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论文题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8-27 16:43:41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论文题目有哪些

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3分) 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下低土壤肥力 淤积水库、阻塞河流、破坏交通、水旱等自然灾害加剧对水利和航运极为不利 生态严重恶化加剧区域贫困 森林之所以能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作用是因为:(5分) (1)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减弱雨水对地表土层的直接冲击力 (2) 林木枯枝落叶层在森林水文中的作用。防止雨滴击溅土壤,维持其结构性和抗蚀力;拦蓄和渗透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分散和滞留地表径流,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和削弱洪峰的作用;过滤地表径流,避免土沙流入河川和水库, (3) 森林使土壤渗透性增强 (4) 水土保持林根系固土作用

水土流失产生怎样的危害?冲毁土地,破坏耕田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淤积水库,堵塞河道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 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森林的重要性因为森林植被众多,树木根部发达,深深地扎根于地下,能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和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要多多种植植被植被除了这些作用外,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等等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泥土流失的后果引起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积,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有些河流还因河床不断抬高而成为“地上河”。这些“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论文题目

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资源。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地形破碎,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和“石化”,特别是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流失殆尽、基岩裸露,有的群众已无生存之地。据初步估计,由于水土流失,中国每年损失耕地7万公顷,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左右。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损失已直接威胁到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生存,其价值是不能单用货币计算的。(2)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壤日益瘠薄,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透水性、持水力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低而不稳。据观测,黄土高原每年平均流失16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东北地区因水土流失损失的氮、磷、钾总量约317万吨。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2000万公顷,成灾面积约700万公顷,成灾率达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区,这更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紧缺。(3)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降低行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洪涝灾害。1949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平均每年抬高8厘米—10厘米,有的河段已高出两岸地面4米—10米,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河流都有类似黄河的情况,随着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各地大、中、小河流的河床淤高和洪涝灾害也日益严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洪涝灾害,全国各地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第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4)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水土流失不仅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产生的泥沙与流失的氮、磷及化学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引起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据初步估计,全国各地由于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水库、山塘库容累积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淤废库容1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200多座,按计算费用每立方米库容5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亿元;而由于水量减少造成的灌溉面积、发电量的损失以及库周生态环境恶化,损失更是难以估计。(5)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口、港口的淤积,致使航运里程和泊船吨位急剧降低,而且每年汛期由于水土流失形成的山体塌方、泥石流等造成的交通中断,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据统计,1949年全国内河航运里程为77万公里,到1985年减少为93万公里,1990年又减少到7万多公里,已经严重影星到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6)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是由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且逐渐形成了“越恳越穷,越穷越恳”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1949年以后,人口增加更快,水土流失与贫困同步发展。如不即使扭转,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日益加深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

水土流失危害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恶化生态环境。20世纪30~60年代,人们对于水土流失灾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对土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方面,但在60年代以后,开始联系到人类整个环境所受的影响,包括沉淀物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论文题目怎么写

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3分) 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下低土壤肥力 淤积水库、阻塞河流、破坏交通、水旱等自然灾害加剧对水利和航运极为不利 生态严重恶化加剧区域贫困 森林之所以能够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之作用是因为:(5分) (1)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作用,减弱雨水对地表土层的直接冲击力 (2) 林木枯枝落叶层在森林水文中的作用。防止雨滴击溅土壤,维持其结构性和抗蚀力;拦蓄和渗透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分散和滞留地表径流,起到调节河川径流和削弱洪峰的作用;过滤地表径流,避免土沙流入河川和水库, (3) 森林使土壤渗透性增强 (4) 水土保持林根系固土作用

关于水土流失的危害,不谈了,你可参考1楼的说法。涵养水源作用,表现在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具有水文生态功能。简单的描述,就是森林具有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这三大层次对降雨分别起着截留、拦蓄和入渗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使得降雨不会立即在坡面形成径流,大大地滞留、阻延了径流的发生,促进了水分的下渗,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在雨后或旱季缓慢流出,起到补充水源作用。这属于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范畴,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有100年左右的历史,欧美和日本走在世界前列,有大尺度范围研究实验。而国内研究多见于小尺度,需要结合大尺度研究来进行拟合或佐证。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是个多山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我国又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山地丘陵和黄土地区地形起伏。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情况下极易发生侵蚀。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和砍伐) 南方丘陵: 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砍伐利用) 。 南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雨季降水量常达 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暴雨。易于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造成 我国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北方: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把只适合林,牧业利用的土地也辟为农田。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这些都加重了水土流失。另外,某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例如,不合理修筑公路、建厂、挖煤、采石等,破坏了植被,使边坡稳定性降低,引起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分部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  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锁定五大焦点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正面临着五大焦点问题,即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坡耕地改造、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抢救以及南方崩岗的防治。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介绍,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一个焦点是黄河、长江等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据了解,对七大江河中上游的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最早是从黄河开始,始于上世纪50年代。张学俭表示,目前,七大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以黄河为例,黄河目前大约有43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它造成了平均每年13亿吨泥沙下泻,仍然是我国水土流失一个最大的难点。水土流失治理的第二个焦点是坡耕地的改造。目前我国共有59亿亩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坡耕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年均14亿吨土壤侵蚀量,而且使大量耕地资源遭到破坏。近5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达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损失10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坡耕地。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是从2000年才开始认识到的一个焦点问题。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流失表土4~7厘米,按此速度推算,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50年后将全部流失掉。目前,黑土地水土流失的治理已经提上国家议事日程,有关部门正对黑土区进行试点治理。石漠化是当前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突出又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西南石漠化地区人口多、土地少、环境脆弱,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尖锐。西南岩溶地区土层极其脆弱,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35年后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届时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第五个焦点是南方崩岗的治理。崩岗是风化的花岗岩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现象,主要发生在福建、江西、湖北、广东等地。近年来,因为雨水的冲刷,风化的花岗岩石大片崩塌,湮没农田,淤积水库,造成了很大危害。目前,崩岗的治理问题得到广泛重视。张学俭提出,南方崩岗的治理应该与开发相结合。南方可用土地资源比较少,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结合崩岗的开发,可以使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形成大量后备土地资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在其30万亩乌龙茶茶园中,有一些茶园就是对崩岗被推平后形成的丘陵加以开发。因此,南方崩岗开发和治理相结合的前景较好。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水土保持的作用论文题目是什么

关于水土流失的危害,不谈了,你可参考1楼的说法。涵养水源作用,表现在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具有水文生态功能。简单的描述,就是森林具有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这三大层次对降雨分别起着截留、拦蓄和入渗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使得降雨不会立即在坡面形成径流,大大地滞留、阻延了径流的发生,促进了水分的下渗,形成壤中流或地下径流,在雨后或旱季缓慢流出,起到补充水源作用。这属于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范畴,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有100年左右的历史,欧美和日本走在世界前列,有大尺度范围研究实验。而国内研究多见于小尺度,需要结合大尺度研究来进行拟合或佐证。

水土流失产生怎样的危害?冲毁土地,破坏耕田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淤积水库,堵塞河道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人类生存 削减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森林的重要性因为森林植被众多,树木根部发达,深深地扎根于地下,能很好的防止水土流失和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要多多种植植被植被除了这些作用外,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等等

在网易-土木在线中有多论文

不解释这个问题,只感觉到你这个人好懒惰

浅谈水土流失的危害论文题目有哪些

建立在你对水土流失的完全理解下这篇作文才写的好 题目:肥水不流外人田 得与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其中含有的肥料,约为年产量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此句不通,请查原文)。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沃的土壤和氮、磷、钾肥料被冲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2、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浙江省虽然水土流失较轻,可是省内有8条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2—1米,内河航行里程当前比60年代减少了1000公里。比如1958年以前,从嵊县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吨载重量的木船。由于河床淤沙太多,如今已被迫停航,原来的水资源变成沙资源,航建公司变成“黄沙”公司。湖南省洞庭湖由于风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四川省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几条流域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约20%以上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据有关专家预测,照此下去,再过50年,长江流域的一些水库都要淤平或者成为泥沙库。 3、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当前,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河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由此可见,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不仅很大,而且还具有长期效应。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到。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降低,人地矛盾突出。当地农民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广种薄收,形成了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制约了经济发展,加剧了贫困。国家“八七”扶贫计划中,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县有126个,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3%,贫困人口2300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目前仍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也造成该区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直接破坏了土壤资源,导致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减少。其次,流失的泥沙物质进入江河、湖泊和水库,造成大量淤积,从而给相关的地表径流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我国北方的黄河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泥沙使下游河段的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表,成为地上悬河。此外,因长期水土流失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又带来了沙尘暴等其它形式的自然灾害。我国的黄土高原现在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高原上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流失的土壤进入黄河,使之泥沙剧增。但历史上的黄河流域并非今天的模样,几千年前,那里森林密布,气候湿润,最初的华夏文明就诞生在这一地区。此后,一方面因为自然气候的变化,降水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因为过度的开发,森林等地表植被迅速消失,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因为过度的土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反过来,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又导致耕地或牧场的减少。长期来看,过度开发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收益,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危机。目前,我国北方和西北内陆等生态脆弱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荒和过度放牧现象是造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的危害性很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的1/6,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土壤中流失的氮、磷、钾肥估计达4000万吨,与中国当前一年的化肥施用量相当,折合经济损失达24亿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每年流失的泥沙量达26亿吨。其中含有的肥料,约为年产量50万吨的化肥厂的总量。难怪有人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如此大片肥沃的土壤和氮、磷、钾肥料被冲走了,必然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2、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浙江省虽然水土流失较轻,可是省内有8条水系的河床普遍增高了1—2米,内河航行里程当前比60年代减少了1000公里。比如1958年以前,从嵊县城到曹娥江可通行10吨载重量的木船。由于河床淤沙太多,如今已被迫停航,原来的水资源变成沙资源,航建公司变成“黄沙”公司。湖南省洞庭湖由于风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四川省的嘉陵江、涪江、沱江等几条流域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约20%以上的泥沙淤积于水库。据有关专家预测,照此下去,再过50年,长江流域的一些水库都要淤平或者成为泥沙库。3、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当前,中国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江、河湖(水库)水质的严重污染。水土流失则是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江水质正在遭受污染就是典型例子。由此可见,水土流失的危害性不仅很大,而且还具有长期效应。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充分估计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的危害-知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