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模板

发布时间:2024-06-26 15:52:43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模板

82.于伟:先秦儒家之“礼”与我国教育的教化功能,《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81.于伟:公民抑或自然人——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前提性困境初探,《教育研究》2012年第6期80.于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育焦虑的理论省思,《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2期(第二作者)79.于伟:十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研究的梳理与反思,《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9期(第二作者)78.于伟:以科研为先导加大政府投入,《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第2期77.于伟:东师网教:构建“教育云”支持下的学习型社会,《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6期(第一作者)76.于伟:福柯的“历史本体论”与教育思想研究的可能性选择,《教育科学》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75.于伟:历史本体论与走向情本体的教育,《教育学报》2011年第4期(第一作者),《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74.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8期全文转载73.于伟:试析美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三种取向,《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第二作者)。《成人教育学刊》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72.于伟:黄济先生教育哲学思想研究,《教育学报》2010年第4期71.于伟:东师远程与继续教育:“尊重的教育”贯穿远教始终,《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6期70.于伟:他者教育理论本土化的前提性问题初探,《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69.于伟等: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三个前提性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68.于伟:农民教育期望——高等教育改革一种可能的阐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67.于伟:后现代成人教育:理论界说、思想源流及教育图景,《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66.于伟:改革开放30年农村教育研究主题的变迁与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载于《中国教育科学3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二作者)65.于伟: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二作者)64.于伟等:困境与突破:中国学校教育精神的现代性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63.于伟:基于一体化的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国际经验及启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62.于伟等:本土问题意识与教育理论本土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60.于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二期59.于伟:农村教育发展面临时代挑战,《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8日(第二作者)58.于伟:让中等职业教育惠及更多农民子女,《光明日报》,2008年9月25日57.于伟: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路在何方,《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7日(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8年第13期转摘56.于伟: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7日55.于伟:身体规训及其合理性论析,《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54.于伟: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建立进出有序、供求平衡的管理机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二作者)53.于伟: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东北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第四期;《中国教育报》转摘,2008年11月1日52.于伟:以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为本——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向调整和农民工培训的城乡联动体系构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二作者)51.于伟:美国《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的实施困境及其原因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50.于伟:快乐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49.于伟:农民工多元身份形成的文化诱因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第二作者)48.于伟:农民工教育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成人教育学刊》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47.于伟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2007年第7期.46.于伟:加强农民工培训 提升农民工素质,《光明日报》2007年7月14日.(第二作者)45.于伟:简评《教育学》,《光明日报》2007年7月7日.44.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教育研究》,2007年3期;光明日报2007年6月27日内容提要;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6日期刊看点介绍.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43.于伟: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光明日报>>,2007年1月2日;新华文摘2007年第六期全文转载42.于伟:专业设置: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基于四省七县的调研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A41.于伟:解决农村教师“进口”和“出口”的几个问题,《知识界动态清样》,2006年255期40.于伟:后现代科学观及其对科学教育观的消极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39.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7日人大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6期全文转载38.于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37.于伟:儿童的存在特性与教化,《中国儿童报》,2006年5月3日36.于伟:论实用理性教育观的合理性—从为生存而教育谈起,《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35.于伟:论人类中心主义教育观问题,《教育研究》,2006年第一期34.于伟: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7日33.于伟:通过获取知识而获得能力,《社会观察》,2006年01期32.于伟:“学习目的”的三个层次,《社会观察》,2006年01期31.于伟:论尊重教育规律,《尊重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于伟:为人的生存而教育,《教育科学论坛》,2005年11期29.于伟:论坚持合规律性的教育观,《教育学报》,2005年5期28.于伟:《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中国教育报2005年8月27日27.于伟:教育观的现代性危机与新路径初探,《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转载26.于伟:贫困家庭大学生生存状况的个案研究,《中国家庭教育》2005年第2期25.于伟: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教育哲学国际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24.于伟: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 6期全文转载;23.于伟: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年22.于伟:过个休闲式的暑假,《人民日报》2004年7月6日21.于伟:班主任最需要尊重和理解——访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于伟,《现代教育报》2005年4月15日20.于伟:家庭教育视域中的青少年生命意义缺失与充盈,《中国家庭教育》2004年1月19.于伟:后现代主义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全球化与教育改革》2004年1月18.于伟: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非公经济与青年发展》,.于伟: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理论及其对当代教育观的影响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16.于伟: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教育科学》,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15.于伟:师生关系中影响教育公平的不正当利益因素探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月14.于伟: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9期13.于伟:论技术理性时代“完善的人”的消解及其对教育的负面影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12.于伟:大学精神与通识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改革论坛》2003年2月11.于伟: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及职能,《比较教育研究》, 2003年第4期10.于伟:当前中小学教师过渡期待行为透视,《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4期9.于伟:论科学变革与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8.于伟:现代人内心追寻的一种隐喻表达与解读,《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2期7.于伟: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6.于伟: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l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1-2《北京师大学报》2001-3部分转载, 叶澜主编的《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1》综述5.于伟:984名女大学生若干性心理及其行为状况调查分析,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6-14.于伟:略论当代大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9-11-53.于伟:青年学生负面信仰心态与信仰教育,《思想教育研究》,1999-10-62.于伟:关于青年学生性心理状况差异的调查分析报告,《东北师大学报》,1999-12-41.于伟:改进大学德育工作,新华通讯社《国内动态清样》,1999-11-1

近5年发表的论文1. Zhang Hongyan,The Tourism Industry of Jilin Province---A Potential Market for Private Business, Gadjah Mada University Press, . Zhang Hongyan Zhou Lijun, The Study on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Of Jilin Province Toward Southeast Asia,Proceedings of The East Asia Inter-Regional Tourism Forum (EATOF), Cebu, the Philippines, 2002。3. 张洪岩 王钦民 周成虎 励惠国,“数字地球”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3(4),2001年。4. 杨柳 张洪岩 罗永峰 张正祥,湿地遥感信息增强方法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自然地理专刊),2002年。5. 张洪岩 王钦敏 鲁学军 励惠国,地学信息图谱方法的地理学框架,地球信息科学,5(3),2003。6. 徐志刚 张洪岩,不同媒体在空间信息可视化中的应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2003年。7. 龙恩 张洪岩,关于全国堪界成果信息系统管理的几点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2003年。8. 张洪岩,杨晓慧,论吉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与策略,经济地理,23(Z),2003年。9. 杜红艳,张洪岩,张正祥,GIS支持下的湿地遥感信息高精度分类方法研究,遥感技术与应用,19(4),2004年。10. 张正祥,张洪岩,基于ArcObjects组件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交通与计算机,22(3)2004年。11. 张正祥,张洪岩,ArcObjects组件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中的应用,遥感信息,2004年第2期。12. 龙恩 张洪岩,吉林省TM影像几何校正技术方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004年。13. Zhang Hongyan, Yang Xiaohui, Lu Xuejun, Perspectives on Geo-informatic Graphic Methodology ,Preceedings of the 30th IGC 2004, Glasgow, UK, . Zhang Hongyan, Zhou Lijun, Yang Xiaohui, Study on the Unified A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East Asia Inter-Regional Tourism Forum (EATOF), Yonago, Japan, . 鲁学军 周成虎 张洪岩,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地理科学进展,23(2),2004年。16. 张洪岩,王钦敏,鲁学军,励惠国,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前瞻,地球科学进展,19(5),2004年。17. 张洪岩等,向海湿地动态变化的遥感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3),2005年。18. Zhang Hongyan etc.,Monitoring Wetland Change of Xianghai Nature Reserve Using Landsat TM Data, the 25th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2005 (IGARSS’05)。19. 鲁学军,张洪岩,高志强,裴韬,区域地理系统单元等级圆锥建模,地理研究,24(6),2005年20. 鲁学军、秦承志、张洪岩等,空间认知模式及其应用,遥感学报9(3),2005年。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不是。

省级刊物指的是由省级主管和主办单位负责的期刊。例如一本叫《吉林农业》的刊物,它的主管单位是“吉林省农委”,主办单位“吉林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这种由省级单位负责的期刊就是所谓的省级刊物。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属于吉林省,吉林省的省级刊物有:《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吉林农业》、《博物馆研究》等,这些省级刊物的主办单位是省级单位部门,主管单位也是省级单位部门。

学报只是一种学校官方介绍校园方方面面报道的报纸。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报的主办单位是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自身,并非省级单位,故非省级刊物。

等数学类杂志 分析理论与应用(英)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中)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英) 应用数学学报(英) 工程数学学报(5期) 生物数学学报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英) 数学译林 数学学报(英) 中国科学基金(英) 数学年刊(英) 大学数学(原工科数学) 代数集刊(英) 南京大学数学半年刊 偏微分方程(英) 微分方程年刊(英)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研究 中国科学(A辑) 中国科学A辑(英) 中国大学教学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系统科学与数学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应用数学学报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数学文摘 数学年刊中文版 应用概率统计 数学研究与评论 东北数学(英) 数学季刊(英)(河南) 应用数学(湖北) 数学杂志(湖北) 数学物理学报(中) 数学物理学报(英) 模糊系统与数学(湖南) 数学理论与应用(湖南) 应用数学和力学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 高等数学研究(陕西) 运筹与管理 中国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英) 统计与精算(人大) 计算数学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运筹学学报 计算机科学类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学报 电子与电脑 网络与信息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软件学报 微型机与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计算机仿真 微型电脑应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电脑学习 电脑开发与应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系统应用 现代计算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微机发展 计算机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文摘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信息技术 计算机教育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信息安全与保密(2006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初等数学类杂志 数学通报 中学生数学(下) 中学生数学(上) 数学教学 上海中学数学 中等数学 理科考试研究 中学生理科应试(高中) 中学数学杂志。高(曲阜) 中学数学杂志。初(曲阜) 中学数学月刊(苏州)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 教学月刊(中学理科) 福建中学数学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 数学通讯(湖北)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中学理科(下) 中学理科(中) 中学理科(上)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 数学教学研究(甘肃) 数学教学通讯(重庆)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 中学数学(湖北) 数学教育学报(天津) 中学数学教与学(人大)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数理天地(初中) 数理天地(高中) 教育研究 学科教育 高中数学教与学(扬州) 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 高校学报类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版)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理工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版)

在研课题:1、主持一项“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心理健康教育项目。2、主持一项全国教育规划“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县级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保障机制研究”。3、主持一项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委托农村教育调查研究课题。4、主持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欠发达地区应用性人才培养与WTO挑战”。5、主持一项教育部部长委托项目“全国农村教育调查研究”。6、主持一项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学生辍学与教育内容关系研究”。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及农村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3JZD0035)8、亚洲银行咨询专家,中国义务教育融资体制改革研究。9、教育部督导办项目,俄罗斯和英国教育督导制度研究。论文目录:中学课程教材改革学术会议述评《课程、教材、教法》,(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中学课程、教材改革要迈出新步伐《国际学术动态》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德育信息》影响教育质量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特色学校个性化课程体系研究《课程研究》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在农村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探《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各国课程管理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基本思路《教育科学》关于我国课程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个性化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浅析《教育评论》个性化教育一个历史进程《北京教育》试论课程评价多元化趋势《外国教育研究》研究学校德育实践 讲求德育工作实效《中小学教育管理》简论教育学中“个性”的特征《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外国教育研究》(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卷》期转载)在农村实施多教结合与两教优先发展的战略思考《现代教育科学》课程目标与课程改革《长春教育》农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困难《中小学教育管理》以新的教育理念执导课程改革《松辽学刊》(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卷》期转载)农村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关系调查研究报告《山东教育科研》(该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卷》期转载)浙江长兴县高中阶段教育情况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专刊,建设文化教育型小城市的可行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派纳论“概念重构”和“理解课程”《外国教育研究》高中发展供需矛盾与农村高中发展潜力调查研究报告《当代教育科学》学术著作或教材目录:专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版 (国家出版署“八.五”重点图书,获第二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8)专著《外国教育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获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二等奖)合著《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合编《古今中外德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合著《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获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详见《中国教育学刊》.第6页)合著《外国教育通史》(五)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合著《学校与社会》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译著《教育与新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版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参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主编《中学德育行动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主编《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吉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12月)主编《农村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参编《课程目标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译著《加拿大课程改革研究》(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专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6月

东北师范大学mba论文模板

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0�7 �0�7 .doc”,其中�0�7 �0�7 代表自己的学号。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黑体二号字,其余用宋体四号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 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 指导教师姓名:_ 指导教师职称: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月摘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1 计算机产生……..1 计算机的发展——2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 其中:“章”部分使用宋粗体四号字;“节”部分采用宋体5号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 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5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4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 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 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4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4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 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系里提供打印机供学生集中打印论文。打印日期6月14日�0�6 6月18日

一、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二、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要求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左3cm,右,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2、字体要求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3、字号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4、页眉及页码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河北大学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6、目录“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7、正文正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字体表示。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等,第三级为“”、“”等,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模板从河北大学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下载)。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具体格式要求详见模板9、外文资料及译文外文资料可用A4纸复印,如果打印,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译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格式参照毕业论文文本格式要求。10、图、表、公式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c.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11、标点符号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三、毕业论文装订存档要求毕业论文按以下顺序侧面用铁质装订夹装订归档:封面→中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谢辞→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外文资料及译文→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其中xx代表自己的学号。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4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系本科生学号: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年 月摘 要( 粗宋体居中四号字)(空一行)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空一行)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计算机概论 ……… ………………………………..……1 计算机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中的进制 …………………………………………3一 二进制表示法…………………………………………..….3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6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4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4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4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空一行)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 ,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主要内容: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论文模板

你是什么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什么呢?你根据你的题目去各类毕业生论文网搜搜看啊。。。论文资料最好从期刊网上下,那里的比较权威。

找上一届的要

论文书写格式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文件名统一为“report95´´ .doc”,其中´ ´ 代表自己的学号。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系本科生学号: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年 月 摘 要( 粗宋体居中四号字)(空一行)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空一行)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计算机概论 ……… ………………………………..……1 计算机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中的进制 …………………………………………3一 二进制表示法…………………………………………..….3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6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空一行)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 ,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论文打印日期:

毕业论文范文: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院(系)名称:计算机系本科生学号:学 位 论 文 题 目学 科、专 业: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生姓名: _____ _指导教师姓名:_________指导教师职称:___________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年 月摘 要(粗宋体居中四号字)(空一行)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空一行)关键词:词1、词2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计算机概论……… ………………………………..……1 计算机产生……..…………………………………………..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中的进制 …………………………………………3一 二进制表示法…………………………………………..….3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6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空一行)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系里提供打印机供学生集中打印论文。打印日期6月14日¾ 6月18日计算机科学系 1999年6月 毕业论文规范写作问答 高夫杰 正确指导学生撰写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 学生完成所学专业并完满毕业的重要标志。为了进一步帮助大家写好论文,现将一些应规范的问题说明附后: 一、什么是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 1、学士论文: 学士论文是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选择题目还应避免过小、过旧和过长。 2、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应能反映出作者广泛而深入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对本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3、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导的指导下,能够自己选择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掌握相当渊博的本学科有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当熟练的科学研究能力,对本学科能够提供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位论文的总体原则要求是什么?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 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 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三、毕业论文的标准格式是什么? 1、论文题目:(下附署名)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 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 版物信息。 毕业论文网四、获取最佳论文选题的途径? 1、选择你有浓厚兴趣,而且在某方面较有专长的课题。 2、在不了解和了解不详的领域中寻找课题。 3、要善于独辟蹊径,选择富有新意的课题。 4、选择能够找得到足够参考资料的课题。 5、征询导师和专家的意见。 6、善于利用图书馆; 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为读者选题提供了便利条件。

东北大学学报投稿模板

.投学报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每个领域所能分配到的文章数有限,所以即便录用,可能要等很久;2.东北大学学报我投过两次,收稿期感觉有一点久,可能要等上快一个月左右,这大家要有耐心,不要沉不住气骂他们,3.外审时间很难控制,我第一次投的时候,被严重拖延(而且被退稿),这次就好很多4.东北大学学报的校内稿比例不至于到夸张的程度,外校只要质量好,一样有希望5.他们的投稿系统绝对有在使用,这大家放心;不像有些刊物的投稿系统是架设好看的6.编辑部老师态度极为严谨,从录用修改、排版、校正,一遍一遍,不厌其烦,非常令人感动7.版面费合理,不到1000元,如果你的稿件被他们编辑那么细心处理过,当你体会到之后,你会被感动地付得心甘情愿,真的!!有一点点稿费返还,

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参考

1.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改编,专为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撰写打印论文时使用。本格式自发布日起实行。

2.学位论文主要部分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组成。

前头部分

(1)封面

(2)扉页——题名页(中、英两种)

(4)声明(独创性声明)

(3)摘要(中、英两种文字)

(5)目录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只限必要时)

(7)缩略字、缩写词、符号、单位表(只限必要时)

(8)名词术语注释表(只限必要时)

主体部分

(1)绪论(前言、引言、绪言)

(2)正文

(3)讨论、结论和建议

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

(1)参考文献

(2)致谢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5)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只限必要时采用)

(6)索引(只限必要时采用)

3.版式

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

正文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全文统一。

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

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或-3-。

页眉: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可用单线或双线(二等线、文武线),页眉说明5号楷体,左端“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右端“章号章题”。

封面:东北大学研究生(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封面(双A4)。

4.体例

标题

论文正文按章、条、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排版格式见表。

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四级。再分可用(1)、(2)……;(a)、(b)……等。

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个人简历等标题作为第一级标题排版。

正文

汉字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小4号宋体。

外文、数字字号与同行汉字字号相同,字体用WORD系统中的Time NewRoman体或相近字体。

插图

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插图注明项有图号、图题、图例。图号编码用章序号。如“图“表示第2章第1图。图号与图题文字间置一字空格,置于图的正下方,图题用5号字,字体可用宋体,须全文统一。图中标注符号文字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表的一般格式是数据依序竖排,内容和项目由左至右横读,通版排版。表号也用章序号编码,如:表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应有表题,与表号之间空1~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5号宋体,须全文统一。表中的内容和项目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公式

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公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以按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式号),如:式()表示第2章第1式,公式一般单行居中排版与上下文分开,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附录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例如:图,式()等。

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论文中命名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

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统一采用一种,不要混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号编号体系。

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

参考文献举例:

[1] 张毅. 铸造工艺CAD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4-15.

[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3] 周丽. 机械式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优化与仿真[D]. 沈阳:东北大学,200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期刊格式: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检索情况)(对应论文章节)

专利格式: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对应论文章节)

示例:

[1]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检索)(对应论文第四章)

[2] 高航,张立成,周士昌. 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及其动态特性[J]. 东北大学学报,2000,21(1):38-40. (EI检索)(对应论文第五章)

[3]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P]. 1993-04-14. (对应论文第四章)

注:双盲评审版学位论文中须隐去所有作者(申请者)姓名,仅标注排序即可。

示例:

[1] 第一作者. Vibration and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 Sound and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检索)(对应论文第四章)

[2] 第二作者. 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及其动态特性[J]. 东北大学学报,2000,21(1):38-40. (EI检索)(对应论文第五章)

[3] 第二排序.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P]. 1993-04-14. (对应论文第四章)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详细介绍,看完以后是不是对论文格式的写作了解更多了呢?希望本文可给广大博士毕业生们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