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为什么不同

发布时间:2024-07-03 15:31:42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为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可以分为论证性和考证性的论文两种。至于学术专著,不在此篇讨论之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学术专著的写作也是以单个问题的研究和单篇文章的论述作为基础的。曾有专家指出,在学术研究方面,“先成文,后成书”就是这个道理。考证性的论文,主要就是利用已经发掘和发现的新材料,对某一问题进行考证,去伪存真,辨别真假。这种考证性的论文,也并不是只存在于考古学和对古代史的某些分析和研究中,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也非常必要。比如,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一些著作、手稿,也需要我们进行考证研究和进行必要的校勘,有的属于翻译的问题,有的则属于早期和后期文章的比较研究问题。学位论文是我们在经过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后,为了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而撰写的论文。学位论文与学术论文没有本质区别,除去学术论文的本质要求以外,学位论文还要求我们把某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论文中去,也就是说在学位论文中要反映出自己在某一阶段学习的成果和实际水平。再就是学位论文有一定的字数要求,篇幅比较长。一般来说,学士学位论文1万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3至5万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8至12万字左右,分析和论述得比较系统、细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实际上也是个学风不正的问题,学位论文越写越长,越来越厚。好像只有字数多才有价值,才是好的论文。其实,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学位论文的价值并不在于其字数的多少,而在于有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创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本院校,学校的强势专业是木工工程一类的建筑专业,再就是学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不错,比如,环境艺术设计,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交大的矿业学院,学校是二本院校,学校有一本专业,在二本院校来说,西安科技大学还可以,但是西安最好的二本院校是西安理工大学,学校的优势专业不同,没办法做比较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金融、经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计算机、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众多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对某些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应用数学也是数学新问题的重要来源。本学科致力于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计算、计算机技术、信息与控制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模糊控制理论与运用、微分方程应用以及优化理论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的专业优势。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功底及运用数学理论和工具进行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解决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了解学科当前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在某些应用方向受到专门的科研训练且掌握教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VC++、Matlab等软件,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现代工程技术,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结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语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它实际工作。本学科已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术自主、争辩自由”的良好科研氛围,是的人才培养、求是创新的基地。本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在研究生培养中,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瞄准应用数学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并结合实际科研任务,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合作精神。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工程计算与软件开发、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决策科学和优化理论。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是个工程领域众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工程力学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与相互促进、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是力学与工程密切结合的产物。工程力学已在土木、机械、矿山、水利、交通运输、自动化技术、材料与加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学科以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实验技术解决在机械、土木和矿业等重大工程领域中与力学相关的各种工程问题,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和力学理论基础,在特色领域与交叉学科中具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力学学科在多年的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科研队伍。工程力学学科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共发表了150余篇各类学术论文,其中3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多项教学和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转子动力学、结构振动及其控制、结构强度、疲劳断裂和损伤、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岩土断裂损伤、位移反分析、结构大变形、岩体稳定性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已经形成了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岩土力学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等多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2、岩土力学与工程3、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4、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固体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和材料强度、港督、稳定性及材料本构关系问题的一门科学。本学科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理科和工科的双重特点。固体力学主要致力于工程结构在外界因素下发生的变形、破坏规律及本构关系的理论、方法研究。特别侧重于采用计算机技术求解工程与力学相关的偶合问题,应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结构的损伤与断裂、动力学效应及工程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提供分析和预测手段,具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处于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损伤与断裂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在岩土力学数值计算、岩土损伤与断裂理论、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疲劳断裂与寿命估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动态仿真技术,以及工程材料柳编、动力、大变形分析、结构稳定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在军工、交通、水利水电、城镇、矿业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2、损伤与断裂力学3、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4、振动理论与应用 物理电子学学科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该学科发展迅速,不断促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发展,成为下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重要领域。理学院物理电子学学科设有微型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激光物理与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研究方向,现已形成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先进的物理电子学学科实验室,学科团队凝聚力强,科研实力雄厚,在微型传感技术、功能材料与薄膜和光学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现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6人,博士8人,博士后3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4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国内核心多篇,出版著作6本,获批国家专利5项。物理电子学学科将物理电子技术与我校地矿特色紧密结合,以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要导向,遵循我校未来重点发展地矿特色学科趋势,学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现主要面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和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并欢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集成电路与系统、机电设计与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及单片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报考。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为负数

这个一定得看你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教育部规定:大专生报考研究生,必须在获得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符合研究生招生单位的其他要求。 以下几点很重要:1-有的名校注明了不招同等学力的考生。2-有的学校要求同等学力的考生必须在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者要求你通过cet六级,专业八级;有的要求你自修过报考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并出具证明。3-同等学力考生通过初试后会加试两科考试。4-在复试阶段的面试程序,导师会更加严格地考核同等学力考生。 以上苛刻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不欢迎”同等学力考生。 太阳能发电是半导体物理中涉及的问题。对于你的专业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从太阳能发电看来应该与物理学有关,在这方面北京理工大学最好的。 祝你成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本院校,学校的强势专业是木工工程一类的建筑专业,再就是学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不错,比如,环境艺术设计,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交大的矿业学院,学校是二本院校,学校有一本专业,在二本院校来说,西安科技大学还可以,但是西安最好的二本院校是西安理工大学,学校的优势专业不同,没办法做比较

西安科技大学更好一些,尤其是在学术研究方面:1、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科研成果“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6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15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78余项,授权专利3800余项。 2019年,学校64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其中面上项目27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 ,资助数位列全国第151位,省属高校前三,资助直接费用2556万元。3、学术资源截至2018年12月,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531万册,其中纸质文献资料8万册,电子图书27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554种,电子版全文期刊4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60个。馆藏文献以煤炭矿业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为特色,以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机械、材料、地质、环境、建筑等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法、艺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图书馆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煤炭数字图书馆等39个中文数据库。陆续引进了SCI、Ei、Elsevier SD、IEL、Springerlink、EBSCO、ACM、ASCE、ACS、ASME、PQDT中国国外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科技报告全文数据库、国道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库等21个外文数据库。另外自建数据库10个,收藏有6000多种多媒体光盘,同时还收藏有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西安科技大学的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12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4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7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成都理工大学目前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体育教学部,同时设有研究生部、沉积地质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以理工为主,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农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有62个本科专业、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37人,硕士研究生2069人,博士研究生552人。在编教职工224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9人,教授171人,副教授310人,其中有3人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2人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6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人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获“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23人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8人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学校是我国重要的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之一,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1个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校52年来,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近1000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750项(次),发表论著1万余篇(部)。学校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近年来组队参加 “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 英语演讲等重要赛事,获得国际奖9项、省部级和国家级奖励40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田径、羽毛球、攀岩、健美操锦标赛前八名20余项次,省市高校田径、篮排球、健美操等团体和个人前八名近40余项次;获得全国、省市级大学生艺术专业比赛含金奖在内的各类奖励50余项次。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待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外国专家及留学生来校讲学、留学,出访近500余人次,开展了300余项科研合作。学校还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主办学术期刊6种,其中核心期刊4种。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独立学院和多个联合办学点,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博物馆是一座在西部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以地学类为主的自然博物馆,馆藏标本6万余件,其中不乏国家以及世界级的精品和珍品,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重庆大竹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博物馆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首批建设的数字博物馆,并获得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级别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基地称号。学校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154万册,中文电子全文图书约70万种,中外文电子全文期刊2万多种,并且集藏、借、阅、咨一体化和印刷性文献与数字化信息相统一。学校档案馆馆藏丰富、管理规范、分类科学,是四川高校少数获“科技事业单位档案馆国家一级”称号的档案馆之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作风、“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治学理念,以服务行业、服务桑梓为己任,为国家输送了9万多名各类毕业生,他们绝大部分已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或管理骨干,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和管理专家,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中央、沪蓉高速公路起点、多条重要交通干线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学校师生员工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以豪迈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为建设显著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要求为什么

有违纪处分不能拿到学位证者可发表学术论文抵消处分。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不过者可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代替。出国留学、交流,论文发表是硬条件。想拿国家奖学金者,一篇论文可加4-10分(国家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考研、保研者发表论文可在面试时加分,提高通过率。发表论文属于自己的一个科研成果,在毕业找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发表的论文让自己的简历更丰富哦~上述这几点都是可以在大多数高校中有明文规定的,是有据可寻的哦!每年都有一些大学的学生找我们发表论文,用于评奖评优,考研保研,以及由于作弊、四级不过导致拿不到学位证,最终也都用上了,我们可以安排的期刊有近千种,会根据您的需要推荐合适的期刊,不同的期刊价格不一样,需要的话一定要早做准备,因为发表论文有一定的周期,并不是今天安排明天就可以收到杂志。有违纪处分不能拿到学位证者可发表学术论文抵消处分。计算机二级、英语四级不过者可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代替。出国留学、交流,论文发表是硬条件。想拿国家奖学金者,一篇论文可加4-10分(国家奖学金金额为8000元)。考研、保研者发表论文可在面试时加分,提高通过率。发表论文属于自己的一个科研成果,在毕业找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发表的论文让自己的简历更丰富哦~【专业发表9年】上述这几点都是可以在大多数高校中有明文规定的,是有据可寻的哦!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总的情况是硕士要求发一篇核心期刊,博士的话要发一篇SCI。一般硕士研究生毕业现在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研究生一般要而且要求很高,具体还要看学校的规定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为多少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二本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本院校,学校的强势专业是木工工程一类的建筑专业,再就是学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不错,比如,环境艺术设计,西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交大的矿业学院,学校是二本院校,学校有一本专业,在二本院校来说,西安科技大学还可以,但是西安最好的二本院校是西安理工大学,学校的优势专业不同,没办法做比较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金融、经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计算机、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众多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对某些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应用数学也是数学新问题的重要来源。本学科致力于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计算、计算机技术、信息与控制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模糊控制理论与运用、微分方程应用以及优化理论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的专业优势。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功底及运用数学理论和工具进行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解决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了解学科当前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在某些应用方向受到专门的科研训练且掌握教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VC++、Matlab等软件,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现代工程技术,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结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语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它实际工作。本学科已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术自主、争辩自由”的良好科研氛围,是的人才培养、求是创新的基地。本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在研究生培养中,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瞄准应用数学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并结合实际科研任务,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合作精神。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工程计算与软件开发、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决策科学和优化理论。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是个工程领域众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工程力学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与相互促进、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是力学与工程密切结合的产物。工程力学已在土木、机械、矿山、水利、交通运输、自动化技术、材料与加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学科以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实验技术解决在机械、土木和矿业等重大工程领域中与力学相关的各种工程问题,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和力学理论基础,在特色领域与交叉学科中具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力学学科在多年的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科研队伍。工程力学学科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共发表了150余篇各类学术论文,其中3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多项教学和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转子动力学、结构振动及其控制、结构强度、疲劳断裂和损伤、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岩土断裂损伤、位移反分析、结构大变形、岩体稳定性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已经形成了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岩土力学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等多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2、岩土力学与工程3、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4、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固体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和材料强度、港督、稳定性及材料本构关系问题的一门科学。本学科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理科和工科的双重特点。固体力学主要致力于工程结构在外界因素下发生的变形、破坏规律及本构关系的理论、方法研究。特别侧重于采用计算机技术求解工程与力学相关的偶合问题,应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结构的损伤与断裂、动力学效应及工程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提供分析和预测手段,具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处于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损伤与断裂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在岩土力学数值计算、岩土损伤与断裂理论、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疲劳断裂与寿命估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动态仿真技术,以及工程材料柳编、动力、大变形分析、结构稳定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在军工、交通、水利水电、城镇、矿业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2、损伤与断裂力学3、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4、振动理论与应用 物理电子学学科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该学科发展迅速,不断促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发展,成为下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重要领域。理学院物理电子学学科设有微型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激光物理与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研究方向,现已形成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先进的物理电子学学科实验室,学科团队凝聚力强,科研实力雄厚,在微型传感技术、功能材料与薄膜和光学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现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6人,博士8人,博士后3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4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国内核心多篇,出版著作6本,获批国家专利5项。物理电子学学科将物理电子技术与我校地矿特色紧密结合,以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要导向,遵循我校未来重点发展地矿特色学科趋势,学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现主要面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和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并欢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集成电路与系统、机电设计与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及单片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报考。

西安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要求为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是二本院校。

学院是西安科技大学下辖的二级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创办于1960年,文革中被迫停办。1980年恢复办学,成立西安矿业学院函授部。1994年在原函授部的基础上组建了成人教育学院,2005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其职能业务由过去单一的成人教育扩展为成人学历教育、各类培训和面向煤矿系统单独考试、单独招生的普通高等教育。学院既是独立的办学实体,又是全校成人教育的专职管理机构。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现设有4个科室,管理人员16名,成人在籍学生8000余人,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煤炭行业单考单招在籍学生559人。1办学宗旨编辑西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始终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突出为成人学习服务的方向,始终把握为在职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为导向,在招生领域突破过去单一的煤炭行业,努力延伸,开拓市场,拓宽到电力系统、金融、石化等领域,形成本科、专科、专升本、二学历,业余、脱产、岗位培训、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多规格、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体系。尤其自1998年以来逐步形成成人教育 以机制求活力,实行目标管理,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入手,全方位开拓办学思路。以市场需求定计划,以规模质量求发展,以特色铸品牌,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努力拓宽办学领域。初步走出了面向社会,依托企业,校企结合,学校与企业、地方政府联合的办学之路。确立了自己的办学机制,奠定继续教育的发展基础,通过联合办学拓宽办学渠道的办学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扩大了西安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在西北、西南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开设专业编辑逐步形成了西安科技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学院广开办学渠道,坚持深入社会、厂矿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开设社会、企业需要和受欢迎的专业。目前本科专业设有采矿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勘查技术与工程、英语、旅游管理等16个专业,专科专业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工业与民用建筑、文秘、会计电算化、安全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影视表演艺术、旅游管理、计算机及应用等15个专业。在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四川、河南、陕西等省份先后设立21个函授站,覆盖了西南、西北地区,内蒙古西部,方便了在职人员的学习,较好的完善了学校--继教院--函授站--教学班四级管理体系,形成了函授、脱产、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形式。且单考单招恢复了原矿业学院采矿六个本专科专业。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从2000年招生618人到2007年招生人数2800余人,在陕西名列前茅。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8000余人,其中脱产生400余名,函授生7600余名,培养层次有本科、专科、专升本、每年各类培训达1000人次。普通高等教育面向煤炭行业。单独考试单独招生在籍学生559人。3对外合作编辑坚持面向社会、依托市场、校企合作、联合共建的原则,依据企业不同需求,设置所需专业,实行定单式培养。先后与神东公司、陕西各矿务局、榆神矿区、青海西部矿业公司、窑街矿务局、靖远矿务局、新疆地矿系统、神木煤炭局、府谷煤炭局、中煤南梁矿业公司、四川华莹山矿务局、芙蓉矿务局、鲁能陕西府谷能源公司等联合举办采煤、矿山机电、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为煤炭企业培养紧缺的人才。与陕西地方电力公司合作培养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人才,与银行系统联合培养了一批金融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学院从1998年来经济效益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全额负担人员的工资和岗位津贴,补贴及学院日常运转费用,教学及管理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了学费及各项收入近千万元。学院经过多年的努力累计结余900余万元办学经费。学院恢复举办成人教育以来,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他们中绝大部分成为所在企业的技术骨干和领导干部。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余人分别担任了矿处级领导干部,其中有20余人担任厅局级领导。西安科技大学1966级函授毕业生经天亮现任中煤集团总经理。2008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85届电气自动化本科毕业生沈浩从基层由所长,处长,局长干起,现已担任陕西第一大企业-陕西延长油矿集团董事长,并被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员。其余大多坚守在煤炭企业局。公司领导岗位上。他们的扎实工作和为国民经济建设付出的努力,已赢得了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院严格加强教学组织,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配套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做到了每个专业有计划,每门课程有大纲。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依法治教、严格治教,严格按照企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授课,依据函授学生的特点组织面授和辅导。学院始终坚持在函授生中狠抓自学、面授、实践、考试和毕业设计等五个重要环节,始终坚持由学院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派人送卷巡考、统一阅卷登分的四统一考试制度,统一来校做毕业设计,严把教学的各个环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4学院领导编辑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苏更生,男,高级工程师,汉族,1959年9月生,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1976年参军入伍,历任卫生员、班长、分队长等职务;1983年毕业于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矿井建设专业,1997年毕业于陕西省委党校党政领导干部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83-1992年先后在西安矿业学院采矿系、建工系和组织部工作,任办公室主任、秘书等职,1993年任人事处副处长。1996年任离退休党总支书记,1998年任地质系党总支书记,2002年3月任西安科技学院建工系党总支书记,同年9月任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先后撰写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论文20余篇,发表18篇,主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三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3项。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杨梅忠,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地质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兼任陕西省地质学会、西安地质学会、陕西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矿区环境治理与恢复、矿山地质灾害勘察、评估与治理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4部,多次获省部级、厅局级表彰和奖励。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吕晓军,男,中共党员,工程师,硕士;1999年山西大学本科毕业,2007年取得西安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继续教育学院分工会主席;十年来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党务及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主持参与完成纵向研究课题2项;曾获“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科技大学勤廉兼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福民,男,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煤炭企业管理专业,现任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省部级统编教材8部,主持和参加了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获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负责和参与了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要研究方向:能源经济与战略、资本经营与公司理财、投资项目评价。继续教育学院原党总支书记沙保胜,男,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原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现负责单考单招专项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大学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20多年来先后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篇,曾两次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两次获学校优秀党员。在高校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管理、金融、经济、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计算机、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众多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对某些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应用数学也是数学新问题的重要来源。本学科致力于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数学计算、计算机技术、信息与控制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工程计算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模糊控制理论与运用、微分方程应用以及优化理论研究等方向为主要特色的专业优势。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功底及运用数学理论和工具进行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解决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了解学科当前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在某些应用方向受到专门的科研训练且掌握教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VC++、Matlab等软件,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或运用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现代工程技术,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结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语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与应用数学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它实际工作。本学科已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学术自主、争辩自由”的良好科研氛围,是的人才培养、求是创新的基地。本学科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在研究生培养中,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瞄准应用数学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并结合实际科研任务,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使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较强的创新合作精神。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工程计算与软件开发、微分方程及其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决策科学和优化理论。 工程力学是力学与现代工程技术交叉发展的一门力学分支学科,是个工程领域众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工程力学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与相互促进、融合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是力学与工程密切结合的产物。工程力学已在土木、机械、矿山、水利、交通运输、自动化技术、材料与加工、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航空与航天及国防建设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学科以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及实验技术解决在机械、土木和矿业等重大工程领域中与力学相关的各种工程问题,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和力学理论基础,在特色领域与交叉学科中具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程力学学科在多年的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科研队伍。工程力学学科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共发表了150余篇各类学术论文,其中3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多项教学和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在转子动力学、结构振动及其控制、结构强度、疲劳断裂和损伤、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岩土断裂损伤、位移反分析、结构大变形、岩体稳定性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已经形成了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岩土力学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等多个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工程结构动力学与强度2、岩土力学与工程3、矿山工程力学与实验技术4、力学计算方法及工程应用 固体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和材料强度、港督、稳定性及材料本构关系问题的一门科学。本学科理论性强,应用范围广,具有理科和工科的双重特点。固体力学主要致力于工程结构在外界因素下发生的变形、破坏规律及本构关系的理论、方法研究。特别侧重于采用计算机技术求解工程与力学相关的偶合问题,应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工程结构的损伤与断裂、动力学效应及工程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工程提供分析和预测手段,具有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桥梁作用。其理论与应用研究处于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损伤与断裂力学和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本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8人。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努力,在岩土力学数值计算、岩土损伤与断裂理论、机械结构优化与可靠度设计、疲劳断裂与寿命估计、工程稳定性分析及动态仿真技术,以及工程材料柳编、动力、大变形分析、结构稳定预测、预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所取得的成果在军工、交通、水利水电、城镇、矿业工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向:1、固体力学与计算机方法2、损伤与断裂力学3、岩土力学理论与应用4、振动理论与应用 物理电子学学科隶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该学科发展迅速,不断促进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系统、光学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的发展,成为下一世纪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的重要领域。理学院物理电子学学科设有微型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子信息技术、激光物理与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薄膜物理与技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研究方向,现已形成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和先进的物理电子学学科实验室,学科团队凝聚力强,科研实力雄厚,在微型传感技术、功能材料与薄膜和光学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前沿。现拥有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6人,博士8人,博士后3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14项。近五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国内核心多篇,出版著作6本,获批国家专利5项。物理电子学学科将物理电子技术与我校地矿特色紧密结合,以实用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主要导向,遵循我校未来重点发展地矿特色学科趋势,学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现主要面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学和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并欢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集成电路与系统、机电设计与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及单片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报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