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sci投稿共同作者没有确认

发布时间:2024-07-02 06:39:03

sci投稿共同作者没有确认

不要着急。因为SCI期刊实在是太多了,一共有3000多将近4000种。每本期刊的做事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期刊就要求必须所有的作者确认之后才能算投稿成功。有一位作者不确认或者是点了拒绝,那么就被剔除了,共同作者的行列。有的期刊压根就没有这个环节,直接都和通讯作者联系,哪怕之前是其他作者的邮箱投稿之后要通通都转到通讯作者那边。有的期刊所有的来往邮件只发给通讯作者。有的期刊同时还要抄送其他作者。有的期刊是在最后授权协议签字的时候才会联系所有作者。所以每本期刊都不一样,你可以询问一下这本期刊是怎么操作的。即使你没有收到,并不代表你就不是共同作者了。这个要看情况。

我所经历的sci一般是在投稿时就会发邮件通知所有作者,但是不需要confirm。如果有作者否认自己的作者身份,则审稿过程中止,需要投稿者做出解释。ps:你说的作者不是指审稿者吧?

sci论文投稿设置共同一作

首先,sci几区按jcr划分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其次,sci几区按中科院划分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几区不管是jcr分区还是中科院分区,都是把收录在sci中的期刊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分区,且划分标准都与影响因子有关。但采用影响因子的基数以及期刊数量占比是不同的。jcr分区是上一年影响因子,把sci期刊平均分配,中科院分区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把sci期刊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呈现金字塔形状。sci几区中,影响力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投稿一区的sci论文,含金量最高,难度也最大。好的文章,可以挑战高分区,而相对一般的文章,考虑低分区,即作者要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另外,sci期刊录用文章起点是很高的,若连四区的sci都不达标,那说明文章还达不到发表sci的标准。作者要不提高写作文章的质量,要不找更低级别的期刊投稿发表。

sci期刊是分区的,总共划分了四个区,分别是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但划分分区的方法,分为了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具体怎么划分的,会在本文详细介绍。首先,sci几区按jcr划分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其次,sci几区按中科院划分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几区不管是jcr分区还是中科院分区,都是把收录在sci中的期刊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分区,且划分标准都与影响因子有关。但采用影响因子的基数以及期刊数量占比是不同的。jcr分区是上一年影响因子,把sci期刊平均分配,中科院分区是三年平均影响因子,把sci期刊按不同的比例分配,呈现金字塔形状。sci几区中,影响力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投稿一区的sci论文,含金量最高,难度也最大。好的文章,可以挑战高分区,而相对一般的文章,考虑低分区,即作者要根据文章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另外,sci期刊录用文章起点是很高的,若连四区的sci都不达标,那说明文章还达不到发表sci的标准。作者要不提高写作文章的质量,要不找更低级别的期刊投稿发表。

不可以。sci期刊是分区的,总共划分了四个区,分别是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

正常情况都不可以的,如果是可以的,他们那边都会有一些差距的,所以你也不用担心那个时间的长短问题。

sci投稿作者title

SCI论文格式,主要分成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题部分和附录部分。SCI论文格式前置部分包括:①题目(title);②作者(单位及/或个人姓名);③内容摘要(Summary);④关键词(key words)。SCI论文格式主题部分包括:①前言(introduction);②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③结果(results);④讨论(disscussion);⑤结论(conclusion);⑥致谢(thanks)、参考文献(references)、完成论文或投稿日期、外文摘要。附录部分包括图(chart)、表(table)、照片(photoshop)等。SCI论文格式并非一成不变,作者应根据文稿的内容、体裁及篇幅的长短撰写,切记不要硬套格式。SCI论文格式相关知识,可关注【华笙医学编译】高质量的SCI论文发表网。【华笙医学编译】汇聚了来自全球着名100多所顶尖高等教育学府的600多名各专业博士团队的雄厚学术力量,主要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SCI论文写作发表﹑医学论文润色编辑和各类科研设计相关服务。无误请采纳!

SCI论文写作格式如下:

·一般性格式要求

字体:一般选用Arial格式或者Times New Roman格式

字号:不同期刊有不同要求,一般为小四号字体或者10号字体。

字数:很多期刊对文章字数没有要求,但也有期刊会对字数有限制要求,有的要求不超过4500字或5000字。

不同层级的标题表示:注意是否加粗,字体是否有要求,标题的大小写。

斜体:个别的统计相关的字符或者拉丁学名要用斜体表示。

其他:注意期刊的要求,具体每个期刊对格式的要求都有区别,首先登录期刊投稿页面,找到For authors,information for authors,quide forauthor等选择菜单栏,找到目标期刊的投稿须知,认真阅读,然后根据要求一条条修正。

建议下载2-3篇目标期刊同类型的近期发表的期刊做模板,参考着修改格式。

Tip:如果遇到目标期刊已发表的期刊的格式与投稿须知的格式有冲突时,优先选择按照投稿须知的格式进行修改。

·关键词(Keywords)1. 形式要求:

·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

·反映全文的中心内容。

·根据期刊要求,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号或者空格隔开。

2. 字数要求:3-8个词或词组。

·引言(Introduction)1. 形式要求:

论述研究主题的现状,历史背景,目前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强调本研究的意义与重要性,概述本研究的主要方法。2. 字数要求: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 形式要求:一般分三大部分。

实验对象,包括数据来源,纳入排除标准,实验分组,数据预处理情况,伦理声明。

Tip:有的期刊要求伦理声明放在文章末尾部分。

2. 字数要求:每一小部分在50-100字之间,总体一般500-1200字之间,约占全文的1/4-1/5。

·结果(Results)

1. 形式要求:

以小标题进行分段,按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有顺序有逻辑的解释说明,可以分段,分节。注意结果的客观性描述,不可加入作者的主观评价,分析、推理或者个人感情色彩强烈的描述等。

2. 字数要求:一般500-2000字之间,约占全文的1/4-1/5。

·讨论(Discussion)

1. 形式要求:

核心内容是对实验观察中的各种现象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提出本课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

2. 字数要求:一般100-2500字之间,约占全文的1/4-1/5。

·结论(Conclusions)

1. 形式要求:一段文字概括文章的核心结果以及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2. 字数要求:一般30-120字之间。

图例说明(Figure legend)

1. 形式要求:一段文字概括文章的核心结果结论。

2. 字数要求:一般每个大图对应20-100字之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形式要求:不同期刊有不同的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一般在目标期刊的投稿格式部分或者 Endnote官网的output styles部分(...) 下载目标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并把格式导入Endnote并应用。

2. 字数要求:一般习惯上有20-50条参考文献,30条左右为常见。有的期刊限制参考文献在50条以下。

及时改正,重新检索发送。投稿的信息都是初步的,写错了没关系,还有两次修改机会。当杂志审稿完毕,文章退回修改的时候,可以修改作者,这时候怎么修改都可以。包括增加作者等信息。

sci自己投稿但不是通讯作者

sci返修后不是通讯作者看不到投稿信息。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通讯作者在sci论文发表中占据很关键的位置,主要就是负责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以及论文的设计、费用等内容。

投稿SCI时,不少人会对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的地位比较困惑。受中文杂志的影响,很多人单纯地认为通讯作者仅仅是挂个名,第一作者才是老大,因此对通讯作者的地位并不认同,然而事实上,SCI期刊中,通讯作者的地位不容小觑。那么SCI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一个人吗?有什么区别?SCI论文发表,大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情况通常下食省略了通讯作者,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是同一个人的时候,才会设有通讯作者。

还可以只要表明作者和通讯作者即可

共同第一作者毕业论文

论文两人同为一作,即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报考博士,有已经发表的论文,会带来更多的机会。而对论文的要求,会因报考的学校而异。若有明确规定,不认可共同一作,则两人同为一作是有影响的。而没有这方面规定,则论文两人同为一作,就会被认可,只是相对于独立第一作者而言,认可度更低一些。

算三作,即使在别的领域,第一名第二名并列了,后面也是第三名开始。

第一作者(First author)。

显而易见,第一作者是被认为论文所述工作的主要完成人,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能见度极高。

比如,当某篇论文被引用,该文的第一作者在所有的科技刊物中被忽略过去,因为参考文献规则可以规定非第一作者全都被“et al.”缩写掉。这时候,第一作者就像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不会早早去领盒饭的主角一个待遇。

按惯例,理工科论文的第一作者是撰写论文的那个人,而撰写论文的那个人应该具备撰写论文内容的资格,也就是说第一作者亲自参与科研项目或者实验,采集数据、动手做实验和分析结果,ta应该是该课题的主要完成者。

没有做过某项科研项目,在没有经过完成人、同意的情况下,却拿着别人的工作撰写论文的行为也算是剽窃行为的一种。

总结:

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通常是课题的主要完成人也是写出第一轮草稿的那个人。完成科研项目而愿意让别人撰写相关的科技论文,通常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在自然界,几乎找不到一个自己怀孕了N个月,却让别人下蛋的老母鸡。由完成论文主要工作的人自己执笔,写出论文初稿并作为第一作者是合理的。

当然需要了。涉及职称评定的时候,“共一”的作用就削弱了。毕竟高级职称科研成果的“纯度”,也是重要衡量指标。在评审规则中,有些顶尖高校人事处给出的明确要求是,第一作者只认可1个人,不能两个人同时享受第一作者的加分,这意味着“共一”是无效的。说了这么多,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共同第一作者、又怎么避免在“共一”上栽跟头呢?从捍卫自身劳动成果的角度来看,署名要慎重,一作绝不可轻易让人,如果是多人合作完成,又确定自己是最高贡献度,共同一作也要争取前置位,切勿随意作资源置换。从维护他人劳动成果的角度来看,如果合作伙伴确实对文章有直接贡献,必要的共同第一作者务必要如实填写。在刚刚结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汇评会后,一位评审专家就特别指出:共同第一作者不做标注、或擅自调换顺序的,无论内容多高级,直接“斩立决”。这是学术诚信的重要体现,关乎底线和伦理,因此在署名时,要做到真实客观、反复核对,把有直接贡献的研究人员都列在其中,这是学术界的“潜规则”。而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打擦边球、蹭个成果,那么“潜规则”很有可能会让你无处藏身、自毁未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