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社区教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8 03:15:13

社区教育论文题目

“社区 教育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摘要: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多重性、广泛性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对理解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和社区教育发展能够提供一些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模式 特点

“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孕育于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继而向北美拓展,随后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得以存在和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层次、内容、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构形态,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与区域相适的参照系、较合理的工作谋略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它是有关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社区教育的模式,对丰富社区教育的理论与指导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性

区域、人口和组织结构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各个社区受地域的影响,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造成社区教育的形成、发展环境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特征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应从地域性出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区教育应以再就业培训为重点;有的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教育应在外来人口教育为重点;有的社区内各类学校较多,教育资源丰富;有的社区内人文景观多,社区教育模式就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整体性

社区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区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循环系统里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外为社区服务,自身内部又是自我循环的子系统,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社区教育由社区举办,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模式要依托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进行整合,组成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掌握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并创建学习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街道、居委会形成一体化,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工作场所、 文化 设施、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体系。

3 多样性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社区发展和进步是每个社区的共同追求和主题,但在现代化主题下,各个社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有不同的选择,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不同地域必然会出现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的现象。比如:近现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民众教育,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公民馆”社区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形成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四种模式。

4 动态性

由于时代发展的动态性和每个社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非均衡性,社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相对成功的某些模式,其本身也在不断反馈中优化调整,在不断嬗变中丰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发展和进化的动态性。比如,我国乡村社区教育模式有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3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4种模式。

5 多重性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内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面对社区内全体成员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呈现出交叉性和多重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动态发展的、多重价值取向,而且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须针对社区实际进行重塑。同时,社区教育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种的,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形式、非正规教育形式、非正式教育形式,也可采用全日制、半脱产或业余学习、自学形式,还可以采用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以及选用座谈讲座、理论研究 经验 交流、参观访问、学术 报告 、个别交流、以师带徒、实操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只有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针对本社区成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6 广泛性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全员是指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人生全过程都要、也都应不断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服务。全面是指社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并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这种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对象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显然有很大差别。单就成年人而言,在职人员需要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员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培训;弱势人群需要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而岗位培训就涉及到几千个岗位式种。此外,还需要考虑部分人群对生产技能、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必须结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实际,采取多种社区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丹海,汪明骏,__刚,等.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4]郜岭,阴志红.国外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刘小碧(1988-),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浅谈论文

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社区发展是联合国倡导的通过建设社区、繁荣社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解决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新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素养》

【内容提要】本文以南京市浦口区为例,结合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实践,在阐明社区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指明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浦口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社区 教育 现状 改进措施

【作者简介】周仁理,南京市浦口区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兼南京市浦口区社区培训学院主任;教育管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20世纪90年代初,民政部下发《关于听取对“社区建设”思路的意见通知》,我国的社区教育随之展开。最早在上海和天津两城市开展,相继又在其他一些城市得到推广和发展。而后,又从城市推向农村,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我国目前兴起的社区教育并不是西方的舶来物,而是出于科学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

一、社区教育的概念和农村社区的基本内容

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培养、发展和教育,通过对居民个人潜能的发掘,能达到以社区为单元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共同进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社区教育是社区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社区发展是联合国倡导的通过建设社区、繁荣社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解决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新方法。

农村社区教育是以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参与教育为宗旨的农村社区公众终身教育,是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有效途径。农村社区教育在类别上包括该区域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在形式上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教育对象则是从幼儿到老年的社区全体居民,是一个大教育系统概念。

二、浦口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的现状

(一)浦口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果

经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至2009年底,浦口区初步构建了区、街道(镇)、村(居委会)三级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管理、群众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在引领社区教育工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初步形成了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良好生态氛围。

(二)浦口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尚存在不少问题

1. 农村社区教育缺乏协调有效的管理体制。社区教育处于多头领导,多头管理,隶属关系不明的状态。浦口社区教育委员会与委员会中的各相关部门及街道都处于平级地位,对各成员单位不具有领导职能,这就使其作用大打折扣。由于社区教育由教育局下属的镇街教委会主管,而教育卫生又是由镇街政府的文教卫副镇长或街道副主任主管,以致工作人员接受多头管理,隶属关系不清晰,工作相互推诿。

2. 教育培训各自为政,缺少整合和协调。农村社区教育的培训管理大多控制在行业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如财政局的培训对象为会计从业人员、劳动局的培训对象是新增劳动力、下岗再就业及劳动力转移人员等。部门间缺乏横向联系和沟通,导致争抢社区教育资源,部分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培训,不少培训机构,受利益驱动,缺少责任心,管理粗放,效果不理想。

3. 农村社区教育师资力量不足。镇街成人教育中心校按规定应有2-3人的人员编制,根据2009年10月浦口区职社科的统计,仅有社区教育管理人员28人,教师53人,而且大多兼职,显然远不能适应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另外,社区教育师资来源复杂,加上进修、职称等问题不能落实,师资队伍不稳定。

4. 地方性培训教材缺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教材体系应当适应农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学习者的需要。而实际上,农村适用技术教育、人文知识与科学常识教育、道德法律教育、卫生保健常识教育等涉及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提高的乡土教材几乎没有。

5. 农村社区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区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二是社会捐助;三是自身积累。目前政府投人仅占农村社区教育资金的20%左右,浦口区财政按每人每年1元落实社区教育经费,但拨款人数还是按原区域53万人拨付,孰不知2010人口普查浦口区常住人口已是71万,况且很多镇街都没有落实配套资金。因缺少必要的经费,社区教育举步维艰,普遍存在功能老化和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相当部分农村社区没有文化馆和体育馆等设施,致使农村社区教育无法正常进行。

6. 农民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不强。农民群众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政府安排好的社区教育,比如法制教育和扫盲教育等,而对急需的专业技术教育,还不能主动要求和参与。另外,许多乡、村两级科技推广组织被迫解散,人员被迫离职转移,外出进

三、浦口区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的改进措施

借鉴国内外社区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浦口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健全社区教育管理系统

建立社区教育管理协同机制。镇街、社区教育委员会作为社区教育组织、实施和协调者,应统一编制全镇年度社区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本街道的特点组织、安排本街道具体的活动计划,对辖区内各社区(居委会)的社区教育活动进行目标管理、指导和推进,并纳入年度一体化考核。形成主管牵头,统筹运行机制。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区政府和各委办局的目标管理,并作为对一把手进行考核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换届后,要及时调整人员,即时召开新一届工作会议,分解落实 工作计划 ,协同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二)完善社区教育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2010年出台的一系列浦口区社区教育管理规范文件,并下达实施,纳入区和镇街工作一体化目标考核之中。各镇街社区教育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定期讨论、审定年度 教学计划 、硬件建设、教育管理、重大活动等事项。按有关文件精神,在履行相应手续后加挂社区教育委员会牌子,负责全镇街的社区教育相关培训业务,并对市(村)民学校进行业务指导,从而加快农村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三)整合和建设社区教育资源

借助南京市跨江发展战略的推进,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逐步形成“一大管理系统、两条运行网络、三项基地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

1. 完善三级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网络

浦口区设立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为日常机构,具体布置、落实全区社区教育的任务。各镇街建立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管理办公室。各村(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村(社区)内各类文化教育培训活动。

形成浦口区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的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居委(村)社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体系。街镇社区教育中心应成为三级运行网络中的主体,将原有各条线、部门的教育机构以及文化中心、社保中心、服务中心、图书中心、培训中心等机构中有关教育培训的部分纳入社区教育中心的活动范围,逐步形成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协同运作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2. 加强社区教育载体建设

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在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行知基地的基础上,再投资新建生活体验中心、科普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素质拓展中心、农事实践中心等六大功能区,打造成“全国一流、省内示范、南京窗口”的江苏省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社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在计算机实训基地被评为“江苏省计算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南京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机电实训基地被立项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其内涵建设。

社区学习教育基地建设。建设百余所家学习教育基地:如求雨山书法创作培训基地、王荷波纪念馆、泰山街道历史文化展览馆、汤泉街道瓦殿村、盘城葡萄园等,初步形成涵盖层次广泛、蕴含内容丰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学习教育基地体系。

3. 开放学校教育资源

盘活社区教育资源,试行区内各类文化、体育资源、学校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互动。构建以区社区教育学院、街社区教育中心学校、居委会市民学校、基地为载体的30分钟、20分钟和10分钟社区教育资源圈。

(四)提升社区教育师资队伍运行效益

统筹领导,整合力量。在现有教育事业编制中进行调剂,组建一支社区教育专职队伍;把有一技之长的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党员等组建成兼职教师人才库;建立志愿者登记建库制度,形成常态化管理;成立讲师团,定期开展青少年教育和市民教育活动。

合理规划,制度引领。建立社区教师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岗后进修制度,享受在校教师的同等待遇。社区教育负责人定期参加区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干部岗位培训。健全各级种类人员的考核奖惩制度。

明确职责,注重实效。每一位社区专职管理人员和教师要认真履行各自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能结合各乡镇、街道、居(村)委会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社区教育和青少年保护工作。兼职教师和志愿者也要根据聘任条件,严格选拔,并明确责任,保证教育质量。

(五)加强社区教育基础建设

编写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读本。为体现社区教育中心服务“三农”,促进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导向,落实富民、兴镇、强区的宗旨,积极探索新型农民培训新内容、新模式、新机制,向社区居民推介浦口历史沉淀,领略浦口历史风采,与区档案局、地方志办联手,收集编撰社区教育系列读本。含有浦口元素的乡土草根读本课程应该成为各社区教育中心的一张名片。

不断开发社区培训课程。社区教育要重视社区课程开发,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在企业、校园、社区、村组、家庭五个层面开展文化、职业技能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活动。

采取宣传激励措施,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率。通过政策调控、费用资助、积分奖励、就业引导等激励措施,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以提高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搭建社区教育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学习资源库。浦口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于2009年9月开始实施,初步形成了以浦口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职责分明、辐射所有社区和村庄的三级社区数字化学习网络体系。在组织分工上,浦口社区培训学院为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与运作主体,建立了管理数字化学习中心网络平台,可以发布社区教育的信息和动态;可以组织和传输社区教育资源;营造了一个良好数字化学习社区环境。另外还构建并开通了浦口社区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浦口社区教育网,开辟了人文修养、保健养生、今日理财、亲子教育、健康饮食、职业技能、浦口特色课程、老年大学、学历教育等九大栏目,共计360套学习资源库。社区居民就能够有自主选择网上学习的权利和便捷工具。

(六)加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我区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现阶段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培育学习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型组织的评估标准、考核指标、管理手册,由个别试点到全面推广,指导各单位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组、学习型家庭等学习型组织,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规模。

发挥城市社区教育的辐射作用。城市社区教育在办学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了示范,从社会发展趋势看,农村社区教育将趋向于城市化,最终实现与城市社区教育的融合。因此,在现阶段应充分利用和借鉴城市社区教育的经验,发挥其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尽快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养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晓波.上海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2] 胡晓松.当代社区教育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浅析论文

社区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区全面进步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使社区居民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建设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功能》

【摘 要】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担负着对社区少年儿童教育、社区成年人终身教育及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的重任。本文主要阐述了社区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并提出如何发挥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功能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图书馆 社区教育 社区功能

一 社区图书馆与社区教育

1.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是设立在社区地域范围内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主要以社区内的全体成员为主,不受年龄、职业、单位的限制,只要在社区内居住的居民都可以享受。社区图书馆具有全民性和公益性特征,属于公共图书馆范畴;从社区图书馆主要为社区内成员服务,且小型多样,众多分散的特点来看,社区图书馆还具有区域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属于一种特殊的基层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这些特征符合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是社区居民接受终身教育、进行终身学习的理想场所。它的服务是对传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和拓展,其发展水平如何已成为衡量一个社区文化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社会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社区教育

关于社区教育的内涵国内外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主要观点有:其一,把社区教育界定为民众教育,以青年与成人为教育对象,实施以提高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其二,指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有关社区活动、社区问题的内容,使学生对社区具有科学的认识和乡土情感;其三,社区教育是为社区不同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状况的所有成员提供的非正规的社会教育服务。我国学者主要从两个不同的侧重点阐述社会教育的概念。一是侧重从教育的角度界定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看作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网络、教育模式等。

社区教育是整合了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它有着内在的强大功能。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区全面进步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使社区居民得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做好社区教育,社区图书馆具有显著的功能和作用。

二 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

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功能,担负着社区教育的重任,是社区发展的标志,因而成为社区教育的中心。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内少年儿童的课外教育;二是社区内成年人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三是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功能。

1.社区少年儿童的课外教育功能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转向于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正可以承担这一重任。图书馆的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是利用各种门类的书刊,拓宽育少年的知识视野,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和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发他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对图书馆的宣传,使青少年掌握利用图书馆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这些都是社区图书馆所应具备的功能。

2.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功能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目前社会正经历着改革,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经济体制的改革,人才流通的速度加快了,也促使人们进一步去学习。所以,终身教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重任,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可以在社区图书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可以相应地与学校配合,补充学校正规教育的不足,成为名副其实的社区教育中心。

3.社区弱势群体的教育功能

社区图书馆作为社区的公共设施,其服务是免费的;作为公共图书馆,其功能是齐全的。这对于那些生活贫困,没有经济能力接受收费教育以及老、弱、病、残的弱势群体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因为社区图书馆不仅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图书报刊并指导阅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联合社会力量开设学习班、培训班,组织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并利用社区图书馆的信息系统,为其提供就业信息以及相关的经济信息,为他们自学成才、自强自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第一,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教育场所。21世纪,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关心老年朋友,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是社区图书馆的当务之急,也是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离退休人员从往日的紧张工作中解脱出来,休息时间多了,就会感到无聊、空虚,在社区建立一个休闲再学习的课堂和文化娱乐场所,开办书画、诗词读书讲座,定期为老年人做身体检查和保健咨询服务,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既落实了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公民文化素质,又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二,为社区下岗人员提供教育和再就业的机遇。图书馆为社区的下岗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方面之一。下岗工人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再就业和知识技能单一,而再就业的职业选择、就业渠道主要依靠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各种情报信息的启示。这就要求下岗人员一方面要继续学习,一方面找工作。而社区图书馆恰好能提供这两方面的功能。一些情报信息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往往会给再就业者以很大帮助,社区图书馆可以为他们提供再就业的情报资料、市场信息、再就业技术和知识。社区图书馆除了帮忙提供各种信息外,还可举办再就业讲座和各种专题讲座,也可邀请企业的经营者介绍他们的创业致富经验、教训等;举办技术培训班,邀请技术专家给他们传授专业技术,还可以和有关部门如再就业服务中心联系,帮助他们找到对口的、适合他们的工作。在没有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社区图书“充电”学习,提高就业技能。 三 充分发挥社区图书馆社区教育功能的建议

要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论述社区图书馆以其特有的三大主要功能,充分说明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必然要求发挥社区图书馆的社区教育功能。

1.加快社区图书馆的建设

由于经验不足,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对于如何建设社区图书馆,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但从宏观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社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通过借助现代科技的信息化技术,使社区图书馆达到信息共享率高、资金利用率高并且更加便捷。二是创新社区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社区物业部门与社区居委会共同筹建是建设社区图书馆的方式或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与社区联合建立社区图书馆。三是培养社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让社区居民得到针对性、多样性、人性化的服务。

2.明确定位社区图书馆

社区图书馆首先应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学习、生产的需要;其次要满足居民的消遣、休闲、娱乐的需要;再次要为居民提供各类信息及咨询服务;最后要让居民及时了解时事、政策、法规等。由于现代图书馆是以平民性为其基本的特征,因此,以方便居民的学习生活为宗旨,以帮助弱势群体为己任,在其服务的各个领域尽量地贴近居民,让居民觉得利用图书馆就像社区内的杂货店或超市一样方便,从而对社区图书馆感到亲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文娱和其他文化活动,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来。

3.把社区图书馆作为发展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让社区图书馆成为社区教育的阵地。作为居民身边的图书馆,它具有地域亲和力和便利、快捷的借阅优势,对于营造社区文明氛围,培养社区居民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都有重要作用。其次社区图书馆要成为社区文化中心。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引导居民通过社区许可的途径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调整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尧.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徐莉.浅谈社区教育与社区图书馆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2)

[3]卞玉宁.关于中国社区教育的论述[J].才智,2010(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建设浅谈论文

优秀社区教育论文题目

社区概论的论文题目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社区参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最新社区论文选题参考。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2、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趋势。3、社区参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5、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6、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7、社区人群生活质量。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

关于教育的论文题目很多,不知你想要的是教育哪个方面的论文题目。一、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发展方面;三、中小学德育、校外教育方面;四、课程与教学方面;五、家庭教育方面;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_教育学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育学硕士论文题目

1、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 家庭教育 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 教学 方法 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 儿童 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优秀教育类论文题目参考

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

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

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

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

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

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

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

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

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

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

14、“不想像你那样做”

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

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

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

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

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

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21、从关注文本到关注儿童

22、关于幼儿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

23、以开放的心胸开发自我

24、美国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活动

25、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

26、“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课题开题会隆重召开

27、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28、脑科学的新进展带给学前教育的启示

29、让幼儿在宽广的语境中积累审美 经验 --一种看待幼儿园艺术综合教育的新视角

30、这本书“女”一点

31、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蒙太梭利教学法

32、1889~1949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大事记

33、辛勤耕耘六十载 献身幼教半世情--访卢乐山教授

34、我自豪--我的青春属于孩子们

35、长得一模一样

36、“我爱卡通”活动设计的思考--回归生活视野下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37、幼儿探究性活动特质的三维视界

38、幼儿教师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应具备的能力

39、儿童工作室的构建

40、种树者必培其根 种德者必养其心--谈幼儿阶段道德意识的培养

41、解读 儿童画

42、好东西大家一起吃

43、做好科学小实验的课前准备工作

44、如何使管理走向科学

45、进行科学管理 提高办园质量

46、关于“家园沟通”的调查与思考

47、让家园沟通更加通畅

48、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9、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

50、开展家园合作共育 优化家长教育能力

比较教育学论文题目

1、对比较教育学学科概念的 反思 与重构

2、儿童青少年焦虑症状的比较研究

3、浅议中国比较教育和而不同的发展方向

4、杜威与陶行知教师观之比较

5、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推拿教学的比较研究

6、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成就及问题

7、比较视域的教师继续教育策略

8、多元的传统与交互的生成--教育学知识建构的跨 文化 比较

9、比较视野下大学教育督导发展历程与启示

10、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11、从比较教育学到教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1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意识的演进与展望

13、中捷环境教育比较研究

14、两所中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情况比较探究

15、中美教学方法的比较及思考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材之比较研究

17、民国时期 留学 生群体与中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创建

18、不同家庭结构类型中学生偏差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19、国际视域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分析--基于中、英、美、加、澳五国MOOC的比较研究

20、中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比较--基于6所中美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

21、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实施之比较分析

22、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拓荒与探索

23、21世纪初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理论研究

24、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

25、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

26、中美产前教育比较研究

27、当前英国地方基础教育体系比较

28、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

29、教育服务贸易中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比较研究

30、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比较研究

3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

32、央视讲座式科教电视节目与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电视节目比较研究

33、试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比较”的单元与路径

34、康德尔比较教育思想研究

35、比较教育相对主义分析范式的研究

36、我国地方职业教育立法比较研究

37、变革中的两岸小学品德教育比较研究

38、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

39、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

40、中美师德规范比较研究

41、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42、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43、国内外医学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

44、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

45、中、美公共教育学教材比较研究

46、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

47、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较研究

48、五种不同模式下学习者在线学习动机测量比较

49、中国大陆与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比较研究

50、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教育形态的比较与启示

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教育学专业毕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原理论文题目

★ 教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2)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参考

★ 教育学的论文参考

★ 教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教育学毕业论文

★ 教育学专业相关本科论文5000字(2)

★ 关于教育学专业大学论文范文

什么样的课题?原创我帮忙,附带检测报告。

关于社区教育的论文题目

社区概论的论文题目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社区参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最新社区论文选题参考。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2、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趋势。3、社区参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5、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兼论社区体育的定义及构成要素。6、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7、社区人群生活质量。8、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的若干经济学质疑。

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引入社区教育资源,开拓幼儿园校本课程》

摘要: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重新认识家、园、社区互动的意义,把研究重点放在提升教育合力上,从而同步、协调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幼儿园;校本课程资源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课程内容,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与周围的生活。

近年来,我园在《纲要》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改变教育资源观,坚持从本园实际出发,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教育体系,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在合理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精心遴选可以课程化的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是幼儿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蕴涵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只需具备教育价值的资源都可引入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以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选择符合安全性、参与性的资源

在任何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应把物质环境的安全、卫生放在首要位置。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

幼儿园课程只有面向幼儿、面向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才能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的内容,也是他们易于吸收的内容,深入地认识这类资源也是引导幼儿学习需要掌握的社会认知和技能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资源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能激起幼儿强烈兴趣,吸引幼儿好奇心的社区教育资源。因为这类社区教育资源往往与幼儿本身或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着联系,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社会知识。

二、精心做好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一)以社区活动为纽带,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生活而展开课程模式。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应重视将社区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的必然。社区中的很多事件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往往能引发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将社区资源纳入主题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以社区资源为内容展开探究。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农民们忙着收割、播种,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我们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观察秋天树和花的变化,鼓励家长在秋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活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使幼儿知道稻子、棉花、花生等是秋天农田里长出的农作物,认识家猪、兔子,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要求家长能积极关注、支持幼儿园的活动,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大班主题活动:“秋游”,组织幼儿进行野外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幼儿对秋景的认识,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我们还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家乡的农作物”,在活动中带着孩子走进自然,走进农家,走进生活,让幼儿与农民伯伯一起摘菜豆,剥玉米,拾稻穗,在劳动中习得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感受和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了自觉去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尊重一切劳动者的情感。

(二)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中,文化广场、邮局、银行、超市等活动空间较大,幼儿可以自由地观察,与人们充分交流、对话。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医院、邮局参观,鼓励幼儿与医生和营业员自由交谈,请教问题,回园后开展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小小邮局”等。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使游戏的角色和情节不断丰富,成全班幼儿关注的焦点。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应考虑到地方的特色,武坚素有“中国体育器材城”之称,工业园区生产的体育器材品种丰富多彩: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网球拍、跳绳、篮球、跳马、体操垫、双杠、单杠等,我们通过带幼儿实地参观生产车间,让他们知道这些体育用品的加工过程,在晨间锻炼时幼儿会很爱惜地玩此类体育用品,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体育用品的丰富知识,而且在他们心中产生了深厚的爱家乡情结。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扬州民间艺术剪纸引进幼儿园,形成本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游戏课程,将各式各样的剪纸张贴于美工室的墙面上,引导幼儿欣赏、制作,在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发展开辟了“剪纸”活动区,真正让“扬州剪纸”手工艺术进入幼儿园中。

总之,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将各种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深入挖掘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郭丽.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开发的误区及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0-61.

[2]刘丽云.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4):65-68.

《如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摘要: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教课程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幼儿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和自然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的进步,又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包括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区设施等。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社区资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书籍,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许多幼儿园所处小区都有中心花园,这使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境中”来。我们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创造与想象空间,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境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达到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种新举措、新进步。

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家长提供幼教信息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军,共同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当前,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要取得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尽可能一致,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他们对育儿知识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辟好“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幼教信息;并引导家长认真阅读学习有关育儿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三、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儿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2.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

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家、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状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一的保教专职机构转变为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发生转变。幼儿园与家庭不应只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幼儿园与社区不应是互不干涉的关系,三者应加强联系,构建共育平台,共同承担保教责任,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导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参与》.《学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2002年11月。

4.张丽琼《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思考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年6月。

“社区 教育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摘要: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多重性、广泛性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对理解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和社区教育发展能够提供一些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模式 特点

“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孕育于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继而向北美拓展,随后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得以存在和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层次、内容、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构形态,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与区域相适的参照系、较合理的工作谋略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它是有关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社区教育的模式,对丰富社区教育的理论与指导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性

区域、人口和组织结构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各个社区受地域的影响,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造成社区教育的形成、发展环境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特征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应从地域性出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区教育应以再就业培训为重点;有的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教育应在外来人口教育为重点;有的社区内各类学校较多,教育资源丰富;有的社区内人文景观多,社区教育模式就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整体性

社区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区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循环系统里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外为社区服务,自身内部又是自我循环的子系统,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社区教育由社区举办,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模式要依托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进行整合,组成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掌握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并创建学习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街道、居委会形成一体化,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工作场所、 文化 设施、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体系。

3 多样性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社区发展和进步是每个社区的共同追求和主题,但在现代化主题下,各个社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有不同的选择,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不同地域必然会出现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的现象。比如:近现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民众教育,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公民馆”社区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形成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四种模式。

4 动态性

由于时代发展的动态性和每个社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非均衡性,社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相对成功的某些模式,其本身也在不断反馈中优化调整,在不断嬗变中丰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发展和进化的动态性。比如,我国乡村社区教育模式有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3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4种模式。

5 多重性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内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面对社区内全体成员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呈现出交叉性和多重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动态发展的、多重价值取向,而且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须针对社区实际进行重塑。同时,社区教育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种的,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形式、非正规教育形式、非正式教育形式,也可采用全日制、半脱产或业余学习、自学形式,还可以采用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以及选用座谈讲座、理论研究 经验 交流、参观访问、学术 报告 、个别交流、以师带徒、实操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只有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针对本社区成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6 广泛性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全员是指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人生全过程都要、也都应不断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服务。全面是指社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并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这种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对象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显然有很大差别。单就成年人而言,在职人员需要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员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培训;弱势人群需要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而岗位培训就涉及到几千个岗位式种。此外,还需要考虑部分人群对生产技能、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必须结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实际,采取多种社区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丹海,汪明骏,__刚,等.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4]郜岭,阴志红.国外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刘小碧(1988-),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浅谈论文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社区教育论文怎么取题目

学术堂分四个步骤来教你如何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1.选择一个笼统的题目这个题目应该是你既感兴趣又对其有一定了解的题目。对这个题目你应该已有一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值得你去进一步探讨、研究,进而将其扩展为一篇论文。2. 阅读与思考应该尽量多读书,以求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你头脑中的那个题目是否已有人做过较为深入的探讨?你是否能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来进一步拓展此题目,提出有创见性的论点?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可以迈出下一步。否则,你就应该及时地放弃这个题目。3.缩小题目范围将题目的范围缩小到某几个方面,使其有可能成为一篇论文的题目。4. 确定最后的题目最后选定的题目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选定的题目本身应该是有意义的,而且是严肃的。你的分析必须有见地、有深度。一篇科研论文应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应该使读者读后有所收获。2)选定的题目应该是你力所能及的。3)选定的题目应该有足够的资料供参阅。论文中所表述的观点或看法应该建立在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两本或一两篇与你的论文题目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如果你只是从这一点资料中得出结论,那么你所做出的结论很可能依据不足。4)选定的题目应该是可供客观研究使用的。5)选题不应该是当前最热门却又无法下定论的题目。如果你选定的题目太大,无法写深写透,你就应该设法缩小它的范围,为自己的论文找到一个恰当的焦点。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从大题目中发现小题目的过程。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条教育类的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教育研究要为教育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2、儿童数概念发展研究的新进展3、幼儿问题意识概念的建构4、保护幼儿的学习生态5、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6、幼教百年沉思录(一)7、伴随幼儿教育30年的历程8、幼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之分析、表述方法9、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10、上海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与思考11、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12、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13、浅谈分享阅读的几种风格14、"不想像你那样做"15、自制小沙锤(中班玩沙活动)16、好玩的沙子(中班科学活动)17、细细的沙(中班科学活动)18、细细的沙粒(中班主题教育活动)19、论信息时代幼儿教师的角色20、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

关于教育的论文题目很多,不知你想要的是教育哪个方面的论文题目。一、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发展方面;三、中小学德育、校外教育方面;四、课程与教学方面;五、家庭教育方面;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怎么选择教育学方面的论文题目选了教育学方面的论题,木多写一些和自己相关的。贴近的这样的题目好写。、

社区教育教育论文范文

“社区 教育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社区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社区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摘要: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性、整体性、多样性、动态性、多重性、广泛性等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对理解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模式和社区教育发展能够提供一些较好的启示。

关键词: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模式 特点

“社区教育”(communityeducation)最早源于20世纪初杜威“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孕育于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继而向北美拓展,随后在东南亚及其他地区得以存在和发展。

社区教育模式是反映社区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教育层次、内容、方式等相互作用的结构形态,使社区教育的发展有一个与区域相适的参照系、较合理的工作谋略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它是有关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是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研究社区教育的模式,对丰富社区教育的理论与指导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域性

区域、人口和组织结构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各个社区受地域的影响,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造成社区教育的形成、发展环境多元化,必然使社区教育模式具有地域特征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应从地域性出发,根据各社区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人口构成、资源状况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社区居民实际需要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社区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社区教育应以再就业培训为重点;有的社区外来人口多,社区教育应在外来人口教育为重点;有的社区内各类学校较多,教育资源丰富;有的社区内人文景观多,社区教育模式就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突出重点,办出特色,满足社区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达到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2 整体性

社区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区教育在这个社会大循环系统里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外为社区服务,自身内部又是自我循环的子系统,必须建构成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整体结构。社区教育由社区举办,涉及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及社区内全体成员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模式要依托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分校或教学点)进行整合,组成社区教育网络,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掌握社区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教师队伍,并创建学习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街道、学习型团体、学习型社区、街道、居委会形成一体化,综合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工作场所、 文化 设施、大众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自我教育的作用,形成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体系。

3 多样性

由于社区教育具有十分强烈的地域性,社区发展和进步是每个社区的共同追求和主题,但在现代化主题下,各个社区发展目标呈现多样化,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各有不同的选择,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不同地域必然会出现社区教育通过多种多样的有效途径来实现的现象。比如:近现代世界上最早的社区教育模式——北欧各国(如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民众教育,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公民馆”社区教育模式;目前我国形成的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的连动型社区教育、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的活动型社区教育、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四种模式。

4 动态性

由于时代发展的动态性和每个社区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非均衡性,社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区教育模式,很难一蹴而就,这在开展社区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是相对成功的某些模式,其本身也在不断反馈中优化调整,在不断嬗变中丰富完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开放、发展和进化的动态性。比如,我国乡村社区教育模式有以普教为基础的延伸型、以科教兴农为着眼点的农科教结合型、由社会与教育双向参与的全民教育型3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延伸型社区教育、农科教结合型社区教育、全程教育型社区教育和贫困地区社区教育4种模式。

5 多重性

社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社区内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面对社区内全体成员决定了社区教育模式呈现出交叉性和多重性,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单一价值取向,而是动态发展的、多重价值取向,而且模式大多是非标准型的,很难说是纯粹的某一标准模式,在各个历史阶段是不完全相同的,必须针对社区实际进行重塑。同时,社区教育模式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种的,可以采取正规教育形式、非正规教育形式、非正式教育形式,也可采用全日制、半脱产或业余学习、自学形式,还可以采用课堂面授、远程教授、业余函授等形式,以及选用座谈讲座、理论研究 经验 交流、参观访问、学术 报告 、个别交流、以师带徒、实操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只有从社区的实际出发,针对本社区成员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需求。

6 广泛性

“全员、全程、全面”是社区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全员是指社区内全体成员都是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全程是指每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人生全过程都要、也都应不断地接受教育,社区教育应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终身的教育服务。全面是指社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劳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并为社区内全体成员提供这种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教育对象决定了社区教育内容的广泛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内全体成员的教育活动,而社区内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年龄结构来看,婴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人群的教育需求显然有很大差别。单就成年人而言,在职人员需要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外来人员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培训;弱势人群需要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而岗位培训就涉及到几千个岗位式种。此外,还需要考虑部分人群对生产技能、科学技术、健康卫生、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因此,社区教育模式必须结合社区教育对象的实际,采取多种社区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原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2]陈乃林,杨向群.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张丹海,汪明骏,__刚,等.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4]郜岭,阴志红.国外社区教育与社区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8,4.

作者简介:刘小碧(1988-),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区教育浅谈论文

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引入社区教育资源,开拓幼儿园校本课程》

摘要: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重新认识家、园、社区互动的意义,把研究重点放在提升教育合力上,从而同步、协调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幼儿园;校本课程资源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课程内容,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与周围的生活。

近年来,我园在《纲要》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改变教育资源观,坚持从本园实际出发,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教育体系,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在合理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精心遴选可以课程化的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是幼儿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蕴涵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只需具备教育价值的资源都可引入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以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选择符合安全性、参与性的资源

在任何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应把物质环境的安全、卫生放在首要位置。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

幼儿园课程只有面向幼儿、面向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才能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的内容,也是他们易于吸收的内容,深入地认识这类资源也是引导幼儿学习需要掌握的社会认知和技能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资源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能激起幼儿强烈兴趣,吸引幼儿好奇心的社区教育资源。因为这类社区教育资源往往与幼儿本身或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着联系,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社会知识。

二、精心做好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一)以社区活动为纽带,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生活而展开课程模式。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应重视将社区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的必然。社区中的很多事件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往往能引发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将社区资源纳入主题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以社区资源为内容展开探究。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农民们忙着收割、播种,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我们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观察秋天树和花的变化,鼓励家长在秋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活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使幼儿知道稻子、棉花、花生等是秋天农田里长出的农作物,认识家猪、兔子,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要求家长能积极关注、支持幼儿园的活动,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大班主题活动:“秋游”,组织幼儿进行野外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幼儿对秋景的认识,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我们还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家乡的农作物”,在活动中带着孩子走进自然,走进农家,走进生活,让幼儿与农民伯伯一起摘菜豆,剥玉米,拾稻穗,在劳动中习得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感受和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了自觉去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尊重一切劳动者的情感。

(二)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中,文化广场、邮局、银行、超市等活动空间较大,幼儿可以自由地观察,与人们充分交流、对话。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医院、邮局参观,鼓励幼儿与医生和营业员自由交谈,请教问题,回园后开展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小小邮局”等。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使游戏的角色和情节不断丰富,成全班幼儿关注的焦点。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应考虑到地方的特色,武坚素有“中国体育器材城”之称,工业园区生产的体育器材品种丰富多彩: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网球拍、跳绳、篮球、跳马、体操垫、双杠、单杠等,我们通过带幼儿实地参观生产车间,让他们知道这些体育用品的加工过程,在晨间锻炼时幼儿会很爱惜地玩此类体育用品,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体育用品的丰富知识,而且在他们心中产生了深厚的爱家乡情结。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扬州民间艺术剪纸引进幼儿园,形成本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游戏课程,将各式各样的剪纸张贴于美工室的墙面上,引导幼儿欣赏、制作,在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发展开辟了“剪纸”活动区,真正让“扬州剪纸”手工艺术进入幼儿园中。

总之,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将各种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深入挖掘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郭丽.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开发的误区及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0-61.

[2]刘丽云.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4):65-68.

《如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摘要: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教课程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幼儿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和自然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的进步,又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包括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区设施等。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社区资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书籍,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许多幼儿园所处小区都有中心花园,这使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境中”来。我们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创造与想象空间,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境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达到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种新举措、新进步。

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家长提供幼教信息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军,共同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当前,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要取得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尽可能一致,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他们对育儿知识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辟好“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幼教信息;并引导家长认真阅读学习有关育儿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三、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儿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2.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

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家、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状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一的保教专职机构转变为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发生转变。幼儿园与家庭不应只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幼儿园与社区不应是互不干涉的关系,三者应加强联系,构建共育平台,共同承担保教责任,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导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参与》.《学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2002年11月。

4.张丽琼《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思考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年6月。

社区教育工作总结1 20XX-20XX学年站前路小学云飞校区社区教育工作总结我校社区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局相关规定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努力搞好学校社区教育工作。 现将20XX-20XX年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社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开展社区教育首先要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此,我校很重视作好宣传工作,并注意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社区教育的知识和理论,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这种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发展社区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目标,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社区教育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益的需要;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 二、建立领导和管理机构,健全管理体制。在实施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担任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管理。 三、以人为本,抓好队伍建设。 开展社区教育,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组织教师、家长学习有关文件,鼓励广大教师、家长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把研究论文刊登在校刊上,派发、张贴、交流。为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坚持定期开展活动,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学校社区互动,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在社区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始终是社区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相沟通、协调,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学校社区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社区积极支持和参与学校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和育人过程。家长协会、关工委等,参与学校重要决策。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之家,供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坚持定期开展活动。学校在“减负爱生”活动中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缩短而放学后又缺少管理这一新情况,组织社区力量,开展校外社区托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深受家长欢迎。 第二,学校主动为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学校主动向居民开放设施和场地,用于成年人在早晨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五、学校社区互动,促进教育与社区的共同发展。 学校社区互动的核心,是社区服务学校教育,教育服务社区发展。采取双向参与,共同管理,互相帮助等形式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化水平。结合学生和社区实际,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政治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假日为离休老干部、孤寡老人上门服务,参加打扫卫生、植树造林等社会公益活动。 二是与社区共同开展融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内容于一体的课外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星期六周末校园活动,开放学校场地,开展兴趣活动,派出学生担任小组长,共同维持街道的交通秩序,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和参加劳动,使学生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社区教育工作总结2 我校根据金牛区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今年下发的《金牛区xx年社区教育工作要点》的要求,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于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送教进社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近一年来我校教育进社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度保障。 在实施送教进社区的过程中,我校成立了由学校党政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大队辅导员担任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组织管理,制定资源开放的总体思路和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的具体办法、开放时间、人员安排、要求等,并公示在校门口显著位置,向社区居民广而告之,保证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请进来。 1.大力支持“家长教育同盟”小组活动。 学校各班均成立了“家长教育同盟小组”,各小组常利用周末和假期组织学生同家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凡是需要在校内开展的活动,学校均全力支持,积极为活动提供场地及设备设施。 2.坚持 每年一度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每年都会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今年5月初,学校用两天时间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全方面向家长开放学生的课堂、课间、午餐、阅读等系列活动,并邀请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受到家长的好评。参加家长人数1200多人次。 3.邀请社区居民走进生命教育课堂。学校开设了生命教育课堂,常邀请社区内各行各业的人员走进课堂,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深受学生欢迎。本期共计邀请各类人员6名为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4.开放运动场地。 学校运动场地相对紧缺,但依然尽最大努力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定时开放并做好登记。本年度共200多人次进入学校运动场地锻炼。 三.走出去。 学校积极与九里堤社区合作,开展了“百姓故事会”,组织学校教师为社区居民讲述精彩的故事,组织家长和学生进行亲子故事讲述。学校程琦老师讲述的《铁丝网上的小花》、五年级学生秦阿卓和爸爸讲述的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帮小鸟找妈妈》等节目获得一致好评。学校的经典诵读参加九里堤社区社会团体比赛脱颖而出,代表金牛区参加成都市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积极发挥家长协会、关工委等部门的职能,使其参与学校重要决策。建好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之家,供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坚持定期开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主动为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学校主动向居民开放设施和场地,用于成年人在早晨和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内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力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发挥学校教师专长,为社区居民提供摄影、声乐、信鸽饲养等方面的专题讲座。 社区教育工作总结3 今年来我社区根据上级有关普法教育的决定,结合本社区实际,根据街道的统一部署,社区在以贯彻党的精神,法律进社区,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主题。开展普法依法治社活动,我社区的法制宣传工作在有关上级部门和社区党支部、社区委员会的领导下,克服了基层普法工作的难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特别是党员、宣传骨干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为有效开展普法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将今年来我社区法制宣传工作做个简单的总结。 一、加强思想意识,完善领导体制 今年来我社区多次召开普法工作会议,认真学习普法规划,以牢固树立理念,明确了普法规划宣传教育重点,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社区居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法制宣讲队。 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分析研究我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立足社区、面向居民,广泛开展与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居民依法参与自治活动和其他社区管理,了解和掌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 二、联系时间,注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法治实践是最生动的法制教育。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深化法律学习,增强法制教育效果,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要以各类法治实践活动促进法制教育的不断深化,使居民在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理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 我们积极加大力度宣传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法律法规知识,生态环境保护、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障等与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两委干部,法制宣讲队及时发放各种法制宣传材料余份,使外来居住人员和居民受到深刻教育,法律意识得到加强。法制观念得到改善。 我们两委干部,法制宣讲队进一步发挥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结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工作,对居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对贫困弱势群体发放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提供法律援助;发挥妇女心理咨询,法律帮助热线等服务电话的作用,努力扩大法律宣传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居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服务性。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的建设,建立法制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资料。把普法宣传教育重点放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利用黑板报,每月宣传教育重点,配有专人每期讲解街道司法所下发的“已案说法”宣传资料,涉及到与居民切身利益的相关民法问题,如非公有住宅承租人的居住权,代位继承权,遗赠抚养协议的效力问题,近期更是加大了对《信访条例》的宣传力度,宣讲而来相关重点的内容及其责任等问题,使居民们受益匪浅,掀起了学法用法的热潮。 回顾过去,我们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今后的任务依然艰巨,居民的法制意识观念仍有待加强,我们又信心,有决心继续努力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我社区法制健全,社会稳定,使我社区成为文明和谐的社区。 社区教育工作总结4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创成国家生态县,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上级精神,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开展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等教育活动,以“全员、全面、全程”的社区教育,满足社区居民对各种学习教育的需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社区教育,努力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逐步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使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以及自我发展的本领和能力。同时要将镇社区教育中心建成省级合格社区教育中心。 三、社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1.以社区居民为重点,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培训。 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广泛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育培训。包括婴儿教育、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在职人员和下岗职工培训,老年人社会文化教育,弱势群体提高生存技能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以及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活动。巩固现有的学历班和培训班,同时扩大招生规模,实行联合办学。全年应完成各类从业人员实用技术培训7000人次左右,职工培训3000人左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00人以上,各类从业人员培训率达50%以上。 2.广泛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社会。 充分调动和发挥辖区内的单位、家庭、个人举办和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团体、学习型家庭、学习型个人等,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经过创建评选,年终表彰学习型单位10个、学习型家庭30个、学习型个人70个。 3.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形成教育网络。 首先要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其次,要进一步拓展现有教育资源的功能,挖掘它们的潜力,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积极开发新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相应的教育机构,培训相应的师资,形成教育网络。第四要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及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 4.构建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和社区教育评估体系 通过社区教育工作,探索和完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和实施《社区教育评估细则》切实把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把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考核内容。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 (1)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的作用。镇党委、政府把社区教育纳入经济建设和社区发展规划,纳入到教育事业的整体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政府的财政按社区常住人口年人均1元标准设立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落实到位,确保社区教育正常开展。 (2)镇社区教育中心要起龙头作用,协助办好各类培训班,为培训点提供服务。要将“成人教育中心、党员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的四位一体新型模式融于一体,形成合力、服务社会。全镇各企事业单位、各部门要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工作中来,利用自身教育优势,为社区活动提供服务。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发挥教育阵地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全面地向社区开放。 (3)进一步加强镇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村(居)村民学校间的联系和指导工作,为社区教育场所、师资、资源等作好保障。依托镇“社区教育中心网”,与各社区学校网站、村村通远程教育网站相链接,形成全镇社区教育管理网络,提高企事业单位、村居社区成员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 2.加强对社区教育的视察和督导。 为促进社区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将在年初、年中、年末组织对社区创建工作进行专题视察,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对在社区教育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1、社区党员教育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社区教育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两篇) 3、社区工作者党员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三篇) 4、社区工作者党员转正申请书范文(三篇) 5、社区工作者党员转正思想汇报范文(五篇) 6、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7、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建议及意见范文(四篇) 8、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报告800字(四篇) 9、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10、社区工作者年终总结报告范文(五篇) 3.为社区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采取“政府投入一点、各有关部门负担一点、社会支持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在政府投入经费的基础上,各单位也应积极筹措社区教育经费,确保社区教育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进行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使逐步建起“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4.努力学习社区教育理论,积极探索实践,积累经验。 积极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引领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结合本镇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社区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积极参与市、县级开发系列社区教育教材工作,完成社区教育论文,积极宣传报道社区教育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