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论大学精神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3 13:08:32

大学精神论文2000字怎么写

要展现青年人的担当,勇往直前,不畏辛苦,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望楼主采纳。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论大学精神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

《阅读与写作》是我大学里最喜欢的一门课,而教授该课的马瑞鸿老师亦是我最尊敬的一位老师。 第一次去上《阅读与写作》课,便被马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住了。第一堂课上,马老师以“为领导写演讲稿”为题引入了写作的大局观概念。紧接着便通过网络热门事件让大家站在大局观的角度进行思考、讨论,记下并走上讲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台下的同学则在马老师的指导下,对台上的同学进行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建议。开始大家对这种课堂教学多少有点不太适应,不是不敢言就是言之无物,在马老师的热切鼓励和引导下,大家变得活跃起来,独特的观点,精彩片段不断涌现。大家还沉浸在热烈的讨论当中,马老师话题一转,以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支教生活为切入点,开始了对写作技巧的学习。从文章立意到提纲段落,从修辞文法到字词斟酌逐一讲解。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极短的时间内,大家便都落笔成文了。一堂课下来,很多同学不由得感叹:原来写文章可以如此容易! 往后的课堂上,马老师引用不同的话题,变换着不同的活动形式,教授我们如何进行写作,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进行口头表达,如何快速完成一篇文章。课下对我们的作业亦是进行十分认真的批改,帮助我们对文章进行审阅、修改乃至在相关刊物上发表。马老师这种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以至于在这大四的上学期,同学们都忙着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的时期,每节《阅读与写作》都有非常多的人自觉自愿来上课,这对大四的课堂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一学期下来,每堂《阅读与写作》课都让人感觉紧张而又刺激,新颖而又充实,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一种写作知识,同时也习得了一种写作的兴趣和爱好。每节课堂仿佛都是一场脱口秀现场,虽无光怪陆离的的舞台装饰,但却有一种追求真知、树立个性、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在其中散发光辉,使其产生一种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它的每一位观众!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中国大学精神源自西方中世纪大学理念之说不甚准确。关于大学精神源头的判断是一个事实、价值兼有的判断。北大、清华、南开、西南联大的历史发展证明,中国大学精神的源头是以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士志于道”、“明道济世”为根本,吸纳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大学理念在内的人类多种文化的共同体。没有这种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体知,就谈不上当今中国大学的创新。 论及中国大学精神,不少人无视历史地认为它纯是西方大学精神的传承现今中国大学发展正面对一个十分关键的十字路口,要么跟潮随流;要么觉醒其自主意识。选择前者,就只需一味模仿、引进,不思任何创新;选择后者,就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自主意识,就必须开拓创新,这种创新无疑要以历史为前提和基础,这种历史当然是全人类的,其中又必然少不了中国大学的历史,尤其是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 一、中国大学精神来源之众说 近期与这﹁问题有关的典型论述如下: “尽管我国早在公元前15—16世纪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大学的雏形‘右学’,其后又有冠名为‘学宫’、‘太学’、‘国子学’、‘书院’等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尽管《大学》中也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理念;但严格说来,近代大学发端并发展于西方,大学理念的形成、展现与完善也根源于西方,而中国近代大学的办学体制亦是从西方引进而来,因此,在考察大学理念时,我们必须首先对西方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作一考察。” “中国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都是西方大学理念和大学制度传入中国的产物。中国的大学理念萌发于清朝末期,经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家的发展而逐渐确立”。 “要在具有几千年集权传统的中国,找回或者重塑产生于西方的大学精神,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他多篇文章大多沿用或认同这一典型论述,与上述观点相左的有陈平原提出:“中国大学的历史,不是‘百年',而是‘四千年'。"并列举教育史家伍振(族+乌)、熊明安、高奇、曲士培、毛礼锐等人的观点为证。如此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有四千年的大学却没有四千年的大学理念或精神?或中国根本就没有四千年的大学?或依一些论者所言中国现代大学理念与精神源自西方,那它又是如何传承的? 二、对大学精神源头的判断不只是事实判断 回答上述疑问首先要弄清大学精神形成、传承的机理。依据对中外古今大学精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这一机理就是积淀与认同。所谓积淀,一般是指人的社会实践历史在人的心理深层所形成的一种定型的功能结构。没有人类文化的积淀,就没有人类精神的生成,更不可能有人类大学精神的形成,所以文化积淀是大学精神生成必不可少的前提。正是积淀为新的精神创造储备了源头活水,源头越丰,活力越足。从当代大学人的角度考察,大学精神传承必须通过认同。认同是不同历史时期大学精神相互关联的内在纽结,是大学精神传承和发展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大学精神的产生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超越时空性。文化认同是大学精神产生的根基。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一种价值系统,这种价值系统的最初形成不可能是个别个体短期内所能完成的,而必然需要特定的群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共同生活来确立,每一个体相对于群体的价值系统而言,其内在的心理机制便是认同,例如中国古代学人对“道”的认同,先秦初起的三大学派——儒、墨、道——尽管各道其所道,但他们在代表“道”说话这一点上却并无例外。 大学精神认同的具体方式常常是特定时代的人通过文本及其他线索与此前产生的原初的智慧与哲学进行对话,文艺复兴及欧洲近现代大学与古希腊文明的关系建立如此,孔子“从周”也是如此。范仲淹一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朱熹、欧阳修、蔡元培等众多后世士人反复认同与解读,并不断生成新的士人精神。蔡元培对中国古代“士”的价值与德国大学理念的认同也是如此。在这种对话中,后来者会对原初的价值进行“损益”,如中国“古代的礼乐具有宗教性(‘天道')的成分”,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孔子更是将其方向"转入了“人道”领域",以至春秋以来,中国文化已日益明显地有从天道转向人道的倾向。 总体地看,大学精神形成、传承的机理即是积淀与认同,积淀是前提,是基础;认同是后人对积淀的再选择。无积淀则此精神无从产生,没有认同则此精神失去传承的机会。由于认同在其中起作用,对中国大学精神源头的判断本身不只是事实判断,必然是包含价值的判断。认同西方中世纪的大学精神,则认为中国大学精神源自西方;认同中国古代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则可认为中国大学精神源自春秋战国的百家思想。然而这样的判断只能对于当前的判断者成立,若要具体到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大学精神源出何处,则要做更为具体的分析。

论大学精神论文2000字怎么写

大学生活  随便逃课、随便挂科、随便恋爱、随便搏夜、随便吃饭、随便叛逆、随便花钱……对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顶着终年不褪的“熊猫眼”、把考试卷子视为平生第一仇敌、在父母和老师眼皮底下装“好孩子”的高中生来说,大学就是天堂!大学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就像江湖里的种种传说,一直在高中校园里流传。当我们闭关3年,修炼圆满,终于得以步入“江湖”之后,才知道那些早已耳熟于心的传说,其实只是一个又一个“谣言”。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一:个性  落叶,余晖,校园小路,拿一本英语书的长裙长发女生,邂逅;每个男生都很有个性; 自由恋爱,看上哪个是哪个;随意交友,不爽哪个鄙视哪个;不用担心父母的说教,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老师?你得想点办法才能找到他;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只要不犯法。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二:情调  幽静的校园深处,我把长发高高地挽起,在湖边写生,浑身散发出艺术气息,然后在早晨的阳光中穿行过校园的小路,秀发在风中轻轻飘起,那是大学生活里最美的画面。闲暇时,和伴侣徜徉于校园中青绿的草坪,呼吸最新鲜的空气,一切都是幽雅而温馨、充实而忙碌的。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三:学习  有宽大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有高贵魁梧的教学楼,实验楼有各种专业的器材,有阶梯教室,有很好的食堂和宿舍。一个月未见到面的大学班主任,慈祥和蔼可亲的教授,不再像高中老师那样凭借武力来要求学生做这做那。讲课的老师都是夹着讲义进课堂,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一画就走了,学累了随时可以拿着篮球玩上一两个小时。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四:自由  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无数的现场比赛活动,熄灯后的卧谈会,可以泡一天的图书馆。随便跷课,然后在厕所里熬夜复习,阳光明媚的午后在课堂上睡觉。跟在学兄、学姐后面瞎转悠,蹭学长的饭,把学弟呼来唤去,为学妹介绍男生。给食堂的菜编打油诗,在大排档吃烧烤喝啤酒做愤青。赚第一桶金,结伴去旅行。散伙饭,无疾而终的恋情,还有无限的遗憾和永恒的回忆。  高中生心目中的大学生活之五:成长  理想的大学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在毕业的那一年感到骄傲,并且知道要向哪里继续走,让我四年后在回顾的时候可以骄傲地说,我学到了很多,我舍不得离开。要有几个知己好友,可以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要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要有学术渊博的大师;要有丁香花一样的女孩,更要有至真至纯、生死不渝的爱情!  大学教材上的知识与高中课本知识有专业深度上的重大差别,但高中的课程仍是基础。高中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对大学的学习大有帮助。  大学从来都不缺乏友谊,而“友谊”也是大学里从来不曾消失的期望。相比于高中的单纯,大学已经是一个“社会”,牵扯到太多的名利,上演的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微版”,有了勾心斗角,有了谗言诽谤,诋毁流言。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改变自己,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是从高中就要开始学习的“做人”功课。  “大学的爱情简直就像是一场没心没肺的游戏。”这是一位过来人眼里的大学爱情。当幻想中的大学,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无聊枯燥时,爱情就成了许多人打发孤独的调味品,和高中时的不同在于,爱与不爱,都可以在学校的大操场上完成。而学会“爱”,不只是高中和大学,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大学爱情,还有一句经典:“我们预约毕业时失恋!”  许多过来人对许多大学社团的评价只有两个字:“失望!”这里人际关系复杂,功利多于兴趣。每年开学的招新活动后,随即迎来的就是退社高潮。除了开不完的“官僚会议”,理不清的各种问题,弄不完的繁琐事务,唯独缺乏实质内容。许多新生满怀激情加入社团,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理想之地,想做的事情不能做,不愿做的事被逼着做。加入社团,不在多而在精,在高中时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才不至于重蹈前辈的覆辙。  从高中到大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它将直接决定我们以后的人生走向。那些流传着的各种“大学传说”,是我们高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份温暖和寄托。因为,在那些“传说”里,深藏着我们的梦想。然而,真实的大学生活,总是以强烈的反差,让我们手足无措。  一项通过全国志愿者资源,对4所全国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和一些高三学生进行的“高中和大学心理衔接的问卷”调查表明,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与真实的大学生活存在巨大的认知反差。  调查显示,54%的高中生对“大学生活满意度”抱有很高的期待,而在校的大学生只有2%觉得大学“完全达到”自己的期待,3%认为基本达到。高达72%的高中生认为大学“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而认同这一说法的大学生只有20%。  认为大学里“每个人都很善良、会交到很多朋友”这一说法,大学生的平均认同度只有25%左右。会去“参加大学联谊活动”的大学生只有8%,而27%的高中生则选择“一定去,可以认识朋友”。  认为大学中的活动“可以充分展示自己,会积极参加”的大学生约为40%,高中生为67%,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社团”搞的东西水平有限。  “成长认知”方面,只有3%的大学生认为“给了比高中多的机会”,而高中生的选择为42%。认为“大学会令你的视野开阔”的大学生只有7%,2%的高中生则认为这是肯定的,“因为接触社会更多”。  67%的大学生表示,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了解大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未来就业情况,这是许多大学生学习不够主动的根本原因,而近85%的高中生则认为“根据高考的分数再决定”,54%的高中生根本还没有意识到需要了解这些。  正是这种“理想化”,使我们在大学很“受伤”。“大学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梦想破灭的地方!”这是许多人毕业时和大学感情复杂的道别。真实的大学生活,既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我们“受伤”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自由”的大学,需要一个独立的自我,去面对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样的过程,就如一场放弃与追逐的游戏,结果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而独立,是我们成长中都要学会的人生第一课!  大学精神  黄炎培曾经表示:“中国的读书人顶怕用手,除掉写字和吃饭、穿衣、上茅厕以外,简直像天没有给他两手似的。在糊里糊涂中,把社会分做两下:一是号称士大夫,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一是劳动者,是死用手老不用读书的,好罢!吾们来矫正一下。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要使人们明了,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做工自养,是人们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现今吾校工场‘劳工神圣’额,还是最初所提,就是当时所用的口号)。”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是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界,需手脑并用。”这两段话通俗、生动而又深刻地表达了黄炎培的劳动创造历史、以民为本的历史观以及服务平民的教育观、职业平等的职业观。“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是黄炎培整个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精髓。  当代大学精神的树立应当以此为借鉴,大学生应当成为大学精神的继承者:用手创造未来,用脑丰富世界。  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不再是可以躲在“象牙塔”里自说自话的组织了,作为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大学甚至被寄予了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期待,那么“大学的社会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否可以凝练为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并由此提升大学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文化既是精神的东西,又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的积淀。制度如果能延续,就会不断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变成人们认可的一种状态,慢慢积淀成文化。我们在研究时要有特别重要的视角,一定要关注有形制度和无形的文化之间的关系,从硬邦邦的制度,变成人的一种和谐状态。  研究大学文化一定要和先进文化联系,先进文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首先应该来自于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包含的时代精神是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崭新时代和实践所呼唤的。  此外,研究大学文化理念还要兼顾中国传统的文化积淀。中国的大学形式和大学精神有一个很强壮的根,就是中国传统的研究型学术组织,如果把这个根挖掘出来,做一些恢复性的实验,可能能使我们的大学跳出西方大学发展的逻辑,形成自己的特色。过去我们基本是拿西方的东西来评价我们,而我们自己没有标准。  大学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很多思想、行为、习惯都定型了,他们体现出的思想问题、价值观,好多是中小学行为,部分体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有些甚至是幼儿园行为。所以大学问题要和教育的整体发展一起思考。如果只在大学的4年、7年来考虑大学的问题,很多时候会走入误区。  民主、包容、创新等等精神都应该包括在大学精神中,这种精神不靠一两个口号形成,而在于学风的养成,教育风格的形成。  如何判断现代大学精神?有两种倾向或思潮,一种是悲观的论调,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大学精神,即使中国大学原来有,解放之后我们也没有了,或者说已经衰亡、衰微。一种是相对乐观的,觉得中国大学精神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主流还是健康和良好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精神需要重建,或者推倒重来,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觉得当代大学精神和文化应该培育和弘扬。客观来讲,从解放之后,我们的大学精神所传承的最大一个方面就是爱国奉献,文革时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一直没有丢,改革开放后比原来更强。  《没有灵魂的卓越》一书写到哈佛大学在不断发展中也渐渐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今天的大学出了一些问题,从根儿上讲就是越来越失去了一种文化和精神。过去讲大学应该是“灯塔”,是引领社会的,现在随波逐流甚至导致大学诚信危机;大学教师开始比房子、车子,而不追求为社会作多大贡献;学生则纷纷追求什么哈韩、哈日啊——我们的大学没有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来建构,格调不高,越来越庸俗化了。  大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社会责任和学术自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由就不会创造知识,大学就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校自治和社会责任也一样,要保持独立的文化底蕴才能引领社会。我们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创造的大学文化自然与人有别,否则就谈不上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我看来,大学精神的建设不是短期的,但只要你撒下种子,最后总会开花结果。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2000字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2000字,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2000字。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1 摘要: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空虚。 关键词:挫折失败 奋斗目标 前进动力 精神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要追求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一、理想信念克服人生的挫折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和成才的道路上,并非只有成功和花朵。也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对这些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是在逆境中奋起,还是在逆境中消沉。常常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力量。理想信念越强大,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有志的人会充分估计到人生旅途中的艰难困苦,从而正视它,想办法克服它,人生就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极大的乐趣。 当重大挫折出现时,大部分人会无能为力,只有少数心志极为坚定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冲破桎梏,不为挫折所打败。这少数人是人类的精英,成就不可限量!而大部分人呢?他们往往在这种重大打击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等他们回过神来,可能挫折己经降临到他们生活的每一处。这个时候,心志脆弱的,当场崩溃,甚至命不久矣;心志稍弱的,悲观丧气,失去生活的信心和信念,沉沦苦海,难以自拔;心志坚强的,痛苦不已,精神虚弱,元气大伤。在挫折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心志脆弱的,如果没有气绝身亡,那么要么一辈子在阴影中度过,要么得了顽疾,终身不愈;心志稍弱的,要么被挫折打倒,一身碌碌无为,再无出头之日,要么痛定思痛,在经历了无数痛苦和折磨之后,站 了起来,破而后立,成长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心志坚定的,要么回避痛苦,从此心中有了疙瘩,再难忘记,要么挥泪前行,忘记苦难,越挫越勇,通往一条理想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年轻的时候经受巨大的挫折,痛定思痛,经历无数痛苦和折磨,再次站起来,这其中面对的痛苦和折磨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可一旦他们站起来了,他们的人格和能力将会得到升华。从此,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二、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积极进取的人生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如同拥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阴影,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人有了人生目标,有了理想和信念,相信他会披星戴月,不畏艰险,努力前进。 三、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理想和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之所以能在充满困难的条件下最终成就伟业,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而具有锲而不舍的动力。与此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有可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走上邪路。 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而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就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因而势必会随波逐流,得过 且过。而且难免会在挫折和困难而前沉沦下去。 进取的人生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斗志和执着的奋斗精神。空有宏远的日标,但却不准备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去实现它,那么这个目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求知求学时,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而不是消极退缩。学习生涯的跋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以恒心和毅力沿着布满荆棘的路勇敢地走下去,自豪而不自满,奋发而不懈怠,才能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理想信念”,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关系着大家的一生,情系着大家的命运。为了我们自己以后的人生,为了我们的未来,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理想,然后用信念支持着自己前进吧!那么,相信自己会有一个不平凡的未来,不平凡的人生!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2 坚定理想信念党课讲稿 在“X、X”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开宗明义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X年风雨兼程,这一根本动力和理想信念,始终激励我们党在弱小时、在逆境中,都迸发出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挫折所征服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危亡而奋起、饱受苦难而辉煌,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猝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信心。所以我们党员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而在乡镇发展中发挥模范作用、克服艰难险阻、贡献自身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要提高站位、站稳立场,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和作风操守,做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一要坚定不移站稳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把对党绝对忠诚铭刻在内心深处,恪守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把党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增强践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以始终爱党、始终信党、始终为党的政治自觉,对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敢于斗争、积极亮剑。 二、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学深思、落实做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信念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 一要学习新思想。把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加深对新思想真理力量的感受,把握其中的大智慧、大思路、大战略,真正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真正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 二要落实新思想。要学深悟透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学出对党的忠诚,学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三、坚定理想信念,要为民服务、积极担当,不断提高个人本领,一要不断强化担当精神。深入学习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并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苦干实干、奋斗进取,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创出无愧于党、无愧于职工、无愧于企业的光荣业绩。 二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回顾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祖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总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要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题群众观点,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原则问题,把职工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头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融入职工,在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中履职尽责,在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的过程中强化担当,切实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手中、送到群众心里。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论文3 每个人,都有或曾有个属于自己的梦,即所谓的`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其意义又是什么呢?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基础上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理想的意义在于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他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认识的深化,理想亦不断的被调整、丰富和发展。理想具有客观现实性,预见性,超前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并且理想的形式是多样的,他有大有小,有平凡又有伟大,却都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不少的大学生每天只会夸夸其谈,我以后怎么怎么样,可有谁再想我现在怎么样,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今天的事都做不好,何谈以后怎么样。我们应该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真正的认识自己,少做点空想,多做点事实,少想一点结果怎么样,多去享受一下经历的过程。事实上,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迷茫与困惑。因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了高考这一所谓“人生理想”后,由于迷失了目标以致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时常感到空虚无聊,找不到寄托,哀叹生活没有意义。中学生徐力、大学生马【家爵】事件告诉我们,人生需要一个理想目标,没有理想的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生活如荒凉的戈壁,更别提有所作为了。现在,大学生谈理想,有时候会觉得很抽象,谈未来,谈责任又觉得很苍白,很无力。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弄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定位如何。 同时,一个坚定的信念,会让你勇敢的走着自己的路。信念也同理想一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郭沫若说过“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如果把理想比作舟,那么信念就是帆。舟不能没有帆,而没有舟,更没有帆存在的意义。鉴于两者的关系,人们更喜欢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将它们视为一体。 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越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就越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险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奋斗。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有较高的认可度;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了解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前途的内在联系;他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巨大变化,对邓小平理论有了逐渐深刻的理解。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党员在学校和我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朝气,有热情,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给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同时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一部分大学生,包括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信心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前途存在模糊认识,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还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空谈理想,不去实践,即使有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也是无济于事的。俗话说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真正行动起来,一切才会变得真实,同时,机遇也是理想实现不可缺少的。 人生是一个奋斗的过程,活着就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况且当代大学生还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不管你现在正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朋友,让我们一起为自己树立个目标并勇敢的为之努力奋斗吧!

1文钱没有给,叫人给你写2000字呀。你在“睡午觉梦游玩手机呀”????

大学精神论文2000字批判精神

大学,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都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四书》的《大学》,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条,并没有特别强调知识,而是强调道德修养、亲近老百姓、追求善的境界。国外有英格尔斯曾提出人的现代化的十二条标准:乐于接受新事物;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和变化;思路广阔,头脑开放;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尊重知识;有可依赖感和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敢于提出挑战;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熟悉生产过程。这十二条中,关于专门技术生产过程的内容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是谈综合素质的。 在当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忽略对大学生的人文胸襟和道德境界的培养。我们不能培养出一大批技术官僚。未来的社会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怀。我们要避免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文发展水平的断裂。 人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 彭新一(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人的素质教育是多元的问题。现在大学遇到的问题:第一,专业教育的问题。面对就业压力等等客观因素,学校管理者与教育模式设计者必须要考虑专业教育问题。第二,把人文课程等同于人文教育。现在很多的人文课程都意识形态化,人文教育过于功利化、工具化。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第一,人文教育是多元的教育,可以考虑各个专业把自己的优势拿出来,举办全校性的讲座。第二,人文教育的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本身就要加强研究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人文教育。因此,学校要创造研究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第三,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教育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科学与人文同根同源可以融通 颜泽贤(广东省社科联主席、华南师范大学原校长):科学与人文是否可以融通呢?人类为此经历了三次学术之战,这三次学术之战围绕科学与人文来争论,最后不了了之,但导致了人类知识的增加。第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中国的科玄论战;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发生在英国的斯诺命题──斯诺本身是文理兼通的人,他思考人类是否能够填补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第三次是八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科学论战,科学主义者对人文科学工作者研究自然科学不屑一顾。从三次学术之战来看,科学与人文之战是一个长期的战争。 第二,科学与人文是可以融通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与人文在源头上是统一的。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艺复兴时期正是科学与人文的美好联姻,例如达·芬奇既是著名画家,也是科学发明家、建筑师;只是到了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与人文才发生了分离,而现在,科学主义占了上风。我们的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尤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静待人文主义在历史浪潮中复归,而是主动培育人文精神。 我国古代大学的目标、理念是很清楚的。五四运动以后,就提倡科学救国;然后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教育的理念搞偏了,开始偏向注重教育的工具性。现代教育的工具性气息更浓重,孩子被送到学校是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而基础教育为了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已经开始文理分科。 人文科学除了求真,还要求善。科学只回答做什么,怎么做,但是人文则回答了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人文与科学不能偏废,一个国家没有科学不能振兴,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没有了脊梁骨。现代化建设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持很容易走回头路。人文科学界要正视现在重科学、轻人文的现实。我们说要搞好素质教育,但是高考一天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没办法搞上去,而且现在的素质教育不过就是搞些花花草草的东西。 作为校长,我们要:第一,想清楚大学管理的理念;第二,不能停留在理念上,一定要在现有的体制下将其逐步推行、实施。 要从“小循环”走向“大循环” 易江(南华工商学院院长):中国的强势文化是人文精神被漠视的原因之一。强势文化即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国两个世纪处于被压制的状态下,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强调科学救国、科学报国。大学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强势文化的延伸,所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为每位家长所接受,成了主流价值观。正是这种主流价值观带来了人文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偏颇,忽视了人文活动的目的。 人文活动的目的有一个小循环,一个大循环。小循环就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追求利润,追求现实价值,追求财富,所以我们提出要让人富起来,走向了小循环。于是就导致人为工具,人为目的,即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了。在小循环里面,人的视野是短浅的。有这么一个故事,陕北一个放羊娃被问在干什么:“我在放羊。”“放羊干什么。”“羊养大了去卖钱。”“要钱干什么?”“起房子。”“起房子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个娃。”“生个娃干什么?”“放羊啊!”今天讨论的就是人能否从自己作为自己的掘墓人这个死胡同中走出来,走向一个大循环。 我们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丰田以前的标语是“通过产业报效祖国”,现在是“通过汽车造福社会”,这个改变越过“人为工具”,跳到“人为目的”,已经在企业文化上走向了大循环。大学实际上也要培养出会追求幸福的大学生,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幸福是有意义和有意思的综合。中国的教育理念就是追求有意义的理念,小学作文常常是《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很少是《记一件有意思的事》,而“有意义的事”导致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化。我们过去常常把幸福观建立在意义之上,而不是意思之上。我觉得“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就是有意义的;而“儒雅自尊,健康和谐”就是有意思的,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大学的幸福观。 为此,大学要进行倒推式的课程设计。首先要确定大学的目的,比如幸福;同时也要务实,要照顾到就业率。在搞大学建设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进行课程设定和成效检查。检查有两个方面:第一,理性真理体系的检查;第二,自由价值体系的检查。如果这个检查做不好,那么我们所有的人文建设,都只能是要求,而不能成为现实。 培养文化选择能力和传承责任 蒋述卓(暨南大学党委书记):现代教育当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没有成体系,没有认真地加以思考。在我们的大学,原来提倡的是文化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人文素质教育的是华东科技大学的校长杨教授,在华东科学大学开始实施。开始的理念是缺什么补什么。这么多年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还没有得到突出,更不用说成为体系。现在“两课”教学里面,往往不够重视人文精神教育,讲的还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没有考虑到把人文精神拉进“两课”教学里面。 现在,我们缺乏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蒙,并使他们有文化自觉的过程。也就是说,使他们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优秀文化有清醒、理性的认识,有文化选择能力,有文化承担精神,有文化传承、创造的责任。否则,学生就有可能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现在的很多学生读书就为了找工作,考公务员,甚至入党都是为找工作,功利、实用主义十足。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需要新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新的人文精神指的是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公平、公正、正义等等,探究这些理念在交易中、竞争中如何实践。现在学生中间的妒忌心等等就是缺乏新人文精神的表现。我们学校在学生宿舍里面建立了一个学生违纪委员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里面有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学生违纪以后,委员会就针对事件进行讨论。讨论过程很有意思──香港学生坚持一丝不苟按规办事,但内地学生就讲人情味。作出处理以后把处理结果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半个月内提出上诉,请专家复议。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树立自觉、自尊、公平、公正、遵守法律这样一些意识,尽管是形式,但这些形式也很重要。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的博爱精神的培养问题,我们往往通过自愿者的组织来培养。 掌握人文知识未必就有人文精神 梁世平(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 :现代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培养已成为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在高等教育中应侧重科学精神培育还是人文精神培养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争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两种宝贵精神财富,两者有着共生互补的关系,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造成人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衡。现代人文精神应是融合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精神。实践中的人掌握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经验总结,人们可以通过课堂、书本所获取。人文精神则是人文知识内化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不能简单地通过课堂、书本所获得,而必须由实践中的人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人的意识和行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精神的人才能客观观察、独立思辨和明智判识形成具有内在价值和社会普遍正义的人文精神。现代本科教育除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和更新。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除需要系统地进行人文知识的课堂教育,更需要的是,学校要形成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氛围浓郁的环境,教育者富有人文精神的言传身教,受教育者之间人文精神的相互影响,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 科学精神重于人文精神? 吴家清(广东商学院院长):现代大学的精神本身既要有科学精神,也要有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人文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第二是人道,这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的,就是尊重人、理解人。第三是人权,即权利公平。人本、人道、人权三位一体相结合,才构造出完整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大学里面孰轻孰重?我个人认为,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要在肯定高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这一前提下,去谈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元还是多元?我们知道,科学精神是一元的。然而人文精神跟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方面,那我们的人文精神就成了为政治主宰的人文精神。 综合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应该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表述方式,一般或特殊,做一个考虑,对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思想、特色等等也做一个考虑。 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是学校只占一部分,家庭、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情商范畴的,比方说思想道德、伦理情操等等;另一个是质的方面的要求,比方说人文素质。大学主要是从质的方面对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而人文精神“非质”的方面,就需要大学、社会、家庭共同培养。 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育上 张铁明(广东教育学院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个没有文化的学校,无法重整下一代的人文精神。在大学阶段,要直面几个矛盾,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文精神:如大学生教育投资收益的逐渐走低和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信仰的缺失和我们市场经济道德文化的零碎之间的矛盾;青春期躁动长时间的压抑和大学里面追求科学民主自由的那种宽松之间的矛盾;良好的传统道德丧失和大学人本服务精神缺乏、学术浮躁之间的矛盾。等等。 我们的大学道德教育是没有制度的,而是形式化、工具性、随心所欲、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比方说参观一个图片展,就算是一项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是根本没有作用。假如大学里面并非每个老师都可做人文精神导师的话,这个大学的人文教育肯定是失败的。 进入大学是一个人格重构的过程,大学应该起到一种引导人格重构的作用。以符号为核心的教育之必然结果,正是教育不再以人为本,不再考虑到人的精神需要。这个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的教育要真正把人文精神落实到教育上,如果不直面这几个矛盾的话,是没有可能做得好的。 大学生要克服狭隘和片面 何大进(广州大学副校长):大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的任务主要有三:一、传授知识;二、技能训练;三、人格培养。前两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后者应该是核心。大学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培训机构,在于它是对人格的培养,否则大学就与一般的培训机构无异。人文素质问题也包括三个方面:素质、技能和精神。精神是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素质教育已经谈了二十多年,但是二十多年来,素质教育都没有很大的改进。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对于人文精神的构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特别要强调两点:第一,应该在大学里面倡导一种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原则。从管理体制上讲,应该逐渐从行政管理过渡到学术管理。第二,应该注意学生一种健康、全面的思维模式。现在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狭隘,或者说不具备独立性,缺乏批判性。要克服思维上的片面性,才有利于现代人文精神的构建。 人文精神培养需设标准 王培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人文精神培育难以突破的瓶颈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领导的问题,包括党政部门的领导和学校领导。中国目前的体制下,校长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教师的问题。很多教人文知识的人不一定就有人文精神。我们的大多数老师,为了职称和报酬,把精力集中在发表论文上,很多人甚至不择手段地发论文。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保证他们能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因此,在大学里面,如何提高老师的人文精神,也是值得探讨的。 第三,机制和制度。一切的改变如果没有制度和机制的改变,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比方说高考制度、评职称的考核制度等等都有很多问题,但是目前还找不到比它们更好的制度。因此,我们对此要有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现在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创新比技术的创新更为重要,要先于技术的创新。我们应该设立一个标准,让老师们知道培养人文精神要做些什么。如果按照现代文化四个层面的理论,理念是最深层的,然后到制度。

自由精神:大学精神的灵魂,包括思想、学术、言论自由。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判断。人文精神: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自身关系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包括高人的价值,追求自身完善及实现理想世界及理想人格;道德精神,主体意识,理性原则,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研究才能、科学良心和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大学是探索、发现、传播新知识的场所,大学的创新精神包括培养发明家;以新思想、新制度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具有开拓创新人才;改造和发展大学自身。批判精神:以真理为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及由此形成的追求真理、批判错误、纠正错误的行为规范及精神气质。 包括以批判的眼光看文化:各种思想观念在批判与反批判和交锋中发展;与批判和监督中发挥大学自身作用。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大学是国家的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 纽曼曾说:大学乃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与发现,实验与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而洪堡则认为大学应当相对独立,研究学术,发展科学为科学是重布鲁贝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解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哪里就会有大学雅斯贝尔斯:大学士研究与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于其他任务,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照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 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批判精神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关于大学本质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乐于谈论,也渴望认识,却又总是捉摸不定、欲说还休的一种学术乱象。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学术乱象呢?这也就是说,以所谓的大学本质来说事的人多,但真正能够明确提出大学本质观的人,反而是少之又少。相对而言,当前国内关于大学本质的认识相对集中为两种,一是文化观,二是自由观。第一,文化观认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3] 其实,这种文化观,貌似真切,实则给人以同一重复之感,并没有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而揭示出本质特征,文采的激荡仍不能掩盖其浮云般的轻浮。第二,主张自由的大学本质观,相对来说似乎是中规中矩,是一种较为经典的观点。因此,如何看待这种较为经典的大学本质观呢?这也是当今时代对大学的认识能否突破的关键所在。这也就是说,突破了大学的传统本质观,对于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可能就意味着一种创新,否则,认识上没有突破,观念上就没有改变,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就是一句空话,其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所谓,“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大学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大学改革发展观”。

大庆精神论文2000字怎么写的

最好你自己写,不知道你去铁人纪念馆参观了没有,建议你去看一看。有些文章大话空话套话就不要了,你的这个懒惰的习惯必须改掉,不然会害了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内涵无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看了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爱国、勇敢、团结、自强。首先是第一节课:爱国。主持人撒贝宁请来了秦怡老师,秦怡奶奶讲诉了创编国歌的故事,原来,歌词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是几百个战士们用身躯堵住了长城的缺口,保卫了我们的后续战士。听到这儿,我非常感动,觉得我们战士实在太勇敢了,爱国的精神,在他们的身上表现的漓淋尽致。接下来,主持人董卿讲述了赵一曼的故事,她是一位真正的女英雄,中弹被俘后,敌人用尽了一切残忍的手段,赵一曼没有透露出部队的一点消息。在她牺牲的前夕,给自己仅有7岁的孩子,留下一份遗书,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妈妈呀!接着,左太北奶奶讲述了爸爸左权将军对自己的关爱,从左太北奶奶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左权将军不仅是一位战场上的英雄,还是一位特爱自己女儿的伟大父亲,想想,战争年代,想见一下自己的亲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在看看现在的我,每天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真的很感谢英雄给我换来的幸福生活。第二节课是:勇敢。给我印象最深的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史林山爷爷讲述了这段真实的故事。史林山爷爷讲到他的二哥被敌人杀害时,他哭了,我也哭了,二哥当时13岁,他是多么勇敢,把自己的生命直至之外,不怕牺牲,在敌人面前是多么坚强,让我幼小的心灵再次震撼。接着,凤凰传奇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接下来,朱成山馆长讲述了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同胞惨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屠刀下,这段历史,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第三节课是:团结。主持人撒贝宁讲述美国“飞虎队”的故事,孙久洪爷爷讲述了自己和战士解救飞虎队的故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是多么重视友谊。第四节课是:自强。几个小同学表演了飞机航模表演,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也深深体会到少年强则国强。总之,开学第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

翻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回到历史的47年前。 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一位居住在当地的王进喜的房东大娘,当年王进喜带领工人打大庆的第一口油井时,是住在老乡家的。王进喜为了打井,日夜不离土地。打井前后一、二十天,他一次也没回家吃饭休息;房东大娘十分感动,对回去的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铁人哪!”从此王进喜就被叫铁人了。正是这句话,发自于中国普通人众者的声音,涵盖了对铁人——王进喜的尊称。 这声音,象春天惊蛰时的春雷,在中国的大地上,一片雷场,开始奏响“中国贫油论”的有力呐喊!也从此,大庆会战成为中国国人骨气和正气的代名词而永垂青史。也从此,一个闪耀着:“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真正成为领导中国石油的一种强音!而且经久不衰!王进喜,也象一座丰碑,屹立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国石油一代又一代后来者为之骄傲的榜样。 如今,铁人已经离开我们有30多个年头了。我们新一代石油人只能从历史资料片中领会铁人闪亮的一面。但是,我们始终是“踏着铁人的脚步走,高举红旗去战斗”。作为新时期的石油人,作为“铁人”精神的承载者、继承者,我们生活、工作在油田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时刻准备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