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小论文摘要及答案高中

发布时间:2024-07-07 21:23:17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小论文摘要及答案高中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文章摘要: 我越来越忧思: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现代化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而成的。是数千年来无数先贤达人大智慧的结晶。所蕴涵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成就的。高楼、汽车、网络……(还有拥挤和污染),在人们日益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那远古的、能给人启迪的、创造了实际价值的传统文化,愈来愈被淡化了,甚至快被部份人遗忘了。 文章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进程 现代化 文章快照: 诺索夫约1O0年,考察的内容及范围也远超过18世纪以前的任何一位地理~.Zl-学家。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其篇幅远超过世界巨著《马可-波罗游记》。其成书时间早成洪堡《新大陆热带地区考察记》约15O年,早于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约200年。他对岩溶洞穴的考察及形成原因的探索,比雷米索夫早约70年;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以及使用专门的地质学名称描述地质现象,早于爱士培尔约150年,早于罗曼约200年;对火山及火山喷出物浮石的考察,比莫洛对雄茨威火山的考察早了70年.比哈顿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戎论早了一个世纪……他是一位杰出的、了不起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他在地理方面的贡献,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包括那些开着越野四驱、肩扛现代高科技设备的地理工作者)!上述所言的地理地貌地质等奇观.在边陲云南均存在,现在已全部开发成旅游景点。他严谨踏实的地理探究,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实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红土地上的人们深深缅怀他,到处都有他的塑像,并借各种方式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这些年,我痴迷于摩托车,更喜欢独自驾车长旅,也正是追随徐公的足迹,意在地理知识上有所获;也和徐公一样,白天背着设备旅行,夜晚则走笔为记……徐公探究地理,我则侧重“人文地理”的写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获益不浅f通读《徐霞客游记》,我不得不说的遗憾是:徐公对现在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线周围数百公里的人文地理探究太少了,尤其是“大香格里拉”。最初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结,这个本应由徐公提出的命题,却由18世纪的西方外国人提出……318线,这是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盆地、高山、湖泊、海子、冰川、雪山……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物并存。而处于横断山区的“大香格里拉”.则是中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大自然赋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气势磅礴的雪山、巍峨耸立的峡谷、浩荡奔腾的大河、如镜似玉的湖泊海子、苍凉雄奇的城堡、古朴独特的民居……然而在明代,徐公只能骑马、乘船或步行,对于杀机重重的318线,他或许不知有这些佳境,自然也不可能做细致入微的探险工作。他也是人!假如当初他了解这些.那么他的“滇游”记载会更加生动.他会在滇池呆更长时间。《徐霞客游记》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最感人处在于对当地的地质等描述全是真实的记录一“滇游”中的地方,我大多去过,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是行前仔细再读《徐霞客游记》的缘故吧。我也读过不少摩托车爱好者的旅行文章,他们最爱用的词是“征服”二字。我替他们难过,面对冰雹、雪崩、泥石流等等,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无助与无奈。“征服”应属伟大的壮举之范畴,这与徐公的治学严谨比起来.是在吹牛了——起码不实在!我自小苦练形意、Jk.~l-、少林等功夫.身体壮得像牛——至今不知感冒为何物,也常自比为匈奴族的后代.可在雅山的洪灾面前,我手足无措,也只能仰天长叹!与纪念馆毗邻的“升庵祠”里,曾住过一代“名囚”杨升庵,徐公是地理史上的奇人,却对杨公恭敬有加,喻为“导师”。在建水,杨公所居为福东寺(小桂湖),徐公驻足在接待寺(两寺相邻)。徐公也数次到过高蛲,这就是政府为何要将纪念馆建在“升庵祠”旁的原由。徐霞客不仅开了近代地理学的先河,其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诚挚的爱国情操也成为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徐公的探究精神。既不能以牺牲人类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也不能牺牲各民族群众的物质利益去孤立地谈“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一件大事!我无为,却视杨公、徐公为先贤达人……@ 参考文献:[1] CHINESE ARTS SPARKS FEVER AT CERVANTES FESTIVAL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2007年11期[2] 关于加快达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3] 民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汉字文化》2007年05期[4] 柏林艺术论坛:贫穷但性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5] 艺术北京的亚洲企图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6] 剪纸收藏迎来春天 《西部论丛》2007年11期[7] 浅谈机关文化建设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05期[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发展轨迹 《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悖论?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小论文摘要及答案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摘要]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本文谈一下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 中国古代科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向来不为社会重视,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本文从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古代化学研究的推动。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道士们从神仙方士那里接受了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士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那么,这种不死之药是什么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药之类,因为草木药本身易腐烂,在火中会化为灰烬。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道家炼丹学说把服食还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视对矿物质药材的烧炼。晋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里讲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朱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性状呈红色,经过烧炼(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g)分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炼丹术里重要的药物——水银(道教外丹术中称“玄明龙膏”)。  道教炼丹理论认为经常服用“玄明龙膏”可以成仙,在《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一书中提到“玄明龙膏……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积变又还成丹砂”就是把汞(Hg)与硫磺(S)化合(Hg+S→HgS)变成硫化汞(HgS),性状呈黑色,经过升华成硫化汞的结晶,性状呈红色,即又变成丹砂。黄金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难于溶解。  二、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一方面,道教为了修炼成仙,首先得祛病延年,而医学、药物学正是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医药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还可以治病救人济世。道教通过施药治病接近群众,达到宗教宣传,扩大影响的目的。  道教炼丹家发展成为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种药物,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孙思邈对今天的医学和医学院的学生仍有影响。  道教的外丹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外丹术的发展,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加深了对铅丹(pb3O4)、铅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矿物的产地、特性和用途的了解;并对钠硝石(NaNO3)与芒硝(Na2SO4?10H2O)等形态类似的矿物,有了简易可靠的鉴别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内容。两汉前的医学文献中,基本上无化学药剂,也不使用膏药。  道教徒把药分成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只能治病。这是对药物学的一种分类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注》中对药物作了更详细的分类,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八十多类。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居隐性地位,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会不被重视,但却能够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J]哲学动态,2009(02)。  [2]黄永锋,王艺。道教思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005(04)。  [3]白盾。“中国根柢”何以“全在道教”?——论鲁迅对道教、道家思想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1983(05)。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悖论?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先秦诸子百家、社会动荡,为了站住脚,必须找到靠山,他们就寻找历代君王想用自己的思想抚佐帝王治理国家,各国所用学术不同,并且大量学术并起,所以出现百家争鸣的情况、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小论文摘要及答案解析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摘要]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本文谈一下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 中国古代科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把科学技术当作“奇淫巧技”,向来不为社会重视,但中国却出现了“四大发明”等对世界发展影响深远的科技。这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的影响,本文从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看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在《小杂感》里说到:“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基督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说:“道家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包括各种对传统习俗的反抗,个人从社会上退隐,爱好并研究自然,拒绝出任官职……中国人性格中的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自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从这些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对古代化学研究的推动。  在一般人看来,宗教是迷信,是反科学的。但事实上,道教与古代尚未与冶炼术分家的化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道士们从神仙方士那里接受了追求长生的观念与方法。道士们认为,人可以长生,但要长生,必须服食不死之药。那么,这种不死之药是什么呢?其不可能是草木药之类,因为草木药本身易腐烂,在火中会化为灰烬。由于草木药自身没有坚固性、永恒性,移入人的身体中,自然不能使人长生不死。因此,必须发现一种坚固不朽、无变化的药物,通过服用这种药物,使其不朽性传入人体中,服用者便可以长生不死。这种不朽的药物,就是金丹。“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出生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道家炼丹学说把服食还丹金液看作修行的最上乘的方法,故此十分重视对矿物质药材的烧炼。晋代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里讲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丹砂即朱砂,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性状呈红色,经过烧炼(HgS+O2→Hg+SO2),硫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硫(SO2),把汞(Hg)分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炼丹术里重要的药物——水银(道教外丹术中称“玄明龙膏”)。  道教炼丹理论认为经常服用“玄明龙膏”可以成仙,在《阴真君金石五相类》一书中提到“玄明龙膏……服食一道,有不可思量之功。”“积变又还成丹砂”就是把汞(Hg)与硫磺(S)化合(Hg+S→HgS)变成硫化汞(HgS),性状呈黑色,经过升华成硫化汞的结晶,性状呈红色,即又变成丹砂。黄金不易与其他元素化合,难于溶解。  二、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一方面,道教为了修炼成仙,首先得祛病延年,而医学、药物学正是为了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医药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保健,还可以治病救人济世。道教通过施药治病接近群众,达到宗教宣传,扩大影响的目的。  道教炼丹家发展成为医学和药物学专家。晋葛洪、南天师道代表人物陶弘景都有大量的医学著作,对古代医学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孙思邈,对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著有《备急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合称《千金方》,共收集八百多种药物,5300多个处方。他首创复方,提出一方治多病或多方治一病的方法;主张独立设科,重视妇科和儿科,孙思邈对今天的医学和医学院的学生仍有影响。  道教的外丹术促进了中国古代药物学发展。外丹术的发展,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加深了对铅丹(pb3O4)、铅白[pb(OH)2?2PbCO3]、石灰(CaO)、丹砂(HgS)等矿物的产地、特性和用途的了解;并对钠硝石(NaNO3)与芒硝(Na2SO4?10H2O)等形态类似的矿物,有了简易可靠的鉴别法。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中国药物学的内容。两汉前的医学文献中,基本上无化学药剂,也不使用膏药。  道教徒把药分成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长生不死,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只能治病。这是对药物学的一种分类方法。南朝陶弘景著的《本草集注》中对药物作了更详细的分类,按药物的性能和治疗功效分八十多类。  在中国文化中道教居隐性地位,但它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熔融过程中,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过巨大而复杂的辐射作用,留下它的深刻影响。所以,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在主流的儒家文化社会不被重视,但却能够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詹石窗。关于道教思想史的若干思考[J]哲学动态,2009(02)。  [2]黄永锋,王艺。道教思想学术研究的新成果——《道教科学思想发凡》评介[J]世界宗教研究,2005(04)。  [3]白盾。“中国根柢”何以“全在道教”?——论鲁迅对道教、道家思想的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1983(05)。

文章摘要: 我越来越忧思: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现代化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而成的。是数千年来无数先贤达人大智慧的结晶。所蕴涵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成就的。高楼、汽车、网络……(还有拥挤和污染),在人们日益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那远古的、能给人启迪的、创造了实际价值的传统文化,愈来愈被淡化了,甚至快被部份人遗忘了。 文章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进程 现代化 文章快照: 诺索夫约1O0年,考察的内容及范围也远超过18世纪以前的任何一位地理~.Zl-学家。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其篇幅远超过世界巨著《马可-波罗游记》。其成书时间早成洪堡《新大陆热带地区考察记》约15O年,早于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约200年。他对岩溶洞穴的考察及形成原因的探索,比雷米索夫早约70年;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以及使用专门的地质学名称描述地质现象,早于爱士培尔约150年,早于罗曼约200年;对火山及火山喷出物浮石的考察,比莫洛对雄茨威火山的考察早了70年.比哈顿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戎论早了一个世纪……他是一位杰出的、了不起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他在地理方面的贡献,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包括那些开着越野四驱、肩扛现代高科技设备的地理工作者)!上述所言的地理地貌地质等奇观.在边陲云南均存在,现在已全部开发成旅游景点。他严谨踏实的地理探究,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实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红土地上的人们深深缅怀他,到处都有他的塑像,并借各种方式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这些年,我痴迷于摩托车,更喜欢独自驾车长旅,也正是追随徐公的足迹,意在地理知识上有所获;也和徐公一样,白天背着设备旅行,夜晚则走笔为记……徐公探究地理,我则侧重“人文地理”的写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获益不浅f通读《徐霞客游记》,我不得不说的遗憾是:徐公对现在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线周围数百公里的人文地理探究太少了,尤其是“大香格里拉”。最初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结,这个本应由徐公提出的命题,却由18世纪的西方外国人提出……318线,这是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盆地、高山、湖泊、海子、冰川、雪山……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物并存。而处于横断山区的“大香格里拉”.则是中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大自然赋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气势磅礴的雪山、巍峨耸立的峡谷、浩荡奔腾的大河、如镜似玉的湖泊海子、苍凉雄奇的城堡、古朴独特的民居……然而在明代,徐公只能骑马、乘船或步行,对于杀机重重的318线,他或许不知有这些佳境,自然也不可能做细致入微的探险工作。他也是人!假如当初他了解这些.那么他的“滇游”记载会更加生动.他会在滇池呆更长时间。《徐霞客游记》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最感人处在于对当地的地质等描述全是真实的记录一“滇游”中的地方,我大多去过,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是行前仔细再读《徐霞客游记》的缘故吧。我也读过不少摩托车爱好者的旅行文章,他们最爱用的词是“征服”二字。我替他们难过,面对冰雹、雪崩、泥石流等等,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无助与无奈。“征服”应属伟大的壮举之范畴,这与徐公的治学严谨比起来.是在吹牛了——起码不实在!我自小苦练形意、Jk.~l-、少林等功夫.身体壮得像牛——至今不知感冒为何物,也常自比为匈奴族的后代.可在雅山的洪灾面前,我手足无措,也只能仰天长叹!与纪念馆毗邻的“升庵祠”里,曾住过一代“名囚”杨升庵,徐公是地理史上的奇人,却对杨公恭敬有加,喻为“导师”。在建水,杨公所居为福东寺(小桂湖),徐公驻足在接待寺(两寺相邻)。徐公也数次到过高蛲,这就是政府为何要将纪念馆建在“升庵祠”旁的原由。徐霞客不仅开了近代地理学的先河,其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诚挚的爱国情操也成为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徐公的探究精神。既不能以牺牲人类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也不能牺牲各民族群众的物质利益去孤立地谈“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一件大事!我无为,却视杨公、徐公为先贤达人……@ 参考文献:[1] CHINESE ARTS SPARKS FEVER AT CERVANTES FESTIVAL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2007年11期[2] 关于加快达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3] 民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汉字文化》2007年05期[4] 柏林艺术论坛:贫穷但性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5] 艺术北京的亚洲企图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6] 剪纸收藏迎来春天 《西部论丛》2007年11期[7] 浅谈机关文化建设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05期[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发展轨迹 《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小论文摘要及答案总结

那你直接去找下(社会科学前沿)上的文献吧

你去参考下(社会科学前沿 )这本期刊,找一些自己想参考的论文,参考下吧

文章摘要: 我越来越忧思:中国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现代化的威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其历史进程中不断建构而成的。是数千年来无数先贤达人大智慧的结晶。所蕴涵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基础而成就的。高楼、汽车、网络……(还有拥挤和污染),在人们日益追求现代化的同时。那远古的、能给人启迪的、创造了实际价值的传统文化,愈来愈被淡化了,甚至快被部份人遗忘了。 文章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进程 现代化 文章快照: 诺索夫约1O0年,考察的内容及范围也远超过18世纪以前的任何一位地理~.Zl-学家。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其篇幅远超过世界巨著《马可-波罗游记》。其成书时间早成洪堡《新大陆热带地区考察记》约15O年,早于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旅行记》约200年。他对岩溶洞穴的考察及形成原因的探索,比雷米索夫早约70年;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以及使用专门的地质学名称描述地质现象,早于爱士培尔约150年,早于罗曼约200年;对火山及火山喷出物浮石的考察,比莫洛对雄茨威火山的考察早了70年.比哈顿提出岩石起源的火戎论早了一个世纪……他是一位杰出的、了不起的地理学家、探险旅行家、游记文学家。他在地理方面的贡献,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包括那些开着越野四驱、肩扛现代高科技设备的地理工作者)!上述所言的地理地貌地质等奇观.在边陲云南均存在,现在已全部开发成旅游景点。他严谨踏实的地理探究,给云南人民带来了实惠,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红土地上的人们深深缅怀他,到处都有他的塑像,并借各种方式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这些年,我痴迷于摩托车,更喜欢独自驾车长旅,也正是追随徐公的足迹,意在地理知识上有所获;也和徐公一样,白天背着设备旅行,夜晚则走笔为记……徐公探究地理,我则侧重“人文地理”的写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获益不浅f通读《徐霞客游记》,我不得不说的遗憾是:徐公对现在从上海到西藏樟木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线周围数百公里的人文地理探究太少了,尤其是“大香格里拉”。最初我心中始终有一个结,这个本应由徐公提出的命题,却由18世纪的西方外国人提出……318线,这是一条中国、乃至世界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盆地、高山、湖泊、海子、冰川、雪山……优美壮丽同在.幽景旷物并存。而处于横断山区的“大香格里拉”.则是中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大自然赋予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气势磅礴的雪山、巍峨耸立的峡谷、浩荡奔腾的大河、如镜似玉的湖泊海子、苍凉雄奇的城堡、古朴独特的民居……然而在明代,徐公只能骑马、乘船或步行,对于杀机重重的318线,他或许不知有这些佳境,自然也不可能做细致入微的探险工作。他也是人!假如当初他了解这些.那么他的“滇游”记载会更加生动.他会在滇池呆更长时间。《徐霞客游记》文风朴实,文字清新.最感人处在于对当地的地质等描述全是真实的记录一“滇游”中的地方,我大多去过,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许是行前仔细再读《徐霞客游记》的缘故吧。我也读过不少摩托车爱好者的旅行文章,他们最爱用的词是“征服”二字。我替他们难过,面对冰雹、雪崩、泥石流等等,人在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无助与无奈。“征服”应属伟大的壮举之范畴,这与徐公的治学严谨比起来.是在吹牛了——起码不实在!我自小苦练形意、Jk.~l-、少林等功夫.身体壮得像牛——至今不知感冒为何物,也常自比为匈奴族的后代.可在雅山的洪灾面前,我手足无措,也只能仰天长叹!与纪念馆毗邻的“升庵祠”里,曾住过一代“名囚”杨升庵,徐公是地理史上的奇人,却对杨公恭敬有加,喻为“导师”。在建水,杨公所居为福东寺(小桂湖),徐公驻足在接待寺(两寺相邻)。徐公也数次到过高蛲,这就是政府为何要将纪念馆建在“升庵祠”旁的原由。徐霞客不仅开了近代地理学的先河,其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诚挚的爱国情操也成为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徐公的探究精神。既不能以牺牲人类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为代价去发展经济,也不能牺牲各民族群众的物质利益去孤立地谈“保护”。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这是一件大事!我无为,却视杨公、徐公为先贤达人……@ 参考文献:[1] CHINESE ARTS SPARKS FEVER AT CERVANTES FESTIVAL 《中外文化交流:英文版》2007年11期[2] 关于加快达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3] 民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汉字文化》2007年05期[4] 柏林艺术论坛:贫穷但性感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5] 艺术北京的亚洲企图 《艺术当代》2007年06期[6] 剪纸收藏迎来春天 《西部论丛》2007年11期[7] 浅谈机关文化建设 《鞍山社会科学》2007年05期[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发展轨迹 《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我建议你看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论文摘要及答案高中

我把近万年的中国陶瓷史划分为蒙昧、萌芽、建制、高峰、独秀等五个不同时期,并加以述说。  中国陶瓷的蒙昧时期(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13世纪)  陶器的诞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火的使用。大约在170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被焙烧的土地或粘土会变得坚硬,这给了原始先民以灵感,由此而发现了陶器。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认为,制陶术的发明“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食物的来源,从而开始过定居生活”。据传在炎帝神农氏时代,人们还发明了制陶技术。《周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崭新的一页,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项技术革命。虽然远古陶器原料粗糙、造型简单、烧成温度偏低,但这毕竟是人类利用化学变化制造器物的尝试,它的发明,大大地改进了原始先人的生活质量。  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上,这时的陶器制造还处于一个蒙昧时期,尽管它是那样的五光十色,那样的绚丽多姿,但相对精美的瓷器制造工艺而言,一直处于懵懵懂懂的初级阶段。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发现了大量早期制陶遗迹,如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陶罐、广西桂林甑皮岩残灰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此外还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7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彩陶、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的黑陶等。让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4000多年前龙山文化薄如卵毂的蛋壳黑陶,至今无法仿造出来。先民用神奇的双手,借助天地间的圣火烧制黑陶,再一次有力地印证了华夏文明的演进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连续性和统一性,可中国各地的考古证明,各地区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有自己的文化源头。  我曾前后实地考察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溪遗址、仰韶遗址、马家窑遗址、龙山遗址、大汶口遗址、良渚遗址、红山遗址、三星堆遗址以及西藏、新疆、青海等广大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并对其进行了大量比较鉴别。陶器的发明并不是某一个地区或某一个部落古代先民的专利品,任何一个古代农业部落和人群,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都能在各自独立的环境中创造出来,欧洲已发现二三万前的陶器。我所见到的这些文化遗存,可以说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而决不是所谓“中国文明西来说”,不是中国史前文化只是仰韶彩陶文化和龙山黑陶文化的概念,也不是在近代中国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中华文明起源于中原而后光被四夷”的观点。“文明西来”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虽然已知欧洲制陶历史早于中国,但要从欧洲流传过来,几乎没有可能性。当年发现马家窑文化的瑞典人安特生曾宣扬此说,但到了晚年也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很大,高山、大川、森林、沙漠等造成阻隔,不同地区形成不同文化的特点,导致中华文明起源是多元的,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融合,丰富内涵,最终逐步走向一体化,成为大中华的主流文化,这犹如无数条涓涓细流最终汇入浩瀚的长江、黄河一样。  陶器制造和使用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相对以后发明创造的瓷器而言,它似乎处于一个孕育时期。人们仔细鉴赏这一时期的灰陶、彩陶、黑陶、白陶等,从中可以汲取智慧,诱发灵感,激扬豪情与自信,在精神上获得巨大享受。  中国陶瓷的萌芽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公元1世纪)  中国瓷器经过古陶器漫长的孕育,终于在希望的原野上萌芽。大约在夏商之际,原始瓷器发轫于赣、浙一带。商代中晚期的“原始青瓷”已经像模像样了,它可能为我国瓷器的鼻祖,属于瓷器的萌芽时期,这为瓷器的发明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尽管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瓷,但那只是偶然的现象,还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当商代冶炼青铜的炉火在神州大地闪烁以后,陶艺的光彩就日趋黯淡。此时,原始青瓷终于横空出世,光耀神州。瓷器生产要具备下列条件:1、瓷土须是高岭土;2、要有玻璃质感的釉色;3、通常烧制的温度在1200~1300℃。与陶器相比,瓷器具有质地坚硬和清洁美观的优点,敲击声清脆悦耳。当中原国家大规模铸造精美的大型礼器以祭祀冥冥之中的神明时,越人却用珍贵的青铜铸造工具、农具和兵器,脚踏实地面对现实,努力务实地发展经济,将“耕战”视为国家事务的重中之重。越人依山势建造龙窑,提高了窑炉温度。采用泥条盘筑法为成型工艺,在原始瓷器上施薄薄的青黄色釉,又因釉中含铁,瓷器呈青绿色,故名青瓷。  去年春天,我在江西考察古窑遗址时,同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先生告诉我:商代最大的窑场已在鹰潭市童家镇角山被发现,据专家对原始青瓷测试数据表明,它和近现代瓷器没有什么区别,遗址面积3万余平方米,已揭露400平方米,发现馒头窑和龙窑炉近10座,先后出土完整和已修复器物570余件,器形有鼎、壶、尊、豆、碗、瓮等,流行圜底器、三足器和非常少见的平底器。装饰纹样最多的是云雷纹、方格纹、叶脉纹、弦纹等。我在浙江湖州考察时见过商晚期原始青瓷,在德清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原始青瓷的碎片。在萧山、诸暨、绍兴交界处考察印象特别深刻,那里有质量很高的原始青瓷,春秋时期这里好似今天的经济开发区:烟囱林立,作坊满地,窑场遍布,是当时手工业制陶和交易的中心,这为越国赢得巨大的利润,也为最终越人击败吴国,作好了财力上的准备。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青瓷,比以前规范,胎泥精选,釉料配制,拉坯由手工盘条改进为轮制,器型纹饰部分借鉴青铜工艺渐趋美化。这证明长江流域、南方地区在商代同样有发达的文明。  秦汉之际的原始青瓷技术从理论上讲应该不断前进,但事实却出现了大倒退。战国末年空前的征战,引发社会动乱,导致原始青瓷技术发展的停顿,甚至中断。秦汉的原始瓷好像完全是另起炉灶的,看不到直接的传承关系,故只能称之为“釉陶”。但是原始瓷在越国故地复兴,又似乎说明原始瓷的工艺传统和影响并未完全断绝。秦汉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钟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装饰的纹样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等为主,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常用的S纹等装饰。  汉代由于社会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较快,厚葬风气在民间普遍盛行,从墓葬出土来看,器物还是沿袭仿造青铜礼器随葬的旧俗。西汉晚期烧制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以盘、罐、碗、耳杯等为主,同时出现了屋、仓、猪栏、羊舍、牛羊鸡犬等明器和瓷塑。我们在浙江汉代龙窑遗址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始瓷向瓷器演进的整个过程,青瓷终于随着社会进步从萌芽走向成熟,这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陶瓷的建制时期(约公元2世纪—约公元6世纪)  凝聚着古越人智慧结晶的龙窑技术及其产品在浙江大地上日臻完善,在经历战国秦汉数百年的动荡与停滞以后,东汉晚期以上虞小仙坛窑址为代表的宁绍平原东部地区,终于率先烧制出成熟瓷器,瓷器完成了历史上的“隶变”,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碑,中国瓷器从此走进了建章立制的伟大新时代。中国是陶瓷的故乡,“China”迈向世界,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从上虞县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细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得相当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澈淡雅,秀丽美观。越人率先奏响了成熟瓷器诞生的前奏曲,并最终成就了青瓷的发明创造。这件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事件在浙江完成,是越人智慧、创造力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  瓷器比陶器坚固耐用,清洁美观,造价低廉;原料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容易推广烧制。瓷器这一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华大地茁壮成长。东起东南沿海的江、浙、闽、赣,西达长江中上游的两湖、四川都相继设立瓷窑,分别烧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南方的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等窑炉林立,争奇斗艳,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其中以越窑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器型更趋完备,成为引领瓷器潮流的带头羊。  瓷器到了三国时,吴国统治者盛行以青瓷陪葬。对平民百姓来说,价廉物美的随葬器皿莫过于陶瓷制品。厚葬之风对制瓷业的刺激作用是可以想见的,更促使青瓷制作技艺提高。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生产跃进时期,晋代首次出现了中国文字史上的“瓷”字,“晋瓷”不仅数量多,而且器型更加丰富多彩。青瓷制瓷区域也由南及北推进,特别是北方山东淄博窑在北齐时期已生产优质青瓷。我到淄博窑考察过,那里的青瓷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都是仿造南方越窑的。青瓷一统天下,烧制的地域进一步扩大,但此时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釉瓷被发现。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民族的融合及佛教文化的传入,促使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青瓷、白瓷、黑瓷的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建制已大功告成。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从出土文物看来,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北齐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的白瓷。隋大业四年(608年)的李静训墓,也出土了一批白瓷器,胎质洁白,釉面光润,其中的龙柄双边瓶和白瓷龙柄鸡头壶为最精。有了白瓷,才可能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可能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黑瓷的原产地在浙江德清,我前年在遗址考察时还拾得春秋时代的褐黑釉瓷片,可见黑釉瓷产生也有漫长的孕育发展过程。东晋之后,北方也开始烧制黑瓷。河北平山县北齐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标志着北齐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黑瓷。这一切都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打下坚实基础,也是唐宋瓷业高峰时期到来的序曲。

中国陶瓷  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四大发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陶瓷了。中国的英文名称(chlna),就由此而来。但大多数并不了解陶瓷。在他们眼里,陶瓷一体,事实上,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物。陶产生在先,用粘土制坯;瓷产生在后,用瓷土制坯,而且两者烧制的窑温度也不相同。   古代陶瓷的发展(以下主要是讲古代陶瓷的发展一事)                 早在新时期期时,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发展史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了实用主义,出现了只作为装饰功用的产品。殷商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初具雏形。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瓷器是青瓷。与比陶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而且表面涂上了一层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算是进步。但在早期,经常出现露胎流釉的现象。这是由于在制坯时,瓷胎涂满釉质。在烧制过程中釉质受热熔化,变为液体,流到地面上,冷却后又变回固态,把瓷器与地面粘连起来。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这样的情况,师傅们只能用小榔头敲击瓷器底部,以把它同地面分开。这是个投鼠忌器的过程,力道的把握非常困难,劲小了,根本敲不下来;劲大了,又会使瓷器上产生裂纹,影响品质,甚至会把瓷器打碎,那前面的所做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后来有人发明了“半釉”法,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就是在制胎时只把釉质涂在器物的上半部分,并且稍微涂得厚一点。烧造时釉质受热后向下流,流到器物最底下刚好流完,而不会滴到地面上,这样冷却后就不会和地面发生粘连,很容易的就可以拿起来了。   东汉时,浙江的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但是它已经得意不了多久了因为,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兴起,并在青瓷的强大统治下顽强地生根发芽。经过岁月的洗礼,唐朝时已经和青瓷分庭抗礼。两者各领风骚,有“南青北白”之说。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唐三彩的马。  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残缺。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制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但非常适合佛像,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这个时期,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所谓“官搭民烧”,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制造工作外包给民窑。由专门的机构设计好瓷器的样子,同时计算好所需银两的数目,一并交给民窑。民窑拿着银两去购买原料,按要求进行烧制。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合规定,或者制作过程中出现事故,导致原料无法使用,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掏钱承担。无论返工多少次,朝廷绝不再播一两银子,根本不会去管民窑是赚还是赔。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自负盈亏。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许多学者都把官搭民烧归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因为朝廷可以凭借皇权,肆意压低价格。但我认为这样简单的评价有失偏颇。实际上,当时参加“官搭民烧”的民窑中,真正赔钱的极少。原因有三:一是参加御用瓷器的烧制,有助于提高民窑的生产技术和效率,在提高瓷器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因为是在和皇家做生意,窑厂的腰杆就硬了,这相当于做了广告,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参加官搭民烧的窑厂同时也生产民用的瓷器,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窑厂的产品要高,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总之,因为烧御用瓷器所赔的钱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赚回来,还会有丰厚的盈余。由此可见,“官搭民烧”促成了朝廷和民窑的双赢,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制度,否则它不会延续百年。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下帷幕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发展史,它虽然是以衰退而告终,但是它给后人留下的这份珍贵而又丰富的遗产,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中国陶瓷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7000-8000年,我国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由于当时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很低下,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不高,因而导致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粗糙、古朴制作不精良的特点。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十几个文化遗址的挖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原始彩陶器彩绘纹饰又多以几何形出现,手法粗糙,构图新颖流畅,表现了当时中国制陶的技艺水平。龙山文化的黑陶少有装饰,却整体浑圆端正,器壁薄而均匀,表现出惊人的技巧。  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并没有多大的发展。  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 两汉时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文化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得名,一般作为陪葬品,分为器皿、人物、动物,是我国古代陶器工艺的精品。  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定窑,也称粉定,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沿上不施釉,俗称“芒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官窑的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润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哥窑,又称章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祢足珍贵。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宋瓷在工艺上取得较高成就,形成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饰方法多种多样。官私名窑名瓷都风格各异,有的清秀、有的浑厚、有的典雅、有的绚丽、有的淳朴、有的民间色彩浓厚、百花争艳,个现独特的风格之美。 元代由于战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新创新,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明代以前陶瓷釉色以青为主,明代以降则白瓷为大宗,为瓷器的装饰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初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人了一个繁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