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献给艾米莉的对比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8:28:11

献给艾米莉的对比研究论文

叙事手法和主题的结合!

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优秀的毕业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由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有关英美文学选题的数量比较多,因此毕业论文出现选题过于陈旧、重复研究、参考资料雷同、学术价值低等问题。通过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改正英美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意在探寻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经过四年的学习,在离开大学、步入社会之前向学校提交的最后一份答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毕业论文是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尺度,不仅考察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次检验,学生在选题、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映射出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以英语系为例,由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英美文学方面的选题比较多,往往存在着选题过于集中、陈旧、且重复研究、参考资料雷同,故而造成同一选题文章大同小异的现象。通过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改正英美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意在探寻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过于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就笔者指导过的有关英美文学的毕业论文来看,学生的选题大多集中在少数经典作品上,并且重复研究的现象比较多。英国文学选题集中在分析《哈姆雷特》、《简爱》、《呼啸山庄》、《苔丝》、《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上,美国文学选题无外是评论《红字》、《飘》、《老人与海》、《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等。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难道除了这几部作品,没有别的作品可供研究了吗?问及学生,他们在数目众多的文学作品里很难下手的原因是:

第一、由于没有读过完整的作品,学生就选择熟悉的作家和作品来写;

第二、在英美文学课上,虽然老师介绍过很多文学作品,但因为课时有限,对作品的分析只是浮光掠影,很难做到全面和深入,只能靠学生在课下阅读和品味。学生之所以选择评论经典作品,是因为经典作品的研究文章多不胜数,方便学生参考和引用,不用为凑不够字数而担心。以《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为例,年年都有学生评论这部作品。因为福克纳是美国著名作家,有关他的研究论文很多,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供查阅;且该作品为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相比阅读起来省时省力。纵观学生的论文内容,集中研究艾米莉女人公的人物形象、主题、小说中的象征因素、叙事角度等,结果学生的论文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很难从新的角度写出新意,更不用说有学术价值了。

(二)论文内容肤浅、缺乏文学理论支撑。毕业论文内容肤浅这一现象暴露出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没有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思维习惯,同时反映出本科英美文学教学的不足之处----忽视对文学理论的教学。就同一部文学作品而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阅读视角对作品做出的诠释往往大相径庭。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例如评论《简爱》,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从读者批评、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全方位的阐释。通过教授文学批评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教材内容有待更新、增加当代文学知识。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开设,多数学校选择陈嘉的三卷本《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和常耀信的两卷本《美国文学选读》为教材,周课时为两节。因学时有限,教师在一个学期很难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现有的文学教材大都写到二战前后,很少涉及英美当代文学,这种厚古薄今的做法使得现有教材在内容上显得陈旧。英国文学历史悠久,从莎士比亚至狄更斯是英国文学的重头戏,二十世纪英国文学的比重在无形中被减少了。美国文学历史虽短,不乏有大量优秀的作品问世,二十世纪美国文学更加出彩,出现了众多一流的作家,例如菲茨杰拉尔德、海明威、福克纳、弗罗斯特等,美国文学更新的速度比英国文学快。当今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与学生所处时代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适当扩充对英美当代文学的介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一些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文学作品。以当代英国文学为例,让学生了解并阅读戈尔丁的《蝇王》、金斯利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哈罗德品特的《看门人》、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本》等作品。通过介绍和补充当代英美文学,不仅使英美文学教学与当今时代紧密结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宽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视野,避免对经典作品进行重复性的`研究。

(二)提高教学学术含量、补充西方文学理论。现今英美文学教学采取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结合式讲解,忽略对文学理论的传授。对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缺席”这一现象,不少学者表示担忧,郭英剑指出“文学理论的‘缺席’或是‘缺失’是令人深思的”。[1]事实上,与其让学生机械记忆知识点,不如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因为文学作品是永远读不完的,教会学生解读作品的方法更切合实际。文学理论能帮学生掌握认知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简要介绍不同文学时期的社会背景、主流思潮,帮助学生理清文学史的线索,然后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并结合文学批评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理解作品的深度和强度的目的。传统的文学批评采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即注重人物分析、主题分析。伴随着文学内容的多样化,该研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的诠释。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是要转变文学观念,更新文学批评的内容,向学生讲授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通过引导学生用这些批评方法解读作品,[2]为学生今后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综合多种授课方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1.结合课堂陈述(presentation)和小组讨论(groupdiscussion)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讲授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瑞普凡温克》时,教师布置提前阅读的任务,并让一名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冲突做简要陈述(presentation),这样做使大家了解小说的大概,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陈述完毕,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全班同学进行分组讨论:

what way does Irving’s portrayal of Dame VanWinkle help to illumine Rip’s character?

dothe war and the death of Rip’s wife have in commonin terms of how Rip will live the rest of his life?

接着,每组选举一名代表发言,这样做不仅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最后教师根据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2.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由于文学作品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讲解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学生有必要在课下进行延伸性阅读,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阅读书单,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作品阅读,凭着对作品的第一感悟写出读后感(response)。由于学生没有受到其它评论的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有独到之处,因此这种写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不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提高写作水平。

3.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目前网络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新宠,教师可以有效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从网上下载资料,制作有趣味性、信息量大的教学课件,巧妙结合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给学生介绍一些教辅资料网站:涵盖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评论文章、经典原著,提供国内外相近主题的网站链接等等,[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论文的缺席谈起——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02,(5):5.

[2]孙敏.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3):68.

[3]张惠卿.英美文学教改初探[J].淄博师专学报,2009,(3):

从艾米丽小姐的代表意义上写:她是美国南方文明的牺牲者,是旧价值观的维护者和破坏者。她出于名门身份高贵,为了维护这种贵族高傲的传统,她没法和周围人交流,也鲜出门;爱上北方佬却无法和他在一起相守爱情,这都证明了她是牺牲者。她坚持不交税、住老房子又体现了对旧价值取向的维护;但她同时又爱上北方工人并以杀死他的方式与之“白头到老”,这又证明了她破坏了旧价值体系。也可以从叙事的时间顺序来写,本文为倒叙,倒叙之中又含插叙。还可以从作者福克纳(Faulkner)作品南方题材的角度写。福克纳本身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又一地方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南方人生活状态的破碎、颓废、无希望,对旧价值观的维护和与南方工业文明的冲突及变化,福克纳的作品虽描写南方大家族没落的生活,但又不仅限于南方,因为他反映的是整个美国的问题。作家对南方生活现状和人们精神状态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同情又有讽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本身是对南方文明的探索与揭示:南方文明要破败了,北方势力已经侵入,人们的思想开始变通,但是艾米丽还是固守着家族的高贵不肯低头。这样的态度既古板又可敬,于是在她几近变态的毒杀爱人之后,作者还是忍不住为她的执着打动,在题目中为她献上了一朵娇艳的玫瑰。从这些角度挖掘,再加上其他论文的借鉴应该够了。

家教甚严的艾米丽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当临时工程监工的北方佬Barron,此人放浪不羁、浮躁而浅薄,他无力应承艾米丽一份稳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镇上居民看见艾米丽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她要自杀;接着Barron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艾米丽高压、专横的父亲去世后,她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越发浓重的恶臭,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希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丽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那具已腐烂多年的Barron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丽的白发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毕业论文

叙事手法和主题的结合!

从艾米丽小姐的代表意义上写:她是美国南方文明的牺牲者,是旧价值观的维护者和破坏者。她出于名门身份高贵,为了维护这种贵族高傲的传统,她没法和周围人交流,也鲜出门;爱上北方佬却无法和他在一起相守爱情,这都证明了她是牺牲者。她坚持不交税、住老房子又体现了对旧价值取向的维护;但她同时又爱上北方工人并以杀死他的方式与之“白头到老”,这又证明了她破坏了旧价值体系。也可以从叙事的时间顺序来写,本文为倒叙,倒叙之中又含插叙。还可以从作者福克纳(Faulkner)作品南方题材的角度写。福克纳本身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又一地方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南方人生活状态的破碎、颓废、无希望,对旧价值观的维护和与南方工业文明的冲突及变化,福克纳的作品虽描写南方大家族没落的生活,但又不仅限于南方,因为他反映的是整个美国的问题。作家对南方生活现状和人们精神状态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同情又有讽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本身是对南方文明的探索与揭示:南方文明要破败了,北方势力已经侵入,人们的思想开始变通,但是艾米丽还是固守着家族的高贵不肯低头。这样的态度既古板又可敬,于是在她几近变态的毒杀爱人之后,作者还是忍不住为她的执着打动,在题目中为她献上了一朵娇艳的玫瑰。从这些角度挖掘,再加上其他论文的借鉴应该够了。

我承认自己原本高贵,宁静,孤傲,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然而我的这种生命本质在南北战争后已经无处安放,时势与历史让我逐渐凋零,但是我骨子里的贵族小姐的高高在上的确让我无法拔掉身上的“刺”,于是我选择扭曲的封闭和隔绝,试图维持我那点微薄的家族尊严,最后,为了心中所谓的永恒,我选择亲手毁灭和埋葬这一切……                                                                  ——艾米丽手记 一、艾米丽性格分析 1.残存的孤傲 艾米丽原本是一位南方贵族小姐,她过惯了养尊处优、豪华奢侈的生活,可是这一切在她父亲去世后发生了巨大变化,她的父亲生前赶走了所有艾米丽的倾慕者,因此艾米丽现在亲情和爱情都一无所有,她迟迟不安葬父亲是因为自己内心的埋怨和惶恐,从此她的生活要陷入多一便士就激动喜悦,少一便士便痛苦失望的窘境。 “当地邻居想要看望她时,统统吃了闭门羹”  ,她变得怪僻乖张,孤傲冷漠,除了男仆人进进出出,艾米丽不再与任何人来往和接触,她把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仿佛那是贵族与芸芸众生本应该有 的一种阶级状态。后来,我们原本以为荷默的出现能够让艾米丽放下贵族的身段来坦然地接受爱情,然而“悲伤也不会让一个真正高贵的妇女忘记贵人举止”,艾米丽依然高傲地、藐视一切地活着,她的高傲不是一种昂然独立的姿态,而是一种万事万物必须臣服于自己的扭曲心理,荷默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当然他也并没打算与艾米丽结婚,这就激怒了骨子里高高在上的艾米丽,于是人性已经分裂的她选择了杀死荷默,还将尸体藏在房间长达四十年之久,自己每天与尸体同床共枕。 虽然这看起来扭曲又变态,而我认为这是艾米丽为自己寻找到的寄托和发泄的手段,她以“得不到就毁灭”的极端方式来维护自己在爱情中本应有的高傲。但是,这种高傲实际上只存在于她自己的内心中,事实上她哪里有什么再拿来高傲的资本呢? 2.变态的强势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待外界,“艾米丽以她的蛮横无理与冷酷无情将现任政府征收税款的连人带马全部赶出了她的家门”,可见艾米丽的性情从来就不是柔弱的,她强势到可以与当局政府抗争。另外人们举报她家散发出奇怪的气味并要求政府予以解决,可是法官也并不敢前去处理,最后还是邻居自己悄悄地潜入她的院落解决了问题。尽管人们对艾米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但是他们不敢当面与艾米丽争执或者谈论,每个人都在刻意压抑着自己的好奇心,仿佛艾米丽真的是这条街道上足够特殊的存在。 另一方面是对待爱情,“艾米丽与荷默约会时始终把头抬得高高的,要求人们尤其是情人承认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家族尊严”,他们的相处模式不是正常情侣之间的说笑和调情,而是艾米丽始终要让自己处在感情的上方,她要操纵和支配荷默和这场爱情,当荷默不与她结婚时,她悄无声息地残忍地杀死了情人。如果说对待政府的强势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正当目的,那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但是,对待爱情上这就是一种扭曲残暴的爱情观和处事方式,暴露出艾米丽性格中变态的强势和人性的缺失。 3.注定的悲剧 这篇小说只有一个主人公——艾米丽,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是为了揭示她的性格而展开的,从她残存的高傲和变态的强势中我们完全可以预示出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悲剧命运。艾米丽从一个如天使般肃穆安静的少女到一头铁灰色头发的阴暗老妇,她最终没有步入玫瑰色的明亮新房,而是在到处笼罩着墓室一般的淡淡的阴惨惨的氛围中凄惨地死去,守着尸体生活了四十年之久,无疑她想用情人腐烂的肉体来诠释她想让一切永恒不变的愿望,她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向人们证明自己的存在感和已经一去不复返的贵族历史。 艾米丽是南北战争之后南方贵族小姐的典型代表,她们故步自封,不愿意跟着时代做出任何改变,这种弃世残忍、高贵自傲、恪守旧道的旧贵族女性必然会在滚滚的历史浪潮中被淘汰,而且女性是谁会的弱势群体,大变革过程中她们不会起到主导和决定性作用,但是一定最先遭到伤害和冲击。只有个体随着历史的变迁相应作出正确的反应,我们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生活得顺遂、安心。 二、为什么说“艾米丽是一座纪念碑” 首先,纪念碑是有一定的划定和纪念意义的,艾米丽的故事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她作为南北战争中南方贵族小姐的典型代表,她们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不能去严厉评判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是否正确,大多数贵族阶级尤其是女性其实并没有超前的变革意识,因为这不是她们能够选择和改变的,而是时代赋予的。 其次,纪念代表着已经是过去式的事情,透过这座纪念碑我们是去追溯和解读后辈未能经历的历史以及历史中人们在各方面发生的种种变化,单纯地宣泄情感也好,以史为鉴也好,抑或慨叹新时代的到来,能得到什么都是好的,都是收获的。 三、为什么要献给艾米丽一朵“玫瑰花” 首先,艾米丽的贵族小姐形象原本是符合玫瑰花的,高贵浪漫、热情洋溢,永远给人以神秘之感;其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家族的衰落,艾米丽暴露自己性格的缺陷,如固守高傲尊严、强势狠毒、极端暴戾等等,这就是艳丽玫瑰本身的“刺”,无法拔除,扎痛着别人,拒绝着一切;最后,我认为福克纳是抱着同情和怜惜的情感来包容主人公艾米丽的,她的悲剧有自己性格的缺陷,但是放在时代历史大背景下,其实是无法适应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一幕社会悲剧。所以,这朵玫瑰花是献给美丽、高贵、宁静、永恒的……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似爱情小说,主线勾勒出身贵族世家的艾米丽小姐爱情的绽放与凋零;又可当作“侦探小说”,有自杀的猜测和谋杀的元素,悬疑留到文末才予以揭晓;还是“哥特式小说”的范本,神秘莫测的大宅、独居而与世隔绝的女人、常年缄默的佣人、门窗里飘出的死尸般的腐臭……家教甚严的艾米丽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当临时工程监工的北方佬Barron,此人放浪不羁、浮躁而浅薄,他无力应承艾米丽一份稳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镇上居民看见艾米丽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她要自杀;接着Barron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艾米丽高压、专横的父亲去世后,她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越发浓重的恶臭,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希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丽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那具已腐烂多年的Barron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丽的白发。Barron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为艾米丽无望的爱情的祭品,同时陈列在在祭坛上的还有艾米丽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一生。她无法攫取或挽留Barron,就毒死了他;从此夜夜和他的尸体同眠。青年学生是无法理解这种“变态爱情”的,他们很可能会直接把主题解读为:我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不过是一种自私、愚蠢、激烈至死的爱,还值得大费周章、专题歌颂?可福克纳是怎样评价艾米丽的呢?小说标题已说得很清楚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而“玫瑰”一词只出现在标题里,小说全篇没有“玫瑰”的具体意象和字样。所以曾有人专门撰文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玫瑰何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一首挽歌,缅怀一个失落的文明、一片“随风而逝”的精神世界;老南方的传统、老南方的荣光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挣扎求生,但它的宿命已注定,轰然坍塌之后一地废墟,焦土瓦砾间唯见一支玫瑰,在缝隙中摇摇晃晃,在硝烟里徒留暗香……和福克纳更伟大的作品《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相比,这部短篇自然缺乏长篇巨制才有的深刻寓意和宏大布局,但却是所有福克纳小说中“可读性”最强的一篇,一旦开卷、势必一气读完。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论文文献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福克纳一 爱米丽·格里尔生小姐过世了,全镇的人都去送丧:男人们是出于爱慕之情,因为一个纪念碑倒下了。妇女们呢,则大多数出于好奇心,想看看她屋子的内部。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至少已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那是一幢过去漆成白色的四方形大木屋,坐落在当年一条最考究的街道上,还装点着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风格的圆形屋顶、尖塔和涡形花纹的阳台,带有浓厚的轻盈气息。可是汽车间和轧棉机之类的东西侵犯了这一带庄严的名字,把它们涂抹得一干二净。只有爱米丽小姐的屋子岿然独存,四周簇拥着棉花车和汽车泵。房子虽已破败,却还是桀骜不驯,装模作样,真是丑中之丑。现在爱米丽小姐已经加入了那些名字庄严的代表人物的行列,他们沉睡在雪松环绕的墓园之中,那里尽是一排排在南北战争时期杰弗生战役中阵亡的南方和北方的无名军人墓。 爱米丽小姐在世时,始终是一个传统的化身,是义务的象征,也是人民关注的对象。打一八九四年某日镇长沙多里斯上校——也就是他下了一道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不得上街的命令——豁免了她一切应纳的税款起,期限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去世为止,这是全镇沿袭下来对她的一种义务。这也并非说爱米丽甘愿接受施舍,原来是沙多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大套无中生有的话,说是爱米丽的父亲曾经贷款给政府,因此政府作为一种交易,宁愿以这种方式偿还。这一套话,只有沙多里斯一代的人以及像沙多里斯一样头脑的人才能编得出来,也只有妇道人家才会相信。 等到思想更为开明的第二代人当了镇长和参议员时,这项安排引起了一些小小的不满。那年元旦,他们便给她寄去了一张纳税通知单。二月份到了,还是杳无音信。他们发去一封公函,要她便中到司法长官办公室处去一趟。一周之后,镇长亲自写信给爱米丽,表示愿意登门访问,或派车迎接她,而所得回信却是一张便条,写在古色古香的信笺上,书法流利,字迹细小,但墨水已不鲜艳,信的大意是说她已根本不外出。纳税通知附还,没有表示意见。参议员们开了个特别会议,派出一个代表团对她进行了访问。他们敲敲门,自从八年或则十年前她停止开授瓷器彩绘课以来,谁也没有从这大门出入过。那个上了年纪的黑人男仆把他们接待进阴暗的门厅,从那里再由楼梯上去,光线就更暗了。一股尘封的气味扑鼻而来,空气阴湿而又沉闷,这屋子长久没有人住了。黑人打开了一扇百叶窗,这时,便可看出皮套子已经圻裂;等他们坐了下来,大腿两边就有一阵灰尘冉冉上升,尘粒在那一缕阳光中缓缓旋转。壁炉前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面放着爱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 她一进屋,他们全都站了起来。一个小模小样、腰圆体胖的女人,穿了一身黑服,一条细细的金表链拖到腰部,落到腰带里去了,一根乌木拐杖支撑着她的身体,拐杖头的镶金已经失去光泽。她的身架矮小,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在别的女人身上显得是丰满的东西,而她却给人以肥大的感觉。她看上去像长久泡在死水中的一具尸体,肿胀发白。当客人说明来意时,她那双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活像揉在一团生面中的两个小煤球似的眼睛不住地移动着,时而瞧瞧这张面空,时而打量那张面孔。 她没有请他们坐下来。她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地听着,直到发言的代表结结巴巴地说完,他们这时才听到那块隐在金链子那一端的挂表滴答作响。 她的声调冷酷无情。“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纳。沙多里斯上校早就向我交代过了。或许你们有谁可以去查一查镇政府档案,就可以把事情弄清楚。” “我们已经查过档案,爱米丽小姐,我们就是政府当局。难道你没有收到过司法长官亲手签署的通知吗?” “不错,我收到过一份通知,”爱米丽小姐说道,“也许他自封为司法长官......可是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 “可是纳税册上并没有如此说明,你明白吧。我们应根据......” “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缴。” “可是,爱米丽小姐——” “你们去找沙多里斯上校。”(沙多里斯上校死了将近十年了。)“我在杰弗生无税可纳。托比!”黑人应声而来。“把这些先生请出去。” 二 她就这样把他们“连人带马”地打败了,正如三十年前为了那股气味的事战胜了他们的父辈一样。那是她父亲死后两年,也就是在她的心上人——我们都相信一定会和她结婚的那个人——抛弃她不久的时候。父亲死后,她很少外出;心上人离去之后,人们简直就看不到她了。有少数几位妇女竟冒冒失失地去访问过她,但都吃了闭门羹。她居住周围惟一的生命迹象就是那个黑人男子拎着一个篮子出出进进,当年他还是个青年。 “好象只要是一个男子,随便什么样的男子,都可以把厨房收拾得井井有条似的。”妇女们都这样说。因此,那种气味越来越厉害时,她们也不感到惊异。那是芸芸众生的世界与高贵有势的格里尔生家之间的另一联系。 邻家一位妇女向年已八十的法官斯蒂芬斯镇长抱怨。 “可是太太,你叫我对这件事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说。

从艾米丽小姐的代表意义上写:她是美国南方文明的牺牲者,是旧价值观的维护者和破坏者。她出于名门身份高贵,为了维护这种贵族高傲的传统,她没法和周围人交流,也鲜出门;爱上北方佬却无法和他在一起相守爱情,这都证明了她是牺牲者。她坚持不交税、住老房子又体现了对旧价值取向的维护;但她同时又爱上北方工人并以杀死他的方式与之“白头到老”,这又证明了她破坏了旧价值体系。也可以从叙事的时间顺序来写,本文为倒叙,倒叙之中又含插叙。还可以从作者福克纳(Faulkner)作品南方题材的角度写。福克纳本身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又一地方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南方人生活状态的破碎、颓废、无希望,对旧价值观的维护和与南方工业文明的冲突及变化,福克纳的作品虽描写南方大家族没落的生活,但又不仅限于南方,因为他反映的是整个美国的问题。作家对南方生活现状和人们精神状态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同情又有讽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本身是对南方文明的探索与揭示:南方文明要破败了,北方势力已经侵入,人们的思想开始变通,但是艾米丽还是固守着家族的高贵不肯低头。这样的态度既古板又可敬,于是在她几近变态的毒杀爱人之后,作者还是忍不住为她的执着打动,在题目中为她献上了一朵娇艳的玫瑰。从这些角度挖掘,再加上其他论文的借鉴应该够了。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似爱情小说,主线勾勒出身贵族世家的艾米丽小姐爱情的绽放与凋零;又可当作“侦探小说”,有自杀的猜测和谋杀的元素,悬疑留到文末才予以揭晓;还是“哥特式小说”的范本,神秘莫测的大宅、独居而与世隔绝的女人、常年缄默的佣人、门窗里飘出的死尸般的腐臭……家教甚严的艾米丽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当临时工程监工的北方佬Barron,此人放浪不羁、浮躁而浅薄,他无力应承艾米丽一份稳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镇上居民看见艾米丽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她要自杀;接着Barron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艾米丽高压、专横的父亲去世后,她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越发浓重的恶臭,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希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丽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那具已腐烂多年的Barron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丽的白发。Barron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为艾米丽无望的爱情的祭品,同时陈列在在祭坛上的还有艾米丽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一生。她无法攫取或挽留Barron,就毒死了他;从此夜夜和他的尸体同眠。青年学生是无法理解这种“变态爱情”的,他们很可能会直接把主题解读为:我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不过是一种自私、愚蠢、激烈至死的爱,还值得大费周章、专题歌颂?可福克纳是怎样评价艾米丽的呢?小说标题已说得很清楚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而“玫瑰”一词只出现在标题里,小说全篇没有“玫瑰”的具体意象和字样。所以曾有人专门撰文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玫瑰何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一首挽歌,缅怀一个失落的文明、一片“随风而逝”的精神世界;老南方的传统、老南方的荣光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挣扎求生,但它的宿命已注定,轰然坍塌之后一地废墟,焦土瓦砾间唯见一支玫瑰,在缝隙中摇摇晃晃,在硝烟里徒留暗香……和福克纳更伟大的作品《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相比,这部短篇自然缺乏长篇巨制才有的深刻寓意和宏大布局,但却是所有福克纳小说中“可读性”最强的一篇,一旦开卷、势必一气读完。

家教甚严的艾米丽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当临时工程监工的北方佬Barron,此人放浪不羁、浮躁而浅薄,他无力应承艾米丽一份稳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镇上居民看见艾米丽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她要自杀;接着Barron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艾米丽高压、专横的父亲去世后,她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越发浓重的恶臭,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希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丽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那具已腐烂多年的Barron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丽的白发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论文答辩问题

从艾米丽小姐的代表意义上写:她是美国南方文明的牺牲者,是旧价值观的维护者和破坏者。她出于名门身份高贵,为了维护这种贵族高傲的传统,她没法和周围人交流,也鲜出门;爱上北方佬却无法和他在一起相守爱情,这都证明了她是牺牲者。她坚持不交税、住老房子又体现了对旧价值取向的维护;但她同时又爱上北方工人并以杀死他的方式与之“白头到老”,这又证明了她破坏了旧价值体系。也可以从叙事的时间顺序来写,本文为倒叙,倒叙之中又含插叙。还可以从作者福克纳(Faulkner)作品南方题材的角度写。福克纳本身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又一地方作家,他的作品多反映南方人生活状态的破碎、颓废、无希望,对旧价值观的维护和与南方工业文明的冲突及变化,福克纳的作品虽描写南方大家族没落的生活,但又不仅限于南方,因为他反映的是整个美国的问题。作家对南方生活现状和人们精神状态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同情又有讽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本身是对南方文明的探索与揭示:南方文明要破败了,北方势力已经侵入,人们的思想开始变通,但是艾米丽还是固守着家族的高贵不肯低头。这样的态度既古板又可敬,于是在她几近变态的毒杀爱人之后,作者还是忍不住为她的执着打动,在题目中为她献上了一朵娇艳的玫瑰。从这些角度挖掘,再加上其他论文的借鉴应该够了。

《玩偶之家》怎么样呢?同为英语专业的人对你表示深切的同情。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小说"的代表作家.在他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三次冲突、其所采取的不同抗争手段以及不同的结局蕴涵着作者的创作宗旨:主人公是南方旧势力的代表人物,在代表北方的新势力逐渐占上风的南方,两种势力间发生的冲突其结果为处于强势的北方必然占上风,而处于弱势的南方必然败落.个别人物凭借旧有的特权地位只能暂缓其衰败势头,却最终摆脱不了自己灭亡的命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看似爱情小说,主线勾勒出身贵族世家的艾米丽小姐爱情的绽放与凋零;又可当作“侦探小说”,有自杀的猜测和谋杀的元素,悬疑留到文末才予以揭晓;还是“哥特式小说”的范本,神秘莫测的大宅、独居而与世隔绝的女人、常年缄默的佣人、门窗里飘出的死尸般的腐臭……家教甚严的艾米丽小姐爱上了一生中唯一结交过的青年异性,来小镇当临时工程监工的北方佬Barron,此人放浪不羁、浮躁而浅薄,他无力应承艾米丽一份稳定的婚姻生活。于是镇上居民看见艾米丽进药店买了砒霜,纷纷猜测她要自杀;接着Barron失踪,再也没人见过他。艾米丽高压、专横的父亲去世后,她深居简出、大门紧闭;左邻右舍开始闻到她的宅子里飘出的越发浓重的恶臭,没人敢去惊扰她,于是偷偷地在门边、窗下撒石灰,希图掩盖那股难以忍受的味道;艾米丽小姐去世了,她下葬之后,人们终于得以进入那所阴暗的深宅,在一间锁上的房里,发现床上那具已腐烂多年的Barron的尸体,尸体旁另有一个枕头,有人睡过的痕迹,枕头上几根长长的白发——艾米丽的白发。Barron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成为艾米丽无望的爱情的祭品,同时陈列在在祭坛上的还有艾米丽自己的青春和自己的一生。她无法攫取或挽留Barron,就毒死了他;从此夜夜和他的尸体同眠。青年学生是无法理解这种“变态爱情”的,他们很可能会直接把主题解读为:我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不过是一种自私、愚蠢、激烈至死的爱,还值得大费周章、专题歌颂?可福克纳是怎样评价艾米丽的呢?小说标题已说得很清楚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而“玫瑰”一词只出现在标题里,小说全篇没有“玫瑰”的具体意象和字样。所以曾有人专门撰文探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玫瑰何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一首挽歌,缅怀一个失落的文明、一片“随风而逝”的精神世界;老南方的传统、老南方的荣光在北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挣扎求生,但它的宿命已注定,轰然坍塌之后一地废墟,焦土瓦砾间唯见一支玫瑰,在缝隙中摇摇晃晃,在硝烟里徒留暗香……和福克纳更伟大的作品《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相比,这部短篇自然缺乏长篇巨制才有的深刻寓意和宏大布局,但却是所有福克纳小说中“可读性”最强的一篇,一旦开卷、势必一气读完。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的论文

中山大学社会学考研经验分享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平静努力的人”,这句话在我考研的时候一直激励着我。前几天,中大社会学专业公布拟录取名单,从17年8月到18年3月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有了着落。回顾这段漫长的战期,我想把自己的所思所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一、何时确定报考院校

刚步入大学,那时的我,便有了读研的想法。可能是一种名校情结,对名校的憧憬;也可能是心有不甘。(所以我从大一就有意识地提高专业成绩,培养科研能力,这两点在面试中极其重要。)最开始并没有确定目标院校,一次调研的机会让我在报考院校方面日渐清晰。那是大二的暑假,我参加中山大学劳动力动态调研,遇到了中山大学社会学的研究生师兄,他人超好,对我们一同调研的同学很是照顾。渐渐地,我的学涯规划清晰明朗了起来,在大三的时候确定了报考中山大学社会学。作为“双非”的学生,曾一度害怕自己在面试时处于劣势。于是,大三的时候,疯狂参加重量级的比赛,埋头做课题,写文章,想在科研方面展现自己的优势。

建议:如果有考研想法的同学,最好在大三的时候开始查找相关院校的信息,着手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可以找老师、学长和学姐咨询,最好是嫡系的学长、学姐。一方面,信息咨询会方便很多,而且可提供有效的小道消息。定目标的时候不能太盲目,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确立。考研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有的人看重名校,有的人看重专业。要根据每年的报录比来评估合理的院校,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同学很优秀,但是目标院校过高导致最后没有理想的结果。现实很残酷,优胜劣汰。考研目标不急着下定论,可以反复思考比较,慎重审思之后,下定决心,便只顾风雨兼程。

二、干货之具体复习方法

英语

由于对自己英语盲目自信,高考英语138,大一过四六级分数都还ok。结果考研英语成绩非常不理想,不到70分,分享一下惨痛的教训:

资料:张健黄皮书真题

英语阅读理解150篇

红宝书单词

每天早上起床背一个小时单词,下午做英语(因为考研英语下午考)。真题是在17年8月份开始做,每做一套需要花四天的时间去消化吸收,模拟考一遍可能会花三个半小时,然后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分析答案解析。后来做了5套左右,效果不佳,错误率极其高。完型20个错8个,阅读20个错8个,翻译基本只能拿3分,新题型发挥不稳定。于是改变策略,按照题型做,今天做几套完型,明天做几套阅读。正确率稳定之后,开始一套一套模拟。做完一套我会认真朗读,消化吸收,分析错的原因。15年到17年的真题我是考研前半个月才开始做的,之前一直留着。因为考研期间还有很多杂事,所以第一遍英语真题直到11月初才做完。11月中旬开始做第二遍,基本一天消化一遍。12月负责每天做1-2篇阅读理解,把15-17的真题进行模拟考试,基本是65-70分。最后一个星期背英语作文,作文没买资料,背的就是黄皮书的答案。考试前一天预测英语作文可能与共享单车这些热点有关,便查了相关资料,但是并没有用上。

政治

由于是文科生,而且又是党员,在党的领导和熏陶下,一直觉得自己政治觉悟还可以(嘻嘻)。对政治考试只在战略上藐视,却没能在战术上重视。结果政治也没考好,不到70分,分享一下惨痛教训。

资料:肖4肖8

风中劲草

精讲精练

1000题

10月末开始复习政治,做1000题,没有做完(想哭,太多了)。11月初,开始看风中劲草,大概看了5-6遍,完全没有记住什么东西,当时好慌。后来大家安慰我说,政治简单只要看肖4肖8就稳了。因为17年压中4道大题,于是我当真了。最后我只背了肖4和肖8,考试前一个星期上了肖秀荣的冲刺班,他亲自来讲了一个上午分析题型。当时觉得我政治完全ok了,见到男神本尊,他会保佑我的。结果考试的时候,天啦噜!!!平时不好好背书,选择题个个没把握,大题背的答案成了材料。心塞塞的,愧对自己是文科生的身份。选择题一共错了10个吧,大题就靠材料和自己组织语言拼凑。大家吸取我的教训,战术上须得重视。

建议:大家可根据时间安排以及其他科目复习程度安排自己的政治复习时间,因为政治主要是背,太早了背了就忘,太晚了来不及。一般9-10月份可以开始着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配套练习1000题(重点做选择题,分析题不用担心到十二月各位政治押题大咖肖秀荣、蒋中挺、任汝芳、米鹏会出预测卷)。11月份可以开始看风中劲草,12月份重点消化吸收肖4肖8等预测卷,不要一股脑做完,一套套做,做完一套分析一套。关于培训班,我英语政治都没有报班,最后考研前一个星期学校给了我一张肖秀荣的冲刺培训券,认真听了一个上午,但是感觉还是要靠自己好好背知识点。

专业课考核

社会学初试指定教材

647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 ,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42社会研究方法和社会统计学

①《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②《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李沛良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③《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

④《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艾尔□巴比,华夏出版社,2005

专业课一:理论和概论

资料:自己整理的理论(从孔德到当代的吉登斯等二十多位学者的思想背景、代表作、理论观点等)概论(郑杭生版浓缩)+05-17年的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书目+整理收集相关论文

首先,把理论和概论的考研书目过一遍,结果重点知识完全没有记住。于是,我开始自己整理笔记。理论按照时间线(古典: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等等;现代六大理论:结构功能、社会冲突、社会交换、符号互动、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学;当代:科尔曼、新功能主义、哈贝马斯、布迪厄、吉登斯等),概论我主要把郑杭生的进行浓缩,之前一直推荐郑的概论,今年不知道为啥变了,习惯了用郑杭生的概论。整理好笔记之后开始分析真题,真题从05年开始,按照考点在书本上一个个标记。比如05年概论名词解释:“文化整合”,我就在概论书159页文化那一章标记考点,哪个章节考点出现次数多就重点复习;理论05年名词解释“单边垄断”,我就在社会交换论埃默森那一页标记考点。后来发现理论主要考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这些近代思想,但是也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还是应该扎实复习。这样一年一年的真题分析我就差不多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所以理论的分数排第二,130+,猜中了80分的题目。由于是涂尔干逝世100周年,我把涂尔干的所有理论背的滚瓜烂熟结果考了30分的大题,今年考了一个50分的原题,“分析米尔斯的中产阶级这本书并进而谈谈你对中国中产阶级的看法”,之前有很认真分析真题做答案,所以这50分也挺简单的。

专业课一:方法和统计

资料:05—17的真题及部分答案解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笔记+统计PPT+整理笔记(重点浓缩版)+考研书目

由于自己经常做调研,对于方法的实践较为了解。方法自己没有动手整理笔记,在网上找到一个很不错的关于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的浓缩版。因为平时运用比较多,方法的复习我主要是分析真题与每个章节出现的考点。抽样那一章年年都会考,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了解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具体的方法和技术: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抽样方法、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分析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统计一定要好好复习,李沛良的社会研究统计运用一定要好好看,不能忽略任何可能考的重点。每个都有可能会考。比如17届就考了“反事实”,今年考了什么泊松分布(各种想不到的),最后一个大题我都没看懂题目,感觉自己疏忽了。前面几章关于测量层次用什么方法分析,如定类和定类之间、定序和定序之间、定距和定距之间具体用Lamda、Gama等公式和应用规则一定要牢记,还有后面几章的数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净相关分析等等)、各种假设检验、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也要弄懂。重要的概念会考名词解释,今年考了单选多选都是五六分一个,心疼自己错多了可能就byebye了,还有简答与论述。

建议:统计重点复习百利而无一害,今年很多人方法统计没过线,调剂的资格都没有。统计光死记硬背是没用的,需要理解并运用。比如最基本的集中趋势(平均值、众数、中位数)、离散趋势(标准差、质异指数、四分位差)公式计算;不同测量层次之间如何分析与计算,Lamada对称与不对称,tau-y,Gamma,积矩相关,简单线性回归,相关比率等等;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多变项分析(详析分析、多因分析、多项相互关系分析)等等。

三、小结

总之呢,作为一个本科是社会学专业的考生来说复习起来会比跨考生要轻松一丢丢,但是我感觉自己考试能力没有跨考生厉害,感觉给社会学的人丢脸了。不管是不是跨考,其实考研没有轻松与不轻松之说,内心的压力与渴望时刻督促着你,看着遥遥无绝期的路口也许会动摇,不知道何去何从。但请坚持下去,我一直记得汪涵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不怕,都学着接受,接受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臂膀更加有力,双臂更加坚强,当哪一天遇到机遇时你能有力量抓得住。”

总结:考研没有捷径,拼的是毅力、恒心,如果确定考那些优秀的学校也不要畏惧害怕,人的极限总是在应对挑战时才能知道,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这是一段孤独艰苦而结果未知的旅程,你赌上的是自己的一点努力和拼搏,只要全身投入奋战,不管最后是否能如愿都将收获一颗成长的心。我和研友从去年7月份以来白天不带手机,每天学习12--14小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不到食堂吃早饭而选择自己带面包和牛奶,咖啡口香糖是最佳伴侣。但我常和她说我很享受那段在夜里寂静无人、落叶满地的路上骑着自行车回宿舍的时光,我们一同经历了七月流火、落叶满地、大雪纷纷,感谢有她的陪伴,使我不至寂寞而早日放弃。怀念,那种坚定又迷茫的心情!怀念,图书馆五楼那些叫不出名字但每日相见的朋友们!怀念,那段我奋斗过、认真过、努力过的时光!

考研我不曾放弃,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上肩负着使命,我想证明双非的学子其实并不差,我们好着呢!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都应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90后未来会是扛把子。

《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Earl R. Babbie))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社会研究方法

作者:艾尔·巴比(Earl R. Babbie)

译者:邱泽奇

豆瓣评分: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4

内容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是美国大学通用的社会学教材,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1975年初版刚一面世即引起学术界关注。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广泛的讨论范围、严密的论述,从社会理论的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的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的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

《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悦·读人生》中包含了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者简介:

艾尔·巴比(Earl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后应征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后开始了社会学教学工作,并著有包括畅销教材《社会研究方法》在内的多部著作。

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设计、试调查(2008)、首轮调查(2010)的组织者,首任PI组组长。1986年进入社会学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师从费孝通先生。主要研究领域:组织社会学(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项目评估。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分享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选择该院校该专业考研的原因以及考虑到的因素:

选择该院校的原因:华东理工大学在全国排名前3,一直以来是我的梦校了。高中就一直渴望着能到华东理工大学读书,研究生也想圆了这一梦想。华东理工大学“自由而无用”的民间校训以及“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官方校训一直吸引着我,我深刻向往着华东理工大学自由的生活,学校里的学风也分外令人向往。而且有着华东理工大学作为研究生学历的加成,以后更方便找工作,这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学历提升。

选择该专业的原因:我是跨专业考研的。近几年考研形势分外严峻,2022年考研人数激增至457万,且近几年疫情冲击下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未来的考研形势也一定会愈发严峻。这时候选对专业特别重要。人们都说考研“选择大于努力”并非没有道理。看看自己是为了稳妥一点上岸还是为了冲刺一把冲个好专业。我是想有个研究生学历。相比于金融经济这类大大大热门,以及法学这类大大大热门,社会工作专业招收人数多,上岸相对可能性较高。虽然网上有很多人劝退考研社会工作,但是个人认为,这个专业相比其他专业更容易上岸,求稳可以选择这个专业。而且每年都有很多双非+跨考的人上岸华东理工大学社工,我怎么就不行呢?

(2)该院校该专业考研报录情况、考研难度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考研报录比一直没有公布,但就我目前了解的来看,报的人数并不算多,该专业每年大概录取25人左右,而网上看到报考该专业的+来咨询的其实很少,个人观点:报录比不算高。

总的来说,按照公布的数据来看,除了18年的报录比在11:1左右,该专业近两年的报录比在3:1—5:1之间,近两年报名人大幅减少,统招录取人数有所增长,导致报录比有所下降,仅从这一方面来看,考研的竞争难度大幅降低。

二、初试经验

1.公共课

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大学467分通过的四级考试,六级没有考过。英语基础其实一般般,但是我开始的时间比较早,不断地背单词,在四月份之前解决了语法问题,然后开始做早些年的真题掌握真题的风格。

关于英语的复习,我想说的是单词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词汇,一切都是空谈。考研英语对词汇的深度考察的很深,对语法的要求不高,这样来说吧,高考英语能达到130分,那个水平的语法完全足够应付考研英语。接下来谈一下我当时是怎么来复习英语的吧:每天花一个半小时背单词,早上一个小时,晚上半个小时复习。单词一次性是记不住的,我当时用的陈正康的考研单词书,背了三遍,然后在真题里面去反复的记忆单词一直维持到考研那天,关于单词我建议掌握10个左右的词根词缀对自己帮助很大。比如tion名词性后缀,al既有名词也有形容词后缀,ism后缀常翻译为某某主义,ist常译为某某主义者,ate绝大部分为动词后缀,ity名词性后缀常译为某某性等等,掌握了这些东西对自己分析长难句也非常有帮助能够快速定位谓语动词。后缀改变的是词性,前缀改变的是词义。

如果自己真的背单词感觉有点吃力建议去看一下陈正康老师的母词记忆法,一生二,二生四,以至无穷,带你了解到一个单词的前世今生。然后再说一下单词记忆的深度。比如address这个单词初中词汇当名词地址,当动词写地址的意思,但是在考研里面考的意思是解决,演讲的意思尤其是当解决的时候完全是大师级别的写法,所以单词的意思记的要深。

关于语法这一块田静老师讲的不错,跟着走问题不大。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块阅读理解,跟唐迟老师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唐迟老师会把阅读的那些套路告诉你,一些标志性的词标点符号需要慎重,往往会提供答案的线索。

简而言之跟着唐老师做阅读,非常清爽。

然后到了9月份就开始准备作文模板,力推刘晓艳老师,手把手教你制作,很多替换,不担心重复。英语只要把单词解决,基本语法搞定,掌握真题那些套路考到70分是一个很正常现象。

考研政治:

政治的学习我是在十月份展开的。在每天清晨和傍晚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去背诵知识点,反复不断加深记忆。

我的考研政治参考书主要有以下几本: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里面对于知识的总结非常细致,逻辑也是很清晰的。

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这个主要是针对精讲精练中的知识点进行的练习,里面的问题包含了历年真题以及一些很细的知识点也会有,是比较全面的学习考研政治的参考书,如果觉得还是不全面,可以看一些徐涛老师的参考书作为辅助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最后的十二月冲刺阶段,预售的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会相继出来,需要认认真真做这十二套卷,分析错题并回顾相关知识点,查缺补漏。

根据往年的分析来看,考研政治中有很多知识点的考察在十二套卷中都有出现,因此非常有必要好好把握这两本参考书。对于政治的学习,在精不在早。

专业课备考经验: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一共要考两门专业课: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参考书目一共有10本: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扎斯特罗《社会工作实务》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

这些。其中,顾东辉的《社会工作概论》是重中之重,只要把这本书背熟透了,考试一定没有问题,因为大多数考试内容都是从这本书中出出来的。

22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理论专业课相对比较简单,而实务比较灵活。后面的考研也有这种趋势,就是实务越来越灵活。因此强烈建议要多做实务题,多多练题。

我建议备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重点:第一,先老老实实把顾东辉老师的书看一遍,然后从顾书开始背诵,各种侧边的标注知识点都要背诵。在背诵过程中可以边背边圈画重点,也可以边背边写辅助记忆。顾书的背诵可能会比较晦涩,在背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最少要滚动三至四遍,但重点不在遍数而在背诵的熟练程度。

除了顾书其他的专业课书考察的主要是名词解释,因此要在这些书中划出一些重点的名词,这些书也可以从学长学姐那里买整理好的资料,用他们整理的资料进行背诵,事半功倍,节约时间。

第二,主要就是练习真题,进行备考模拟。复旦的真题非常重要,有一些考题考点会重复出现。同时注意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场环境和答题过程,避免真正考试时时间安排不妥当。这阶段还要加强对实务真题的训练,总结答题技巧。

第三,需要对前两阶段总结的易难点进行回顾,同时使用《二十天决战MSW》,了解最新时事热点,社工热点;也要关注社工讲座及复旦老师论文,作为书本知识的补充。

一些小建议:

首先,及时调整心态。适当放松真的很重要,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比如我是那种不紧不慢的性格,有的时候就要给自己适当的增加压力。我室友是那种对自己要求很高,时刻紧绷的人,他就经常崩溃,然后通过放假和放松调整自己的情绪。

其次,规划好,并且把握自己的节奏。规划很重要,不仅仅是短期的规划,还是长期的规划都要有,尤其是在8、9月份,最容易放松和无所事事,结合自己的能力做好任务的规划,然后再在每个阶段做小的计划,前期我只做了大的规划,到了60天左右的时候,我是每天都有计划。关于做计划,举我自己的例子,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人,所以我会把时间安排的很紧张,每天的任务超过能力一点点,没做完就会督促我明天做的更好、更认真,而且我很容易从小任务的完成中获得满足。但是不推荐有强迫症的宝贝这么做,比较推荐如果要保持每天饱满的状态,可以每天给自己设置刚好的任务量或者稍少一点的任务量,这样时间有盈余可以做些别的,也能提高每天的状态,一天比一天更自信。所以,每个人的学习状态是不一样的,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就行了,千万不能盲目跟风啊!

再次,时间问题。我是那种一定要睡饱的人,所以我一般睡到自然醒,9点左右抵达考研教室,然后晚上10点回宿舍。保持最佳的状态,提高效率,看到很多鸡汤说效率很重要,时长不是王道,真的不要相信,效率重要,时长也很重要,每天都要至少7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才行的,没有量的积累,很难发生质变!

最后,就是要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每天不管是学习还是背书,都是自己一个人,真的需要有一个可以沟通发泄的对象,随便聊点什么别的话题,当你再回到学习界面的时候,思绪会更清晰,就相当于是一次清空和再储存的过程。说话的人可以是室友、朋友、父母,不一定要研友,而且我也不太推荐找研友、异性研友更不推荐,不要把有限的时间放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专注一件事已经很辛苦了!

复试经验

(一)复试内容

山大复试内容很简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重点是对专业课的考察,大部分是从关信平《社会政策》的课后题中抽取问题,只考察一道题目,复试时会进行抓阄,同一题目不会抽取第二次,不过放心,山大老师都没有那么严格的,如果第一轮答题老师不太满意的话,老师会再针对你的答题情况进行提问的,因此你还可以进行补充,但我当时好像第二次的答案老师都不太满意,所以大家不要认为初试成绩高复试就可以放松了!英语提问比较简单,主要是提问“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为什么跨专业(跨考生尤其注意)”等比较常规的问题,只要好好准备就没有问题,并且,英语占比重是较低的,听室友讲,英语都没听明白老师问的啥,但最后也过了,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另外,如果老师对你的简历比较感兴趣的话,也有可能会提问,所以最好预估一下老师会提问什么问题,做好准备。

(二)复试难度

总体来看,复试考察内容较为简单,难度较小,内容是在规定书目《社会政策》当中,英语考察难度也较小。

(三)院系特点

因为疫情原因,复式方式为线上复试,提前会进行抽号以及检查设备,院系老师都较为友好,一般不会太难为你,只要准备充分,就没问题哒!!

写在最后:

在备考过程中感触很深的一点,踏踏实实很重要。常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句话很适用于考研。大多数人容易被考研人数、报录比、考研形势所吓倒,从而丧失信心。我在考研之前也有很多悲观想法,觉得自己一定考不上,但后来发现,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每天定好任务,踏踏实实地完成,踏踏实实地备考,不要整花里胡哨的东西,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及信心,一定能为自己辛苦的这一年交上满意的答卷!加油!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