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文学与时代的议论文高中作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8 11:07:13

文学与时代的议论文高中作文题目

文学,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精髓,在文学的世界你可以透视中国的历史:名人、官僚、腐败、兴盛、审美、品味、感慨、放逐……。文学的长河有过波澜壮阔,有过小桥流水,经得起等待,容的下腐靡。一切兴盛衰落见证着中国历史,更见证着中国文化。庄子、屈原、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哪个名子不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就连不识字的村妇,八十岁的老人,也记得端午,记得三国,记得铁杵磨针,记得大观园。可见文学以及文学敷衍出的一切审美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文学的产生,历史以及发展,只做一篇小文,谈谈当代的文学。自曹学芹至如今的两百多年历史中,在中国你很难找到一个巅峰式的人物,是纳兰性德吗?不是,死的太早,个人人格还没健全谈什么巅峰;是鲁迅吗,不是,没有留下太多的关于文学的作品,在这里我想多说一点,本来鲁迅先生是可以继承文学的大脉络的,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不允许他这么做,也或许是他无心于去做,当然在这里我不敢否定鲁迅先生的伟大,事实上他是伟大的。还有一个人不可以不说-沈从文,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他的《边城》,这本小说几乎算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但之拼一部小说,他还做不到曹雪芹的地步。而且`沈先生自《边城》之后,没有更好的创作,只凭这一点,他也无法继承。我长长想为什么整个二十世纪没有产生一个大文豪,有时候想不明白了就去想历史,这一跳跃想通了,既然允许中国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不作为,为什么还要强求于二十世纪呢。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那个时代文学的气氛很活跃,这样一想我释然了。但是思绪跳跃到后几十年,又涂增烦恼,本来很好的气氛,突然又跳到腐靡状态,跳跃幅度之大,时间之短,简直无法忍受。还好有北岛出现,但出现的快,走的也快。脉络的线还没摸清,人几乎突然消失不见了。今天,当代,莫谈文学,文学笔尖上的墨已经淡的向水一样,模模糊糊,很难看清轮廓。前两年周汝昌、南怀瑾的离开,算是给那个时代的国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说实话当代的国学也以变弱,但纵观历史,这种等待不会太久。文学不一样,“文学容易颓废于腐靡”烂的不很,很难自醒。今天也有一些人想改变这种格局,毕竟人很少,力量有限,很难成气候。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节奏步伐很快,很少有人停下了,静下心,想一想,连对于文学的心态也是敷衍,文学价值的扭曲,是件很危险的事,这种影响往往很深远,对文化的危害很大。就像韩愈、柳宗元时代,不到绝境绝不自醒吗!,让曹雪芹一人在孤独无奈中挣扎吗! 如今的中国文化向着繁荣方向发现,但文学的路走的并不容乐观,时至如今,也只有等待…相关专题:文学 历史 时代 文化

我心中的文学(1) 在我心中文学是一种成功的主要因素,每个在社会上的人才和历史上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们之所以可以那么成功都是因为他们都有很多的文学知识。 如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他之所以能获得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这么多的荣耀和光环主要原因就是他读了许多书,增长了很多文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你读了无数的书籍写文章的时候感觉轻轻松松毫不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叶圣陶爷爷发表的文章都生动形象,还被选为教育材料主要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文学一点也不重要,以为只要学好本科就行,但我认为他大错特错,为什么现在的试卷上都会有课外阅读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课外阅读很重要。 文学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如果你很有文学知识,那么你会在一群人眼中与众不同,会成为所有人的关注点和中心点。 在我眼中文学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让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文学是纯洁的小河洗涤着我的心灵,文学是一次探险多姿多彩,文学还是一次奇遇,让我觉得新奇新鲜,文学也是无形的教育填饱我的内心。 有时候我看到很好的文章,那时我就会以为自己是个吸收器吸收文章的精华将他换成我的文学知识,有时候我看到不明白的句词我觉得我像一个解释器器,将他解释得井井有条,很有道理让所有人明白这个句词是什么意思让他有学了一个知识。 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伟大的艺术,是所有人不可缺少! (敬请观看我心中的文学2)小编:韩业青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

我重新走进学堂成为一名学生、捡起久违的语文课本时,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这不仅意味着我可以重温儿时的梦想,而且意味着我得到了一次充实自我的机会。然而,面对细腻、优雅的汉语言文字,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在兴奋之余,年届不惑的我也不禁暗自担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好这门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想如果要学好这门课,只有明确了主攻方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加速四化建设,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经济师、会计师。我们的学习必须围绕这个中心,由此我们学习大学语文也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我将学习的方向确定在:首先,要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好汉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打好写作基础。其次,扩大知识面,学习借鉴一些历史教训,领悟一些思想和工作方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获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学习《大学语文》所得、所感。从最早有记录的汉语文字殷商甲骨文一直到现代,随着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汉语言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大学语文课,我得以比较全面的接触祖国的文字遗产,使得我对于祖国优美的文字、灿烂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从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文化的各类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和产物,经过岁月的凝练和升华,代表着汉语言的魅力和水准。透过学习、欣赏这些前人的优秀作品,我学习到许多汉语修辞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使得我懂得如何更好的选择、运用词汇来准确的描述事物、恰当的抒发情感。比如朴实无华的《项脊轩志》(归有光),展现如何通过一些普通的琐事来抒发真挚的感情,大气磅礴如辛弃嫉,巾帼不让须眉如李清照,雄辩滔滔、感请充沛的贾宜(过秦论),华丽优雅如司马相如,拳拳报国如范文正(岳阳楼记),愤世嫉俗如杜少陵。“文以载道也”。我们国家历来就有文、史、政不分家的传统。作为古老文明的载体,一篇篇经典诗词文章清晰的呈现出祖国的发展历程、历史的前进脉络。正是在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使得我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接触、学习到了相当多的历史、政治、哲学知识,甚至做人的道理、管理的理念等等。有人云“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比如学习《秦晋崤之战》,让我不仅看到秦穆公不听忠告,听信谗言,骄纵轻敌导致失败的教训,还看到他对于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和风度;学习《燕昭王求士》使得我懂得四化建设需要千千万的仁人志士,而且仅有思贤若渴的愿望还不够,必须要拿出求贤的具体办法和行动来,不然贤士门是不会聚集在四化建设的大旗下的;《谏逐客书》告诉我们干工作,一定要团结同志,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宗派主义,更不能妒贤嫉能;《召公谏历王弭谤》告诫我们广开言论与压制言论将引起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到国家的政策小到公司内部的制度,只有允许人们自由的评论才能不断完善;《谏太宗十思疏》让我们懂得谦虚谨慎、戒骄戒奢的重要性。特别是透过一些经典古文名篇,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那些黑白颠倒的岁月里,文字成了灌输、攻击的政治工具,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学艺术被不加区别的冠以封建糟粕加以否定、鞭挞。这种对传统文化片面的绝对否定,所造成的人文精神上的伤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之一。然而,正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得以比较系统、正规的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在这些古老文章中透出的智慧,在今天对我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这在今天恐怕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追求的目标;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提醒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比如孟子说“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不正是这种对国家、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千百劳动人民积极投身到四化的建设中去的吗?有人形容人的无知时说到:“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可以同样形容那些无知的人:“中国人不知道孔子”呢?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我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我失去了什么呢?回顾这一段的学习,我想我失去了许多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一些球场上的欢乐。但是,我不感到后悔,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充实了自我。世上有什么东西比知识更有价值呢?

文学与时代的议论文题目高中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怎能让它淹没在时代的潮流之中? 孩子手中捧起的是日本漫画,而不是含蓄隽永的唐诗宋词;学生阅读的是魔幻小说,而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年轻人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而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新新人类听的是摇滚,是RB,而那些传统经典音乐几乎成了空谷绝响。 当你捧着《诗经》,吟咏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当你翻开《唐诗三百首》,默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你品读《宋词》,轻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你会领悟到古典文学的意蕴。 可偏偏要翻开言情小说,看着一篇又一篇的言情故事。听着网络音乐“她只是我的妹妹”……盲目追求潮流,看着魔幻小说,可紧跟潮流勿忘树大根深。 当你看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有没有想到周杰伦的“兰亭集序”与“青花瓷”?这些流行中的经典也是值得我们追捧的。当你看到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有没有想到高档酒店长廊里的清明上河图?这也许是证明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事实。因为它不会挂一副长达数十米的漫画。紧追潮流勿忘经典。 可也有这么一些调查数据让我们心寒。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清研咨询和民意中国网,对3269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的人确认我们当前存在汉语应用的能力危机,另有2%的人不赞成这一说法。调查中,受访者坦言自己在汉语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词语储备不够、经常感觉次穷、词语的使用,搭配存在问题。等等。我认为原因在于“网络时代”,人们在使用汉语时不太规范。这些事实又告诉我们,紧追潮流勿忘树大根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追随潮流,精神家园不能丢。

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去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 哲人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换一朵水仙花。”的确,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脚步匆匆,似乎一切的奔走只为求取那囊中的“面包”,甚至连欢娱,都充满着迅速与等价。歌舞升平中的人们,搅乱了原本宁静的精神家园,我似乎听到了先人们的叹息。 忙忙碌碌,多少人行色匆匆?背负着太多的“面包”上路,真的不会被重荷所累倒吗?我们的世界被过多的“面包”追求所充斥,少了些许芬芳的味道。或许,人们只有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古老的沟渠,才能体会到那曾经的精神家园的圣洁。中世纪的欧洲是灰色的,人们企图在对宗教的信服和无尽的祈祷中推动时代的巨轮。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文明的曙光。直到布鲁诺在鲜花广场上欲火焚身,一道炫目的精神圣洁之光才将其照亮。亦或许,让人们早已忘记了“采菊东篱”的悠然,忘记了“沉吟泽畔”的悲剧,忘记了“大庇天下”的壮心? 不!“只有精神的升华才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鲁迅在疾呼,王朔在鞭挞,任长霞在奔走,邰丽华在诠释! 也唯有芬芳的萦绕,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能够不断提升的社会。一盏灯,一杯茶,几页纸,在深夜之时,去探索心灵的净土,让灵魂得以提升,使自己的心在社会的旋涡之中平静如一汪深潭。安享人生,不再被外物纷扰,人生乐事夫复何求呢? 现代化的飞速发展,也使人们获取精神需求的途径更为简便。或许,取得你心灵的宁静与升华,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右键吧。 如此,还犹豫什么呢?打开书籍,也就开启了通往精神家园的门扉。从中,你会发现一个新的洞天;从此,你的心灵充满祥和与宁静,寻得精神上的乐土。 于是,我们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  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是中国传统的批判者,却不是破坏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生产者,却不是消费者从传统到现代,只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已,说中国传统发展到五四造成断裂,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阐述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与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连续性,决非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传统的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概括,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和谐,两个基本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追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面前者是道家观念,后者是儒家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来概括为什么儒道是互补的呢?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按照自然模式来建构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臣关系要如父子关系,国家秩序要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为依托,父子的血缘关系说到底是一种自然关系违背这种关系,父不父子不子,也就会君不君臣不臣了,天下就会失去秩序而大乱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在此,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在此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耕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自然欲求是有限的,是极容易得到满足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有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欲求的有限性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文化也一直以同化或限定人的自然欲求为指归同化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如孔子的“仁学”,仁的结构模式就是要求“礼”(社会理性目的)与“欲”(人的感性欲望)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使“欲”自愿接受“礼”、顺从“礼”,从而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效果限定的方式则是一种不得意而为之的做法,它是通过限定感性欲望膨胀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目的的如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这一点,也正是五四时期人们所不满意的和攻击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文化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冲突,两个基本关系是中与西及古与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近现代文化的基础,而古今之争则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方面古今之争说到底是中西之争,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等等的矛盾冲突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古今之争不仅仅是今人对古人的反驳,而且也是持现代观念的今人与持传统立场的今人之间的争论这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人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冲击,而且也还表现为同一个人自己内心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抗争,如梁启超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古代以限制或同化人的感性欲望为指归的封闭式模式被打破,人的个人创造性能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主体论哲学美学开始建立中国近现代文化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冲突的双方必然在同一个文化统一体内会互相牵制,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并没有完全走向西方发展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丝毫不承认发生在本世纪初的那场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我们承认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断裂呢?显然不能这样讲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从童年成长为成年,我们能因为这个人所发生的年龄上的变化而否认他成长的连续性吗?西方诗哲尼采说:“上帝死了!”可是并没有人因为西方近代哲学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声称西方文化断层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说法: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而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影响而实现向近现代的转换这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持中国文化断裂论的人,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团,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显然不赞成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说法涉及到中国文化若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转换的问题,这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是不能自动发生现代转换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具体说明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而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以较大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顾准在70年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他当时并没有读韦伯的书,但他的观点却是与韦伯不谋而合的顾准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一文中说:“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他还说:“中国没有唯理主义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督教伴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大儒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称中国文化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其特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物的关系则是忽略的,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所以尽管人类文化的方向是中国文化,可眼下中国文化却要首先解决科技文化的问题,要首先走一段西方文化的路因此,为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引入西方文化是必要的 我们自然不能无视西方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传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作用无限扩大化,更没有必要将此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断裂因为中国近现代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之中孕育而产生的,它不是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都承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开辟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重大意义,但是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提升如此之高的做法并不就始于梁启超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早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事实恰如米列娜所说:“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由1919年五四运动引起的剧变而造成的学术观点”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常常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解释为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的激烈而短暂的过程”,而“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 尽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存有差异,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曾说:“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决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假定一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同类之事实而皆合;……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 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跟后来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杨东莼在谈到清代朴学大师戴震的治学方法时也说“深合于近代科学的精神” 对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以往线性单向思维模式的禁锢,不能只看西方的冲击影响,而无视传统中蕴涵着的现代转换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转换潜能的发挥又离不开西学的冲击和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实现了从传统文学到“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转换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象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新文学的产生是孕育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已具备了转换变化的趋向,只是由于尚缺乏外部条件,才没能促使这种转换的实现这外部条件也就是“西洋的科学、哲学和文学各方面的思想”,而“到民国初年,那些东西已渐渐地输入得很多,于是而文学革命的主张便正式地提出来了”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言志”与“赋得”两大传统他说:“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叫做即兴的文学,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叫做赋得的文学古今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的文学” 按照周作人的解释,“言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兴”是自由地表达思想见解;“载道”是传达他人既成的思想见解,“赋得”是限定在固有的形式下表达他人的见解周作人是赞许“言志”与“即兴”,反对“载道”与“赋得”的,这显然也跟他的“自我表现”论有关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言志”传统,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发展,是“言志”与“载道”的交替循环,“五四”新文学作为对清代古典主义文学(尤其是“桐城派”)的反动,是向明代“公安派”的回归,因此新文学可被视为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传统的“复兴”他指出:“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外加外来的佛家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 虽然,周作人在此未免陷入文学发展的历史循环论,但是他指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外国文学的影响,但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应”,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是衔接汇通的因此在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是直接承继明末浪漫主义文学而来的周作人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五四”传统文学断裂论是很好的驳正 在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古代与现代二分法绝对论的怪圈要不然,或者站在古代文化的立场上诋毁近现代文化,或者站在近现代文化的立场上攻击古代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

时代与文学议论文高中作文题目

材料一:富兰克林说:“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以用这五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他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快餐以及快餐文化在欧洲大行其道。1989年,“国际慢餐运动”在巴黎正式开始。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签署了《慢餐协约》,鼓励人们放慢节奏、享受生活。材料三:广州有一群人在萝岗区的帽峰山下成立了一个“懒人部落”,过着惬意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慢生活家”卡尔。霍若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请以“快时代与慢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思路导航]品味当今时代万象,反思生活之本源。“快速时代”成名要快,致富要快,内心仿佛总有一个声音驱使着人们卖力地工作,拼命地赚钱,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们的灵魂却往往跟不上身体的步伐,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人们越来越远,当过劳死、抑郁症、亚健康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当急功近利的育儿方式开始剥夺宝贵的童年,当暴戾的情绪在整个社会迅速蔓延……诸多不正常的状况,让有识之士不得不反省这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从而遵从内心的需求,投身于全球“慢生活”潮流,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本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把握快时代与慢生活的“度”,既要提高速度,讲究效率,也要提升品位,有条不紊。[立意参考]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自1989年在意大利出现后,便风靡世界。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慢”是“快”的基础。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Slow),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慢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种高智、随性、细致、从容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它只会让你更高效,更优雅,更接近幸福。[素材链接]慢餐饮城市的快节奏正以生产力的名义扭曲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我们要以慢慢吃为开始,放慢快节奏的生活。慢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慢餐饮,换言之,美妙慢之旅,由唇齿间开始。慢慢吃,这是慢一族最显著的行为主义。所谓的慢餐运动是为了唤醒人们遭快餐催眠的味觉,提倡回归对食物及用餐环境品质的要求,主调不过是“来,慢慢吃吧,没有太特别的事情要赶的”。既然美妙的生活开始于缓慢的吃法,习惯了快速度的我们该怎样在平日里培养慢餐态度?比如适当调整一下生活习惯,提早20分钟起床准备早餐,至少为自己煎一个鸡蛋、调制一杯新鲜果汁。与自己约定12点准时去吃午餐,因为上午没做完的工作下午还可以继续做。慢睡眠睡眠好的人不是没有烦恼,只是他们懂得放弃,最起码要放弃一晚,等到明天再想。所以,在我们决定睡觉的那一刻,没有人可以打扰我们的美梦。慢生活的推崇者总能慢条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醒来,容光焕发、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中,睡出了情趣,睡出了健康。慢工作这代表了一种更为自由、开放、弹性的工作方式。尽管还要为工作和业务拼搏,但可以把努力工作当作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自以为看起来很苦的事情慢下来欣赏,也是很美的。也许有人会迷惑不解,工作怎么可以慢呢?现代化的工作节奏的确是“慢”的大敌,但是你可以用更自由、更开放、更弹性的工作方式来对待,让工作更有计划性,避免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让自己工作着,快乐着。慢读书对于好书的兴趣,一如对于各色美味。善待自己的生命,也用心守候着自己灵魂的家园。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追求快,但阅读却是一件需要慢慢做的事情,而且越慢越好。对于追求优雅和舒适生活的慢一族,阅读指的是“触动心灵”的“读”,不是泛泛地看。慢运动运动对于一般人而言,享受的是过程,而不是目的或者结果,我们运动的标准不是速度快了多少,也不是肌肉又增强了几分,我们的目的是使自己更健康、更快乐。对于平时疏于运动的都市人来说,高强度的运动可能反而对自己的身体有害,而慢运动才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质,带来健康。那种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动作,所带来的是内心本质加速度的放缓。柔韧、平衡、放松才是现代都市生活中最佳也是最快乐的运动方式。慢休闲无论跑到哪一个城市,就如回到自己的家:黄昏走到街市买菜,在住处周遭闲逛,不带任何东西两手空空、潇洒走过。这样的旅游绝对比“到达、拍照、话题”这样的模式要痛快。休闲是什么?就是身体和灵魂放轻松,让平时劳碌的身体停歇,让紧张的神经彻底放松,让浮躁的心态沉淀下来。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够了,至于形式可以随心所欲。慢音乐拒绝噪声,我要健康,我要我的慢音乐。喜欢慢生活的人通常喜欢听轻柔的音乐,慢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气质修养还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每每聆听那些高山流水一样的曲调,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心灵在舒缓,所谓天籁之音,就包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神秘慢力量。慢社交职场如江湖,算计别人不如修炼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反而可以轻松打通人脉,以四两拨千斤。即使在职场上,主张慢社交的人也总是不温不火,不慌不忙。在他们眼里,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主张快社交的人往往主动出击,为自己假想了很多危机,时时处于“备战”状态准备扑火,而主张慢社交的人却总是坚信,练好内功是根本,因此他们不做小动作,只是本分地做最好的自己,与人为善。如今,正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流行———这就是弃快从慢的都市“慢生活”。“慢生活”的崇尚者们有一个新鲜的代称———“悠客”。因为“慢生活”的本质就是要让人“悠然自得”,在工作和生活中适当地放慢速度,以豁达和欣赏的心态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如今,在许多时尚达人的心目中,“慢”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各个角落。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无数厌倦了繁忙生活的人们发起了“慢生活”的运动,他们希望生活的脚步慢下来。这是个容易让人焦躁的时代。并不是因为一定就有多大的工作压力,只是人们的心态上让自己过于紧张。试着改变生活的节奏,一切可能会换个模样节奏:对快的叛逆 对慢的神往“快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不仅是健康,还包括对生活的热爱、激情和享受,对周围的一切丧失了新鲜、好奇、体会与感动,生活的细节已被完全的忽视。”刚上班的小王这样告诉记者。他说,大学里自己可以欣赏艺术、培养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可是飞快的生活节奏磨灭了他的个性和爱好。“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有些跟不上。哪里还有时间放慢脚步呢?日子活得真是太累了,好想慢下来。”陈小姐抱怨道。在哈尔滨像陈小姐这样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其实,要放慢生活的脚步并不难。“只要你有心,时间总能挤出来。工作再忙但心不忙,就是说要学会控制情绪、放松心灵。隔几天我就约几个朋友去爬山,有时还用节假日钓鱼、放风筝、自驾出游,其乐陶陶,让人羡慕。”一位网友在博客中这样写到。哈尔滨有一群人成立了一个“懒人部落”,过着惬意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发起人之一的龙先生说,长期的城市快节奏生活让人很累,他们要返璞归真,不再“搏命”,要让生活变成“慢板”,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和品味生活的细节。其实,茶楼是一个放慢节奏、轻松神经的好地方。它提供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休闲功能也越来越全,既满足了饮茶,又有棋牌等娱乐项目,甚至可以做按摩、足浴等。目前,哈尔滨多数茶座的生意全天候红火,其中不少人是“泡茶一族”,在这里一坐就是一天,这些人大多喜欢安静,要上几个饮料点心,手捧文件、书籍,不急不忙,像在办公,又似休闲。一个茶客告诉记者,适度放慢节奏,对人自身来说,是一种和谐。针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反对“快餐”的“慢餐文化”也开始盛行。他们放慢了饮食速度的同时,更放慢了心态,以慢餐引导那些被物欲横流的大潮包围着的人们放慢脚步,形成一种健康的心理态势。传统观念认为“慢生活”要有足够厚的“家底”,起码生活无忧才行。其实消费不是奢侈,没钱也不缺少快乐。生活质量和快乐心情完全不靠金钱衡量消费:富的充实 穷的快乐哈尔滨的“懒人部落”就是由一群在事业上已小有作为的人组成的,他们都有着一段段“搏命”的奋斗史。部落族员的年龄介于30岁至45岁,学历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样的人一般都经历了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的日子,所以格外渴望放下劳累的生活,回归自然。”作为发起人之一的张小姐说,能否像他们这样过“懒人”生活,并不是非要有经济基础做后盾,这更多是一种生活理念和追求。说到经济压力,这只是个人的观念问题。“我喜欢骑着自行车出游,还不确定具体的游玩地点,沿途看到哪里好玩,就把车靠在一边,尽情地享受,从来不赶时间。”大学生小刘得意地告诉记者,“这样既省钱,又玩得尽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以前,上海人总是奔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景去旅行,而现在去杭州的人更多的不怎么玩,连相机都不想带。他们直奔西湖边,找一家茶楼,一个下午就喝茶,有时还到湖上泛舟几小时,晚上就沿着湖边散步。不管穷人还是富人,一到这里,心情都放松了。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开通,入藏游客数量大大增加。以前人们多数选择“飞”去西藏,而现在他们更愿意放慢生活的节奏,坐着火车慢腾腾地“游”西藏。据哈尔滨康辉国际旅行社有关人士介绍,去西藏游玩的人多数是中青年人,他们爱玩,也喜欢探险。花有限的钱跑更多的地方,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愉悦。这样不仅节约了钱,还享受了都市快节奏下的“慢生活”。除此之外,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瑜伽、太极拳等慢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这些运动成本不高,甚至零成本,但是让疲惫的人群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其实,不管经济实力怎样,在工作之余给自己身心放松,享受“慢生活”,这是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慢生活”不是懒散,而一种由生活态度转变而形成的健康心态。生活:积极的态度 健康的心理“慢生活”的倡导者王丰退休后开了一间漫塑工作室,本来轻松休闲的他一下子忙碌起来,可他说,他现在潜心研究漫塑艺术,心无杂念。虽然忙碌,可心里依然在享受“慢生活”。他认为,“慢生活”不是要人懒惰,而是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机会愈少、竞争愈烈的今天,要避免“超载”、“超速”,就要学会“慢生活”,使自己身心得到平衡。80高龄的金庸先生就相信“乐观豁达养天年”。他说:“人要善于有张有弛。要像《如歌的行板》韵律一样,有快有慢。我的性子很缓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这样对健康很有好处。”徐徐缓缓的金庸做出了自己的事业,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2001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金庸星”。“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大学生小高说,“就是因为现在的节奏太快,我们都有点感觉累了,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呀,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点。”“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都市精锐们所追捧的“慢生活”,不是简单的“减速”,而是让自己在繁忙工作之余,在生活节奏上形成一种放慢的习惯,多些时间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让有限的快乐得以加倍放大。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和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看来,“慢生活”将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将会体验“慢生活”。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慢生活”理念的存在,正是都市精锐们保持快乐人生动力的一大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慢生活”将是社会生活的大势所趋。从现在开始,不妨放慢你的脚步吧。体验“慢生活”,享受好心情,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慢生活并非散漫和慵懒,而是自然与从容。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像心脏一样工作,有忙有闲,尊重科学;像蜜蜂一样生活,有劳有逸,懂得生活。心脏的设计之妙,耗能之少,优于任何一种高科技,它是节能的榜样,是慢生活的典范。再看看蜜蜂,更神奇了,2亿年的自然进化,同时代的恐龙早死了,它还活的很好,家族庞大,人丁兴旺,而且天天蓝天白云,清风送行,和百花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蜜蜂从不加班,在规律有序的生活中,以勤劳和智慧用普通的花粉和花蜜酿出高科技含量的蜂蜜和蜂王浆,创造出几十倍的科技附加量。反观蚂蚁,加班加点,早出晚归,风里雨里,却只是机械搬运,满头大汗却效率很低。[学生习作]慢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我们与其匆匆忙忙地过日子,不如放慢脚步,享受生活。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增多了。可是一通电话,几条短信是不能替代我们常回家看看带给的父母脸上的笑容。一根电话线拉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疏远了人与人的真实情感。科技时代里,无处不快,有可能让我们渐渐失去自我,最终变成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放慢脚步,让生活多一丝温情。快时代需要慢生活。慢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境,它可以使你达到“世间浮华万千,而我心静然”的境界。天下三足鼎立,兵家干戈不息。而卧龙先生能在深山依旧酣睡,这难道不是对“慢”的诠释吗?正是由于这种“慢”心境使他做到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明星代言数见不鲜。而“亚洲飞人”刘翔的精力仍旧集中在110米的跨栏跑道上。这是一种淡定的心境。快时代需要慢生活,我们只有慢下来,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拥有了豁达、淡定的慢心境,才不会淹没于快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快时代需要慢生活,因为慢是快的基础。当你正习惯于慢生活时,生活的三维坐标也自然将你定格于恰当的位置。青霉素的发现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慢的协调给了快的跨越。如果科学家急于一种目标的探索,而忽视了慢步的发现,那么机会也就随之而去了。慢一些,不要因匆忙而拒绝晚霞的相约,不要因急追而忽视余晖的挽留。品味生活,伴着一种慢的心境----平和、优雅。体味生活,带着一种慢的态度-----从容、淡定。特蕾莎修女用善良与博爱向世人传递着爱和上帝的旨意,她用一种平和心去掉了宴会的奢侈快感,代之以利用与帮助。大江之上,羽扇挥起东风,烧红了半壁江山。苏轼以其旷世的豁达和那惊人的淡定慢慢地定格于历史的画卷中。是他的从容挥去了物欲横流的追求,代之鹏飞九万的眺望。的确,生活需要慢下来,快给我们带来了刺激便捷,然而慢更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修女去做总统,恐怕她也会无暇顾及贫穷病痛的非洲难民。如果苏轼去做高官,恐怕赤壁将隐没于海涛之中。我们需要慢的生活,它总有一种轻松和谐的感觉,给人以回归自然的体味。她是戏剧班里赫赫有名的程蝶衣,他是娱乐圈里大红大紫的张国荣,他是文学史上誉为天才的海子。在快时代这艘行进的船上,美丽执著的程蝶衣选择了血溅戏台,敬业热忱的张国荣选择了高楼跃下,向往幸福的海子选择了卧轨自杀。在快时代的滚滚洪流中,他们没能找到慢生活的真谛,最终留下一个令人嗟叹的结局。而奥斯卡影后——苏珊,一个融入快时代却也能宠辱不惊的女性,一个将快时代与慢生活巧妙融合的演员。她握住了快时代的利剑,用不屈的意志、不变的信念创造出《华尔街》的神话。当今世界,快时代与慢生活,似水火不容,却也能铸造美丽的奇迹。作家周宁说:“慢慢地走,稳稳地走,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是那走得慢的人。”阿尔卑斯山谷中,在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上有一条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对此朱光潜先生写道:“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情啊!”慢慢走,欣赏啊!我们的生活何尝不需要这样呢?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不停地奔波、麻木的表情、飞快的脚步~你已经被你所追求的东西所累了,因为总因为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幸福在等待着你。当你回头来看时,却发现,幸福,原来在路途的点滴之中。时间不能停滞,可是我们可以驻足,也许偶尔的一瞥,你就能看到生活的笑靥。慢,是稳如泰山的气势;慢,是时光积淀的厚重;慢,是天人圆融的和谐。在当时社会,“慢”慢与这个社会的快节奏依然是统一的,它中和了“快’的不稳定,又为“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处在这个社会,节奏快了,心应该更加沉静和从容。现在人们在社会中所做的每件事,都应该是在自己的步伐和节奏,使之更符合社会的规律。比如人们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为的就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慢下来,为更长远的发展做打算。人也是一样,就如同行车一般,跑得太快也别忘了适当地慢下来一些。人生也就是“快”与“慢”的一种统一。“快”是前进、发展,“慢”是思考、总结、铭记、欣赏。对弈需要“慢”,写作业需要“慢”。当我们向前进发的时候,也别忘了停下来总结过去、欣赏现在,人生因“快”而激情,因“慢”而深沉。社会的统一,需要我们更慢一些才是。

有人说:“我心里有一只猛虎在细嗅蔷薇。”  多美的一句诗,粗犷的老虎,竟为一株蔷薇驻足,脸上露出温柔的神色。而这和谐的画面,正是诗人恬静惬意心境的写照。  是的,在我心中,也有着那样一只猛虎,陶醉在繁华从中,久久不去……  记忆从中,一直有这样一个身影,恬淡、温和,长伴左右。迷茫的时候,指给我方向;悲伤的时候,赐予我力量;无助的时候,带给我力量;空虚的时候,充斥我心扉……是它,是文字。在我欢乐忘乎所以,安安静静不离不弃的文字,在我混沌不知所措,默默立我左右的文字。十余个春秋,它见证我成长,日日夜夜,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童年最深处,陪伴我的,不是精致新奇的玩具,不是伙伴纯真的笑颜。而是一个个的方块字,一本本的注音书。儿时最要好的伙伴,是一本本被我翻烂了的书,是随处可见的旧报纸。甚至只要是有字的地方,小小的我就会停下脚步,如痴如醉……  一路,有了文字的陪伴。稍稍大了些,对文字的追逐越发如饥似渴。似乎只有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不安的心才会平静。迷惘的灵魂才会重新找到归宿。不敢妄以读者自居,只是单纯的迷恋那些澄澈,干净的美。那种有着无穷魅力的醇香。似旧茶,若苦旅。只有用心感悟,才有心灵的涤净。  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沉醉在那些鲜活的生命中,为自己的心留下一块净土,好在浮华与虚幻中,依赖者那坚实的一角。让郝思嘉的勇气,玛格丽特的执着,简·爱的自尊,嘉利的乐观,静秋的善良,妙玉的超然……静静伴我前行;让巴黎圣母院那亘古的钟声,指引我方向;让埃德蒙·唐代斯留下的等待与希望,成为生命中不灭的信条……  诗人说,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与文字相见,只是瞬息,与文字相知,或穷尽一生,可与文相伴,我想我此生无憾……  我问心中的它,蔷薇可有芬芳。它告诉我,那芬芳,是山楂树下的守望,是青鸾峰上的相思,是未名湖畔的惆怅,是麦田尽头无尽的希望,是此生,不变的执念……  与文相伴,我想我此生无憾……

一切都在快的时代,也许正好到了我们慢下来的时候。 我们已经太快了 飞速的时代生活过了很多年。许多中国男人发现,他们表面上的财富越来越多,但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少。这一点,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做的中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便可以看出来。那则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调查报告指出,城市人比农村人的幸福感要低许多,财富占有量多的所谓成功男人,幸福感也远远低于那些普通的工薪族。 因为,中国男人都在抱怨,他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快,已经让他们不堪其累。 麦当劳首席执行官突然猝死在跑步机上,据说因为疲劳过度,生活节奏太快所致。 著名艺术家陈逸飞英年早逝,生前他身兼数职:杂志出版人、导演、画家、画展策划人等等,人们在每一个场合看到他几乎都在和时间赛跑。 浙江均瑶集团的前老总也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导致英年早逝。而浙江另一位著名企业家也在签完他最后一份工作文件后,以凌空一跃的姿势从高楼上跳下。快,让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最终因为不堪重负,他以自杀的方式选择了逃避。 到底是什么让中国男人的生活越来越快了呢? 财富欲望首当其冲。贫穷了多少年的中国男人磨拳擦掌,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天到晚和着时代的列车快速奔跑。 但是请记住,你想占有多少财富,就得付出多少精力去追求;过度透支了你的精力,你的生活便无暇享受。 为什么快越来越被人信为真理?因为快常常和效率发生关系。可是,如果效率是以牺牲幸福感为代价,这样的效率只是科学,却并不是我们内心所需要的。当追求效率的快生活让我们离幸福感越来越远时,慢恰好是我们捡拾幸福感的最佳选择。 慢生活是一种新潮流 当彼得·梅尔写出了那本著名的慢生活代表作《普罗旺斯的山居岁月》时,他向世人证明,一个人即使没有多少钱,依然可以诗意地生活。从此,简约生活成了厌倦现代文明的都市人的一种向往,慢生活潮流开始席卷全球。 慢生活主义提倡者告诉我们,爱情,工作,亲情,友谊,都可以慢一点。这不影响我们跟上时代的速度,实际上,时代的速度更多是一种虚拟中的喧哗和躁动,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这种速度没有关系,关键在我们的内心。 慢生活主义提倡者认为,生活中的一切,慢常常比快更好。 慢爱情 比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慢爱情更注重秦时明月汉时关。它认为爱情需要时间慢慢成长,需要花前月下,需要浪漫和诗歌,需要耐心和等候,需要守护和坚持。当快时代的爱情在见面才一次就以生死时速般的速度奔上床,甚至八分钟约会一次时,慢爱情则坚持认为,感情需要慢慢培养。 慢友谊 多了些内心的交流和碰撞,讲究知己和清茶一杯话到天亮。它不是名片一堆,深夜寂寞时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它信奉好的友谊都需要慢慢培养,好像陈年的老酒,只有时间越长,友谊的滋味才能越酿越香甜。 慢工作 工作开始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直奔目的。当快时代的男人被快速地工作搞得头晕眼花时,慢生活的男人知道,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完成。它更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慢工作也许效率不高,但注重心的参与。在快时代的行色匆忙的职业人看来,工作是负担和枯燥的苦役,但慢工作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带进诸多情感体验。 慢性爱 它不是一夜情泛滥,性伙伴数目增多却总在抱怨爱无能;它不是把性爱当成单纯的肉体体操运动,它更不是把人训练成性爱健将,快速地开始,然后快速地结束。 它是讲究韵味和情调的。它知道,要经常让性慢下来,等一等爱情。它还知道,很多男人之所以抱怨性爱索然无味,是因为性爱发生得太快了,什么东西太容易得到,便容易索然无味。它讲究过程,讲究心魂的参与。 慢是一种生活态度 许多人会问一个问题:我知道自己应该慢下来,可是在这个时代,慢下来,是否意味着我将被时代所抛弃? 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首先,慢不是让你停滞不前,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慢生活依然需要工作,它的宗旨是:如果抗拒不了时代飞速奔跑的速度,那么我至少可以在内心保留一小块自己思考的空间,去总结人生。

文学与时代议论文作文题目高中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  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是中国传统的批判者,却不是破坏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生产者,却不是消费者从传统到现代,只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已,说中国传统发展到五四造成断裂,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阐述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与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连续性,决非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传统的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概括,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和谐,两个基本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追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面前者是道家观念,后者是儒家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来概括为什么儒道是互补的呢?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按照自然模式来建构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臣关系要如父子关系,国家秩序要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为依托,父子的血缘关系说到底是一种自然关系违背这种关系,父不父子不子,也就会君不君臣不臣了,天下就会失去秩序而大乱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在此,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在此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耕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自然欲求是有限的,是极容易得到满足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有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欲求的有限性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文化也一直以同化或限定人的自然欲求为指归同化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如孔子的“仁学”,仁的结构模式就是要求“礼”(社会理性目的)与“欲”(人的感性欲望)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使“欲”自愿接受“礼”、顺从“礼”,从而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效果限定的方式则是一种不得意而为之的做法,它是通过限定感性欲望膨胀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目的的如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这一点,也正是五四时期人们所不满意的和攻击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文化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冲突,两个基本关系是中与西及古与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近现代文化的基础,而古今之争则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方面古今之争说到底是中西之争,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等等的矛盾冲突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古今之争不仅仅是今人对古人的反驳,而且也是持现代观念的今人与持传统立场的今人之间的争论这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人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冲击,而且也还表现为同一个人自己内心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抗争,如梁启超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古代以限制或同化人的感性欲望为指归的封闭式模式被打破,人的个人创造性能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主体论哲学美学开始建立中国近现代文化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冲突的双方必然在同一个文化统一体内会互相牵制,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并没有完全走向西方发展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丝毫不承认发生在本世纪初的那场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我们承认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断裂呢?显然不能这样讲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从童年成长为成年,我们能因为这个人所发生的年龄上的变化而否认他成长的连续性吗?西方诗哲尼采说:“上帝死了!”可是并没有人因为西方近代哲学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声称西方文化断层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说法: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而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影响而实现向近现代的转换这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持中国文化断裂论的人,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团,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显然不赞成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说法涉及到中国文化若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转换的问题,这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是不能自动发生现代转换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具体说明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而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以较大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顾准在70年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他当时并没有读韦伯的书,但他的观点却是与韦伯不谋而合的顾准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一文中说:“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他还说:“中国没有唯理主义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督教伴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大儒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称中国文化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其特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物的关系则是忽略的,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所以尽管人类文化的方向是中国文化,可眼下中国文化却要首先解决科技文化的问题,要首先走一段西方文化的路因此,为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引入西方文化是必要的 我们自然不能无视西方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传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作用无限扩大化,更没有必要将此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断裂因为中国近现代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之中孕育而产生的,它不是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都承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开辟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重大意义,但是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提升如此之高的做法并不就始于梁启超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早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事实恰如米列娜所说:“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由1919年五四运动引起的剧变而造成的学术观点”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常常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解释为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的激烈而短暂的过程”,而“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 尽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存有差异,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曾说:“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决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假定一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同类之事实而皆合;……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 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跟后来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杨东莼在谈到清代朴学大师戴震的治学方法时也说“深合于近代科学的精神” 对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以往线性单向思维模式的禁锢,不能只看西方的冲击影响,而无视传统中蕴涵着的现代转换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转换潜能的发挥又离不开西学的冲击和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实现了从传统文学到“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转换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象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新文学的产生是孕育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已具备了转换变化的趋向,只是由于尚缺乏外部条件,才没能促使这种转换的实现这外部条件也就是“西洋的科学、哲学和文学各方面的思想”,而“到民国初年,那些东西已渐渐地输入得很多,于是而文学革命的主张便正式地提出来了”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言志”与“赋得”两大传统他说:“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叫做即兴的文学,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叫做赋得的文学古今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的文学” 按照周作人的解释,“言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兴”是自由地表达思想见解;“载道”是传达他人既成的思想见解,“赋得”是限定在固有的形式下表达他人的见解周作人是赞许“言志”与“即兴”,反对“载道”与“赋得”的,这显然也跟他的“自我表现”论有关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言志”传统,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发展,是“言志”与“载道”的交替循环,“五四”新文学作为对清代古典主义文学(尤其是“桐城派”)的反动,是向明代“公安派”的回归,因此新文学可被视为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传统的“复兴”他指出:“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外加外来的佛家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 虽然,周作人在此未免陷入文学发展的历史循环论,但是他指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外国文学的影响,但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应”,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是衔接汇通的因此在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是直接承继明末浪漫主义文学而来的周作人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五四”传统文学断裂论是很好的驳正 在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古代与现代二分法绝对论的怪圈要不然,或者站在古代文化的立场上诋毁近现代文化,或者站在近现代文化的立场上攻击古代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

自立是船,载着你驶向成功的彼岸;自立是灯,引导你走向成功大道;自立是羽翼,帮助你飞向成功的云霄。莎士比亚,着名的文学家,正是因为他的自立,使他成为文坛上的明星。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十六岁离家,独自谋生,他当过家庭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还帮人家做书童,他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小官,正是他的自立自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才创作出了《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由此可见,自立使人走向成功,莎士比亚正是因为他的自立自强,不依赖家庭,才会有各种各样丰富经验,为日后的创作奠定的了基础。生活中的我们不应该自立自强么?现在的我们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然而很多人失去了自立能力。在人生之路上,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均不能陪伴我们一生,人生之路上只有自己在前行。每一个人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有时,人生之路上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但,也会有那些阴雨连绵的日子,没有父母给我们撑伞,因此,只有自己自立自强,才能顺利通过人生之路向着光明前行,才会取得胜利,到那时,你会骄傲地发现自己长大了,幸福与喜悦充满你的心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自强会使生命丰富多姿刘备的儿子刘禅,不自立自强,导致当了君主后昏庸无能,大好的江山与他失之交臂。这不由得让我思考,是刘备教育上的失败,还是刘禅自身的问题?因此我明白,自立自强对一个人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路边的小草正是因为自立自强,才能茁壮成长,比那些温室中的花朵坚强,更容易存活;鹰妈妈正是在小鹰羽翼未丰满时,将它推入悬崖,小鹰不得不自立,有翱翔天际的能力。人类社会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处,最终取得胜利。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霍金,着名的物理学家,由于肌肉萎缩造成身体瘫痪;然而他自立自强为人类探索黑洞做出巨大贡献;任月丽,西单女孩的她家庭贫寒,然而她自立自强终于靠自己的嗓音打拼出一番事业;刘伟失去双臂,然而他不依赖于他人,艰难反而让他的意志坚定,自立自强,成为中国达人秀第一名。因此,自立使人走向成功。孔子云“笃行信道,自强不息。”生命因自立而美好,自立使生命丰富多彩,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成功会在不远方向你招手。

我重新走进学堂成为一名学生、捡起久违的语文课本时,心情是十分激动的,这不仅意味着我可以重温儿时的梦想,而且意味着我得到了一次充实自我的机会。然而,面对细腻、优雅的汉语言文字,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在兴奋之余,年届不惑的我也不禁暗自担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好这门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想如果要学好这门课,只有明确了主攻方向,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学院的宗旨是为了加速四化建设,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家、经济师、会计师。我们的学习必须围绕这个中心,由此我们学习大学语文也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并结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我将学习的方向确定在:首先,要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好汉语言文字,提高文学素养,打好写作基础。其次,扩大知识面,学习借鉴一些历史教训,领悟一些思想和工作方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获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学习《大学语文》所得、所感。从最早有记录的汉语文字殷商甲骨文一直到现代,随着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汉语言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大学语文课,我得以比较全面的接触祖国的文字遗产,使得我对于祖国优美的文字、灿烂的文学成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从先秦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直到现代文化的各类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知识分子智慧的结晶和产物,经过岁月的凝练和升华,代表着汉语言的魅力和水准。透过学习、欣赏这些前人的优秀作品,我学习到许多汉语修辞和结构方面的知识,使得我懂得如何更好的选择、运用词汇来准确的描述事物、恰当的抒发情感。比如朴实无华的《项脊轩志》(归有光),展现如何通过一些普通的琐事来抒发真挚的感情,大气磅礴如辛弃嫉,巾帼不让须眉如李清照,雄辩滔滔、感请充沛的贾宜(过秦论),华丽优雅如司马相如,拳拳报国如范文正(岳阳楼记),愤世嫉俗如杜少陵。“文以载道也”。我们国家历来就有文、史、政不分家的传统。作为古老文明的载体,一篇篇经典诗词文章清晰的呈现出祖国的发展历程、历史的前进脉络。正是在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使得我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接触、学习到了相当多的历史、政治、哲学知识,甚至做人的道理、管理的理念等等。有人云“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比如学习《秦晋崤之战》,让我不仅看到秦穆公不听忠告,听信谗言,骄纵轻敌导致失败的教训,还看到他对于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和风度;学习《燕昭王求士》使得我懂得四化建设需要千千万的仁人志士,而且仅有思贤若渴的愿望还不够,必须要拿出求贤的具体办法和行动来,不然贤士门是不会聚集在四化建设的大旗下的;《谏逐客书》告诉我们干工作,一定要团结同志,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宗派主义,更不能妒贤嫉能;《召公谏历王弭谤》告诫我们广开言论与压制言论将引起两种不同的结果。大到国家的政策小到公司内部的制度,只有允许人们自由的评论才能不断完善;《谏太宗十思疏》让我们懂得谦虚谨慎、戒骄戒奢的重要性。特别是透过一些经典古文名篇,结合自身的经历,对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那些黑白颠倒的岁月里,文字成了灌输、攻击的政治工具,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学艺术被不加区别的冠以封建糟粕加以否定、鞭挞。这种对传统文化片面的绝对否定,所造成的人文精神上的伤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到的最严重的伤害之一。然而,正是通过学习大学语文我得以比较系统、正规的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在这些古老文章中透出的智慧,在今天对我今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国家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卫灵公》),能面向所有学生,不分贫贱、地域,一视同仁。这在今天恐怕都是我们这个社会要追求的目标;比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提醒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实际相机而发,注重引导学生去“乐学”;比如孟子说“夫天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不正是这种对国家、社会强烈的责任感,激励着千百劳动人民积极投身到四化的建设中去的吗?有人形容人的无知时说到:“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那么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可以同样形容那些无知的人:“中国人不知道孔子”呢?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我提高文学修养,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我失去了什么呢?回顾这一段的学习,我想我失去了许多家人团聚的机会,失去了一些球场上的欢乐。但是,我不感到后悔,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确实充实了自我。世上有什么东西比知识更有价值呢?

文学与时代议论文题目高中生作文

《感叹号》 — 寻找生命中每个角落的感叹号 著:ZOE* 我越过了芬芳的野花地,来到了被人称作地狱的荒地。这里的恶魔就像是人类原始形态的镜子。他们很单纯 - 就算他们貌似自大。 他们的内心长在脸上,他们的欲望和妄想都让人一目了然,因此诚实的恶鬼没有心机掩盖不耐烦的情绪。 恶魔说:“喂,你干嘛走来走去的。我好像没见过你啊,新来的?” “不…请问你们为何不会走出荒地呢?” “这个本是简单的世界,可恶的伪善者总爱分等级,自认清高的把我们赶到了荒地。你这人类是干嘛来的,难道你也是被赶来的?” “不,我是过来看看的。” “喝!看够就快走,小心我揍你!我们这又不是动物园!” “只是天快黑了,我赶不回去了。” “那来我家吧!”恶魔兴奋的说“今天我儿子生日~嘻嘻”这恶魔是个好父亲 - 就算他已被人类文化抛弃了。 远方就可以看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小淘气等着自己的父亲手上那小的不能再小的生日蛋糕。还没进门口就抱上了父亲的背上,乱抓了头发一把然后亲了上去。 “老爸的头太臭了”淘气鬼装模作样地皱起了脸。 “小子找死!!”恶魔脸红了又青貌似红霞。他们很幸福 - 就算没摸过三字经的书角。 小小的房子里欢乐不断,从唯一的窗户传出的笑声充满了荒地。天上的星星比平时耀眼,可能荒地的存在是为了让天空更美。两只恶魔睡得死死的,因为刚刚的放肆造成的满身淤青最后战胜了倦意。我看着天空,看着和野花地一样却又更赏心悦目的天空……*文学就像钻石 - 它的人会看到3D人格。文学就像钞票 - 它可以是假钞一大袋。文学就像硬币 - 它某方面是可有可无。*文学好的喜欢感染他人,评价他人。文学不好的爱自我陶醉,批评他人。而聪明的人爱聆听心声,自我评价。

我喜欢文学,因为从文学中,我获得了很多很多,那是在生活中很难实现也无法实现的。文学与我的生活是那么的密切。当我内心无限烦闷感到无限痛苦,当我想把内心积郁很久的东西表达出来时,当我想宣泄的时候,我开始写字,开始发泄。我像一个精力旺盛的泼妇一样把内心那些对我的身与有害的心毒素一点点抖落出来,吐到空旷的空气里去,让它慢慢消失。当内心那些繁杂的东西没了,发现全身是多么的舒服,像沐浴在阳光中一样,发现,原来文字的力量那么大,像洗涤剂一样,把内心的杂质全清除掉。  当我一个人远在异乡漂泊,当我的内心渐渐孤独寂寞找不到归宿时,当我想起远方头发渐渐发白的母亲和眼睛渐渐浑浊的父亲时,我也选择上了文字,选择上了笔和纸。我把温暖的思念写在纸上,一笔一笔,工工整整,我把对母亲无限的爱,对有点颓败的村庄的爱,对童年的全部怀念写在纸上。当我在回忆我的过去时,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看到了我提个竹篮子在村庄前后游荡,看到了在春天的田野里快乐地奔跑,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看到了我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在门槛上看远方的星星,星星那么亮那么亲切那么水灵,我的嘴角不知不觉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想到这一切,我似乎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纯真的童年。文字的力量就是那么大,让你在安静的思念中回到过去,回到那灿烂的岁月里去。  在琐碎的生活里,我也可以选择文学。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悲与喜,泪与笑,苦与乐,复杂的人迹关系,狡诈、卑鄙、自私,人与人的内心的沟通,生活带来的一点点感受与思考,都能用文字一点一滴表达出来。很多次,当我把对身边人与事的种种看法用冗长的文字表述出来时,发现,禁锢我身心的枷锁没了,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的感觉,走起路来也飘逸了,心情惬意了许多。这都是文字带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一是中国传统中的“实践理性”仍被五四代表人物所继承这种“实践理性”也就是林毓生所说的“真实(reality)的超越性与内涵性具有有机的关连”,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并不追求超越现象的本质真实,而是在现象中追求本质,在现实的人生中内涵着超越的意义,所以不关心身后之事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深刻含义二是五四精神中蕴涵着一种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入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直接上承儒家思想所呈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精神的,它与旧俄沙皇时代的读书人与国家权威与制度发生深切“疏离感”,因而产生的知识分子激进精神,以及与西  方社会以“政教分离”为背景而发展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的风格,是有本质区别的   由此,我们可以说,五四是中国传统的批判者,却不是破坏者,他们是中国文化的生产者,却不是消费者从传统到现代,只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已,说中国传统发展到五四造成断裂,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阐述中国古代文化、文学与近现代文化、文学的连续性,决非意味着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传统的基本特征若用一句话概括,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和谐,两个基本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而追求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则是中国文化的主导方面前者是道家观念,后者是儒家观念两者的关系可以用人们通常所说的“儒道互补”来概括为什么儒道是互补的呢?这是因为人与人的社会伦理秩序是按照自然模式来建构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是君臣关系要如父子关系,国家秩序要以血缘关系为参照为依托,父子的血缘关系说到底是一种自然关系违背这种关系,父不父子不子,也就会君不君臣不臣了,天下就会失去秩序而大乱中国文化的自足性在此,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也在此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耕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自然欲求是有限的,是极容易得到满足的因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人的自然欲求有限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自然欲求的有限性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文化也一直以同化或限定人的自然欲求为指归同化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如孔子的“仁学”,仁的结构模式就是要求“礼”(社会理性目的)与“欲”(人的感性欲望)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使“欲”自愿接受“礼”、顺从“礼”,从而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效果限定的方式则是一种不得意而为之的做法,它是通过限定感性欲望膨胀的方式来达到和谐目的的如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这一点,也正是五四时期人们所不满意的和攻击的对象 中国近现代文化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关系中心是冲突,两个基本关系是中与西及古与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近现代文化的基础,而古今之争则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方面古今之争说到底是中西之争,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说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激进与保守等等的矛盾冲突贯穿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古今之争不仅仅是今人对古人的反驳,而且也是持现代观念的今人与持传统立场的今人之间的争论这也不仅仅是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刘半农、钱玄同等人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冲击,而且也还表现为同一个人自己内心不同观念的冲突,甚至不惜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抗争,如梁启超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古代以限制或同化人的感性欲望为指归的封闭式模式被打破,人的个人创造性能量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主体论哲学美学开始建立中国近现代文化就是在古与今、中与西的文化冲突中建立起来的,冲突的双方必然在同一个文化统一体内会互相牵制,从而使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并没有完全走向西方发展的道路关于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我们丝毫不承认发生在本世纪初的那场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但是我们承认现代与传统的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断裂呢?显然不能这样讲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用建构主义的观点具体说明了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从童年成长为成年,我们能因为这个人所发生的年龄上的变化而否认他成长的连续性吗?西方诗哲尼采说:“上帝死了!”可是并没有人因为西方近代哲学对基督教的批判而声称西方文化断层了在此,我觉得有必要分清两个不同性质的说法: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冲击而造成中国传统的断裂,一是中国文化受到西学的影响而实现向近现代的转换这本来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持中国文化断裂论的人,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混为一团,从而得出错误结论的我们显然不赞成第一种说法,而第二种说法涉及到中国文化若没有西方的影响能否实现现代转换的问题,这却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自身是不能自动发生现代转换的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曾具体说明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的生成关系而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以较大篇幅分析研究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又重点研究了建立在这种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中国正统文化——儒教伦理,同时还顺便考察了被视为异端的道教他将儒教与西方的清教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顾准在70年代也有类似的观点,虽然他当时并没有读韦伯的书,但他的观点却是与韦伯不谋而合的顾准在《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一文中说:“科学与民主,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思想,没有产生出科学与民主如果探索一下中国文化的渊源与根据,也可以断定,中国产生不出科学与民主来” 他还说:“中国没有唯理主义范文澜痛诋宗教,他不知道,与基督教伴在一起的有唯理主义,这是宗教精神固然窒息科学,也培育了科学中国有不成系统的经验主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技艺传统,这成不了‘主义’,只成了传统的因袭” 有意思的是,中国现代大儒梁漱溟在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中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称中国文化为一种“早熟的文化”,其特点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与物的关系则是忽略的,现代科技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所以尽管人类文化的方向是中国文化,可眼下中国文化却要首先解决科技文化的问题,要首先走一段西方文化的路因此,为使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引入西方文化是必要的 我们自然不能无视西方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传统向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这种作用无限扩大化,更没有必要将此看成是中国文化的断裂因为中国近现代文化首先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母体之中孕育而产生的,它不是突发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们都承认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开辟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重大意义,但是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提升如此之高的做法并不就始于梁启超清初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早就发表过类似的看法,他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事实恰如米列娜所说:“认为中国现代小说是由1919年五四运动引起的剧变而造成的学术观点”是令人怀疑的“人们常常把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解释为白话文学取代文言文学的激烈而短暂的过程”,而“这种解释是简单化的” 尽管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结构存有差异,但我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谈到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是曾说:“吾尝研察其治学方法:第一曰注意:凡常人容易滑眼看过之处,彼善能注意观察,发现其应特别研究之点:所谓读书得间也……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决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第三曰立说:研究非散漫无纪也,先假定一说以为标准焉第四曰搜证:既立一说,绝不遽信为定论;乃广集证据,务求按同类之事实而皆合;……第五曰断案,第六曰推论经数番归纳研究之后,则可以得正确之断案矣……” 可以看出,这些方法跟后来胡适所倡导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近代实证主义方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杨东莼在谈到清代朴学大师戴震的治学方法时也说“深合于近代科学的精神” 对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破除以往线性单向思维模式的禁锢,不能只看西方的冲击影响,而无视传统中蕴涵着的现代转换的潜能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种转换潜能的发挥又离不开西学的冲击和影响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是两者的共同作用,才实现了从传统文学到“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转换关于这一点,周作人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自甲午战后,不但中国的政治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即在文学方面,也正在时时动摇,处处变化,正好象是上一个时代的结尾,下一个时代的开端新的时代所以还不能即时产生者,则是如《三国演义》上所说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就是说,新文学的产生是孕育于中国社会的内部,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已具备了转换变化的趋向,只是由于尚缺乏外部条件,才没能促使这种转换的实现这外部条件也就是“西洋的科学、哲学和文学各方面的思想”,而“到民国初年,那些东西已渐渐地输入得很多,于是而文学革命的主张便正式地提出来了” 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周作人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言志”与“赋得”两大传统他说:“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叫做即兴的文学,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叫做赋得的文学古今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的文学” 按照周作人的解释,“言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即兴”是自由地表达思想见解;“载道”是传达他人既成的思想见解,“赋得”是限定在固有的形式下表达他人的见解周作人是赞许“言志”与“即兴”,反对“载道”与“赋得”的,这显然也跟他的“自我表现”论有关他认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言志”传统,尤其是直接继承了明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论他认为文学的历史发展,是“言志”与“载道”的交替循环,“五四”新文学作为对清代古典主义文学(尤其是“桐城派”)的反动,是向明代“公安派”的回归,因此新文学可被视为明代“公安派”独抒性灵文学传统的“复兴”他指出:“胡适之的所谓‘八不主义’,也即是公安派的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和‘信腕信口,皆成律度’的主张的复活所以,今次的文学运动,和明末的一次,其根本方向是相同的其差异点无非因为中间隔了几百年的时光,以前公安派的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外加外来的佛家思想三者的混合物,而现在的思想则于此三者之外,更加多一种新近输入的科学思想罢了” 虽然,周作人在此未免陷入文学发展的历史循环论,但是他指出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即“五四”新文学虽然有外国文学的影响,但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应”,新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是衔接汇通的因此在传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五四”新文学的发生是直接承继明末浪漫主义文学而来的周作人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五四”传统文学断裂论是很好的驳正 在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古代与现代二分法绝对论的怪圈要不然,或者站在古代文化的立场上诋毁近现代文化,或者站在近现代文化的立场上攻击古代文化,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历史已经证明,是不利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

有一种叫人生的文学 文学。这是一个宏大的似乎没有边际的主题,像蓝蓝的天空一般。多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又有多少人在它面前流下一把又一把心酸的眼泪。但,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文学?文学是什么东西?它又有什么作用?我会张口结舌,我会用茫然的眼光看着你。从我的眼神里,你肯定已经知道了我无法回答这个主题宏大的问题。因为它太复杂了,太繁杂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在我的身边,我接触过不少与文学有关的东西,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新文学、网络文学等等。我相信随着时间往前走,还会有更多与文学有关的东西源源不断产生。这样多的文学,你能解释过来吗?能解释得了吗?尽管在不少专业书本中,有不少专家或学者对文学有过系统的定义,但细细一想,这些概念或许不那么全面,因为它只适用当时的环境与时代,对当时的现象管用,过后似乎又不适用了,失效了。  尽管文学是那么的复杂没有边际没有规矩,但在我看来,在我的定义与概念里,它就是一种简单的文字,就是书写,就是对生活的诠释与思考。是的,书写,书写我们的生活的全部,抒发我们的思想与感情。这就是很单纯很自我但很贴切生活本身的文学,没有有些人想的那么复杂那么深奥那么专业。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概念与理念,对文学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认识,尽管与他人截然不同。但这都是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我喜欢文学,因为从文学中,我获得了很多很多,那是在生活中很难实现也无法实现的。文学与我的生活是那么的密切。当我内心无限烦闷感到无限痛苦,当我想把内心积郁很久的东西表达出来时,当我想宣泄的时候,我开始写字,开始发泄。我像一个精力旺盛的泼妇一样把内心那些对我的身与有害的心毒素一点点抖落出来,吐到空旷的空气里去,让它慢慢消失。当内心那些繁杂的东西没了,发现全身是多么的舒服,像沐浴在阳光中一样,发现,原来文字的力量那么大,像洗涤剂一样,把内心的杂质全清除掉。  当我一个人远在异乡漂泊,当我的内心渐渐孤独寂寞找不到归宿时,当我想起远方头发渐渐发白的母亲和眼睛渐渐浑浊的父亲时,我也选择上了文字,选择上了笔和纸。我把温暖的思念写在纸上,一笔一笔,工工整整,我把对母亲无限的爱,对有点颓败的村庄的爱,对童年的全部怀念写在纸上。当我在回忆我的过去时,我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看到了我提个竹篮子在村庄前后游荡,看到了在春天的田野里快乐地奔跑,追逐着翩翩起舞的蝴蝶,看到了我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在门槛上看远方的星星,星星那么亮那么亲切那么水灵,我的嘴角不知不觉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想到这一切,我似乎又度过了一个快乐纯真的童年。文字的力量就是那么大,让你在安静的思念中回到过去,回到那灿烂的岁月里去。  在琐碎的生活里,我也可以选择文学。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悲与喜,泪与笑,苦与乐,复杂的人迹关系,狡诈、卑鄙、自私,人与人的内心的沟通,生活带来的一点点感受与思考,都能用文字一点一滴表达出来。很多次,当我把对身边人与事的种种看法用冗长的文字表述出来时,发现,禁锢我身心的枷锁没了,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的感觉,走起路来也飘逸了,心情惬意了许多。这都是文字带来的。  写文字,表达感情,表达思考,在我看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快乐,获取幸福。生活中万万不能缺少快乐,快乐是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总结经验中寻得快乐,可以在叙述中产生快感,可以在思考中获得饱满的幸福与快乐。如果你写的文字不能带给自己或他人幸福或深深的思考,我想,这样的文字注定是失败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在我目前的生活里,我每天都在书写,书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天都在思考关于人生、命运、死亡等等问题,为的也就是让自己快乐起来。可能你会认为我天天思考问题,会给自己的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使自己疲惫不堪,会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我想,这是错误的。要知道,在思考中,思考得越深,思考得越广,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多。因为在思考中,你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缤纷异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能看到感受到很多新奇的东西,那是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感受到的。  在我的思考中,我总结了一个经验,那就是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种文学,一种平实简单的文学。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书写一部与生活有关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书写这部文学作品里,你我一点点进步,一点点丰富起来,对问题的看法一点点成熟,看问题的角度也一点点改变,直到最后,你我都能像村里那些老人一样,用平静的眼光看身边的一切人与事,不为名利不为权贵不为膨胀的****。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这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能体悟出来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