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百科

学位论文撰写简述

发布时间:2024-07-03 05:26:16

学位论文撰写简述

学位论文应该直接来填写一下,因为你现在填写的论文的标准和没看到是一样的。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概述怎么写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概述怎么写,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我们在毕业前夕的时候,是需要进行论文答辩的,可是对于毕业论文都不会写了,别说毕业答辩,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毕业论文主要内容概述怎么写。

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

关键词 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快速驯化与培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工090 班 XXX 学号

指导教师:(教授)

1、课题来源及项目名称

自主研发项目

2、课题立题意义与目的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传统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着工艺路线复杂、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产量大等缺陷。好氧颗粒污泥结构紧凑,因而沉降性能优异,无需沉淀池以及混合液和污泥的回流,这简化了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大大节省了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此外,其微生物相丰富,在降解有机碳的同时可以脱氮除磷,还能承受较高的COD负荷和有毒物质的的冲击负荷。这样,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污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具备了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出水水质优良等优点。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废水生物处理形式,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3、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好氧颗粒污泥的驯化与培养 (2)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活性恢复 (3)好氧颗粒污泥的耐负荷波动性研究

4、本课题的研究过程

本课题是在前人探究得到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与搭建特定的反应器来驯化培养颗粒,同时分析颗粒污泥浓度以及沉降性能的变化,考察颗粒对于COD、氨氮等废水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试图在短期内驯化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

此外,还针对颗粒污泥的储存方法和活性恢复以及培养得到颗粒的耐负荷波动性进行了探索。分别考察储存一段时间之后以及在人为负荷波动下颗粒污泥的污泥特性以及去除污染物能力的情况。

5、实验结论

本论文以COD为1500mg/L的模拟废水为底物,在SBAR反应器中,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循环周期为4h,在较强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通过不断缩短污泥沉降时间,成功培养得到了好氧颗粒污泥。该颗粒表面光滑、轮廓清晰、沉降性能良好,呈浅黄色。其粒径主要分布在,颗粒强度为,湿密度为,沉降速度为,以上数据均远远优于传统活性污泥。对于模拟废水的COD和氨氮都表现出了优异的去除能力,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分别在冰箱内保存和在室温下储存一个月后,颗粒的物理性质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保存后颗粒的性质还保持在较好的水平。这说明,冰箱内和室温下的保存条件对颗粒物理性质的影响不大,且仅就物理性质而言,冰箱内保存的效果比室温保存的效果好;而在恢复阶段,仅进行了第六个批次,除氨氮外,其他污染物的去除就都可以接近甚至达到稳定期的情况;对比两种储存方法,除了颗粒对COD和TP的处理效果二者比较更接近,其他数据都表明在冰箱内的储存效果优于室温下。但室温保存能耗较低。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简答学位论文撰写的选择

学位论文类型及写作技巧

学位论文

国家标准GB 7713─87对学位论文的定义是:“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分为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三种。

学位论文不同于一般学术论。学位论文为说明作者的知识程度和研究能力,一般都较详细的介绍自己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方法和过程等。

而一般学术论文则大多开门见山,直切主题,把论题的背景等以注解或参考文献的方式列出。学位论文中一些具体的计算或实验等过程都较详细,而学术论文只需给出计算或实验的主要过程和结果即可。

学位论文比较强调文章的系统性,而学术论文是为公布研究成果,强调文章的学术性和应用价值。

1/学士学位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应能体现作者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士论文的篇幅一般为万字。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学位论文应该直接来填写一下,因为你现在填写的论文的标准和没看到是一样的。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论述如何撰写学位论文

1、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术要有贡献。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就是观点“综述”或者“学习笔记”。2、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大,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和有相关的研究手段。自己对所选的课题感兴趣也很重要。3、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你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你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状况有广泛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4、资料来源的要求是数据应来自权威的统计机构,而不是普通的媒体;引用的观点必须出自学术论文,而不是一般的讲话或报道。5、一定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准则。对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一定要做明确的标注。标注的方式和格式要根据不同出版物的要求来做。Words 在“插入”栏中给出了做“脚注”和“尾注”的十分方便的工具。6、语言的表达标准是客观、准确、简练是学术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论文中应当使用正规的专业用语,避免俗语、政治宣传、情感表述和普通媒体语言,比如,加大力度、政策倾斜、矛盾冲突、一脉相承、强烈要求,等。7、正确地使用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应当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包含宾语、状语等结构。8、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文章内容清晰,也可以让写作变得更轻松自如。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2.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3.关注研究意义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1.选择理论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2.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3.琢磨研究距离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2.删除旁枝问题“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学位论文应该直接来填写一下,因为你现在填写的论文的标准和没看到是一样的。

多看看文献,去积累素材。确定自己的中心主题。多思考不会的可以请教自己的指导老师。

简述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据学术堂了解,一篇完整、优秀的毕业论文分为:摘要、绪论、文献综述、研究假设、论证过程、研究结论、总结与展望,这七个部分:一、摘要摘要是一篇论文的浓缩和精华,用简短的话语向读者交代这篇论文讲了什么.简单来说,主要包括有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最多不超过4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二、绪论这一部分主要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看过大量的文献后,你就会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有所了解.文献的搜索和整理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同学们可以按照高影响因子、近几年、高相关度的原则筛选文献,从读过的文献中选出十篇高相关的文献,仔细阅读他们的绪论部分找出共同点和差异.三、文献综述写论文与写其他文章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每一句观点和结论都必须有出处,要么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论证,要么需要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支持.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相当于盖楼的地基,是文章的基石.这一部分是前人研究基础,很大部分是引用文献,因此这一部分更多不是自身原创性思想,引用文献时注意参考学校的格式,这部分的工作在论文的准备工作中就可以完成,在撰写时根据自己的研究问题有效的筛选并分类陈述.四、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在上一章的理论基础上,论述你提出了怎样的研究假设,也是你整篇论文的核心观点.研究假设也是你对所研究问题的猜测,需要文章后续进行论证.五、论证过程实证部分就是在你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以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成立.在阅读大量文献时,我们可以积累对于这类研究课题的实证方法,并可以结合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法,采用比前人的研究更新更广的数据.六、研究结论这一部分其实在整个论文中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于金融学来说,因为他不仅仅阐述你的研究过程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你再第三章中提到的假设哪些成立或者是不成立?而且关系到你研究成果或论文的成果到底有什么意义,有没有适用价值.结论体现了论文的价值,要注意结论的全面准确,相关的对策建议适当精简.七、研究不足与展望这一部分更多是出于文章完整性的考虑,因为每一篇论文都是不完美的,当你写作的时候你一定能找出一万个缺陷,所以最后自我批评的时候就挑几个不那么原则性的问题说一说,比如:调研对象范围不够广,理论模型可以再细化等等……希望后人可以继续研究等简单展望一下.这里可以参考借鉴一些别人的文献都是怎么样自我批评和展望的,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

毕业论文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考核论文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具体要求,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将作详细论述,这里先说说毕业论文写作的一些原则要求。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必须注重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迈开双脚,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这也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途径。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中去,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研究专业基本理论,中西方比较研究等。但无论选择什么研究课题,都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研究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研究中,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提供某些依据。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必须认真读书,掌握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联系实际,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重要,恰恰相反,更要认真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做到真正读懂弄通。否则,没有掌握理论,怎么谈得上理论联系实际?”(《求是》杂志1989年第24期)认真读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好专业课,具备专业基础知识。这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水平的知识积累,才能理解一定深度的学术问题;同时,也只有具备了某一特定的知识结构,才能对某学科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讨论学术问题之前,必须“先有具备某种程度的知识”,否则,“没有凭借作为讨论出发的根据,于是他们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以及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第三版序言)二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成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虽然并不直接提供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答案,但它对我们如何正确地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毕业论文的写作。 二、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 (一)立论要科学 毕业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是从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科学研究作用就在于揭示规律,探索真理,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前进的道路。判断一篇论文有无价值或价值之大小,首先是看文章观点和内容的科学性如何。 文章的科学性首先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周密而详尽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力争做到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毕业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二)观点要创新 毕业论文的创新是其价值所在。文章的创新性,一般来说,就是要求不能简单地重复前人的观点,而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学术论文之所以要有创新性,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从根本上说,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为了认识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则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因此,研究和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论文如果毫无创造性,就不成其为科学研究,因而也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虽然着眼于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但创造性仍是其着力强调的一项基本要求。 当然,对学术论文特别是毕业论文创造性的具体要求应作正确的理解。它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前人没有做过的新题目上做出了成果;可以表现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有新的发现或提出了新的看法,形成一家之言3也可以表现为从一个新的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重新加以概括和表述。文章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自然是一种创造性;即使只是提出某种新现象、新问题,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这也不失为一种创造性。国家科委成果局在1983年3月发布的《发明奖励条例》中指出:“在科学技术成就中只有改造客观世界的才是发明,……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成就,则是发现。”条例中对“新”作了明确规定:“新”是指前人所没有的。凡是公知和公用的,都不是“新”。这些规定,可作为我们衡量毕业论文创造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条例》所规定的原则,结合写作实践,衡量毕业论文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实验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已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证明过的观点。 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要求对前人已有的结论不盲从,而要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敢于否定那些陈旧过时的结论,这不仅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必须具有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总是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因此,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研究和吸收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学习不是不加分析地生吞活剥,而是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和发展。 三、论据要翔实,论证要严密 (一)论据要翔实 一篇优秀的毕业论文仅有一个好的主题和观点是不够的,它还必须要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持。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是毕业论文有别于一般性议论文的明显特点。一般性议论文,作者要证明一个观点,有时只需对一两个论据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而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 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

毕业论文撰写结构要求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学位论文

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

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

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

论文的写作要求就是需要它的字数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另外排版要合理,还有引用也要恰当真实。

论述学位论文撰写的步骤

毕业论文写作步骤选题、搜集资料、确立论点、选定材料、编写写作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1、选题。选题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价值性,你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否则一个不具研究价值的题材将很难完成。第二创新性,选题是在于对新领域的探索、研究和填补。

否则一个完全没有创新的观点,墨守成规将很难完成毕业论文。第三可行性,根据个人条件、实践、资料占有情况、指导老师的条件选择。

2、毕业论文选题完毕后,你就要搜集资料,毕竟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你可通过搜查的材料,充实你的论文观点。搜集资料的途径:一是通过社会调查,二是通过大量阅读、查阅一是网络资料库。

3、确立论点、选定材料:搜集的材料和论点,你要先予以确定。然后才能将选用的材料用于论证你选定的论点。

4、编写写作提纲:拟定标题写出论点;确定层次分出段落;取舍材料列示论据;理顺文脉合理布局;运用简明概括性语言。

5、撰写初稿:初稿的好坏成功的关键,主要要对论文中的结构、层次的整理。

6、修改,定稿:没有一篇论文是一次成功的,都是经过反复的修改。使得论文的层次不断的清晰,论点不断变得明确。

论文撰写步骤:

一、论文的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题目或题名,标题需要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逻辑组合,论文题目非常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二、论文的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完成了哪些工作

4、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5、结构或结果的意义

三、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和叙词。关键词是标识文献的主题内容,单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

四、引言

又称为前言,属于正片论文的引论部分。写作内容包括:

1、研究的理由

2、研究目的

3、背景

4、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

5、作用和意义

五、正文部分

论文的主题,占据论文大部分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要求这部分内容一定要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利,主题明确。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文章在研究过程和论文撰写是所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完整标注是对原作者的尊重。不只在格式上有具体要求,在数量、种类、年份等方面又有相关要求。

写论文之前,需要确定论文的主题,这个是很关键的。确定好论文的主题,这个时候可以去中国知网了解该主题的论文情况,比如这个主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这个主题的意义。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去谷歌学术搜英文论文。这个时候,你也大致了解了目前该主题的情况,要去思考这个主题还有哪些没被人做过的。一般看了20篇论文左右,你心目中肯定是有了一定的想法。想好大概写的内容,就可以根据框架写内容了。工科论文框架一般前言,方法,实验,结论

学术论文写作步骤

一、材料准备

利用图书馆网站资源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与年鉴等工具书以及制作文献目录卡片。卡片内容包含:

对于单行本,要包含出版单位,报纸包含发行的年月日。

二、确定文章结构

编写提纲的主要作用:

三、写作初稿

初稿的写作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阶段。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对全部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从初稿的写作过程中还可及时发现前期文献研究工作有无不足或错误。

四、修改

修改是对论文初稿所写的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论文表达形式不断优化,选择直至定稿的过程。 论文的修改不只是在语言修辞等枝节上自找毛病,对全文论点及论据进行再次锤炼和推敲也很重要。最后一步才是定稿。经过不断修改,确保论文达到一个基本满意的状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