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以家园为主题的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30 04:48:33

以家园为主题的议论文

我们最怕失去家园,失去今生今世的证据,因为我们知道,当家园废失时,所有回乡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因为爱,所以怕失去。忧心十年后、几十年后你和别人聊起溪头的荠菜、成片的金穗、枝头扑棱飞起的喜鹊时,别人却觉得这是个谎言。“哪里来的这么美的家园!?”忧心你疯狂地眷念着的故乡的水,潋滟了你的眼的井泉,那些你在家园里生活的证据,都将不复存在。正因人们深爱着故乡,才忧心耿立所说的“推倒了成片的麦穗,推倒了精神的家园”,才忧心陶潜的“田园将芜胡不归兮!”然而,故乡已然开始沉沦。房屋倒塌时带着人们浓浓的思念,发出一声巨大的呜咽。那横亘的溪水、坍圯的篱墙永远消失在人们的眼中。当人们在忧与爱之间挣扎徘徊时,推土机毫不留情地将农作物碾轧压在脚下,一切带有深爱与忧患的羁绊都被毫不留情地斩断。悲哉!痛哉!在城市进程与家园自留中抉择真的很难吗?还是说“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思想让人焦头烂额吗?因为深爱土地,所以忧患,忧患它的毁灭会带来精神灵魂的无以寄托!忧患那思念中的情会轰然坠地!正因忧心,才更应深爱,让家园不再废失,让故乡不再沉沦;让土地为农民服务,而不是为GDP服务;让农民徜徉于浪浪金穗间,而不是“被请上楼”!为什么我们不能决绝阻止推土机拆迁的步伐?!为什么我们要眼睁睁看见故乡毁于一片碎石瓦砾?!在对故乡的忧与爱间传承的是千年文化的熏陶,古有“不行皮里阳秋之法,不作乡愿乡子之行”怒得真切,怒得无伪,才是这忧与爱的结果。严拒这毁灭故乡的脚步,释然这身不由己的无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耿立说,他将“背井离乡”理解为背负故乡井水的人。背负故乡井水的人是有底气的,他的头上,是故乡的屋檐;脚下,是故乡水边的青石。他在忧心故乡的消失,因为他爱这土地爱得深沉;他在忧与爱间寻求现实的解法,只因他想拯救这让他忧让他爱的故土!故乡在忧患中失去与得到;故乡在深爱中救赎与重生。因为深爱,所以忧患;因为忧患,所以,更加珍爱!

我的梦想家园 躺在床上,慢慢进入我的梦乡。在梦里我来到了我梦想的家园。 在我的理想家园里,是一整片一整片的草地、森林。森林里各种各样的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的歌唱着。我们的村庄都是用木头做的,没有一点泥土、灰尘,屋顶是用草栅子做的我们的庄家全都是机器化的,屋里有各种各样的按钮。全是控制机器的。人也不用拼死拼活的干活,到处都是机器人。出门、走亲戚也不用走路,做在飞行器里面,想去哪去哪。村的东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中间还有一个湖,湖水清澈无比,湖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鱼在欢快的游着。家家都有微波炉,被机器人控制着。地下还有停飞行器的场所,不站地面的空间。 人们的知识是电脑教给我们的,电脑有的是自动化的、有的是声控的、还有的是遥控的。地里一年四季都有丰收,有各种各样的美食让你分享。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有空大家都躺在草滩上玩耍、休息,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无限的,任你开采。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很有礼貌,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打招呼,认识的人打招呼是增添友情、不认识的人是认识认识交个朋友,虽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有朋友是真好,可就是有事朋友他不帮忙。可在梦想家园里真有事大家都帮忙,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都很团结互助。每个人都有爱心,人生病的也没问题,吃一片药全身的伤口都愈合、好了。药都是甜的,不用有人害怕吃苦药而担心了。人有的都是干净的地下水,又干净又环保。也没有可恶的苍蝇和蚊子,当然也不怕苍蝇和蚊子咬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且每个人都为理想奋斗着。不像无头的苍蝇乱撞。 我的梦想家园又美丽又漂亮,空气又清新。真是舍不得我的梦想家园啊! 共建和谐家园 一直来,我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的不多。现在到处是洋节日充斥着市场,每到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是万圣节,都被大家炒得热热闹闹的,商家忙得不亦乐乎,我们的传统节日反而被淡忘了。 看了《我们的节日》一书,真是高兴。书里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趣闻佚事、诗词佳句及节日畅想,使我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了解,我真正体会到了书正气、扬美德、显智慧、惩恶扬善的民族精神。随着了解的不断深入,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我们祖国不断繁荣昌盛,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大家努力,共建和谐家园。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这七个节日里,最吸引我的就要数春节了。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热闹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渊源流长,从古到今,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从除夕开始,我们就会放鞭炮、剪窗花、串亲戚及除夕守岁,好不热闹。那时,大人还会发压岁钱、包饺子、煮年糕……以图吉祥。关于春节的传说,真是数不胜数,令人回味无穷。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举手投足都彬彬有礼;马路上车来人往,井然有序,人们多了理性,少了急躁;家家户户喜气横溢,干净明亮。一切是那么温馨,那时的世界是那么和谐、美好。如果日子每天都像“春节”样过,“共建和谐家园”这个愿望便不再遥远。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也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小努力,学好本领,共建和谐家园。 在生活中,我也见过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就像有一次双休日的下午,我独自走在大街上,忽然,看见一位骑车的小女生撞到了一位老爷爷。有许多人奔过来,抢着扶起老爷爷。那女生连忙向老爷爷道歉,而老爷爷也不追究,两边都没发生争执。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令我十分开心。因为大家都是这么热心的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友好、亲切。 如果每个人都能由衷的热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园,那么我们才会有发自内心的、为每个人试着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性,为创建和谐家园行动,这个世界的明天一定会非常和谐、美好、安宁、强大!

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以某一话题为范围,不限文体、不限题材的作文。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1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个人对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都有各自的想象。读了《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我在心中对美好家园也有自己的美好描绘。

我心中的美好家园首先是一个生态环保的绿色家园。她有碧蓝的天,绿树无边,溪流清澈,鸟语花香。由于我们不保护生态环境,使地球受到了污染,有些动物,植物快要灭绝了,让我们这个鸟语花香的地球变得乌黑。

可是,现在只因人类不爱护我们的家园,不断地扔白色垃圾,化工厂不断的增多,废水,废气,废渣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人类随意的砍伐树木,造成了我们的地球水少了,树少了,动物也越来越少了,草地也不多了。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树木,蓝蓝的天空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些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让我们的生命危机重重。

大家都知道,树木不仅能美化我们的环境,还可以吸走二氧化碳,呼出氧气。树是人类的救星,树是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不受污染的卫兵。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职责。因为地球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呼吁公民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砍伐树木、要植树造林、要节约用水、要节约用电。

我们不要再执迷不悟了,只要不破坏环境,我们的地球就有救了。

地球人类的家园,人类的母亲。我们就应有职责心的爱护她,使她不被死神带走,也使我们也不走向灭亡。

印第安酋长西雅图以前说过:地球不是属于人类的,而人类是属于地球的。我们没有权利去破坏、伤害地球母亲。她却能够决定我们人类的生死,但她并没有对我们提出指责,而是让人类自我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就像慈母般细心呵护人类的每一个细节。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有的人相报就是反的:随意破坏自然资源、地球的生态环境,使美丽的地球妈妈不得不脱掉美丽的外衣。流出悲哀的眼泪。有的人真的有落实到行动上: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善待我们的地球就是善待我们自我;拯救我们的地球就是拯救我们的未来。每个人只要弯下腰、伸长手……一个小小的动作也是对地球母亲敬一片孝心啊!!

小草的摇摆、花儿的芬芳、树木的苍翠、河流的零丁、大海的浩瀚,这一处处美丽的景色,构成了我们的家园。

但是,我们现在的家园,已经是惨不人睹。漫天的烟雾、满河的死鱼、广阔的沙漠,遍地的垃圾,污浊的河流,取代了那平日的美好。地球已经被严重的污染。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少,是那烟雾的恶作剧,而那些烟雾,正是人们的“成果”。森林的树木越来越少,是那斧头的收成,那些收成,也正是人们的“杰作”。到头来,大自然回报的还是人类。清澈的小溪越来越浑浊,那时废水堆积,而那些堆积,也正是人们的“艺术成就”

大自然已经开始执行它的任务。印度的海啸,新奥尔良的洪水,次日的沙尘暴,黄河的断流……。这些严重的灾害,也未使人们感到警觉。人们还是在大面积的开采石油,大面积的砍伐森林,大面积的污染河流。难道,要真像电影《后天》所说的事实一样,人们才会开始保护环境吗?

《后天》里讲了:地球现在的温室效应,造成北极的冰架崩裂,使海水泛滥地球的各个海洋,然后,由于气温的下降,地球进入一个新的冰川期,而人们这时候才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现在唯一可以挽回的就是让二氧化碳减少,唯一的办法也就是种植树木。但是,现在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唯一的办法,也就这样毁灭了。只要我们现在警惕起来,多种植树木,肯定能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平衡。

工厂的增多,废水也在慢慢泛滥起来。鱼儿因为我们而大量的死亡,我们却享受着二十一世纪那悠闲的生活,我们忍心吗?我们的科技越为发达,污染的水也就越来越多,地球的含淡水量却随之越少,我们更应该节约用水,不要让我梦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一滴水。木材的需求量让人们砍伐的树木越来越多,小鸟们都没有了家园,我们自己却无忧无虑的享受着木材丰富的世界,我们忍心吗?石油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样物品,汽车需要石油,飞机需要石油,交通工具统统都需要石油,我们如果再为了自行的方便,去浪费石油,到时候,地球上一点石油都没有了,我们怎么方便起来呢?

那遍地的绿草,那满山的鲜花,那茂密的森林,那蔚蓝的天空,那清澈的河流,那温暖的大海,那新鲜的空气……,难道我们不怀念它们吗?

我们的国家正是属于发展 中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严重。我们这一些 中国公名,可以袖手旁观吗?请我们举起我们的双手,塑造美好的家园。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好好的回报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而不应该破坏大自然。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人类,动物和植物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人类不能够自私的霸占所以的资源,去破坏其他的的生命,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会让地球陷入困境。地球的脸原本是蓝色的,可近些年这蓝有点泛灰,变得爱打喷嚏了,每一次不是沙尘暴就是飓风,连带反应就是地震和海啸。为什么呢?

日本大地震又给人们敲响了一次警钟。自从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后,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接二连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真就应好好反思了。如果人们没有过度的开发,没有过度的砍伐,没有过度的猎捕,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多的灾难。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过后,人们最后觉醒了,人们开始行动了,人们正在提高道德修养,开始追求绿色生活,崇尚低碳生活。人们正在用礼貌的行为还地球碧水蓝天。看,垃圾被分类投放了;购物使用购物袋;出门选乘公交车;一次性餐具被取替;终止野生动物的交易……。

那么,让我们畅想一下未来的完美家园吧:绿油油的草地再无人践踏;郁郁郁葱葱的树木为人们带来了荫凉,挡住了风沙;溪水哗啦啦地流淌;鸟儿在清声地歌唱;各种动物也幸福安康。白天,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夜间繁星满天,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快行动起来吧,爱护地球,净化地球,美化地球,人人有责;快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爱心留给世界一个干净的地球,共建完美家园。

那年春天,我坐着飞机回到了家乡。

一路上,天空湛蓝湛蓝的,白云象一只只小绵羊在跟我招手。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像翡翠一般绿。

地上滑溜溜的,一点纸屑也没有。我惊讶地说:"这到底是谁干的呢"我四下张望,这时,一个跟人长得很相似的机器人走了过来温柔地对我说:"小姐,你的脚下有一个垃圾袋,请你把脚拿开。"我连忙把脚移开,把垃圾袋捡了起来,递给了那个机器人。机器人感激地说:"您好,我叫比利。你真是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为了奖励你,我给你介绍认识一位新朋友。"

我一边唱着歌一边跟着他走。在路上,我好奇地问比利:"汽车怎么没尾气呢"比利笑了笑说:"因为这是太阳能汽车啊!"这时比利指了指路右边的一个小姑娘说:"她就是整理机器人,她的名字叫丽娜。"说着,只见他要把垃圾袋放进了丽娜的嘴里,我急忙拦住比利说:"你怎么可以把垃圾放进丽娜的嘴里呢"丽娜拍了拍我的肩说:"我是整理机器人,垃圾就是我的食物,我有两个胃。一个是装有机物垃圾的胃,一个是装无机物垃圾的胃。我会把垃圾分类并压成块。等搬运机器人来了就可以按我头上的按扭,成块的已经分好类的垃圾就会从我胃里渐渐的运行出来。"我听后这才放下心来。

比利高兴地说:"我再给你介绍认识一位新朋友吧!于是,他把我带到了一栋高楼大厦里。他指了指左手的看守员说:"他是守门机器人,他的名字叫桑迪。"看守员说:"我的脑袋里装有这栋大楼居民的所有资料。"突然,有一位行迹可疑的先生偷偷摸摸的谴入了大厦,桑迪一眼就认出了他是小偷,桑迪赶紧打电话连络了警察机器人。那位先生吓得魂飞魄散,眼看就要逃走,警察已赶到现场,将罪犯带上了警车。

"叮叮叮,叮叮叮"急促的闹铃把我给叫醒了。我懒洋洋地坐了起来,沉思着那美好的梦。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我想:只要我现在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我一定能把祖国建设成理想的家园。

回眸唐朝,满眼的流光溢彩,似一朵雍容华贵的牡丹;回望宋朝,满眼的歌舞升平,满园的胭脂水粉,似一朵诱人人的玫瑰;近睹清朝,满目的疮痍,满地的残败,似一朵经霜而调的菊花;唯独有那春秋,满耳的铁鼓铮铮,满目的金戈铁马,带着悲壮和豪情,就像那不畏寒冬,铁骨铮铮的青松。我想:那时的人,必须都是豪放悲烈的;那时的精神,必须都是豪情万丈,气吞山河的。

豪放的人和豪情万丈的精神,悲壮的生活和气吞山河的壮举,我想,这就是那春秋时代人们的家园,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家园。春秋家园——洒泪祭血,挥泪盈胸,气吞山河的春秋风骨。

古人说:“春秋无义战”。他们认为那些相互的征战,厮杀,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侯们的私欲。确实,因一已之私而导致天下战乱的确是不可取的,但是,春秋真的无义站吗?从现代看来,正是由于他们的战争,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促进了礼貌的传承。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启示,是热血的春秋风骨;那一将功成万古枯,一夜成而万民败的惨淡,是冷血的春秋风骨。冷与热的交织,血与血的汇聚,支撑了一幅气势辉煌的画卷,汇出了那几百年的辉煌。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春秋风骨的脊梁,虽然讨伐不断,但“分久必合”的大一统必然会天下大治;孔子的“仁义”思想史春秋风骨的身躯,虽然马革裹尸,但盛世来时必然会出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一及人之幼”盛世局面。

春秋时期的人并非不怕战争,毕竟流离失所,身死疆场,但他们有春秋风骨的支撑,春秋家园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他们坚信:“优美的舞蹈多在奇险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些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举的牺牲中”。他们愿意以自我的攻伐与战乱,来换取后人的太平盛世,和天下一统的大治。

中华礼貌源远流长,亘古千年的春秋风骨默默地传承,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第一个精神家园,我坚信,他会永远的成为整个华夏儿女的精神家园。

春秋风骨静静地延伸着,延伸到通向新时代的路上……

我们的家园,你见过吗?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我的家园是一个绿树红花,有蜗牛的地方。

我家前面有一个菜园的地方,也是一个美丽的花园,那里还有四个小花坛,还有一个美丽的花坛,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停车场,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车来来往往,小孩子骑车都在里面呢。

我来给你们介绍我们家前面的菜园吧,里面到处是一些长的奇奇怪怪的草。今天,我还到里面去看了看,看到了里面爷爷家养的小雨,光躲在箱子里的'草里面,害得我看不着。不过,爷爷拿了一个小棍子,“搅拌”了草,给我看了看。我看到了两条小鱼,还是银灰色的呢。

哎,我家前面的“小院”可真好呀。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首歌大家都熟悉,都会唱,但是,为什么不做起来,不爱护我们的家园呢?

瞧吧,在我的眼前,就极许多雾。或许这些雾看起来很美丽,像仙境,像一层层的薄纱重叠在一齐。有闲情意致的人,必定会以此做文章,但是,再转个弯,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雾怎样构成的?为什么会这样?……

查阅了资料才恍然大悟:雾是有一些水份蒸发的,水蒸气依附在空中,无所事事地游游荡荡着的灰粒,从而构成了雾。然后,再仔细一看,附近,远处,甚至小得像星点似的,汽车都点着灯不安地叫喊着。这是为什么?这些景象难道都是我们爱护自我的家园而为它做的事情吗?不,这不是,美丽干净的家园为什么要糟蹋成这个样貌呢?

看看,让我们将记忆匣子打开吧,回到很久以前,看看那些在伦敦大雾模糊了视线而造成的多起事故吧。一些本来是欢天喜地去饭店吃饭的人,却没想到是去吃过最后一餐,那些来是高高兴兴地与亲人重合时,却成了再次离别之日,而且天各一方,永无相见之日,还有些本是刚诞生“生命果”的家人喜气洋洋,却没想到这刚来这世界又被带回天堂……眼前一辆辆车穿驶而过,不知又发生了什么……

回到此刻,再睁开眼细细观察我们的家园吧!让家园换上新衣,不再受那些尘土的玷污,让家园也象我们一样欢欢喜喜地准备过新年吧!

让我们讲卫生,做礼貌人,让家园更完美!

地球是每个人的家园。但是,现在的家园跟以前一点都不一样。我从老人那里得知,以前都是村庄,不是小区;以前都是朴朴素素的,而现在都住高楼大厦。

小河是清澈见底的,草原上牛啊、马啊、羊啊都在草原上飞驰。草地上一直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可是现在的人们,一个个随手就扔掉垃圾,让现在的社会变得到处都是垃圾。而且,现在社会条件好了,家家都有汽车,汽车尾气污染很大。以前小河里小鱼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可现在,小河上全是垃圾,哪有什么小鱼。云南丽江的蓝天像是被染过一样的蓝,可我们的天空已经被尾气染成灰色的了。

人们的破坏带来了许多灾难,如洪水、泥石流、地震这些灾难地球妈妈再也阻挡不住了。

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美好,保护树木,不乱扔垃圾,不污染环境,让地球找回青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打断了我的美梦,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可眼前的情景让我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在我面前的是蓝蓝的天,洁白的云,清澈的河流,还有飞翔的和平鸽……真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我低头看了看床,天啊!竟然是用彩云编织的!

我跳下床,看见远处有几个忙碌的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玉兔、嫦娥和吴刚,我连忙走过去,向他们进行自我介绍:“我是来自地球的施鸿媛,今天特地来月球参观。”

玉兔紧接过话题:“我知道,在我小的时候,我看见过一个浑身是铁的巨人飞到这,还有两个人从里面出来,在月球上安装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仪器,打那以后,更多的铁巨人就陆陆续续地飞上月球了,还建了一个嗯……什么站。”

“空间站!”

“对对对,就是空间站,而且我们得知,今天就会有人类来这里参观,说不定还会在这里建房,生活,我们为了让你们对月球有一个好的印象,所以才来装饰一下月球。”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嫦娥发话了:“我们精心装扮了月球,可是,据我所知,人类破坏地球环境,互相残杀,我担心这美丽的月球也会被你们破坏,到时候,这月球可就遭殃了……”

我听了嫦娥的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支支吾吾地说:“其实人类并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坏,他们只是有的为了争夺名利、地位而勾心斗角,我们这些人早已厌恶了这世间的庸俗,才来到月球上来的,这里可真舒服啊!”

正说着,一架飞船缓缓地降落,舱门一打开,人们都涌出来,参观着月球上的新鲜事物。夜幕降临,月球上点燃了篝火,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唱啊,跳啊,全然忘记了自私和仇恨,火焰映照在每个人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地笑容,我呆呆地望着他们,真希望这个世界永远这样和平、美好!

“快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妈妈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我才知道这是个美好的梦,不过,我相信,这个梦想不会遥远了!

走进小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古树,第一个流入心中的是鸟鸣。这哪里是小区,简直是一个美丽的庭院,是四季如春的植物园。

在这个美丽又温馨的庭院里,一切都那么平和。一座座高楼错落在茂盛的树木中,显得那么温柔。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在春风的轻拂下,小区也变得多姿多彩。枝头上冒出了可爱的绿芽,草地上蹿出几抹新绿,动人的花朵绽开了笑脸,迎接春的到来。

小区里的溪流小池也开始潺潺流动,水草、芦苇随波荡漾。挺立在河边的,是婀娜的柳树。青绿的枝条随风舞动,妩媚动人。阳光下,几朵粉色的桃苞轻轻地笑了……

初夏的早晨,一丝一缕的薄雾笼住了小区。古树在淡淡的水汽中睁开双眼,一条条细纹诉说着它的岁月沧桑。它一直盘踞在这儿,看着时间千变万化,开着人间的温情冷暖。

雾散了,阳光倾泻而下,温暖的气息将花儿唤醒了,一股股幽香弥漫开去。花瓣上的露珠折射出金色的光晕。

秋天的夜晚,空中流动着甜甜的果香。月亮爬上枝头,把银色的光芒洒向大地。小溪还是静静地向前走,绕过一幢幢大楼。虫鸣划破了宁静,又停了。仿佛平静的湖面泛过一层涟漪。

初冬,枯草屑飘在风中,似一层淡金色的尘埃。窗棂上落着几朵冰霜花,空中正下着碎雪。孤寂的枝头又重披一层银羽,绿色已消失在小区里。常青树上的幽绿隐约闪了几下,又消失在白雪之中。寒冷的北风吹着吹着,吹开了梅花……

如今,美丽的庭院还有多少?地球上的绿色正在被漫漫黄沙一点一点地取代。黑色的河、死亡的生物、悲伤的树墩、严重的雾霾是地球上无法抹去的伤痕。

地球就是我的家,保护家园,人人有责!

以校园安全为主题的议论文

生命是宝贵的,但它很脆弱,任何一点点伤害都可能让它残缺或终止,就像一丝轻纱。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了校园安全作文800字:平安校园,希望同学们能够注意安全。校园,是求知者的乐园,是探索者的天地,那里充满了我们快乐的身影,洒满了我们成功的泪水,到处洋溢着我们欢乐的笑声,校园,就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海洋,海洋虽然美丽,但其中依然存在那凶神恶煞的鲨鱼,校园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不良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平安,是我们所有人的心愿,教师,希望同学们平平安安;家长,希望孩子平平安安;我,更希望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学姊,学长平平安安……所以一个平安校园,是重中之重……我认为校园不平安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来自校园的主要有校园环境隐患、不当的教育方法以及同学们之间的语言暴力。来自校外的主要有抢劫、勒索、交通事故和意外伤亡等。在校园里,只有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保护的常识,学会安全自护,才能消除、减少生活中的隐患,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生活。一旦校园里发生火灾,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逃生或自救方法。为了给我们这些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我校领导、老师们高度重视、积极行动。组织我们听“遇火灾,地震在校如何逃生”的讲座。前些日子,我们全校同学,在老师和消防护卫队的带领下,进行了激动人心的救火演习,在长达10分钟的“救火”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那次不同寻常演习中,虽然我们没要参加到救火中去,但我们也同样认认真真地观摩了救火的全程,懂得了许多……平安校园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平安校园的起点是每一位同学的维护,每一位同学平安!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建平安校园吧!让这些令我们不安与无奈的坏人坏事永远的烟消云散,让草儿不再枯萎;让花儿不再凋谢;让我们的笑容永远挂在脸上;平安校园永远伴随着我们茁壮成长!校园安全作文800字:平安校园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每一个读者看完之后都能够对安全有所认识,生命宝贵,也很脆弱,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目前,校园 安全 教育 在学校开展随意性强,形势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的校园安全教育比较零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校园安全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校园安全教育论文篇一 校园安全无小事,预防最重要 新的学期早已拉开内幕,学校各项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作为从事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无时不该刻都在遵循着学校开学初所拟定学校“安全无小事,重在抓落实,常抓是保证,预防最重要。”的安全方略。近几年来,我校安全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由于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及全校师生的极力配合与支持,我校安全工作已取得了更大的成效。整个学校秩序井然,教师教风纯正,学生学生氛围浓烈,为我校教育教学的提升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现本人针对自身的学习和对所负责的安全工作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必要性。 一个学校,肩负着千钧重担,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配合学校安全 文化 建设,让学校满意,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更让社会满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者,要深知责任的重大,容不得半点疏漏和大意。务必把工作抓实做细,确保万无一失。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到警钟长鸣。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做好这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工作。而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作艰苦的努力方能实现! 二、注重学校安全的网络建设。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工作,仅靠学校校长和安全管理干部一二人是有限的,它必须全员参与,抓好协作。近几年来,我校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首先构建学校安全网络体系,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安全网。其次是抓安全的落实,一是学校逢会必讲,班主任逢班会课必讲,值周教师天天讲。学校每学期邀请乡派出所干警到学校进行 安全知识 讲座知进行安全培训。学校要求每班一个安全员,时时记录班上的安全情况。长期以来,学校从校长到班主任再到一般教师再到每一名学生自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学校安全体系。 三、安全无小事,预防最重要。 近几年来,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总体上做得还是比较到位。没有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这一方面,得于学校领导重视,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二方面,安全预防工作 措施 得体。为了有效在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学校不惜财力组装安全设施,以防为主,目前我校新安装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大门、操场、道路、围墙等公共区域,在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园丁楼等重点部位安装12个监控点。该系统通过网络化多节点的电子传输 渠道 ,对监控部位实施24小时监控,可以实况录制所监控部位并查看权限范围内监控点的视频监控录像,可实时察看校园内安全状况。同时学校及时成立了校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领导小组,负责定时对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对及时发现校园内外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防火防盗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重视安全宣传工作。 学校安全不光依靠学校自身的努力,它离不开社会的全员参与,这就需要在宣传上作好 文章 。让人们明确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是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全面提高教师与每位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学校所潜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以及各类重大安全事故教训。在校园醒目的地方张贴悬挂安全教育图片、 标语 ,在楼梯、校门、操场、实验室、厕所、等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标语。要利用校园板报、壁报、专栏、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形成事事想安全,处处有警示、人人抓安全的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 五、学校安全工作千头万绪,纷纭繁杂,抓住安全学校安全事故及其特点十分必要。 这就要求我们学校领导,各班班主任去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懂得了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原则、 方法 和途径。任何事物都有起规律可寻,只要我们把握了,就可以解决。近几年来我们在学校安全管理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措施,从而严防了易发事故的发生,使安全隐患能扼杀于萌芽之中。 1、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交通、食物、中毒、火灾等方面。研究掌握事故的规律,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大学校的监管力度,严把教学、生活用房的设计、监管和质量验收关,不留任何安全隐患。重点防止各种食物、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其次是注重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 ,严禁采购未经检疫的肉禽蛋奶等食品,严把进货关。再是防止各种火灾的发生。加强对学校消防安全设施的检查和配备,加强对实验室、电脑室的线路检查,特别是要对校舍设施陈旧使用时间较长的电路进行检查,对老化陈旧的电线、电缆要及时更新。 其四,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派人到学生到校的公路沿岸写警示标语,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长期进行防溺水的教育,从而杜绝了溺水事故的发生。其五,学校加大了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建立常抓不懈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我校在安全这方面一直做得很好,每天有校委会干部会同教师一起值班,坚持早检查,午检查和晚睡就寝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做好安全工作的上下协调,与各部门有效配合进行学校及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每学期学校都要积极配合乡派出所的、乡文化站、乡卫生院、等部门,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秩序,从而有效地制止了校外犯罪分子对校园的侵入,有效地保护了全校害师生生命安全。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篇二 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不重视安全,那么,一切结果就无从谈起。安全重于泰山。可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与我们教育有关的安全事故,甚至有些特大安全事故。每当听到失去孩子的家长那痛苦绝望的哭声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心里也会感到万分的难过。灾难不能重演,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那么,如何能防患于未然,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呢?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笔者认为,以班级教导会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导会成员的积极性,调动每个成员的工作热情,群策群力,配合学校的整体安排,统筹协作,就能有效地预防一些安全问题,把学生的安全教育这个工作重点中的重点工作做好。 1总体构想 组建班级教导会,在学校和级部的带领下,教导会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尽心尽力,并且沟通协作,共同完成这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安全等各项工作。 2实施过程 第一步:精心选派,组建班级教导会。 这个过程,是由学校和级部负责完成的。在开学伊始,安排科任老师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因素,还必须要考虑到安全教育的问题。因为班级里必定有不少的女生,如果这个班级任课的老师都是男教师,那么,有不少的工作就很难进行。 所以,安排任课教师,在指定一个挑头的班主任之后,就要从任教的学科和以后的教育等方面考虑,一定要有女性教师担当,而且,年龄最好也能有所差别。因为年长一些的老师 经验 丰富,而且有耐心。年轻的老师有活力,容易和学生交流,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就能有相应的老师进行教育帮助,这样,就出现了“师师有责任,生生有师帮”的局面,后面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了。 第二步:积极参会,舆论造势。 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舆论的引导非常重要。通过舆论引导,学生在思想意识里就会重视这件事情,那么,在做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基于此,班级教导会成立后,教导会的成员一定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每当开安全班会的时候,教导会成员尽量都去参加,这从一个侧面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对安全的重视,他们也就会自觉地转化成行动。开安全班会的时候,成员都要发言,通过一些事例,和学生谈体会,找隐患,从开始就大造声势,并且要一直贯穿到底。 第三步:明确职责,恪尽职守。 教导会成员和这个班级的最终成绩息息相关,安全问题,更是其中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考核内容。这样,教导会的成员也就会主动认真地对待安全教育问题。教导会在开始的时候,就要开会,对班级一年的工作设想分析,并明确各自的职责:班主任是挑头的,总的负责这个班级的各项工作,尤其要把好学生请假关,不能给学生空子可钻。班主任签字,级部主任签字,然后到政教处盖章,最后由门卫查验方可放行。学校放假,班级和学生签订安全 协议书 ,让学生从思想深处重视安全。 班主任每天都去学生宿舍检查,看是否缺少学生,看是否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比如刀具、烟酒、水电等等,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的就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就赶快反映上去,催促学校解决问题。教导会的其他成员,也分别承包一部分学生,在督促学习之外,更强调安全,也就是说,教导会的成员实际上成为学生的代理家长,负责这些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安全等教育管理。在每天放学的时候,教导会的成员要在楼梯等一些人员密集的地方多停留一会,防止发生一些意外情况。 第四步:统筹协作,全校互动,确保安全“零事故”。 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必须和学校的整体步骤保持一致,必须要和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全校互动,才能确保安全“零事故”,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学校里有安全督导团,每天对学校的各个地方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作为班级,就要最快了解这些检查情况,及时整改。 教导会的成员,和各自承包的学生建立校家联系卡,有问题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如果发现有学生不在教室等问题,和班主任反映,获得最准确的信息。教导会的成员,平时多和学生谈心,强调人身、财物等安全。为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组织了大规模的防震逃生演练,班级教导会的每个成员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亲自参加,和学生共同经受锻炼。 3实施效果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的大意而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更不会有人愿意在朝气蓬勃的时候丧失自己的生命。所以说,我们工作的目的和学生的意愿是完全一致的。这样,只要我们的工作措施得当,就完全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通过实施上述的方案,班级里每个学生把生命看得更加重要,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很多,养成了“做事要有最好的设想,也要有最坏的打算”这样的观念,把自身的安全摆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学生不仅自己讲安全,而且能相互提醒,全班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安全第一、学习至上”的氛围。一个学年内,班里没有出现过一次安全方面的问题。更可喜的是,很多学生家长告诉我说,孩子在往家里打电话的时候,都会问候家长,提醒家长,觉得孩子懂事了。听到这里,我们教师也感到欣慰。 4注意的问题 学校的安全问题,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要保证学校安全工作做好,确保安全“零事故”,我们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安全教育要有组织保证,不能流于形式。 我们知道,没有制度的监管,一个集体很难保证顺畅的运作发展。学校在安排科任老师的时候,要有深远考虑。对于班级工作的考核,要有相应的条件。这样,才能让人干着有责任感,有成就感。如果流于形式,那么,做什么事情就会很快夭折。 安全教育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学生在校一天,我们就要负责一天。安全教育是一件大事,要时时讲, 处处讲,让学生心里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在校的时间重视安全,一生都重视安全。 安全教育要和学科结合,会事半功倍。 学生吃饭、坐车、住宿很多方面,都有安全隐患。而让学生意识到并且能够避免,能够排除,这是安全教育的大成。体育老师可以利用体育课,物理老师可以利用物理课,诸如此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灌输安全教育知识,这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安全教育要和家庭、社会结合起来,达成共识,共同进行。 学校安全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必须和社会联手,比如请专家来做安全讲座等,这样,形式多样,力量众多,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篇三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学期来,我室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具体工作现 总结 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学校从学期开始便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为组员,统一领导学校安全工作。以鄢财宝为安全员,成立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的各个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具体职责和责任,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在“防非”、防火和处理麻疹等突发事件中起到了良好的组织作用,使事件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二、广泛宣传,加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安全办公室从成立以来利用会议、广播、 黑板报 、宣传厨窗、横幅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并发动各班广泛开展班团活动、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在本学期中。针对防火和防麻疹工作中,在安全办公室的统一布署下,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面对困难时能够妥善,科学,合理的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健全管理网络。 为使学校安全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根据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安全办公室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具体的有学校防火、防传染病、交通监督、校园保卫、学生公寓管理等各项制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定了 安全 责任书 ,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 四、立足防范,变“堵”为“疏”。

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其中影响中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学生由于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强,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事故伤害。如交通、溺水、拐卖、人身侵害、意外事件等事故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加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保障中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中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如何切实做好班级的安全工作?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中国论文网 第一,在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中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安全意识不强。自己的物品随意放,等到东西不见了才着急找老师。课间及体育课活动不讲文明,一活动起来就不管身边的人和物,等到弄疼了、弄伤了,才急着找老师。我们应该把加强安全教育、预防地震、进行疏散演练等列入工作计划,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逃生自救技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让他们在新学期伊始就有这种意识,让他们懂得:除了为正义不得已而献身外,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珍爱生命!我们不是在杞人忧天,而是防患于未然,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够自豪地说:“灾害不可怕,我们会自救!” 第二,通过营造氛围感染学生 学校要通过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橱窗、出专题安全黑板报、布置安全科普画廊等方式,使中学生从多方面了解掌握安全知识,在处处重视安全的浓郁氛围感染下培养重视安全的意识。 第三,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小事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一遇到问题就去找老师,找家长,这是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一种表现。针对这一点,班级里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提倡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通过老师教,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包扎方法。创设一些情境,教给学生当遇上突发状况该怎么处理,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遭遇意处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博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这对学生沉着应对突发事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很有成效。 第四,通过安全告知制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告知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把学校或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中有关安全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对学生告知。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注意事项;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内容都应在活动之前告知学生。二是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施工场所或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外处所、场地、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都应及时告知学生。三是把学生的有关情况对家长告知。如学生生病、学生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学生的不良习气以及学生发生伤害或意外事故等,都要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四是把发现的班级内部、校园内部及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向学校领导告知。班主任及相关教师履行告知义务,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人,往往缺乏责任感,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第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但千万不要忽视了那少部分的课余时间。我们很多安全事故就是发生在这段时间内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往往就疏忽了这一点,认为学生该休息,我们也该休息,此时学生失控,最易出乱。 因此,我们要善于空当的管理,细致入微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学校安全无小事,学生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才能构建和谐学校、和谐社会。

以耕读传家为主题的议论文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香港影星说家风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国比家大”;还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更有网友给出“神回答”:我家风很大。传统中国重家风。家风琳琳琅琅,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却很少被提起。在种种“神回答”中,虽有调侃,但也见其式微。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腻味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里的风尚。殊不知家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事业能走多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家风的议论文作文,仅供参考。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一

传统中国重家风。家风琳琳琅琅,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却很少被提起。在种种“神回答”中,虽有调侃,但也见其式微。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

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

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腻味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

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二

“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这家的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关于家风的议论文篇三

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学以增智,学以立身”,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任务。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一个政党会因学习而强大,民族会因学习而富强,同样,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古人说:“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还要激发家庭成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这样也能使良好的学习家风薪火相传。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把甘于清贫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价值追求。是为子女留下万贯家产,还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家风的重要标志。唐代诗人罗隐就有“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的名句留传后世。对政府官员也有着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当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职业要求决定的,也是家庭教育必须遵循的。事实说明,家财越多越有可能滋生懒惰心理,扼杀创造精神,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极为不利的。真正高明的父母,是把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留给子女,这样才能为家人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为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骄娇气。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耕——耕田务农

读——读书学习

传家——一代一代传下去

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很容易见到“耕读传家”这四个字。“耕读传家”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是学点“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在耕作之余,或念几句《四书》,或读几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听老人讲讲历史演义。人们就在这样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

在许多古宅老院的匾额上,我们经常容易看到“耕读传家”这样四个字。耕呢?是耕地的“耕”,读呢?是读书的“读”。“耕读传家”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呢,“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指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而是学“礼义廉耻”等做人的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

“耕为本务,读可荣身。”

“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

央视“家风是什么”系列采访,使家风这一满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词汇重回公众视野,《河北日报》刊发“家风”系列同题散文,号召弘扬耕读传家、忠厚传家、勤俭传家的古风和家风,在河北省进一步掀起家风讨论话题。一时之间家风话题热度无两,忆家风、说家风、重拾家风大有蔚然成风之势。

“龙生龙,凤生凤” 是人们常说的老话,与其说这是基因遗传,倒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家风影响。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家风故事不胜枚举。曾子杀彘立信,孟母三迁劝学,至今仍为人乐道;明朝朱柏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清代林则徐“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的治家理念,至今依然被很多家庭奉为家风教育典范。好家风,继世长,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中国式”家风,深刻影响着人的塑造和培养,家风教给子女的是优良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这样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历久而弥香。而回过头来,反观一些人间悲剧的背后,反观一些误入歧途的案例,除了当事者自我放纵不加自律的因素外,家教的渎疏,家风的霾浊,也总是难逃其咎。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在社会中扮演的可能就是干部、工人、医生、教师等等,我们不能说家风会百分之百使世风变好,但人人的家风都好这个世界就绝不会更坏。家风正有如亚马逊雨林里的一只蝴蝶,它煽动一下翅膀引起的会是学风、医风、政风、社风乃至国风的飓风。著名作家陈忠实就非常认同其父的教诲:“门风正了,村风也就正了;村风正了,人心也就正了。” 因此,从涵养传承一脉好家风开始,培养一个正直、诚信、善良、勤奋、宽厚的好孩子,社会上就会多一名合格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士兵、好老板、好医生,各个行业和领域就会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秩序……然后,整个国家、整个世界也就会越来越好。

“家风”到底是什么?

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推出一个特别节目:“家风是什么?”面对央视记者提问,被采访者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要孝顺要和气;不能糊弄人,不能干坏事;不啃老不坑爹;不能说瞎话……有的听起来宽厚,有的听起来严厉,有的听罢则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说谎话、别晚回家这种“低级要求”也能算做“家风”?

“家风”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阎爱民多年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家族史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研究家风家教的专著。日前,阎爱民教授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家风”做了解读。

“家风”最早只属于贵族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家风在古代是只属于贵族的一种特殊门风。阎爱民教授介绍说,在秦汉以前,贵族阶级基本都是武人出身,当时是没有“家风”一说的。“武人成为贵族多是因立战功而获封地,而随着朝代更迭,这种获封是很难传世的,所以有‘富不过三代’一说。”

汉以后,文人阶层开始受到重视,开始有人不靠战功而靠文化修养成为士族阶级。“在当时那个年代,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读得起的,基本上还是贵族阶层的权利。但不同于战功,士族的文化修养是可以传承下来的,而且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最初所说的‘家风’,即为‘这些贵族的独特门风’之意。”

阎教授举了个例子,在实行科举制度之前,一个人能否做官是要经过地方推举的,主要考察两方面,一是家中是否几代为官,二是家风如何。我们常说的“举孝廉”,“孝”和“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说家风。

世代相传才能称作“家风”

阎教授表示,自唐宋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世袭贵族逐渐衰落,文化下移,庶民社会形成。这时,庶民家庭普遍的家风就是“耕读传家”,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古人认为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家族兴盛、长远。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家风”与“家规”“家教”的不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几代人遵循,能传世。

孔子的家风是“诗礼传家”,如果后人不读《诗经》会被训斥;西汉大臣石奋家风以“恭谨”出名,虽然位高权重,但始终恭敬礼让。石奋的儿子进入村门没有下车,石奋觉得儿子对邻居不恭敬,没礼貌,就很生气,不吃饭。儿子吓坏了,很自责,对村民道歉,并在之后即便距离村门还有段距离,也下车步行进村。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崇尚俭朴,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要以俭朴为本;铁面无私的包拯家风是“诫贪”,他在家训里写道,子孙不能有贪念,否则活着不能入家谱,死后不能进祖坟……阎教授说,从历史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家风是需要一脉相承,且被严格监督和执行的。

形式多种多样 “家风”促“民风”

《曾国藩家书》广为流传,其中就有其对家族道德修养的一些规范。阎教授告诉记者,家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只言片语,有的是像曾国藩这样在书信中体现,更普遍的是在家谱中记载。阎爱民说,一般有家谱的家族在家谱中都能找到本家的家训,只是绝大多数后人都不去看罢了。“所以从古至今,能够对家风一脉相承的家族实在是不多。”

阎教授表示,家风更多的是指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行为规范,像“书香门第”“将军世家”这样以职业来划分的家族文化严格说来并不算家风,只能说是家风对于这个家族影响的延伸。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人说先吃饱肚子再知晓礼仪。在阎教授看来,此番对于家风的讨论,是在百姓物质生活普遍丰富的基础上,让大家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家风是从家庭的角度讲,如何树立正确的治家之道让家族长久不衰。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良好的家风能够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步和改善。”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多则材料组成,材料的共同特征是阐释家风的特征:“世代相传”,然后列举不同名人的家风,这些家风的共同特征是:修身、立德。由此可以立意为:家风是修身、立德精神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传承等,行文时可阐释家风的内涵,可分析家风的作用,还可写如何继承这一民族的文化遗产。

以儒家道家为主题的论文

气质与风度比较。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这是屑于整体的综合性的无形的精神风貌上助差异。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再具体点说,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惧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如贺鳞先生所说:“凡事皆能棺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便可谓为‘曲践乎仁义’、6A容手中道’,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了。”(《文化与人生》13页)古者有“儒风”、“儒士”、“捕雅”、“儒吏”、“儒臣”、“儒将”、“儒医”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抵、风度湿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内敛 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虚杯若谷、超然自得、从容深沉、高举远幕、留恋山水等,如贺龋先生所说:“我们发现老庄思想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宾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绍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用语不多,生动勾画出道家人物的风貌。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道体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选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立的两极,因而可以互通有无、双向吸收,两家又是在中国这块共同的文化土壤上发育生长,有着相依沟通的基础。儒道之间的统一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思想观点上的共同性。儒道皆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合谐,还要“资天地之化育”(儒),‘辅万构之自然”(道)。在人际关系上,格道皆反对纷争对抗,主张和睦共处,“和为贵”(儒),“安其居”(道),“善战者跟上刑”(儒),“夫兵者不祥之器”(道)。在人生态度上,儒道皆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缅于物欲私利之中,“君子忧道不忧贫”(儒),“圣人被褐而钎玉”(道)。在治国问题上,儒道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对暴政,重视民心的向背,“民为贵”、“保民而王”〔儒),“以百姓心为心”(道)。在真善美的追求上,懦道都希望达到三者的高度统一,并特别强调要格求真知的过程变成人生乐趣,能体验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儒),疤丁解牛“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午,乃中经首之会”(道)。在辩证思维方面,儒疽都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主张随时调整矛盾关系,以保持统一体的适中和谐,避免向极端偏落,“时中”、“过犹不及”(儒),“守中”、“去甚去奢去泰”(道)。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儒道都不热心于鬼神祭艳,而与之保持距离,“敬鬼神而远之”(桶),“以道苍天下,其鬼不神”(道)。在对待阴阳五行学说的态度上,儒道皆借取之而为宇宙论的基石,o一阴一阳之为道”(儒),“阴阳合而万物生”(道)。等等。上述共同点说明儒道两家并非处处对立,它们有着共同的性格,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共性。 第二,学说内容上的互渗性。筋道两家皆以“我”为主,同时吸收改造对方若干成分,纳入自己体系之中。早期满学中期已经渗入道家成分,如孔子称赞舜“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对于自己的前途,作了伸卷随时的打算,“用之则行,舍之则蘸”(《论语·述而》),“隐居以求其志”(8论语·季氏》)。汉代格学开始大量吸收道家学说,如扬雄的太玄之学借置于老学,王充的古文经学融治了黄者之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南方的儒家经学有以考庄注解五经的风尚,何县的《论语集注》和皇侃的《论语义疏》便是代表。唐初《五经正义》中,魏晋玄学家何县的《论语》注本,王拐、韩康伯的《周易》注本,都铰镇定为标准本。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推祟形而上之迟,防王心学推祟自然本心,皆以本体与功夫的合一为目越,其受启于道家哲学亦不为少。再看道家,先案老庄之学排击儒学.然 而老学之“爱民治国”,庄学之“安然顺命”,末始不接受格学的影响。秦汉以后,道家主流派转而肯定宗法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不改变自身基调的前提下,对于儒学公开予以接纳,如《淮南于》就是以老庄之学为哲学基础,博采桶、法、阴阳各家思想而成书的.书中大量引证儒典,《主术训》、《犯论训》、《泰族训》数篇,宣扬以仁为经,以义为纪.以礼乐化民成俗。魏晋玄学更兼综道儒,以孔子为圣人,王田郭象皆以扶树名教为己任。在宗法等级社会的中国,道家不与纲常名教作必要的妥协和贯通,简直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而它与宗法夫义学说一一儒学携手并进即不足为怪。可以说,道家补充了儒学短于形而上本体之学的缺陷,儒学补足了道家漠视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的偏失。我们说“儒家精神”、“道家精神”是就各自的主要、独特成分而言,是一种理论的抽象概括,若说到具体的儒家学撅, 都多少有着道家精神,具体的道家学派则多少具有儒家精神,都不那么纯粹。玄学使道家更接近于儒家,道学使儒家更接近于道家。越到后朔,儒道的互渗性越强。儒迟合流,彼此推扬.推动着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展。 第三,文化全局上的共建性。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三大箱神支柱,即儒、释、道(道家和道教)。三者之中,儒学是主于,释、道是辅翼。释道情形又有不同;道家是儒家的主要对立面,同时又是历家的主要补益者,与儒家相表里,相始终;佛教和道教是儒家在一定阶段和某些领域中的辅翼者与竞争对手,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普渗性比不上道家。中国传统文化暂时离开佛教道教,可以不失其本色,离开儒家或道家就不成其为中国传统文化。捕学在人生哲学、社会政治学、社会经济学、伦理道德规范、教育学、典制礼仪、历史学、文献学等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贡献,为古代社会所不可缺少。道家在宇宙论、理性方法、美学、自然哲学、批判精神、军事辩证法等重要社会文化领域有第一位员献。缺少了道家,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失衡,倾斜,变成狭随的层次极不完备的文化。中国封建社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从思想文化上说,固然有赖于儒家对纲常名教的扶树,同时也得益于道家对社会矛盾的调节,使得社会机体有较大的弹性和韧性,再加上佛教和道教,形成文化的多元结构相丰富多采,人们可以在因迟时有多种选择的人生之路,以宽容的氛围缓解专制主义淫威对矛盾的激化。从而减少社会的大展动大毁坏。 第四,修习信仰上的兼容性。儒道两窄各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统和严守门户的本派学者,但两家并不禁止本摄学者祟信对方学说,所以历史上儒道兼修的学者是很多的。儒家主张“和而不同”(孔子),“殊途同归”(《周易大传》),道家主张“容乃公”[老子)、“百家众技皆有所长”(庄子),在信仰上都颇为宽厚。由此之故,汉以后儒道合流末受大阻,汉末魏晋以后儒释道合流更成风气。前已提到,扬维、王充兼修儒道,王两、郭象共祟儒经老庄。南北朝时期三教兼修之风更盛,南齐张融兼信三教,死时“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9(《南齐书·张融传》);梁武帝深通儒道佛,主张三教会同;北魏孝文帝于“《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庄老,尤秸释义”(《魏书·高祖纪》),大儒沈重入北用后.讲三教义,各教人士都前来听讲(《局书·桶林》)。唐代的文化政策是三教并奖,士大夫纷起响应,或兼修儒佛,或俱信佛老,僧人亦同此风。华严五祖宗密说:“孔;老、择边,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原人论》)。有些儒者和佛憎排击道教,但倩通道家。宋元明时期,倡导三教会同最得力者为佛教道教。宋孤山智圆说;“释、道、儒宗,其旨本融,守株则塞,忘望乃通”(《闲居编》),明释祖清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 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憨山大师梦游全集》)。金元之际在北方形成的全真道,高唱三教归一。t性命圭旨》把三教归纳为心性之学,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佛曰明心见性,其义理是相通的。在儒、释、道三家四学之中,儒家、佛教、道教的门户意识较为强烈,讲师承,论世系,相比而言,道家的心胸更为博大宏远一些,包容精神更强烈一些,在文化上一贯主张兼容并包、博采众长,e8氏春秋·不二》、《庄子·天下》、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淮南子》可作为代表。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许多士大夫随着境遇的变化其信仰重心在格道两家中摆动;得意时信儒家、失意时倍道家,在朗时信儒家,在野时信道家。达则兼善天下,救世治国需要儒家学问;穷则独善其身,远祸求慰需要道家学问。顾境里从儒学吸取舅进的力量,逆境里从道家寻找安抚心灵的妙药,精神皆有所归拢和寄托,因而增强了知识分子对挫拆、迫害的承受能力。道家的清静,再加上佛教的破执,使人在人事的纠纷和现实的利害面前看得开放得下,减少了许多烦恼和痛苦,遇到惨烈事变,精神不容易崩溃。这大概是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在追随孔盂的同时不愿放弃者庄和释迎的原因。 道家和道教在称呼上不同于债家墨家:后者在创立初期即自称儒自称墨;而道家的名称始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已在者学庄学发达之后;道教的名称首见于汉末《者子想尔注》,但在习调上人们泛称道教为“黄老道”,或者具体地称五斗米道、太平道、天师道等等。汉代刘欺《七赂》,道家和神仙家分列为录,那时道教尚未正式诞生。道教出现以后,由于它托于老子和《道德经》,不仅神仙家合于道家,符策科教亦归于道家。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后,统称“道”、“老”、“仙道”、“道家”者居多,如葛洪称“道家”、“仙道”,《魏书》称佛道为“释老”。唐以后直到清代,道教内外人士既时称“道教”,又时称“道家”、“老学”,并不对道教与道家作认真的区分。韩愈批判‘佛老”,所谓“者”,既指“去仁与义”的老学与庄学,(见《原道》),又指神仙道教(见《谁氏子》)。朱熏辟“佛老”,所谓“老”亦是含混不清,清代学者濒元评论朱熹说;‘其(指朱熹)辟佛考,皆所自犯不觉,如半日静坐,双喜怒哀乐未发气象是也,好议人非,而不自反如此”(《存学编》),此处指朱窥主貉、澄心之学皆与佛道相通,可见朱烹所反的佛老是其宗教出世性,并不反对其心性之学。明代学者焦蛇在《国史经籍志》中将‘道家”分为“清静无为”,“炼养股食”,“符簇”,“经典科教”几种类型,悉宗考氏以托于道家名下。情形确是如此,史家习称之“儒、释、道”三教,其中的“道”包括道家与道教。(《唐书·经籍志》、《明史·艺文志》与《渭史稿·艺文志》皆混称道家。道教经籍总汇——《道藏》更是包罗万象,看不出道教与教外典籍的界限。 对老庄之学相后来形成的神仙符策作区分的,是南北朝时期佛道互细中的佛教学者。明僧绍抨击道教长生之说背离老庄之旨:“道家之旨,其在者氏二经,敷玄之妙,备乎庄生七章。而得一尽灵,无闻形变之奇,彭荡均寿,末睹无死之唱”,者学之贵,在“修身治国,绝弃贵尚,事止其分,虚无为本,柔弱为用”,诸长生道术“大乖者庄立盲本理”,不过尚有“损欲越善”之功用,“至若张(陵)葛(洪)之徒,又皆离以神变化俗,怪诞惑世,符咒章动,成托老君所传,而随稍增广,遂复远引佛教,证成其伪”(《正二教论》,《弘明集》卷六)。刘韶作《灭惑论》将道家分为“三品”:“案道家立法,跃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谊安作《二教论》认为道家内部,道(指老庄之学>优仙劣,鬼道届最下等。这些学者对者庄、神仙、符哭三者加以辨异的目的是保护老庄,距低道教,尤其要 丑化民间符经派道教,表现出宗派偏见和贵族意识.但他们指明老庄之学与后来道术的差别,不能说不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后来历代关于这个问题约认识,大致停留在上述水平上。《新唐书‘艺文志》与《宋史·艺文志》分列为道家与神仙家,《元史》则有择老传,对于道家与道教有所区别。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箱考》中说; 道家之术,杂而多端。盖清净一说也,炼养一说也,厌 食又一说也,待菜又一说也,经典科教又一说也。黄帝、老 子、列掏寇、庄周之书,所言者情净无为而已,而略及炼养之事,服合以下所不道也。至赤松子、魏伯阳之徒,则言炼养而不吉清静;卢生、李少君、架大之徒,则言服合而不言炼养,张道陵、寇漾之之徒,则言特策而俱不言炼养服食;至杜光庭而下,以及近世黄冠师之徒,则专言经典科教。所谓符菜者,特其教中一事,于是不惟猾净无为· 之说,略不能知其旨趣,虽所谓嫁养服食之书,亦未尝过而问焉矣。 马端临的思路是顺着明僧绍、刘韶等人而下来的,不过他分得豆细,看到托名为道家者,实则流源很多,差异极大,并认为从老庄之学到炼养服食,再到符策科教,是道家水准降低的过程,越后越失其本来面目。但马端临仍然没有认识到老庄之学,与炼养服食而下,是世俗学问与出世宗教之间的差别,他用种种细小区别模糊了这个根本性的大区别。 直到现代,学者们在经受了西方宗教学的洗礼,有了初步的现代宗教概念之后.才开始从理论上正式区分道家与道教,把以往道家名义下关于神仙符咒科仪等内容作为宗教来处理,剔除属于诸子范围的老庄及其后学,于是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才被人们发现和研究。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的《道教栖说》,妻木真良的《道教之研究》,常盘大定的《道教发达史概说》,都以宗教意义上的道教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学者傅勤家的《中国道教史》(1937年出版)是国内第一部道教通史,他在结论中说:“盖道家之言,足以清心寡欲,有益修养”’“道教独欲长生不老,变化飞升”,寥寥数语已揭明道家和道教的本质区别,故其书主讲道教,连及道家而不混包道家。最近十余年,道教研究突飞猛进,有关论著日益增多,而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问题仙仍未获满意的解决。人们纠正丁古人混同道家与道教的偏矢,力辨两者之异,指明道教对道家的使用是歪曲利用、重新塑造,大失道家本真,这当然是对的。但道家与道教的关系似乎还不止如此简单与明确,还有很复杂的纠缠不清的一面。如果说古人混一道家道教是认识上的一次肯定,那么现代学者严格区分道家与道教就是肯定之后的一次否定,下一步还需要作一次否定之否定,对两者的同异互含作出更全面更合乎实际的说明。尝试为之。 道家与道教在根本理论上血脉相通。这是往更深一层说的。道教的理论越趋向于高级和成熟,就越接近老庄之学,所以后期道教(主要是全真通)的教义,神学的成分减少了,哲学的成分增多了,比起唐宋道教来,更具有道家的学术面貌,或者说更象道家。道家与道教的相通主要在宇宙论和养生论两部分。道教的所谓大道,有至上神的

最根本的区别在对世界的认识上,道家认为大道是恍兮惚兮幽暗难明的,很难被人们(包括圣人)完全认识清楚,所以人们只能任物自化,靠万物和万民的自化无为无不为;而儒家认为圣人是全知全能的,他们完全掌握着真理,靠着他们的教化(和道家的自化形成鲜明对比),君主就可以成为明君,老百姓就可以各就其位,社会就会进入完美的境界。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的哲学观共同奠定了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基础。从他们的基本思想来看,儒道两家是两种对立的两大思想体系,其实在具体表象对立的背后,儒道两家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正是这一共同点,它们才能最终决定中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儒道之哲学观与其美学观是一体的,哲学上的沟通自然会在美学上得以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儒道两家的美学观进行比较来阐明它们的一致性。 成复旺在《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系统地论述了宗法社会本位论的儒家与宇宙自然本位论的道家的人学与美学思想。 成先生用“超越自然”与“超越自我”来论述了审美之“超越自然”必然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召唤去改造客观世界与“超越自我”诉求于人的内心自由去改造主观世界的两种走向,前者是趋向与实践,后者则趋向于道德。 按照成先生的这种看法,儒家和道家同样都是“超越自我”来获得自身的存在的意义的,共同指向道德层面,这正是儒道两家统一性所在。 在论述儒家的美学时,成先生首先认为儒学就是人学。他从孟子的“人性善”论与荀子的“人性恶”论正反两面论证儒家提倡“仁”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把“仁”确定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合理性,把儒家的作用定位于“以道德属性为本就是以社会理性为本,以人的自我约束为本。”接着,他儒家的人格归纳为“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来实现道德的自我约束。儒家的人学落实到美学时,成先生认为儒家的美学本质在于义理,美不在物,在乎人,在乎人的精神,在乎人内在的伦理道德人格。美的功能在于成德。美是一种主体伦理人格的外在实践的表现和内涵。 儒家美学在是一种善的美学,美的具体表现尽在善。善在于“仁”。“克己”的目的在于“复礼”,“行”是为善而“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仅仅是一种手段,美不在这些内容,而在其背后的道德伦理结构。“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朱熹《四书集注》)儒家是一种社会伦理的集体精神的代表,它是一种社会理性的文化产物。它是“超越自我”、对人的个体感性的的一种身心约束,对人的极大的否定来达到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论述道家的美学时,成先生是针对儒家的美学观而出的。首先他就以“人貌天虚”来概括了道学观,他认为道家通过“对人的否定”(否定仁义,否定文化,否定人的依据)来彻底否定儒家的人学。道家否定了一切之后,必然有自己的一种新的诉求。道家回归“天地之境”和“天地之人”。在美学上体现为“道之为物,唯恍唯惚”的美学境界,也是一种的“体验”美学境界,表现为“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审美理想。从而建立起了道家的美学体系。它的“三弃三绝”、“见素抱扑,少私寡欲”,就在于回归自然,“涤除玄鉴”达到无意识状态,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家之美在于“无为”、“自然”,顺天道即为美,自由即为美。有为,有物,有人,有思,有言,都不为美,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 儒家美学之“克己复礼”与“用行舍藏”的实用美学是通过对人个体感性的克制来维护其社会实践的可能性的,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美学理想。道家之美学通过否定人的一切,也就是克服人的一切来达到一种“吾丧我”的“天道”美学理想。他们的最终归属都是一种极端理想的自由王国。儒家与道家理想都是为现实寻求一种出路,结果是殊途同归,同归于对个体感性的排挤,对“人之为人”的否定。儒家把人定义为“仁”,道家把人定义为“自然”。前者,用伦理道德来否定真实的人,后者,把人纳入到自然中去,否定人的本质属性。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以道家固有思想加以内在生机的阐释,而探寻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新生命,这是新道家的意义所在。近十余年来[1],学者探讨新道家问题,呼吁“新道家”学派的营建,乃至酝酿成立全国性、国际性的道家研究机构与创刊专门的学术刊物,不仅是因为此一学术领域的荒芜空缺,更重要是由于道家之学本身内容的重要,与现代新儒家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本民族文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换言之,探讨新道家之学理与精神,建立新道家学派,乃是21世纪承接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生存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年以来,笔者关注新道家问题,稍有议论公之学界[2],兹谨略就新道家界定与营建问题的思考具述一二,期之同好。一 新道家之界定(一)“道家”之“道”的语言学、文化学与思想史含义语言学含义在语言学、训诂学上,道家之“道”字解为“道路”。许慎《说文》:“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道”字从“辵”。金文或从“行(彳亍)”、“行止”,写作“衜”。中间“首”字竹简或从“人”。诸形字义皆同。由常用的普通名词“道路”,可以引申出“由”、“行”诸义,再引申出抽象的哲学含义,成为常用的哲学概念。以儒家朱熹解“道”为例: 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道者,人之所共由。道者,事物常行之路。问:“仁与道如何分别?”曰:“道是统言,仁是一事。如‘道路’之‘道’,千枝百派,皆有一路去。道者,众人之道,众人所能知能行者。道者,人事当然之理。 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所谓道者,如天道、地道、人道、父子之道、君臣之道、“率性之谓道”是也。[3]不仅汉籍如此,汉译思想史著作也认同类似的用法,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论述道家:“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据雷缪萨说,‘道’在中文是‘道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交通媒介’,因此就有‘理性’、本体、原理的意思。综合这点在比喻的形而下的意义下,所以道就是指一般的道路。……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2](PP125-126)文化学含义在文化制度背景方面,“道”字或“道”的哲学概念还有更为深刻的渊源与根据。在此方面笔者较为赞同的是江林昌先生的观点,即认为“道”字的本义是“黄道”,即太阳的循环运行,“道”字中的“目”也可以理解为“日”,“止”可以理解为“推步”。也就是说,“道”不是人们行走的普通的道路,而是太阳的运行轨迹。[3](PP315-316)由 “世官世畴”、“技进于道”的上古遗制而言,“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所谓“学术”均与现代所说“技术”相近,“道” 字或“道”的哲学概念起源于“天学”是可信的。思想史含义在思想史上,“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自古至今,自儒家至道家都通用。特别是北宋以后,“宋明新儒家”使用了“道学”一语,并将整个儒学统系追释为“传道”。《宋史·道学一》说:“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时,天子以是道为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于斯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影响所及,以至有学者至今怀疑“道家”之名为汉代晚出且名称不伦。[4]因此,在讨论“新道家”问题以前必须界定,“新道家”之“道”虽然与文字学和思想史上的“道”具有关联,但其本身并非思想史上泛称之“道”,而是具有特指的固定含义,即以先秦道家老、庄、文、列四子为主干,以鬻子、管子、关尹子、鹖冠子等等导源或归宗于老子与“黄老道德之术”的道家诸子为流裔的学派。(二)道家之学三要义道家之学有与先秦诸子其他各家特别是儒家学派明显不同之处,论其差异,以往学者多有阐述,大致不外三种:其一以为儒道互绌,“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史记·老子列传》);其二以为诸子时有所明,更相为用(《庄子·天下》);其三以为诸子殊途同归,“皆务为治”(司马谈《六家要指》)。三种阐释以外,更有其四,以为诸子皆有所本而同出于三代王官(刘歆《七略》)。由道家出于史官、天官而言,其源流之久远,居道术为大宗,较其他诸子更为优越,降至晚周之际,影响所及无所不在,实为先秦诸子各家学术兴起的最大滋养与共同背景。而道家之学所包涵的内容也最为广泛,要之,则有自然(物性)之学、形上之学、无为之学三大要义。自然(物性)之学道家对自然的关注,是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生命、躯体、性情,完全都在自然之内,而非以天、地、人并列为三。换言之,自然不是与人类社会(人文)相对的一个概念,更非指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自然是天地万物的共同居住与和谐并存的共同环境。“自然”这一概念的本义,意谓天地万物都各自体现着“道”,天地万物的天性、自性、本性,亦就是“道”的体现。“道”遍在于万物,而不外在于万物,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之“道”。但是,“自然”又绝非意谓着万事万物可以极端任意发展,并非如西晋郭象注庄所理解的“自尔”、“独化”。天地万物相互关联而存在,万事万物间的一大关联就是“道”。“道”一,“道”恒(常),故万事万物永远关联而存在。道家将人类、生命与无生物都视为“物”,宇宙天地间的一切存在都是“物”。都是物便都有共同的“物性”,“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庄子·达生》)。道家相信凡存在的事物本性都同,所以道家主张万物平等。形上之学但是道家不认为人类的感官感觉可信,宇宙万物的存在,有超出人类感官感觉之上之处,“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另一方面,道家对于宇宙事物的认知,也具有超出感官感觉的能力。道家又以对“形下”的分析为基础,而提升、获得了“形上”的成就。《易经》为儒家传承的三代先王政典,易学与老学近似而不同。易学主旨为“因天道以明人事”,老学则舍弃人事而取法天道。易学重在阴阳,老学重在有无。“阴阳”是一相对概念,二者互为消长,而不可以互相取代。“有无”是一绝对概念,“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异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的不同环节。“有”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无”是宇宙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据。从思辨逻辑上说,有一个“有”,有一个“无”,无是绝对的,是纯粹的。但是从实质上和整体上看,无并不是片面的和孤立的。无不是对世界的物质本质的否定。正相反,无表示着世界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表示着世界万物的统”,但是从实质上和整体上看,“无”并不是片面的和孤立的。“无”不是对世界的物质本质的否定,正相反,“无”表示着世界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表示着世界万物的统一与和谐,而“有”所根据的“无”,也就是“有”本身。“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是形而上、形而下的统一,是物理的宇宙论和哲学的本体论概念的统一。无为之学先秦诸子百家均以周文疲弊、上下失序为背景而期以重新获得真理,其思想体系之构建亦无非以政治实践为目的,故先秦哲学本质上都是政治学。道家的政治理想具有两个不同层面,就老庄而言,是由形上本体论中引申出“无为无不为”层面,由形下相对论中引申出“贵柔”与“安时处顺”层面。政治理想之“无为”与“无不为”,与哲学思想之“无”与“有”对应。“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故“无为”即是“无不为”,“无不为”亦必须通过“无为”而获致。“有无”为哲学上的绝对概念,而“无为无不为”即成为政治上无所不包宏大至极的运作。就此而论,道家的政治理想其境界最高。在形下方面,道家认为“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相对存在、互为消长的双方,彼此因依而存在,所以都不具有绝对的根据。而其并存之法则,莫善于“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老子·二十八章》),故老子“用阴”而“贵柔”,与儒家用阳而贵刚健不同。要之,道家“相对”之学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为途径,其形下部分亦皆精彩。(三)新道家之新义新道家之“新”,其含义并非仅就时间概念而论,亦非脱离道家学说本义而予以根本性的改变。自凡晚近以来国家民族所遭遇之新困境、新挑战,皆得据道家立场以回应之,新道家之新义,为时势之新与阐释之新。由国家民族方面而言,“生存”不是一肉体层面,而是一文化层面,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展示存在,文化的存在才真正可以称之为存在,个人的年寿生死皆不足惜,重要的是“技”与“道”的延续。凡能占据道家之学的立场,对以往之历史与学术传统予以“理解之同情”,延续国家民族之“文化大生命”,心率旧典,信而好古,皆得以新道家之名义相称。新道家一语系包真理系统而言,内涵学理、信仰、为治三层面,而非单纯学理或信仰或履践。据今日“为人之学”之“大环境”,而欲行古人“为己”、“弘道”之事业,是否可能具备此一历数?单就操作层面来说,比较宋明新儒家之建立,新道家之建立是否应当具备此一过程?二者均待智者深论。笔者限于学力,仅就庶几可及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一)找到周敦颐——以宋明新儒家之建立为参照周敦颐在宋明新儒家的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仪式性”作用。前引《宋史·道学一》又说:文王、周公既没,孔子有德无位……孔子没,曾子独得其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宋明新儒家继汉唐经学之后,跨越千年而起,直承孟子,表明学术学派的兴起,有不为时间所阻断者。单就操作层面而言,宋明新儒家的建立过程,全由朱子对于周子的推崇而实现。考其所以如此,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恰好为宋初先驱长辈。众所周知,在宋儒诸学案中,周敦颐既非最早,也非大宗,“大抵近世诸公知濂溪甚浅”、“即濂溪二子,亦失其家学之传”[5](P21),但若以辈分粗论,周敦颐在“北宋五子”之中确实年长一辈,使得自“初祖”以至朱子有一恰当的时间作用(适当的连续与适当的间隔),亦无可否认。第二,恰好为二程之师。周敦颐是否为二程传道之师,自当世学者已多表怀疑。《程氏遗书》所载,二程只称周敦颐为茂叔而不称先生,平生绝口不提《太极图说》,而门下弟子游酢至称“周茂叔穷禅客”。全祖望称:“濂溪之门,二程子少尝游焉,其后伊洛所得,实不由于濂溪……今观二程子终身不甚推濂溪……予谓濂溪诚入圣人之室,而二程子未尝传其学。”[6](全祖望《濂溪学案序录》P480)但周敦颐确曾为二程之师,亦绝不可否认。第三,恰好著有《易通书》。宋代新儒家学者当世少有显达,退居治学,往往以诸子位置自居而回避经术,表明诸人与当世政治的并立立场,至元代表彰朱子,乃是再次升子为经。但子家有一形式要求,即须留有文字,如先秦诸子之例,凡有言论直接或间接留于后世者,皆得称之为子。而周敦颐著作十分单薄,《太极图说》仅三百余字,《通书》三千余字,且在当世亦不知名。如钱穆先生所说:“北宋理学开山有四巨擘:周敦颐濂溪、张载横渠、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兄弟。此四人皆仕宦沉沦,不居显职,在中朝之日浅,并未在治道实绩上有大表现。论其著作,濂溪分量特少,独有《易通书》与《太极图说》,一是短篇,一是小书,据朱子考订,《太极图说》亦当附《易通书》,非单独为篇,是则濂溪著书仅有《易通书》一种。”[5](P13)但是,周敦颐毕竟有一完整“子学”著作,从而使得逝者已逝之后,“阐释”的作用得以成立,而文本阐释初亦不必限于文字遗产的数量多寡。后朱熹与吕祖谦合编四子《近思录》,《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一句跃居十四卷之首,全由朱熹“发明”而至。具备这几个条件,宋明新儒家的儒统乃可以获得全新的建构,即:孔子→子思→孟子→周子→二程子→朱子。在学理会通方面,顾炎武曾写有一则短篇札记,所关联的则是一个大问题。顾炎武写道:《五经》无“真”字,始见于老庄之书。……(原注:今谓“真”,古曰“实”;今谓“假”,古曰“伪”。)……隆庆二年会试,为主考者厌《五经》而喜老庄,其程文破云:“圣人教贤者以真知,在不昧其心而已。”始明以《庄子》之言入之文字。自此五十年间,举业所用,无非释老之书。彗星扫北斗文昌,而御河之水变为赤血矣。崇祯时,始申旧日之禁,而士大夫皆幼读时文,习染已久,不经之字摇笔辄来,正如康库仑所受邻舍女巫之邪声,非十年不近乐器未可得而绝也。虽然,以周元公(周敦颐)道学之宗,而其为书犹有所谓“无极之真”者,吾又何责乎今之人哉?[7](卷十八《破题用庄子》PP659-660)虽仅“真”之一字,亦足说明宋明学者对于回避异端概念术语而保持本门学术之醇的讲究与敏感。“醇儒”问题,自汉代已提出。降及宋明,内有佛道异端之争,外有辽金华夷之辨,问题更显突出。二程之所以称道张载《西铭》一篇,即由其纯用儒家概念术语之故,谓韩愈的《原道》“语固多病”,而“《订顽》(《西铭》)之言极醇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子厚之文,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程氏遗书·二先生语二上》)、“此横渠文之粹者也。”(《程氏遗书·二先生语四》)而朱熹也由“不杂”一面为《太极图说》辩解:“《太极》之旨……绝无毫发可疑”(《朱子文集》卷四十二《书(知旧门人问答)·答胡广仲》)、“《西铭》《太极》诸说,亦皆积数十年之功,无一字出私意……不著毫发意见夹杂”(《朱子文集》卷三十八《书(问答)·答黄叔张(黄维之)》)。特别是周敦颐著作虽少,而“无极而太极”一语本来自道家陈抟,朱子则大加表彰,用以延伸易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形上概念。“无极”概念来自道家陈抟,“此层即朱子亦不否认”[5],当世道家亦无争辩,倒是儒家学者内部有陆氏兄弟的激烈反对,引起所谓“朱陆之辨”。陆九渊反对“无极”概念的主要原因,即因为其援引道家:“‘无极’二字出于《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也”[6]紧紧咬住“从人脚跟,依他门户”[7]一点不放。陈钟凡先生曾说,老子“则已先敦颐千百年而建此玄学上之一元论矣” [8](第五章《周敦颐之图书学说》PP32-35)。老子之“道”与《易传》之“道”不同,由形上概念来看,老子的概念始于“无”,《易传》的概念始于“太极”,相当于老子的“有”,较老子退后一个阶梯。由此在魏晋以迄两宋的儒家易学传承中,便不得不与道家相接触,借用老子 “无”的概念以建立儒家“无极”的概念,借用老子的“有生于无”以建立儒家“无极而太极”的理论,从而完备儒家的形上学体系。朱熹说: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只此一句,便见其下语精密,微妙无穷。而向下所说许多道理,条贯脉络,井井不乱,只今便在目前,而亘古亘今颠扑不破。(《朱子文集》卷三十六《书(陆陈辩答)·答陆子美(陆九韶)》)这里,朱熹仅就“无极”概念的妙处极力申述,然而却始终不肯将借助道家之学重建儒家形上体系的真相说破。其真相就是:对于道家概念的借用,不可以直接援引,而可以有间接的阐释。换言之,宋明新儒家乃是通过间接的阐释而获得了对于道家之学以及佛学的兼容并包。[8] (二)考据、辨伪与文献学问题自20世纪初开始的关于《老子》考辨问题,论老子思想之影响与其记载之隐约的反差,论其争论之大、聚讼之久,以及现代考古学所得印证的戏剧性结果,都足以为学界典型。当中华文明发展到了现代时期,学者沿着一线怀疑,汇聚了几乎当时所有精英,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进行了一种“没有定论”的研究,这一现象本身已足以说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的一个侧面,其中反映出的不仅是研究结论的问题,而且是方法和方向问题。特别是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居然鬼使神差般在学者获得定论之后,古代道家文献以一种连续的状态出土问世[9],轻而易举地将这些结论全体推翻,这种恶作剧式的反差,不能不令人惊叹,续而接受沉重的反省。怀疑精神与疑古、辨伪方法与辨伪学史需要清晰划分。凡治学术,怀疑精神与辨伪方法永远都是最为基本的前提工作。但是,自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以“对二千年之中国传统史学予以毁灭性的打击”[10]的“疑古学派”的方向,需要彻底扭转;以“造伪”和“辨伪”一组概念解释主观古代学术史,以“造伪运动”和“辨伪运动”说明“古人缺乏历史观念”的“中国辨伪史”理论[11],需要基本否定。 在疑古思潮影响下,长期以来对于道家学术的有限研究,多数是怀疑性的文献学研究,或否定性的批判研究,略加少量传统训诂考据余绪而已。老、庄、文、列四子的生死有无问题,经典著作的真伪传承问题,如铁索横江,横亘百年。诸如直承四子问题,西方物理学的比较问题等等,遑及一提。幸有简帛文献的大量出土,说明疑古所作种种分析,即使逻辑上完全有理,“迄为定论”,在新出古文献面前,仍可完全推翻。说明关于古代文献与古史的辨伪考据,特别是关于思想史文本的考据,其规矩原则多有出于常理之外者,故尔有另辟蹊径的必要。(三)儒道互补——守道家之纯而不辟儒如前所述,汉代刘歆论诸子起源,“出于”何者,“起于”何者,认为诸子皆源出三代王官,亦即诸子同源。由此而论,道、儒二家会通互补,返本归原,乃是预料中的必然归宿。梁启超先生曾经指出:“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1](第八章《道家思想(其一)》PP122-123)古来学者所谓道、儒二家的“互补”,有一极为辩证的形式,即二家之学正相对立,复因其正相对立而恰为互补。道家主于自然,而儒家主于人文。主于自然,故以自然(物性)之学、形上之学、无为之学为其三大要义,其科学即其哲学,其哲学即其政治学;主于人文,故亦以人文、伦理、生生之学(仁道、王道)为三要义。“天”、“人”概念是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主”、“客”二分而特有的最大一组哲学范畴,道家与儒家都讲“天”讲“人”,道家实际上更倾向于“天”的一极,其所谓“人”并非独立的“人”而是与天地合一的“人”,儒家实际上更倾向于“人”的一极,其所谓“天”并非自然之“天”而是人事之“天”。道家与儒家二者,一天,一人,沿着各自的一极对立发展,同时又共同构成了由“天”、“人”一组概念标示出的同一个完整的坐标体系。 现代新儒家是近百年来影响最大、成就最大的学派,但现代新儒家发展至今,也显露出若干缺憾,缺乏鲜活、凌厉的文化动力,虽然致力于以“内圣外王”开出新时代的民主科学,但由儒家“内圣外王”实开不出民主科学,终至处境维艰,后继乏人。另一方面,现代新儒家学者如梁漱溟、熊十力、钱穆、牟宗三、王邦雄等人都是通才,要求对全部中国哲学史进行重新认识,因之在其新儒家的著作中也包括了许多对于老庄道家学说的论述。又由于现代新儒家学者是在整体上省视中国哲学史,因此在其研究道家之学的时候,就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具有比一般的道家研究更加深邃的见解。所以,现代新儒家虽然保留有先秦宋明儒家辟除异端的余绪而不认同道家学说,实际上却仍然具有道、儒互补的形态。道家与儒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干。二者皆流也,而非源,故尔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和而不同,相得益彰。要之,新道家必须在能自明其本的基础上,守道家之纯而不辟儒,才可以顺应时势,对于民族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四)道家经典的疏证与阐释——继续许多寂寞的工作关于古代学术经典,古人有“疏不破注”、今人有“证而不疏”[12]之说,其用意无非表示对于古代学术的承接与敬意。受现代思潮影响,关于道家经典著作的疏证非常不足,连带影响了文本阐释的水准质量。在此方面,笔者曾试举《老子》一章、二章为例略作分析。据严复、熊十力、牟宗三说,疏证《老子·道经·一章》“玄之又玄”之“玄” 的本义是精微,用为名词,意为会同,并无玄妙、玄虚之意。“玄之又玄”意为同之又同,如果将“玄之又玄”解释为“深奥而又深奥”、“深远啊又深远”等等感叹语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作为大思想家而言,老子何得有此言论?[13]据河上公、严遵旧注及陈鼓应、余培林说,疏证《老子·道经·二章》的“有无相生”与《四十章》的“有生于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相混。“有无相生”属于形而下之“器”的层面,是老子所否定的。其中“有无”是一般名词,是相对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而存在,相反相成,互为消长,而不能互相取代。“有生于无”属于形而上之“道”的层面,是老子所要阐明的主要思想。其中“有无”是抽象概念,是同一的关系,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无生有”或“有生于无”是就逻辑上的先后而言,实际上无生有就是无成为有,有生无就是有成为无。[14]笔者并曾统计建国以来大陆所见今译约50余种,不肯雷同者仅一二家而已。要之,由“理解之同情”角度,作出维护文本章句结构的疏证与阐释的学者,其实很少。新道家之营建,有必要在充分承接古注的基础上,注意民国学者乃至现代新儒家学者的研究,吸收新出简帛文献的学术成果,在可以预见的21世纪的学术发展中,继续许多寂寞的工作。参考文献:[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德]黑格尔(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4]孙景坛.关于道家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1,(10).[5]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三联书店,2002.[6][清]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7][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8]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9]张京华.朱子所论《易传》“一二四”与《老子》“一二三”问题及其得失[A]. 朱子学刊编辑部.朱子学刊:总第12期[C].合肥:黄山书社,2003.[10]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2]林正珍.台湾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变迁与发展:一九五0~二000[J].汉学研究通讯,2001,(

主题家园的议论文素材

平平淡淡的母爱曾经在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新闻中看见过母亲为了儿女牺牲的情景;曾经在各种杂志里阅读到许多关于母爱的励志故事;曾经在作文书上浏览了一些赞美母亲的诗歌.这些爱无非是轰轰烈烈的爱,潇潇洒洒的爱、付出生命的爱.我和妈妈之间的爱,虽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我觉得母爱也可以是平平淡淡的.妈妈和我表面上没有太多的言语,不像某些同学的妈妈嘘寒问暖,大大小小的生活琐事唠叨得一概俱全.但是,每天早晨,我都会在床头发现一杯热水;每天上午,那些上课带的吃的东西已经装进了书包;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已经是7点了,热气腾腾的晚饭已经摆在了桌上;临睡前,照例是一杯热水和已经焐得暖烘烘的被窝,这一切,我都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悄无声息的动作和行为已然化作一缕缕的清亮的水流入我的心田,使我每一次都倍感温暖.我和妈妈,因为这一股股清亮的水,变得更加亲近起来.我时常亲昵地称呼她,也常常在晚上外出散步的时候把心事吐露出来,而她则是一个很好的旁听者.每次倾诉完,我的痛苦都减少了一半,而她又来安慰我,增加我的自信,教我如何处理事情,使我的不痛快扫除得一干二净.母亲是翅膀,给予我们力量;母亲是阳光,给予我们温暖;母亲是清泉,给予我们甘露.让我们去理解母亲,感恩母亲吧!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老师带我们去大电教室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形式教育大课堂》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悟 《形式教育大课堂》里说:有个小岛,名字叫作“图瓦户”,它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它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了。在前些年的时候,图瓦户的政府宣告失败,什么失败呢?那是抗海水失败了。因为工厂等等都向天空排放有毒的物质,这物质让红外线反弹回去的时候障碍重重,让地球变暖,把一部分冰溶化,导致海水上升,把图瓦户整个小岛全部淹没了,所以,图瓦户已经不复存在了。 如果地球温度上升1度,可能还会有更多小岛会被淹没。如果地球温度上升2度,可能会让沿海地区全部“消失”于大海。如果地球温度上升3度,亚马逊大森林也会“消失”于大海。如果地球温度上升4度,冰川间将会长出树木…… 我国乌海市等几座城市,远近闻名,因为它是一个“黑”三角的一角,为什么说它是“黑”三角的一角呢?大约在10年前,乌海市用一个五公里的地区作为商业交流区域,并广泛邀请他人加盟。加盟后,许多加盟的厂家在这五公里的地方里采有用的物质,因为这里的.煤炭等有价值的物质太多了。工厂大多数采用燃烧等许许多多的办法,向我们的天空排放有毒物质,让乌海市的上空黑乎乎的一片,使之成为“黑”三角中的一角。 这部电影反映的是环境被破坏了,生态得不到平衡,大自然在对人类进行报复。 是呀!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早在36亿年前,地球就以博大的胸怀,哺育出世界上最早的生命。距今200万年前,自从人类的祖先诞生后,地球就更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和无私的奉献,精心地哺育着人类。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人类渐渐进化、成熟、聪明,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大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这时人类便开始忘记了“母亲”的哺育之恩,忘记了大自然是地球无偿地提供给自己的宝贵生存空间,开始大量的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森林遭到滥伐,河流遭到污染,空气弥漫粉尘,城市充满噪音,珍禽惨遭猎杀,连地球的保护墙——臭氧层也遭到破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已经做了许多对不起地球,对不起大自然,对不起各种动植物,也对不起人类自己的事 例如:我们每天炒菜洗锅产生的大量废弃使用油、各种垃圾却正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势头猛增。据统计,像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人们每天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便可以填满120个人民大会堂。这样的数字是多么触目惊心啊 在此,我呼吁大家,不要再破坏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不要乱捕杀一禽一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要再伤害它了。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智慧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让我们的地球妈妈更加年轻,让我们居住的家园更加美丽。

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素材一等奖

我的家乡在重庆,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为此关于这次的我和我的家乡主题活动征文,不知你们的作品是否准备好了没?以下是编为大家准备了我和我的家乡主题征文素材一等奖,欢迎参阅。

当整个城市飘满甜甜桂花香的时候,祖国妈妈的生日到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回家乡衢州欢度国庆节。

车子慢慢靠近外婆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新房,村口有好几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可以一直通到外婆家。咦,怎么和我印象中的外婆家不一样了呢?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向外婆要答案,她一脸喜悦地告诉我说:衢州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当然越来越美了!

第二天早晨,一缕缕阳光通过窗帘照进房间,似乎在诉说着早晨的美丽。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迫切想去看看村外的橘树林有什么新变化,那可是我幼时的乐园。

一口气跑到村外,远远望去,橘树林间修建的水泥路整洁宽阔,四通八达。路边橘树的枝干姿态各异地伸向天空,那密密的树叶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漂亮极了!浓密的树叶间挂满青的黄的橙的橘子,像一盏盏灯笼。风一吹,这些灯笼随着风沉甸甸地摆动,像一个个可爱的笑脸。林间有好多鸟儿,有时停在路边或树梢上唱着动听的歌,有时拍着翅膀一下子蹿上了天。穿过橘树林,林外江边是新修好的江滨路,路的右侧还有专门用来给人跑步的红色塑胶跑道,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前方。那红色让我想到了飘扬在空中的红旗。江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岸边高高的杨树林,水波荡漾,简直是一幅会流动的画!

欣赏着家乡美丽的风景,我放慢了脚步,不由得哼起了歌:“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年春节我们没能回乡过年,爸爸说是响应号召,支援抗疫。今年国庆,我们决定把杭州留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出城路上,到处是喜庆的国庆标语,道路两旁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映衬着蓝天白云,格外鲜艳。汽车飞驰而过,我的心情按捺不住激动,就像一只欢快的雀儿,即将赶赴一场阔别一冬的家乡的约会。

我们很快回到安徽定远县乡下的奶奶家。与城市的繁华热闹相比,乡村显得宁静开阔。

调皮的秋风带着凉爽的秋意,飞快地擦过树梢,掠过沉甸甸的稻穗,撩了一把我散乱的长发。走进村子,家家户户门前都晒着金黄的稻谷,像飘扬的金色旗帜,宣告着丰收的喜讯。推开院子,那株落光叶子的老柿子树上挂满了红通通的柿子,仿若一盏盏明晃晃的灯笼惹人喜爱。

园子里的蔬菜长势喜人,长长的豆角纷纷从架子上垂下来,五颜六色的辣椒点缀着翠绿的叶子,厚墩墩的南瓜懒洋洋地躺在瓜叶间,有趣极了。我最喜欢挖地瓜,拨开浓密的地瓜叶,沿着茎的方向往地下挖,很快就能从潮湿的泥土中挖出一串串地瓜,特别有成就感。嘿,快看!这是七星瓢虫啊!绿色的蚂蚱看你往哪里逃!蝴蝶,蝴蝶,等等我,我们一起捉迷藏吧!奶奶戴着草帽,已经摘了满满一提篮蔬菜瓜果,边摘边看着撒欢的我不住地微笑。

柿子你好啊!大南瓜你好啊!蝴蝶你好啊!亲爱的家乡,我回来了!

我的家乡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的一个村庄,这里并不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只是个乡村,可是这里很美丽。有金灿灿的稻田、潺潺流淌的溪、高大挺拔的大树和五颜六色的花儿,真叫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由于这里是乡村,空气显然要比大城市的好、新鲜。

家乡一年四季的变化很大,可是,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各有各的趣事,下面由我一一道来。

春天,草钻出泥土,好奇地看着这个新世界,草地里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河边的柳树姑娘们,弯下腰,梳洗着自己的秀发。我和兄弟姐妹们跑到一棵棵柳树下,捡起一根根柳条,然后回到家中把柳条编成自己认为非常漂亮的头环和手环,带在头上和手上走起台步。

夏天,知了在一棵棵茂密的树上欢快的唱着歌,草丛里的蚂蚱东躲西藏地到处乱跳。我们几个孩子顶着烈日炎炎的太阳在草丛中捉蚂蚱,只见一只蚂蚱在一片草叶下不心漏出自己的羽翼,我便偷偷地走过去,心翼翼地蹲下,伸出两个手指一夹,就捉住了。等大家捉到了足够多的蚂蚱,我们便把它们两个放进瓶子里,看它们打架。

秋天,枫叶穿上了红衣裳,像蝴蝶一样从树上落下来。大家在枫树下面捡了许多形状各异的树叶。回到家中拿出白纸和彩笔,把树叶粘贴到白纸上,给它画上头和四肢,就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动物,有兔子、松鼠、猫……真是可爱极了。

冬天,大雪压在光秃秃的树上,屋顶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平日活泼好动的动物们纷纷躲进笼子里不肯出来。而我们却兴高采烈地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着,并堆起各自想要的雪人。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年四季与众不同的变化,你想去看看吗?

记得我在念幼儿园的时候,是住在外公外婆家的,那是一个叫望江门的地方。

那个时候,外婆家是在一个弯弯曲曲的巷子里。

外婆家住一楼,那幢楼只有六层,没有电梯。房子的围墙外面是高高低低的矮房子,还有一条铁路,有的时候铁轨上会停靠着几节绿皮火车,晚上睡觉也能听见火车“卡嚓卡嚓”的声音。

只要天气好,楼上的笑笑姐姐,隔壁的城城弟弟,还有对面那幢楼里的康康哥哥,就会找我一起玩,我们在一起玩得可开心了!

快上学时,外婆告诉我说,房子要拆迁了,我很难过。但是,没办法。我只好随爸爸妈妈住回景芳……

今年国庆节的一天,爸爸说开车带我去兜兜风,我可高兴啦。可是,车子开着开着,在望江立交桥上堵住了。我心想:哎,早知道就不出来了。

这时,妈妈指着桥下,问我:“还记得这里是哪里吗?”我摇摇头。

妈妈说:“这里以前是外婆家的老房子啊!”

我再仔细一看,天哪!那里已经不是一幢幢破旧的房子了,周围的店、摊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了。

我惊呆了,心想:老房子都到哪里去了?

回到家,我还在想着这件事。

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老房子是拆掉了,但是我们拥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呀!”

我点了点头,因为我觉得妈妈说的有道理。

当整个城市飘满甜甜桂花香的时候,祖国妈妈的生日到了!经过商量,我们决定回家乡衢州欢度国庆节。

车子慢慢靠近外婆家,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白墙黑瓦的新房,村口有好几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可以一直通到外婆家。咦,怎么和我印象中的外婆家不一样了呢?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向外婆要答案,她一脸喜悦地告诉我说:衢州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当然越来越美了!

第二天早晨,一缕缕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房间,似乎在诉说着早晨的美丽。我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迫切想去看看村外的橘树林有什么新变化,那可是我幼时的乐园。

一口气跑到村外,远远望去,橘树林间修建的水泥路整洁宽阔,四通八达。路边橘树的枝干姿态各异地伸向天空,那密密的树叶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漂亮极了!浓密的树叶间挂满青的黄的橙的橘子,像一盏盏灯笼。风一吹,这些灯笼随着风沉甸甸地摆动,像一个个可爱的笑脸。林间有好多鸟儿,有时停在路边或树梢上唱着动听的歌,有时拍着翅膀一下子蹿上了天。穿过橘树林,林外江边是新修好的江滨路,路的右侧还有专门用来给人跑步的红色塑胶跑道,一直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前方。那红色让我想到了飘扬在空中的红旗。江面上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岸边高高的杨树林,水波荡漾,简直是一幅会流动的画!

欣赏着家乡美丽的风景,我放慢了脚步,不由得哼起了歌:“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喜欢旅游,因为我对课文里祖国的大好河山充满向往,趁着这一次的假期,我们家出发前往青甘大环线。

旅行的第一站是藏传佛教塔尔寺。这座寺庙和江南的寺庙完全不同,屋顶像一个胖胖的白色水滴,到处是鲜艳的壁画,整片整片红色或绿色的围墙。大金瓦殿里贴满了金箔,这里供奉的大银塔还镶嵌了五颜六色的宝石。

出了寺,一路开上拉脊山,海拔接近4000米了,有些气急。在山顶,我们遇见了满山的牦牛,还看见一只一动不动的草原鼠,可还是被我发现了它的肚皮一收一放。“原来它是在装死啊!”我惊奇地对妈妈说。草原鼠似乎听到了我的话语,“嗖”的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大环线最美的则是翡翠湖。这可是个盐湖群呢!沙滩是由白盐堆积而成,湖水一层一层的,由浅至深,水蓝、浅绿、翠绿、湖蓝、墨绿,对面起伏的山丘,如棉的云朵,湛蓝的天空,都倒映在了清澈见底的湖水里,湖的尽头,天的边界,偎依在一起,正是名副其实的天空之镜!我轻轻地踩在白盐上,听说敦煌的骆驼最喜欢吃盐,赶忙装了满满一大袋,送去给骆驼。

我们还去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独一无二的水上雅丹,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在沙漠滑了沙,骑了骆驼,策马奔腾在广阔的祁连大草原上,从此我的记忆里,不只有江南的温婉,漠北的豪迈,还有了大西北的壮丽,这都是我美不胜收的祖国!

近年来,我的家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马路上的奔跑的汽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曾经泥泞的土路现在都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我们一家从村子里的平房搬进了市里的高楼。

想想时侯,我们家住在平房里,简单的几间房子,厕所下雨的时候都没法用。前几年,我们家住进了高楼,宽敞,干净。而且,我也有了自己的房间,妈妈买了全自动的洗衣机,爸爸也搬回了布沙发,软软的床,电视机等。

但是,现在,我们家又“更上一层楼”了,我们又买了电脑,汽车,热带鱼鱼缸,还有很大的餐桌,书柜,布沙发也换成了皮沙发。

再回老家一看,呵,也不错嘛!老家里的马路已经十分多了,几乎没有什么土路了。马路的旁边也都装上了漂亮的路灯,还有各种绿化让空气变更清新了。平房越来越少,都盖成了集中供暖的楼房,所以,我们老家的环境到了冬天也是那么的好。

呵呵,我还是不多说了,你有时间的话自己来一趟,相信你会吃惊的说:“难道这里就是农村吗!”

我们市里也是美的让人吃惊,弥河沿岸的景色是我见过最美的景色,还有荷花节,蔬菜博览会等等让人赞叹的节日。

啊!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她现在实在是太美了!如果这里改成旅游景点的话,一定会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这就是我成长的家乡,在我十年的人生路上,我亲眼看着自己和自己家乡的变化,我相信等过不了多少年,当我长成一个有用的人才的时候,家乡也能变成一个扬名全国甚至世界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海拉尔,它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一颗夺目的明珠,熠熠生辉。呼伦贝尔广阔无边,它的总面积有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山东与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比英国还大一些。

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生活着37个少数民族,他们勤劳勇敢、热情质朴和汉族兄弟们紧密团结、守望相助,共同建设着美丽的家乡。

这里有三少少数民族,有鄂温克、达斡尔和鄂伦春,他们人口较少,但在呼伦贝尔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不断发展。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每当听到这高亢嘹亮的歌声时,我和我的伙伴们总是挺胸昂首,那勤劳勇敢的鄂伦春兄弟姐妹们,正和我们一起建设美丽的家乡呢!

听大人们说,过去的鄂伦春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以打猎、采山货为生,解放以后,在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的带动下,一部分的猎民下了山,在镇上定了居,住上了砖房,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当起了护林员,为保护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特别是进入21世纪,鄂伦春人的生活更是牵动党和领导人的心,多方面出台政策,引领鄂伦春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很多猎民放下了手中的枪,发展特色养殖,种起了木耳段,养起了袍子,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

我的家乡就是这样美丽,它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各族儿女们深深地扎根在这片热土上,发展、壮大。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那勤劳、奔放的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们!

“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安平桥。它既有“卧龙”的雄姿,又有“长虹”的气势,令人心驰神往。

儿时的我曾随家人多次去过安平桥,然而这座名桥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抬眼望去,都是乌黑浑浊的水,水面见不到蓝天,见不到白云,我看到的就只是一些翻着肚皮的鱼儿……微风轻拂,苦涩腐臭的味道扑鼻而来。那时的我总是纳闷:这难道就是驰名海内外的安平桥吗?

时隔四年,当我回到安海老家,爷爷约我去安平桥散步,想起记忆中的安平桥,我连连拒绝。爷爷笑着说:“安平桥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成了一个风景迷人的公园了,不信一起去走一趟。”于是我便半信半疑地跟着爷爷出门了。

来到公园,只见那几弯石径,曲折蜿蜒向前,两旁鲜艳的花朵密密麻麻,顺着枝条开得妩媚,开得热烈。走上石桥,极目远眺,只见悠悠安平水,清清浅浅的水轻漾着,倒映着蓝天白云。湖深处水色碧绿,几只水鸭和不知名的鸟儿,悠然自得地游弋在水面嬉戏、觅食,与这古老的安平桥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桥畔芦苇随风晃荡,鸟鸣声不绝于耳,熙熙攘攘的游人,漫步在古老的石板桥上,品茗着千年古韵……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我和爷爷依依不舍地离开公园。路上,爷爷告诉我,我们祖国正在全面建成康社会的大道上阔步前进,不仅在经济上成绩骄人,环境保护上也不甘落后,全国各地青山绿水工程都在实施,聚焦生态水域治理。而我们晋江市也积极开展环保“霹雳一号”行动,推行“河长制”,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的美丽家园……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一个甜甜的梦:我梦见自己化成一只美丽的白鹭,守护着祖国的绿水青山。

朋友,你认识我的家乡吗?我想,你很可能不认识,阳为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既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也没有苏杭二州的奇景。可是,它却以它那特有的爱,默默无闻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家乡人民。

我的家乡坐落在白山脚下。这座低矮的山没有什么奇花异草,更没有什么珍禽异兽。也许因此而得名“白山”吧!可是尽管如此,无论春夏秋冬都成了我们的乐园。

春天,它是最早春的角落。毛茸茸的草,五颜六色野花,青翠欲滴的松叶。高大挺拔的白杨……每逢假日,伙伴们便手拿柳枝,赶着自家的大鹅来到这片“圣地”,我们躺在柔软草地上,仰望蓝天。噢!那蓝蓝的天,绿绿的地,我们的心醉了哼着无调的曲,那美好的遐想啊,就像那飘忽不定的白云。夏天,那刚劲挺拔的白杨伸展自己的身躯,为我们搭起了一个碧绿的大凉棚,为我们遮光蔽日。伙伴们在树荫下玩耍、游戏。秋天,整座山变成了一位金发披身的美丽少女。那些不知名的,红艳艳的,黄澄澄的,吃起来又酸又甜。冬天,它则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伙伴们在山坡上堆雪人,打雪仗,追逐着,那欢畅的笑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站在山顶上,眺望远方。一座通往公路的白山大桥横卧在昭太河上。岸边碧绿的树荫映照在水底,一条条细长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耍。夏天,我们在河边树下玩水;冬天,我们在河上滑冰。

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在我的家乡,自私的观念是极少存在的,我们和睦得像一个大家庭。每当春播、秋收时,大家总是你帮我,我帮你。每天一到晚上,左邻右舍的人们就聚集在一起,下棋,讲故事,看报纸,这是我们一天中最难得的时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