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初中版

发布时间:2024-07-08 13:21:07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初中版

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常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入关照恰恰是现代教育所欠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新颁布的中学课程计划中,理科类学科的课时比例在相对减少,文科类、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得到保证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课程、活动课程得以凸现。这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课程属人文素质课程。而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都是功利性色彩浓,缺乏人文性。历史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历史学科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内容。历史学科曾是一门人气比较旺的学科,招徕许多人士的关注和学习,普通老百姓也乐意了解一二。由于历史学科人文精神的失落,出现了教材不关注“人”,教师不激发“人”,高考更不把人当“人”和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的现象,以至于许多学生逐渐厌恶历史、远离了历史,使历史教学出现了人气渐失的尴尬局面。过去我们简单地看待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把历史知识等同与教科书,因此也把历史教育中的传承功能看死了,以致于民族认同、文化归属感、爱国心等深层次的课程功能,也都建立在“背”“考”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目前整个中小学历史教育课程体制看,一个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学习三年历史课程,内容为简单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如果他能上高中,在高一年级能深入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如果他选择理科,则不再学习历史课程。在通常情况下,大约5/6的高中生选择理科,这样看来,绝大部分人一生中只能接受3——4年的历史教育,其中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史只能有一次基础性的学习机会(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情况是:开设3门必修、6门选修课课程。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机会要多些)。又如在观念上,关于战争史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感兴趣,但是一见到或一听到战争的残暴性有的学生往往会发出阵阵无谓地甚至认为有趣地笑声,有学生还为希特勒辩护:希特勒是爱国的,他的种族理论符合物种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有战争,就一定有伤亡,希特勒不对二战中死亡的生命负责;战争不由希特勒发动,也将由x特勒发动。这说明:一、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二、世界意识教育不足,所谓世界意识,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本国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也反映了学生人格的扭曲。 据2001年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 ,等等。尽管这份调查主要是在高二年级中进行的,有一定的客观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数充其量只不过是机械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和对学生反复施以机械式的所谓“强化训练”的场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动的生活场所。直言之,这样的历史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显然是完全割裂开来的!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究竟缺失什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中学历史课堂却恰恰严重缺失了人文气息这一重要特性。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殆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杀。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在历史课堂里,所谓“知识”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自然而然地成了课堂教学的惟一强势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沦落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在这样的历史课堂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同样都是非常可怜的。即,他们是工具,是“物”,但惟独不是真正有生命意义的“人”。 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曾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当年,他有一名在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得意门生,在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节给他寄来了一张精美的贺年卡。贺卡上写这样几句顽皮的话:“亲爱的老师,真抱歉,当我给您寄这张贺卡时,我才突然发现,您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教给我的那些历史知识,我已经将它遗忘在早晨长跑的跑道上了,湮没在拥挤嘈杂的餐厅里了,丢失在周末联欢的舞会上了……。真不好意思,现在,您辛辛苦苦教给我的历史,我已经又把它们全部奉还给您啦!……” 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这位刚刚离开中学校门的学生那略带调侃意味的无奈话语中,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显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是备受推崇的,它一向被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来看待。然而,上述案例却表明,事实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即便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做得最扎实、最有效的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也远不是像我们主观上估计的那样高,那样好。为什么学生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堂才仅仅四个月就基本上将那些看上去已经烂熟于心的历史基本知识很快遗忘了呢?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除了知识点的接受之外,从历史课上就再也没有感受到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呢?很明显,一个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了,而且,这种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就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已经相应地变成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被动的知识“储蓄罐”了。这样,我们所传授的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由此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自己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二、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情”所谓“情”,即情感。它是笔者所称的“有生命的历史”的内核,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却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比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教参规定的内容授课,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学生现实而新颖的问题或想法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更是“压制打击”,使学生想说的话不能或不敢表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堂纪律、秩序的良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性、封闭性,教师经常的教学语言是:“注意了,转过身来”;“安静下来,注意听讲”;“我们继续讲;你们不听是吗?不听就算了。”这种过程其实教师反而是被动的,当然,也压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与自主性,封闭不交流造成学生心胸狭窄,不愿与同伴共同克服困难。也就是说,教师的劳动没有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人,教师自己也成了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了。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固有的生命价值就得不到确认,情感缺少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最终,“情感”也就被异化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和可怜的认知工具了。三、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并不懂得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太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然而,如上问卷调查所列,在我们某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堂里,居然有高达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调查问卷中,竟会有多达7%以上的中学生明确地认为中学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了。 据报道,2001年2月初,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曾在我国文化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四个城市对14~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进行过一次《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极不令人乐观的。在这份范围并没有超出初中历史课本内容,满分为100分,而且绝没有偏题怪题的问卷调查下,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69分;如果以60分为及格,则全体受访者的及格率只有5%。据披露,在回答是什么人“1860年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这一历史常识性的简单题目时,正确选择了“英法联军”的只占受访者的8%。关于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方面,占9%的受访者回答是通过学校教育(课堂)获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大专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得分只比整体的平均得分仅仅高出77分;同时还发现,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尽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要高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 在这份调查材料中,有一个矛盾现象应当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即“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并且“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那么,这种与知识积累规律似乎是相矛盾的状况说明了什么呢?显然,这些受访者在学校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或“强制性”的,而这种教育方式所造就的只不过是学生的机械“短时记忆”而已,并非“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与反感。所以,一旦他们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而不得不学这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在通过或考过之后,要不了多久必然会很快遗忘了。可见,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的话,那么,我们不可能指望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当历史的鲜活形象被分割成死气沉沉的概念的时候,历史本身即被窒息了,学生受得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在这之中,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更没有理想与热情,他们既对生活缺乏正确的判断,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将是一个盲人。中学历史教育必须改弦更辙,走出所谓“学科教学”的死胡同,还历史课堂以生气,还学生教师以生气,养成人文素质,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尽可能全面的准备。学校的作用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就目前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并不能完全称得上上述意义的教育。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历史机智教学。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历史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臵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名词的理解,如“商鞅变法”,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商鞅之死是否说明变法失败了?”,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加深对这一改革措施的掌握,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递进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如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交替上升。第三种是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多方位思考,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种形式多在复习课中采用,如生产力的发展是思想领域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等。   实际教学中,以上几种形式是互相结合使用的,在安排课堂结构时,是基于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当然要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层次,还有赖于教师的讲授能力。   二、创设合理性的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历史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经济、文化现象,自主地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身边事例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历史。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宗教问题、旅游问题、考古知识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地,历史课堂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历史知识源远流长,每堂历史课都对学生具有新鲜感,如能在引入新课时,提出具有诱惑力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引入新课一般有开门见山的直导式,以故事介绍的诱入式,有具诱惑力的问答式等,在各种不同的方式中,都可以直接提出与课本有关的问题或通过诱导的方式提出问题。例如在介绍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时,可以简单的叙述一下原始社会的社会状况以及炎黄时期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介绍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产生以及影响时可以引伸到现实生活中,以身边的实例来讲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例如讲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可以以太和回民的现状为例,这样更加合理的导入本课内容。这样,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课堂学风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并及时地进行表扬与鼓励,也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历史名词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其原因和影响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答题的要点,运用了哪些历史思想和方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历史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  例如,讲《南京条约》时,第一关键主要是讲清条约内容,较简单可用问答式,采取归纳讲授法为主。讲辛丑条约的影响时,这主要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采用练习法为主较为合适,练习可层层深入。又如小农经济的影响与东西方差距的讲解,可采用发散讲授法,即变换角度,用不同的历史时期去分析、考虑,学生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讲授比较,对这一问题以及牵涉到的几个方面的知识了解透彻,课堂吸收好。  有些课题要列表和史实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表格,用谈话式分析史料中所蕴含的信息,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讲授法为主,应让同学有一定的思考或练习时间,也可提高问题,使讲授内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课堂调节。对于一些较难例题,切忌蜻蜒点水,不深不透。采取练习法为主,以练代讲,应在必要时启发思路,以免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还要注意课堂上避免过于冗长繁琐的分析讲解,节约课堂时间练习,提高学习效果。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四、增强历史教学机智,提高思维品质的优化率。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历史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历史思想与方法等。 启发联想,构思多解,是常用的历史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对一些问题可启发同学仔细观察其题意,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比较以前掌握的历史问题、推想、探求,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从而迅速合理地解决它。有时还可通过横向比较,开阔同学的视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发散性。例如,讲到新三民主义的影响时,就可以联系旧三民主义的影响。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问题,且复习了过去的历史知识。于是,通过联想与类比,此问题的解法就简便得多,并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巧妙使用反例,注重逆向变通,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与变通性,是历史教学机智极为出色的内容。历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错误。有些历史题从正面不好理解不易阐述,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地使用简明生动、击中要害的反例,或抓住同学解题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而给予简练、深刻的评析,这将会大大增强同学的理解能力与解题能力,使学生茅塞顿开产生质的飞跃。如“洋务运动在历史中的作用”这一问题,就可以通过正面讲解及运用反例和逆向思维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重视及时调节的作用,稳定有意注意,培养思维的适应性与持久性,是历史教学机智的重要表现。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与素质有差异,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某些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学生口味,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会出现波动,必须进行及时调节,此时,可利用刺激物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比如,教师讲课时,可加重语气与声调,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指出错误引起同学反思,或转讲为练,以练代讲,使学生对课堂的有意注意得到稳定,保持课堂的良好状态。 渗透教学思想与历史方法,是历史教学机智的重要发挥。中学历史的许多内容,都包含着某些历史思想和历史方法,例如,中国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等等。课堂教学中在传授内容的同时,努力挖掘并向同学渗透历史思想与历史方法,有利于培养同学思维的科学性与深刻性,使一些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历史记忆性强、灵活性强、趣味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书目:  《中国政治制度史》 作者: 白钢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词典》 作者:中国近代史词典编委会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者:胡绳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现代教育学基础》 作者: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题目大全初中版

中国近代史就是很好的题材,就那几次战争比较典型(1840年鸦片战争,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甲午中日战争,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成为完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可以由此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论文,要具有研究价值,包括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学生历史知识储备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等

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探究一、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每个朝代的更替,每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新旧更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新的、进步的事物代替旧的、落后的事物,也是历史发展的铁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进步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将目光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我国古代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的英雄人物、志士豪杰涌现,他们有的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信念,充满了英雄气概,如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时,他的爱国情操可以让学生为之沉迷。有的具有崇高的理想,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经过了含辛茹苦的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他们的责任感也会让学生为之触动。还有坚韧不拔,周游诸国的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他的勇敢与坚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如“闻鸡起舞”的祖逖,他的勤奋、好学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沉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利用先人的事件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向先人学习,领会他们的高尚品格,并时刻牢记这些英雄故事,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不气馁、不放弃,勇于挑起社会的重担,做一个有理想道德的社会主义新人。

科学还是艺术,――历史学学科属性再探浅论历史学实用性功能及其应用历史学发展与史学工作者素质浅论历史规律认识的模糊性伏尔泰及其文化史观的影响乾嘉考据学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中的影响中国古籍版本源流初探再论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浅评西方近现代某史学流派(如年鉴学派、相对主义史学、计量经济史学等)神话传说与远古历史意识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初中版

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常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入关照恰恰是现代教育所欠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新颁布的中学课程计划中,理科类学科的课时比例在相对减少,文科类、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得到保证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课程、活动课程得以凸现。这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课程属人文素质课程。而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都是功利性色彩浓,缺乏人文性。历史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历史学科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内容。历史学科曾是一门人气比较旺的学科,招徕许多人士的关注和学习,普通老百姓也乐意了解一二。由于历史学科人文精神的失落,出现了教材不关注“人”,教师不激发“人”,高考更不把人当“人”和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的现象,以至于许多学生逐渐厌恶历史、远离了历史,使历史教学出现了人气渐失的尴尬局面。过去我们简单地看待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把历史知识等同与教科书,因此也把历史教育中的传承功能看死了,以致于民族认同、文化归属感、爱国心等深层次的课程功能,也都建立在“背”“考”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目前整个中小学历史教育课程体制看,一个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学习三年历史课程,内容为简单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如果他能上高中,在高一年级能深入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如果他选择理科,则不再学习历史课程。在通常情况下,大约5/6的高中生选择理科,这样看来,绝大部分人一生中只能接受3——4年的历史教育,其中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史只能有一次基础性的学习机会(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情况是:开设3门必修、6门选修课课程。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机会要多些)。又如在观念上,关于战争史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感兴趣,但是一见到或一听到战争的残暴性有的学生往往会发出阵阵无谓地甚至认为有趣地笑声,有学生还为希特勒辩护:希特勒是爱国的,他的种族理论符合物种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有战争,就一定有伤亡,希特勒不对二战中死亡的生命负责;战争不由希特勒发动,也将由x特勒发动。这说明:一、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二、世界意识教育不足,所谓世界意识,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本国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也反映了学生人格的扭曲。 据2001年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 ,等等。尽管这份调查主要是在高二年级中进行的,有一定的客观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数充其量只不过是机械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和对学生反复施以机械式的所谓“强化训练”的场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动的生活场所。直言之,这样的历史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显然是完全割裂开来的!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究竟缺失什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中学历史课堂却恰恰严重缺失了人文气息这一重要特性。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殆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杀。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在历史课堂里,所谓“知识”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自然而然地成了课堂教学的惟一强势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沦落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在这样的历史课堂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同样都是非常可怜的。即,他们是工具,是“物”,但惟独不是真正有生命意义的“人”。 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曾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当年,他有一名在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得意门生,在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节给他寄来了一张精美的贺年卡。贺卡上写这样几句顽皮的话:“亲爱的老师,真抱歉,当我给您寄这张贺卡时,我才突然发现,您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教给我的那些历史知识,我已经将它遗忘在早晨长跑的跑道上了,湮没在拥挤嘈杂的餐厅里了,丢失在周末联欢的舞会上了……。真不好意思,现在,您辛辛苦苦教给我的历史,我已经又把它们全部奉还给您啦!……” 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这位刚刚离开中学校门的学生那略带调侃意味的无奈话语中,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显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是备受推崇的,它一向被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来看待。然而,上述案例却表明,事实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即便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做得最扎实、最有效的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也远不是像我们主观上估计的那样高,那样好。为什么学生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堂才仅仅四个月就基本上将那些看上去已经烂熟于心的历史基本知识很快遗忘了呢?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除了知识点的接受之外,从历史课上就再也没有感受到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呢?很明显,一个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了,而且,这种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就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已经相应地变成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被动的知识“储蓄罐”了。这样,我们所传授的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由此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自己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二、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情”所谓“情”,即情感。它是笔者所称的“有生命的历史”的内核,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却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比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教参规定的内容授课,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学生现实而新颖的问题或想法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更是“压制打击”,使学生想说的话不能或不敢表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堂纪律、秩序的良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性、封闭性,教师经常的教学语言是:“注意了,转过身来”;“安静下来,注意听讲”;“我们继续讲;你们不听是吗?不听就算了。”这种过程其实教师反而是被动的,当然,也压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与自主性,封闭不交流造成学生心胸狭窄,不愿与同伴共同克服困难。也就是说,教师的劳动没有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人,教师自己也成了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了。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固有的生命价值就得不到确认,情感缺少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最终,“情感”也就被异化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和可怜的认知工具了。三、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并不懂得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太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然而,如上问卷调查所列,在我们某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堂里,居然有高达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调查问卷中,竟会有多达7%以上的中学生明确地认为中学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了。 据报道,2001年2月初,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曾在我国文化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四个城市对14~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进行过一次《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极不令人乐观的。在这份范围并没有超出初中历史课本内容,满分为100分,而且绝没有偏题怪题的问卷调查下,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69分;如果以60分为及格,则全体受访者的及格率只有5%。据披露,在回答是什么人“1860年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这一历史常识性的简单题目时,正确选择了“英法联军”的只占受访者的8%。关于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方面,占9%的受访者回答是通过学校教育(课堂)获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大专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得分只比整体的平均得分仅仅高出77分;同时还发现,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尽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要高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 在这份调查材料中,有一个矛盾现象应当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即“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并且“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那么,这种与知识积累规律似乎是相矛盾的状况说明了什么呢?显然,这些受访者在学校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或“强制性”的,而这种教育方式所造就的只不过是学生的机械“短时记忆”而已,并非“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与反感。所以,一旦他们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而不得不学这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在通过或考过之后,要不了多久必然会很快遗忘了。可见,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的话,那么,我们不可能指望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当历史的鲜活形象被分割成死气沉沉的概念的时候,历史本身即被窒息了,学生受得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在这之中,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更没有理想与热情,他们既对生活缺乏正确的判断,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将是一个盲人。中学历史教育必须改弦更辙,走出所谓“学科教学”的死胡同,还历史课堂以生气,还学生教师以生气,养成人文素质,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尽可能全面的准备。学校的作用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就目前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并不能完全称得上上述意义的教育。

新浪论文网分类: 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得采纳啊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

作为艺术的历史学 在我们长期所接受的教育规范中,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对于这一判断,我们长期坚信不疑,至少我个人在过去20余年的从业经历中也是如此认识的,并力图将这一判断贯彻到个人的研究工作中去。 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当此次会议发起人促动我们思考历史学究竟是人文,还是科学的问题时,使我猛然醒悟,突然觉得历史学作为一种科学确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科学的层面似乎只存在历史学的方法论上。我们过去所说的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只是说历史学应该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进步而不断改变自身,不断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使自己的历史学更像科学。而历史学的结论,或者说历史学作为一个整体,则不是科学,而是人文,或者说更像一门艺术。 所谓科学,主要是指西方自近代以来可以通过试验获得同样结果的东西。这种试验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当然可以称之为科学。而历史学根本无法通过试验获取同样的结果,即便将来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大量且细致地记录人类的活动,相信科学依然无法记录人们的思维过程,无法复原人类创造历史的原貌。科学只是帮助历史学实现了某些科学的手段,并不能将历史学完全改造为科学。 将历史学视为一门艺术,旨在强调历史学的研究更相信研究主体即历史研究者本人对历史进程的领悟、理解、判断与叙述。历史学就本质而言是人类历史中最聪明一类人的学问,这些聪明的人面对同一的研究对象、同一的史料,可以作出各自不同的解释与描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描绘出“历史实在”在不同研究者那里总是获得不同的认知。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实在”真的就像胡适所概括的那样,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由于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操作手段乃至心情的不同,同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获得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某些自以为是的历…… 最早的历书——《夏小正》 《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也是现存采用夏时最早的历书。隋代以前,它只是西汉戴德汇编的《大戴礼记》中的一篇,以后出现了单行本,在《隋书·经籍志》中第一次被单独著录。从北宋至清代,研究者有十余家。 《夏小正》的基本内容与时代性 《夏小正》由“经”和“传”两部分组成,全文共四百多字。它的内容是按一年十二个月,分别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特别是生产方面的大事。书中反映当时的农业生产的内容包括谷物、纤维植物、染料、园艺作物的种植,蚕桑,畜牧和采集、渔猎;蚕桑和养马颇受重视;马的阉割,染料的蓝和园艺作物的芸、桃、杏等的栽培,均为首次见于记载。《夏小正》文句简奥不下于甲骨文,大多数是二字、三字或四字为一完整句子。其指时标志,以动植物变化为主,用以指时的标准星象都是一些比较容易看到的亮星,如辰参、织女等。缺少十一月、十二月和二月的星象记载。还没有出现四季和节气的概念。《夏小正》记载的生产事项,包括农耕、渔猎、采集、蚕桑、畜牧等,但无一字提到“百工之事”,这是社会分工还不发达的反映。所有这些,表明《夏小正》历法的原始和时代的古老。 相传夏禹曾“颁夏时于邦国”[2] 。《礼记·礼运》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至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郑玄笺:“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者有《小正》。”《史记·夏本纪》也说:“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这些记载表明,《夏小正》在春秋时代以前已经出现,春秋时代的杞国还在使用它。夏纬瑛、范楚玉认为,《夏小正》的经文成书年代可能是商代或商周之际,最迟也是春秋以前居住在淮海地区沿用夏时的杞人整理记录而成的。其内容则保留了许多夏代的东西,为我们研究中国上古的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夏小正》……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排名:士 农 工 商 商业在那时的地位很低,在最后一名,之后到汉朝、三国、魏、晋一直到宋、元、明、清 商业一直在攀升。现在,商业几乎已经攀升到了最高点 人们对商业和经济的认可已经很高了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秦国与其他国打仗,不分上下,最后打了个平手。按古代的规矩,这种情况发生就会交换两国皇帝的儿子做人质。一来二去呢,秦国就选上了后来的秦庄襄王。那个国有个叫吕不韦的人,他是个商人,想帮助那位不速之客,便去给他钱让他回国。但是秦王的儿子却看不起他,不愿接受帮助还一看见他就生气就“破口大骂”。 现在就不是这样了,这不就是商业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吗?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大全初中

现代教育在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时,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忽视了“照料人的心魄”这一教育的永恒使命。常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对灵魂的深入关照恰恰是现代教育所欠缺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新颁布的中学课程计划中,理科类学科的课时比例在相对减少,文科类、音体美等学科的课时比例得到保证或有所增加,研究性课程、活动课程得以凸现。这表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征是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课程属人文素质课程。而目前历史课程的教学现状都是功利性色彩浓,缺乏人文性。历史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历史学科包含了许多鲜活的、富有个性的人物,包含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包含了许多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精彩内容。历史学科曾是一门人气比较旺的学科,招徕许多人士的关注和学习,普通老百姓也乐意了解一二。由于历史学科人文精神的失落,出现了教材不关注“人”,教师不激发“人”,高考更不把人当“人”和教师讲得起劲、学生背得卖力、考后忘个干净的现象,以至于许多学生逐渐厌恶历史、远离了历史,使历史教学出现了人气渐失的尴尬局面。过去我们简单地看待历史知识的过去性,把历史知识等同与教科书,因此也把历史教育中的传承功能看死了,以致于民族认同、文化归属感、爱国心等深层次的课程功能,也都建立在“背”“考”历史知识的基础上。从目前整个中小学历史教育课程体制看,一个人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学习三年历史课程,内容为简单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如果他能上高中,在高一年级能深入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如果他选择理科,则不再学习历史课程。在通常情况下,大约5/6的高中生选择理科,这样看来,绝大部分人一生中只能接受3——4年的历史教育,其中中国古代史与世界史只能有一次基础性的学习机会(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情况是:开设3门必修、6门选修课课程。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机会要多些)。又如在观念上,关于战争史的内容很多同学都感兴趣,但是一见到或一听到战争的残暴性有的学生往往会发出阵阵无谓地甚至认为有趣地笑声,有学生还为希特勒辩护:希特勒是爱国的,他的种族理论符合物种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战争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只要有战争,就一定有伤亡,希特勒不对二战中死亡的生命负责;战争不由希特勒发动,也将由x特勒发动。这说明:一、人文主义教育不足,致使学生缺乏对人类生命敬畏和对人类文明应有的尊重;二、世界意识教育不足,所谓世界意识,就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分析本国的作用和地位,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意识。这也反映了学生人格的扭曲。 据2001年一份来自我国某地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材料显示,有6%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另有许多学生则坦率地承认,“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 ,等等。尽管这份调查主要是在高二年级中进行的,有一定的客观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所折射出来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过去传统的历史课堂,大多数充其量只不过是机械灌输僵死的历史知识和对学生反复施以机械式的所谓“强化训练”的场所,而非生命活力不息涌动的生活场所。直言之,这样的历史课堂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显然是完全割裂开来的!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究竟缺失什么?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国中学历史课堂却恰恰严重缺失了人文气息这一重要特性。一、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人”这里所说的“人”,既指学生,也指教师。我们的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所拥有的主体地位基本上被剥夺殆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基本上被完全扼杀。于是,我们就会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在历史课堂里,所谓“知识”完全变成了主宰一切的绝对力量,教师因附属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而自然而然地成了课堂教学的惟一强势权威者,学生则相应地沦落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在这样的历史课堂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只不过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工具与机械接受容器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同样都是非常可怜的。即,他们是工具,是“物”,但惟独不是真正有生命意义的“人”。 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曾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当年,他有一名在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了优异成绩的得意门生,在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元旦节给他寄来了一张精美的贺年卡。贺卡上写这样几句顽皮的话:“亲爱的老师,真抱歉,当我给您寄这张贺卡时,我才突然发现,您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教给我的那些历史知识,我已经将它遗忘在早晨长跑的跑道上了,湮没在拥挤嘈杂的餐厅里了,丢失在周末联欢的舞会上了……。真不好意思,现在,您辛辛苦苦教给我的历史,我已经又把它们全部奉还给您啦!……” 这个案例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从这位刚刚离开中学校门的学生那略带调侃意味的无奈话语中,我们从中能感悟到什么呢?显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的传授是备受推崇的,它一向被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来看待。然而,上述案例却表明,事实上,在较长的一个时期里,即便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做得最扎实、最有效的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也远不是像我们主观上估计的那样高,那样好。为什么学生离开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堂才仅仅四个月就基本上将那些看上去已经烂熟于心的历史基本知识很快遗忘了呢?为什么在学生的心目中,认为除了知识点的接受之外,从历史课上就再也没有感受到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呢?很明显,一个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将历史课完全窄化为只是历史知识的单一授受与识记了,而且,这种对历史知识的教与学又基本上变成了机械灌输与死记硬背。于是,学生就不再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已经相应地变成完全丧失了“自我”的被动的知识“储蓄罐”了。这样,我们所传授的历史知识也就完全失去了它所固有的精神、文化、智慧与情感等丰富的生命意蕴,而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僵死的知识点、知识线或者知识面了。由此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自己把原本“活生生”的历史抽去了灵魂而教“死”了。二、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情”所谓“情”,即情感。它是笔者所称的“有生命的历史”的内核,如果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生命性。但是,在传统的历史课堂里,教师却往往是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传授着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以一种整齐划一的设定目标来约束着原本个性鲜明的学生。比如,教师严格按照教材、教参规定的内容授课,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学生现实而新颖的问题或想法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更是“压制打击”,使学生想说的话不能或不敢表达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堂纪律、秩序的良好,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性、封闭性,教师经常的教学语言是:“注意了,转过身来”;“安静下来,注意听讲”;“我们继续讲;你们不听是吗?不听就算了。”这种过程其实教师反而是被动的,当然,也压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奇心与自主性,封闭不交流造成学生心胸狭窄,不愿与同伴共同克服困难。也就是说,教师的劳动没有把学生当成有思想、感情、个性和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人,教师自己也成了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了。在这样的课堂里,既不可能有生命的互动与智慧的碰撞,也不可能有生命激情与灵性的飞扬,更不可能有沁人心脾的诗意的生成。这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固有的生命价值就得不到确认,情感缺少交融,人性的光芒被遮蔽,最终,“情感”也就被异化为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和可怜的认知工具了。三、历史课堂教学缺失了“魂”这里所说的“魂”,即思想。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可是,如果我们“读史”时并不懂得带着思辨的眼睛和思想的大脑去审视、去思索,并且从中感悟和生成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思想和眼光,以此来关注和审视现实,那么,我们也就永远不太可能达到“明智”的境界。所以,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应当是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也就决定了“思想”应当是贯穿于历史课堂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就必然是“死”的课堂和“无用”的课堂。然而,如上问卷调查所列,在我们某些地方的中学历史课堂里,居然有高达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就难怪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地方的调查问卷中,竟会有多达7%以上的中学生明确地认为中学历史课是“可有可无”的了。 据报道,2001年2月初,北京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曾在我国文化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四个城市对14~28岁之间的1065名青少年,进行过一次《青少年中国历史知识现状》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祖国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是极不令人乐观的。在这份范围并没有超出初中历史课本内容,满分为100分,而且绝没有偏题怪题的问卷调查下,全体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69分;如果以60分为及格,则全体受访者的及格率只有5%。据披露,在回答是什么人“1860年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这一历史常识性的简单题目时,正确选择了“英法联军”的只占受访者的8%。关于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知识的途径方面,占9%的受访者回答是通过学校教育(课堂)获得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大专以上学历受访者的得分只比整体的平均得分仅仅高出77分;同时还发现,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尽管他们受教育的年限要高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 在这份调查材料中,有一个矛盾现象应当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即“高学历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并且“25~28岁的青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要明显低于17~24岁的青少年”。那么,这种与知识积累规律似乎是相矛盾的状况说明了什么呢?显然,这些受访者在学校所接受的历史教育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或“强制性”的,而这种教育方式所造就的只不过是学生的机械“短时记忆”而已,并非“有意义”的学习,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与反感。所以,一旦他们出于一种应试的功利性目的而不得不学这些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在通过或考过之后,要不了多久必然会很快遗忘了。可见,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而没有“思想”的话,那么,我们不可能指望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当历史的鲜活形象被分割成死气沉沉的概念的时候,历史本身即被窒息了,学生受得教育越多,他们的思想就越包裹在一层坚实的知识硬壳之中,在这之中,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更没有理想与热情,他们既对生活缺乏正确的判断,在未来的生活中就将是一个盲人。中学历史教育必须改弦更辙,走出所谓“学科教学”的死胡同,还历史课堂以生气,还学生教师以生气,养成人文素质,为学生未来的生活作尽可能全面的准备。学校的作用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就目前看,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并不能完全称得上上述意义的教育。

新浪论文网分类: _dir/jy/lw/ 中国论文联盟: 大学生论文库 论文资料网: 论文下载中心: 毕业论文网: 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得采纳啊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的战争。这正说明,海湾战争的根本因素不是由于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两种“文明间”的战争,而是经济、政治利益的冲突。 贬抑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缘由,是有些研究者认为以往中国近代史写的政治史,是阶级斗争史,有的人甚至指责为“阶级斗争为纲”。恩格斯在1888年为《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是“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2]。列宁也说:“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和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3]。如果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研究的指导,那就离不开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学说。至于将阶级斗争等同于“以阶级斗争为纲”,那是对不同性质问题的混淆。 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弱化,还因为以往史学界着重于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些重大事件的研究,成果颇多,再做研究起点较高,向前推进难度较大,要下更大的功夫。然而这些大事件也不是没有可以继续研究的,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即如孙中山,近些年又陆续发现一批有关的资料,还没有很好地加以运用研究;关于他的思想等方面的评论,研究者的见解也颇有分歧;何况迄今尚未有一部学术价值高的、有份量的传记。 重大事件自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不是它的全部内容,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应当忽视。中国近代文化史、社会史的研究,扩展了中国近代史的领域,无疑是有意义的。但不宜扬此抑彼,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外交等都同样需要研究,都有研究的必要和价值。 二 注重微观研究,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趋向细化,具体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的、微观的研究很有必要,这是综合研究的基础,但是过分细化就会流于“碎化”。近代中国一百多年的历史,时间不短,人、事繁多,对全部细节或微小问题逐一加以研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即使研究了,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细化的研究需要斟酌所择取的题目有没有研究价值,而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也不应只是就事论事,叙事清楚,还要将它置于大背景中来考察,以小见大,说明问题。 在具体的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要注意开展综合的研究。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分门别类的研究,专题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条件做综合的研究。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分科、分专业,文学、史学、哲学等等各自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在历史学中,又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分。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又有专攻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别。这种分工过于狭窄,过于专门,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不利于出精品,也难以做综合的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人物不少都是通晓经、史、子、文学、佛学等,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限于一个方面,应当是全面的。例如魏源,在中国近代史、思想史学著作中,主要是写他的经世思想,尤注重于《海国图志》及其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经世思想,他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海国图志》,无疑要着重论析。然而魏源博学多闻,年轻时究心阳明心学,好读史书,后随父至京师,从胡承珙问汉儒家法,问宋学于姚学shuǎng@①,学《公羊》于刘逢禄,晚年又修禅礼佛。他一生著述甚多,除《海国图志》外,如《曾子章句》、《大学古本》、《庸易通义》、《说文拟雅》、《小学古经》、《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老子本义》、《孙子集注》、《董子春秋发微》、《诗古微》、《书古微》、《圣武纪》、《元史新编》、《古微堂内外集》等,涉及经、史、子、佛学、诗文,仅经学又及今古文、汉宋学。要对魏源有精深的研究,不能只谈论某些方面,需要综合的研究。这关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问题,应“通识”的要求。一个学科也有上下通、左右通的问题,力求改变过于专门、相互割裂的状态。 三 现实与历史不能混同 今天的中国由历史的中国发展而来,现象和历史不能割断。历史的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无疑会引发研究者去思考历史。但是,现实和历史不能等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无须赘述的常识,似乎是很明白的。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二者的界限却时常被混淆。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等等,于是有的研究者就以此去反思历史,阐释历史,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多年里,西方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投资建厂、开矿筑路、掠取原料农业品……,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欢迎他们进来,不应该反抗,当年如果不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现在可能就现代化了。 出现这种说法,原因不止一端,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又如我们现在说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稳定、安定团结,于是有些研究者就以之去阐释历史,认定中国古代社会为什么发展缓慢,不能走向现代化,就是因为农民战争破坏了稳定,破坏了经济;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现代化,是革命的结果,革命革糟了,只有改良才能使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革命,它们是否只是破坏,这些问题不用多说,如果不存偏见,并不难公正地回答。拿现实去规范历史,用现代人的思想去要求历史人物,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研究历史需要用历史观点来观察问题,“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4]。 四 要重视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包括学校的历史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教育,它对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5]。 历史学要在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上发挥作用,就不能局限于专门学术研究方面。历史研究对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发展历史科学当然很重要,但只做提高方面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重视历史教育,做普及方面的工作。史学工作既要提高又要普及,是两手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现在的问题是提高方面比较硬,史学工作者注重撰写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而这与评职称、提高自身地位等等都有关系。普及工作得不到重视,认为是小儿科,不算学问,评职称也不算数,这种思想观念和实际问题影响了史学工作者对普及的重视,削弱了历史教育。 在知识普及方面,科技工作者做得比较好,出版了许多科普书籍和影视片,实际效果也很好。相形之下,历史工作者就做得不够。从学科要求上说,历史工作者对历史普及、历史教育也要重视,学问不能只停留在专家圈子里。我们的历史著作不用说一般青少年不看,就连干部也没有多少接触。因为这些书籍、论文太专门,难懂,人们读不下去,引不起兴趣。一个学科、一门学问如果离开群众,离开社会,恐怕是很难生存的。 事实上,广大群众和干部并不是不喜欢历史,不需要历史,而是缺少适合他们喜欢的读物或影视片。史学工作者忽视的历史普及工作,影视工作者都很重视。他们编了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正剧,有“戏说”,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但是,这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存在着随意编造历史的严重问题,不仅给观众以歪曲了的历史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给予观众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危害很大,应当受到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青年中历史知识薄弱。据2001年2月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个城市对14~28岁1065名青少年的调查中,历史试题25道,每道4分,以百分计算,平均分为69,及格率只有5%。其中有一道题是“谁在1860年烧毁中国的圆明园”,只有8%的人答是英法联军,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八国联军。而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学大纲存在着明显的科学性问题,如不写太平天国,却将太平军打洋枪队归之于反侵略斗争;近代化的开端有洋务运动,但没有民族资本企业,等等。历史教育的薄弱,甚至误导,其后果堪忧,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强历史普和教育的工作。 中国近代是一个世界多种政治体制的实验田,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还没开始呢。文化上已经90%的西化了,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是西方的,数理化,都是西方的。现在试图振兴国学,但我认为没必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