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西南傩文化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06:49:44

西南傩文化研究论文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 1995 年调查统计,全省有 25 各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 247 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山海经》记载,夏朝帝泄十二年,在华北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商族首领亥,赶着牛群去有易国(地当今河北易水流域),有淫秽不轨之事,被有易国王绵臣杀死。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最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微,又叫上甲微或上甲。也说微是名,上甲是字。他与夏帝泄是同一时代人,约在公元前19世纪初叶。从商族始祖契到汤建立商朝前共14代,微是第8代,处在当中。他是商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消灭了有易国,替父报了仇,为商争了光。为祭祀亡父又创建了“?五祀”之礼。(禓,shang ),一是鬼名,指非正常死亡之鬼,称为“强死鬼”;二是礼名,禓礼;三是行祭,动词。五祀,有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霤(屋檐或堂屋)。禓五祀,《说文解字》示部说:“禓,道上祭”,要将亥的尸体从有易国运回,当然也有一个“道上祭”的过程。而微创建的是“禓五祀”,还不是一般的“道上祭”。在当时,禓五祀很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仪典,因为?鬼死得冤,特别不安分,所以禓礼要将门、窗、井、灶、屋檐(堂屋)都搜索驱赶一遍,以免有强死鬼被遗漏。可见,禓礼比傩礼更细、更费力气。后代则把禓和五祀,分成两类仪典。创禓五祀本来祭祀亡父,但其深层意图或许是为增强国力,以征服邻国,并夺取夏王政权。这是商族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商族不断壮大。甲,是天干之始,殷人将天干应用于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宗族谱系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使商族在科学、文化方面逐渐发达,乃至超过夏王朝的实力,这应当都是在上甲微手上加速发展起来的。商禓,就是商傩。饶宗颐说:“按?#91;即禓,与傩字同”。东汉学者郑玄注《礼记·郊特牲·乡人禓》说:“禓,或为献,或为傩。”这样说来,实际上它是一礼三用。你看:第一,傩,驱赶一般的鬼疫,是定期的。第二,禓,不定期。因系驱赶强死鬼——非正常死亡之鬼,所以要比傩礼更激烈,更复杂,需要将门、窗、井、灶和屋檐(或堂屋)等处都要搜索驱赶干净。第三,献,上甲微祭祀亡父亥,必有献。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中国宗教史常称其为“国家宗法制宗教”。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曾经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内的苗、侗、瑶、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跃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湘西称之为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湘南称为师道戏、狮子戏、脸子戏,湘北一带则称为傩愿戏、姜女儿戏,湘中称为还傩愿、老君戏等。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巫傩歌舞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随后,我省各地的巫傩活动出现了逐渐戏曲化的倾向,剧目日渐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傩戏已初步脱离了傩坛,登上了戏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傩戏还进入到热闹的城镇演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傩戏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傩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活动着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 宫廷特设的专职驱疫赶鬼的军官方相氏,是宫廷傩礼的主角。他头上顶着熊皮,再从肩部披下。熊皮的头部装着四只金黄的眼睛,穿着褐色的上衣和红色的裙子,左右手分别挥舞着盾和戈,率120名“罪隶”,狂呼狂叫地在宫中一个一个房间地搜索鬼疫,把它们驱赶出宫去。《周礼·夏官》是这样写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这就是西周宫廷傩礼的基本式样,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粗犷。“黄金四目”是什么意思,学界还有很多争论。清代孙诒让认为:方相氏的面具,不是装在熊皮的头部,而是将黄金铸成的四只眼睛用索串连起来,然后两端挂在耳朵上,四只金眼布置在鼻子的两边。这种说法有合理的成分,现今江西乐安的“鸡嘴”和“猪嘴”面具,就类似此法。西周有罪、蛮、闽、夷、貉五种奴隶,后四种都是外族俘虏。罪隶,则是周族内部因罪被贬为奴隶的人,其中挑选120 名,平时在百官官府做“家中小事”(轻微劳动),举行傩礼时,则由方相氏率领在宫中驱疫赶鬼。傩礼中的“百隶”是个概数,实际上是120名。周代的礼制相当繁复,大多追求庄严隆重,配有乐舞。却也保存着像傩礼这样粗糙的礼典。这种宫廷傩礼后世称为“周之旧制”,当做傩礼的样板。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朝廷规定必须举行的礼典。宫廷每年定期在春、秋、冬各举行一次。冬季是在除夕进行,由于天气最为寒冷,要求全国上下全都要各自参加不同等级的傩礼,称为“大傩”,奴隶也得参加。第二,它是原始傩仪意念的遗存。主角方相氏还是半人半兽的打扮。长期继承着驱赶“无形之鬼”的格式(傩传到日本则很快改用有形之鬼。中国和韩国有些地方后来也用有形之鬼)。整个傩礼不信神,更不求神。傩礼驱疫总是驱之必胜,凭的是方相氏的凶丑和力量。第三,它保留了浓厚的原始群舞成分。整个仪式简单、粗犷,没有迎神送神等多余的程序。只是在傩礼前,有个“舍萌”仪式,是为天子求来年吉梦的,也是为傩礼开路。而傩礼本身宗教因素很淡。方相氏与百隶驱疫,也只表达一种疾恶如仇的情绪,没有其他情节。 上古的傩,简单而又粗犷,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群舞特点。进入秦汉时期,由于信仰和艺术活动的新发展,要求傩礼也要有所提高。从秦和西汉的傩礼开始,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隶的基础上加进了童男童女,东汉前期又将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担任的“侲子”。到了汉末,更增添了“十二兽吃鬼歌”及其表演过程。晋代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的这种汉末傩制,其他所有后汉史书全都没有提及。其中,十二兽(又称“十二兽神”或“十二神”)的多数出典无从查考,被十二兽“吃”的十一疫大多也找不到来源。这很可能是这种傩制经历的时间极短,又逢兵荒马乱,使典故失传,终成千古之谜。“十二兽吃鬼歌”的内容是说: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十二兽中能找到明确出典的有四种:①雄伯,传说中能吃“魅”的神。②伯奇,即百劳鸟、鵙 。他本来是人,其父轻信后母谗言将他杀死,变成伯奇鸟,父亲发现错杀后,便射死了后母。伯奇变成了鸟,但心明如镜,故能知恶梦、吃恶梦;③强梁,又叫疆良,虎首人身,四蹄长肘,能衔蛇操蛇的神。强梁与祖明一起共同吃磔死、寄生两类鬼疫;④穷奇,像牛,一身长着坚硬的刺猬毛,其声如狗,吃人。又说像虎,长长的尾巴,爪如钩,手如锯。它专吃正直忠良的人,却细心侍候奸邪恶劣的人,是一个奇得不能再奇的“穷奇”。穷奇与腾根一起,能吃流传最广的鬼疫蛊。可见,十二兽出身都不好,连根基很正的伯奇,人们也嫌他的叫声会令人家死人。不过,司马彪记载的这种傩仪的整体结构是清楚的。它有一个“先倡→后儛→再驱疫”的简单情节,整个仪式就是一出雏形傩戏。即:开始,由太监中的艺人中黄门带领120 名侲子倡(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十二兽吃鬼歌”;接着是“方相与十二兽儛”(请注意:这是带单人旁的舞字,强调的是其表演成分)。中国戏剧史专家任半塘《唐戏弄》一书说:“汉制大傩,以方相斗十二兽,以斗始,而以舞终。”斗,是镇服十二兽的过程,令其改恶从善;舞,是方相率领十二兽和120名侲子,在宫中一间一间房子地赶鬼出宫。120名侲子们各自手摇拨浪鼓(鼗鼓),鼓声和人的呼号声,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鬼疫还能不被吓跑吗! “傩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的假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这种假说认为,它有一个从驱兽到驱傩的发展过程。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项目,再驱赶中猎取动物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长期的狩猎实践,人们不断观察和摹仿动物行为,在狩猎之余也会手舞足蹈,以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和对动物的喜爱,并力求摹仿得逼真。这便是原始驱赶式群舞,一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艺术。稍晚,发明了面具狩猎法,人们靠着面具伪装,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容易,狩猎成功率大为提高。人们便以为面具本身具有某种力量,因而产生了崇敬甚至敬畏面具的心理,早期的狩猎面具是假形和假头。在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结合之后,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驱赶巫舞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题,成为农业社会的驱赶式巫舞。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早期人类,本来就有相对不同的生活状况。私有财产的出现,促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在我国,就有定居的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半定居农业、草原游牧业、高原农牧业等不同经济类型同时并存。最迟到青铜时代,便形成了中原史官文化、南方巫官文化、北方萨满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至少在考古学上,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进而造就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假面驱赶巫舞。在中原,则形成原始傩仪。这种原始傩仪应当有这样一些特点:最初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没有整齐的步伐,摹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没有程式,无需继承,每次的舞姿可以不同。但是,少不了“驱逐状“这个基本形态语言;要披兽皮(准假形)或戴兽皮假形面具,跟真狩猎时一样做动物打扮,并且力求摹仿得逼真。 我国各地有数不清的傩神,也有数不清的戏神。稍稍辨认就可以发现,傩神和戏神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民间普遍称唐明皇为戏神,但早在明代,湖北蕲州的傩队,就抬着唐明皇的神像四方游走,可见唐明皇也是傩神。同样,二郎神、老郎神、太子神,都兼有傩神和戏神的双重身份。其次,戏神的偶像,往往为童子相。旧时戏班中的婴孩道具就是戏神的偶像,演员上台前要对着木偶道具作揖,祈求上台演出平安顺利。这个婴孩道具被称为唐明皇或老郎神。内蒙古、河北、天津和东北三省普遍流行“供彩娃子”习俗,“彩娃子”为一男一女两个木雕的小童,身着彩色衣裤。演员上台前要对“彩娃子”燃香扣拜。陕西、河南的戏神“庄王爷”也是木刻的童子,清康熙时甘肃某戏班直称戏神为“童子爷”。傩神的偶像也往往是木雕的童子相。江西有不少傩班供奉傩神太子,把一个童子偶像摆在祭桌上,演出前后都要对着“太子”祭拜;傩班演员的衣服上,写着“傩神太子”几个字。南丰县石邮村的“傩神庙”中供奉的傩神就是少年童子相。安徽贵池傩戏的神像,是一个高二尺馀的农村小孩儿形象。福建邵武有“太子菩萨”信仰,其偶像为一木雕小孩。傩戏品种之一的福建龙岩师公戏,把一婴孩砌末称作“太子爹”,演出前后有迎送“太子爹”仪式。贵州傩仪也有“送太子”仪式,偶像是一个约一尺长的木雕男童偶像,其生殖器被刻意雕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傩神与戏神的相似,不仅反映出戏源于傩这一事实,而且反映出童婴崇拜、生殖崇拜在我国根深蒂固。傩的根本目的是驱逐疫鬼,因为疫鬼使人生病、致人死亡。在先民们看来,童婴是最容易生病、夭折的,因而为童婴驱逐疫鬼早在上古已成为傩的基本目的之一。同时,妇女不能生育或不生男婴,也被看成是疫鬼作祟,所以傩中包含着生殖崇拜的旨义是不奇怪的。早在汉代,宫中大傩便使用120个10岁到12岁的童子,而江苏南通一带流行的傩戏至今被称为“僮子戏”,反映出人们延续后代的强烈愿望。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献的民族。有关巫风傩俗的记载泛见于经、史、子、集。经、史主要记载宫廷“大傩”的仪式程序;子、集大都记载民间“乡傩”的形态。记载固然丰富,却“述而不作”,缺乏条分缕析的研究。继王国维之后,20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学者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一书。书中主要介绍西方学者有关原始图腾艺术的研究视角以及成果,同时附录《中国图腾跳舞之遗制》一文,对中国古代文献中与图腾相关的巫风傩俗进行了归纳。作者认为,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百兽率舞”,就是原始人类拟兽舞蹈的遗绪。文中还梳理了经、史、子、集中的典型事例,以及各地民间习俗中的牛舞、祈年舞、贵州苗族的“跳月”、海南黎族的“盘瓠舞”等等,文中写道:关于傩舞、傩的起源,传说皆运用模拟动物的跳舞以驱逐四方疫鬼。春秋前后,傩舞习俗的用意已转为驱邪逐疫。百戏、角抵也演变为民间节令的娱乐形式之一。然跳舞中的动作、仪仗、身体装饰仍然有模仿动物的用意,所表现的图腾跳舞的痕迹至易找寻。这一观点具有“发现”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过,仅仅局限于“拟兽”的图腾因素,未及其它。戏剧史学者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周贻白在40年代完成、1953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胚胎”中这样写道:最初祀神的乐舞本属巫觋。三代以下,乐舞虽渐用于娱乐,但……亦仅仪式的一部分。其歌者或舞者为优为巫,很难分别。汉代……承接了周秦之制,……祀祭所用依然崇尚旧有的仪式,不过规模已较不同。如“驱傩”一项,虽为仪典,实以舞蹈方式出之。……这形式虽或来自民间,但其形式仍很庄重,由此,反衬出乐曲的发展完全依仗着民间的来源。这里涉及了巫傩与戏剧的关系,强调了民间的创造。由于巫傩涉及封建迷信,50年代以后,渐渐被视为学术禁区。1956年春、1957年夏,文化部中国舞蹈研究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曾两次组织调查小组,对江西、广西遗存的傩舞进行过调查、记录,此后便不再进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巫风傩俗自然属于被扫荡的“牛鬼蛇神”之列,研究无从谈起。无庸讳言,巫傩现象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负载的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却是难以取代的珍贵资料。80年代初,随着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相关的课题才被提到日程上来。随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当时的美术家协会主席华君武认为:巫傩面具是“民间艺术的宝库”;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惊叹:巫风傩俗所负载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又一道“文化艺术长城”,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戏剧史或许将因此而改写”。在各地一系列研讨活动的基础上,1988年11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有关巫风傩俗的研究进入了集团性研究的层面。该学会成立至今12年,团结、联络来自戏剧界、民俗界、舞蹈界、美术界、音乐界等领域的300余名学者,成果颇丰。据统计,会员们撰写的专著有20余部,论文1000余篇。又与台湾学者合作,出版巫风傩俗的调查报告及民间傩戏、地戏、目连戏剧本集80余种。还与有关单位合作,自1990年至2002年,在全国各地区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近10次之多,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傩文化作出了极大努力。此外,各地区举办的调查考察、学术研讨、展览、表演、中外互访等活动不计其数。毫无疑义,80年代以来,巫风傩俗以及傩戏的研究业已成为学术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贵州铜仁土家族地区,是我国保存傩戏最完整、演出傩戏最多的一个傩文化圈,国内外专家都十分关注。传统的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跳丧舞古朴刚健,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一、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贵州民族大学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也是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等院校。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贵安新区,占地面积共2825亩、校舍面积共73万平方米。学校有纸质图书214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数字资源33TB、电子期刊万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71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80人(其中二级教授13人),副高职称人员56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02人,硕士学位人员809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431人。其中,有国家“*”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722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11013人。自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各级各类人才,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各行业和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经过67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学为主要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预科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民族医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等19个学院;设有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等管理与教学机构;设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人文科技学院;建有信息与数据中心、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训练中心、图书馆、学报等教学辅助单位。 学校目前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2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研究生工作站。国家级建设平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有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3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3个区域一流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区域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有2个区域一流师资团队,5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学校十分重视科研工作。设有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院、贵州民族艺术研究院、贵州山地旅游与民族经济研究院、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水书文化研究院、法学研究院、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建筑设计研究院、贵州茅台镇酒文化研究院和“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民族文化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喀斯特湿地生态研究中心。另外,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贵州省苗学会、贵州省布依学会、贵州省侗学会、贵州省彝学会、贵州省土家学会、贵州省仡佬学会、贵州省水家学会、贵州回族学会等9个省级民族学会及其研究机构均挂靠我校,形成了较强的民族民间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研究矩阵。 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1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8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2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7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12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1288篇,出版专著206部。 目前,学校已建设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贵州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基地、贵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基地、贵州民族体育教学基地、贵州世居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法制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基地、贵州民族文化生态研究基地,成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智库。我校积极开展并探索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和开放式办学的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的建设发展,为更好地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现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蒙古、泰国、马里、尼日利亚、加纳、卢旺达、孟加拉国、尼泊尔、塔吉克斯坦、乌克兰、赞比亚等23个国家留学生257人。 学校先后5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16次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校党委先后3次被评为全省先进党委,学校先后被评为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 学校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李瑞环等同志先后到我校视察。江泽民同志来我校视察时,作了“发展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团结”的题词,并为我校题写校名;我校50华诞,江泽民同志又为我校在内的全国几所民族院校共同题写了“努力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题词;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时亲自与我校师生在学校花溪校区共同植下“共青林”。

1傩是一种面具.2一般用来祭祀。3、汉代就有傩的雏形

傩戏文化研究论文

傩【nuó】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原是古代祭祀性的原始舞蹈,舞者配戴形象狰狞的面具,装扮成传说中的"方相氏",一手持戈、一手持盾,边舞边"傩、傩……"地呼喊,奔向各个角落,跳跃舞打,搜寻不祥之物,以驱除疫鬼,祈求一年平安。现存傩舞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贵州、广西、山东、河南、陕西、湖北、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各地分别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 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一般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由主角四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另一种由十二人组成,每人朱发画皮,手执数尺长的麻鞭,甩动作响,并高呼各种专吃恶鬼、猛兽之神名,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文化价值:傩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傩吸收了儒道释文化因子。一是吸收了它们的神灵体系,壮大了傩坛威力。赣傩神(面具)有紫微大帝、太白金星、真武大帝、八仙、刘海、张天师、马(灵官)赵(朗)关(公)温(琼)四天将、六丁六甲等道教神仙和护法神将,也有如来佛、弥勒佛、观音、金刚、阎罗、目连、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等佛教菩萨和护法神;还有韩擒、寇准、范仲淹、包拯、秦叔宝、尉迟恭、华佗、孙思邈等儒家人物和英雄神将。二是借用它们的礼仪制度,丰富自己的驱鬼逐疫仪式,如赣傩中的道教斋醮仪式和符咒语,南丰傩中的儒家行为规范和礼仪乐制。三是表达它们的思想内容,扩展傩舞傩戏的娱乐功能,如赣傩中道教神驱邪斩妖节目和道家五行观念,释家普求众生的节目和因果报应思想,儒家读书入仕的节目和"神道设教"思想等。赣傩兼收并蓄,有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傩融合了上古神话传说。有的神话直接与傩有关,如颛顼时傩以驱疫鬼之子神话、神荼郁垒缚鬼饲虎神话、黄帝杀蚩尤以其形厌邪魅神话、黄帝以次妃嫫母为方相护丧神话等。有的神话节目反映了上古人类与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如赣傩中《开天辟地》的盘古神话、《后羿射日》的羿射十日神话、《傩公傩婆》的伏羲女娲创生神话、《二郎发弓》的高求子神话、《跳白》的白泽神兽言鬼神之事神话、《跳判》的钟馗不同来历神话、灌口二郎神部将《解傩》逐疫的李冰治水神话,以及《猴子悬梁》、《猢狲与蟾》、《捉猿精》、《孙悟空》反映的猿猴图腾神话等等。赣傩中的神话传说,折射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影像。 傩蕴含了戏剧发生和发展因素。宋代朱熹说过:"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在南丰,南宋不仅有《观傩》诗描写的早期傩戏演出,还有迄今为止最早移植"永嘉戏曲"的记载;南丰宋代传入的清源真君傩神,是明代汤显祖记载的宜黄戏神;南丰广泛流行的傩舞与新田孟戏,与广昌明代流传的孟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赣地开新戏台仪式,吸收了赣傩祭祀仪式;地方戏演出前的《加官》、《魁星》、《灵官》,分明来自傩舞;赣傩的《目连救母》、《古城会》、《天门阵》、《水漫金山》等节目,又引自戏曲或木偶戏。这些,为傩戏艺术研究提供了鲜活材料。 傩吸附了中国民俗文化。乡傩与民俗结合形成傩俗。赣傩习俗包括物质傩俗、社会傩俗、精神傩俗等多种文化事象,如傩庙装饰、宅院驱邪、傩服求子、傩饭禳灾、傩名辟疫、傩舞祝寿、傩事禁忌、方相送丧等等。赣傩多在春节期间活动,民俗文化更浓。在南丰,上百个傩班出坊跳傩,送福迎祥,娱神娱人,联络族众,和谐邻里。元宵前后,乡民又将傩舞、傩仪与戏曲演出、灯彩游艺、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欢愉,宣泄情感,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傩还创造了自己的传承体系。乡傩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参与者都是农民,仅南丰就有3000多农民艺人,按各村情况组成族傩班、村社班、私家班。弟子不限,既有5人一班,也有24人一班,大家和睦相处,平等相待。为首者或按资升迁,或众人推选,或抓阄确定,有大伯、正印、头首、坐案、老座、傩长等称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袭、轮流负责、共同参与等多种形式。资金自筹,收入平分。赣傩艺人创造的管理模式和传承方法,体现了农民的非凡智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 1995 年调查统计,全省有 25 各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 247 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山海经》记载,夏朝帝泄十二年,在华北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商族首领亥,赶着牛群去有易国(地当今河北易水流域),有淫秽不轨之事,被有易国王绵臣杀死。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最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微,又叫上甲微或上甲。也说微是名,上甲是字。他与夏帝泄是同一时代人,约在公元前19世纪初叶。从商族始祖契到汤建立商朝前共14代,微是第8代,处在当中。他是商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消灭了有易国,替父报了仇,为商争了光。为祭祀亡父又创建了“?五祀”之礼。(禓,shang ),一是鬼名,指非正常死亡之鬼,称为“强死鬼”;二是礼名,禓礼;三是行祭,动词。五祀,有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霤(屋檐或堂屋)。禓五祀,《说文解字》示部说:“禓,道上祭”,要将亥的尸体从有易国运回,当然也有一个“道上祭”的过程。而微创建的是“禓五祀”,还不是一般的“道上祭”。在当时,禓五祀很可能是一个完整的仪典,因为?鬼死得冤,特别不安分,所以禓礼要将门、窗、井、灶、屋檐(堂屋)都搜索驱赶一遍,以免有强死鬼被遗漏。可见,禓礼比傩礼更细、更费力气。后代则把禓和五祀,分成两类仪典。创禓五祀本来祭祀亡父,但其深层意图或许是为增强国力,以征服邻国,并夺取夏王政权。这是商族历史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商族不断壮大。甲,是天干之始,殷人将天干应用于天文、历法、农业生产、宗族谱系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使商族在科学、文化方面逐渐发达,乃至超过夏王朝的实力,这应当都是在上甲微手上加速发展起来的。商禓,就是商傩。饶宗颐说:“按?#91;即禓,与傩字同”。东汉学者郑玄注《礼记·郊特牲·乡人禓》说:“禓,或为献,或为傩。”这样说来,实际上它是一礼三用。你看:第一,傩,驱赶一般的鬼疫,是定期的。第二,禓,不定期。因系驱赶强死鬼——非正常死亡之鬼,所以要比傩礼更激烈,更复杂,需要将门、窗、井、灶和屋檐(或堂屋)等处都要搜索驱赶干净。第三,献,上甲微祭祀亡父亥,必有献。 中国古代的礼,是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关系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礼从风俗中提炼而来。礼就是法,违礼就是违法。礼又是一种宗教,古代的礼也是由国家组织和管理的宗教活动。所以,中国宗教史常称其为“国家宗法制宗教”。中国古代的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类,称为五礼。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也是五礼的历史。汉族统治者用这个系统,掌管中央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用这个系统。甚至民国时期也将当时的礼仪制度都纳入五礼分类中。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三军礼,主要是指军武之礼,有亲征、遣将、受降、凯旋、大射等礼。傩礼,多数朝代都归于军礼。四宾礼,是指君臣、父子等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外国之间关系的仪典。五嘉礼,则是指登基、册封、婚冠、宴乐、颁诏等“喜庆”之礼。傩礼,在五礼中是军礼的一个项目,它本身就是一种带军事性质的行动,诚如唐代贾公颜疏所说,傩礼“亦是武事”。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脱胎出来的戏剧形式,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积淀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这种戏曲艺术形式,曾经一度遍布三湘四水,省内的苗、侗、瑶、土家族村寨都有其活跃的身影,是我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湘西称之为傩堂戏、傩神戏、土地戏、师公子戏,湘南称为师道戏、狮子戏、脸子戏,湘北一带则称为傩愿戏、姜女儿戏,湘中称为还傩愿、老君戏等。傩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的祭礼仪式。巫傩歌舞逐步溶入了杂技、巫术等内容,扮演因素、表演因素也增多了,并与其他地方戏剧种有所借鉴与交流,甚至出现了傩、戏杂陈的局面。随后,我省各地的巫傩活动出现了逐渐戏曲化的倾向,剧目日渐增多。到了清代的同治、光绪年间,傩戏已初步脱离了傩坛,登上了戏台,而且常年都可以演出。到了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傩戏还进入到热闹的城镇演出。新中国成立之后,傩戏的封建迷信色彩受到抑制。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傩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在我省的一些地方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戏曲形式,湘西、湘南、湘北以及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活动着一些业余的或半职业化的傩戏剧团。 宫廷特设的专职驱疫赶鬼的军官方相氏,是宫廷傩礼的主角。他头上顶着熊皮,再从肩部披下。熊皮的头部装着四只金黄的眼睛,穿着褐色的上衣和红色的裙子,左右手分别挥舞着盾和戈,率120名“罪隶”,狂呼狂叫地在宫中一个一个房间地搜索鬼疫,把它们驱赶出宫去。《周礼·夏官》是这样写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这就是西周宫廷傩礼的基本式样,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粗犷。“黄金四目”是什么意思,学界还有很多争论。清代孙诒让认为:方相氏的面具,不是装在熊皮的头部,而是将黄金铸成的四只眼睛用索串连起来,然后两端挂在耳朵上,四只金眼布置在鼻子的两边。这种说法有合理的成分,现今江西乐安的“鸡嘴”和“猪嘴”面具,就类似此法。西周有罪、蛮、闽、夷、貉五种奴隶,后四种都是外族俘虏。罪隶,则是周族内部因罪被贬为奴隶的人,其中挑选120 名,平时在百官官府做“家中小事”(轻微劳动),举行傩礼时,则由方相氏率领在宫中驱疫赶鬼。傩礼中的“百隶”是个概数,实际上是120名。周代的礼制相当繁复,大多追求庄严隆重,配有乐舞。却也保存着像傩礼这样粗糙的礼典。这种宫廷傩礼后世称为“周之旧制”,当做傩礼的样板。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朝廷规定必须举行的礼典。宫廷每年定期在春、秋、冬各举行一次。冬季是在除夕进行,由于天气最为寒冷,要求全国上下全都要各自参加不同等级的傩礼,称为“大傩”,奴隶也得参加。第二,它是原始傩仪意念的遗存。主角方相氏还是半人半兽的打扮。长期继承着驱赶“无形之鬼”的格式(傩传到日本则很快改用有形之鬼。中国和韩国有些地方后来也用有形之鬼)。整个傩礼不信神,更不求神。傩礼驱疫总是驱之必胜,凭的是方相氏的凶丑和力量。第三,它保留了浓厚的原始群舞成分。整个仪式简单、粗犷,没有迎神送神等多余的程序。只是在傩礼前,有个“舍萌”仪式,是为天子求来年吉梦的,也是为傩礼开路。而傩礼本身宗教因素很淡。方相氏与百隶驱疫,也只表达一种疾恶如仇的情绪,没有其他情节。 上古的傩,简单而又粗犷,保持着浓厚的原始群舞特点。进入秦汉时期,由于信仰和艺术活动的新发展,要求傩礼也要有所提高。从秦和西汉的傩礼开始,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隶的基础上加进了童男童女,东汉前期又将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担任的“侲子”。到了汉末,更增添了“十二兽吃鬼歌”及其表演过程。晋代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的这种汉末傩制,其他所有后汉史书全都没有提及。其中,十二兽(又称“十二兽神”或“十二神”)的多数出典无从查考,被十二兽“吃”的十一疫大多也找不到来源。这很可能是这种傩制经历的时间极短,又逢兵荒马乱,使典故失传,终成千古之谜。“十二兽吃鬼歌”的内容是说:甲作、巯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要吃鬼虎、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最后还要劝鬼疫赶快逃跑,不然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十二兽中能找到明确出典的有四种:①雄伯,传说中能吃“魅”的神。②伯奇,即百劳鸟、鵙 。他本来是人,其父轻信后母谗言将他杀死,变成伯奇鸟,父亲发现错杀后,便射死了后母。伯奇变成了鸟,但心明如镜,故能知恶梦、吃恶梦;③强梁,又叫疆良,虎首人身,四蹄长肘,能衔蛇操蛇的神。强梁与祖明一起共同吃磔死、寄生两类鬼疫;④穷奇,像牛,一身长着坚硬的刺猬毛,其声如狗,吃人。又说像虎,长长的尾巴,爪如钩,手如锯。它专吃正直忠良的人,却细心侍候奸邪恶劣的人,是一个奇得不能再奇的“穷奇”。穷奇与腾根一起,能吃流传最广的鬼疫蛊。可见,十二兽出身都不好,连根基很正的伯奇,人们也嫌他的叫声会令人家死人。不过,司马彪记载的这种傩仪的整体结构是清楚的。它有一个“先倡→后儛→再驱疫”的简单情节,整个仪式就是一出雏形傩戏。即:开始,由太监中的艺人中黄门带领120 名侲子倡(似唱非唱,似说非说)“十二兽吃鬼歌”;接着是“方相与十二兽儛”(请注意:这是带单人旁的舞字,强调的是其表演成分)。中国戏剧史专家任半塘《唐戏弄》一书说:“汉制大傩,以方相斗十二兽,以斗始,而以舞终。”斗,是镇服十二兽的过程,令其改恶从善;舞,是方相率领十二兽和120名侲子,在宫中一间一间房子地赶鬼出宫。120名侲子们各自手摇拨浪鼓(鼗鼓),鼓声和人的呼号声,惊天动地,声势十分浩大,鬼疫还能不被吓跑吗! “傩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的假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这种假说认为,它有一个从驱兽到驱傩的发展过程。狩猎,是人类延续了几百万年的生产项目,再驱赶中猎取动物是一种基本的技能。经历了旧石器时代长期的狩猎实践,人们不断观察和摹仿动物行为,在狩猎之余也会手舞足蹈,以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和对动物的喜爱,并力求摹仿得逼真。这便是原始驱赶式群舞,一种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艺术。稍晚,发明了面具狩猎法,人们靠着面具伪装,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容易,狩猎成功率大为提高。人们便以为面具本身具有某种力量,因而产生了崇敬甚至敬畏面具的心理,早期的狩猎面具是假形和假头。在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结合之后,逐渐演变成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驱赶巫舞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题,成为农业社会的驱赶式巫舞。生活在不同地区的早期人类,本来就有相对不同的生活状况。私有财产的出现,促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在我国,就有定居的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半定居农业、草原游牧业、高原农牧业等不同经济类型同时并存。最迟到青铜时代,便形成了中原史官文化、南方巫官文化、北方萨满文化等不同文化形态。至少在考古学上,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进而造就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假面驱赶巫舞。在中原,则形成原始傩仪。这种原始傩仪应当有这样一些特点:最初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没有整齐的步伐,摹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速度和效率。没有程式,无需继承,每次的舞姿可以不同。但是,少不了“驱逐状“这个基本形态语言;要披兽皮(准假形)或戴兽皮假形面具,跟真狩猎时一样做动物打扮,并且力求摹仿得逼真。 我国各地有数不清的傩神,也有数不清的戏神。稍稍辨认就可以发现,傩神和戏神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民间普遍称唐明皇为戏神,但早在明代,湖北蕲州的傩队,就抬着唐明皇的神像四方游走,可见唐明皇也是傩神。同样,二郎神、老郎神、太子神,都兼有傩神和戏神的双重身份。其次,戏神的偶像,往往为童子相。旧时戏班中的婴孩道具就是戏神的偶像,演员上台前要对着木偶道具作揖,祈求上台演出平安顺利。这个婴孩道具被称为唐明皇或老郎神。内蒙古、河北、天津和东北三省普遍流行“供彩娃子”习俗,“彩娃子”为一男一女两个木雕的小童,身着彩色衣裤。演员上台前要对“彩娃子”燃香扣拜。陕西、河南的戏神“庄王爷”也是木刻的童子,清康熙时甘肃某戏班直称戏神为“童子爷”。傩神的偶像也往往是木雕的童子相。江西有不少傩班供奉傩神太子,把一个童子偶像摆在祭桌上,演出前后都要对着“太子”祭拜;傩班演员的衣服上,写着“傩神太子”几个字。南丰县石邮村的“傩神庙”中供奉的傩神就是少年童子相。安徽贵池傩戏的神像,是一个高二尺馀的农村小孩儿形象。福建邵武有“太子菩萨”信仰,其偶像为一木雕小孩。傩戏品种之一的福建龙岩师公戏,把一婴孩砌末称作“太子爹”,演出前后有迎送“太子爹”仪式。贵州傩仪也有“送太子”仪式,偶像是一个约一尺长的木雕男童偶像,其生殖器被刻意雕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傩神与戏神的相似,不仅反映出戏源于傩这一事实,而且反映出童婴崇拜、生殖崇拜在我国根深蒂固。傩的根本目的是驱逐疫鬼,因为疫鬼使人生病、致人死亡。在先民们看来,童婴是最容易生病、夭折的,因而为童婴驱逐疫鬼早在上古已成为傩的基本目的之一。同时,妇女不能生育或不生男婴,也被看成是疫鬼作祟,所以傩中包含着生殖崇拜的旨义是不奇怪的。早在汉代,宫中大傩便使用120个10岁到12岁的童子,而江苏南通一带流行的傩戏至今被称为“僮子戏”,反映出人们延续后代的强烈愿望。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文献的民族。有关巫风傩俗的记载泛见于经、史、子、集。经、史主要记载宫廷“大傩”的仪式程序;子、集大都记载民间“乡傩”的形态。记载固然丰富,却“述而不作”,缺乏条分缕析的研究。继王国维之后,20世纪30年代,留学日本的学者岑家梧著《图腾艺术史》一书。书中主要介绍西方学者有关原始图腾艺术的研究视角以及成果,同时附录《中国图腾跳舞之遗制》一文,对中国古代文献中与图腾相关的巫风傩俗进行了归纳。作者认为,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百兽率舞”,就是原始人类拟兽舞蹈的遗绪。文中还梳理了经、史、子、集中的典型事例,以及各地民间习俗中的牛舞、祈年舞、贵州苗族的“跳月”、海南黎族的“盘瓠舞”等等,文中写道:关于傩舞、傩的起源,传说皆运用模拟动物的跳舞以驱逐四方疫鬼。春秋前后,傩舞习俗的用意已转为驱邪逐疫。百戏、角抵也演变为民间节令的娱乐形式之一。然跳舞中的动作、仪仗、身体装饰仍然有模仿动物的用意,所表现的图腾跳舞的痕迹至易找寻。这一观点具有“发现”的价值,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过,仅仅局限于“拟兽”的图腾因素,未及其它。戏剧史学者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一点。周贻白在40年代完成、1953年出版的《中国戏剧史》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胚胎”中这样写道:最初祀神的乐舞本属巫觋。三代以下,乐舞虽渐用于娱乐,但……亦仅仪式的一部分。其歌者或舞者为优为巫,很难分别。汉代……承接了周秦之制,……祀祭所用依然崇尚旧有的仪式,不过规模已较不同。如“驱傩”一项,虽为仪典,实以舞蹈方式出之。……这形式虽或来自民间,但其形式仍很庄重,由此,反衬出乐曲的发展完全依仗着民间的来源。这里涉及了巫傩与戏剧的关系,强调了民间的创造。由于巫傩涉及封建迷信,50年代以后,渐渐被视为学术禁区。1956年春、1957年夏,文化部中国舞蹈研究会、中国舞蹈家协会曾两次组织调查小组,对江西、广西遗存的傩舞进行过调查、记录,此后便不再进行。60—70年代,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巫风傩俗自然属于被扫荡的“牛鬼蛇神”之列,研究无从谈起。无庸讳言,巫傩现象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它所负载的人文的、历史的、艺术的信息,却是难以取代的珍贵资料。80年代初,随着文化大革命后的拨乱反正,相关的课题才被提到日程上来。随即,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当时的美术家协会主席华君武认为:巫傩面具是“民间艺术的宝库”;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惊叹:巫风傩俗所负载的文化现象是我们民族的又一道“文化艺术长城”,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戏剧史或许将因此而改写”。在各地一系列研讨活动的基础上,1988年11月,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有关巫风傩俗的研究进入了集团性研究的层面。该学会成立至今12年,团结、联络来自戏剧界、民俗界、舞蹈界、美术界、音乐界等领域的300余名学者,成果颇丰。据统计,会员们撰写的专著有20余部,论文1000余篇。又与台湾学者合作,出版巫风傩俗的调查报告及民间傩戏、地戏、目连戏剧本集80余种。还与有关单位合作,自1990年至2002年,在全国各地区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近10次之多,为弘扬我国的传统傩文化作出了极大努力。此外,各地区举办的调查考察、学术研讨、展览、表演、中外互访等活动不计其数。毫无疑义,80年代以来,巫风傩俗以及傩戏的研究业已成为学术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傩”起源于我国古代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后来演变成兼容祈祷与逐疫、娱神娱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态。“傩”原始古朴,扎根于群众土壤之中,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夹杂着一些迷信色彩,却无损于其艺术灵气。傩文化的流传方式在我国各地都可找到踪迹,萍乡做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其产生的傩文化,是其他各地所不能比拟的。萍乡不但保存了完整的傩庙有50多处,傩面具500多具,还有全面表现傩文化深刻内涵的傩舞及其服装,傩兵器、傩轿、傩苻、傩签、傩卦等等,及一脉秘传的口诀,歌词、法水、起师等等,为我们进行傩文化研究,发掘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而留下的宝贵遗产。萍乡的傩文化三宝俱全,无愧于“中国傩文化之乡”。博大精深的傩文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传统文化。萍乡历史上为傩文化发达之域,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傩文化三宝(傩庙、傩面具、傩舞)遗存极为丰富:48座宋元明清遗存下来的古傩庙,经过整修,展示着昔日的风彩;一千多枚形态各异(包括佛、道、儒、俗各种神面具)的古傩面具,为我们展示着萍乡傩从商周到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被誉为戏剧舞蹈“活化石”的(120折)萍乡傩舞,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剪恶除凶”、“护士安邦”、“降吉纳福”等古傩意蕴

巫文化与傩文化关系研究论文

傩文化傩文化,傩是黄河流域惟一的古傩戏,被称为“戏曲舞蹈的活化石”,由于傩中最重要的祈福、驱役逐鬼之神是陕西西安户县钟馗故里的钟馗,人们往往直接将傩称为“跳钟馗”,它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 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 傩(nuo)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傩舞者——巫。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中国巫文化的起源与史前社会的图腾制有关,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当今中国一些地区,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便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傩和傩戏在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文化交流史和戏剧发生学等相当广泛的学科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在广泛发掘各地傩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跨文化研究的新学科--傩学。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傩是黄河流域惟一的古傩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它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 傩舞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江西南丰傩南丰傩历史悠久,几经演变。南丰古属扬州,商周已有先民开发,春秋战国时先为吴、赵、楚之属地,兼受吴赵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南丰县志》曰"吾乡信鬼而好坐","南方淫祀,自古已然"这样的环境为南丰跳傩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据南丰县紫霄镇余氏重修族谱中的《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汉代吴芮将军,驻兵军山时,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陬,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由此可知,当时"傩"是为靖妖驱疫而"舞"的仪式。 从南丰傩舞的品种上分,既有传统的大傩舞,也有衍生的竹马、和合、八仙等杂傩舞,还有傩戏《孟姜女》和傩舞与狮舞结合的《打大狮》。从傩舞的仪式上看,大致分为起傩(下殿)、演傩(跳傩)、驱傩(解傩、搜傩、搜除),圆傩(上殿)四段仪式,每段仪式有规定的礼仪和套数,傩乐、傩服、傩具、傩歌丰富多彩,神词、赞诗、符咒内容丰富。从傩舞的内容上看,大多取材神话传说及 历史典故,既有驱鬼逐疫的《开山》等节目,也有演义传奇人物的《关公祭刀》等,还有农耕文化情结的《獭捉鲤鱼精》等,现今还保存了近百个优秀传统节目和2000多个傩面具。从表演特点来看,还有文傩与武傩之分,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之分。 南丰傩仪结构复杂,由跳傩仪式、杂傩仪式等构成。跳傩仪式由起傩、跳傩、驱傩等基本程序构成;杂傩仪式有"跳竹马"、"跳和合"及"跳八仙"仪式三种。南丰傩仪中的舞蹈形态众多,现保留82个,其中包括单人舞《开山》、《钟馗》、《财神》、《哪咤》,多人舞《跳判》、《傩公傩婆》、《对刀》,技巧舞《演罗汉》、《观音坐莲》、《普贤骑象》及舞剧节目《西游记》等。南丰跳傩面具造型各异,千容百态,有180种之多,其中包括驱疫神祗、民间俗神、释道神仙、传奇英雄、精怪动物、世俗人物等。其所用道具法器名物众多,主要可为五类,兵器军具类包括斧、刀、枪等,法事器具类包括铁链、桃剑、棕叶等,灯烛炮杖类包括火把、蜡烛等,食物供品类包括三牲(肉、鱼、鸡)等,生活用具类包括手巾、镜子、酒杯等。南丰跳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方风味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深受民众的喜爱。 南丰傩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1992年8月江西省文化厅正式命名南丰为江西"傩舞之乡",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 南丰是"中国民间艺术(傩舞艺术)之乡",更是江西的"傩舞之乡"作为中国傩文化的典型代表,南丰"跳傩"所包括的丰富内容和遗存形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南丰"跳傩"是一种艺术复合体,它的傩舞、傩面、傩乐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南丰"跳傩"是中国傩文化的一个代表,也是亚洲汉字文化圈内的一种文化遗存。中国的傩文化和许多国家类似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南丰跳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民俗生态依托渐失,艺人队伍后继乏人,傩班渐减。有鉴于此,急需加以保护扶持。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南丰跳傩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徽贵池傩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流行在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倡贵池地处长江以南,古代为吴越和荆楚之地,属水稻作业区,所以,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在贵池流传的历史,不见史籍记载。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因此,贵池傩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清咸丰以后,由于多次战争影响,傩事活动在贵池逐渐式微,一些家族的傩戏失传,未失传者也由于中辍时间过长而呈现伎艺的退化。60年代后期,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2年以来,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河北武安傩武安傩由祭祀、演出两大部分组成,两部分有时分别单独进行,有时交叉举行。举办时间为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祭祀由请神、迎神、祭神、送神四部分组成,据固义村老年人回忆,旧时要摆60多个神灵牌位。演出主要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花车、旱船、舞龙、舞狮、霸王鞭、武术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达600余人,把辅助人员算在内不下千人。 武安傩的重头戏是捉黄鬼。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小凌弱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开膛抽肠和一系列仪式,表现了百姓战胜自然灾害,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呈现鲜明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的武安傩戏,其规模之巨大、气势之雄浑、内容之丰富、历史文化意蕴之深厚以及群众参与的狂热程度,为全国罕见。据悉,河北省已将“武安傩”列为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之一。 据专家考证,武安傩至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文革期间视为迷信活动停止演出,1987年元宵节恢复。一般情况下,傩戏演出须三年连续举办,然后再停三年。如遇重大社会变故或自然灾难,随时应变。江西萍乡傩萍乡傩之所以被傩研界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除了它源远流长外,也是因为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这三大宝中的傩庙数量多、规模大,可称为全国之冠。而古傩面具的遗存可堪称中国之最。在萍乡,记者了解到,萍乡傩阵容庞大,一堂傩最多时竟有126个面具。那么,流传至今的萍乡傩面对数千年的多元历史文化冲击,是否玉瓦俱全呢? 萍乡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千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颇有来由。一种说法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 萍乡“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庙)”之谚将傩推进鼎盛时期。据考证,其原因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立即派安徽籍人氏杜谷珍接任萍乡知州,因时发大疫,杜谷珍是个傩信奉者,因此借傩驱疫遍及萍乡每个村落。到了清代,萍乡县令胥绳武曾用萍乡方言作过一首咏傩诗:“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没个事,我随你去跳傩神”。可见傩祭已成为萍乡官民同乐的文化活动之一。 危远辉说,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傩学研究会顾问薛若林考察萍乡傩文化时,盛赞“萍乡傩文化三宝俱全,全国少有”。 不但如此,中央美术学院梁任生教授也说:“江西萍乡傩文化很精彩,其中有的更具人物色彩,也即是以当地百姓形象为依据着力创造的形象。”想必,震撼梁教授的除了傩舞、傩面具和傩庙之外,傩神每逢“出洞”(出行),扫堂(又称扫荡)所带的兵器、用来放置唐、葛、周三大将军面具的傩轿、古朴而又绚丽的傩服,都让梁教授心潮澎湃。 “活化石”萍乡傩终于迎来了八方赞誉:1991年,萍乡傩参加北京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一件3000多年前的石傩兵器和一批古朴豪放的傩舞录像,引得首都观众和各地学者的赞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感叹说:“你们为挖掘抢救古文化做了一件好事”;法国全国艺术委员会主任吉莱姆留言:“看到萍乡的傩文化,好像小孩第一次看到月亮一样新奇”的赞叹……江西傩文化傩文化是江西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全赣有南丰的石邮傩、乐安的流坑傩、婺源的长径傩、万载的沙桥傩、萍乡的车湘傩、德安的樟树傩,赣州的客家傩等等多种地方形式。 中国其他地区也有傩戏的演出。但江西傩与众不同的特征是既分文傩又分武傩,文傩以演生活小戏为主,而武傩大多以兴废战事、君臣忠烈、演义志传为内容,以表演武力、斗技为主。 万载沙桥傩以民间流传的各种天上、人间、阴间神性人物为傩,共二十四个。在十七种傩事节目中,大部分是武傩,且不限于简单傩仪,多演有情节的傩戏,其中关羽戏是重点。《古城会》独存于赣剧“十八本”之中,这多因为江西傩偏好以关羽为重点的戏码。 乐安流坑傩已由仪式转向娱人化,多演《西游》、《封神》、《三国》等题材,而且武傩逐渐具有了实用价值。乐安流坑道光十九年(1839年)胤明房谱《乐邑流溪董印明房傩神会略》云: 古者岁终而时傩,吾乡之举此神,犹古之道也。我先祖立庙北垣,就拱宸门上架造敌楼。祭炎储关帝,旁纳诸傩神面。所由来者,吾族地居谷口,实为闽广山寇经途,扰攘之时,屡遭其害。我先世尝修武备,借戏舞以为训练,内以靖其氛,亦外以御其侮也。然而事虽近戏,而周礼部废,似亦未敢厚非,一举而两得。古之人有行之者,吾何以未独不然哉?因以纪其事。每年终月,弟子操习拳棍团牌。新春月之初,结合演戏,装扮古传,成部教演战阵兵法。(《千古一村》,周鸾书,401页) 明·嘉靖时闽广江西经常受山寇滋扰,流坑傩以“操习拳棍团牌”、“成部教演战阵兵法”、抵御流寇为主要目的,因此“武傩”成为首选。 江西悠久的傩事活动与目连大戏的演出传统,对赣剧传统剧码与演出风格具有重要影响,形成此地英雄演义剧作拥有广阔舞台的事实。但随着南戏其他声腔的发展,明代的弋阳腔从南戏和传奇中移植了一些剧码,如《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三元记》、《鹦鹉记》、《白蛇记》、《十义记》、《洛阳桥记》、《清风亭》、《乌盆记》和《摇钱树》等。这批早期剧码与弋阳腔的结合,虽然影响到民间常演的高腔剧码,成为“十八本”的剧码,但它们的侵入仍然不会消减目连连台本戏的地位。如江西高腔的各种演出仍以演历史戏为主。每年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历史剧占有很大比例。如庙台演剧就有严格的规定:不准“三脚班”进庙演戏;每年请大班演出庙会戏;正月唱“五贤戏”(又称“大神戏”)、五月唱“端阳戏”、六月唱“关爷戏”。

傩是黄河流域惟一的古傩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它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 傩文化 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 安徽贵池傩 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流行在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倡贵池地处长江以南,古代为吴越和荆楚之地,属水稻作业区,所以,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在贵池流传的历史,不见史籍记载。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因此,贵池傩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清咸丰以后,由于多次战争影响,傩事活动在贵池逐渐式微,一些家族的傩戏失传,未失传者也由于中辍时间过长而呈现伎艺的退化。60年代后期,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2年以来,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 河北武安傩 武安傩由祭祀、演出两大部分组成,两部分有时分别单独进行,有时交叉举行。举办时间为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祭祀由请神、迎神、祭神、送神四部分组成,据固义村老年人回忆,旧时要摆60多个神灵牌位。演出主要有队戏(包括脸戏,即面具戏)、赛戏、花车、旱船、舞龙、舞狮、霸王鞭、武术等民间艺术形式,直接参加演出的达600余人,把辅助人员算在内不下千人。 武安傩的重头戏是捉黄鬼。捉黄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哑剧,其角色有阎罗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对象黄鬼。黄鬼既是洪涝、虫害、疫病等灾异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间忤逆不孝、欺小凌弱等邪恶势力的代表。通过对黄鬼开膛抽肠和一系列仪式,表现了百姓战胜自然灾害,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呈现鲜明黄河流域文化特征的武安傩戏,其规模之巨大、气势之雄浑、内容之丰富、历史文化意蕴之深厚以及群众参与的狂热程度,为全国罕见。据悉,河北省已将“武安傩”列为全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之一。 据专家考证,武安傩至今至少有500多年历史,文革期间视为迷信活动停止演出,1987年元宵节恢复。一般情况下,傩戏演出须三年连续举办,然后再停三年。如遇重大社会变故或自然灾难,随时应变。 江西萍乡傩 萍乡傩之所以被傩研界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除了它源远流长外,也是因为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这三大宝中的傩庙数量多、规模大,可称为全国之冠。而古傩面具的遗存可堪称中国之最。在萍乡,记者了解到,萍乡傩阵容庞大,一堂傩最多时竟有126个面具。那么,流传至今的萍乡傩面对数千年的多元历史文化冲击,是否玉瓦俱全呢? 萍乡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千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颇有来由。一种说法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 萍乡“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庙)”之谚将傩推进鼎盛时期。据考证,其原因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洪武元年,立即派安徽籍人氏杜谷珍接任萍乡知州,因时发大疫,杜谷珍是个傩信奉者,因此借傩驱疫遍及萍乡每个村落。到了清代,萍乡县令胥绳武曾用萍乡方言作过一首咏傩诗:“五隅年例扮迎春,忙煞城里城外人;所幸太平没个事,我随你去跳傩神”。可见傩祭已成为萍乡官民同乐的文化活动之一。 危远辉说,199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傩学研究会顾问薛若林考察萍乡傩文化时,盛赞“萍乡傩文化三宝俱全,全国少有”。 不但如此,中央美术学院梁任生教授也说:“江西萍乡傩文化很精彩,其中有的更具人物色彩,也即是以当地百姓形象为依据着力创造的形象。”想必,震撼梁教授的除了傩舞、傩面具和傩庙之外,傩神每逢“出洞”(出行),扫堂(又称扫荡)所带的兵器、用来放置唐、葛、周三大将军面具的傩轿、古朴而又绚丽的傩服,都让梁教授心潮澎湃。 “活化石”萍乡傩终于迎来了八方赞誉:1991年,萍乡傩参加北京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一件3000多年前的石傩兵器和一批古朴豪放的傩舞录像,引得首都观众和各地学者的赞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感叹说:“你们为挖掘抢救古文化做了一件好事”;法国全国艺术委员会主任吉莱姆留言:“看到萍乡的傩文化,好像小孩第一次看到月亮一样新奇”的赞叹…… 江西傩文化 傩文化是江西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全赣有南丰的石邮傩、乐安的流坑傩、婺源的长径傩、万载的沙桥傩、萍乡的车湘傩、德安的樟树傩等等多种地方形式。 中国其他地区也有傩戏的演出。但江西傩与众不同的特征是既分文傩又分武傩,文傩以演生活小戏为主,而武傩大多以兴废战事、君臣忠烈、演义志传为内容,以表演武力、斗技为主。 万载沙桥傩 以民间流传的各种天上、人间、阴间神性人物为傩,共二十四个。在十七种傩事节目中,大部分是武傩,且不限于简单傩仪,多演有情节的傩戏,其中关羽戏是重点。《古城会》独存于赣剧“十八本”之中,这多因为江西傩偏好以关羽为重点的戏码。 乐安流坑傩 已由仪式转向娱人化,多演《西游》、《封神》、《三国》等题材,而且武傩逐渐具有了实用价值。乐安流坑道光十九年(1839年)胤明房谱《乐邑流溪董印明房傩神会略》云: 古者岁终而时傩,吾乡之举此神,犹古之道也。我先祖立庙北垣,就拱宸门上架造敌楼。祭炎储关帝,旁纳诸傩神面。所由来者,吾族地居谷口,实为闽广山寇经途,扰攘之时,屡遭其害。我先世尝修武备,借戏舞以为训练,内以靖其氛,亦外以御其侮也。然而事虽近戏,而周礼部废,似亦未敢厚非,一举而两得。古之人有行之者,吾何以未独不然哉?因以纪其事。每年终月,弟子操习拳棍团牌。新春月之初,结合演戏,装扮古传,成部教演战阵兵法。(《千古一村》,周鸾书,401页) 明·嘉靖时闽广江西经常受山寇滋扰,流坑傩以“操习拳棍团牌”、“成部教演战阵兵法”、抵御流寇为主要目的,因此“武傩”成为首选。 江西悠久的傩事活动与目连大戏的演出传统,对赣剧传统剧码与演出风格具有重要影响,形成此地英雄演义剧作拥有广阔舞台的事实。但随着南戏其他声腔的发展,明代的弋阳腔从南戏和传奇中移植了一些剧码,如《珍珠记》、《卖水记》、《长城记》、《八义记》、《三元记》、《鹦鹉记》、《白蛇记》、《十义记》、《洛阳桥记》、《清风亭》、《乌盆记》和《摇钱树》等。这批早期剧码与弋阳腔的结合,虽然影响到民间常演的高腔剧码,成为“十八本”的剧码,但它们的侵入仍然不会消减目连连台本戏的地位。如江西高腔的各种演出仍以演历史戏为主。每年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历史剧占有很大比例。如庙台演剧就有严格的规定:不准“三脚班”进庙演戏;每年请大班演出庙会戏;正月唱“五贤戏”(又称“大神戏”)、五月唱“端阳戏”、六月唱“关爷戏”。(中国戏曲志(江西卷),645页,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 [编辑本段]观点:汉字中最神秘的字 在数量庞大的汉字字库(总数超过8万,常用3500字左右)中,最古老而神秘的字是哪个?笔者认为应该是“傩”(nuo,读诺,繁体“傩”)字。 “傩”的原生含义究竟是什么?从《论语》、《礼记》等古籍记载到《辞源》、《辞海》等辞书诠释,均将“傩”视作“驱逐疫鬼”的仪式,而对“傩”字本身的解释几乎皆语焉不详。 汉字绝大部分都是由象形、会意与音符组合而成。从“傩”字的字形来看,“人”、“又”、“隹”是组成“傩”字的三大要素。假如我们能把这三者的联系弄透,或许我们便能对“傩”字最原始的含义有所理解。 “傩”字从“人”,自然是与远古人类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一项重要活动。 “傩”字从“”(“艹”头下“中天”重叠),“”虽为音符,但本身也有时节之含义,《说文》即曰:“者,时也。”。这说明“傩”应该是一种跟农时节气关系紧密的活动。 “傩”字从“隹”(短尾巴的鸟),从原始图腾崇拜的角度考虑,“傩”似乎与远古农耕民族的鸟灵崇拜有关。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傩”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祭祀活动,它祭祀的对象无疑是一种神鸟(即傩神)。 这也可以从大量出土的古代稻作文明遗址中得到印证。良渚、河姆渡、高庙等遗址中的太阳神鸟纹饰、傩具,象征着远古农耕民族的崇鸟风俗。因为从“兽耕鸟耕”中学到稻作的稻民,视鸟神为嘉禾之神,其傩祭的主要职能便是祈求鸟神(傩神)保佑水稻丰收。 再看这“傩”的延伸字,足以让稻民们:吃有糯,穿有罗,住有楼,行有路,玩有锣,射有弩,敬有鸾......为何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字总在这个“nuo”(傩)音里打圈子呢?解释只有一个:即古代稻作民族对“傩”的顶礼膜拜,形成“傩”的宗教信仰。 傩神就是太阳鸟,是光明的象征,代表人间正气,故用傩祭来驱逐邪气。 傩祭是大规模的宗教典礼,必须统一调度,故“傩”又可解释为“行有节也”。 傩祭是既壮美又盛大的活动,故“傩”有“美盛”的含义。 傩的本义是神鸟崇拜,鸟在稻民心中多柔顺依人,故“傩”有“柔顺”之义。麻烦采纳,谢谢!

唐虞之时,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夏,为“荆州之域”。商代,属楚“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属楚“黔中地”。 因为地处偏野,外面先进文明进不来。这样湘西就保留原始一些生活方式,也自成其一种独特的文化。尤其对巫文化极为推崇, 巫文化主要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地域特色文化。而湘西的巫文化有最原始的、最神秘的、最恐怖的“赶尸”、“降仙”、“放蛊”、“酬神”等。 一、赶尸 听起来就觉得无比的恐怖。死尸还能赶,而且让它动起来。赶尸也称移灵,俗称吆死人,是一种运送在他乡死去的本地人遗体回乡的技法,赶尸是湘西地区苗族的民俗,属于巫文化,是巫术的一部分。赶尸时间白天和晚上都可以,但是为了避免惊吓到路人,所以赶尸多是在夜晚进行。一般是赶尸匠走到尸前带路,不打灯笼,他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想象就觉得可怕。 二、降头 降头术,多用人骨、血液、头发、指甲、成型人胎、某种木头某种石头、花粉、油等材料,法术类型大部分偏于阴性。它能救人于生死,亦可害人于无形。一般根据使用的程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降头术来化解双方的恩怨或者增进彼此的感情,而另一种即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伤甚至死亡。 三、放蛊 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寄生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在过去湘西人的世界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四、酬神 湘西地区至还今保存着鬼神崇拜,经过长期的傩坛仪式、口头传承,人们把想象和幻想加以整理,形成了独特的傩文化特征。在傩祭中,所以反映的鬼神是虚无的。但却映射湘西人的日常生活。酬神包括:傩祭、傩舞、傩戏: 1、傩祭 2、傩舞3、傩戏 湘西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充满了无数的传说。那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1傩是一种面具.2一般用来祭祀。3、汉代就有傩的雏形

傩戏研究论文

傩是民间传说驱除瘟疫的神。为驱除疫鬼,我国许多地方都有迎神赛会的习俗,赛会由巫师主持,内容主要是民间说唱与巫教的祭祀活动。从事祭祀演唱的人,都要戴面具,一唱众和,是世界最早的假面舞派对话动。这种赛会,在湘西称为傩戏,其中辰州傩戏已经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辰州傩戏是湘西傩戏中最神秘古老的一种,现在保留的剧目有《孟姜女》、《七仙女》、《龙王女》、《鲍三娘》四大本和《蛮八郎卖猪》、《三妈土地》、《观花教子》等小本戏。 辰州傩戏以保留较为鲜明的古巫遗风而独树一帜,被称为世界戏剧活化石,引起国际巫傩文化研究人员的注意与重视。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的沅湘巫傩文化研讨会,曾指定在古辰州辖地,今湖南沅陵县七甲坪镇召开。 七甲坪傩戏在鸣锣开唱前,先要在堂上设神坛,坛上供奉傩公傩娘,坛后要张挂彩绘的五岳神象。而且坛前还要布置彩纸扎的三洞桃源门,象征远古人类居住的岩洞。戏台则扎在堂屋门前。请班子的东家,目的是酬神许愿,因此他们请班子来演唱傩戏,被称为“还傩愿”。 还傩愿供奉的傩公傩母,传说是远古时候的两兄妹。有一天,兄妹俩的父亲,捉住了雷公,把它关在一口大缸里,准备杀了来吃,因为正好家中没有盐了,父亲就出门找盐,临走时一再交待兄妹俩,不可揭开缸上的盖子,千万别放跑了雷公。 兄妹俩当时答应的蛮好,可等父亲一走,就起了好奇心,想偷看雷公到底长的啥样。雷公于是哀求兄妹俩放它走,兄妹俩不敢,雷公就求给口水喝,对于这个要求,兄妹俩应允了。谁知雷公喝了水,一下就来了劲,它飞出大缸,现了原形。临别时,从口中拔出一颗牙齿交给兄妹俩说:“你们把这颗牙齿栽了,到天下发洪水时,牙齿会结出一个大葫芦,可保你兄妹二人逃生。”兄妹俩就照雷公的话做了。 后来,果然天象漏了似的,大雨不断,接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大地洪水泛滥,所有陆地,全被淹没了,一切生灵,都让洪水吞噬了。人类只剩下傩氏兄妹俩靠着雷公牙齿为种,长出的葫芦舟,得以幸存。 洪水退后,上帝为重生人类,就下旨要傩氏兄妹结为夫妻。兄妹俩认为这有违伦理,起初都不愿意,后来上帝显出种种迹象,表明这是神的旨意,兄妹俩终于在经过相追、剖竹、高山滚磨等等后,确信了他们的婚姻是神的意愿,于是兄妹就成夫妻,人类又开始得到繁衍生存。这就是最古老的“血缘婚”。 因为傩氏兄妹虽然根据神的旨意,结为夫妻,但毕竟二人还是兄妹,内心存在着羞愧,于是每日相处,都以面具遮脸,这种面具,演化到后来,就成为人们还傩愿时必不可少的傩面具。 现在的傩面具,大多是工匠用木材雕刻而成。其时,在古代,傩面具通常都是青铜制成的。而这种以青铜制造面具的历史,大约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那时,生活在湘西崇山峻险中的古代先民,为纪念自己的首领蚩尤,也为了与大自然搏斗生存,无论是牧鱼还是游猎,都戴着狰狞恐怖的面具。即使在酬神还愿的歌舞娱乐时也不摘下,久而久之,就融入了傩戏之中。因傩戏的流传而将古代的这种假面舞戏剧形势保留了下来。 上古时代,中国主要有三大宗族集团,它们是夏族集团,夷族集团与黎苗集团。当时,黎苗集团生活于今河南中南部及湖北、湖南一带,其领袖人物就是蚩尤。在当时,由于湖南的金属矿特别丰富,很多裸露山外,森林被焚后,这些金属矿被熔化变形,而且比石头还要坚硬。这使黎苗部落最先掌握了冶炼技术,先于其它两大集团跨入青铜器时代。蚩尤指挥族人冶炼出铜剑、铜盔,并投入与夏族争夺中原的战争。 史书载蚩尤部“兽面鸟语”,就是指其部的动物头盔及民族语言。蚩尤的兵器与实力虽强于夏族,夏族首领轩辕(即黄帝)在用兵上却胜于蚩尤,他采用诱敌深入的运动战,把蚩尤引到夏族与夷族交界之处的涿鹿,使蚩尤劳师远征,终成疲惫之旅,而后大举反击,终于打败蚩尤军,擒杀蚩尤。 蚩尤残部,或降或逃。降的,渐渐与夏族融合,逃的,则逃过长江,躲进湘西大山,才免杀戮,得于生存。 为在恶劣环境下生存下去,幸存的人们虽远离了战争,但仍不丢弃造型狰狞的面具,他们戴着它,一是对蚩尤的缅怀,二是可以此吓住山中野兽。久而久之,历代相传,就演变为今天的傩神面具与傩戏。

傩戏,是由驱鬼避疫的祭仪舞蹈发展而来的一种剧种。明代时,由于大批汉族入滇,带来了“军傩”和“乡傩”,到清代,滇云傩戏十分活跃,并产生了不同剧种。如澄江的关索戏、昭通的端公戏、保山的香通戏和文山的梓潼戏。

云南傩戏是长期历史的积淀,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是多种文化的载体,是边地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晶,在研究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戏剧发生学、文学、美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学者对于恩施傩文化的研究论文

傩文化是中华人文始祖文化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傩神起源的传说保留了人类对“大洪水”劫后余生的远古记忆,记述了远古人类灾后余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繁衍人类的艰苦历程,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极富原始性、积极性和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的巫文化,起源于4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巫的初级阶段),到了50万年前的渔猎时期,它已发展较为成熟,从而进入中级阶段。

直到万年前的农耕时期,它已发展相当完备,进入了高级阶段。这时,一部分由巫舞演绎成傩舞,逐渐形成傩文化。

傩经历了万年的衍变与发展,由傩舞逐步发展成傩仪、傩祭、傩戏、傩画、傩具、傩坛、傩面等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傩系列文化、并幅射进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风俗风情。

傩有跨越人类多种社会制度的漫长历史,有处于各种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有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至今尚未完全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一只脚尚停留在原始思维和巫音、巫舞之中,另一只脚却已迈进了近代生活和艺术大门。

把傩作为一种复合的文化(傩与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态进行考察研究很有益处,学者们称之为傩学或傩文化学。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傩文化是中国古代一种古老而又神秘原始文化,傩文化说通俗易懂一点就是“神农文化”,要知道我国一直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农业社会。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中国农业文明核心文化是水稻文化,因此,傩文化的发展起源跟水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水稻只有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才能存活生长,并且喜暖畏寒,所以在我国水稻一般都在温暖多水的南方种植,在我国北方很少能见到种植水稻的,因为我国种植水稻的年代已久最早具体是从哪里开始种植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已不得而知,但根据水稻的生长环境可以推测我国南方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大面积水域和它的水源地都有可能是水稻文化的发祥地。由于“傩文化”是农耕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只能依附农耕文化才能生存。因此,它也应发祥于上述地区。不过也有考古学者发现中国水稻文化的发祥地,应以中国第一大湖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为首选。因为洞庭湖地区正处于北纬30度的锦绣江南,延绵八百里的水域处处都有广大的沼泽地,是生长野生稻的理想环境,有发展农耕的最佳条件。

傩文化就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一种原始信仰,是古时人们为了祭祀农神也就是傩神而形成原始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之意。

傩经历了万年的衍变与发展,由傩舞逐步发展成傩仪、傩祭、傩戏、傩画、傩具、傩坛、傩面等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傩系列文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