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江苏高教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2024-08-28 08:38:31

江苏高教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格式要求

一般都是要求省级以上2篇。

对于高工的论文要求各个省份不一样,发表文章前如果有相关文件,先详细阅读再根据要求安排。如果没有文件,高工的大范围要求是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论文3篇或以上级别的问题,要求是国家出版部门确认的重要专业公开刊物,即省级、国家级均可。鉴于后续的评审和答辩,可安排国家级,更为保障。

这事最好问高级职称系列教材总编、评委文力教授,搜“高级经济师考试教材主编文力教授、高级职称评委文力教授、高级会计师教材主编文力教授、高级职称评审定文力教授”之类的关键词应该能找到。他经验丰富,评什么职称、上什么研究生、发表什么刊物、有什么要求,他最清楚。

作文投稿格式也许能对你有所帮助,祝您在写作的舞台上大显身手!a题目居中——名字——文章——联系地址——附页说明一、投稿格式要求: 如今,电脑普及,一般作文投稿都采用打印稿。打印的作文要按以下格式: 作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居中排列 作者学校、姓名:小四号,仿宋体,居中排列 正文内容:小四号,宋体 题目、姓名、正文之间都要有5行的间距 全文用A4纸打印,行距为20-23之间, 上左右的页面设置:均为5,下为2 一般来说,每篇作文以一张A4纸为宜,内容超千字的可打印成两页 二、寄稿投稿地址选登:《全国优秀作文选》:南京市湖南路47号1001室【210009】 《小主人报》:上海市安西路427号【200050】 《未来科学家》: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05号【210036】 《少年文艺(写作版)》:南京市湖南路47号15楼【210009】 《儿童时代》:上海市五原路300号【200031】 《小学生》:山西省太原市青年路新南西条43号【030001】 《小学生作文》:天津市和平区张自忠路189号625室【300020】 《家教周报·新春笋》:江苏省南京市建邺路66号【210004】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179—1号【130021】 《江海晚报》:南通市西寺路10号【226001】 《作文大王》: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541004】 《百家作文指导》: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中央大街西佳路【163712】 《语文报小学版》: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124号【 030012】 《儿童大世界》:河北省石家庄市工农路359号【050051】 《小学生创新作文》: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530023】 《小学生优秀习作》:福建省福州梦山路27号【350001】 《小学生学习指导》: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110003】 《关心下一代周报》:江苏省南京市梅园新村大悲巷12号【210018】 三、网上投稿地址:《作文大王》 《家教周报》 《读写天地》 《简妙作文》 《优秀作文》 YXZW 《新语文学习》 xywxx_ 《金陵晚报作文版》 《百家作文指导》(中高) 《南京晨报作文版》 《时代学习报》投稿邮箱: 《七彩读写》投稿邮箱: 《全国优秀作文选》(低年级)投稿地址: 《全国优秀作文选》(中高年级) 投稿地址:

江苏高教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格式怎么写

给予参考例子参考文献:[1] 班中考、黄洁 论大学文化及其大学文化传统[J] 江苏高教, 2002, 3: 65-68[2] 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0: 5-10

《教育界》杂志不错,纯教育的省级期刊,可以试试。他们的官方网站:

江苏高教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怎么写啊

额决定好好写最后一次学校对额滴锻炼了不论花多大滴代价哼哼幸亏额公司电脑和打印都很方便

论文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点,其次~写论文之前~你一定要 多查阅资料~看前人是否有相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到哪个阶段~你可以看下(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等这样的期刊吧~好好学习参考下找下自己的写作灵感

多看几篇范文就写的出来了

《教育界》杂志不错,纯教育的省级期刊,可以试试。他们的官方网站:

苏州杂志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格式:→文章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所在省市、邮编→摘要(100~2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要求提供出生年、性别、籍贯、现供职单位名称、职称或学历,以及研究成果等)→联系方式及详细的通讯地址职称论文投稿

投稿格式是:稿件题目下面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是内文。内文结束处,是作者的姓名、地址、电话、邮箱、QQ等信息。如果是发电子稿件,主题栏要标明,投稿加稿件题目。题目、姓名、正文之间都要有5行的间距。写完作文,一定要认真地,逐字逐句地看过去,不能出现一个错字、别字。也不能忽视对标点符号的审核,不能一逗到底,也不能随意使用标点。投稿的重复率要求一般刊物论文投稿的重复率要达到百分之30以下。论文投稿时需要检查论文的重复率,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至于具体的重复率需要达到多少以下,还需要具体分析。一般刊物的重复率要达到百分之30以下。而有的期刊则要求会更严格,需要达到百分之15或20。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要求,并且文科或理科的论文重复率要求也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文科论文的重复率会更高一些。

每个杂志设要求的格式细节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只会在一些大的格式要求上统一。所以你还是买本杂志仔细研读比较好。

一般都是TXT的。你也可以打印在纸上再投稿啊

浙江学刊投稿经验分享论文格式要求高吗

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4)。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已出版的学术专著:1. 《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第一版,2002第2版)2.《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008年修订版)3.《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丁与托马斯可奎那的基督教哲学研究》(江苏凤凰出版集团,2008年)4. 《中世纪哲学》(中国社科院学术版八卷本《西方哲学史》之第三卷,主编及主要撰稿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5.《斯人在思--叶秀山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主编,与宋继杰等合作,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已出版的学术译著:《维特根斯坦全集》之第二卷《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小组》(与郭大为合作),2003,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 《真理的本质与本质的真理──论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 《康德对感性论的变革》(载《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学术与语言》(载《哲学研究》2000年第7期)3 《犹太哲学:一种命定的宗教哲学》(载《哲学动态》2001年第2期)4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载《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5 《什么是哲学?--兼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载《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6 《论哲学与宗教的界限》(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2期)7 《自由与权利--论康德的政治哲学》(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8 《圣经与哲学--论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原则》(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1期)9 《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学》(载《浙江学刊》2003年2期)10 《科学的限度与人文-信仰的空间》(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11 《如何理解上帝:从证明到相遇?》(载《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12 《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及其真理观》(载《哲学门》2000年第2期)13 《我们在生-死之中──兼论列·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14 《一种飘浮的存在论:关系实在论的困境》(载《哲学门》2000年第2期)15 《我们离近代有多远?──我的近代观》(载波士顿《美中社会和文化研究》2000年第2期)16 《本相与角色的存在论区分》(载《复旦哲学评论》2004年第1期)17 《康德哲学的使命:为知识与权利奠定基础》(载《人民日报》2004年7月23日)18 《论爱与自由--兼论基督教的普遍之爱》(载《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19 《两种正义观与两种立法精神》(载《江苏征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20 《自由:现代性社会的最高原则》(载《社会学家荼座》2008年第4辑)21 《三位一体与人类的心灵结构》(载〈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22 《人要不死,又将如何?》(载《文景》2008年第3期)23 《康德的政治哲学》(3万字,载八卷本《西方哲学史》之第六卷《德国古典哲学》2005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24 The Starting point of universal ethics:free individual or relational character'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2007)25《拒绝耶稣的理由》(载《浙江学刊》2009第4期)26《人权与社会正义》(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27 《爱与第三位格》(载《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28 《康德论证自由的知识论进路》(载〈江苏社会科学〉2009第六期)29 《论“纯粹理性批判”如果成为基础形而上学?》(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30《从实践哲学的自由到存在论的自由》(载《浙江学刊》2011年第1期)

《〈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评介林仁川著<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明初考官制度述论》,《东南文化》1989年第3期《清至民国建瓯土地契约中的经济关系探微》,《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3期《明清福建商人与社会环境》,《福建论坛》1990年第3期《明清福建家族内义田的发展及其社会背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0年第8期《明清福建义田与乡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义田及其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社会功能浅析》,《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5期《清代义田的发展与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明清四都社区文化略论》,《东南文化》1992年第3---4期《福建家族文化系统研究的新创获》,《福建论坛》1992年第3期《宋以来义田发展述略》,《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吴本崇拜与社会效应》,《吴真人研究》第125--133页,鹭江出版社1992年5月版《论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与文化发展》,《厦门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史》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1993年第5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3期《试论明清文化的世俗化》《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1期《区域性家族文化研究的拓荒之作》,《史学集刊》1993年第3期《家族组织宏观模式的新建构》,《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明清福建民办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19《<儒林外史>与民族文化的历史审视》,《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吴本崇拜的地域界限与文化内涵》,《吴真人与道教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21《国内外中国会馆史研究述评》,《文史哲》1994年第3期《明清时代会馆的演进》,《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2)1994年第11期《明清会馆与社会整合》,《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论明清会馆神灵文化》,《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4期《吴甡:一个练达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明清徽州会社经济举隅》,《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明清苏北水灾原因初探》,《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闽南沿海商工文明的形成及其意义》,《石狮商工文化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论明清福建会馆的多种形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明清会馆的建筑设置、区位分布与文化内涵》,《原学》第4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明清福建与江南义田的比较》,《学术月刊》1996年第1期《宋以来义田生成机制论》,《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清代地权转移中的非经济因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地域性会馆与会馆的地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辑《明清时期的民间械斗与封建官府》,《福建史志》1996年第5期《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系统论纲》,《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社学即官办初等教育说质疑》,《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清前期福建地域间社会整合组织的比较研究》,《福建学刊》1997年第5期《明清庶民地主家族延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读<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光明日报》1997年8月19日第5版史林《<简谈明清时期的会馆》《光明日报》1997年12月23日第5版史林《〈中国原始艺术〉评介》《中国文物报》1997年12月21日第3版《浅论近代工商性会馆的作用及其与商会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汀龙会馆:客家文化凝聚精神的实证》,《汀江与客家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12月版《<明清民间办学勃兴的社会经济背景探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菲华社会文化脉动浅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出土文物的艺术品鉴》,《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5期。《明清时期“行”的衰微与会馆的勃兴》武汉大学《人文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卷,2002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版。《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3辑,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外患纷起”与明清福建家族组织的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海洋思维:认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历史研究》1999年第6 期。《商业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争鸣》《人民日报》1999年 7 月24日。《探隐索颐求本真 辨难问疑臻堂奥》《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2期。《十六——十八世纪福建沿海经济开发中的商业化倾向》《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菲律宾华社对民间教育的投入》,《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明清海洋管理政策刍论》,《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4期。《明清商人经营方式转换的若干趋向》,《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走向民间的历史学》,《福建日报》2000年5月19日。《元明清政府海洋政策与沿海港市兴衰嬗变片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论康熙的恤商思想与实践》,《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地域性历史研究刍识》,《光明日报》2000年4月28日。《海洋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光明日报》2000年7月21日。《长江下游农业历史地理断代研究的厚实之作》,《中国农史》2000年第2期。《菲华商联总会的发展轨迹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第5期。67、《清代商人经营方式转换的若干趋向》,《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68、《论“书院改为学堂”——析从传统大学向近代高等教育转变的若干机枢》,《高等教育》2001年第3期。69、《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70、《傅衣凌对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及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71、《商业史研究的重新审视与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72、《明清科举制度对民营教育的促进》,《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73、《试论明清东南海洋经济模式的演迁》,《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6期。74、《明清东南家族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75、《施琅统一台湾与清初官方海防力量的加强》,《施琅研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第263—276页。2002年6月版。76、《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的“官民相得”》,《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第25—29页。77、《从社会控制角度研究社会救济的成功之作——张文著〈宋代社会救济研究〉评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78、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3年第4期。79、明代东南海防中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80、施琅海洋经略思想初探,《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81、平台过程中施琅与清政府对海洋认识的深化,《施琅与台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91页。82、简论林则徐对灾异的探源与对策,《林则徐与江苏》,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193-199页。83、徽州会馆与徽州戏的播扬,《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101页。84、官民的联结与互动:中国传统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年版85、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多元双向传播,《潮声:厦门大学人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年版。86、晚清至民国时期会馆演进的多维趋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4期。《中国近代史》第11期。87、乾隆朝黄梅案中民意的体现及其意义(与缪心毫合作),《吉首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88、明代海防建设与倭寇、海贼的炽盛,《中国海洋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5期。89、明清市镇经济研究的新高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90、清史修撰宜立足《清史稿》,着意体现时代感,《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91、清代宝庆府社会救济机构建设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婴堂和养济院为中心《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与雷妮合作)92、试论沈葆桢的海洋经略思想与实践。《沈葆桢生平与思想研究》中央党史出版社2004年6月版。93、清代晋江店铺买卖契约文书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与卢增夫合作)94、清代科举冒籍与土客冲突(与张学立合作),《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1期。95、习礼成俗:明清东南海洋区域社会控制的一种路径,《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5年第2期。《光明日报》2005年4月12日论点摘编。人民网2005年4月12日转摘。96、明清时期的商业风险及其防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2期。97、从《问俗录》看明末清前期福建社会风习(与张宗魁合作),《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98、从“行”到商会:宋以后商人社会管理中的官民互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99、从碑铭看明清福建的民间规约和社会管理,《中西法律传统》第4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厦大史学》第1辑。100“科举学”研究的阶段性升华——评刘海峰等著《中国科举史》,《中国书院》第六辑,湖南岳麓书院2004年版。101、明清时期社会管理中官民的“自域”与“共域”,《文史哲》2006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5期摘要,《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0期复印。102、从几起京控案看林则徐的为政风格,《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2006年第10期。103、从《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篇》看明代福建社会,《厦大史学》2006年第2辑。104、从《鹿洲公案》看清初知县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与王亚民合作)《华中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105、试论清代宁化的民间经济纠纷及其解决(与陈瑶合作),《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6年第5辑。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版。106、从盐仓看明清福建盐业变迁(与吕小琴合作),《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2期。107、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新趋向,日本《中国史学》第十五卷,2005年9月朋友书店版。108、从明清小说看科举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09、明清福建民间规约与社会管理的经验与借鉴,《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鹭江出版社2006年版。110、明清徽州商人的家族观念及其超越,《安徽史学》2007年第1期。111、谈坚持高考的权威性与冷静地对待高考的统一,《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第1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