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4-07-20 16:30:25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你好上届的学哥学姐都知道你导师也知道的谢谢采纳

60分及格。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由福建师范大学与有关企事业联合申办,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2003年12月通过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沿用了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名,继承和发扬老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砥砺出"厚德励进,博学自强"的校训精神,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百年学府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在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情况的专项检查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名列全国百所较好独立学院前列;并先后获评"全国先进优秀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党委获评"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获评"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学院拥有一支在国内较有影响的、阵容强大、结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队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基础理论扎实、科研创造力强。学院教师中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20多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多人担任各类全国性学会、协作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等职,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基础理论扎实、科研创造力强,并热爱教师事业、潜心于教书育人与科研创新活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1人,占教师总数的45%。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 271人,全日制本科生872人。 林修果 教授(2011)林修果(1949年——),男,福建罗源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198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生班学习,1978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行政管理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研究,先后主持编撰出版20余本专著、教材;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编;主持承担三项国家、省社科基金课题;获省社科二、三等奖四项。杨立英 教授 (2011) 杨立英,女,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7月生于福建闽侯。1987年至今历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经法学院总支副书记、书记,经济学院书记、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并任福建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等职。杨立英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形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理论前沿》、《中国教育报》(理论版)、《东南学术》、《福建论坛》等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6万字),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作者,9万字),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鉴定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苏振芳 教授(2011)苏振芳,男,1948年生于福建泉州惠安,197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师资进修班学习,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课程进修班学习。1983年任讲师,1988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晋升为教授,先后担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8年创办社会学硕士点,任导师和导师组组长。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先后担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经济法律学院副院长。2003年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生导师,和导师组副组长。2005年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科带头人。2002年任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学科带头人。1998年4月和2003年3月分别当选为中共福建师范大学委员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1998年3月至2005年7月任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2005年8月起任福建师范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主任。1999年起兼任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苏振芳教授还先后被评为福建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987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教师(1989年)、校科研工作先进个人(1991年、1997年)、福建省师范教育工作优秀教师(1997年),福建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先进工作者(省人事厅、省委宣传部2000年颁发)、全省基层社科联先进工作者(2002年)等光荣称号。潘玉腾 教授(2011)潘玉腾,男,1965年7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91——199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参加助教进修班,修完研究生课程。1994年晋升讲师,199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吴宏洛 教授(2011) 吴宏洛(1963-),女,福建福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获学士学位。2003年获浙江大学法学硕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研室主任,劳动与社会保障和经济思想史两个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社会保障教研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和谐社会研究会副秘书长、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经济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保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价格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福建省人才研究会理事、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理事等职。2000年以来,主持并完成15项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国家级权威期刊转载,并获多项学术科研奖。专著《中国就业问题研究》获福建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师德之星”荣誉称号。 2007年授予校”教学名师“。侯西安 教授(2011) 侯西安(1964—),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委员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1990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研究项目两项,参加国家“九五”重大委托项目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参加省级和省会市级项目十五项。分别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三等奖和鼓励奖一项,福州市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省五部委联合奖励三项等。发表科研论文30篇,其中4篇为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全文复印转载,一篇列为目录索引。完成学术专著两部,近60万字,合著一部,参加撰写两部,共完成近40万字。何贻纶 教授(2011)何贻纶(1950-),男,祖籍福建晋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班,次年通过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现任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苏共的学风与苏联剧变》、《国家安全理论与管理机制研究》、《二战结束以来苏联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在《政治学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国家安全研究》,先后主编《世界经济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当代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政治与当代国际关系》、《邓小平理论论纲》、《当代资本主义》等教材多部;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3年)、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2004年获“福建省优秀教师”称号。张铃枣 教授(2011)张铃枣(1963—),男,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负责人,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1985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得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得福建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教学与研究。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课程《领导科学》的教学任务;研究生课程《行政伦理》、《公共管理伦理》、《政治哲学专题研究》的教学任务。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学术专著1部,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曾盛聪 教授 曾盛聪,男,1973年10月生,福建永定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1999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分获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第七批),2006年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首届)。2006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科研先进个人;2008年获福建师范大学“十佳”青年教师;2008年获福建省自学考试优秀教师。2005年晋升副教授(破格),2010年晋升教授(破格)。主要从事政治哲学与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公民道德教育、伦理学与思政教育原理的研究。主要兼职有:福建省伦理学会秘书长等。柴宇平 教授(2011) 柴宇平 ,男,出生于1955年7月20日,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学历。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暨国际共运史学会秘书长。教学与科研: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主要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社会学》、《西方社会学说专题》等。先后出版和主编学术著作及教科书7部。发表论文30多篇,科研成果先后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福建师大优秀成果奖。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布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必须有。有几种。如下: 一、普通奖学金,人人有份,也就是每个月的生活补助,应届毕业生考上来通常是5RMB,有家庭的,或者有些专业,稍微多点,差别不太大。 二、学校奖学金。四位数。三、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是前提。20000元。四、某某助学金。在二三的基础上进行,金额看奖项。 二三四的前提是:发表论文数量,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前茅,无不及格,英语政治80+,其他获奖。有加分标准。各学院不一定一样。

想问问如何发表论文。

一等奖(共4名)(排名不分先后,下同)湖南大学:《发挥影视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南京理工大学:《凝炼国防教育文化特点 营造创新和谐育人氛围》中国海洋大学:《飞翔的海鸥——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南京晓庄学院:《“国旗下讲话”:晓庄独特的文化景观》二等奖(共10名)北京师范大学:《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记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湘潭大学:《突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立体工程》浙江大学:《树育人理念 创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设成果》武汉大学:《项目运作激发活力 品牌战略带来繁荣——武汉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华南理工大学:《弘扬高雅艺术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西南财经大学:《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 构建财经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长安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天津工业大学:《铸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业大学以弘扬学校精神为主题建设高品质校园文化》西北师范大学:《以学分制的方式扎实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湛江师范学院:《推崇名师 追求学术——“学术人生”系列访谈节目的策划与效应》三等奖(共20名)东北大学:《以爱国爱校教育为主线,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东华大学:《魅力校园 人生讲坛》复旦大学:《复旦的学生传媒:从一种现象到一种文化》中南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机制、内容与方法的全面创新》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成电讲坛”育人功能 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东南大学:《全员参与 多空间展示 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人文素质平台》天津大学:《多彩校园文化交融科学殿堂》华中科技大学:《推进三大融合 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筑地学特色校园文化 弘扬艰苦奋斗大学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弘扬北航精神 创新文化育人机制 建设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天津商学院:《突出抓好艺术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中州大学:《培养毕业生爱校意识 形成母校情结 升华感恩情怀》南京师范大学:《浇树要浇根 成人先诚心——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本科生诚信教育特色活动》山东滨州职业学院:《高扬“文化兴院”旗帜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七大工程”》武汉科技大学:《系统开展感动教育工程 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武汉工业学院:《打造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品牌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云南民族大学:《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各族青年团结进步》甘肃农业大学:《发挥宿舍潜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新疆大学:《打造绿色大学的绿色使者——新疆大学环保公益活动蓬勃开展》新疆医科大学:《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园》优秀奖(共30名)中央财经大学:《铭榜样之精神 绘五彩之青春》东北师范大学:《走进“双百论坛” 感悟学术人生》同济大学:《繁荣以高雅艺术为主的多元校园文化 促进大学生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山东大学:《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全面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开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 基地建设展“魅力校园”新风采》中国矿业大学:《切实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合肥工业大学:《突出亮点,彰显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利用资源 打造精品 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华中农业大学:《一批绿色使者的绿之梦——绿色协会推动绿色文化建设纪实》天津财经大学:《强化主题实践 提高学生素质》天津医科大学:《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培养德高医粹医学人才》太原科技大学:《树科学工作思路,创一流校园文化》内蒙古大学:《弘扬社会主义旋律 构建清新校园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实施“三化”运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进学子成长》宁波大学:《凝炼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福建师范大学:《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服务体系 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集美大学:《发挥学校历史传统优势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扬老区精神 育时代新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开展老区精神教育活动》湖北美术学院:《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人文与艺术相辉映》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全面塑内涵 以创新求发展 以专业为根本——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侧影》四川警察学院:《创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西昌学院:《创新校园文化 建设魅力校园 培育优秀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大力开展校园活动 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云南农业大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师范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西藏大学:《围绕育人目标 开展丰富活动 营造良好氛围》西藏民族学院:《缔造魅力民族校园 营造温馨公寓文化》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京剧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塔里木大学:《胡杨深处惊现青春几缕亮色 大漠边陲昭显风景这边独好》

福建省优秀论文评比结果公示

如果是评职称用,还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好用,论文获奖证书大多数地方基本不承认了。专业发表各类职称论文,非诚勿扰。

陈世清:《名牌经济与名牌五度空间模式》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10),获一等奖。地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陈世清:《论股份制的本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陈世清:《论法人人格化》,全国经济体制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陈世清:《论劳动力产权制度》,中国生产力学会评为三等奖陈世清:《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福建省党校系统优秀论文一等奖陈世清:《知识农业一路走好》,面向21世纪闽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二等奖

吴晖老师有良好的教师素质,爱岗敬业,业务水平优秀。能独立承担中学各年段的历史教学工作,独立开设高中历史选修课和活动课,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努力钻研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理论达到较高水平。每学年优秀地完成一个教学改革新课题,每学期独立撰写一篇课题论文、教育教学总结或教学案例,七年来共有八篇论文在福州市和学校参加优秀论文汇编; 2000年获福州市历史教师“片段教学”比赛“一等奖”,2000年度荣获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校“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论文参加福州市高中历史会议交流和优秀论文汇编,2001年获福建省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参加优秀论文汇编,2001年论文发表在《福建教育》上。2003年参加福建师大文科综合科高考评卷工作,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评卷教师”。2003年论文参加福州市高中历史学科会议优秀论文汇编;202003年4月荣获福州第八中学二00二年度校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6月20日被福建省普通高考福建师大评卷点组委会评为“福建省优秀评卷教师”;2004年6月我独立制作的课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参加福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的福州市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课件”竞赛,荣获二等奖;2004年7月在福建省普通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叁等奖;2004年3月开设《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获市级优秀公开课“二等奖”,2005年1月22日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5-2007年荣获校教育教学先进。2.吴晖老师能认真、圆满、优秀的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每学期超课时达50%以上。所任教班级的历史成绩均名列年段前茅。1999—2001年,2005-2007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关心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细心做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干部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我管理,所带班级班风端正、学风浓厚,在学业、文体活动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 豫南民间音乐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60分及格。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由福建师范大学与有关企事业联合申办,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2003年12月通过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沿用了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名,继承和发扬老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砥砺出"厚德励进,博学自强"的校训精神,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百年学府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在2005年教育部对全国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情况的专项检查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名列全国百所较好独立学院前列;并先后获评"全国先进优秀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党委获评"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获评"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论文评比结果查询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探根源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找出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又如:“莫使‘英雄’泪满襟”这一主题,可以写出以下提纲。第一层:自己不做,阻止、限制他人;看到荣誉,嫉妒、中伤他人:这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典型表现。第二层:伤及他人,使英雄心如死灰;危及社会,使社会正气低迷。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危害。第三层:个人欲望强烈,嫉妒心强,心胸狭窄,信奉“人人为我”,是使‘英雄’泪满襟者的产生出格举动的根源。第四层:不怕闲言碎语,反对嫉贤妒能,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态度;加强道德教育,保护英雄权益,是我们对待这一出格行为的正确措施。以上为笔者对驳论文的写作指出的思路,希望广大考生积极借鉴,在考场上表现出深邃长远的目光,高瞻远瞩的见解,决胜于考场。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 豫南民间音乐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的自学考试一栏的实践课成绩查询窗口,5月20号可以查。毕业证得先申请。2015年上半年自学考试毕业申请时间:5月21日——5月27日(不含双休日)。符合毕业条件的考生携带身份证原件等相关材料到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或主考院校自考办(体制改革试点专业)提交申请(具体详见: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学考试——自考政策——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审核及毕业证书发放实施细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