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简介

发布时间:2024-07-05 12:51:49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简介

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列表(2013-2014),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是CSCD收录的核心期刊。而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收录的核心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2011版核心,位于第四编 自然科学 N/Q,T/X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位置,比较厉害的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西北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0-274XCN: 61-1072/N邮发代号: 52-1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13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2)

西北大学院校代号即代码为10697。西北大学,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介绍西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2360余亩,设有24个院系、88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3千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万余人,研究生11700余人,国际学生600余人。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24个院(系),89个本科专业。截至2020年5月24日,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西北大学附属西安高新医院。

师资力量据2021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项目入选者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学建设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省级名牌专业、3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经济学基地班、历史学基地班、物理学基地班、化学基地班、地质学基地班、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资源勘查工程、历史学、物理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行政管理。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物联网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地质学、化学、经济学、文物保护技术、历史学、中药学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材料化学。

省级名牌专业: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经济学、历史学、资源勘查工程、考古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地理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物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文物保护技术、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专业: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化学、地质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物理学、文物保护技术、材料物理、生物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生物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化学、工商管理、世界史、软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行政管理、物联网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哲学。

教学成果

2018年,学校3项教学成果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合作交流西北大学于1992年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基地之一。2004年,西北大学还与巴黎法语联盟合作成立了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培训中心,成为西北大学乃至西安地区的师生学习法语以及赴法留学深造的平台。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西北大学精心策划了选派优秀在读本科生前往美、德、日、法、英等国的友好合作院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的交流项目和选送部分本科毕业生赴美、英、德、法、日、奥地利等国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留学项目等。科研机构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9个省部级理工类科研基地和1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西北大学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

据2000、2001、2002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0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西北大学均为9篇,分别名列第5和第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省最高科技成就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奖励。西北大学一批科研项目获国家立项,并获得较大额度的资金资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获32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承担国家科技部首届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获万元资金资助,《名家四子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获准资助额度18万元等。

1998至2008年,西北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奖励,科研成果5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2篇论文。1997年,西北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只有37篇,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200篇。

2006年,西北大学共有327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学术交流西北大学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克里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莫瑞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西北大学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西北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324万余册,电子图书277万余册,电子期刊82万余种,数据库258个,电子学位论文808万余册,音视频6万小时。现已建成了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光盘、多媒体、视频等电子资源相互并存、互相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馆还有连续收藏30年以上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以及种类齐全的陕西地方志和大量台湾版的地方志。

学术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医药学、地球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等栏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为办刊宗旨,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学术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

所获荣誉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2年4月,该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22年4月,被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校徽1、西北大学标志校徽代表西北大学的形象,面向世界,校徽是西北大学对外展示的图形与标志。2、标志校徽图案追求美观大方、对称,线条流畅,图形与深刻内蕴相统一,简明易识,并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3、西北大学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圆形图案为总体结构,以中国传统篆字与英文相结合,国内外均可理解其深刻内涵。4、西北大学地处周秦汉唐13朝古都—西安,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形式展现西北大学所在地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西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5、1902代表西北大学建校时间,说明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建校最早的综合性高等学府。6、外圈的英文为:西北大学·中国·西安,世界各国都可理解西北大学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建校历史。7、以篆字书写“西北大学”校名,黑底白字,阴阳结合,彰显中国古代文化、文明与周秦汉唐的古风文韵,体现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色,给人以深刻印象。8、此标志校徽作为西北大学永久标志校徽图案(此前西大无确定的形象校徽标志),从1992年9月确定并使用至今,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校训西北大学“公诚勤朴”之校训,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办学的艰难时刻就淬炼出了“公诚勤朴”的校训。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教授曾撰文阐述了“公诚勤朴”的含义:“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公”以去私,用绝党争;“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亦;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农林类核心期刊

西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 独著:《分工、结构演进与城市化》(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2. 独著:《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3. 主编教材:《区域经济学》,(2012年,广西高校十一五重点教材) 1. 刘俊杰、张露:我国是否进入刘易斯转折点”——文献述评及思考,《人口与经济》,2011年4期2. 张露、刘俊杰: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与广西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 Liu Jun-Jie. Jia Xing-Mei: Study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arbon emissions based on STIRPAT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ia-Pacific Low Carbon Economy & The 9th NAAN(APLCE 2010)November 26-27 ,2010(ISTP检索)4. 刘俊杰、贾兴梅: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基于AWD分解因素模型,《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年会专辑)5. 刘俊杰、刘家铭: 科技经费投入结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全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 刘俊杰、张祥庭: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兼论两广的产业互补合作路径,载《环中国圈疆域国家合作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8月版7. 刘俊杰、王海洋:我国农村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因素与制度创新,《开发研究》,2009(6)8. 刘俊杰、李华丽:区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广西的实证研究,《广西人才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 刘俊杰:当代全球城市的产业转型:理论与趋向,《城市》,2009(10)10. 刘俊杰、肖岳峰、高明:桂林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探析,社会科学家,2008(12)CSSCI11. 刘俊杰、王述英: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太平洋学报》,2007(1)CSSCI12. 高明、刘俊杰:环北部湾旅游圈协同发展动力机制探讨,旅游论坛(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8(01);13. 刘俊杰、王述英:全球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及对中国的启示,《太平洋学报》,2007(2)CSSCI14. 刘俊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的演进,《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CSSCI15. 刘俊杰:技术创新、规制重建与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 《当代财经》,2005(5)CSSCI16. 刘俊杰:加速转型期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重建,《生态经济》,2005(9)CSSCI17. 刘俊杰:扩散与聚集:全球产业空间整合新态势,《开发研究》,2005(2)CSSCI18. 刘俊杰:竞争、垄断与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社会科学家》,2005(3)CSSCI19. 刘俊杰: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效应及结构转型,《经济前沿》,2005(1)20. 刘俊杰:信息化精准农业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载段应碧主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394-405页21. 刘俊杰、王述英:中国制造业竞争因素评价及适应性调整,《亚太经济》,2004(4)CSSCI22. 刘俊杰:制度变迁的基本属性与转型路径比较,《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CSSCI23. 刘俊杰:市场结构与竞争效率之争及SCP范式的发展,《学术前沿》,2004(10)24. 刘俊杰: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及国际比较,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经济学科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5月27日)文集,第145页25. 刘俊杰: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人文地理》,2002(4)CSSCI26. 刘俊杰:华南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态势与调控机理,《生产力研究》,2002(6)CSSCI27. 刘俊杰:人地关系思想流变:后顾与前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CSSCI28. 刘俊杰:珠江三角洲旅游业若干问题与对策,《旅游学刊》,2000(5)CSSCI29. 刘俊杰:粤西海洋资源开发及产业化战略构想,《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0(2)30.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创新探讨,《中国地理》2000(9)(人大复印资料)31. 刘俊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6)32. 刘俊杰:雷州半岛自然灾害类型特征与减灾对策,《广东史志》,2000(3)33. 刘俊杰:珠三角旅游业的创新与优化发展,《西江大学学报》2000(1)34. 刘俊杰:雷州半岛地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研究,《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1999(1)35. 刘俊杰:雷州半岛自然资源利用条件与建立持续农业构想,《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36.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1)37. 刘俊杰:区域经济地理学:学科价值与体系建构,《中国地理》,(人大复印资料)1997(6)38. 刘俊杰:雷州半岛区位评价及开发战略思考,《经济地理》,1996(1)年会专辑CSSCI39. 刘俊杰:地缘政治经济与国际地缘关系,《经济地理》,1995(9)年会专辑40. 刘俊杰: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及其战略选择,《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3)41. 刘俊杰:兰州市七里河区土地资源特性及其利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4)42. 刘俊杰:论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度化,《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3. 刘俊杰:甘肃区域工业专门化部门的选择及结构调整探讨,《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44. 刘俊杰:甘肃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研究,《甘肃教育学院学报》,1993,2-3期45. 刘俊杰:从全球化视野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11月27日(记者访谈) 1. 《桂林市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研究》(调研报告)获2010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本人主笔)2. 《广西生产力再布局研究》(著作)获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3. 《广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调研报告),获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合作)4. 《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获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12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独立)5. 《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分析》,获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6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6. 获2011年度桂林市“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7. 获200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联合授予的“广东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荣获广东中华文化基金金质奖章8. 2003年评为广西师范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人选9. 获1998年广东省高校校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10. 2001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11. 1997年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2. 1996、2002年先后入选广东省第一、二届“千百十工程”校级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对象13. 2003年、2005年、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第五届、第七届、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科学技术竞赛(指导教师)三等奖,广西师范大学14. 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评建创优工作先进奖;15. 另外,获各类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多项。

1.杨晓宏 .建立全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环境需考虑的若干技术问题.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2.杨晓宏,梁丽.摄像机与接收机的白平衡调整.电视技术,1998年第9期.3.杨晓宏,梁丽.磁带编辑系统中的遥控接口与视音频接口.电视技术,1998年第11期.4.杨晓宏.模拟复合录像机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有线电视,1998年第9期.5.杨晓宏,梁丽.PAL制VHS格式录像机中移相法的色络相位失真及其消除方法.录像机维修,1998年第1期.6.杨晓宏,梁丽.VHS录像机对未实现同步合相邻迹色度串信的消除过程分析.录像机维修,1998年第7期.7.杨晓宏,梁丽.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的变革与发展.影视技术,1998年第12期.8.杨晓宏,梁丽.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思路.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9.杨晓宏.高师矩阵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10.杨晓宏.电视节目制作环境如何向数字分量过渡.电视技术,1999年第9期.11.杨晓宏,刘忠.磁带录像机记录格式与技术性能的变革与发展.西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12.杨晓宏.摄像与显像特性失配时的彩色重现误差及校色矩阵.西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13.杨晓宏.“教育电视系统”教材改革研究.西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4期.14.杨晓宏.高校有线电视台节目制作设备的更新.中外电器,1999年第1期.15.杨晓宏,梁丽.磁带编辑的生命力.中外电器,1999年第3期.16.杨晓宏.教育技术学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17.杨晓宏,梁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18.杨晓宏.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及面临的挑战.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19.杨晓宏.关于全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的优化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20.杨晓宏.PAL制VHS录像机色度通道中晶振的锁相问题.电视技术,2001年第11期.21.杨晓宏.Y、R-Y、B-Y与Y、R-G、B-G信号传送差异性的比较研究.电视技术,2001年第9期.22.杨晓宏.MPEG-2格式下的帧精度编辑.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23.杨晓宏.磁带编辑中的编辑误差.电视技术,2002年第4期.24.杨晓宏.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有线电视,2002年第14期.25.杨晓宏.我国高师现行课程体系的缺陷.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26.杨晓宏.编辑录像机的特点与要求.电视技术,2003年第3期.27.杨晓宏.简单实用——多媒体投影教学系统DIY.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第9期.28.杨晓宏.单机与网络非线性编辑系统.影视技术,2003年第10期.29.杨晓宏,梁丽.近10年我国教育电视研究论文作者机构及地域统计分析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30.杨晓宏,梁丽.CCD摄像机中的新技术与新功能.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31.杨晓宏,梁丽.简论电视编辑.摄影与摄像,2004年第5期.32.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33.杨晓宏,梁丽.数字电视简介.摄影与摄像,2005年第4期.34.杨晓宏,祁志敏.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现状分析.有线电视技术,2005年第15期.35.杨晓宏,梁丽.解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36.杨晓宏.弗雷奇的易读性和人情味公式与网络新闻制作.新闻界,2006年第4期.37.杨晓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中成本效益问问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年第6期.38.杨晓宏,贾春燕.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11期.39.杨晓宏.重视农村远程教育成本效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5期.40.杨晓宏.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要素及意义.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第4期.41.杨晓宏.用数码相机采集课件素材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中小学电教,2006年第8期.42.杨晓宏.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现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年第6期.43.杨晓宏.提高“三种模式”应用效益.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4日第4版.44.杨晓宏,韩伟颖.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效益与评价体系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45.杨晓宏,郭治虎.西部“农远工程”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46.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2期.47.杨晓宏,孙新领,黄兰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管理初探-----对成本管理提升应用效益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7期.48.杨晓宏,贾巍.以县为主的“农远教”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第8期.49.杨晓宏,贾春燕.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调查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1期.50.杨晓宏,贾巍,孙新领,赵向阳.专业发展,如何搭好培训的快车?-----甘肃省榆中县远程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证研究.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3日第9版.51.杨晓宏,孙新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模式初探.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4期.52.杨晓宏,韩伟颖.西部地区“农远工程”应用效益分析.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第1期.53.杨晓宏,李斌娃.略论电视教材类型及传播方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第3期.54.杨晓宏,马若明,顾春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报道之设备篇-----宁可用坏,也别放坏.中国教育报,2007年11月2日第7版.55.杨晓宏,马若明,张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报道之经费篇-----向管理要效益.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14日第7版.56.杨晓宏,赵向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学问题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第11期.57.杨晓宏,莫佰琳,李明.“农远工程”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第12期.58.杨晓宏,孙新领.教师继续教育类函授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人教育,2007年第4期.59.杨晓宏,贾巍,李艳.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成人教育,2007年第5期.60.杨晓宏.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问题研究现状.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年第1期.61.杨晓宏.简析电视制作设备中的DV家族.声屏世界,2007年第4期.62.杨晓宏,孙新领,丁成.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63.杨晓宏,韩伟颖.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教育传播与技术,2007年第2期.64.杨晓宏,贾巍,李艳.教师继续教育类函授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模式改革研究.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第1期.65.杨晓宏,吴长城,贾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若干理论问题探析.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66.杨晓宏,黄兰芳,孙新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1期.67.杨晓宏,贾巍.西部地区农远教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效益问题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3期.68.杨晓宏,黄兰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效益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8期.69.杨晓宏,马若明,顾春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报道之思考-----效益的关键是应用,应用的关键是“人”.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28日第7版.70.杨晓宏,孙新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第1期.71.杨晓宏,王慧, 刘自昌,张燕,马若明,杨彦昀,宋晗.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报道之感悟-----调研路上,有多少故事让我们感动. 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1日第7版.72.杨晓宏,黄兰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体系初探.教育传播与技术,2008年第2期.73.杨晓宏,莫佰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成本分析.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第9期.74.杨晓宏,王永军.西部农村小学生数字化学习的现状与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第3期.75.杨晓宏,王永军.论教育技术界创办多媒体互动电子杂志.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5期.76.杨晓宏,化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7期.77.杨晓宏,王永军,吴长城.农村教育信息化之探索-----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的调研报告.中国教育报,2009年1月23日第7版.78.杨晓宏,黄兰芳,郝建华,杨平.资源有效应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词.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3日第3版.79.杨晓宏,李鸿科. 对我国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思考——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10期.80.杨晓宏,郝建华,杨平.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调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81.杨晓宏,杨平,郝建华,康超.浙江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及应用调查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2期.82.杨晓宏,郝建华,杨平.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策略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第1期.83.杨晓宏,张倩,李鸿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电信模式为例.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第10期.84.杨晓宏,杨平,郝建华.西部农村中小学校本研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第1期.85.杨晓宏,王永军,张敬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86.杨晓宏,王永军,张玲玲.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87.杨晓宏,李鸿科.“娱教”视角内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探究------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第5期.88.杨晓宏,李鸿科,梁丽.“娱教”思维下的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第5期.89.杨晓宏,李鸿科,梁丽.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网络偷菜游戏的“娱教”成分对信息化教学的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7期.90.杨晓宏,林芳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数字资源整合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1期.91.杨晓宏,康超,林芳宇,梁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服务模式探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年第1期.92.杨晓宏,李鸿科,梁丽.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超市”探究——基于“娱教”理念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年第1期.93.杨晓宏,王永军,化方,李鸿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整合要素与整合模式分析.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年第2期.94.杨晓宏,张红卓,杨婧.基于ADDIE的教师培训流程模型构建.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第3期.95.杨晓宏,张红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者特征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教育部“高师教学改革计划”立项项目“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矩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课题编号:JS103B)。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国家重点课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效益问题研究”课题(课题编号:ACA050002)。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模式研究”课题(项目编号:08JA880053)。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及共享问题研究”课题。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全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的优化设计”研究课题(课题编号:99gjsd-12)。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综合效益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501-31)。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科研课题“教师继续教育类函授专升本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模块建设研究”课题。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经济学问题研究”(项目编号:Nwnu-KJCXGC-03-38)课题。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课题中“西部地区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子课题(课题编号:ET4331-04)。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统编教材(主编)编写项目。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西北师范大学立项项目“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及产业化问题研究”课题(项目编号:W2002015)。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西北师范大学科研前期资助项目“我国模拟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全数字化过渡方案研究”课题。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西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总体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2003050B)。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甘肃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委托编写全省远程教育培训教材项目。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苏州市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西部三省“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委托调研项目。年9月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北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DMB010805)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研究。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兰州金穗广告公司“广告策划”横向课题。年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了兰州金穗广告公司“广告设计”横向课题。

1.一种面向多服务的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EI,A2类),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2. 一种新的面向多服务抗共谋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EI,A2类), 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3. 一种支持多频道服务的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电子与信息学报(EI,A2类), 2006年第11期,第一作者。4. 一种新的基于大整数分解困难问题的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5. 一种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8期,第一作者。6. 一种新的无第三方参与的买方卖方水印协议.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7期,第一作者。7. 面向多服务的可灵活撤销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8期,第一作者。8. 基于身份无可信中心的盲签名和代理签名. 计算机应用(B类),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9. 两个叛逆者追踪方案的密码学分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B类),2006年第15期,第一作者。10. 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代理盲签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一作者。11. 一种新的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12. 一种面向多服务的抗共谋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13. 抗共谋的非对称公钥叛逆者追踪方案.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14. 叛逆者追踪方案的密钥盲化攻击模型.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5年第12期,第一作者。15. 在课件制作中调用应用程序的通用方法.中小学电教,2003年第9期,独立完成。16. 教育信息网站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源期刊,B类),2002年第10期,第一作者。17. 基于ASP的网站动态布局的数据库化管理.微型电脑应用,2002年第5期,独立完成。18. 递归程序探讨.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19. 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核心课有关问题的探讨.电化教育研究(CSSCI检索源期刊,B类),2001年第5期,独立完成。20. 用ASP技术开发网上考试程序.计算机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类的国家核心期刊),2001年第6期,第一作者。21. 基于WWW技术的课件探讨.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独立完成。22. 关于提高教育软件创作质量的探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二作者。23. 快速小波熵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红外技术(B类),2005年第6期,第二作者。24. 基于显著兴趣点颜色及空间分布的图像检索新方法.光子学报(EI),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25.基于显著封闭边界的图像检索算法.计算机科学(B类),2006年第8期,第二作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文章来自~《中外医学研究》2021年第35期 作者:刘笑琪① 牛晓骥② 胡金萍② 【摘要】 氧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缺氧可影响人体多个系统,直接或间接造成机体死亡。抗缺氧药物的研究成为预防机体死亡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医及西医均对缺氧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 研究发现中药在抗缺氧方面有较好作用,其中补益类中药表现突出,中医扶正固本治疗原则得到很大体现 。 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 本文对这6味中药的抗缺氧损伤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补益类中药 抗缺氧 综述 缺氧是指组织因氧供不足或用氧障碍而致的病理反应,严重可致死,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口唇甲发绀等。 近年来,中医药以作用效果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抗缺氧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广范,而补益类中药尤为突出。有研究发现,在缺氧的防治中,使用频率在前20的单味中药中,补气活血类中药的应用率可达70%以上;其次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应用率在40%以上,使用率较低的为滋阴类中药[1]。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本文就这6味补益类中药近几年的抗缺氧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中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中医对缺氧的认识 在中医里并没有缺氧这一概念,但可 根据因缺氧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入中医学不同病名中,如“眩晕”“头痛”“喘证”“心悸”“血症”“耳鸣”“虚劳”等证。 中医认为缺氧成因大多与气虚、气滞、痰浊、淤血、阴虚等有关 。中医认为疾病的成因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缺氧亦如此,其外因为天地之气致病,即外在自然及 社会 环境;内因为人之气不足致病,即气之产生不足及损耗过度;血为气之母,故当机体血生不足时,同样会导致气不足;此外阴阳平衡也是缺氧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缺氧产生的病机始终与“气”有关[2]。涉及的脏腑有肺、心、脑和肾等[3]。 中医药对缺氧的防治以补气活血、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豁痰开窍等为原则[4]。 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只要能导致血液内氧饱和度降低,造成缺氧性疾病的条件均可视为缺氧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 缺氧的形成原因不外乎两种:氧供不足及用氧障碍。常见的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周围血管病供氧障碍等, 此外高原空气稀薄也会导致缺氧。 西医治疗缺氧的原则有:增加氧分压供氧,增强血液携氧能力,改善心、肺、脑功能等。 用于改善机体缺氧的西药有激素类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及降压类药物等。但这些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2 补益类中药的抗缺氧防治 补气固本类中药 黄芪 味甘,性温,被称为补气之圣药,多用于体虚之人。 陶文迪[5]研究发现,黄芪水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缺氧导致的自由基及代谢产物的过度生成及氧化应激使常压密闭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黄芪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作用有关[6]。黄芪甲苷还可通过抑制NF-кB通路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7]。杨萍等[8]建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H/R模型,检测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同时检测到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上调, 证明黄芪甲苷可通过抗炎作用保护缺氧心肌细胞。 曹昌霞等[9]发现 黄芪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氧诱导因子(HIF)-1a的表达,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发现黄芪及红景天合剂的抗氧化作用强于单味药物 。 红景天 性平,味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10] 。钟晓勇等[11]发现红景天甙能提升缺氧PC12细胞活力及能量代谢水平,主要通过mTOR-4EBP1通路实现。皇甫志敏等[12]发现红景天甙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途径改善小鼠慢性间断性缺氧肺损伤。王渊博等[13]发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通过保护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有 研究发现红景天还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对缺氧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进行保护,发挥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 具体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14]。红景天能促进低氧状态下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及HIF-1a的表达,保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15]。 红景天还可通过抑制脑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发挥其抗缺氧作用[16] 。范能全等[17]发现红景天在剂量为 mg/L时可明显延长斑马鱼低氧耐受时间。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大补元气的功能。 有报道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发现复方人参合剂能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18]。Lim等[19]发现人参皂苷Rb1能通过清除过量氧自由基保护海马CA1神经元。娄婷婷[20]发现人参皂苷Rg1、Re、Rf、Rb1、Rc和Rb2可能通过对SIRT1/PGC1a信号通路的干预实现其抗缺氧功能。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b1能使缺氧Wistar乳鼠心肌细胞自噬力降低,提高AMPK通路相关蛋白活性,提升细胞存活率[21]。杨佳丹等[22]发现人参皂苷Rg3在降低骨骼肌线粒体内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增高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和供能效力。董学峰[23]建立C57BL/6小鼠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模型,分组后腹腔内注射高、低剂量人参皂苷Rg1,发现人参皂苷Rg1可减轻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减少HIF-1a、VEGF和内皮素(ET)-1的表达有关。 西洋参 性凉,味甘、微苦,有补气养阴之效。 王晓坤等[24]建立三种不同条件作用下的缺氧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观察发现西洋参总皂苷均可以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提示 西洋参总皂苷能提高缺氧小鼠模型的耐缺氧能力 。王琛等[25]从内质网的角度进行研究, 发现西洋参总皂苷能减轻内质网应激造成的心肌损伤,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及心肌正常舒缩功能,减少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西洋参能通过增加线粒体自噬,保护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26]。毕卓悦等[27]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均可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浓度较低浓度的效应更强。 补血固本类中药 当归,性温,味甘、辛,为补血之圣品,有养血活血之功。当归的抗缺氧功能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线粒体及细胞膜的作用有关 。 当归中的黄酮类和苯酞类两种化学成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8]。田苏阳[29]提取到纯化当归多糖P-ASPO,同时发现当归多糖有清除体外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保护。另一提取物阿魏酸也有此作用。霍礼超等[30]研究发现当归多糖P-ASP可增高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石皓等[31]发现当归挥发油可影响Akt/mTOR通路,减少细胞自噬,减轻缺氧细胞损伤。范智文等[32]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缺氧乳鼠心室肌的作用时,发现缺氧心肌细胞的活力及存活率明显提升,中高剂量较低剂量组效果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R-34a蛋白表达相关。 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对缺氧导致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保护作用[33]。 滋阴补气类中药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之效。 安巍等[34]发现不同品种的枸杞均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严文英等[35]在缺氧环境下分组培养HK-2细胞,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细胞Ca2+含量,得出枸杞多糖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及抑制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以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缺糖缺氧HK-2细胞的损伤。此外枸杞多糖还能对凋亡相关蛋白及通路发挥作用,保护缺糖缺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36]。唐愈盛[37]体外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缺氧模型,发现不同缺氧时间下未经枸杞多糖干预的HUVEC细胞皱缩程度均高于干预组,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有关。马琳等[38]发现100和50 mg/L的枸杞多糖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过氧化反应,提高细胞存活率,发挥抗缺氧作用。李亚萍[39]选取101名试验对象,将其分为51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50名 健康 者两组,以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中HIF-1a表达水平较服用枸杞多糖前下降,其作用可能与枸杞多糖能抑制HIF-1a的表达有关,此次研究还发现,低剂量的枸杞多糖效果反而高于中、高剂量,与多数中药作用效果相反。 此外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补益类中药还有刺五加、党参、山药、白术、甘草、五味子、麦冬、沙参、冬虫夏草等。 长远以来,中医对缺氧缺乏系统认识。 研究发现中药及其提取物可通过其补气、滋阴、生血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且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多数高浓度作用高于低浓度。 中药对缺氧造成的机体多个系统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对缺氧反应最大,故研究多集中在这两个系统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建立缺氧模型,予以中药干预后,检测模型相关蛋白含量及表达情况,记录目标细胞存活量及模型的存活时间,研究方式比较单一。未来可对补益类中药持续研究,可向研究中药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庆.中药防治急性高原反应文献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7):66-68. [2]冯博,刘震,邢雁伟,等.中医学对高原病认识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475-3479. [3]李浩然.论缺氧之中医证治及其机理[J].吉林中医药,1984(4):16-17. [4]唐玉琴,杨福权,淮文英,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干预缺氧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184-186. [5]陶文迪.黄芪对高原运动和行为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D].兰州:兰州大学,2020. [6]董雅洁,卢锴锋,高维娟,等.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7):1608-1610. [7]廖景光,王茜,赖碧艳,等.黄芪甲苷对缺氧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2015,31(2):133-135. [8]杨萍,周玉平,常秀春,等.黄芪甲苷调控HO-1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8,46(5):34-38. [9]曹昌霞,王宏斌,杨如意,等.益心方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大鼠相关指标及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J].环球中医药,2019,12(7):5. [10]罗勇军,周其全,后显华,等.传统医药在急性高原反应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1,23(7):1394-1395. [11]钟晓勇,李钻芳,林如辉.红景天苷调节缺氧所致PC12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研究[J].福建中医药,2020,51(4):36-38,42. [12]皇甫志敏,徐倩,王晓,等.红景天甙干预可改善慢性间断性缺氧模型小鼠的肺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1):5036-5040. [13]王渊博,朱镕湃,田心.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维持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2):209-211. [14]谭洪玲,马增春,肖成荣,等.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3):194-197. [15]姜晓斐,罗心平,高秀芳,等.低氧状态下红景天通过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a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的表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5):620-625. [16]胡尧.红景天对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神经元线粒体MPTP机制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17]范能全,彭兰,杨武,等.红景天对斑马鱼游泳和耐低氧能力的影响的初步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5,35(8):1342-1345. [18]张爽,蔡璐,潘雪,等.复方人参合剂对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5,27(2):8-10. [19]Lim J H,Wen T C,Matsuda S,et of ischemic hippocampal neurons by ginsenoside Rb1, a main ingredient of ginseng root[J].Neuroscience Research,1997, 28(3):191-200. [20]娄婷婷.人参皂苷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 [21]宋丽杰,孔宏亮,蒋玉昆,等.人参皂苷Rb1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改善乳鼠缺氧心肌细胞自噬能力分析[J].中国医药,2019,14(9):1425-1429. [22]杨佳丹,向荣凤,戴青,等.人参皂苷Rg3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的抗疲劳效应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2):110-115. [23]董学峰.人参皂苷Rg1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的影响[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7. [24]王晓坤,李梦,王誉蓉,等.西洋参总皂苷抗小鼠心肌缺氧作用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1):33-35,86. [25]王琛,李玉珍,王晓礽,等.西洋参茎叶总皂苷通过抑制过度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1):28-34. [26]寿先进.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HK-2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5. [27]毕卓悦,张莹,樊军,等.红景天西洋参合剂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及其机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47-50. [28]赵静,夏晓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6):172-174. [29]田苏阳.当归多糖的提取、化学修饰、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0]霍礼超,李梦丽,乔成栋.当归多糖对缺氧-复氧损害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25(5):579-585. [31]石皓,刘凯,王昕,等.当归挥发油对PC12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自噬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5):445-448. [32]范智文,赵一俏,凌龙,等.miR-34a在缺氧复氧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当归补血汤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22):3401-3404. [33]陈文婷,杨叔禹,刘素嬛,等.当归四逆汤通过PI3K/Akt通路保护缺氧引发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2017:92. [34]安巍,王亚军,石志刚,等.枸杞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396-397. [35]严文英,姚靖.枸杞多糖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功能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24):4010-4012,4017. [36]马琳,张蓓,胡秀娟,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683-687. [37]唐愈盛.枸杞多糖减轻高糖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8. [38]马琳,马然,王艺,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0):1172-1175. [39]李亚萍.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a抑制作用的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7. Anti-hypoxia Effect of Tonic Chinese Medicine LIU Xiaoqi, NIU Xiaoji, HU Jinping. [Abstract]Oxygen provides energy for the body, hypoxia can affect many systems in the bod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organism. The study of antihypoxic drug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prevent body death. At present,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hypoxi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good role in anti-hypoxia, among which the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prominent role, and the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greatly embodied. In clinical use of anti-hypoxia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cludes astragalus, rhodiola, ginseng, American ginseng, angelica sinensis, Chinese wolfberry six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anti-hypoxia injury studies of these herbs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Key words]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hypoxia Review d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05(2021)35-0185-04 *基金项目:青海省中医院院内课题项目(2019YN07) ①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②青海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21-04-26)

西北民族大学位于甘肃兰州。该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建有2个校区、1所附属医院,设有23个教学单位、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学校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代码是1074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西北民族大学简称“西北民大”,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

学校扎根西北大地办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人。学校目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现有56个民族全日制在校生26544人,其中本科生2425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795人。

学校历史

1949年9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根据毛泽东的有关指示精神,在西北重镇兰州创办了“藏民问题研究班”。同年11月,藏民问题研究班扩大为藏民学校,校址暂借兰州市西三十里西果园兰州农业专科学校旧址。

1950年1月,改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简称“革大三部”)。8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局报请政务院批准,在“革大三部”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西北民族学院。

1951年3月,学校根据原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的规定,本科设立语文系、政治系,语文系设蒙古语文、藏语文、维吾尔语文三个专业,政 治系分汉、维两种语言授课班。设短期军政干部训练班和予科。学校由临时校址迁到兰州市区第二新村。

1961年停办法律系;1962年停办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1964年停办铁道系;1965年停办艺术科。由于三年困难时期和停办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从1961年以后急骤减少,到文革前只有1000多人。

1970年4月,甘肃省革委会通过了撤销西北民族学院的决定。600余名教职工分配到各地,校产、设备,图书被瓜分殆尽。

1972年10月,国务院指示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恢复西北民族学院,次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西北民族学院。.

1975年,甘肃师范大学外语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并入学院。

2003年4月,经教育部和国家民委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9月,学校举行了更名暨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庆典大会。

2016年7月,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正式共建西北民族大学,同年被列为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263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65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89人,具有博士学位333人,硕士学位717人;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456人;人才队伍中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9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6人,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19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教学标兵2人;甘肃省教学团队8个,领军人才8人,优秀专家6人,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5人,“555”创新工程人才人选6人,“333”科技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学名师1人,“园丁奖”8人,青年教师成才奖47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单位,其中,设有20个二级学院,2个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医学部,有7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门类;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甘肃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6个甘肃省重点学科,4个学科入选甘肃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其中甘肃省优势学科1个,甘肃省特色学科(A类)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蒙古语言文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社会学、汉语言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民族信息技术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甘肃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技术、会计学、历史学、阿拉伯语、口腔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金融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物理学、民族学等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计算机应用技术、社会学、应用数学、法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甘肃省优势学科:民族学

甘肃省特色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

甘肃省重点学科: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畜牧学、兽医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宗教学、民俗学、格萨尔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甘肃研究基地,4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 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1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民委创新团队,2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

2001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27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主持2项、子课题9项,“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7项,省部级项目692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175项。学校编辑出版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底,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有纸质图书2096099册,当年新增126582册,纸质文献中,清代以前的珍贵文献7万册,电子图书 2142388册,数据库47个。学校设有西北民族博物馆,有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88件,展馆总面积585平方米。

学术期刊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 [2]

《西北民族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十佳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名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自然科学版十佳学报、首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藏文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十佳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被评为首届全国民族地区民族文字版优秀学报。

合作交流

2011年起,四川大学对口支援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学校与四川大学正式签订联合培养本科生协议,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和俄语专业学生,先后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和伊斯兰科技大学3所学校签署协议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8年,学校共接收来自韩国、加纳、尼日利亚、墨西哥、利比里亚、喀麦隆、巴基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也门、香港及台湾共计13个国家及地区的24名来华留学生。

2020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推动了西北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向现代化高水平医院迈进的步伐。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探讨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探讨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细胞工程是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关键技术,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使得生物制药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细胞工程制药前景广阔。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概述了细胞工程制药领域相关技术及其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应用的意义与展望。

关键词:

细胞工程;生物制药;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转基因;反应器;

1、生物制药及细胞工程概述

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的综合利用,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和体液中分离出有效成分,制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产品[1]。天然的生物材料赋予了生物制药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营养价值较高的特点,这些显着的优势使生物药物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这也是生物药物市场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按照需求利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设计和操作,使细胞在遗传学上的特性发生变化,达到改良或创造新品种的目的,在大规模地培养和繁殖后,最终提取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在工业上,主要包括上游工程(包括细胞培养、遗传操作和保存)和下游工程(包括转化细胞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应用)[2]。如今,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动物细胞工程制药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概述及早期发展

动物细胞工程制药最早能够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用动物细胞生产病毒,也就是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动物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后,再接种减毒或灭活的病毒来生产疫苗[3]。常见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流程,一般是先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细胞群(团)后,接种于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再经过10~50代的传代培养,就初步得到了需要的细胞系。然而,由于自然界的细胞普遍表达水平低,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不仅产量低,而且成本高,因此,早期动物细胞培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杂交瘤技术

杂交瘤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的创建,是动物细胞技术发展新的里程碑。随着杂交瘤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各种新产物相继出现,在生产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制品中具有重要意义[3]。198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创立抗原选择抗体学说以及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3位科学家。他们提出将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能够无限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形成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这种方法得到的融合细胞可以稳定生产特异性强、效价高的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大规模生产技术

动物细胞大规模生产指在人工条件下,在细胞生物反应器内大量培养有用的动物细胞,是生产药品的技术,也是制药业的关键技术。由于动物细胞对外界环境变化高度敏感,细胞培养放大工艺需要从实验室规模逐级放大到生产规模,各个反应器中工艺的差别成为目前放大过程的一大技术挑战[4]。通过动物细胞生产生物制品已成为全球生物产业的主要支柱,目前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较多的生物制剂是蛋白和抗体。

、动物生物反应器

动物生物反应器可以从转基因动物体内源源不断地获得人类需要的某种蛋白,并进行工业化生产蛋白质。依据产生蛋白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的生物反应器,如血液生物反应器、唾液腺生物反应器等。科学家发现,由于雌性动物的乳腺能够高效表达重组蛋白并进行一定的修饰,乳腺生物反应器成为最被看好的生物反应器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发展,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产物已经扩大到了抗凝血酶、凝血因子、人蛋白,还有各种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干扰素等许多具有极高医用价值的酶或细胞因子。作为一种全新的生物生产模式,由于其在生产天然产物时的高产量、低成本的优势[5],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医药行业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动物细胞核移植

动物细胞核移植在细胞工程中同样具有良好的前景。将动物的供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另一个去核并且处于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以产生新产品,再将其进行体外培养、繁殖、纯化、提取,最终用于疾病治疗。我国对鱼类的核移植研究最早,“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在20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鱼类细胞核移植。后来,我国学者又尝试在其他多种品系鱼类之间进行核质融合实验,并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揭示鱼类核移植后再程序化的分子机制,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鱼类核移植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6]。如今,动物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领域意义重大。由于动物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分工的明确[7],动物细胞工程具有巨大的优势。

3、植物细胞工程制药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的概述及早期发展

将植物直接入药或者从植物体中提取有效成分是一种生产药物的传统方法。随着技术的成熟,处理和提取过程越来越简便,目前多种中药都是这样生产的。但是,这样的方法只适合容易栽培、繁殖速度快的植物,对于那些生长周期长、提取难度大的植物并不适合,所以受到了诸多限制。比如拥有抗癌成分的红豆杉曾因为人们的大规模砍伐,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8]。

植物细胞工程制药,是将植物细胞作为基本研究单位,对植物细胞进行一系列操作,改变植物细胞生物特性,最终达到改良或培育新品种的目的[9]。应用植物细胞及组织培养,具有杂质少、提取简单、有效成分含量高和培养周期短的优势。植物细胞工程制药目前主要体现在组织及细胞培养、遗传特性改造以及转基因植物等方面。

、植物细胞工程大规模培养

最早提出应用植物大规模提取天然药物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他们从多升发酵罐中得到了大量药用成分呋喃色酮。我国作为植物药用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能够帮助我国传统中药材发挥更大的价值。

丹参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功效的一味中药,其中的'主要成分——酚酸类和二萜类,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目前,由于丹参有效成分含量低、生长缓慢,野生丹参资源遭到大规模破坏,加上各地培育出的品种质量良莠不齐等原因,其在数量以及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市场的供给需求[10]。经过实验研究发现,用一种10L规模的特殊植物组织反应器培养丹参发根,仅用50天,鲜重增殖倍数高达240倍,各种有效成分含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丹参发根生长及产物积累的方法,而且避免了农药等物质的污染。

、植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植物与转基因动物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培养条件简单且易于成活;另一方面进入植物体的外源基因,可以在与其他植物杂交的过程中积累有益基因优化表达。利用转基因植物也能生产疫苗,以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将携带抗原基因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在植物体内表达和修饰这类特定抗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质。香蕉、胡萝卜、土豆等都可以作为受体植物。一些转化编码基因的植物疫苗,如HBsAg、LTB、诺沃克病毒等,已被用于预防和治疗乙型肝炎及细菌性腹泻。在生物和临床试验中,均展示了良好的免疫应答,相较于传统疫苗,具有生产成本低、成功率高、易形成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尽管植物转基因疫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国报道的转基因植物生物试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11],成为我国制药业的重要进步。

、植物生物反应器

植物生物反应器,又名“植物基因药厂”。这种技术拓宽了药用蛋白及疫苗的来源,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扩大了生物制药产业规模,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抢占生物经济制高点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发达国家都已把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列入了国家重点生物技术研究的战略性计划[12]。我国开发植物作为反应器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于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发和投入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九五”计划对这一项目进行政策扶持后,目前已经取得了大幅度进展[13]。

4、细胞工程制药的意义与展望

研究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对于制药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据统计,世界上50%的医药产品来自细胞工程制药,其中,植物细胞提取物和动物细胞提取物大约各占1/2。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新药开发提供了技术操作基础,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提升治病疗效、创新医药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8],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在不断取得突破,其影响和前景也日渐得到展现。如今,生物制药与细胞工程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细胞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生产中的普遍应用,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4]。

伴随着更多新兴技术的出现和更新,在未来细胞工程制药研发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平台寻找最佳研究方案。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结合,也将更好地推动我国生物制药领域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细胞工程制药发展迅猛,并且已在医药领域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应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快和壮大新一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世成,杨永红生物制药的发展现状、特征及技术平台[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2-24.

[2]李刚,刘鹏,刘诚迅,等我国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2(4):28-31.

[3]胡显文,肖成祖.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J].生物技术通讯,2001(2):39-44.

[4]刘小双,陈飞,赵孟江,等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pCO2的控制策略[J]药物生物技术,2019(2):82-87.

[5]谢晶莹,张勇,冯若飞乳腺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61-66.

[6]王学耕,朱作言,孙永华,等鱼类核移植与重编程[J].遗传,2013(4):45-52.

[7]唐亚雄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I业中的地位[J].科技风。2020(6):198.

[8]成静,郭勇.植物细胞工程药物生产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0(1):62-64.

[9]赵玉平,杨夏,高峰丽植物细胞制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2):169-170.

[10]晏琼提高丹参毛状根生产丹参酮的诱导和过程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11]郝宇娉,陆琳,杨志红.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J].核农学报,2020(12):86-102.

[12]张胜利,李东方,许桂芳,等.植物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27(2):102-105.

[13]李从林.细胞工程在制药方面的研究[J]科技风,2021(5):173-174.

[14]陈劼.细胞工程在生物制药工业中的地位[J].中国高新区,2018(3):58.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自然科学版是11年北大中文核心

是的1995年,《西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所载文章在其它学术刊物转载率居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排名第22位,被列为全国社科类中文核心期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开设有中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栏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设栏目为: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主要刊登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在上述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原创性成果论文。

北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刊,是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清华大学发展的编年史。

作为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期刊,众多学术权威的力作与莘莘学子的处女作在其上交相辉映,使之成为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的见证。

2、北京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文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走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依托北大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把创世界一流大学的品牌意识和办刊的精品意识结合起来。

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成立于1955年。该杂志是一份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均有发表。它主要发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实验技术、文献综述等。农业、园艺、植物保护、畜牧业、兽医学、林业、土壤化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和生物技术等。审稿1-3个月。

大学学报的级别划分:

大学学报的级别归属问题,跟一般的期刊一样,普通的省级国家级和核心级别这样,大部分的普通学报基本都属于省级,但是认可度高于省级。也有本地区的类别归属,这个要以本地区和单位的分类为主。

由于学报的特殊性,他的级别划分可能不是那么的严格,有的地方对于普通学报的认可度高于一般的国家级期刊。如果学报被纳入核心的话,那么就是核心学报级别。不同的核心大概有:科技核心级学报,北大核心级学报,南大核心级学报等等。

一、《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据国标GB/T 7714—2005) 期刊类文献 作者. 论文名.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起始-截止页码. 专著类文献 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份: 起始-截止页码. 论文集类文献 论文作者. 论文题目//编者. 论文集名: 其他题名信息. 出版城市(或者会议城市):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起始-截止页码. 学位论文类文献 作者. 学位论文题名. 城市: 论文保存单位, 年份. 网络文献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注意: 作者姓前名后,超过3名作者列前3名,后加“,等”;英文姓名,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写,名缩写;文献的项目要完整,各项的顺序和标点要和格式要求一致;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报告不列入正式文献,如有必要可在正文当页下加注。英文文献格式同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顺序用[1], [2]......在右上角标注,放在“参考文献”中时,用[1],[2],...顺序标注。 二、《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作者引用他人已发表的文、图、表或数据等, 需要在引用时列出参考文献以注明出处。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 在正文引出处加方括号标注在句尾右上角, 或标注在引文作者的右上角。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 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来编码。论著的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 近5年的文献应占50%以上。内部资料、个人通讯、待发表及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一般不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文摘、综述等二、三次文献尽量不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 1~3名全部列出, 3名以上只列前3名, 后加“, 等”或“, et al”。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缩写在后, 但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西文文章题目中, 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一律小写。外文期刊的名称缩写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List of Journals Indexed in Index Medicus所列为准。作者应仔细核对所引参考文献, 以保证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举例如下:[1]安金刚, 张益, 张智勇, 等. 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网治疗眼眶骨折继发眼球内陷[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0(1): 88-91.[2]Fukunaga M, Suzuki K, Saegusa N, et al. 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 report of 5 cases including one with associated Maffucci syndrome[J]. Am J Surg Pathol, 2007, 31(10): 1567-1572.[3]姜保国, 王洪, 张旭, 等. 外科学[M]. 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460.[4]Sambrook J, Russell DW.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M]. 3rd e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2001.[5]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2-04-15]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是核心学报 不好投 要求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