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建议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7-09 02:53:11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建议心得体会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去看看形势与政策,看看中国的和谐社会

这样的问题直接问出题的那个就OK了,也可问问老师叫兽,记住最关键的结尾要补充问一句,你们实践了吗?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建议心得

去看看形势与政策,看看中国的和谐社会

述合规活动心得体会 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成熟的合规文化,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从而也为健全银行内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至此要构建未来和谐的农行,就要积极倡导合规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现就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总结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中奉献,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从小的方面讲,比如我们农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农行存在和发展的必需。 作为一个金融单位的职工更应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单位事业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 二、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 通过此次合规教育活动,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找准了工作立足点,增强了合规办理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入学习,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识别和控制业务上的各种风险增强能力,积极规范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树立对农行改革的信心,增强维护农行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这样的问题直接问出题的那个就OK了,也可问问老师叫兽,记住最关键的结尾要补充问一句,你们实践了吗?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建议心得感悟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 坚持科学发展 “文明”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文明”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既是中国发展的科学选择,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认知和执政水平。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明形态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人类从“野蛮”过渡到“文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常常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形态性和多系统性。从社会形态看,人类创造了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信息文明阶段;从地域和生产形态上看,又呈现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等等。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这一矛盾的不断演化推进生态文明前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经济活动中片面夸大人力和机械力,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先哲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忽视了经济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动态平衡,一味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再生产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恩格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有鉴于此,当今时代,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的出现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一切文明形态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基本前提,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的自觉与自律,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它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意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状态,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方面的所有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如果生态文明系统不能向人类持续提供资源、能源和良好的环境要素时,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失去了载体和基础,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也无法全面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步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坚持生态文明是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此,社会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生态破坏、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我国消费能源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但创造的GDP却只相当于世界总量的5%。世界银行调查并测算,中国的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中国GDP的8%;而中科院测算的数据则表明,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GDP的15%。尽管测算单位不同、所采指标各异,但却共同揭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既是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创新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从表象上看,引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由人类非科学的活动造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能力的巨大提高而生产的。但其根源却在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把人类自身看成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一味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和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其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基本生态过程和“自然”的再生产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从这个意义上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非科学、反“自然”的文化现象,生态危机实质上就是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是我们的发展理论中缺少“生态文明”的要素,片面强调GDP增长,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它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严重的矛盾状态。这是一个深刻教训,应该引以为戒。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理念和思想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提出,实质上是从治国的高度上否定旧有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超越工业文明资源扩张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探索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因此说,“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执政理念。 不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当今的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和行政等手段来解决。要努力做到: 树立明确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平衡、和谐的关键所在。生态文明要求把人类的价值和终极关怀扩展到自然界,做到既利用和开发自然,又珍爱和保护自然,规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社会氛围和社会道德观念,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法律的功能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我国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之一是环境法制不完善,“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并存。必须建立和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失衡的外部性突出表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单一的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其中,经济手段尤为重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改变资源低价和环境无价的现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环保的矛盾。 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出效益低;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必须转变生产方式,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转变消费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其重大意义,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第一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取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当代发展理论的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这两个问题刚才路局长和黄局长都做了非常好的阐释,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三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我们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一句话,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四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作出了统一的安排。 科学发展观又深刻解释了发展的价值取向,发展的核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为谁发展,靠谁发展这样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阐明了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终极目的,这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谋发展、促发展、实现发展问题上一种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的工作路线的一种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深刻的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深刻的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关系,深刻的解释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怎样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提出了认识发展、谋划发展、促进发展的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样就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方法路径。比如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科学发展观还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原理,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认为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机联系,全面进步、协调推进的总体运动过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我们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运筹、统筹兼顾的辩证法,坚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东部、中部、西部平衡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学发展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种迫切的需要。我们只有牢固的树立和认真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提高、把握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正确的认识和妥当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问题,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工作方案心得

一、环境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进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文明开化程度日渐提高。“技术已给我们的生活与时代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它在各个领域的挺进已日益地改变、修正和更换着我们的环境,我们的面前呈现出一个可供行为与选择的迥然不同的世界”。[①]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这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幸福与憧憬。但是,伴随工业化生产方式而来的不仅仅是福音,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已使超常发展和消费巨增的人类面临着生存挑战:按传统生产方式和人类无节制的消费方式,地球提供给人类的资源能维持多久?“狭小”的自然空间还能容纳多少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废物、废气?有限的地球最终能够承载多少日益庞大的人群?我国的环境资源危机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直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华民族才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工业化运动。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和当前这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环境危机已经呈现。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危机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受人与自然环境道德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危机表现在:代内不平等(当代人在利用自然和环境、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不平等。代内不平等主要反映在南北问题或者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不平衡上)、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我们的后代就不能再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竞相开发“免费”或者“低廉”的自然资源, 降低甚至规避环境成本,由此引发了环境危机。如,在青海,人们为了获取土地上所剩无几的“发菜”,几乎将方圆数百公里的植被全部毁掉;在内蒙古,由于山羊绒的高价和畅销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大片的草场被养殖的山羊破坏殆尽。正如马克思所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可以说,某种野生动植物被人们发现有利可图之日,便是其濒临消亡之时。一些落后或边远地区为尽快脱贫致富,不惜一切手段开采本地的自然资源。例如:长江上游川西北地区的居民滥伐森林,直接引发1998年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20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草原上,当地群众疯狂挖采尚未成熟的沙淇、甘草,致使几十万亩草原沙漠化。[②]这种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造成的环境危机是不可估量的,有时是无法挽回的。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所造成的环境破坏,是只顾及眼前利益、本位利益,而不顾及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符合现代环境道德要求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在享受现代科技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所获得的好处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其所带来的负效应。  总之,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环境资源危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需要及时缓解,人类需要文明的转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升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类曾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些传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奉行的是“物质消费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人类凭借科技的进步,采取各种手段不断向自然大肆索取财富,忘却了对自然的爱护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当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③]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继承和批判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持续的道德文明。它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力的同时,也应当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强调人类在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地、自私地追求自己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同等生活、消费和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道德(也叫生态道德),即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行为规范。《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界定为:1、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够维持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3、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它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思想和理念。基于生态文明的环境道德强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拥有对自然的绝对的单向权力、人是宇宙之灵、太阳为人而生、星斗为人所亮、自然为人而存、人是自然的主人、人类要征服自然等观点;反对认为自然是无价、无主、无限的观点;反对对自然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索取和掠夺。环境道德主张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对自然做了什么就是对自己做了什么,人对自然具有义务。在生态文明下,人类与自然要共同迈向未来,既不是人类统治自然,也不是自然界统治人类,而是在不断满足人类长远利益的前提下,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人类在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④]  环境道德的生产观。人们在从事生产、经济活动时,要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得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要改变传统的“原料—产品—废品”的生产模式为“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 的生态模式,即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的先进经济模式,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是一种与环境和谐共生、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它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必然的选择。另外,要加强生产领域的伦理约束。首先,要使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在推行运用环保技术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近年来,在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下,生态生产技术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目前生态生产技术在我国企业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充分,这就要求企业界能够克服生态上的短视,使不断进步的生态技术能够发挥真正的效力,有用武之地。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研发“绿色产品”为主导方向。企业生产绿色产品既会体现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推动“绿色市场”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生态意识。第三,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企业应勇于承担治理环境的责任,不能推诿,更不能采取转嫁生态危机的不道德的行为。  环境道德的消费观。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可持续消费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可持续消费要求引导人们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方式通常是指满足自己多种需求的基本样式。随着技术文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评判也往往是通过“以个体对实物的占有量的多少和个体对实物的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评判生活质量的高低”。[⑤]这种评判导致社会出现非人道化的消费时尚,即表现为片面地强调物质消费。因此,人们应转变消费模式和观念,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以‘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消费形式”。[⑥]具体说来,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消费文明化。应该使消费行为成为个人发展完善的一种手段和条件,不能将其转化为生活的目的,要摒弃“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其二,消费无害化。要求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的诸多环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出售到被人以不同的方式消费掉,都应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将污染、破坏降到最低限度。其三,消费适量化。也就是指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选择正确的消费方式,在使人们的消费规模保持适当增长幅度的同时,提倡消费适量化。  环境道德教育是为维护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所进行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客观的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人们个人环境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培养人们良好环境道德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活动。《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意识,才能对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生态文明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直接导致了复杂的伦理恶果。恢复这些被环境危机破坏的伦理关系需要大力开展环境教育,特别是其中的环境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仅仅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并没有对人类指向自然实体,直接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加以伦理评价。环境道德教育所确定的道德教育目的和原理与此不同,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而且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⑦]近年来,环境道德成为环境伦理学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对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并不多,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也比较薄弱或缺乏。在领导层,对于环境道德教育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不少领导干部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报告中,在实际工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较少。在各类学校,专门的环境道德教育几乎没有,只是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有时提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环境道德观念。在媒体的宣传上,虽然有一些环境道德的提倡,但力度也不够,知识也不全面。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环境道德教育更是付之阙如。环境道德教育的这种现状引起的结果是:我国公众环境道德总体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严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另外,虽然许多公众确立了较为明确的环境道德观念,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  环境道德教育在我国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众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影响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缺乏系统的环境道德知识教材,各界无法进行完整的环境道德教育;师资匮乏,师资的培养还没有到日程上来;社会未能将环境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来实施,未能真正认识到环境教育广泛而深刻的德育内涵。  四、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按照环境道德教育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环境道德教育,使社会各阶层逐步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养成环境道德习惯,从而自觉履行环境道德义务。  (一)教育的内容。  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只有拥有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环境道德意识,才能对大自然产生热爱之情,才能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挚着追求,才能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系统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环境法律及环境道德知识就成了环境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灌输新的环境道德价值观。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的利益观。利益是人们行为的驱动力。道德与利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利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提倡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社会环境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应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社会宣传教育格局。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强化他们对环境道德的重视。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应利用党校和行政学院等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开设环境教育讲座,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⑧]同时,也要在群众中进行环境保护、环境科学和环境道德的普及宣传教育,使环境道德教育成为全体公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充分利用环保部门和宣传媒体普及生态、环境科学知识。环保部门以公开环境情况的数据、案例等,引起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以科普讲座、板报宣传、影像教育等方式进行舆论宣传,加强环境道德的宣传教育,深化全社会环境道德意识。  学校环境教育。学校是教育和培养国家建设者和管理者的专门场所,对于学生环境道德素质的塑造,它们有着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培养学生的环境道德观念,是提高全民族环境道德观念的关键。因此,有必要根据各类学校的教育特点,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学校应将环境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开设相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意识。对他们进行广泛深入的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教育,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的战略任务。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是处于起点位置的。在对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家庭教育应包括环境道德教育,引导孩子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素养。在家庭环境教育中,可以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也可以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如,可以参加每年的“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宣传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的任务,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等部门应协调配合,把这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抓紧抓实,使环境道德深入人心。形成一个人人关爱保护环境,领导者带头做起,企业家从本企业做起,公民从身边做起,学生从小事做起的良好社会风气,努力创造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环保合规管理工作总结心得

给你多点选择 我们对环境做了些什么?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公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不是环保意识淡薄,就是没有环保意识,有的还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是在一些地方成片成片地砍伐森林,甚至连幼林也难以幸免;一些企业在建厂时就没有环保意识,把河流变成了他们的排污池;一些厂矿排污严重超标,他们与环保部门“捉迷藏”,把污染物排入空中、排入河流;公共场所或马路上,有些人随地乱扔垃圾;有的公共汽车驾驶员,出了车门就不再有环保意识,把车厢里的垃圾往马路上扫;有些清洁工为图方便,把路面垃圾扫进下水道里;一些街头饭馆,剩饭剩菜连同污水倒得马路遍地都是……这一幕幕,确实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忧虑。如果我们不让这些人加强环保意识,不去制止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上个世纪末叶墨西哥城严重大气污染导致许多居民罹患疾病的悲剧,将会在我们身边重演。  环境与人类唇齿相依。人类走向文明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爱护环境,环境施惠于人的过程。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政府采取几项措施,新闻单位广为宣传,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我们的每一位公民树立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全民投身环境保护工作。也只有这样,环境才会报答我们。就像一位著名的环保学家所说的那样:“我们爱护地球像爱护我们自己,地球也将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  人类生存在环境之中,人类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环境。这时,人的环保意识便显得十分关键。废旧电器该如何处置,“白色污染”该怎样解决,乃至如何对待周围的一草一木,说到底都是一个环保意识的问题;有了这种意识,增强了这种意识,一些棘手的问题也就不再成其为问题。所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环境保护的根本。  世界水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使许多本来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许多国家用水紧张,近年来美国、日本及东欧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甚至连淡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俄罗斯与加拿大,有些地区也受到缺水的威胁。非洲的一些国家连年干旱,缺水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有人预计,水危机将成为21世纪城市里“最容易引起争端的问题”。最近,我看了《美丽中国,勇做生态文明建设者》这本书。它主要讲了由于人类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如人类过度砍伐树木,造成各种灾害,环境污染、水污染等等。 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五篇。我们的生活环境处在一种平衡之中,这种平衡就是生态平衡。书中告诉我们:不要过度开发,否则大自然会用强大的力量来惩罚我们的!当我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你是否发现身边的绿荫越来越少,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不过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每个人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吃饭的时候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吃饭不浪费,吃多少,拿多少;随身携带一块小手帕;垃圾分类…… 每一个保护生态的人,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模仿。因为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园,因为我们保护自然,关爱地球。所以,让我们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如何加强?应该保护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保护文明建设等等

使用布袋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 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 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 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 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 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 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 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 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约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 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 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 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 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 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 “绿色时尚”吧。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美国洛杉矶的居民,在1943年发现空气中有一种微白的薄雾,有时 带有黄褐色,刺激人眼疼痛和流泪,这种薄雾日趋严重,但直到10年后才找到真正的祸首——汽车。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 雾事件,前者有40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3/4 的人患病。汽车排放的废气,在每年5-10月份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形成 光化学烟雾,引起眼病、喉头炎和头疼,还降低了大气能见度,使车祸和飞机坠毁事件增加。如今,汽车废气的治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但数量的 急剧增长,使汽车仍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报道,近年国内某些大城市也出现过光化学烟雾污染。不仅如此,制造汽车的过程中也要消耗 自然资源,也要排放污染物,汽车还产生噪声等危害。而且日益增加的汽车给城市交通造成重大压力,造成交通拥堵。这些都严重地困扰着我们的 生活,而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少乘小汽车,提倡乘坐公共汽车。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5 倡步行,骑单车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7 不燃放烟花爆竹8 双面使用纸张9 节约粮食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11 消费肉类要适度12 随手关闭水龙头13 一水多用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6 拒绝过分包装17 使用节约型水具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O 尽量利用太阳能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22 使用节能型灯具23 简化房屋装修24 修旧利废25 不随意取土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27 不乱占耕地28 不焚烧秸杆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33 不捡拾野禽蛋34 拒食野生动物35 少使用发胶36 减卡救树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4O 不用圣诞树41 不在野外烧荒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43 不乱扔烟头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53 不虐待动物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56 在房前屋后栽树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58 垃圾分类回收59 旧物捐给贫困者60 回收废电池61 回收废金属62 回收废塑料63 回收废玻璃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65 使用无氟冰箱66 少用纸尿布67 少用农药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69 少用室内杀虫剂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72 少吃口香糖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74 集约使用物品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76 私车定时查尾气77 使用无铅汽油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81 支持环保募捐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85 避免旅游污染86 参与环保宣传87 做环保志愿者88 认识草原危机89 认识荒漠化90 认识、保护森林91 认识、保护海洋92 爱护古树名木93 保护文物古迹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100 认识环保标志

这样的问题直接问出题的那个就OK了,也可问问老师叫兽,记住最关键的结尾要补充问一句,你们实践了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