、首创性

首创性是对描述的内容区别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殊要求,创新是科技论文的灵魂。它要求论文所提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以及事物变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是首创的,而不是对他人工作的复述或解释。

首创性就是要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道出别人没有道出的理,有新意,有独道。

4、继承性

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旧问题发现新问题。

论文的特征就是论说、阐明道理,揭示某种规律和特征。因而不是记事状物,也不是叙述过程,更不是抒发情感。

二、准备材料

材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它既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表现主题的支柱,有充实的材料,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才能对观点进行详实阐述和科学论证。

1、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一篇文章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材料掌握的多少,在写作前,应重视材料的收集积累。材料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1)、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

(2)、阅读资料全面收集根据写作目的广泛而全面在查阅文件、档案和书刊上的文献资料。

2、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收集到的材料仅仅是写作素材,必须根据文章的需要对收集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筛选最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材料应用到文章中。

①、 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②、 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

③、 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④、 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三、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立论。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说明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文章全部思想内容的调度概括,是作者写作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主题在文章中是贯穿首尾、支配一切的中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设计、语言的选择运用等无一不受主题的制约和支配。

1、 主题的提炼

主题的提炼就是将初步形成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置于一定的高度,经过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歧深化,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升华初始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形成实事求是、深刻透彻的见解或主张。

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真实而全面的材料为基础。在主题的提炼中,材料是第一位的,主题不是主观的产物,而是从客观存在的材料中,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而形成的,因此,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形成主题很重要。

② 以科学分析方法为主导。主题的形成需经过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善于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发掘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主题科学、正确、严谨、具有实用价值。

③ 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主题的提炼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则无意义。

2、 主题的确立

①、 主题确立在成文之前。

②、 主题要正确鲜明。

3、 主题的表现

经济类论文与艺术文章不同,主题表现要集中概括、明白显露。

①、 集中概括。就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中心,所有材料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说明和论述,要遵循一文一事的行文原则,不能把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里去,形成多主题、多中心,主题要调度概括、周密、严谨。

②、明白显露。主题要素除包括中心思想、原委背景外,还要有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一般都采取自我说明的方式在文中直接陈述表露。主要有篇前提要和篇末显意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以简明的文字、概括的语言,在篇首或篇尾直接表述,提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使主题表现显露扼要。

③标题直接揭示主题,使主题更加醒目突出。

四、构思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经脉。选取了材料,只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确立了主题,也只是实现了言之有理,如何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言之有序,是文章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作者对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经过逻辑思维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层次,段落等文章的构成框架;内容的内在联系方面,表现为文章的逻辑结构,即文章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组成要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结构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由标题、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部分构成。

①选取标题。标题就是题目。是文章主题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标题和主题具有一致性。文章的题目大小适中,太大在则难以驾驭,容易出现大帽子,没内容。太小则难以展开,容易跑题、不切题。

标题不要过长,科技论文标题的字数一般不应超过16个字,特殊情况另论。个人意见,尽量少用并列连词。标题中出现并列连词容易使文章有两个中心。最后哪个也说不透。要把握住一文一事,一文一理的原则。论说一定要清楚明白。

②层次。就是内容的组成顺序。是文章结构的干部分。主要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纵横式等几种形式。

③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最小单位,也叫自然段,以换行和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段落构成要求内容要相对集中,一个段落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要适度。

④过渡。过渡即文章内容的转承与衔接,是文章承上启下的形式,层次与段落之间的桥梁。用好过渡会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顺畅,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常用的过渡方式有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关联词语等。

⑤照应。即文章内容的关照呼应,是文章结构的技艺之一。照应可以使前后内容衔接紧凑,文章结构完整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表现主题。照应主要有首尾照应、题文照应、前后照应等几种形式。

⑥、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起点,是文章内容表述的入笔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科技论文的开头一般是开宗明义,表明目的。还可以概述式开头,开头概述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然后再具体叙述和说明。

⑦、结尾。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终结,是文章表述的结束处。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往往能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科技论文的结尾一般用总结归纳式结尾,对全文内容作进一步概括总结,与开头相呼应,起强调主题的作用。

2、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①围绕主题安排结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材料的取舍,也决定结构的安排,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助于主题的表达,结构安排必须为表达主题服务。

②结构安排要周密严谨、完整连贯。不能出现松散无序、前后矛盾或无故残缺、支离破碎的现象,应通过逻辑关系表现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内容形式完善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五、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要适应科研论文说理、揭示规律的需要。总体要求就是简练、准确、明白、晓畅,其中主要是准确。不能有含混语。简练而不离论文体,无需修饰和雕琢。

六、起草和修改

有了充分的材料,确立了明确的主题,就进入了成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编写提纲、起草文稿、修改文稿等环节。

写作基本要求:

体现政策、符合法规

反映客观、全面真实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文字简明、风格庄重

1、编写提纲

提纲是对文章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者精心安排的框架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总体思路、要点和结构层次。依据提纲所设定的思路和纲目起草文稿,先列一个粗纲,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转化成有内在联系的大小标题。用以拟定几个主要的问题,并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把小标题展开成文章内容,并标明小标题用什么材料。

2、起草文稿

要遵照提纲的思路、观点起草文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体现已确定的文章主题,要遵循行文规则,起草出质量较高的文稿。

3、修改文稿(规范本体,剪截浮辞)

即对起草的文稿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修改昌提高拟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改稿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点修改。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否抓住了事物本质,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可行。

②、材料修改。主要看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材料是否有说服力,材料是否需要充实。

③、结构的修改。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和规范化要求;

④、文字的修改。主要看文字用语是否简明准确、通顺自然,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

七、总体要求:

1、通情达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通情就是适用,明理以立体,通变以趋时。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2、条理清晰。条理为文,联绎成章。文章要有逻辑性。

3、语言简练,简言以达旨,博文以赅情。能用一句话明的,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

4、文贵创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要说前人没有说出的道理,深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深度。

5、文贵归一。一篇文章说明一个道理就行,不要东拉西扯。什么也没说清。原则是一文一事,一文一理。

总之,写论文要做到: 有理、有据、有序、有用。

创新性是毕业论文的最重要特点.创新性越强,毕业论文的价值就越大,毕业论文也就越优秀.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就在于能够提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见解.创新性的具体内容如下:

(1)观点新.包括:①提出现实生活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提出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③提出说法不一.有待深人研究的问题;④提出有待发挥.补充的问题.

(2)材料新.包括:①别人虽然用过,但自己能够做出新解释.写出新意境的材料;?提出别人从来没用过,自己挖掘.整理出来的新材料;③校正某些以讹传讹的材料.

(3)方法新.包括:①创造性地借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来研究本学科的问题;②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③创造性地设计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4)见解新.包括:①深化前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②就课题提出独到的见解;③校正旧说.通说之误.

当然是要突出你的题意,我做的是个手工设计,既要代码,又要实物,说明怎么做的

毕业论文设计的特点

创新性是毕业论文的最重要特点.创新性越强,毕业论文的价值就越大,毕业论文也就越优秀.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就在于能够提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见解.创新性的具体内容如下:

(1)观点新.包括:①提出现实生活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②提出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③提出说法不一.有待深人研究的问题;④提出有待发挥.补充的问题.

(2)材料新.包括:①别人虽然用过,但自己能够做出新解释.写出新意境的材料;?提出别人从来没用过,自己挖掘.整理出来的新材料;③校正某些以讹传讹的材料.

(3)方法新.包括:①创造性地借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来研究本学科的问题;②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③创造性地设计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

(4)见解新.包括:①深化前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②就课题提出独到的见解;③校正旧说.通说之误.

论文是理论的文字阐述,毕业设计是你实际的操作方案。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道程序,很多同学都会为此犯难。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毕业论文特点与写作指导,希望能提供帮助。

一、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属科技论文,它应具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性――就描述对象而论,是指论文只涉及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命题;就描述内容来看,是指它要求文章的论述具有可信性。科技论文不能凭主观臆断或个人好恶随意舍取素材或得出的结论。论点的推理要求严密、并正确可信。揭示的是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

2、逻辑性

辩证逻辑揭示内在规律和联系

形式逻辑揭示外部规律和联系

逻辑性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论文的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推论合理、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前呼后应、自成系统。不论文章所涉及的专题大小如何,都应该有自己的前提或假说、论证素材和推断结论,不应该是一堆堆数据罗列或一串串现象的自然描绘。

3、首创性

首创性是对描述的内容区别于其它文献的一种特殊要求,创新是科技论文的灵魂。它要求论文所提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以及事物变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是首创的,而不是对他人工作的复述或解释。

首创性就是要说出别人没有说过的话,道出别人没有道出的理,有新意,有独道。

4、继承性

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旧问题发现新问题。

论文的特征就是论说、阐明道理,揭示某种规律和特征。因而不是记事状物,也不是叙述过程,更不是抒发情感。

二、准备材料

材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它既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表现主题的支柱,有充实的材料,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才能对观点进行详实阐述和科学论证。

1、材料的收集和积累

一篇文章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有指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材料掌握的多少,在写作前,应重视材料的收集积累。材料积累的方式主要有:

(1)、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材料。

(2)、阅读资料全面收集根据写作目的广泛而全面在查阅文件、档案和书刊上的文献资料。

2、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收集到的材料仅仅是写作素材,必须根据文章的需要对收集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筛选最有参考利用价值的材料应用到文章中。

①、 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②、 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

③、 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④、 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

三、确定主题

确定主题就是立论。确立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说明问题的基本观点,是文章全部思想内容的调度概括,是作者写作目的的集中体现。是主题在文章中是贯穿首尾、支配一切的中心,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设计、语言的选择运用等无一不受主题的制约和支配。

1、 主题的提炼

主题的提炼就是将初步形成的写作目的和意图置于一定的高度,经过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歧深化,提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升华初始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形成实事求是、深刻透彻的见解或主张。

主题提炼的原则和方法:

① 以真实而全面的材料为基础。在主题的提炼中,材料是第一位的,主题不是主观的产物,而是从客观存在的材料中,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提炼而形成的,因此,掌握第一手材料对形成主题很重要。

② 以科学分析方法为主导。主题的形成需经过归纳综合的思维过程,因此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善于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发掘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主题科学、正确、严谨、具有实用价值。

③ 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的。主题的提炼都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没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则无意义。

2、 主题的确立

①、 主题确立在成文之前。

②、 主题要正确鲜明。

3、 主题的表现

经济类论文与艺术文章不同,主题表现要集中概括、明白显露。

①、 集中概括。就是说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中心,所有材料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说明和论述,要遵循一文一事的行文原则,不能把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关的问题写到一篇文章里去,形成多主题、多中心,主题要调度概括、周密、严谨。

②、明白显露。主题要素除包括中心思想、原委背景外,还要有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一般都采取自我说明的方式在文中直接陈述表露。主要有篇前提要和篇末显意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以简明的文字、概括的语言,在篇首或篇尾直接表述,提示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使主题表现显露扼要。

③标题直接揭示主题,使主题更加醒目突出。

四、构思结构

结构是文章的经脉。选取了材料,只解决了言之有物的问题,确立了主题,也只是实现了言之有理,如何把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使之言之有序,是文章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结构就是文章的内部构造,是作者对如何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组织安排,经过逻辑思维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结构在形式上表现为层次,段落等文章的构成框架;内容的内在联系方面,表现为文章的逻辑结构,即文章的思想体系和它的组成要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结构的基本内容

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由标题、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部分构成。

①选取标题。标题就是题目。是文章主题的集中概括和高度浓缩。标题和主题具有一致性。文章的题目大小适中,太大在则难以驾驭,容易出现大帽子,没内容。太小则难以展开,容易跑题、不切题。

标题不要过长,科技论文标题的字数一般不应超过16个字,特殊情况另论。个人意见,尽量少用并列连词。标题中出现并列连词容易使文章有两个中心。最后哪个也说不透。要把握住一文一事,一文一理的原则。论说一定要清楚明白。

②层次。就是内容的组成顺序。是文章结构的干部分。主要有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纵横式等几种形式。

③段落。段落是文章结构的最小单位,也叫自然段,以换行和开头空两格为标志。段落构成要求内容要相对集中,一个段落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要适度。

④过渡。过渡即文章内容的转承与衔接,是文章承上启下的形式,层次与段落之间的桥梁。用好过渡会使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自然顺畅,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常用的过渡方式有过渡段、过渡句、过渡词、关联词语等。

⑤照应。即文章内容的关照呼应,是文章结构的技艺之一。照应可以使前后内容衔接紧凑,文章结构完整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表现主题。照应主要有首尾照应、题文照应、前后照应等几种形式。

⑥、开头。开头是文章结构的起点,是文章内容表述的入笔处。开头的方式有很多种,科技论文的开头一般是开宗明义,表明目的。还可以概述式开头,开头概述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然后再具体叙述和说明。

⑦、结尾。结尾是文章结构的终结,是文章表述的结束处。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往往能深化主题,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科技论文的结尾一般用总结归纳式结尾,对全文内容作进一步概括总结,与开头相呼应,起强调主题的作用。

2、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①围绕主题安排结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它决定材料的取舍,也决定结构的安排,谋篇布局、起承转合,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助于主题的表达,结构安排必须为表达主题服务。

②结构安排要周密严谨、完整连贯。不能出现松散无序、前后矛盾或无故残缺、支离破碎的现象,应通过逻辑关系表现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内容形式完善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五、语言表述。

语言表述要适应科研论文说理、揭示规律的需要。总体要求就是简练、准确、明白、晓畅,其中主要是准确。不能有含混语。简练而不离论文体,无需修饰和雕琢。

六、起草和修改

有了充分的材料,确立了明确的主题,就进入了成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编写提纲、起草文稿、修改文稿等环节。

写作基本要求:

体现政策、符合法规

反映客观、全面真实

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文字简明、风格庄重

1、编写提纲

提纲是对文章的总体设计,是作文者精心安排的框架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总体思路、要点和结构层次。依据提纲所设定的思路和纲目起草文稿,先列一个粗纲,把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转化成有内在联系的大小标题。用以拟定几个主要的问题,并确定它们的先后顺序,把小标题展开成文章内容,并标明小标题用什么材料。

2、起草文稿

要遵照提纲的思路、观点起草文稿,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体现已确定的文章主题,要遵循行文规则,起草出质量较高的文稿。

3、修改文稿(规范本体,剪截浮辞)

即对起草的文稿在形式和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修改昌提高拟稿质量的重要环节。改稿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观点修改。主要看观点是否正确,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否抓住了事物本质,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可行。

②、材料修改。主要看材料和观点是否统一,材料是否有说服力,材料是否需要充实。

③、结构的修改。主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和规范化要求;

④、文字的修改。主要看文字用语是否简明准确、通顺自然,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等等。

七、总体要求:

1、通情达理。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通情就是适用,明理以立体,通变以趋时。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2、条理清晰。条理为文,联绎成章。文章要有逻辑性。

3、语言简练,简言以达旨,博文以赅情。能用一句话明的,不用两句话。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

4、文贵创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要说前人没有说出的道理,深到前人没有达到的深度。

5、文贵归一。一篇文章说明一个道理就行,不要东拉西扯。什么也没说清。原则是一文一事,一文一理。

总之,写论文要做到: 有理、有据、有序、有用。

杂志排版设计特点

作者:龙虎设计女性时尚杂志的封面设计:2001年的时候,作为杂志设计师的我写过一个文章。那时候在一个时尚杂志社做设计总监,每天接触的除了杂志就是报纸,那时候我也比较勤奋,每天都带着笔记本(不是电脑),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感受都写上,今天翻看了一下老笔记,拿出一篇老文章来晒一下。时尚流行杂志的版面风格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想象的。它要求时尚、流行、前卫。其中,前卫就意味着和主流的背叛,代表性的杂志为青年视觉和时尚等。这些杂志的版面具有以下特点:1. 一栏横惯设计:以往杂志的那种分栏被颠覆了,采用了书籍排版的样式,杂志中大量使用一栏横惯的表现形式。2. 黑底反白在杂志封面设计中大量运用:以往杂志中不允许过多使用的大面积黑底反白也大量出现了。3. 大图片在杂志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大图片陪以小段文字的版式经常出现,尤其是整页及跨页图片的出现,大大加强了视觉冲击力。4. 空白在杂志版式设计中的使用:版面中大空白的出现大大加强了版面的整洁性与透气性,往往在整页中只有几行字或几句话,大空白的使用使版面中透出了一种空灵的状态,正应了中国画构图中经常出现的“计白当黑”。5. 中英文夹杂混排:英文与中文混排的出现使杂志更具有一种国际化,其实英文字母的出现使其国际化更多的是因为对英文国家的一种崇拜与向往。中文字体的选择上多使用黑体与等线体作为文章正文,标题的处理更加灵活了。社会的转型期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是我们杂志乃至艺术设计整体没有自我的根本!深刻的究其原因就是社会问题,艺术现象与社会形态是相关联的,在主流的意识形态中,开放的中国需要吸纳很多国外的优秀东西,这必然导致整个社会中人文、艺术、生活等向这一方向靠拢和接近,那么就产生了这种缺乏自我的现象产生,艺术的吸纳就是对艺术纯粹性的剥离,在吸纳中很容易迷失自我。其实,一些表面的现象很容易模仿,而其深刻的民族内涵的东西是不可以抄袭的,也是抄袭不了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扩大之说,也就是一种东方精神是不可模仿的,因为它深入骨髓,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与生具来的,那么欧罗巴民族的精神也是一样,不可模仿。凡高在看到日本 浮世绘的时候那种兴奋是不可言状的,日本也是一个东方情节非常深厚的民族(虽然它的一些民族精神来自中国),凡高临摹的那些浮世绘是不可能深入东方民族精神深处的。看现在的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凡是世俗认为“好”的作品,几乎都是借鉴抄袭其他民族东西。带有中国民族精神的设计师,以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做的作品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这些都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发生变化,这些东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变革背景,这种大背景会影响社会的各个层面,设计、艺术、人文……都不例外!

1、上下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上半部或下半部配置图片,另一部分则配置文案。配置有图片的部分感性而有活力,而文案部分则理性而静止。上下部分配置的图片可以是一幅或多幅。

2、左右分割型

把整个版面设计分割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在左或右配置文案。当左右两部分形成强弱对比时,则造成视觉心理的不平衡。这仅仅是视觉习惯上的问题,也自然不如上下分割的视觉流程自然。不过,倘若将分割线虚化处理,或用文字进行左右重复或穿插,左右图文则变得自然和谐。

3、中轴型

将图形做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排列,文案以上下或左右配置。水平排列的版面给人稳定、安静、和平与含蓄之感。垂直排列的版面给人强烈的动感。

4、对称型

对称的版式给人稳定、庄重理性的感觉。对称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一般多采用相对对称。以避免过于严谨。

5、中心型

重心有三种概念:一是直接以独立而轮廓分明的形象占据版面中心;二是向心:视觉元素向版面中心聚拢的运动;三是离心:犹如将石子投入水中,产生一圈圈向外扩散的弧线运动。中心型版式产生视觉焦点,使强烈而突出。

6、并置型

将相同或不同的图片作大小相同而位置不同的重复排列。并置构成的版面有比较、说解的意味,给予原本复杂喧嚣的版面以次序、安静、调和与节奏感。

7、自由型

自由行结构是无规律的、随意的编排构成,有活泼、轻快之感。使用简洁的文字,将文字与其它素材简单结合。

8、满版型

版面以图像充满整版,主要以图像为诉求,视觉传达直观而强烈。文字的配置压置在上下、左右或中部的图像上。满版型给人以大方、舒展的感觉,是商品广告常用的形式。

关于常用的8种杂志排版设计版式,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页面排版、网站设计、图形处理等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平面设计的素材及技巧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常用的8种杂志排版设计版式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日本工业设计的特点论文

日本设计的风格特征: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质家具、漆器瓷器等,这类手工艺品朴素、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类是批量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如高保真音响、照相机、摩托车、汽车及计算机等,这种高技术与文化的平衡是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特色。

传统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的意义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工业设计的意义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球化、科技驱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设计传承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在形式和表象,更要在意境与精神;不仅在要吸取传统精华,更要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不仅要传承与借鉴,更要注重发展与创新。

摘要: 中国工业设计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也日益涌现有益尝试和成功案例。在西方文化强国工业设计纷纷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外部竞争环境下,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更亟待解决工业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问题。现代工业设计传承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或形式的创新应用,更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意象和精神的创新应用;不仅要传承与借鉴,更要注重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 现代工业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创新应用

引言: 工业设计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的外形、结构、色彩、功能等进行优化设计,是工业技术与审美艺术的交叉产物。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电路设计、机械设计、传播设计、展示设计、平面设计、网站设计等多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及联网的普及,工业设计理念和手段不断提升,中国工业设计步入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通常又被称作“功能主义设计”,强调“技术美”或者“机器艺术”。现代科学技术为工业设计提供了良好平台,但也使得中国工业设计聚集于如何采取高新科技来增加对人们的感官刺激,对于如何运用内在的艺术审美来打动人心这一核心问题却日益忽视。这使得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往往由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匮乏和缺失,华丽外表的背后却没有灵魂。工业设计产品经常被烙上社会文化的印迹,使得工业设计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内涵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元、历史悠久,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东方文化魅力。如何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提炼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性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之中,形成中国独特的设计风格,是现代工业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也是工业设计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文艺、传统节日、传统思想(礼乐思想,克己复礼,道法自然)、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艺术造诣等各个方面。在中华文化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当中,经过层层筛选、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品格与精神的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抽象概念,拥有了明确的展现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有传统颜色、传统纹样、传统图案和符号、传统精神等。这些形式通过丰富多样的载体呈现出来,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万里长城、春节对联、剪纸、戏剧脸谱、水墨字画、彩陶、青花瓷、青铜器、篆刻印章、诗词歌赋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比如中华五色体现出美好的意蕴;彩陶的纹样体现了中国祖先对图腾的崇拜心理。牡丹是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荷叶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宁静而和谐,代表高洁之气。中国的传统绘画更加注重写意,山水画中的禅意、花鸟画中的生机、人物画中的平实等,往往是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的体现。唐诗宋词元曲形式押韵之外,更有对意境的塑造。

2、中国工业设计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现状

中国的工业设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数十年的磨砺和蹒跚发展。从最初的纯粹简单模仿,到对西方设计风格的盲目追随,再到本土化改良设计,乃至近几年的尝试性创新,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工业设计水平差距较大,总体成效难尽人意。在国际上形成了创新意识不强,创意缺失的设计形象,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中国工业设计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一,一味模仿和追随西方风格,抛弃民族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产品呈现同质性发展,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工业设计风格一方面追随欧美国家,但中西文化差异巨大,难免“东施效颦”;另一方面照搬日本元素,但两国文化相似却不同,日本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等保鲜剂。其二,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停留于外形,缺乏精神内涵。把采取的文化元素固化在旗袍、青花瓷、京剧脸谱、瓷器等元素和载体中,千篇一律,没有深入了解和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理解太过肤浅。其三,在传统文化元素引用方面,未能与现代技术和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机结合。只是经过简单的仿古、拼凑、复制和粘贴,把一些浅层面的纹样图腾及造型生搬硬套到现代空间和当下社会。未考虑空间与环境的变化、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差异、产品使用者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这样的工业产品设计,难免显得违和、突兀,乃至荒唐愚蠢。可喜的是,在中国工业设计当中,日益涌现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成功案例。比如:北京申奥标志吸取了“中国印”图案,奥运祥云火炬采取了具有深厚中国文化特征的“祥云纹样”;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运用了“天圆地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当中,采用了中国古建筑最具特色的传统元素——斗拱造型;“水井坊”包装设计中,运用了“狮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一些音响造型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太极”符号。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给工业设计领域带来清新的文化灵感。

3、西方文化强国在工业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先例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科技使得复制、模仿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设计风格很容易相互影响、相互跟随而趋于同质化发展。为避免这种工业设计产品风格在现代工业化浪潮中的风格丧失,各国都竭力在工业设计中对本土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性运用,打造民族特色风格,文化强国更是如此。作为世界工业设计发源地和创意产业概念最先提出者的英国,结合其典型的“岛国文化”特征和英国文化的独特个性,打造出古典、贵族气质的工业设计风格。以英式茶具设计为例,明显传递了英国的贵族式气质,是英国古典、贵族气质传统文化与唯美、清新艺术气息的精巧结合。日本工业设计以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并存为突出特征。日本传统文化思想中受禅宗影响,主张少而简约的风格。日本四面环海,领土狭小,居住环境狭小拥挤,贴近自然、节约资源的这种民族文化意识已经深入骨髓。因此,在日本工业设计产品中,崇尚天然、喜爱小型化、袖珍化、便携式、多功能。日本现代科技发展迅捷,将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和元素有机融入现代工业设计中,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兼具的特质。日本知名品牌--无印良品,展示了极简主义和虚无思想,“看似空无一物,实能容纳百川”,既是日本传统文化禅境的一个典型体现,也是对其现代设计艺术理念的良好表达。

美国在国家历史端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由、开放的生长环境下造成美国了乐观、幽默、轻松、随意的性格特征,也形成了美国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传统文化气质。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下,美国致力于打造经济强国地位,由此产生了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也包含了功用至上、效率至上、金钱至上的工业文明内在特性。美国在现代工业设计中,一方面体现出轻松、乐观的色彩,另一方面讲究效用,倡导致用为本、务实创新。包容创新。著名手机品牌“苹果”手机,简洁时尚,舒适实用,操作方便,创新迭出,一直位于手机设计文化创新的前沿。山脉众多、气候干燥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德国人严谨沉稳的民族性格。在德国的工业设计中,比较注重产品的内在功能和品质,不尚浮夸。比如德国在汽车设计上,更加侧重基础牢靠、便于维护的内在性能,这与追求外观美和流线型的韩国汽车的`设计观念形成了鲜明对照。适宜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法国人轻松浪漫、美丽时尚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点。法国一直位于追求时尚的前沿,时装、香水等时尚元素了成为这一民族的代名词。法国工业设计富有个性、浪漫唯美。17世纪产生于法国、遍及欧洲的洛可可艺术风格以及装饰艺术运动,奠定了精致典雅、华丽柔媚的法国浪漫风格,也对法国工业设计产生经久的影响。

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创新实现途径

现代工业设计必须融入本国传统文化元素才能发展壮大,对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中国,更加迫切需要解决工业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创新问题。

对传统文化元素内容或形式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琳琅满目、纷繁复杂。需要把握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借鉴,运用到现代工业设计当中。首先是对传统色彩的运用。“远看色彩近看花”,色彩往往是产品最先传达的元素。色彩可以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具有中国特点的中国红、青花瓷的青色、具有帝王之气的黄色,这都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与大众认知不同的是,中国风色彩在各个色系中均有体现,而非局限于几个色系。其主要特点是明度较高,纯度较低。中国风色彩往往来源于生活中具体事物(如胭脂、酡颜、水绿等),暗含丰富的人文情怀。将色彩运用在设计中,也将使产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其次是对传统纹样及图案的运用。比如龙纹、回形纹、如意纹、花鸟纹、窍曲纹、祥云图案、竹、牡丹、水墨、流苏、盘扣、剪纸等。中国传统纹样及图案的形状,具有秩序感和韵律感,突出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对称性,被广泛运用于建筑等方面,体现大气端庄,也被运用于传统服饰的造型上,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和中庸的儒家思想;二是流畅性,比如各种纹、祥云等团案,行云流水,来去自由,体现出“上善若水”的情怀。再次是对传统文字和绘画的运用。汉字与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汉字造型独特、含义多样,中国传统绘画丰富多彩、意境深远。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传统汉字与绘画元素,有助于提升工业设计产品的和谐与统一,有效美化造型和深化意境。最后是对传统制作工艺和材质运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和材质有刺绣、蓝染、编织、雕刻、剪纸、漆艺、鎏金等传统布艺、烧蓝等传统饰品,青铜器、陶器、瓷器等传统器物。这些传统工艺与材质,不仅色彩、造型唯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巧妙应用到现代工业设计中,既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内涵,又通过传统与现代鲜明对比,形成“冲撞”美。

对传统文化元素意象和精神的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着深刻的隐喻、意境和精神内涵,透过一些可视的外观、形态、色彩、功能、材料,往往寄托和表达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诉求,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的深刻影响,经常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塑造宁静致远的意境,传递“仁学”思想,传达“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形而上为之物,形而下为之器”。意境和精神是中国古代造物观追求的最高境界,现代工业设计要借鉴这种优良传统,探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形式之下的意象,挖掘精神内涵。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神”和“意”,不是简单照抄照搬、机械生硬地套用一些传统图腾或造型等传统文化元素,而是经过提炼、分析、设计和再创造,精妙而了无痕迹地运用这些元素,凸显精神情感的表达,寓无形于有形。

与现代社会有机结合的创新应用

吸收传统文化元素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切忌不考虑现代社会时代特征、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的变化,不加适应性调整与创新,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要充分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在特征、主要思想和精神内涵,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社会、经济与人文环境和社会习惯相融合、与现代艺术形式和审美思想相契合、与现代新兴科技手段和新型工艺材料相结合,进行二次创新设计。现代工业设计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形”“神”“意”上升到新层次、新境界,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时代感,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与时俱进。

5、结语

在西方文化强国工业设计纷纷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外部竞争环境下,如果中国工业设计止步于对西方国家的被动模仿与追随,不能有机结合本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将使得中国工业设计产品在全球化、现代化、科技化浪潮下,处于风格迷失的尴尬境地,中国工业设计势必被边缘化。现代工业设计要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塑造民族特色,形成卓越、独特的设计风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球化、科技驱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现代工业设计传承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在形式和表象,更要在意境与精神;不仅在要吸取传统精华,更要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不仅要传承与借鉴,更要注重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邓庆华.浅析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及融合[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4(9):235-236.

[2]冯鹤.中国传统文化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4(4):146-147.

[3]孟国忠,徐丽,徐朝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学报,2015,7(3):60-63.

[4]王晓云.文化型工业设计创新的思考[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2):13-15.

[5]张黎明,张暑军.工业设计教育中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探析[J].职业时空,2013,9(11):139-141.

[6]赵凌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应用视角下的产品设计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7):181-183.

写论包豪斯思想的弊端

刚看一个发源于美国MIT的设计模式,在斯堪的纳维亚不少国家很受推崇:麻省理工学院的Fab Lab设计创新模式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设计制造环境。Fab Lab的个人制造是创新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体现,从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未来以人为本的设计趋势。设计、发明、创造将不只发生在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研究和专业设计机构,也将不仅仅属于少数专业科研人员或专业设计人员,而有机会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完成,用户创新、用户设计就是Fab Lab的核心理念。相关构想和实践对于充分调动社会参与设计创新的热情,丰富公众参与科技创新的手段,构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2006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对MIT研究人员围绕Fab Lab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努力和尝试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讨论。 Fab Lab即微观装配实验室(Fabrication Laboratory),是美国MIT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一项新颖的实验——一个拥有几乎可以设计制造任何产品和工具的小型的工厂。该中心主任Gershenfeld教授认为,迄今为止,数字革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两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个人通讯和个人计算。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的发展通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无所不在的个人通讯网络及个人计算已经形成。目前,人类正处于第三次数字革命的前夕,在这次以“个人制造(设计)”为核心的革命中,相关的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露出苗头。从某种意义上说,Fab Lab正是这即将到来的用户设计与创新革命大潮前跃起的浪花。 Fab Lab的最初灵感来源于Gershenfeld教授于1998年在MIT开设的一门课程“如何能够创造任何东西”,这很快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没有技术经验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创造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如为鹦鹉设计制作的网络浏览器,收集尖叫的盒子,保护女性人身安全的配有传感器和防御性毛刺的裙子等等。可以设计制造任何想要的东西,学生们为此而兴奋,而这种可以实现随心所欲的个性化需求的目标, 也逐渐成为Fab Lab萌芽的用户设计与创新研究理念。 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工业设计的范畴也大大扩展了,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以用户参与的设计的创新模式也日益受到重视,“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工业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工业设计的创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设计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利,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也成为了设计的关键词,Fab Lab、Living Lab等国际上的创新设计模式的探索也体现了科技发展下设计的创新趋势。

毕业论文特点

由于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毕业论文的特点与学术论文的特点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1)科学性。科学性是毕业论文的基石,毕业论文成果应以客观的材料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然后得出可靠的结论。

2)理论性。理论性是毕业论文的基调,要求作者站在应有的理论高度,对论点、结论等进行理论概括。

3)学术性。学术性是毕业论文的本质属性,学术性要求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即便是应用性的毕业论文也应做到有一定的理论概括。

4)创新性。创新性是毕业论文的灵魂,要求作者能在新的角度上,表达出一定的新观点、新见解或体会。对于应用型高校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说明毕业论文具有一定创新性。

5)规范性。规范性是毕业论文的特质属性,写作时必须遵守论文规范和格式。

1.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有创新意识;3、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实际资料丰富,利用率高,综合分析能力4、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清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

5、论文中插图、附表准确,符合要求,图文配合恰当,图文并茂;6、文字精练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

1. 理论性

理论性是毕业论文的主要特点。所谓理论性是指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对复杂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事物的内在本质或规律并加以论述。例如,针对《浅析新型网络营销模式——娱乐营销》这个选题,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据不仅包含对现象的说明和描述,而且应包括对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2. 创新性

创新性是毕业论文的灵魂,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就在于能够提出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见解,这就是毕业论文的创新性。

3. 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毕业论文的选题、论点、论据等均来源于实践。例如,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快递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资质低、服务水平差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整合实现规模经济,提升自身素质和行业规范等理论观点,该论文的选题即是从实践中来,而论文又可以反过去指导实践。

4. 专业性

毕业论文的课题一般属于某一专业领域,无论是确定题目、选取材料,还是语言表达、谋篇布局等,都应与撰写者所学专业相吻合,这样才能达到撰写的目的。例如,经济类毕业论文是解决经济领域里的实际问题,因而,其内容所反映的是经济领域里的各种现象、问题,否则,就不称为经济类论文了。在语言表达上,所采用的是经济领域里的专业术语,如“资本”、“经济效益”、“通货膨胀”、“金融”、“税收”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