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段中排比

发布时间:2024-07-03 08:56:09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段中排比

面对一项新活动,引领者冲锋陷阵,参与者随波逐流,质疑批评者滔滔不绝,唯有静静旁观者,冷静心智,静观其变。在我看来,冲在最前面并非一定就是成功者。静下心来,适时地做一个旁观者,三思而后,方为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静下心来,静观望,晓时势,乃是一个思考、总结、丰富自我的过程。二战时期,当世界各国战成一团,世界陷入一片混沌之时,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不断总结敌方战术特点,以应对不测,以至于后来的参战能直接给予敌人有效的致命一击,体现的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点吗?子曰:三思而后行。于成功来说,经验无疑使通向彼岸的航船,通过旁观这一过程,思考、总结、归纳,在偏安的一隅,找到自己成功的哲学,乃通向成功之捷径所在。冲在最前面,未免显得过于鲁莽,在后面指手画脚,也显得迂腐而懦弱,而处于中庸之道的旁观者,在我看来方为理想。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冲锋陷阵之姿态,成为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经验上的不足最终使他们以失败告终,还酿成了“巴士底狱”的惨剧。由是观之,冲锋陷阵,并非成功之良方。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华夏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遭到了不少守旧派、顽固派的质疑与炮轰,然而,迂腐的批评者终究未能得逞,“新文化”之花开遍了华夏大地,使中华文化拥有了新面貌。不难看出,固执的批评家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而相较于上两者,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又更显盲目、无主见。唯有静静旁观,显得较为无可挑剔。然而,所谓“静观其变”,并非教导人们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旁观者,乃是在旁观后适时参与,方显其价值所在,旁观所得之经验才不至白白浪费。旁观者不同于引领者,在与他们会总结思考;不同与盲从者,在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与主见;不同于批评者,在于他们保守中又略带开放的胸怀。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只旁观怕是远远不够的,选择时机,适时参与,方为静静旁观之价值所在,方为中庸之道的真谛。愿我们学会冷静,学会总结,学会旁观;也愿我们拥有开放,拥有勇气,拥有在静静旁观之后参与其中的胆识与魄力;愿我们都能体会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美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面对一项新活动,引领者冲锋陷阵,参与者随波逐流,质疑批评者滔滔不绝,唯有静静旁观者,冷静心智,静观其变。在我看来,冲在最前面并非一定就是成功者。静下心来,适时地做一个旁观者,三思而后,方为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静下心来,静观望,晓时势,乃是一个思考、总结、丰富自我的过程。二战时期,当世界各国战成一团,世界陷入一片混沌之时,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不断总结敌方战术特点,以应对不测,以至于后来的参战能直接给予敌人有效的致命一击,体现的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点吗?子曰:三思而后行。于成功来说,经验无疑使通向彼岸的航船,通过旁观这一过程,思考、总结、归纳,在偏安的一隅,找到自己成功的哲学,乃通向成功之捷径所在。冲在最前面,未免显得过于鲁莽,在后面指手画脚,也显得迂腐而懦弱,而处于中庸之道的旁观者,在我看来方为理想。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冲锋陷阵之姿态,成为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经验上的不足最终使他们以失败告终,还酿成了“巴士底狱”的惨剧。由是观之,冲锋陷阵,并非成功之良方。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华夏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遭到了不少守旧派、顽固派的质疑与炮轰,然而,迂腐的批评者终究未能得逞,“新文化”之花开遍了华夏大地,使中华文化拥有了新面貌。不难看出,固执的批评家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而相较于上两者,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又更显盲目、无主见。唯有静静旁观,显得较为无可挑剔。然而,所谓“静观其变”,并非教导人们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旁观者,乃是在旁观后适时参与,方显其价值所在,旁观所得之经验才不至白白浪费。旁观者不同于引领者,在与他们会总结思考;不同与盲从者,在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与主见;不同于批评者,在于他们保守中又略带开放的胸怀。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只旁观怕是远远不够的,选择时机,适时参与,方为静静旁观之价值所在,方为中庸之道的真谛。愿我们学会冷静,学会总结,学会旁观;也愿我们拥有开放,拥有勇气,拥有在静静旁观之后参与其中的胆识与魄力;愿我们都能体会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美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HAODE,WOHUIBANGZHUNIDE

在生命之初,时间便给生命留下了许多道难题不同的人面对它便有不同的解法——有的人避而远之,有的人望洋兴叹,有的人抱怨老天不公,干吗出这么多难题,有的人苦思冥想,不知死掉了多少个脑细胞,却终究在一棵树上吊死,也有的人,变换思维的角度、灵活解题,换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豪情    就拿我来说吧,曾几何时,我是多么想投胎到外国,这样就不用爬习题集堆成的座座险峰——有时当你步履蹒跚地爬到峰顶,想大笑三声,却又被铺天盖地而来的试卷推入深渊就这样总是看着外国学生轻松的笑容,就这样总是留下幻想的苦笑,就这样总是感慨肩上的重担面对这样一道与生俱来的难题,我该怎么办?毕竟我不能摇身变为小老外,只能接受事实但接受事实总令人遗憾,所以,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给思维来个急转弯,我可以这样去想:一日难再晨,盛年不重来外国学生虽轻松,却让秋月春风等闲度,到时候白了头,空悲切而我却能把他们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学习,不是很值得吗?这样想着想着,我仿佛看见这道生命的难题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去,找别人的麻烦去了    再说我生在一个不穷不富的家庭,有人可能对此表示遗憾,可我要说,富贵与否是无法选择的,贫富各有千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却有一个灰色的童年;富人家的孩子虽要啥有啥,却容易骄奢淫逸,意志力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再看看立于贫富之间的我,谁说我不是最幸福的呢?换个角度想这事就很容易释怀    诸如此类的与生俱来的难题多得很,像相貌问题、性别问题等等,但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换种方法去考虑它,一切难题也就不能称之为难题    还有一些难题是生命波涛里的礁石,是生活长河中的浪花,我们照样可以变换思维去看它们——考砸了却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摔了一跤真是万幸,因为没有骨折;家里失窃也犯不着痛心疾首,权当义务捐款吧……这么一来,我们的目光就会变得像天空般高远,我们的心胸也将会如大海般广阔    换个角度看生命的人,一定深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换个角度看生活的人,便不会陷入患得患失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换个角度看世界的人,他能在不幸的苦果里品出幸福的甜味    换个角度的定义里包含乐观积极、淡泊超然、睿智幽默等多重含义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不如当做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如看成是一幅风景画不管什么难题,生来俱有的也好,生活中的也好,做不出来就换个角度再试试,也许你会感到别有天地非人间!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

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面对一项新活动,引领者冲锋陷阵,参与者随波逐流,质疑批评者滔滔不绝,唯有静静旁观者,冷静心智,静观其变。在我看来,冲在最前面并非一定就是成功者。静下心来,适时地做一个旁观者,三思而后,方为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静下心来,静观望,晓时势,乃是一个思考、总结、丰富自我的过程。二战时期,当世界各国战成一团,世界陷入一片混沌之时,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不断总结敌方战术特点,以应对不测,以至于后来的参战能直接给予敌人有效的致命一击,体现的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点吗?子曰:三思而后行。于成功来说,经验无疑使通向彼岸的航船,通过旁观这一过程,思考、总结、归纳,在偏安的一隅,找到自己成功的哲学,乃通向成功之捷径所在。冲在最前面,未免显得过于鲁莽,在后面指手画脚,也显得迂腐而懦弱,而处于中庸之道的旁观者,在我看来方为理想。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冲锋陷阵之姿态,成为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经验上的不足最终使他们以失败告终,还酿成了“巴士底狱”的惨剧。由是观之,冲锋陷阵,并非成功之良方。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华夏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遭到了不少守旧派、顽固派的质疑与炮轰,然而,迂腐的批评者终究未能得逞,“新文化”之花开遍了华夏大地,使中华文化拥有了新面貌。不难看出,固执的批评家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而相较于上两者,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又更显盲目、无主见。唯有静静旁观,显得较为无可挑剔。然而,所谓“静观其变”,并非教导人们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旁观者,乃是在旁观后适时参与,方显其价值所在,旁观所得之经验才不至白白浪费。旁观者不同于引领者,在与他们会总结思考;不同与盲从者,在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与主见;不同于批评者,在于他们保守中又略带开放的胸怀。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只旁观怕是远远不够的,选择时机,适时参与,方为静静旁观之价值所在,方为中庸之道的真谛。愿我们学会冷静,学会总结,学会旁观;也愿我们拥有开放,拥有勇气,拥有在静静旁观之后参与其中的胆识与魄力;愿我们都能体会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美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个人观点。拿生活来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既不好高鹜远、追求不现实的,也不浑浑噩噩、丧失自立自强!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常学言是复制的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原文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常学言是复制的

《中庸》全文和译文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白话解: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来修正过与不及的差别现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白话解: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白话解: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白话解:孔子说:「君子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守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白话解: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能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于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为天下百姓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白话解:子路问孔子怎样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用宽宏柔和的道理教化人,能忍受无理的欺侮而不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安然处之。至于披铠甲,卧枕刀枪,死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之强。好勇斗狠的人安于此道。因此君子与人和平相处,而不随流俗移转,这是真正的强啊!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白话解: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假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道在人身上,道在生活之中。)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白话解:说话时要顾虑到能不能做到,做事时也要顾虑到与自己所说的话,是不是一致,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白话解: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就做夷狄所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就做患难时所应该做的事。君子安心在道,乐天知命、知足守分,故能随遇而安,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悠然自得。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白话解: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白话解:孔子说:「射箭的方法,很像君子做人的道理,射不中靶心,就要反过来要求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功夫够不够。  ※(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白话解: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好比走远路,一定要从近处开始,好比登高处,一定要从低处开始。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白话解:鲁哀公问为政的道理。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施政,都记载在竹简和木牍上面。当他们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教化就能施行,他们死了,他们的教化也就灭亡了。以人来施政的法则,是希望政教能快速推行,而利用土地种树的法则,在使树木快速生长,施政的道理,是希望如同蒲卢一般快速滋长。」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白话解:所以为政之道,在于得到人才,而得人才的方法,在于领导者能修养自身,以德行感召人才;修身必须依据天下共遵的法则(道),修道要依据仁慈博爱。所谓仁,就是人性,以爱自己的亲人为最重要。所谓义,就是事事合宜,以尊敬贤德的人最为重要。亲人之爱有亲疏等差之别,贤能之士也有等级,礼节就是因此而产生的。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白话解:天下所共同遵守的大道有五种,当其力行实践时则分为三种。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姊妹、朋友之间的关系,这五种就是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伦常大道。而智能、仁爱、勇气这三种是人人所须具备的德行,当他实行时就是一个『诚』字。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白话解:五伦与智仁勇以及诚的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实行,有些人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做,有些人则需要勉强才会去做,一旦做成功了,结果都是一样的。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白话解:孔子说:「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了,知道什么是羞耻就接近勇了。」  ※(知耻者,能拒绝羞耻事,不做羞耻事,诸恶莫作,故近乎勇;如果能再接再励,为所当为,众善奉行,即是真『勇』者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白话解: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白话解: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2007-12-10 20:28回复  天上清莲  4楼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白话解:别人学一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了,我还不会!就学他一千次。如果真能照这样子去做,虽然再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学习,不断地学习,可以改变任何习性,甚至改变任何人!)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白话解:只有至诚恳切的人,才能尽力发挥他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他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尽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能赞助天地万物的化育,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三才者天、地、人)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白话解:『诚』,是自然的道理,万事万物的本末终始都离不开它,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了。所以,君子把『诚』看得特别宝贵,『诚』,并不仅仅是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他来成就万事万物。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白话解:君子恭敬奉持德性,同时好问勤学以致知,使德行和学问到达广大精微的境界,虽然极其高明,依然不偏不倚地遵循中庸之道。温习已知以增进新知,存心敦厚以尊崇礼节。所以在上位时不会骄傲,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不会背叛作乱。当国家政治上轨道时,他的言论可以帮助国家振兴,当国家政治紊乱无道时,他的沉默足以被接受。诗经上说:「既明理又有智能,以保全其身。」明哲保身就是这个意思吧!※倍者:背也。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白话解:孔子说:「愚笨的人偏要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偏爱一意孤行;生在现今的时代,偏要恢复古代的作法,这样的人,灾害将会降临到他的身上。※灾者灾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白话解: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小的德行,好比河川分流,川流不息,大的德行,如敦厚化育,根深叶茂,无穷无尽。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道理。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白话解:君子做人的道理,看来平淡却不会使人讨厌,看来简单平易却有文采,虽然温和却不失条理;见彼而知此,见外而知内,见微而知著,能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可以一起进入道德之门了。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白话解:君子只求内省时没有过失,无愧于心。君子之所以让人佩服,觉得赶不上,正是在这种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白话解:诗经上说:「君子独居在屋内深处,也要无愧于心。」所以君子不待有所行动,人人都尊敬他,不必开口说话,人人都相信他。

个人观点。拿生活来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既不好高鹜远、追求不现实的,也不浑浑噩噩、丧失自立自强!

3楼的也是我的,大家接着看。下一章(无所不在的道) 【原文】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1),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3)如此夫!”(第16章) 【注释】 (1)齐(zhai):通“斋”,斋戒。明,洁净。盛服:即盛装。(2)“神之格思……”:引自《诗经;大雅。抑》。格,来临。思,语气词。度,揣度。矧(Shen),况且。射(yi),厌,指厌怠不敬。 (3)掩:掩盖。【译文】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读解】 这一章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 另一方面,也是照应第12章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 既然如此,当然应该是人人皈依,就像对鬼神一样的虔诚礼拜了。 下一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原文】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1),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2)而笃(3)焉。故栽者培之(4),倾者覆之(5)。《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6)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注释】 (1)宗庙:古代天子、诸侯祭祀先王的地方。飨(xiang):一种祭祀形式,祭先王。之,代词,指舜。(2)材,资质,本性。(3)笃:厚,这里指厚待。 (4)培:培育。 (5)覆:倾覆,摧败。(6)“嘉乐君子……”:引自《诗经·大雅·假乐》。嘉乐,即《诗经》之“假乐”,“假”通”嘉”,意为美善。宪宪,《诗经》作“显显”,显明兴盛的样子。令,美好。申,重申。【译文】 孔子说:“舜该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读解】 天生我材必有用。 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居易以俟命”,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就像前苏联故事片《列宁在十月》里的主人公瓦西里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由此看来,儒学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而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换言之,儒学所强调的,是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下一章(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原文】 哀公(1)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2)。其人存(3),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4)。人道敏(5)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7),尊贤之等, 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8),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9)。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10)群臣也,子庶民也(11),来百工也(12),柔远人也(13),怀诸侯也(14)。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15);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16)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18),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19),既禀称事(20),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21)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22),举废国(23),治乱持(24)危,朝聘(25)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26)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7);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28)。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29);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第20章) 【注释】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3)其人:指文王、武王。(4)息:灭,消失。(5)敏:勉力,用力,致力。(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7)杀(shai):减少,降等。(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10)体:体察,体恤。(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14)怀,安抚。(15)劝:勉力,努力。(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19)省:视票。试,考核。(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21)矜:怜悯,同情。(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24)持:扶持。(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26)豫:同“预”。(27)跲(jia):说话不通畅。(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译文】 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交往,这五项是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智、仁、勇,这三种是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有的人生来就知道它们,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它们,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道它们,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又比如说,有的人自觉自愿地去实行它们,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才去实行它们,有的人勉勉强强地去实行,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实行起来了,也就是一样的了。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优待远客,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众多的官员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 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读解】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回到本章的内容来看,首先谈的是政治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强调执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而不可忽视的。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知耻近乎勇”一点,值得我们补上两句。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能够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最后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下一章(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 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2)明矣,明则诚矣。 【注释】 (1)自:从,由。明:明白。(2)则:即,就。 【译文】 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后做到真诚,这叫做人为的教育。真诚也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 也就会做到真诚。 【读解】 无论是天性还是后天人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诚,二者也 就合一了。 革命不分先后,明道向善不问先天后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 里也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下一章(至诚可参天地) 【原文】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1);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2);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3)。【注释】 (1)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2)赞:赞助。化育:化生和养育。(3)参天地:与天地并列力三。参,并列。【译文】 只有天下极端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大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了。【读解】 真诚者只有首先对自己真诚,然后才能对全人类真诚。真诚可使自己立于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不朽地位。它的功用居然有如此之大,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下一章(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原文】 其次致曲 (1),曲能有诚。诚则形(2),形则著(3),著则明(4),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5)。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注释】 (1)其次:次一等的人,即次于”自诚明”的圣人的人,也就是贤人。致曲:致力于某一方面。曲,偏。(2)形:显露,表现。(3)著:显著。(4)明:光明。(5)化:即化育。【译文】 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能化育万物。【读解】 这一章相对于上一章而言。上一章说的是天生至诚的圣人,这一章说的是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换句话说,圣人是“自诚明”,天生就真诚的人,贤人则是“自明诚”,通过后天教育明白道理后才真诚的人。贤人虽然致力于某一方面,但通过教育和修养,通过:“形、著、明、动、变、化”的阶段,同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达到圣人的境界: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为三。说到底,只要你努力奋斗,曲径通幽,条条道路通罗马,最终都可以大功告成,修成正果。 在劝人真诚的问题上,《中庸》真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不遗余力的了。 下一章(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原文】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1)。国家将兴,必有帧祥(2);国家将亡,必有妖孽(3)。见乎起蓍龟(4),动乎四体(5)。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译文】 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读解】 心诚则灵。 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可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了。 至于“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你说它是迷信也罢,说它是无稽之谈也罢,反正不仅一般人津津乐道,就是正统儒学的经典,不也同样认为这种现象“几乎蓍龟,动乎四体”吗?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就能洞悉世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一言归总,还是说到真诚的出神入化功用。 【原文】 诚者,自成也(1);而道,自道也(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于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3),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4)之宜也。【译文】 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读解】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又要靠实践来实现。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倒正好用得上我们以前常爱引用的那句话:“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彻底解放无产阶级自己。”自己解放了,全人类都解放了,世界也就大同了。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说到底,还是真诚的奇妙神功。 原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3)。如此者,不见而章(4)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5):其为物不贰(6),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7),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8)而不重,振(9)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 (10)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11),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12)!”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译文 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大,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实在写不下了。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解释

中庸之道,古代唯心论。出处是《中庸》,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的是关于人生的大道理,总共分为三个方面,之后又包括了三层理论。第一层,一旦决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随意的去变换,讲究的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道理。孔子就曾经称赞过这种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在所有的道德修养之中,中庸就是最高的,但是现在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修养很久了。第二层,保持心情平和,不要大喜大怒。心情过于高兴或者是过于哀切,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平时就要做到心情平和,身体才能长期保持健康。第三层,人都应该拥有一个一技之长。有了一技之长,人才有自己的作用。还要做到热爱工作热爱岗位,也就是所谓的在其位谋其职。中庸之道的基础。中庸之道这一理论的基础就是天人合一。很多人讲到天人合一的时候,总是从《孟子》中的《尽心》这一篇文章作为切入点,但是这一篇文章没有讲到中庸之道,而没有结合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就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忽视了天人合一本来的含义。真正的天人合一应该是至诚、至善,这个才是中庸之道的基础天人合一。郑玄与孔颖达又把天人合一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圣人;第二种。贤人。第一种的圣人是根据本能就可以到达的天人合一,但是第二种的贤人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达到的天人合一。其实事实上,还有第三种,也就是凡人。这三种天人合一之中,圣人的天人合一能够做到安而行之,而贤人的天人合一则是能够做到利而行之,最后的凡人的天人合一做不到像前面两者那般厉害,只能做到勉强而行之。但是,无论是哪种天人合一,都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精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要教导人们要做到自我的完善、修养等等,尽力地把自己培养成自己心目中自己所向往的那一种人格,做到至善、至诚,做到天人合一。这一点在《中庸》第一篇就具体体现出来了。

面对一项新活动,引领者冲锋陷阵,参与者随波逐流,质疑批评者滔滔不绝,唯有静静旁观者,冷静心智,静观其变。在我看来,冲在最前面并非一定就是成功者。静下心来,适时地做一个旁观者,三思而后,方为中华文化所提倡的中庸之道。静下心来,静观望,晓时势,乃是一个思考、总结、丰富自我的过程。二战时期,当世界各国战成一团,世界陷入一片混沌之时,美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不断总结敌方战术特点,以应对不测,以至于后来的参战能直接给予敌人有效的致命一击,体现的不正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观点吗?子曰:三思而后行。于成功来说,经验无疑使通向彼岸的航船,通过旁观这一过程,思考、总结、归纳,在偏安的一隅,找到自己成功的哲学,乃通向成功之捷径所在。冲在最前面,未免显得过于鲁莽,在后面指手画脚,也显得迂腐而懦弱,而处于中庸之道的旁观者,在我看来方为理想。纵观历史,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政党,以冲锋陷阵之姿态,成为革命的领头羊,然而,经验上的不足最终使他们以失败告终,还酿成了“巴士底狱”的惨剧。由是观之,冲锋陷阵,并非成功之良方。百年以前,新文化运动兴起于华夏大地,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这遭到了不少守旧派、顽固派的质疑与炮轰,然而,迂腐的批评者终究未能得逞,“新文化”之花开遍了华夏大地,使中华文化拥有了新面貌。不难看出,固执的批评家们,终究会成为时代的弃儿。而相较于上两者,随波逐流的参与者又更显盲目、无主见。唯有静静旁观,显得较为无可挑剔。然而,所谓“静观其变”,并非教导人们被动接受而无所作为。旁观者,乃是在旁观后适时参与,方显其价值所在,旁观所得之经验才不至白白浪费。旁观者不同于引领者,在与他们会总结思考;不同与盲从者,在与他们有自己的目标与主见;不同于批评者,在于他们保守中又略带开放的胸怀。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只旁观怕是远远不够的,选择时机,适时参与,方为静静旁观之价值所在,方为中庸之道的真谛。愿我们学会冷静,学会总结,学会旁观;也愿我们拥有开放,拥有勇气,拥有在静静旁观之后参与其中的胆识与魄力;愿我们都能体会中华文化里中庸之道的美妙,做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先理解中庸的意思吧中庸不是平庸

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中庸之道议论文800字的意思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标准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之道大致可理解为,为人做事当恰如其分,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 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庸之道,决不是如有些世俗观念所说的折中、妥协和无原则 中庸之道也不是古板教条的,它要求做事为人,没有、也不应当采取某一不变的固定姿态,不拘泥于某一固定形式,应当坚持“义”的原则(不是简单的“讲义气”的义),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要特别注意,这决不意味着办事做人无原则和见风使舵) 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小人之所以反中庸者,以其有小人之心,而又无所忌惮也 “中庸之道”实在高明,更限于本人水平有限,难以几句话讲明中庸之道,希望更详细具体了解的读者,请阅读《中庸》(原文)、《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和《南怀瑾选集》等大家之见并深思慎取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原文之中,对中庸的定义如下:“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称之为中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始终用中的状态来节制情绪,就是和中的状态即内心不受任何情绪的影响、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而始终保持和的状态,不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则是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这也是古人把中庸解释为不偏不易的出处展开来说,古人言“圣人不动情”即内心不发生喜怒哀乐的情绪,始终是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此为中的状态动情时,也始终用平静安宁祥和的内心来控制情绪,不被情绪所牵引和左右,此即“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的修行目标和修行标准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常学言是复制的

很多时候 出世也好 入世也好 最难的就是 以出世之心 经营入世的生活 最难的就是 入世的做事 出世地处事 所以最难的是 在两者之间 达成一条中道 在两者当中 保持一种平衡

中庸之道的意思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中庸之道的“中”堤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