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幼儿园主题墙饰的教学互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0:06:04

幼儿园主题墙饰的教学互动论文

作者 | 稚悦儿童

来源 | 稚悦儿童(ID:hb_sjty)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环境创设的动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主题墙面的创设的内容 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 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重新布置对老师的工作量是一个挑战,创设一个大环境后逐步深入与丰富,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幼儿不断收集、储存、整理、交流与分享信息,他们的观察、思维、交往以及表达的能力均获得了提高。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

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围绕教育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 情感 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艺术论文

本文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最广泛的主题墙设计来介绍设计要点,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即版面设计)、主题墙设计的门面(即字体设计的大小、颜色、样式)、主题墙设计中最吸引人目光的颜色搭配等方面入手介绍设计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并鼓励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幼儿园的主题墙饰是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主题墙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领域中运用最多,如家园联系栏、教室的区域墙、楼道楼梯的展示墙等。主题墙是对本园特色与优点进行展示的载体,也是兼具宣传性和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但过多的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设计,忽视真正作为环创的主人幼儿能力的开发与体现。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特色设计主题墙,提升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提升其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当下需解决的问题。在主题墙设计中,教师应注意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基本的色彩搭配等环节来提高其艺术性,下面具体介绍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

一、版面

版面是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也是教师最花费心思的部分。主题墙版面设计完成后,里面的内容可以让幼儿设计与布置。例如,唐山第四幼儿园进行了陶瓷主题墙设计,整个主题墙设计分为三个版块。第一块是陶瓷简介,包括陶瓷的知识介绍、发展的历史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第二块是亲子互动版块,以亲子活动的照片进行设计,这是活动的过程展示。第三块是活动结束也是成果的展示部分,让孩子亲手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展示孩子陶瓷作品的照片。主题墙版面设计大概划分的几个版面,就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几个环节,这也是主题墙设计的功能区部分。大的版块分好后,要根据设计位置的面积,考虑采用横构图或者竖构图。其中,横构图的排版形式运用最常见,本文介绍了几种排版方式,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越是人们脑海里最初想到的排版形式越是没有创意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例如,海报设计、网页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个人写真、婚纱中影集中的照片版面设计都可以拿来用。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版面设计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信息整理,理清设计意图,提取要素,划分板块正确布置。二是贴近和远离,同类要素贴近配置,整理版面更易阅读,图文并茂更加紧密生动。三是排列和对齐,整个版面设计要留天留地。版心设计、假想边框要对齐设计,所有要素版心位置、边缘部分对齐设计。因此,要行头对齐、虚拟边框对齐、天头地脚,空白要素圈成框,形成图文区域块。

二、字体设计

如果说版面设计是骨架的话,字体设计尤其是主标题的字体设计是门面。门面是告诉人们设计的是什么内容,所以设计的要点就是“易识别”。怎么才能让设计的主标题容易识别呢?主要有三个法宝。

第一法宝就是把设计的主标题从面积上变大。主标题不同于副标题和说明性文字,要清晰可辨,让观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它,所以从大小摆列上,它是面积最大的。在字体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面积就越大。

第二法宝是颜色的对比,这里说的`不仅是明度上的对比,还包括纯度即色彩的鲜亮程度。例如,黄色和紫色的对比,明度上接近于黑白对比。黄色和紫色又是一对互补色,在色环上是成180度角的颜色,对比最强烈的颜色之一。从纯度的角度来说,主题墙的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颜色的纯度就越高,但注意色彩搭配,使用的颜色种类不宜过多。

第三个法宝是字体样式,字体设计的样式越有创意,就越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例如,主题墙设计是以传统文化为题,主标题的字体样式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小篆字体。主标题字体的背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折扇和中国结为陪衬,突出整个版面的中国韵味。主标题的材料选择上有变化,运用色彩卡纸和彩绳,材质要富有变化,小篆字体上涂有闪光胶,以突出主标题。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可以运用海报设计中流行的POP字体,这里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人们在百度网页中查询POP字体转换器,可以直接变换想要的字体样式,方便快捷。如果想让设计的字体更有创意,符合主题风格,可以把字体的某个笔画变换成跟主题相关的元素。例如,在进行圣诞主题墙设计,主标题里的字体设计上,字体可以设计雪花字,即符合主题又有创意。鼓励运用身边不同材质的材料,如自然中的树叶、生活中的麻绳、闪光胶水等,这些材料既非常好用,又富有有创意。因此,主标题字体要大,颜色要对比强烈,字体样式要新颖有创意。

三、色彩搭配

色彩应该是整个版面设计的华丽外衣。调查显示,能不能吸引观者的目光前三秒关键的元素一定是色彩,吸引观者第一的元素是色彩,然后才是设计的内容。所以,主题墙设计成功的关键就是色彩。色彩也是主题墙设计的艺术品位高低的标准之一。设计领域里大到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小到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好坏影响产品的档次高低。下面介绍几种色彩搭配的方法:

第一种色彩搭配是单色变化。一种色彩使用色调不同的饱和度与亮度的变化。例如,选用蓝色的变化,主题墙设计运用不同深浅、不同饱和度的蓝色搭配,这种色彩搭配的好处是主题墙设计整个版面容易协调统一,但缺乏对比和生动的部分。

第二种色彩搭配是近似色的变化,使用色盘中的邻近色调。例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橘黄、橘红一个邻近色的过度搭配。也可以是像彩虹一样的彩色搭配设计,例如,红色、橘色、黄色、黄绿色、绿色、蓝色、紫色的一个色彩邻近色搭配原理。这种色彩搭配运用非常广泛,也很使用。好处是很容易形成色阶,不需要自行调颜色,就利用卡纸材料的本身颜色就可以。例如,主题墙设计中孩子的作品、照片排列的顺序就可以运用这种搭配方法进行摆放。

第三种色彩搭配是互补色的运用,又叫做对顶色的运用。最基本的三对互补色是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使用互补色的好处是画面跳跃、生动、活泼、容易吸引观者的目光,但缺点是主题墙设计的整个画面不容易协调。互补色的运用其实是让画面生动很好的方法,协调互补色画面的方法有:一是面积上的分布具有韵律感,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5%以上,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5%,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7%,另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3%,让画面的色彩形成秩序感;二是互补色中其中一种或两种颜色纯度同时降低,例如,同时互补色里都加白色,提高色彩的明度;三是可以选用无色系进行穿插搭配,例如,黑、白、灰色块在画面中出现进行穿插搭配?

第四种色彩搭配是分割互补色的运用,使用一个色调和两个与它的补色邻近色调的搭配,如紫色和黄绿色的搭配。

第五种色彩搭配是三分色阶的运用,使用色盘中的等距三个色调的搭配,如红色、黄色、蓝色的经典搭配。

第六种色彩搭配是突出色的运用,色彩构成里也叫“特异”,即没有色调的颜色和一个高饱和度色调的对比,如灰色系和亮黄色的搭配。

第七种色彩搭配是一种色调的运用,如冷色调,使用色环中冷色调的颜色;相反还有暖色调的运用,普遍是红、黄为暖色调,蓝、绿为冷色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包括版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它是笔者对幼儿园实践案例和长期美术教学经验的总结,希望给年青幼儿园教师提供幼儿园主题墙艺术设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工作,繁忙而劳累。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解脱。同时,通过环境创设,巧妙地把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力的提升是评判优秀幼儿园教师标准之一。

解读新纲要《纲要》说法:《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创设背景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中班)开学初,“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几个节日引发了孩子们的话题:爱心。围绕爱心,我预设了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我剪了一张漂亮的女孩图片贴在了墙上。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创设主题墙想什么呢,是在想妈妈吗?于是,我把一张全家照贴到了墙上。孩子们激动了,一个个争着告诉我“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事例,要我记录下来,还觉得光把照片贴在墙上不好看,主动要求装饰镜框。有了镜框,照片贴上去果然漂亮。孩子们在照片展示区看呀,说呀,充分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在植树节活动中,每个孩子认领一盆花,在栽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爱有好多种,这个主题也在活动中应运而生。

幼儿园主题墙饰创设论文

幼儿教育环境创设思考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思考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较为重要的阶段,思维意识以及独立人格在逐渐养成,任何外来环境的干预,对人的性格取向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幼儿园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幼儿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环境是其中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性格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成长。由此看来,环境因素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推动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我国幼儿教育水平。

关键词:

环境创设;幼儿教育;行为方式

幼儿园是我国开展幼儿教育的场所,主要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同样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在全面开发幼儿智力、心智以及个性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改革脚步的推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接受教育的班级环境,是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设环境,首先需要明晰环境的教育性,以及有效性,环境创设应该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一致,服务于教育目标。所以说,班级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着幼儿自身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环境创设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效应。环境创设充分体现了当代幼儿培养的教育性、实用性以及全方位性,从多种角度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加强幼儿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创设环境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在环境创设中主动学习和发展,首先应对幼儿进行充分了解,明晰幼儿自身兴趣和需求,全面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材料和设置环境。在调动幼儿整体积极性后,共同讨论如何设计布置班级墙饰,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布置材料,做出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性,加强思维的开拓,并且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勇敢地去表达自身的看法,敢于将想法应用于实际,来获得想要的东西。

①幼儿园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其他途径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对于初入学的幼儿而言,周围的环境是陌生的,部分性格较为乖僻的幼儿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而大多数幼儿会对幼儿园这个环境产生好奇心,觉得一切事物格外新鲜。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一方面能够提升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且给予幼儿一种强烈的信任,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从以往的幼儿教育经验来看,幼儿能否拥有自主选择以及材料使用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对环境墙饰布置和设计等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的开拓,加强幼儿同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环境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引导幼儿改正错误

幼儿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思维意识仍处在开拓过程中,对待外来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出现错误行为。当发生这样的现象时,教师应明确自身职责,通过环境材料、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明晰自身的错误,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明晰正确的观点。

②幼儿犯错后,教师不应盲目地进行指责,应选择合理的方法探索幼儿的真正意图,了解幼儿群体的认知水平,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伤害到幼儿的心灵。

加强幼儿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所准备的相应创设的环境材料,或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的环境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参与其中,鼓励幼儿去深入探究和实际操作,并对幼儿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幼儿教师应学会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摒弃以往严肃的检查形象,将关注点从幼儿玩具是否弄坏等问题转移到如何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上来,客观判断幼儿自身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③国家的兴旺、富强,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幼儿教育阶段是人才成长最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些行为习惯以及心性品格养成的阶段,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环境教育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

2、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作用

智慧的启迪

幼儿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同环境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创设之所以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幼儿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幼儿通过在环境中的积极探索,获得了实际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改造。幼儿园在幼儿初入学时,会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格、认知水平以及行为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④多数幼儿园会根据幼儿自身的一般特征以及兴趣习惯,创设周边环境,在墙面上布置主题栏,主要内容有各种节日主体,四季特征主体以及动物主体等,诸如:《水》、《我和鸟儿做朋友》以及一系列的礼仪主题墙饰等,内容较为丰富。通过一系列缤纷多彩、内容丰富的主体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增长见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环境和教学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探索学习,极大地激励了幼儿学习兴趣,拓宽了思维空间。

情感的渲染

幼儿的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应保持充分尊重,不进行人为干预,保证幼儿最真实的美感欣赏,以此为依据,开展教育任务。对于幼儿园周围的教育环境主题,除了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以外,应注重营造具有艺术美感以及童趣美的环境,促使幼儿时刻受到熏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艺术美的感知能力。班级内,教师通过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对班级墙面进行精心设计和装饰,使每一面墙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富有意义,每一面墙上的主题设计,均体现着孩子们对美感的表现,在合作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班级环境创设能够加强幼儿对周边环境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丰富保护环境的情感。诸如在班级的窗台上,可以根据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开设自然角以及动物饲养区,丰富幼儿情感之间的交流。此外,在班级角落中设立活动区域,可以放置一些植物,由幼儿轮流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习到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心性和品格。

⑤在班级中制定值日生制度,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强化幼儿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对班级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照顾,打扫卫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材料,诸如橘子皮、开心果等,带领幼儿共同动手创造,粘贴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或一个人物形象。班级内有幼儿生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为其过生日,送贺卡或代表心意的小礼物,分享欢乐的时光。班级环境创设,不仅对于幼儿园内部环境创设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更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爱心情感,促使班级内的幼儿之间主动相互关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行为的激励

班级内部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保持上进的学习态度及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行为的激励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带领幼儿做游戏,幼儿绘画以及唱歌等,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充满了童年的天真无邪,从画中的内容能够感觉到幼儿心中所悟所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交流。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诸如利用周边常见的材料,来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主题内容,诸如将废旧的纸盒、木棍以及水果皮,做成粘贴画、剪纸以及小发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开拓思维。幼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主题和收集材料,能够从一系列教育体验活动中收获更好的教育体会,完善自身生活经验和阅历,完成自己的作品。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众多作品进行展示,并对每一个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创作的信心和兴趣,表达对幼儿自身的尊重。由于幼儿自身的生长环境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通过环境创设能够使每一个幼儿在努力过后有所收获,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品性。此外,在班级外面的走廊上,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为幼儿带来更大的喜悦。

活动的创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脚步的推进,人们更加注重教育环境的好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良好涵养和性格的养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成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设区域活动环境。区域活动环境是一种隐形教育资源,对于幼儿的智慧开发,个性养成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幼儿园加强了内部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铺设塑胶跑道,建造种植园以及饲养园等,为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甚至部分幼儿园配备了相应的电子音乐器材和运动器械,来丰富幼儿的日常学习内容,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音乐美感和健康的体魄。

3、结论

幼儿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环境教育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资源,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发生改变。总而言之,环境创设要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变化而进行,同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幼儿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以幼儿为主体,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注释

①张瑞生.浅谈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2(29):243.

②刘琦.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6):13.

③吉田蓉子.活动室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7):119.

④陈军霞.环境创设在幼儿交往礼仪中的'作用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134.

⑤唐海艳.环境创设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181.

拓展相关: 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沿着“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步骤进行。可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大量的数学课堂由于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更加主动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偏颇的现象,需引起教师的注意和思考。笔者结合有关教学片段,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做几点思考。

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不要具有针对性

片段1:某教师讲授“年、月、日”新知识时,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小华今年12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动脑思考。但多数学生紧皱眉头,抓耳挠腮,不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于是教师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大家七嘴八舌,你指我看,你说我听,你讲我评,似乎研究氛围异常浓厚。学生虽然知道了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但还是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教师创设情境往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提出某个数学问题,或为解决某个知识的重难点作认知上的铺垫。然而有些问题情境创设往往会脱离学生实际,不自觉地拔高要求,片段1的问题情境虽然富有挑战性,但是新课伊始,学生没有对年历的观察作为基础,没有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概念的积累,怎么能一下子就回答为什么呢?学生个个紧缩眉头,苦苦思考,挖空心思的想出一些问题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产生的问题,学生没有经历过程的体验,哪来值得讨论的问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并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然后观察年历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小华今年12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样的问题放到“生日快乐”的实践活动中教学,既让学生回忆已掌握的年、月、日知识,又启发他们思考判断,显然这样安排是合理的、有效的。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不要讲究实效性

片段2:某教师讲授“10的分与合”时,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数学情境。教师请了10名学生戴上标有不同数(1~10)的动物头像帽,然后部分学生发了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卡片上的数与动物头像帽上的数合起来是10。

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片段2创设的数学情境只是少数人参与,问题的教学容量小,虽调动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总的作用不大。各种不同类型的情境,应该考虑对象和效果。

第一,游戏性情境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它的活动性、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建构知识,但不能只为了新奇。 第二,故事情境是学生喜欢的,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绎成生动的故事情境,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寓教于趣,寓学于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教师应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能只注意故事情节,淡化了其中的“数学味”。

第三,活动化情境要有体验性。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不要注重科学性

片段3:某教师讲授“倒数”时,创设了某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倒立的情境。教师指出:生活中人可以倒立,杯子可以倒立,你也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于是学生说出了生活中很多物体可以倒立的现象(受教师例子的暗示直接迁移)。随后教师又问:倒数是什么?猜猜看。学生齐答:将数倒过来。怎么倒过来?学生说:1倒过来还是1,8倒过来还是8,9倒过来是6,6倒过来是9。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把“生活原型”的引入当作是一种时髦,如此引入新课,可以说与数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工夫,情境运用只是解决了“倒”,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含义,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到误导作用,干扰了正确知识的建立。

生活化的情境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具有典型性,讲究科学性。情境创设一定要优选素材,进行数学加工,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服务。

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弥补教材的不足,但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才能引起学生学习上的共鸣。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解读新纲要《纲要》说法:《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一、创设背景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幼儿园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内,它还包括幼儿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幼儿处于这么大的环境中,必然会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和关注,这时教师应从与儿童的交谈中,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关注点,从中提炼课程的主题。(中班)开学初,“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几个节日引发了孩子们的话题:爱心。围绕爱心,我预设了主题活动“爱心总动员”。我剪了一张漂亮的女孩图片贴在了墙上。照片上的她在如何创设主题墙想什么呢,是在想妈妈吗?于是,我把一张全家照贴到了墙上。孩子们激动了,一个个争着告诉我“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事例,要我记录下来,还觉得光把照片贴在墙上不好看,主动要求装饰镜框。有了镜框,照片贴上去果然漂亮。孩子们在照片展示区看呀,说呀,充分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在植树节活动中,每个孩子认领一盆花,在栽的过程中,孩子们了解了爱有好多种,这个主题也在活动中应运而生。

幼儿主题墙饰论文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艺术论文

本文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最广泛的主题墙设计来介绍设计要点,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即版面设计)、主题墙设计的门面(即字体设计的大小、颜色、样式)、主题墙设计中最吸引人目光的颜色搭配等方面入手介绍设计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并鼓励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幼儿园的主题墙饰是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主题墙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领域中运用最多,如家园联系栏、教室的区域墙、楼道楼梯的展示墙等。主题墙是对本园特色与优点进行展示的载体,也是兼具宣传性和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但过多的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设计,忽视真正作为环创的主人幼儿能力的开发与体现。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特色设计主题墙,提升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提升其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当下需解决的问题。在主题墙设计中,教师应注意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基本的色彩搭配等环节来提高其艺术性,下面具体介绍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

一、版面

版面是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也是教师最花费心思的部分。主题墙版面设计完成后,里面的内容可以让幼儿设计与布置。例如,唐山第四幼儿园进行了陶瓷主题墙设计,整个主题墙设计分为三个版块。第一块是陶瓷简介,包括陶瓷的知识介绍、发展的历史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第二块是亲子互动版块,以亲子活动的照片进行设计,这是活动的过程展示。第三块是活动结束也是成果的展示部分,让孩子亲手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展示孩子陶瓷作品的照片。主题墙版面设计大概划分的几个版面,就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几个环节,这也是主题墙设计的功能区部分。大的版块分好后,要根据设计位置的面积,考虑采用横构图或者竖构图。其中,横构图的排版形式运用最常见,本文介绍了几种排版方式,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越是人们脑海里最初想到的排版形式越是没有创意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例如,海报设计、网页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个人写真、婚纱中影集中的照片版面设计都可以拿来用。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版面设计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信息整理,理清设计意图,提取要素,划分板块正确布置。二是贴近和远离,同类要素贴近配置,整理版面更易阅读,图文并茂更加紧密生动。三是排列和对齐,整个版面设计要留天留地。版心设计、假想边框要对齐设计,所有要素版心位置、边缘部分对齐设计。因此,要行头对齐、虚拟边框对齐、天头地脚,空白要素圈成框,形成图文区域块。

二、字体设计

如果说版面设计是骨架的话,字体设计尤其是主标题的字体设计是门面。门面是告诉人们设计的是什么内容,所以设计的要点就是“易识别”。怎么才能让设计的主标题容易识别呢?主要有三个法宝。

第一法宝就是把设计的主标题从面积上变大。主标题不同于副标题和说明性文字,要清晰可辨,让观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它,所以从大小摆列上,它是面积最大的。在字体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面积就越大。

第二法宝是颜色的对比,这里说的`不仅是明度上的对比,还包括纯度即色彩的鲜亮程度。例如,黄色和紫色的对比,明度上接近于黑白对比。黄色和紫色又是一对互补色,在色环上是成180度角的颜色,对比最强烈的颜色之一。从纯度的角度来说,主题墙的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颜色的纯度就越高,但注意色彩搭配,使用的颜色种类不宜过多。

第三个法宝是字体样式,字体设计的样式越有创意,就越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例如,主题墙设计是以传统文化为题,主标题的字体样式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小篆字体。主标题字体的背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折扇和中国结为陪衬,突出整个版面的中国韵味。主标题的材料选择上有变化,运用色彩卡纸和彩绳,材质要富有变化,小篆字体上涂有闪光胶,以突出主标题。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可以运用海报设计中流行的POP字体,这里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人们在百度网页中查询POP字体转换器,可以直接变换想要的字体样式,方便快捷。如果想让设计的字体更有创意,符合主题风格,可以把字体的某个笔画变换成跟主题相关的元素。例如,在进行圣诞主题墙设计,主标题里的字体设计上,字体可以设计雪花字,即符合主题又有创意。鼓励运用身边不同材质的材料,如自然中的树叶、生活中的麻绳、闪光胶水等,这些材料既非常好用,又富有有创意。因此,主标题字体要大,颜色要对比强烈,字体样式要新颖有创意。

三、色彩搭配

色彩应该是整个版面设计的华丽外衣。调查显示,能不能吸引观者的目光前三秒关键的元素一定是色彩,吸引观者第一的元素是色彩,然后才是设计的内容。所以,主题墙设计成功的关键就是色彩。色彩也是主题墙设计的艺术品位高低的标准之一。设计领域里大到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小到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好坏影响产品的档次高低。下面介绍几种色彩搭配的方法:

第一种色彩搭配是单色变化。一种色彩使用色调不同的饱和度与亮度的变化。例如,选用蓝色的变化,主题墙设计运用不同深浅、不同饱和度的蓝色搭配,这种色彩搭配的好处是主题墙设计整个版面容易协调统一,但缺乏对比和生动的部分。

第二种色彩搭配是近似色的变化,使用色盘中的邻近色调。例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橘黄、橘红一个邻近色的过度搭配。也可以是像彩虹一样的彩色搭配设计,例如,红色、橘色、黄色、黄绿色、绿色、蓝色、紫色的一个色彩邻近色搭配原理。这种色彩搭配运用非常广泛,也很使用。好处是很容易形成色阶,不需要自行调颜色,就利用卡纸材料的本身颜色就可以。例如,主题墙设计中孩子的作品、照片排列的顺序就可以运用这种搭配方法进行摆放。

第三种色彩搭配是互补色的运用,又叫做对顶色的运用。最基本的三对互补色是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使用互补色的好处是画面跳跃、生动、活泼、容易吸引观者的目光,但缺点是主题墙设计的整个画面不容易协调。互补色的运用其实是让画面生动很好的方法,协调互补色画面的方法有:一是面积上的分布具有韵律感,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5%以上,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5%,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7%,另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3%,让画面的色彩形成秩序感;二是互补色中其中一种或两种颜色纯度同时降低,例如,同时互补色里都加白色,提高色彩的明度;三是可以选用无色系进行穿插搭配,例如,黑、白、灰色块在画面中出现进行穿插搭配?

第四种色彩搭配是分割互补色的运用,使用一个色调和两个与它的补色邻近色调的搭配,如紫色和黄绿色的搭配。

第五种色彩搭配是三分色阶的运用,使用色盘中的等距三个色调的搭配,如红色、黄色、蓝色的经典搭配。

第六种色彩搭配是突出色的运用,色彩构成里也叫“特异”,即没有色调的颜色和一个高饱和度色调的对比,如灰色系和亮黄色的搭配。

第七种色彩搭配是一种色调的运用,如冷色调,使用色环中冷色调的颜色;相反还有暖色调的运用,普遍是红、黄为暖色调,蓝、绿为冷色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包括版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它是笔者对幼儿园实践案例和长期美术教学经验的总结,希望给年青幼儿园教师提供幼儿园主题墙艺术设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工作,繁忙而劳累。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解脱。同时,通过环境创设,巧妙地把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力的提升是评判优秀幼儿园教师标准之一。

论文题目(篇名、标题)是论文内容的集中概括,是论文的总纲,是传入读者脑内的第一个信息。关于德育的论文该如何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学德育论文题目

1、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 教育

2、浅谈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改革的思路

3、论中学感恩教育与和谐校园建设

4、浅谈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5、论网络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论中学隐性德育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8、浅谈中学班主任的“恩威并施”教育

9、中学政治课开展“三观”教育初探

10、营造生态文明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绍兴市元培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11、 家庭教育 功能的弱化与当前中学德育的困境

12、浅谈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以重庆市杏林中学儒香特色德育教育建设为例

13、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 方法 探讨

14、论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

15、浅析中学时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大学生的影响

16、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之浅谈

17、价值多元化背景下中学德育创新论析

18、心理学辅导技术在中学生态德育的实践初探

19、国外中学德育教育模式及其对中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20、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思考

21、城乡结合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策略

22、中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3、互联网思维背景下对中学德育的新解读

24、浅论团体心理辅导在中学德育中的运用

25、深化初中学生的责任意识

26、农村中学德育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关系的思考

27、道德信仰失范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境

28、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29、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德育评价理论探讨

30、地理教学德育要素的挖掘与利用探讨

31、“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探析

3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33、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化低效分析

34、与“生”俱进 优化德育策略

35、时事政治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策略研究

36、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7、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8、新媒体下的翻转课堂对提高中学生政治课学习兴趣的作用

3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40、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理念新探索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探究

42、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43、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兴趣培养之尝试

44、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

45、“和 文化 ”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探究

46、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探索

47、面向浅谈核心素养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48、中美中学德育实施之比较

49、班级道德讲堂对中学德育途径的创新

50、学习儒家经典文化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51、浅谈乡镇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态体验

52、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手段初探

53、浅谈中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培养

54、让德育为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5、浅析新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6、关于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调查--以武汉市弘桥中学为例

57、如何把中学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挥至极致

58、生命教育视野下对中学德育的 反思 与探索

59、利用漫画试题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0、中学历史道德教学实效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浅谈如何对高年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62、浅谈中学德育中的赏识教育

63、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记北京市华侨城黄冈中学以德育人的校长徐超

64、让雷锋精神之花在中学校园美丽绽放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

1、也谈幼儿分享意识与谦让行为

2、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3、幼儿的德育养成APP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4、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弊端及改变策略

5、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6、浅析幼儿品德教育问题及策略

7、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

8、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9、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10、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11、幼儿园语言教学 高效课堂 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12、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3、浅析 中国传统节日 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14、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15、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16、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17、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18、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19、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20、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21、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22、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23、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24、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25、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26、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27、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2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29、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 措施

30、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31、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32、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33、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34、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35、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36、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37、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38、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39、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40、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41、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42、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43、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44、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45、学前教育 专业英语 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46、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47、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48、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49、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50、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51、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52、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53、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54、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55、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56、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57、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58、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59、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60、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61、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62、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63、神话 传说 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64、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中职、高职班主任德育论文题目

1、中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漫谈

2、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探析

5、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9、中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激励的策略

10、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与策略

11、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12、职专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方法论

13、职业院校班主任工作应突出德育为先特点

14、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探讨

15、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18、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

19、职高班主任用爱心构建德育教学

20、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优化策略探究

21、职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措施研究

24、用系统化的理念引领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32、倾注爱心讲究艺术--浅谈职校班主任德育工作

33、浅析中职学校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

34、浅析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管理有效措施

35、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6、浅析艺术类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37、浅谈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措施

38、浅谈中职班主任的德育管理

40、浅谈职业中专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

41、浅谈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德育工作

42、浅谈职业学校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45、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46、论职业教育中班主任的德育创新

48、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

50、管育结合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探讨

51、关于中职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思考

52、高职院校德育教师-班主任团队管理研修班 培训心得 体会

53、高职院校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载体

55、高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

各阶段德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相关 文章 :

★ 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班主任教育论文题目选题大全

★ 中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精选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

★ 教育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 小学德育教育参考论文2500字

★ 各类保险业论文选题题目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2)

★ 班主任德育论文范文6篇(3)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幼儿园主题墙的作用与意义是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幼儿园。

首先,幼儿园主题墙装饰的主题,开场必须首先解释主题的起源、意图,与孩子的思想融为一体,让孩子积极参与。如动物为主题的墙面装饰。以动物为切入点,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孩子们逐渐融入集体活动,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活动性。

其次,幼儿园的主题应该考虑从简单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渐进问题,并将儿童深入引导到墙面装饰的教育环境中。例如,家里的宠物猫、宠物狗、兔子、鹦鹉等图像,通过故事或贴纸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惯,让孩子更好地分享生活并表达自己的需求。

幼儿园主题墙的做法:

在小龄段,孩子们的探究较为粗浅,并不关注文字符号和学习过程,老师会张贴大家共同关注的事件记录、教具和孩子的作品。在大龄段,会更加注重呈现活动轨迹,和孩子们个性化的表达,当然也有更多的符号和文字加入。

在成都森林里儿童小世界里,除了一些自然物、艺术创作以外,墙面鲜有装饰。他们也有主题墙,主要用以张贴项目活动阶段性的探索成果。面向不同的群体需要,主题墙都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儿童的视角并不需要成人的臆想来包裹,成人的痕迹也应该光明正大地亮出来。

幼儿园主题墙教学活动实施论文

幼儿园主题墙的设计艺术论文

本文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应用最广泛的主题墙设计来介绍设计要点,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即版面设计)、主题墙设计的门面(即字体设计的大小、颜色、样式)、主题墙设计中最吸引人目光的颜色搭配等方面入手介绍设计方法,为幼儿园教师提供设计思路,并鼓励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幼儿园的主题墙饰是促进幼儿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主题墙饰在幼儿园环境创设领域中运用最多,如家园联系栏、教室的区域墙、楼道楼梯的展示墙等。主题墙是对本园特色与优点进行展示的载体,也是兼具宣传性和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但过多的幼儿园主题墙设计更多的是体现教师的设计,忽视真正作为环创的主人幼儿能力的开发与体现。因此,如何根据幼儿园特色设计主题墙,提升幼儿兴趣并让幼儿真正参与其中,提升其动手、动脑能力,成为当下需解决的问题。在主题墙设计中,教师应注意从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基本的色彩搭配等环节来提高其艺术性,下面具体介绍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

一、版面

版面是主题墙设计的框架,也是教师最花费心思的部分。主题墙版面设计完成后,里面的内容可以让幼儿设计与布置。例如,唐山第四幼儿园进行了陶瓷主题墙设计,整个主题墙设计分为三个版块。第一块是陶瓷简介,包括陶瓷的知识介绍、发展的历史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第二块是亲子互动版块,以亲子活动的照片进行设计,这是活动的过程展示。第三块是活动结束也是成果的展示部分,让孩子亲手体验制作陶瓷的过程,展示孩子陶瓷作品的照片。主题墙版面设计大概划分的几个版面,就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几个环节,这也是主题墙设计的功能区部分。大的版块分好后,要根据设计位置的面积,考虑采用横构图或者竖构图。其中,横构图的排版形式运用最常见,本文介绍了几种排版方式,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越是人们脑海里最初想到的排版形式越是没有创意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吸取养分,例如,海报设计、网页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个人写真、婚纱中影集中的照片版面设计都可以拿来用。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版面设计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信息整理,理清设计意图,提取要素,划分板块正确布置。二是贴近和远离,同类要素贴近配置,整理版面更易阅读,图文并茂更加紧密生动。三是排列和对齐,整个版面设计要留天留地。版心设计、假想边框要对齐设计,所有要素版心位置、边缘部分对齐设计。因此,要行头对齐、虚拟边框对齐、天头地脚,空白要素圈成框,形成图文区域块。

二、字体设计

如果说版面设计是骨架的话,字体设计尤其是主标题的字体设计是门面。门面是告诉人们设计的是什么内容,所以设计的要点就是“易识别”。怎么才能让设计的主标题容易识别呢?主要有三个法宝。

第一法宝就是把设计的主标题从面积上变大。主标题不同于副标题和说明性文字,要清晰可辨,让观者第一眼就能看到它,所以从大小摆列上,它是面积最大的。在字体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面积就越大。

第二法宝是颜色的对比,这里说的`不仅是明度上的对比,还包括纯度即色彩的鲜亮程度。例如,黄色和紫色的对比,明度上接近于黑白对比。黄色和紫色又是一对互补色,在色环上是成180度角的颜色,对比最强烈的颜色之一。从纯度的角度来说,主题墙的设计中越想突出的部分,颜色的纯度就越高,但注意色彩搭配,使用的颜色种类不宜过多。

第三个法宝是字体样式,字体设计的样式越有创意,就越能吸引观者的眼球。例如,主题墙设计是以传统文化为题,主标题的字体样式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小篆字体。主标题字体的背景运用中国传统的红色折扇和中国结为陪衬,突出整个版面的中国韵味。主标题的材料选择上有变化,运用色彩卡纸和彩绳,材质要富有变化,小篆字体上涂有闪光胶,以突出主标题。主标题的字体设计可以运用海报设计中流行的POP字体,这里有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人们在百度网页中查询POP字体转换器,可以直接变换想要的字体样式,方便快捷。如果想让设计的字体更有创意,符合主题风格,可以把字体的某个笔画变换成跟主题相关的元素。例如,在进行圣诞主题墙设计,主标题里的字体设计上,字体可以设计雪花字,即符合主题又有创意。鼓励运用身边不同材质的材料,如自然中的树叶、生活中的麻绳、闪光胶水等,这些材料既非常好用,又富有有创意。因此,主标题字体要大,颜色要对比强烈,字体样式要新颖有创意。

三、色彩搭配

色彩应该是整个版面设计的华丽外衣。调查显示,能不能吸引观者的目光前三秒关键的元素一定是色彩,吸引观者第一的元素是色彩,然后才是设计的内容。所以,主题墙设计成功的关键就是色彩。色彩也是主题墙设计的艺术品位高低的标准之一。设计领域里大到建筑设计、装潢设计,小到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色彩搭配的好坏影响产品的档次高低。下面介绍几种色彩搭配的方法:

第一种色彩搭配是单色变化。一种色彩使用色调不同的饱和度与亮度的变化。例如,选用蓝色的变化,主题墙设计运用不同深浅、不同饱和度的蓝色搭配,这种色彩搭配的好处是主题墙设计整个版面容易协调统一,但缺乏对比和生动的部分。

第二种色彩搭配是近似色的变化,使用色盘中的邻近色调。例如,黄色系中的柠檬黄、淡黄、中黄、深黄、橘黄、橘红一个邻近色的过度搭配。也可以是像彩虹一样的彩色搭配设计,例如,红色、橘色、黄色、黄绿色、绿色、蓝色、紫色的一个色彩邻近色搭配原理。这种色彩搭配运用非常广泛,也很使用。好处是很容易形成色阶,不需要自行调颜色,就利用卡纸材料的本身颜色就可以。例如,主题墙设计中孩子的作品、照片排列的顺序就可以运用这种搭配方法进行摆放。

第三种色彩搭配是互补色的运用,又叫做对顶色的运用。最基本的三对互补色是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使用互补色的好处是画面跳跃、生动、活泼、容易吸引观者的目光,但缺点是主题墙设计的整个画面不容易协调。互补色的运用其实是让画面生动很好的方法,协调互补色画面的方法有:一是面积上的分布具有韵律感,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5%以上,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5%,一种颜色占画面的6%~7%,另一种颜色占画面的2%~3%,让画面的色彩形成秩序感;二是互补色中其中一种或两种颜色纯度同时降低,例如,同时互补色里都加白色,提高色彩的明度;三是可以选用无色系进行穿插搭配,例如,黑、白、灰色块在画面中出现进行穿插搭配?

第四种色彩搭配是分割互补色的运用,使用一个色调和两个与它的补色邻近色调的搭配,如紫色和黄绿色的搭配。

第五种色彩搭配是三分色阶的运用,使用色盘中的等距三个色调的搭配,如红色、黄色、蓝色的经典搭配。

第六种色彩搭配是突出色的运用,色彩构成里也叫“特异”,即没有色调的颜色和一个高饱和度色调的对比,如灰色系和亮黄色的搭配。

第七种色彩搭配是一种色调的运用,如冷色调,使用色环中冷色调的颜色;相反还有暖色调的运用,普遍是红、黄为暖色调,蓝、绿为冷色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主题墙设计的各个元素,包括版面设计、字体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它是笔者对幼儿园实践案例和长期美术教学经验的总结,希望给年青幼儿园教师提供幼儿园主题墙艺术设计方面的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工作,繁忙而劳累。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是对幼儿园教师的解脱。同时,通过环境创设,巧妙地把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力的提升是评判优秀幼儿园教师标准之一。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论文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 游戏活动——促进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

摘要: 新入园的幼儿在进入新的环境,见到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伙伴时总是情绪不安、哭闹不止,游戏对于他们来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而且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动作、认识事物、保持愉快的情绪。

关键字: 新入园幼儿 游戏活动 适应环境 集体生活在每年的新入园幼儿中,总有一些幼儿存在不适应的现象,以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尤其是开学第一天的“分离”场景总是让人难以忘记。然而,很多老师却认为新入园的幼儿反正是要哭要闹的,孩子入园后每天就把电视打开播放动画片,觉得这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给孩子一堆玩具让孩子自己玩等现象发生。殊不知,孩子们从熟悉的家庭到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陌生的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对于新入园的幼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适应新环境,喜欢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每天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鲁迅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所以,我们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的生活,在生活中快乐的游戏。

一、适应新环境,

热爱集体生活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迈出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因此哭闹、情绪不稳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每个幼儿的表现不同,其原因大致相同,主要是由于“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所引起的。霍妮认为,儿童的基本焦虑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孩子因为接触到新环境和新老师、新同学而感到紧张,所以对亲人的依恋感特别强。开学初,很多小朋友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分离焦虑现象,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入园时,我们建议家长在给幼儿带一个最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幼儿入班后老师要亲切接待,直呼幼儿在家中呼唤的小名,并且拥抱他,使新入园的幼儿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安全。对于不哭闹的孩子,我们可以带领他们玩坐火车参观活动室的游戏,每到一站,比如卧室、卫生间等地方,教师可以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样做不仅开展了游戏活动,还可以让幼儿尽快熟悉环境;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要给以抚慰和鼓励,并当着孩子的面要家长下午早些来园接领,使孩子在情感上受到满足,使自己尽快地成为幼儿依恋的对象、陌生环境中的保护者,这样会降低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情绪稳定后带幼儿加入游戏。

二、转移注意力,

调动幼儿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所以游戏在孩子生活中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而幼儿的好奇心强,教师一定要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在一日生活中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活动,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依恋情绪。同时,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多带孩子去室外活动,比如玩滑滑梯、荡秋千,让孩子感到幼儿园像乐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游戏,教孩子会读一些简单的儿歌、歌曲、画画,既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孩子想家想父母的情绪,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种愉快地生活、学习。

通过以上方法,慢慢地、计划地进行初步的常规训练,如吃饭能到指定位置、识别自己的杯子、分组玩玩具时不争抢、能听老师指令行动等常规训练往往能帮助新入园的幼儿适应新的生活,减少焦虑情绪,也促使全班建立良好的.秩序、正常的教育创造良好条件。

三、学习协作,

建立同伴关系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年幼的孩子缺少交往经验和技能,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来园后,自始至终抱着自己的玩具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而且缺乏安全感,团结友爱、互相谦让等行为较差,所以我们先不要急于让他和别人玩,而是先和他建立感情,多抱抱他、亲亲他,多给他关注的目光,多和他说话,消除他的恐惧与焦虑。等他逐渐和老师熟悉了,愿意和老师一起玩了,再引导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教师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加强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友爱、互助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伙伴关系,也得要用游戏来帮忙。有些孩子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只不过跟小朋友还不熟悉,有陌生感,这时老师可以充当小朋友交往的“红娘”,帮助他们互相认识;结合班上开展的“认识新朋友”的主题活动,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游戏;让他们把手中的小玩具交换玩,学会轮流与分享等等,并且通过各种游戏,有意识地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观念,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它不尽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还可以促进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游戏活动可以让新入园幼儿认识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玩具,通过游戏,渐渐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消除陌生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觉得自己成为幼儿园的孩子而骄傲,只有这样新入园的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享受自己的幼儿生活。作为教师更要具备一颗博大的爱心,精心准备与幼儿的每一个活动,努力缩小与家园之间的距离,增进师幼之间的感情,取得家长的信任与配合,就能使幼儿逐渐喜欢幼儿园,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年9月2.《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 教育部 2002年5月3.《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 袁月娥.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 2009.

4.《放飞天性—幼儿游戏新编》 孙向阳.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1.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