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05:35:54

获得诺贝尔奖的毕业论文

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5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中提出了"光量子“理论。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实这些东西稍微在百度上收索一下就知道了啊~~~~~~~~~~~哥们儿~~~你那罗贝尔了??

学位论文获诺贝尔奖

从左至右:原图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爱因斯坦与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十数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参加这次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得里克·洛仑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 E. Guye、.威尔逊、.里查森

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玻尔

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 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 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欧文·薛定谔、E. 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堡、.福勒、里昂·布里渊

具体说明: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左起第三位那个白头发老太太就是居里夫人,她是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性。1867年出生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尽管受教育较晚,却一点都没阻拦她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所作的贡献。居里夫人凭着坚韧的精神前进在严肃的学术领地中,她选择“放射性”作为其一生要攻克的领地,研究了许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钋。1910年她成功地分离了纯镭。因居里夫人的突出贡献,她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

在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当中那位老者是真正的元老级人物荷兰物理学家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仑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前排左四),电动力学里的洛伦兹力公式,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同等重要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也是他最先提出的。在莱顿大学任教期间他创立了电子论,并与塞曼因研究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发现塞曼效应,分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不仅是物理学界的明星人物,由于其通晓人文地理,且掌握多门外语,是国际物理学界的各种集会很受欢迎的主持人,此次物理学家的峰会便是由其主持

左起第二位则是量子论的奠基者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前排左二),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他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参加这届索尔维会议时他已经69岁,德高望重,是当然的前辈。19世纪末,扬弃古典物理学的观念已提上日程。因而消除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这两大理论之间的不一致,就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前提。普朗克此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在科学界一鸣惊人。这一假说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的流,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他把这种小微粒叫做量子。普朗克的假说与经典的光学学说和电磁学说相对立,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使人们对物质性和放射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一排里还有提出原子结合能理论的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1946,前排右四)。他生于巴黎,1905年他看到爱因斯坦的论文后,对相对论表示了浓烈的兴趣,并和爱因斯坦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他形象地阐述相对论并作了大量宣传工作,因而有“朗之万炮弹”的美称。1931年,正值“***事变”发生,朗之万受国际联盟委托来中国考察教育,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表示声援。他甚至呼吁中国物理学界联系起来,催化了当时酝酿已久的中国物理学会成立。朗之万本人也成为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名誉会员。发明云雾室的威尔逊也在这一排,同样堪称德高望重。

这张图片其实是经过了PS处理的,1927年,那个时候只有黑白照片。所以,这张照片另外一个牛逼之处在于其PS,简直可以称得上神P,如此多的细节,做得那么精致,那么完美。真真是毫无

这张图片其实是经过了PS处理的,1927年,那个时候只有黑白照片。所以,这张照片另外一个牛逼之处在于其PS,简直可以称得上神P,如此多的细节,做得那么精致,那么完美。真真是毫无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尼尔斯·玻尔,玻尔第一个提出量子化的氢原子模型,后来又提出过互补原理和哲学上的对应原理,他与爱因斯坦的世纪大辩论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玻尔旁边是德国大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Born,1882-1970,中排右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23年开始,他致力于发展量子理论。由于他从具体的碰撞问题的分析出发,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概率,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

再往左,是法国“**王子”德布罗意(Louls-Victorde Broglie,1892-1987,中排右三),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1924年11月,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并指出电子的波动性。这一理论为建立波动力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以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

德布罗意左边,是因发现了原子的康普顿效应而著称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中排右四),他于1922—1923年间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在索尔维的峰会上,他倾心于他的实验成果,报告了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而劳伦斯·布喇格则做了关于X射线的实验报告。

再左边,则是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保罗·A·M·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中排左五)。他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创立量子电动力学;1928年建立“狄拉克方程”,即相对论形式的薛定谔方程;这个貌似简单的方程式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诠释。1935年他曾来中国,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曾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这一排里,还有发明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布喇格。出现在照片中的威廉·亨利·布喇格(,1862-1942,中排左三)是康普顿的父亲,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排右起第三人,就是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的创立者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7-1976,后排右三),他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神秘诡谲的“海森堡之谜”,测不准原理也是他提出来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召集众多科学家研制原子弹,海森堡是其中核心人物,但最后德国并没有造出原子弹,有一说法正是海森堡没有尽全力,但海森堡本人一直拒绝披露其中的真相。

他的左边,是他的大学同学兼挚友泡利。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后排右四)是迎着20世纪的曙光来到世界的,父亲、教父坚深的物理学背景使其从小在物理学的润“物”细无声中成长。泡利是上世纪主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不相容原理、核子自旋的假设、中微子的假设,以及粒子自旋和统计之间关系的阐述,都是他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的贡献。泡利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微观粒子自旋理论泡利矩阵的始作俑者。他与海森堡同在索末菲门下学习时,经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循序渐进,而是自搞一套,老师竟也完全同意并鼓励他们这样做。

右起第六人,就是量子力学的波动形式的创立者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后排右六),量子力学里薛定谔方程,就像经典力学里的牛顿运动方程一样重要。20世纪20年代,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薛定谔的名字与爱因斯坦、玻尔、玻恩、海森堡等捆在了一起,而那只半死半活的“薛定谔的猫”更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怪异形象之一。1933年,薛定谔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的波动方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在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中,他是支持爱因斯坦最有力的科学家。

以上这些人物,是二十世纪物理科学的最杰出代表,他们在量子论和相对论两个方向上所做的贡献,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时空观念。在知识界可以这样说,不懂得这些思想的人,基本上可以视为落后于这个时代。

是的。德布罗意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尤其是关于量子问题的研究,他在该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为现代物理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24年11月,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并指出电子的波动性.这一理论为建立波动力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以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1923年9月至10月间,德布罗意在《法国科学院通报》上接连发表了三篇论文:《辐射——波和量子》、《光学——光量子、衍射和干涉》、《物理学——量子、气体运动理论以及费马原理》。在这几篇短文中,提出了现在称为“德布罗意波”的思想。1824年,在题为《量子理论研究》的博士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在前几篇文章中提出的相波理论,并于同年11月27日在佩兰的主持下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第五届索尔维物理会议

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亨里奥特(en:E. 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爱德华·赫尔岑、顿德尔(en:Théophile de Donder)、埃尔温·薛定谔、维夏菲尔特(en:E. 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威纳·海森伯、福勒、里昂·布里渊,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亨德里克·安东尼·克雷默、保罗·狄拉克、阿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尼尔斯·玻尔,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德里克·洛伦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古耶、查尔斯·威耳逊、欧文·理查森

详见

是的。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历史的上升期,猪都能飞起来。就是这样另,薛定谔也是只幸运的瞎猫。

以学位论文获诺贝尔奖

是的。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历史的上升期,猪都能飞起来。就是这样另,薛定谔也是只幸运的瞎猫。

从左至右:原图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因为发轫于这次会议的爱因斯坦与玻尔两人的大辩论,这次索尔维峰会被冠之以“最著名”的称号。一张汇聚了物理学界智慧之脑的“明星照”则成了这次会议的见证,十数个涵盖了众多分支的物理学家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爱因斯坦、玻尔更是照片的灵魂人物。参加这次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第一排:欧文·朗缪尔、马克斯·普朗克、玛丽·居里、亨得里克·洛仑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朗之万、Ch. E. Guye、.威尔逊、.里查森

第二排:彼得·德拜、马丁·努森、威廉·劳伦斯·布拉格、Hendrik Anthony Kramers、保罗·狄拉克、亚瑟·康普顿、路易·德布罗意、马克斯·波恩、尼尔斯·玻尔

第三排:奥古斯特·皮卡尔德、E. Henriot、保罗·埃伦费斯特、Ed. Herzen、Théophile de Donder、欧文·薛定谔、E. Verschaffelt、沃尔夫冈·泡利、沃纳·海森堡、.福勒、里昂·布里渊

具体说明:照片的前排,坐着的都是当时老一辈的科学巨匠,中间那位当然谁都认识,那就是爱因斯坦,他其实应该算一个“跨辈份”的人物。左起第三位那个白头发老太太就是居里夫人,她是这张照片里唯一的女性。1867年出生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尽管受教育较晚,却一点都没阻拦她在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和所作的贡献。居里夫人凭着坚韧的精神前进在严肃的学术领地中,她选择“放射性”作为其一生要攻克的领地,研究了许多物质,发现钍及其化合物的特性与铀相同。研究沥青铀矿时,她发现了镭和钋。1910年她成功地分离了纯镭。因居里夫人的突出贡献,她曾两次获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1911年的化学奖。

在爱因斯坦和居里夫人当中那位老者是真正的元老级人物荷兰物理学家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仑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1853—1928,前排左四),电动力学里的洛伦兹力公式,是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同等重要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里的“洛伦兹变换”也是他最先提出的。在莱顿大学任教期间他创立了电子论,并与塞曼因研究磁场对辐射现象的影响,发现塞曼效应,分享了19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不仅是物理学界的明星人物,由于其通晓人文地理,且掌握多门外语,是国际物理学界的各种集会很受欢迎的主持人,此次物理学家的峰会便是由其主持

左起第二位则是量子论的奠基者马克斯·普朗克(MaxPlanck1858~1947,前排左二),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他在解释黑体辐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量子”的概念。参加这届索尔维会议时他已经69岁,德高望重,是当然的前辈。19世纪末,扬弃古典物理学的观念已提上日程。因而消除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场这两大理论之间的不一致,就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前提。普朗克此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在科学界一鸣惊人。这一假说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的流,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他把这种小微粒叫做量子。普朗克的假说与经典的光学学说和电磁学说相对立,使物理学发生了一场**,使人们对物质性和放射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这一排里还有提出原子结合能理论的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1946,前排右四)。他生于巴黎,1905年他看到爱因斯坦的论文后,对相对论表示了浓烈的兴趣,并和爱因斯坦结下了深挚的友谊。他形象地阐述相对论并作了大量宣传工作,因而有“朗之万炮弹”的美称。1931年,正值“***事变”发生,朗之万受国际联盟委托来中国考察教育,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活动表示声援。他甚至呼吁中国物理学界联系起来,催化了当时酝酿已久的中国物理学会成立。朗之万本人也成为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名誉会员。发明云雾室的威尔逊也在这一排,同样堪称德高望重。

这张图片其实是经过了PS处理的,1927年,那个时候只有黑白照片。所以,这张照片另外一个牛逼之处在于其PS,简直可以称得上神P,如此多的细节,做得那么精致,那么完美。真真是毫无

这张图片其实是经过了PS处理的,1927年,那个时候只有黑白照片。所以,这张照片另外一个牛逼之处在于其PS,简直可以称得上神P,如此多的细节,做得那么精致,那么完美。真真是毫无

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哥本哈根学派”领袖尼尔斯·玻尔,玻尔第一个提出量子化的氢原子模型,后来又提出过互补原理和哲学上的对应原理,他与爱因斯坦的世纪大辩论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玻尔旁边是德国大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Born,1882-1970,中排右二),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从1923年开始,他致力于发展量子理论。由于他从具体的碰撞问题的分析出发,提出了波函数的统计诠释波函数的二次方代表粒子出现的概率,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概率解释。

再往左,是法国“**王子”德布罗意(Louls-Victorde Broglie,1892-1987,中排右三),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1924年11月,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并指出电子的波动性。这一理论为建立波动力学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使他成为第一个以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

德布罗意左边,是因发现了原子的康普顿效应而著称的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AHCompton,1892—1962,中排右四),他于1922—1923年间研究了X射线经金属或石墨等物质散射后的光谱。在索尔维的峰会上,他倾心于他的实验成果,报告了康普顿实验以及其和经典电磁理论的不一致,而劳伦斯·布喇格则做了关于X射线的实验报告。

再左边,则是英国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保罗·A·M·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中排左五)。他长期从事科学研究,创立量子电动力学;1928年建立“狄拉克方程”,即相对论形式的薛定谔方程;这个貌似简单的方程式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原子结构及分子结构都给予了新的诠释。1935年他曾来中国,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曾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这一排里,还有发明粒子回旋加速器的布喇格。出现在照片中的威廉·亨利·布喇格(,1862-1942,中排左三)是康普顿的父亲,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三排右起第三人,就是量子力学的矩阵形式的创立者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7-1976,后排右三),他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神秘诡谲的“海森堡之谜”,测不准原理也是他提出来的。。“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召集众多科学家研制原子弹,海森堡是其中核心人物,但最后德国并没有造出原子弹,有一说法正是海森堡没有尽全力,但海森堡本人一直拒绝披露其中的真相。

他的左边,是他的大学同学兼挚友泡利。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后排右四)是迎着20世纪的曙光来到世界的,父亲、教父坚深的物理学背景使其从小在物理学的润“物”细无声中成长。泡利是上世纪主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不相容原理、核子自旋的假设、中微子的假设,以及粒子自旋和统计之间关系的阐述,都是他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的卓越的贡献。泡利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和微观粒子自旋理论泡利矩阵的始作俑者。他与海森堡同在索末菲门下学习时,经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循序渐进,而是自搞一套,老师竟也完全同意并鼓励他们这样做。

右起第六人,就是量子力学的波动形式的创立者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后排右六),量子力学里薛定谔方程,就像经典力学里的牛顿运动方程一样重要。20世纪20年代,因为量子力学的发展,薛定谔的名字与爱因斯坦、玻尔、玻恩、海森堡等捆在了一起,而那只半死半活的“薛定谔的猫”更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怪异形象之一。1933年,薛定谔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的波动方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在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论战中,他是支持爱因斯坦最有力的科学家。

以上这些人物,是二十世纪物理科学的最杰出代表,他们在量子论和相对论两个方向上所做的贡献,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时空观念。在知识界可以这样说,不懂得这些思想的人,基本上可以视为落后于这个时代。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

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

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

在物理学史上,对于光的本质的争论持续了200多年的时间,产生了两种水火不容的学说,一种是微粒说,认为光是由无数微粒构成的粒子流;一种是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这两种学说互不相让,光如果是波,就不是微粒;如果是微粒,就不是波;不可能既是波,又是微粒。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论,认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这种看法才被打破。正是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中得到启发,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关于波粒二象性的假设。

路易·德布罗意1892年8月15日生于法国望族,他的家族长期为法兰西王朝效劳,功勋卓著,17世纪40年代,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封德布罗意家族为世袭公爵。数百年来,这个家族出了许多高级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科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和他的大哥莫利斯·德布罗意则以他们的科学成就而闻名于世。

德布罗意初上大学时,对自然科学并不感兴趣而专攻历史,他大哥莫利斯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家里有设备精良的实验室,路易在这个实验室里接触到许多新的物理问题,在大哥的影响下,路易才决定放弃历史,转而学习物理,成了一位半路出家的理论物理学家。

德布罗意善于直接从历史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物质波的思想正是从光学研究史和物理学其它领域的研究史的对比中产生的,他善于用简明的语言,而不用深奥的公式去阐述问题在历史上的联系。可以说,德布罗意假设是物理学和物理学研究史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产生了重大的科学效果。

德布罗意对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概念特别赞赏。1921年,他借用光量子假说,发表了一篇关于黑体辐射的论文。第二年,他又在一篇论文中用光子概念导出维恩辐射定律,他把光子看成“光的微粒”,具有质量和动量。这一时期,他对光时而呈现波动性,时而呈现粒子性这种奇特性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想把这两者统一起来。

1924年,德布罗意在《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这篇博士论文中精辟地阐述了他的这种思想,1925年在法国《物理学年鉴》上发表这篇长达100页的论文。他认为,不仅在光的理论中,而且在物质理论中必须利用波动概念和粒子概念。每个粒子都伴随一定的波,而每个波都与一个或多个粒子运动相联系。他假设一个电子和一个“物质波”的系统联系在一起,这些物质波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但相差不大。在它们传播的路上,这些波将合成为“波包”,这个“波包”将以一定的速度移动,这种速度称为“群速”,这“群速”就是粒子的运动速度,仿效爱因斯坦关于光子波长的表达式,德布罗意得出物质波的计算公式是λ=h/mv,h是普朗克常数,mv是粒子的动量。

德布罗意的论文发表后,得到法国著名科学家朗之万的赏识,他迫不及待地建议爱因斯坦务必读一读这篇文章,爱因斯坦看后,惊叹不已地称赞说:“瞧瞧吧,看来疯狂,可真是站得住脚呢!”他看出德布罗意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了巨大帷幕的一角”。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提出后,人们虽然觉得这种想法既大胆又新颖,但如何去检验这种想法的正确性?是否真能测出电子波的波长?这一波长能否与德布罗意公式算出的结果相符合?这一系列问题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人们开始通过实验去检验这一假设,但毫无效果。直到1927年,才偶然从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中获得证实。同年,苏格兰的物理学家汤姆逊从另一种办法中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设,获得了异曲同工之效。

由于德布罗意关于波粒二象性的发现,而荣获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以博士学位论文直接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科学家。

德布罗意的假说为后来薛定谔波动力学的建立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论基础。薛定谔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概念应用于原子结构学说,创立了量子力学的另一种新形式——波动力学,使德布罗意的贡献闻名于世。

毕业论文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搜一下: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一共有几位?他们是?或者没有?

威廉·康拉德·伦琴1901年,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发现的X射线。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门--牛顿力学、热 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 了巨大成果。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的任务无非 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 正是由于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它像一声春雷,引发了一系列重 大的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 的序幕。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845年3月27日生于莱因兰州的伦内普镇。3岁时全家迁居荷兰并入荷兰籍。1865年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868年毕业。1869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并担任了声学家A.孔脱()的助手;1870年随孔脱返回德国,并先后到维尔茨堡大学及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1894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1923年2月10日因患癌症在慕尼黑逝世。伦琴一生在物理学许多领域中进行过实验研究工作,如对电介质在充电的电容器中运动时的磁效应、气体的比热容、晶体的导热性、热电和压电现象、光的偏振面在气体中的旋转、光与电的关系、物质的弹性、毛细现象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将管子密封起来,以避免干扰,第一次观察到放在射线管附近涂有氰亚铂酸钡的屏上发出的微光。他以严谨慎重的态度,连续六星期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最后他确信这是一种尚未为人们所知的新射线。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报告了这一重大发现。1901年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伦琴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年的物理学奖。1895年9月8日,伦琴正在做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是由一束电子流组成的。当位于几乎完全真空的封闭玻璃管两端的电极之间有高电压时,就有电子流产生。阴极射线并没有特别强的穿透力,连几厘米厚的空气都难以穿过。伦琴用厚黑纸完全覆盖住阴极射线,这样即使有电流通过,也不会看到来自玻璃管的光。可是当伦琴接通阴极射线管的电路时,他惊奇地发现在附近一条长凳上的一个荧光屏(镀有一种荧光物质氰亚铂酸钡)上开始发光,恰好象受一盏灯的感应激发出来似的。他断开阴极射线管的电流,荧光屏即停止发光。由于阴极射线管完全被覆盖,伦琴很快就认识到当电流接通时,一定有某种不可见的辐射线自阴极发出。由于这种辐射线的神密性质,他称之为“X射线” 这一偶然发现使伦琴感到兴奋,他把其它的研究工作搁置下来,专心致志地研究X射线的性质。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他发现了下例事实。(1)X射线除了能引起氰亚铂酸钡发荧光外,还能引起许多其它化学制品发荧光。(2)X射线能穿透许多普通光所不能穿透的物质;特别是能直接穿过肌肉但却不能透过骨胳,伦琴把手放在阴极射线管和荧光屏之间,就能在荧光屏上看到他的手骨。(3)X射线沿直线运行,与带电粒子不同,X射线不会因磁场的作用而发生偏移。1895年12月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X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振奋。 作为一名有杰出成就的德国科学家,伦琴品德高尚,对荣誉和金钱极为淡漠,1901年12月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不仅拒绝在授奖典礼上发表演讲,而且谢绝了各种盛情邀请,迅速回到德国,将5万瑞典克郎的奖金全部献给沃兹堡大学作为科研费用。许多商人想用高价购买X射线的专利权,牟取暴利,巴伐利亚的王子甚至以贵族爵位来笼络伦琴,然而都被一概予以拒绝。伦琴将X射线的专利权毫无保留地公诸于世,让它为全人类服务。 当然X射线的最著名的应用还是在医疗(包括口腔)诊断中,另一种应用是放射性治疗。在这种治疗当中X射线被用来消灭恶性肿瘤或抑制其生长。X射线在工业上也有很多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测量某些物质的厚度或勘测潜在的缺陷。X射线还应用于许多科研领域,从生物到天文,特别是为科学家提供了大量有关原子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发现X射线的全部功劳都应归于伦琴。他独自研究,他的发现是前所未料的,他对其进行了极佳的追踪研究,而且他的发现对贝克雷尔及其他研究人员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实这些东西稍微在百度上收索一下就知道了啊~~~~~~~~~~~哥们儿~~~你那罗贝尔了??

获诺贝尔奖的论文及发表期刊

记得有一年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材料而获诺奖,当年为了发表有关准晶材料的论文,因与当时的公认的材料晶格有极大的不同,而被很多大刊拒之门外,不得已只好在一份影响因子非常低的刊物上发表。真是这篇论文所述的准晶材料背后人实验所证实,而获得了诺奖。 像“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米国总统一样,其它的“诺贝尔奖”也会根据西方人的需要,胡乱颁发。例如:“光电效应”忽视了金属氢的“磁力矩”切割地球磁力线释放的电磁波。 这很正常。其实也就说明了,现在中国国内高等教育机构和很多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刊物崇拜本来就是一个笑话。 要想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必须要了解期刊发表的过程。学术刊物的选稿基本上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叫做编辑选稿,另一种叫做同行评议。所谓编辑选稿很好理解,就是指由期刊编辑对所有的来稿进行审查,然后决定是否刊发。同行评议指的是,期刊编辑只做一些最基础的筛选工作,一般是针对文章本身的格式规范和作者本人的资历要求进行简单的初步审查,至于论文的实际水准是否过关值得刊发则由该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在评审通过以后,则安排刊发。 同行评议是在国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逐步成熟的一种学术刊物的选稿方式。在中国引进的时间大约是在世纪之交。就现在来看,已经成为绝大部分刊物的主流选稿方式。编辑选稿的期刊还有但是数量很少,而且学术地位普遍不高。 因此,现在要在优质期刊上发论文,就必须通过同行评议来完成。 接下来谈一谈这套制度的优缺点。 这套机制设计的初衷有两点。第一,随着科研的逐步深化和细化,学术编辑本身也不可能了解该学术领域内所有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就使其很难对非常专业细分领域的论文进行评判。在这个时候,让具有评判能力的同行专家承担这种责任,确实有合理性。第二,无论是谁来做编辑都会有自己的选稿偏好,这种偏好会带来主观方面的扭曲。引入同行评议,弱化编辑权力,可以降低编辑选稿的主观性,让学术期刊的选稿过程更加客观化。 应该说这种设想在后来的实践当中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所以将这种设想作为同行评议的优点来看待,其实也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同行评议同样存在着一些缺陷,随着这套制度的推行,时间越来越长,缺陷暴露的也就越来越明显。 第一,同行评议容易形成小圈子文化。因为能够参与这个评价过程的学者其实不多,很多学者相互之间都有联络,于是就会形成相互之间提携把持学术权力的小圈子现象。这实际上对于学术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光中国如此,西方学界也存在这种问题。 第二,同行评议模式下更倾向于支持常规研究成果的发表,而不是开创性研究成果的发表。这个原因比较简单,开创性研究成果,由于具有突破性,会使得很多既有的研究成果在短时间内立即失去价值,因此很容易受到学术领域内大量利益相关者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人又具有了同行评议的权力,那么他们就会阻止此类成果在期刊上发表。所以同行评议模式实际上是不利于开创性研究成果发表的。这也是国外很多学者对于这种选稿模式的批判所在。 除了同行评议的审稿模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导致顶级期刊很难发表具有突破性 历史 价值意义论文的原因在于这些期刊对于研究成果的完善性要求比较高。而很多突破性研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实现成果的完善化,所以相比较常规研究来说,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纵观多年来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这种顶级论文最后却只能到非顶级乃至于很多不知名的期刊上发表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的关于人口红利的论文是发表在一所大学学报上的。某些学者的论文甚至于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业内传播。有一些是会议论文。甚至于某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是以报告的形式传播出来的。 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大学当中普遍存在的期刊崇拜论是非常可笑的。大部分论文在发表后10年以内的引用次数是小于5次的。甚至于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写完以后是没有任何引用的。而顶级期刊当中的论文,绝大部分也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10年以后依然能够被人提及的人凤毛麟角。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