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无机材料学报在esi里面吗

发布时间:2024-07-05 17:16:28

无机材料学报在esi里面吗

我国最好大学排名时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生源质量。很多同学将生源质量与录取分数划等号,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生源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评分,不仅仅是单纯的成绩排名,还会涉及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因此生源质量排名与录取分数排名并不相同,但在当前情况下这两个排名相差不大。在最好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中,我国有38所大学得分超过75分,清华大学以100分的成绩稳居第一名。这38所大学中有10所211大学的排名非常不错,超过吉大、重大等985大学。尤其值得学生关注的是上海财经大学的生源质量仅次于浙大,赶超南开、天大等名校。今天我们了解一下究竟是哪10所211大学的生源质量超985!一、生源质量80分以上的5所211大学1、“两财一贸”:是这10所211大学中排名最靠前的3所大学,上财、央财和外经贸3所大学的得分分别是:分、分和分。“两财一贸”如此受到学生的欢迎,除本身的实力之外,与这3所大学地处一线城市有很大关系,但想要进入这3所大学,除付出努力外天分也是少不了的。2、北外和中国政法大学:生源质量排名中语言类大学表现突出,北外和上外双双进榜。但在得分上北外的分数要高于上外,得分仅次于“两财一贸”。北外生源质量的得分是分。法大是我国政法类大学排名第一的顶尖学府,虽然在得分上落后于北外和上财等高校,但该校依旧可说得上是211大学中的“翘楚”,该校的法学专业学科评估结果为A+全国排名第一,是法学专业学生最好的选择。中国政法大学生源质量的得分是分。二、生源质量75分以上的5所211大学1、西南财经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2所大学的入榜,使得财经类大学占据了10所211大学中的5个席位,这点足以体现财经类大学的受欢迎程度。但这两所财经类大学在学科实力方面与“两财一贸”存在一定差距,西财和中南大都没有A+学科,西财的优势学科是应用经济和工商管理,中南大的优势学科是应用经济和法学。西南财经大学生源质量得分是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得分分。2、上外和中传:上外和中传是语言类大学中的佼佼者,排名和实力仅次于北外。北外、上外和中传是语言类大学中仅有的3所211大学。上外的生源质量得分是分,中传的得分是分。3、北京邮电大学:北邮进入生源质量排名毫无意外可言,该校的专业备受学生喜爱是近年来比非常火的一所大学。北邮的生源质量得分是分。除以上10所211大学之外,生源质量得分在70分以上的211大学还有南航、西电、南理工等大学,从学校的名气以及毕业生就业优势等方面来看,这些211大学并不比985大学差,因此学生在选择目标大学时不一定非要执着于985还是211!高考不易,选择慎重!

重庆大学的排名在整个高校大学生排名当中大概是比较靠前的。大概是排在了22名左右。

重庆的大学很多,但是双一流大学不多。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其中重庆大学是全国985和211重点大学。所以重庆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在全国大学生竞赛排名中,重庆大学排名靠前。根据第六轮大学生竞赛最新测评排名,重庆大学排名第22位。重庆大学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一直以来,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入重庆大学学习,进入一个好的大学,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还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全国39所985高校之一,全国31所学位授权和自考高校之一。它的综合实力很强。学科建设:重庆大学拥有9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9个,双一流学科3个,工程、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临床医学、动植物科学等8个学科在ESI全球排名中位居前1%。

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被评为a类,另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筑与土木工程是重庆大学的王牌专业,很受考生欢迎。其实之前我也希望自己能考上重庆大学读书,但是因为离家太远,父母也不是很同意,所以我选择了离家近的大学。重庆大学是专业的简称。

重庆大学的教育资源很好,学生的生活条件也很好。我们不必担心安全问题。许多学生喜欢在重庆大学学习。有的人考上了,有的人没考上,考上的人很开心。没考上的人很沮丧,但还有斗志。或许这就是重庆大学的魅力所在。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庆大学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2020年,重庆大学多名校友被评为优秀企业家。此外,为培养新型工程人才,重庆大学成立了岳明科技创新实验班,并加强与华为等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

第一作者:焦龙博士 ;通讯作者:江海龙教授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DOI:

在该工作中,我们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基MOF材料,通过调变卟啉中心的金属物种,从而衍生得到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金属物种(Fe, Co, Ni, Cu)的单原子催化剂材料,这些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不同,金属负载量、配位环境、比表面积、孔尺寸等特性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了有效的变量控制。在该模型体系构筑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不同单原子材料电催化CO2还原性能, 其中单原子Ni催化剂(Ni1-N-C)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并且在CO2浓度降低至15%的含量时,最优的CO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实际CO2催化转化中巨大的应用前景。

单原子催化剂(SACs)在诸多反应中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并且已经成为了多相催化的前沿领域。通常情况下,SACs的催化性能不仅依赖于金属活性位点的本征活性,同时也会受到活性位周围的微环境以及载体的物理化学特性的调控。然而,由于不同金属物种的单原子催化剂合成方法的不同,得到的单原子催化剂除了金属物种外,许多理化特性例如单原子金属的负载量、孔结构等等都不尽相同。由于变量的复杂性,给对比不同单原子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带来很大的挑战。单原子金属修饰N掺杂碳(M1-N-C)材料,作为重要的一类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表现出的优异的性能。然而,文献报道的M1-N-C材料的碳载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孔隙结构、表面积、形貌等),使得即使相同的金属中心,M1-N-C的活性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有鉴于此,我们希望发展一种通用的单原子合成策略同时可以实现微环境和载体性质的严格控制,从而来判别单原子不同金属物种的活性位点的内在活性。

我们在调研单原子催化剂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例如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即使相同金属中心,不同文献中报道的催化活性有时候差异会非常大。我们发现这些催化剂的载体性质、金属载量、活性位微环境等通常差异较大,很难去对活性位的本征活性做出客观的评价。我们基于一种卟啉基的多变量MOF,MOF的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种类可以任意调变而不影响MOF的拓扑结构和形貌,进一步借助MOF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关系,可以严格控制MOF衍生不同单原子材料的理化性质,从而为对比不同金属中心的催化活性提供了良好的模型体系。

除了活性位点的识别,CO2利用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高能耗的CO2捕获和净化过程。具体来说,为了达到高选择性,目前报道的CO2RR通常在纯CO2中进行。然而,实际工业过程中可用的CO2原料的实际浓度相对较低,例如燃煤电厂和钢铁/石化行业排放的CO2气体浓度分别在5-15%和14-33%左右。考虑到CO2 中C=O键键能大约在 806 kJ/mol,热力学比较稳定性,活化较为困难。另外其在水溶液中有限的溶解度,低的CO2浓度会显著影响其催化转化的活性,为CO2的直接利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开发高效的低压下二氧化碳直接转化电催化剂非常重要,但目前很少能实现。

Scheme 1. Illustration showing the general fabrication of single-atom M1-N-C catalysts based on MTV-MOF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我们基于混合配体策略,通过改变金属卟啉配体中心金属的种类,构筑了一系列同构的卟啉MOF,通过衍生之后获得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金属中心(Fe, Co, Ni, Cu)的碳基单原子催化剂材料 (Scheme 1)。卟啉中心金属的改变并未影响MOF的结构和形貌,借助于MOF前驱体和它的衍生材料结构上的继承性,获得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除单原子金属种类之外,其他理化性质(形貌,成分,孔结构等)同样可以保持高度的一致,从而实现了变量的控制。

Figure 1.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in pure CO2. a) LSV curves of Ni1-N-C in pure Ar- and CO2-saturated M KHCO3. b) FEs and c) TOFs of M1-N-C for CO in pure CO2-saturated M KHCO3. d) Tafel plots of M1-N-C for CO2RR. e) Durability test of Ni1-N-C at a constant potential of V vs RHE in pure CO2.

基于得到的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材料,我们首先研究了他们在纯的CO2氛围下的电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以发现,Ni1-N-C材料在众多单原子催化剂材料中,表现出了最高的CO选择性、TOF值以及Tafel斜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Figure 1)。

Figure 2. DFT calculations. a) Reaction paths and b) Free energy diagrams of CO2 reduction to CO and c) The values of UL(CO2)-UL(H2) for all M1-N-C catalysts.

理论计算表明,在CO2电催化还原生成CO的多步基元反应中,Ni1-N-C相较于其他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最为优化的COOH*形成和CO脱附的能垒,有效的促进了CO2的转化和产物的脱附,预示着其具有最高的CO2电催化还原的活性。另外,通过对比不同材料CO2还原和析氢反应的决速步电势差(UL(CO2)-UL(H2)),可以看出Ni1-N-C可以更有效的抑制析氢竞争反应,从而表现出最优的CO2还原的选择性 (Figure 2)。

Figure 3.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CO2 at low pressures. a) LSV curves and b) CO FE of Ni1-N-C in M KHCO3 saturated with 30% and 15% CO2. c) Durability tests of Ni1-N-C at constant potential of V under 30% CO2 concentration and V under 15% CO2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鉴于在纯CO2中的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结论,我们进一步 探索 了Ni1-N-C在低浓度的CO2还原反应的测试中的性能。可以看到,Ni1-N-C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依然有明显的电流响应,进一步通过不同电位下的选择性测试可以看出,在15%的CO2浓度下其最优选择性依然可以超过80%,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Figure 3)。

该工作基于同构的卟啉基MTV-MOFs,构建了一系列单原子催化剂 (M1-N-C, M = Fe, Co, Ni和Cu),除单原子金属的种类不同之外,其孔结构和化学成分以及活性位微环境都保持一致,因而可以作为研究不同单原子金属物种本征活性差异的理想模型。在纯CO2条件下, Ni1-N-C表现出了最优的CO选择性。进一步,Ni1-N-C在更具有挑战性的低浓度CO2还原中,甚至可以在30%和15%的CO2浓度下保持其高的CO选择性,表明了Ni1-N-C在电催化CO2RR的独特优势。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SACs的普适性合成方案,同时本文的结果展示了单原子催化剂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直接电催化转化方面的巨大潜力。

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配位化学、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的交叉性研究工作,特别在基于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晶态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功能 探索 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已在国际重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J. Am. Chem. Soc.(13篇),Angew. Chem.(12篇),Chem(3篇),Nat. Commun.(2篇),Adv. Mater.(6篇),Natl. Sci. Rev.(2篇),Acc. Chem. Res.(1篇),Chem. Soc. Rev.(2篇),Coord. Chem. Rev.(4篇), Mater. Today(1篇)等高水平论文。论文被引用20,000次以上(H指数:71),有5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 Top 1%)。在《Nanoporous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中撰写书章一章。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担任EnergyChem(Elsevier)、Materials(MDPI)、中国化学快报、化学学报、Scientific Reports(NPG)、无机化学学报、Sci(MDPI)等期刊编委和顾问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基金委面上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以配位化学为基础,致力于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与衍生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功能应用研究。本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交叉学科,内容涉及无机配位化学、晶体工程学、材料化学、纳米 科技 以及催化化学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催化功能导向的稳定MOFs:设计、合成、修饰及催化性能研究; (2) MOFs基纳米复合材料:理性构筑及其催化功能 探索 ,特别是在有机反应多相催化及光、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 (3) CO2的选择性捕集与转化。

课题组主页:

无机材料学报难吗

1.复合材料学报 2.无机材料学报3.材料研究学报 4.功能材料 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7.材料科学与工艺 8.材料工程

1.化学与生物工程

是美国《化学文摘》、《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化学与生物工程》报道范围涉及化学化工与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动向及研...

主管主办:湖北省教育厅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2.化工设计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双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化工主管部门、设计院、科研院(所)、化肥企业、化工企业、大专院校、图书馆及各信息部门。报道化工产品的...

3.当代化工

《当代化工》(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学化工学会主办。主要报道石油和化工的前沿科技论文,及时介绍石化行业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新态势、它的办刊...

主管主办: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中油抚顺石化公司;中感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沈阳市医药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无机化学学报的影响因子高一些,应该是无机材料学报好中。

核心以下级别的期刊,应该中的难度都不大吧!主要就是挑个版面费便宜的就行。核心就比较难了,

无机材料学报

无机材料学报是sci(E)区。

《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主要刊登包括纳米无机材料、功能陶瓷(铁电、压电、热释电、 PTC 、温敏、热敏、气敏等)、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晶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无机薄膜材料、特种玻璃、环境材料、特种无机涂层材料以及无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检测方法以及获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艺等。

根据2018年3月《无机材料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54位编委。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总被下载1449741次、总被引6945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根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索引数据库(EI),美国化学文摘(CA),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STP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SC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所收录。

对方法或材料和方法的详细描述。关于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通常仍应在主文中介绍,以确保读者理解研究内容,但其他研究人员复制工作所需的细节可以作为补充材料。

写作无机学报材料标题前言 本刊在审读作‎者来稿时发现‎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很多作者由于‎缺乏科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

硅酸盐学报。1、硅酸盐学报比较难发,要求高,档次高但是审稿比较快,相对来说简单的是无机材料学报的投稿比较简单,两者相比硅酸盐学报比较难。2、《硅酸盐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两者学报硅酸盐学报历史比较悠久,档次更高。

无机材料学报是sci吗

无机材料学报是sci(E)区。

《无机材料学报》是1986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月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

学报主要刊登包括纳米无机材料、功能陶瓷(铁电、压电、热释电、 PTC 、温敏、热敏、气敏等)、高性能结构陶瓷、功能晶体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无机薄膜材料、特种玻璃、环境材料、特种无机涂层材料以及无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上述材料性能的最新检测方法以及获得上述材料的新工艺等。

根据2018年3月《无机材料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编委会拥有54位编委。根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总被下载1449741次、总被引69455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

根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无机材料学报》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索引数据库(EI),美国化学文摘(CA),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STPC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SCD),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所收录。

由于SCI是科学引文索引,因此SCI检索的期刊也好,文献也好,是偏向科学技术方向的,也就是偏理科一些,其实每个检索工具基本都有所侧重,例如EI就侧重工程技术方向。

我国被SCI检索的期刊名称:

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MMM英文版) 2 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 3 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4 代数集刊(英文版) 5 地球物理学报 6 地质学报、土壤圈(英文版) 7 分析化学 8 钢铁研究学报(英文版) 9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0 高等学校化学研究(英文版) 11 高分子科学(英文版) 12 高分子学报 13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4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 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中文) 1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文) 17 化学学报 18 计算数学(英文版) 19 结构化学 20 科学通报(英文版) 21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22 力学学报(英文版) 23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4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25 生物医学与环境科学(英文版) 26 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 27 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 28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29 数学学报(英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 31 无机化学学报 32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33 物理化学学报 34 物理学报 35 物理学报—海外版 36 稀土学报(英文版) 37 稀有金属(英文版) 38 稀有金属与材料工程 39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 40 有机化学 41 植物学报(英文) 42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 43 中国化学(英文版) 44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 4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 46 中国科学A辑(英文版) 47 中国科学B辑(英文版) 48 中国科学C辑(英文版) 49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 50 中国科学E辑(英文版) 51 中国文学(英文版) 52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53 中国药理学报 54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55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56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

无机材料学报收综述吗

复旦大学核心期刊查询结果:2013年编入EI,属中文核心期刊 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10年)本刊收录在:Ei Compendex (2011年)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09-2010)提示: CSCD核心库(C)本刊收录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核心库(2011-2012)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0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0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年版)提示: 《引证报告》2011年版影响因子: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工程材料学 - 第5位本刊收录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工程材料学类 - 第7位

相信很多人会遇到这样一个类似的问题,那就是在英文论文写好之后,却苦于找不到国内经常使用的论文发表期刊有哪些。下面是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其中比较受欢迎的期刊,希望对您有一定帮助。至于查重可以了解一下paperfree。谢谢!z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Acta Geologica Sinica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Acta Oceanologica Sinica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Acta Seismologica Sinic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pplied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ll Research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a Welding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Series BChinese Chemical Letter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Chinese Journal of Sexually Tuansmitted Infections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English Edition)Chinese Medical Journal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Chinese Science Bulletin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Electricity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High Technology Letters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Newslet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Journal of Hydrodynamics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Rare Earths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 Edition)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Numerical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English SeriesPedosphere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Rare MetalsReproduction & ContraceptionScience In China (Chemistry)SCIENCE IN CHINA (Earth Sciences)Science In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Science In China (Life Sciences)Science In China (Mathematics Physics Astronomy)Science In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Th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复合材料学报2.无机材料学报3.功能材料4.材料导报(分为:《材料导报.A刊,综述篇》和《材料导报.B刊,研究篇》)5.材料工程6.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7.材料研究学报都是最新版北大核心刊名: 材料研究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主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周期:  双月出版地:辽宁省沈阳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3093CN:   21-1328/TG邮发代号:8-185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材料研究学报曾用刊名:材料科学进展创刊时间:198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EI 工程索引(美)(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效期刊

科研出版社,这个出版社很多英文期刊都还不错,你可以试试,希望能帮到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