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小学教师如何写好教学论文心得心得

发布时间:2024-07-17 14:43:50

小学教师如何写好教学论文心得心得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教学论文,指的是教师用来表述研究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论说性文章,这些文章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有教育理论性论文、教育时评、教育管理、教育案例、读后感、教育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论文、家庭教育论文、教育现象评析、课题研究报告等。从教21年,写过一些教学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并在部分期刊发表。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大家也讨论了许多这方面的话题,借此机会,将个人在论文撰写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交流如下。一、端正态度,明确为什么要写论文。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写作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行为。一个人写文章,不外乎是将自己的工作轨迹留下来,通过研修促进工作提升,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教育教学论文有很多种类,在明确为什么写论文后,从哪方面着手写,也是需要明确的。我认为,教学论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否定某一教学领域中的一些陈旧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二是收集、整理一些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三是在某一教学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的论文是临时去写,拼凑而成。平时没有研究,平时没有收集资料,没有关注、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去实证研讨,等到学校说要交论文了,才临时到网上去东拼西凑一点资料,仓促而成,质量可想而知。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教师,我们要明确的是,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二、选题恰当,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因此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命运。我认为,在选题上,一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三是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四是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题目。写作确题时,有些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并有了公认的结论,这个选题就不要再去写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结论。同时,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抓住难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惑,比如,近年来盛行“赏识教育”,它适合所有学生吗?难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吗?该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师根据这样的疑问提出了“适度惩罚对形成儿童良好行为的效果研究”选题。挖掘亮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般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在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课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班级,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选题。寻找盲点。盲点就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选题。别人已经研究的东西,我们再去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在课题研究中如果独辟蹊径,可以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沿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如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很多人在研究,我们再去研究,很难有所突破。关注热点。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前提之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经常阅读教育面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权威学科教育网站,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到名校去参观学习。三、积累素材,做好写什么的准备。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或制做卡片,写教后感。相对而言,制作卡片灵便使用,卡片积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从工作中搜集。有心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每堂课后或每一单元教学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将其写成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2.从听课中搜集。有些教师为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任务去听课,有的教师听课仅仅是抄上板书或课件的文字内容了事,这样的听课是无法为课题研究服务的。确定研究课题后,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择哪些最有价值的环节、细节或教学方法,及时记录下来。3.从观察中搜集。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既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种种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并随时记录,用心思索,见微知著。从调查中搜集。调查研究是公论的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方法上,可举行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访,开展问卷调查,等等。5.从实验中搜集。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记录,整理获得实验数据,包括成功的、失败的、需要改进的各种信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对教育研究来讲,都是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6.从阅读中搜集。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一定要学会读书,学会向他人学习。一是写读书笔记。将阅读中获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较完整地记录。下来。二是做好摘录。将文中有用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做好分类,以便日后查找。三是做好剪辑。将报纸杂志上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来分类保存。利用学术会议搜集。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重要渠道。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或新课题,因此,能使人们获得报刊文件中得不到的信息资料。8.通过互联网搜索。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上网查询、搜集教育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得教育科研资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要精于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做整理和综述工作。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考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独的东西变得联系起来。四、多思多写是教学论文的写作途径。在明确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并完成了资料积累后,对于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来说,起草论文初稿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把构思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就可以了。一旦动笔,就必须趁热打铁、全神贯注、连续不断,把想到的都写出来。尽管有时反过头来看,有些想法很简单、很朦胧,甚至很不成熟,但绝不可轻易放弃。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经打开,如果中断,将是十分遗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扰,一鼓作气地写出初稿。初稿写出之后,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总之,一篇教学论文是逼出来、多写多练出来的,只有多读、多写、多思、多积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就一定会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来。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教师如何写好教学论文心得心得

政治组 周琴 每每碰到我们学校的教科室王主任,我的头不禁往下冲,不敢与其对视。原因很简单,担心他又问:“小周,文章有没有写啊?”对于写文章,实在不是特别喜欢,偶尔写一篇、得个奖,也是有人在后边拿着“鞭子抽”,不得不为之,反倒也成就了自己。其实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教法的总结,对答题方法的指导、时事热点的思考,都可以成为教科研的素材。文章来自教学的积累与反思。要写好一篇政治教学论文,必须做好几下几点:一要注意选题的新颖性。确定一个能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与众不同的题目,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要能在已有的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另辟蹊径;二要注意内容的丰富性。作为一线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会积累很多好的教学案例,平时如果注意积累、总结、提炼、归纳,就会得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就不会只有空对空的理论;三要注意语言的优美性。一直羡慕语文老师的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样写一个班主任工作案例,不会让人觉得干巴巴的。生动的语言会让你的文章穿上美丽的外衣。四要注意标题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好的标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要注意写作的技巧。要写好一篇文章,先要布好局,拟定出文章的框架目录,注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接下来进行资料的查阅和文章的撰写。最后要反复推敲、修改、润色。教师平时要注重教学案例的撰写,为写论文打下基础。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用新的观点进行严格的审视,客观的评价,反复的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是非曲直、正确错误,都能由模糊变得清晰。能使教师把某些教学问题认识得比较深刻,解决得比较恰当。利于教师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看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首先要选择自己留心思考、认真研究过并有所收获的问题,这样的选题才有可能考虑写作,没有实践基础或虽有实践但无收获体会,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其实也文章也并非是一件难事,难在畏难情绪。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积累、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实验幼儿园 张晓雯说起写论文,几乎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每到园部要求完成一篇论文时,我们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没有题材,因此就缺少了写论文的动力与积极性,而且多数老师都会借助网络这一信手拈来的平台寻找一些自己觉得适合的东西进行组合与再造,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要素,在论文组合结束之际即使加入自己苦心回忆起来的一两个实例,也缺少了说服力与真实性,因为此时的论文不是以实例为源动的,它们只是为结合理论理论而添加的一些“浇头”。 自从阅读了田宏忠老师撰写的《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我对撰写论文才有了一些初级的认识与体会:一、踏踏实实地做 在做任何一个教育实践之前,我没有能力去事先预设好要写的论文,更没有能力将实践围绕着所设想的论文题目去进行,但我知道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有可能成为将来写论文的题材,而且在实践中我们要以自己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不依不饶地围绕解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措施,使得问题有思、实施有据,那么论文所借用到的事例就有血有肉。二、认认真真地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能发现很多较好的事例,却没能如实地进行记录,那么,到写论文的时候,谁会为我再现那些真实的经历呢?又有谁能唤起你当时的感想呢?所以,我在每次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都会留意一些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事后简单记录,并及时做好过程性的反思。这样的记录日复一日,就会留下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待到写论文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了。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小学教师如何撰写论文心得心得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怎么写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 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 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 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可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撰写教学论文的重要性。广大教师来自教学第一线, 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只要能鼓足勇气树立信心, 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读一些有关书刊, 收集一些必要的材料, 掌握一点写作的基础知识, 完全可以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学论文来。当然,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教学论文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必须要有严肃的写作态度、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材料积累和一定的写作经验。下面就几个相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供网友参考。一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科学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 首先要立论正确, 论据严谨, 符合教学规律。 实用性 教学论文是教学经验的升华, 既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因此, 所引用的材料应该翔实可信, 所介绍的方法应该切实可行, 能够为同行所借鉴,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独创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论文的共性, 即应该要么在理论上有创见,或者至少有新的认识, 要么在方法上有创新, 或者至少有新的体会,这样才能对教学和教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可读性 教学论文必须具有文章的共性, 即要有章法, 要有风采,要有吸引力。遣词造句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容易让人理解。二、经验总结型教学论文的基本模式 教学心得式 这是初学写作教学论文的教师常用的一种模式, 它的特点是不失时机地抓住个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 对教学得失做出必要的分析概括,与同行们交流。 问题探究式 这类论文的写作, 往往是教师对教学中的某个或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进行了长期的观察思考, 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然后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写成文章,供同行们参考。 质疑讨论式 这类论文是作者对教材、教学刊物或参考资料中的某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或意见, 以论文的形式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 专题总结式 这类论文是教师长期教学实践或研究的成果, 表现为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三 材料的积累收集材料是写作论文的必要准备, 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持之以恒的过程。材料来源包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对教学刊物及网上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流览,以及自己的课后反思、作业记录、试卷分析等第一手资料。应该指出, 写好课后反思,做好作业记录、试卷分析, 养成天天写教学日记, 期期写教学总结的习惯, 是收集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做,对教学论文的写作更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四、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 确定合适的选题和角度教学论文的选题有大有小, 有难有易, 必须从实际出发, 适当确定。太大了, 力不胜任, 难以完成, 会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太小了, 轻而易举, 不费力气, 不利于用己的锻炼提高。确定了选题以后, 还有一个论述角度的问题。论述角度对题目的大小有调节作用, 论述角度选得恰当, 大题可以小作, 小题也可以大作。一般地说, 确定论文的选题和论述角度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首先, 要量力而行, 实事求是, 不要好高鹜远, 贪大图深, 勉强去做一个自己无力胜任的、缺乏基础和准备的、体会不深或兴趣不浓的题目。当然, 也不要应付差事, 贪图便宜, 去做一个非常容易的题目。初学写作, 题目还是以小一点为好, 这样有利于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同时, 题目小也比较容易驾御, 能够做到收放自如。其次, 要着眼于教学中有普遍意义的、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从自己的实践出发, 选择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角度去阐述、论证, 才能既易于引起重视, 又易于写出新意不落俗套,。 定好论文的标题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标记, 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 具有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因此, 标题要内容具体、反映中心、用词精当、长短适中,但是,也不可为了哗众取宠而故弄玄虚。 安排好论文的结构在安排文章结构时, 一是要围绕主题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 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 根据需要适当安排, 做到层次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二是要正确反映事物的规律, 就是说, 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和事物的内在联系, 必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写好提纲 按照提纲撰写初稿提纲只是文章的一种预想, 一个轮廓, 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考虑得那么周密、完善。写作中如果发现观点或材料的某些细节与原来提纲的设想不吻合, 就应该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必要时要对相关的论述进行修改;如果发现有些观点或材料不恰当或者不确切, 就应该中止写作,重新收集材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初学写论文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摹仿。要多看一些有关的论文, 看看人家是怎样写的。如怎样立意, 怎样选村, 怎样布局, 怎样开篇, 怎样结尾。但是要注意, 摹仿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从别人成熟的作品中揣摸、领悟出论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而不是抄袭别人文章的内容, 剽窃别人研究的成果。在写作时, 还要注意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语言和修辞特点。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易懂;用短词不用长词;用规范词不用生造词;用短句不用或少用长句;用单句不用或少用复句。修辞特点是:语义明确具体, 不要含混抽象;叙述直接了当, 不要拐弯抹角;文风朴实, 不求华丽。五 修改定稿初稿完成后要反复修改, 力求完美。如果一时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可以先放几天,让脑子冷一冷再修改。在修改时, 除了要改正内容上的错误以外, 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纠正错别字;(2)删去那些摸棱两可的、可有可无的、众所周知的、大而不当的、华而不实的话;(3)修改那些语义晦涩的、重复罗唆的、牵强武断的、字词生僻的地方。(4)力求使行文通顺流畅、明白自然。总之, 一篇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应该言之有物, 言之有据, 言简意赅, 清新悦目。要达到这样的水平, 自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磨练, 而这正是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的一种高尚追求

一、调整心态,激发兴趣写作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积极的思维,更需要积极的心态,对于写论文更不能心怀畏惧,觉得这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广大教师们应挖掘自己的潜力,要看到许多有利条件:现在报刊杂志种类多、稿件需求量大,论文评比活动举行频率高,获取相关资讯的手段更加简便,因此发表论文的机会也就更多更容易。当然,教育论文发表并非写论文的惟一目的,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反过来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当然,重在实践,乐于参与,不要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目的,要看中在创作过程的思考和收获。兴趣是成功的基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结合本岗实际德育工作,发展、培养对某一方面知识和技术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对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对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经常问一问自己:“有哪些工作该做而没有做?有哪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怎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个问题换种解决方法效果又会如何?……”在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中,有很多人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主持过较大的课题,但成果、论文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浪费和损失。应该养成一种习惯: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静下心来,进行工作小结,反思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针对特定问题学习相关的知识,借鉴别人的经验,分析自身特点,提出措施,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能论文的选题创造条件,也能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教学论文,指的是教师用来表述研究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论说性文章,这些文章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有教育理论性论文、教育时评、教育管理、教育案例、读后感、教育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论文、家庭教育论文、教育现象评析、课题研究报告等。从教21年,写过一些教学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并在部分期刊发表。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大家也讨论了许多这方面的话题,借此机会,将个人在论文撰写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交流如下。一、端正态度,明确为什么要写论文。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写作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行为。一个人写文章,不外乎是将自己的工作轨迹留下来,通过研修促进工作提升,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教育教学论文有很多种类,在明确为什么写论文后,从哪方面着手写,也是需要明确的。我认为,教学论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否定某一教学领域中的一些陈旧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二是收集、整理一些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三是在某一教学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的论文是临时去写,拼凑而成。平时没有研究,平时没有收集资料,没有关注、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去实证研讨,等到学校说要交论文了,才临时到网上去东拼西凑一点资料,仓促而成,质量可想而知。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教师,我们要明确的是,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二、选题恰当,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因此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命运。我认为,在选题上,一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三是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四是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题目。写作确题时,有些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并有了公认的结论,这个选题就不要再去写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结论。同时,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抓住难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惑,比如,近年来盛行“赏识教育”,它适合所有学生吗?难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吗?该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师根据这样的疑问提出了“适度惩罚对形成儿童良好行为的效果研究”选题。挖掘亮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般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在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课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班级,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选题。寻找盲点。盲点就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选题。别人已经研究的东西,我们再去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在课题研究中如果独辟蹊径,可以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沿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如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很多人在研究,我们再去研究,很难有所突破。关注热点。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前提之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经常阅读教育面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权威学科教育网站,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到名校去参观学习。三、积累素材,做好写什么的准备。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或制做卡片,写教后感。相对而言,制作卡片灵便使用,卡片积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从工作中搜集。有心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每堂课后或每一单元教学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将其写成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2.从听课中搜集。有些教师为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任务去听课,有的教师听课仅仅是抄上板书或课件的文字内容了事,这样的听课是无法为课题研究服务的。确定研究课题后,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择哪些最有价值的环节、细节或教学方法,及时记录下来。3.从观察中搜集。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既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种种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并随时记录,用心思索,见微知著。从调查中搜集。调查研究是公论的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方法上,可举行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访,开展问卷调查,等等。5.从实验中搜集。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记录,整理获得实验数据,包括成功的、失败的、需要改进的各种信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对教育研究来讲,都是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6.从阅读中搜集。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一定要学会读书,学会向他人学习。一是写读书笔记。将阅读中获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较完整地记录。下来。二是做好摘录。将文中有用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做好分类,以便日后查找。三是做好剪辑。将报纸杂志上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来分类保存。利用学术会议搜集。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重要渠道。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或新课题,因此,能使人们获得报刊文件中得不到的信息资料。8.通过互联网搜索。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上网查询、搜集教育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得教育科研资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要精于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做整理和综述工作。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考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独的东西变得联系起来。四、多思多写是教学论文的写作途径。在明确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并完成了资料积累后,对于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来说,起草论文初稿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把构思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就可以了。一旦动笔,就必须趁热打铁、全神贯注、连续不断,把想到的都写出来。尽管有时反过头来看,有些想法很简单、很朦胧,甚至很不成熟,但绝不可轻易放弃。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经打开,如果中断,将是十分遗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扰,一鼓作气地写出初稿。初稿写出之后,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总之,一篇教学论文是逼出来、多写多练出来的,只有多读、多写、多思、多积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就一定会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来。

小学教师如何写好教学论文心得

教学论文,指的是教师用来表述研究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论说性文章,这些文章是教研成果的记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工作总结,也是教师辛勤笔耕的结晶和能力的体现,有教育理论性论文、教育时评、教育管理、教育案例、读后感、教育调查报告、班主任工作论文、家庭教育论文、教育现象评析、课题研究报告等。从教21年,写过一些教学方面的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得省市级奖励,并在部分期刊发表。参加这次国培研修,大家也讨论了许多这方面的话题,借此机会,将个人在论文撰写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交流如下。一、端正态度,明确为什么要写论文。态度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写作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写作行为。一个人写文章,不外乎是将自己的工作轨迹留下来,通过研修促进工作提升,对自己的学术水平、专业水平的肯定。教育教学论文有很多种类,在明确为什么写论文后,从哪方面着手写,也是需要明确的。我认为,教学论文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否定某一教学领域中的一些陈旧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二是收集、整理一些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材料,使之系统化,用新观点、新方法加以论证,得出新结论。三是在某一教学领域中,经过自己悉心研究、观察和实践,有所发现和创造,陈述新见解。目前,有相当多的教师的论文是临时去写,拼凑而成。平时没有研究,平时没有收集资料,没有关注、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有去实证研讨,等到学校说要交论文了,才临时到网上去东拼西凑一点资料,仓促而成,质量可想而知。作为一名默默耕耘的教师,我们要明确的是,发表文章目的是为了参与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并通过文章的发表受到激励,使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双提高。二、选题恰当,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因此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命运。我认为,在选题上,一是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选择自己有浓厚兴趣的题目;三是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题目;四是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题目。写作确题时,有些问题别人已经研究过,并有了公认的结论,这个选题就不要再去写了,除非你想推翻已有的结论。同时,选题不宜过大过宽。题目过大了,势必精力分散,道理讲不清说不透,最好是取某个小问题、某个问题的侧面来写,把道理说清楚,使人们看后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论文的题目一般都采用肯定式,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可以用提问式的题目。为了引伸主题,或者对某一事实必须在标题中加以说明,还可以在题目的后面再添一个副标题。抓住难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虽然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困惑,比如,近年来盛行“赏识教育”,它适合所有学生吗?难道教育就不能有批评和适当的“惩罚”吗?该如何把握度,有的教师根据这样的疑问提出了“适度惩罚对形成儿童良好行为的效果研究”选题。挖掘亮点。教师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般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有的教师善于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的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的在课堂组织教学和管理方面很拿手,课堂秩序很好;有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带出了文明班级,这些都可以形成研究的选题。寻找盲点。盲点就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选题。别人已经研究的东西,我们再去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在课题研究中如果独辟蹊径,可以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段与学段之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边沿地带”寻找未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的课题。如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各个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很多人在研究,我们再去研究,很难有所突破。关注热点。作为中小学教师,要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其前提之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头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他擦肩而过。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经常阅读教育面的报纸、杂志、经常浏览权威学科教育网站,参加一些学术活动,多到名校去参观学习。三、积累素材,做好写什么的准备。教师的职责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撰写或发表文章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它必须以搞好教学和教研工作为前提。教师要想写出教育教学文章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和创造性的思维加工过程。只有勤于积累,精于思考、才会有东西可写,并能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来。首先,要善于学习,养成积累资料的习惯。积累资料的方法通常是记笔记或制做卡片,写教后感。相对而言,制作卡片灵便使用,卡片积累多了,就有可能成为很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积累资料的途径很多,主要有:1.从工作中搜集。有心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每堂课后或每一单元教学后都要认真思考总结,将其写成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2.从听课中搜集。有些教师为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任务去听课,有的教师听课仅仅是抄上板书或课件的文字内容了事,这样的听课是无法为课题研究服务的。确定研究课题后,更要带着问题去听课,选择哪些最有价值的环节、细节或教学方法,及时记录下来。3.从观察中搜集。处处留心皆学问。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心人,中小学教师既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种种教育现象进行观察,并随时记录,用心思索,见微知著。从调查中搜集。调查研究是公论的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进行调查的方式,一般有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方法上,可举行座谈会,进行个别谈访,开展问卷调查,等等。5.从实验中搜集。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记录,整理获得实验数据,包括成功的、失败的、需要改进的各种信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对教育研究来讲,都是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6.从阅读中搜集。开展教育课题研究,一定要学会读书,学会向他人学习。一是写读书笔记。将阅读中获得的材料以及感受较完整地记录。下来。二是做好摘录。将文中有用的部分记录下来并做好分类,以便日后查找。三是做好剪辑。将报纸杂志上对自己研究有用的文字材料剪下来分类保存。利用学术会议搜集。参加专业学术会议是搜集教育科研资料的重要渠道。学术会议上学者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教育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或新课题,因此,能使人们获得报刊文件中得不到的信息资料。8.通过互联网搜索。计算机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上网查询、搜集教育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得教育科研资料的快捷、有效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要精于思考,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要做整理和综述工作。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在思考中发现新课题,产生素材灵感,使表面的东西得以深化,零散的东西变为整体,孤独的东西变得联系起来。四、多思多写是教学论文的写作途径。在明确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并完成了资料积累后,对于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人来说,起草论文初稿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把构思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就可以了。一旦动笔,就必须趁热打铁、全神贯注、连续不断,把想到的都写出来。尽管有时反过头来看,有些想法很简单、很朦胧,甚至很不成熟,但绝不可轻易放弃。因为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思路已经打开,如果中断,将是十分遗憾的。所以一定要克服一切外界干扰,一鼓作气地写出初稿。初稿写出之后,首先,要作严格的自我审阅,自我修改。对此,最好先把稿子放一段时间,头脑冷一冷后,再用第三者的眼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较客观地进行阅读,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问题。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甚至要把自己放到论敌的位置上,从鸡蛋里挑骨头,越“苛刻”越好。总之,一篇教学论文是逼出来、多写多练出来的,只有多读、多写、多思、多积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就一定会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来。

利用暑假的时间,认真阅读了《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受益匪浅,随感而发。 一、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因此,确保选题没有毛病,应该是论文写作首先要考虑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有些大题目,则可以分成几个小题目来写,使论点更明确、内容更集中、论述更深刻。不要动不动就是素质教育、均衡化之类的,而是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把素质教育、均衡化这些宏大命题具体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论文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或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就当前广大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论,因一般教师难以集中很多的时间、精力来搜集资料,研究、撰写题目较大的文章。 怎样才能做到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呢? 第一,教师写论文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教师的论文不是教育理论的“高端”发现,而是要强调教育理论的“终端”运用和结合实践的创新。而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研究的问题,因为课堂是教师最好的实验室。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打破思维定式,不人云亦云,不迷信专家。这样才会有所创新。 第二,可以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限制,或者从纵向上来截取,或者从横向上来摄取,应该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选择一些小的题目进行写作。 二、论证要清晰科学 观点是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论文如果在观点上有失误,立论的根基不稳,其价值如何或有无价值,就值得怀疑了。论文在观点上容易出现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错误,论文从总体上站不住脚;观点偏颇,未能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问题;观点不够鲜明,要说明什么心中无数;观点陈旧,人云亦云,毫无新意;思想空泛,认识肤浅,缺乏深度;观点与材料不合,论点论据不够和谐统一;观点自相矛盾,前后说法不一。 列小标题无论对读者阅读,还是作者本人写作,都有指导作用。建议基层教师写论文要先列小标题,一篇论文分成几块来写,做到心中有数。小标题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语,至少二级标题必须是句子。因为短语的意思是不明确的,跟着短语写会跑题。只有把小标题列好了,才能保证在组织文字的过程中,能紧紧扣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谈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话说绝对、说过头。常会见到有的文章对所要阐释的问题、方法等的意义或作用等强调到不恰当的地步。如论述培养发散思维,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又贬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维和它是对立的,是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思想的产物。再如谈到多媒体教学时,就无限地夸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学的规律也改变了,只有这样才显示了教育的现代化。写教育论文,同样不能靠贬低其他来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两点而不及其余。

教师如何写好教研论文心得心得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最近,我阅读了《教师如何做研究》》幼教理论书籍,《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也会有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由于缺乏理论依据,选择的研究课题切入点比较大,怎样来选择研究的课题呢?从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从实际中来,从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发现问题,于是我确定选择在“主题活动与生成活动的有效融合”进行课题研究,为了丰富理论依据,我又在翻阅学习《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书时,了解到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师首先要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幼儿园新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中,提出了一些基本策略与方法。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在整合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更多地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受与思考。一、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我班幼儿在“春天”的主题活动时,有关春天的生成活动它产生在不经意间。那天,我领着孩子们前往“恐龙园”去春游,我们发现了小河边的迎春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小桥边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知道迎春花是先开花还是先长叶子,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先仔细看迎春花,再看看它的枝条上有没有叶子。”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春天”的系列主题活动。我的支持策略是安排“观察春天、学做迎春花,组织孩子收集春天的图片、学唱歌曲春天,美工制作郁金香等。1、预设主题预设活动的内容要适合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秋天”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孩子对树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观察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预设了“树叶贴画”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像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   2、注重个别引导,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在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读后感《《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例如在树叶贴画的活动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建议他们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动脑筋剪出老师未能提供而自己又需要的树叶形状,制作到作品中;对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我启发引导他们能贴出简单作品;而相对能力差的幼儿,则让他们随意地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挖掘幼儿自身发展,支持和推动主题的生成活动 。  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让我深切地体验到幼儿的生成活动,它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是因为,我开始深入地去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诱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动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在“秋天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知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带孩子们去秋游,回家后孩子们将看到的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我们还让孩子们去捡秋天的树叶,带秋天的水果,小朋友带头捡来了秋天的梧桐树叶和玉兰树叶,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去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树叶,将孩子们带来的水果干果放在自然角里,我们用美丽的菊花和秋天的有关图片、各种不同的树叶、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激发了孩子们的热爱秋天的情感。我们富有个性的预设活动,使孩子在与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和需求,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起的自发生成活动。  三、教师预设主题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更应相互交融、有效渗透。在上海举办的“南京成功教育研究会”幼教专家黄琼女士,对幼儿园开展的预设主题活动和生成活动提出了科学的定义和分析,生成活动是与幼儿特定环境相呼应而产生的活动,它反映了儿童生活、经验与需要。正如纲要中提到,教师要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或偶发性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平时教师要善于与幼儿交往,即时发现幼儿发出的信息,觉察他们的当前需要,适时地生成一个个新的活动,就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开发幼儿的内在潜力。于是,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就产生了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的新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学习,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纲要提出要关注把课程内化为幼儿自身的课程。由此我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有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活动计划与班级幼儿当前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因此教师心中既要有目标:淡化预设的教育环节,关注幼儿的想法,对孩子的反应做出及时的呼应。我在上大班常识课——《小动物怎样过冬的》时,教师预先设计流程:观察各种小动物的外形——说说小动物怎样过冬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哪些。没想到幼儿在观察小动物企鹅的外形时孩子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有的幼儿这样说:“我知道企鹅是长得矮矮胖胖的,它还不怕冷,它生活在很冷的南极,小企鹅是躲在妈妈的肚皮下面过冬的。”有的小朋友接着说:“你知道谁孵小企鹅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开始孩子们的答案不是很正确,于是,我建议让孩子们自己解答。新的内容生成了,教师没有照原来计划终止幼儿的观察,而是参与幼儿的讨论,最后得出了小企鹅是企鹅爸爸孵出来的。幼儿的疑团解决了,以下的环节就自然流畅地进行下去了。这样做体现了在生活中关注了幼儿的发展,把幼儿放在第一位,根据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计划,将预设活动和生成活动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的预设的主题活动和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主题活动形式进行展开,因此可以说教师预设与幼儿的生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递进,周而复始的。而我们老师的作用则更多地是聆听、筛选、建构、支持和拓展。在解析课程,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同生同长的过程中,我和新纲要新课程的亲密接触将会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新的生命力。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一、要在学习和积累上动脑筋    学术论文是学习和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它既是教研成果的反映,也是学习成果的体现.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撰写学术论文能力的“奠基工程”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动脑筋.    1.资料的积累    撰写学术论文,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发前人之未发,成前人之未成.    2.知识的积累    知识积累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过程.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撰写学术论文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要积累知识,不仅要动眼看,动脑想,还要动手写,将有用的东西记录在案,以便克服遗忘,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3.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探索出了不少有益的规律,萌发了许多想法和感受.对这些想法和感受,都应随时做好记录,使之积累为论文创作的富贵财富.   二、要在选题和撰稿时下功夫    通过学习和积累、研究和探索,为我们的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了能够真正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十分需要的就是在选题和撰稿方面狠下功夫.    1.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学会和各类研讨会等指定的研究课题中,筛选出符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研究专长的典型问题作为论题,加以研究,撰写成文.    2.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自己体验较深又感兴趣的地方触发灵感,加以提炼,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论题.    3.通过认真阅读书刊杂志,在综合、借鉴别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受到有关论点和问题的启示,发现论题,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总之,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留心”.只要平时留心,注意积累,好的选题是时刻都可能出现在你的思维之中的.一旦有了想法,就要立刻记下来,为以后进行筛选或提炼论题做好准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质量的论文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汗水、心血和智慧,它是作者用了若干个学习和思考的夜晚,牺牲了若干个节假日熬炼出来的.撰写论文难,发表论文更难,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太仓市实验幼教中心 实验幼儿园 张晓雯说起写论文,几乎是很多老师头疼的事,每到园部要求完成一篇论文时,我们总是感觉无从下手,没有题材,因此就缺少了写论文的动力与积极性,而且多数老师都会借助网络这一信手拈来的平台寻找一些自己觉得适合的东西进行组合与再造,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实践教学中的教育要素,在论文组合结束之际即使加入自己苦心回忆起来的一两个实例,也缺少了说服力与真实性,因为此时的论文不是以实例为源动的,它们只是为结合理论理论而添加的一些“浇头”。 自从阅读了田宏忠老师撰写的《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一书,我对撰写论文才有了一些初级的认识与体会:一、踏踏实实地做 在做任何一个教育实践之前,我没有能力去事先预设好要写的论文,更没有能力将实践围绕着所设想的论文题目去进行,但我知道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就有可能成为将来写论文的题材,而且在实践中我们要以自己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不依不饶地围绕解决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措施,使得问题有思、实施有据,那么论文所借用到的事例就有血有肉。二、认认真真地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能发现很多较好的事例,却没能如实地进行记录,那么,到写论文的时候,谁会为我再现那些真实的经历呢?又有谁能唤起你当时的感想呢?所以,我在每次与孩子们的互动中都会留意一些事情的发生与发展,事后简单记录,并及时做好过程性的反思。这样的记录日复一日,就会留下很多有价值的素材,待到写论文时,只要进行简单的梳理,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