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急救的论文1000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0:54:13

关于急救的论文1000字怎么写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人们曾经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 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为要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博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   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严重过敏反应等都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8秒后出现脑缺氧症状,30秒后昏迷,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全部死亡,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因而医学上定义4-5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   “生命链”是近几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急病人获救的成功率就越高。   “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生命高级支持。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   早期通路(呼救):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120”或“ 999”(999现只有北京地区)。   在遇有紧急事件时:火警—119、匪警—110   在遇有交通事故时拨打电话 “ 122 ”,报警时需告之:   (1)意外发生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   (2)报案人姓名;   (3)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   (4)伤员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世界急救日”刚刚过去。“急救不是医院的专利,恰恰相反,真正的急救是从医院以外开始的;急救技能或许在平时不常用到,但一旦用到就能在第一时间拯救生命。”等急救车时不要干着急心脏病、中毒、溺水等,都有一个最佳抢救时间,或是10分钟、5分钟,或更短。然而,人们在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往往在拨打“120”后就只会干着急,而当急救人员赶到时,“黄金抢救时间”已擦肩而过。许多时候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生命的痛苦挣扎,悄然逝去……常温下,人体心脏骤停5分钟后就会缺氧,大脑缺氧超过3至5分钟脑细胞就会迅速死亡,这意味着患者即使被抢救过来也极有可能是植物人。每年中国有上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只有5%。但就算在许多交通发达的国家,也难以绝对做到5分钟内把患者送到医院。因此,只有在原地进行急救,才有希望使患者起死回生。在我国,70%~80%的心梗发病是在医院以外,但25%的患者都因第一目击者不懂急救措施而死亡。据统计,目前,急救者中有20%是外伤病人,25%是心脑血管意外病人,他们在被送入医院前都需要急救。像学驾驶一样学会初级急救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说过:人类的生命从来如此脆弱!如何保护我们自己,如何挽救同胞,我们必须知道。初级急救这个技能跟计算机、驾驶同等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级救护知识的普及率大都在50%以上。应该是不分年龄段、不分职业,人们都应掌握的这一技能。

关于急救的论文1000字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近日看到美国东南部数州发生飓风灾害,就想:当大难临头时,我们如何逃生?这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考虑。 9·11幸存者的逃生经历 2001年9月11日,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厦时,埃莉亚。泽迪诺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感觉到大楼突然开始向南倾斜,仿佛顷刻间就要倒塌。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满腹怀疑。她紧紧抓住桌子,大喊:“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事后回忆说:“那时,我期望有人能回应我一声,告诉我,不要担心,一切异常只是你的幻觉罢了。” 幸运的是,泽迪诺的一个同事表现的与众不同。这个同事尖叫:“快离开大楼!”将近4年过去了,泽迪诺还经常想起同事的指令。泽迪诺说:“如果当时那个人什么也没说,我会怎么做呢?” 尽管当时听到了同事的叫喊,泽迪诺并没有立即撤离,她拿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然后四处寻找,看有没有其他能带走的东西。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恍恍惚惚的。当她最后决定撤离时,居然花了1个多小时。 科学家对911事件中的900个幸存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在第一时间逃离了灾难现场,而更多的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在原地不动。最终,每个人都看到了滚滚浓烟,闻到了飞机的燃油味,听到了撤离的命令。可是,这时有很多人还在给家人打电话;大约有1000人不紧不慢地关闭他们的电脑。 在危险中,大多数人都变得不可思议地温顺,对待他人比平时更友好了。在撤离中,人们成群结队缓缓移动,像做噩梦时梦游一样。统计显示,逃生的15410人每下一层楼平均要花1分钟——是预计的2倍多。如果袭击发生的再晚一些,大楼的人流将达到一天中的最高,32000人。如果以这种速度疏散,则需要长达4小时,死亡人数将超过14000人。 危险亲临时,我们的本能可能性毁灭自己 遭遇灾难时人们常有3种反应。10%到15%的人能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15%的人完全失常,哭泣、尖叫或者做出其他妨碍撤离的行动。绝大多数人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1977年3月27日,在西班牙的特内费机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和一架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撞。荷兰航空公司上的 所有人全部当场丧身,而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不少乘客成功逃生了。 当时,亨克夫妇和朋友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上。碰撞发生后,弗洛莉·亨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她的丈夫保罗·亨克迅速反应过来,他命令妻子立即下了飞机。弗罗莉回忆说:“我就像一具僵尸一样跟着他穿过浓烟。” 就在弗罗莉从飞机上跳出去以前,她回过头去看了看她的朋友罗琳·拉森。 拉森坐在那里,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嘴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和其他遇难者一样,她不是死于撞机,而是死于随后的大火。 飞机上的疏散速度比高楼上的快些。即使只有一半的出口可以使用,乘客在90秒钟内也可以撤离。研究显示,在大火吞噬飞机前,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乘客至少有60秒的时间可以撤离。但是,396人中却有326人死亡。包括荷兰航空公司上的乘客,最后确定这次事故造成583人死亡,是民航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动物有求生的本性,灾难来临时,人们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露出动物求生的本性。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沉船和坠机事件中,心理学家看到了人们根本无动于衷的表现。他们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在心理压力下被要求完成不熟悉但很基本的任务时,45%的人会在30秒甚至更长时间里停止说话和行动,只是坐着发愣。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冷静镇定的情况下,大脑仍需要8秒到10秒时间来处理一条复杂的新信息。心理压力越大,处理速度越慢。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新信息轮番轰炸时,反应明显变慢了。由于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灾难,大脑数据库里没有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所以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保持静止,就像电脑突然死机一样。 这种停滞的行为可能非常适合于某些特定情况。进入无意识瘫痪状态的动物也许更有可能在食肉动物的攻击中存活下来。因为许多食肉动物不吃不挣扎 的猎物,这样可以避免吃到有病或腐烂的食物。不过,在火灾或沉船这样的灾难中,这种策略却是致命的。 末雨绸缪,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 是否可以抑制这种本能呢?专家坚信,假如乘客事先就考虑过如何逃生,那么在突然发生灾难时,他们的行动也就更为迅速。 就在特内费空难前几小时,在等待飞机起飞时,保罗·亨克仔细研究了飞机安全措施图表,寻找最近的紧急出口,并且指给妻子看。他童年经历过一场剧院火灾,从那以后,他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要先寻找出口。飞机相撞时,保罗·亨克的大脑中储备了需要的信息,可以自动做出合理的决策,而其他人的大脑还在空难所带来的新信息的风暴中缓慢思考。 我们没有接受过训练——哪怕是意识上的彩排也没有。纽约世贸中心有完善的疏散线路,而且911前曾遭受过袭击。但是,一半以上的生还者表示,以前从未进过楼梯间。世贸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只有45%的人知道这座大厦有3个楼梯口,只有一半的人知道通向顶楼的门会被关闭。 曼纽尔是世贸中心第49层的系统管理员。911时,大楼一停止摇晃,他就从小隔离间跳出来,跑到最近的楼梯间。他离开时,他的同事 还在收集可以带走的物品。曼纽尔小时候在秘鲁经历过大地震 ,在洛杉矶又经历过几次小地震。2004年,曼纽尔在纽约的房子被大火烧为灰烬。也许只有一连串的坏运气才提醒你为灾难未雨绸缪

对创伤中的群伤事故现场急救程序的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公路交通事进行现场急救,一般按照脱险、检伤分类、医疗处理、故频发,创伤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转送四步进行川。一大杀手。据统计,在现代创伤病人中交通伤、坠落1成立现场指挥部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大致伤、刀刺伤和意外事故是城市创伤的主要因素。尤了解现场情况,并派出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按有关规其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这种产生大量伤员的群定向领导汇报及通知其余人员到位,成立现场医疗伤事故的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为此,我们对群救援指挥部,同时做好前往现场支援及院内抢救的伤事故的现场急救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准备。到达现场后,医疗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把了解降低其伤残率、死亡率,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到的现场情况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汇报。在抢救工作1资料来派进行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保证抢救工作的正常进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120急救中心2《X旧年l月行,控制住现场局面,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紧张有序,至2002年12月经我中心现场急救的有5个以上伤忙而不乱,这样能给伤员和现场人员一种安全感,有员的创伤事故,共47批500例。其中男性281例,女利于现场情况的稳定性219例;6岁以下27例,7一14岁35例,15一39岁2脱险、检伤分类及现场救治最先到达事故现280例,40一59岁105例,60岁以上53例;年龄最小2场的急救人员首先是使伤员脱离受伤环境。这就需岁,最大70岁。要组织现场抢救人员,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按常规2群伤事故的特点的医疗急救方法将伤员送离受伤现场,以免造成二1病人多由于是群伤,故伤员少则5一6人,多次损伤。在搬运过程中,凡不明伤情者,均按重伤搬则数十人(本组病例中最少5人,最多者达31人)。运方法进行[2i。在使伤员脱离现场的同时,根据情2病种多,重病人多,伤情不一由于伤员的受伤况按就近、安全及方便的原则成立高级医疗抢救区原因不一样,还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了病种的多(AdvancedMedicalPo以,AMP)。在AMP人口处设置样性,致使伤员所受伤的伤情轻重不一致。在本组“伤员分类区”负责对伤员按“死亡、重、中、轻”进行病例中头部损伤62例,胸部损伤54例,腹部外伤48检伤分类。若伤员数量少,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医例,骨折75例,内脏、神经损伤39例,严重多发伤46务人员对病人进行分检,其余人员按重、中、轻的顺例,四肢损伤74例,软组织损伤102例。由于事故突序来处理伤员;若伤员较多,则根据情况派数名医务然发生,伤员对此均无预防措施,在遭受各种打击时人员对其进行分检。其次,是在分检完毕后,现场总易造成严重损伤。指挥应向医院领导汇报现场情况以便及时派人增3现场情况复杂创伤事故的发生不分时间、地援,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抢救过程中对病点。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均可发生,尤其是交通事人的病情及处置均应详细记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故,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场,由于事故发生突然,伤员化,以便及时处理。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若医疗资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导致现场的混乱。源充足,伤员少,可立即对其进行处理。若医疗资源3现场急救少,伤员多则优先抢救生命垂危但有生存可能者。对于群伤事故中伤员的救治,其救治目的是尽3转诊在经现场急救处理后,按重、中、轻的顺可能抢救更多的伤员。因此,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序迅速将伤员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在转送途中,应有医务人员在旁监护,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4讨论时间对于处理群伤事故显得非常重要,在创伤发生的1小时为“黄金1小时”,而黄金1小时的前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分钟”「2」。这就要求急救中心对创伤急救的反应时间必须尽量短,所谓反应时间是指从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所需时间。在本组病例中,我中心对创伤事故的反应时间为10一60分钟,这是由于急救网络不健全及交通状况、路程远近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不断健全急救网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伤者以救治。在到达事故现场后最紧要的任务是对现场救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若组织协调不当,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伤员伤情的加重,甚至死亡。本组病例中有5次事故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场混乱抢救人员未能协调统一,最后虽所有伤员均安全送至医院,但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耽搁了时间。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应有协作精神,树立以病人为重的观念,把伤者放在首位。同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常规组织模拟演习,让广大医务工作者熟悉创伤事故的现场组织、救护,达到实战要求L,}。在事故现场对伤员的处理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创伤病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积极抗休克川3],按现在的观念,对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在现场就要达到高级生命支持的水平,这就对急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相互间的配合要默契,各项急救技术要娴熟、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熟悉,对病人诊断处理要正确及时。不仅要熟悉各种创伤疾病的特点,以迅速、及时、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还必须熟练掌握初级生命支持的各项技术,尤其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不仅是医务人员要掌握,凡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同时还应对之进行普及和推广,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进行,以利于降低创伤事故的伤残率、死亡率。总之,群伤事故现场急救只有组织协调得力,医疗措施得当,才能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对创伤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是群伤事故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参考文献【l]李宗浩主编现代救援医学第l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88一293【2]王一检急诊外科学第1版北京:学范出版社,21】】)976一984〔3〕张荣,王伯良,仲月霞,等32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救治分析中国急救医学,一望月,19(12):732

关于急救的论文1000字内容

人们曾经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 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为要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博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   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严重过敏反应等都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8秒后出现脑缺氧症状,30秒后昏迷,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全部死亡,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因而医学上定义4-5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   “生命链”是近几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急病人获救的成功率就越高。   “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生命高级支持。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   早期通路(呼救):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120”或“ 999”(999现只有北京地区)。   在遇有紧急事件时:火警—119、匪警—110   在遇有交通事故时拨打电话 “ 122 ”,报警时需告之:   (1)意外发生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   (2)报案人姓名;   (3)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   (4)伤员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对创伤中的群伤事故现场急救程序的探讨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公路交通事进行现场急救,一般按照脱险、检伤分类、医疗处理、故频发,创伤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转送四步进行川。一大杀手。据统计,在现代创伤病人中交通伤、坠落1成立现场指挥部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大致伤、刀刺伤和意外事故是城市创伤的主要因素。尤了解现场情况,并派出医护人员赶赴现场,按有关规其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这种产生大量伤员的群定向领导汇报及通知其余人员到位,成立现场医疗伤事故的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为此,我们对群救援指挥部,同时做好前往现场支援及院内抢救的伤事故的现场急救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以期能准备。到达现场后,医疗救援指挥部应立即把了解降低其伤残率、死亡率,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到的现场情况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汇报。在抢救工作1资料来派进行的同时配合相关部门保证抢救工作的正常进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120急救中心2《X旧年l月行,控制住现场局面,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紧张有序,至2002年12月经我中心现场急救的有5个以上伤忙而不乱,这样能给伤员和现场人员一种安全感,有员的创伤事故,共47批500例。其中男性281例,女利于现场情况的稳定性219例;6岁以下27例,7一14岁35例,15一39岁2脱险、检伤分类及现场救治最先到达事故现280例,40一59岁105例,60岁以上53例;年龄最小2场的急救人员首先是使伤员脱离受伤环境。这就需岁,最大70岁。要组织现场抢救人员,在医务人员的带领下,按常规2群伤事故的特点的医疗急救方法将伤员送离受伤现场,以免造成二1病人多由于是群伤,故伤员少则5一6人,多次损伤。在搬运过程中,凡不明伤情者,均按重伤搬则数十人(本组病例中最少5人,最多者达31人)。运方法进行[2i。在使伤员脱离现场的同时,根据情2病种多,重病人多,伤情不一由于伤员的受伤况按就近、安全及方便的原则成立高级医疗抢救区原因不一样,还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造成了病种的多(AdvancedMedicalPo以,AMP)。在AMP人口处设置样性,致使伤员所受伤的伤情轻重不一致。在本组“伤员分类区”负责对伤员按“死亡、重、中、轻”进行病例中头部损伤62例,胸部损伤54例,腹部外伤48检伤分类。若伤员数量少,可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医例,骨折75例,内脏、神经损伤39例,严重多发伤46务人员对病人进行分检,其余人员按重、中、轻的顺例,四肢损伤74例,软组织损伤102例。由于事故突序来处理伤员;若伤员较多,则根据情况派数名医务然发生,伤员对此均无预防措施,在遭受各种打击时人员对其进行分检。其次,是在分检完毕后,现场总易造成严重损伤。指挥应向医院领导汇报现场情况以便及时派人增3现场情况复杂创伤事故的发生不分时间、地援,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在抢救过程中对病点。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均可发生,尤其是交通事人的病情及处置均应详细记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故,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场,由于事故发生突然,伤员化,以便及时处理。对心跳、呼吸停止者,若医疗资多,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慌,导致现场的混乱。源充足,伤员少,可立即对其进行处理。若医疗资源3现场急救少,伤员多则优先抢救生命垂危但有生存可能者。对于群伤事故中伤员的救治,其救治目的是尽3转诊在经现场急救处理后,按重、中、轻的顺可能抢救更多的伤员。因此,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序迅速将伤员转送至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在转送途中,应有医务人员在旁监护,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4讨论时间对于处理群伤事故显得非常重要,在创伤发生的1小时为“黄金1小时”,而黄金1小时的前10分钟又是决定性的时间,被称为“白金10分钟”「2」。这就要求急救中心对创伤急救的反应时间必须尽量短,所谓反应时间是指从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事故现场所需时间。在本组病例中,我中心对创伤事故的反应时间为10一60分钟,这是由于急救网络不健全及交通状况、路程远近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不断健全急救网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伤者以救治。在到达事故现场后最紧要的任务是对现场救治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若组织协调不当,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伤员伤情的加重,甚至死亡。本组病例中有5次事故是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场混乱抢救人员未能协调统一,最后虽所有伤员均安全送至医院,但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耽搁了时间。因此,我们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应有协作精神,树立以病人为重的观念,把伤者放在首位。同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常规组织模拟演习,让广大医务工作者熟悉创伤事故的现场组织、救护,达到实战要求L,}。在事故现场对伤员的处理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治轻伤的原则,对创伤病人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积极抗休克川3],按现在的观念,对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在现场就要达到高级生命支持的水平,这就对急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相互间的配合要默契,各项急救技术要娴熟、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要熟悉,对病人诊断处理要正确及时。不仅要熟悉各种创伤疾病的特点,以迅速、及时、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还必须熟练掌握初级生命支持的各项技术,尤其是创伤急救的四大技术,不仅是医务人员要掌握,凡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同时还应对之进行普及和推广,以利于现场急救工作的进行,以利于降低创伤事故的伤残率、死亡率。总之,群伤事故现场急救只有组织协调得力,医疗措施得当,才能降低死亡率及伤残率。提高对创伤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是群伤事故院前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参考文献【l]李宗浩主编现代救援医学第l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88一293【2]王一检急诊外科学第1版北京:学范出版社,21】】)976一984〔3〕张荣,王伯良,仲月霞,等328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救治分析中国急救医学,一望月,19(12):732

近日看到美国东南部数州发生飓风灾害,就想:当大难临头时,我们如何逃生?这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考虑。 9·11幸存者的逃生经历 2001年9月11日,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厦时,埃莉亚。泽迪诺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感觉到大楼突然开始向南倾斜,仿佛顷刻间就要倒塌。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满腹怀疑。她紧紧抓住桌子,大喊:“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事后回忆说:“那时,我期望有人能回应我一声,告诉我,不要担心,一切异常只是你的幻觉罢了。” 幸运的是,泽迪诺的一个同事表现的与众不同。这个同事尖叫:“快离开大楼!”将近4年过去了,泽迪诺还经常想起同事的指令。泽迪诺说:“如果当时那个人什么也没说,我会怎么做呢?” 尽管当时听到了同事的叫喊,泽迪诺并没有立即撤离,她拿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然后四处寻找,看有没有其他能带走的东西。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恍恍惚惚的。当她最后决定撤离时,居然花了1个多小时。 科学家对911事件中的900个幸存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在第一时间逃离了灾难现场,而更多的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在原地不动。最终,每个人都看到了滚滚浓烟,闻到了飞机的燃油味,听到了撤离的命令。可是,这时有很多人还在给家人打电话;大约有1000人不紧不慢地关闭他们的电脑。 在危险中,大多数人都变得不可思议地温顺,对待他人比平时更友好了。在撤离中,人们成群结队缓缓移动,像做噩梦时梦游一样。统计显示,逃生的15410人每下一层楼平均要花1分钟——是预计的2倍多。如果袭击发生的再晚一些,大楼的人流将达到一天中的最高,32000人。如果以这种速度疏散,则需要长达4小时,死亡人数将超过14000人。 危险亲临时,我们的本能可能性毁灭自己 遭遇灾难时人们常有3种反应。10%到15%的人能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15%的人完全失常,哭泣、尖叫或者做出其他妨碍撤离的行动。绝大多数人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1977年3月27日,在西班牙的特内费机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和一架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撞。荷兰航空公司上的 所有人全部当场丧身,而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不少乘客成功逃生了。 当时,亨克夫妇和朋友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上。碰撞发生后,弗洛莉·亨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她的丈夫保罗·亨克迅速反应过来,他命令妻子立即下了飞机。弗罗莉回忆说:“我就像一具僵尸一样跟着他穿过浓烟。” 就在弗罗莉从飞机上跳出去以前,她回过头去看了看她的朋友罗琳·拉森。 拉森坐在那里,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嘴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和其他遇难者一样,她不是死于撞机,而是死于随后的大火。 飞机上的疏散速度比高楼上的快些。即使只有一半的出口可以使用,乘客在90秒钟内也可以撤离。研究显示,在大火吞噬飞机前,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乘客至少有60秒的时间可以撤离。但是,396人中却有326人死亡。包括荷兰航空公司上的乘客,最后确定这次事故造成583人死亡,是民航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动物有求生的本性,灾难来临时,人们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露出动物求生的本性。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沉船和坠机事件中,心理学家看到了人们根本无动于衷的表现。他们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在心理压力下被要求完成不熟悉但很基本的任务时,45%的人会在30秒甚至更长时间里停止说话和行动,只是坐着发愣。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冷静镇定的情况下,大脑仍需要8秒到10秒时间来处理一条复杂的新信息。心理压力越大,处理速度越慢。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新信息轮番轰炸时,反应明显变慢了。由于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灾难,大脑数据库里没有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所以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保持静止,就像电脑突然死机一样。 这种停滞的行为可能非常适合于某些特定情况。进入无意识瘫痪状态的动物也许更有可能在食肉动物的攻击中存活下来。因为许多食肉动物不吃不挣扎 的猎物,这样可以避免吃到有病或腐烂的食物。不过,在火灾或沉船这样的灾难中,这种策略却是致命的。 末雨绸缪,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 是否可以抑制这种本能呢?专家坚信,假如乘客事先就考虑过如何逃生,那么在突然发生灾难时,他们的行动也就更为迅速。 就在特内费空难前几小时,在等待飞机起飞时,保罗·亨克仔细研究了飞机安全措施图表,寻找最近的紧急出口,并且指给妻子看。他童年经历过一场剧院火灾,从那以后,他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要先寻找出口。飞机相撞时,保罗·亨克的大脑中储备了需要的信息,可以自动做出合理的决策,而其他人的大脑还在空难所带来的新信息的风暴中缓慢思考。 我们没有接受过训练——哪怕是意识上的彩排也没有。纽约世贸中心有完善的疏散线路,而且911前曾遭受过袭击。但是,一半以上的生还者表示,以前从未进过楼梯间。世贸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只有45%的人知道这座大厦有3个楼梯口,只有一半的人知道通向顶楼的门会被关闭。 曼纽尔是世贸中心第49层的系统管理员。911时,大楼一停止摇晃,他就从小隔离间跳出来,跑到最近的楼梯间。他离开时,他的同事 还在收集可以带走的物品。曼纽尔小时候在秘鲁经历过大地震 ,在洛杉矶又经历过几次小地震。2004年,曼纽尔在纽约的房子被大火烧为灰烬。也许只有一连串的坏运气才提醒你为灾难未雨绸缪

关于急救的论文1000字开头

人们曾经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 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为要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博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   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严重过敏反应等都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8秒后出现脑缺氧症状,30秒后昏迷,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全部死亡,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因而医学上定义4-5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   “生命链”是近几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急病人获救的成功率就越高。   “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生命高级支持。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   早期通路(呼救):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120”或“ 999”(999现只有北京地区)。   在遇有紧急事件时:火警—119、匪警—110   在遇有交通事故时拨打电话 “ 122 ”,报警时需告之:   (1)意外发生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   (2)报案人姓名;   (3)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   (4)伤员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近日看到美国东南部数州发生飓风灾害,就想:当大难临头时,我们如何逃生?这个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考虑。 9·11幸存者的逃生经历 2001年9月11日,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大厦时,埃莉亚。泽迪诺听到了隆隆的爆炸声,感觉到大楼突然开始向南倾斜,仿佛顷刻间就要倒塌。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满腹怀疑。她紧紧抓住桌子,大喊:“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她事后回忆说:“那时,我期望有人能回应我一声,告诉我,不要担心,一切异常只是你的幻觉罢了。” 幸运的是,泽迪诺的一个同事表现的与众不同。这个同事尖叫:“快离开大楼!”将近4年过去了,泽迪诺还经常想起同事的指令。泽迪诺说:“如果当时那个人什么也没说,我会怎么做呢?” 尽管当时听到了同事的叫喊,泽迪诺并没有立即撤离,她拿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然后四处寻找,看有没有其他能带走的东西。她的精神状态一直是恍恍惚惚的。当她最后决定撤离时,居然花了1个多小时。 科学家对911事件中的900个幸存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人在第一时间逃离了灾难现场,而更多的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留在原地不动。最终,每个人都看到了滚滚浓烟,闻到了飞机的燃油味,听到了撤离的命令。可是,这时有很多人还在给家人打电话;大约有1000人不紧不慢地关闭他们的电脑。 在危险中,大多数人都变得不可思议地温顺,对待他人比平时更友好了。在撤离中,人们成群结队缓缓移动,像做噩梦时梦游一样。统计显示,逃生的15410人每下一层楼平均要花1分钟——是预计的2倍多。如果袭击发生的再晚一些,大楼的人流将达到一天中的最高,32000人。如果以这种速度疏散,则需要长达4小时,死亡人数将超过14000人。 危险亲临时,我们的本能可能性毁灭自己 遭遇灾难时人们常有3种反应。10%到15%的人能保持冷静,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15%的人完全失常,哭泣、尖叫或者做出其他妨碍撤离的行动。绝大多数人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1977年3月27日,在西班牙的特内费机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和一架荷兰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撞。荷兰航空公司上的 所有人全部当场丧身,而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不少乘客成功逃生了。 当时,亨克夫妇和朋友在泛美航空公司的客机上。碰撞发生后,弗洛莉·亨克不能说话也不能动,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但是,她的丈夫保罗·亨克迅速反应过来,他命令妻子立即下了飞机。弗罗莉回忆说:“我就像一具僵尸一样跟着他穿过浓烟。” 就在弗罗莉从飞机上跳出去以前,她回过头去看了看她的朋友罗琳·拉森。 拉森坐在那里,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嘴巴微微张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和其他遇难者一样,她不是死于撞机,而是死于随后的大火。 飞机上的疏散速度比高楼上的快些。即使只有一半的出口可以使用,乘客在90秒钟内也可以撤离。研究显示,在大火吞噬飞机前,泛美航空公司客机上的乘客至少有60秒的时间可以撤离。但是,396人中却有326人死亡。包括荷兰航空公司上的乘客,最后确定这次事故造成583人死亡,是民航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动物有求生的本性,灾难来临时,人们会在本能的驱使下露出动物求生的本性。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沉船和坠机事件中,心理学家看到了人们根本无动于衷的表现。他们甚至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在心理压力下被要求完成不熟悉但很基本的任务时,45%的人会在30秒甚至更长时间里停止说话和行动,只是坐着发愣。 研究表明,即使是在冷静镇定的情况下,大脑仍需要8秒到10秒时间来处理一条复杂的新信息。心理压力越大,处理速度越慢。当我们的大脑被很多新信息轮番轰炸时,反应明显变慢了。由于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灾难,大脑数据库里没有类似情况的解决办法。所以当灾难来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保持静止,就像电脑突然死机一样。 这种停滞的行为可能非常适合于某些特定情况。进入无意识瘫痪状态的动物也许更有可能在食肉动物的攻击中存活下来。因为许多食肉动物不吃不挣扎 的猎物,这样可以避免吃到有病或腐烂的食物。不过,在火灾或沉船这样的灾难中,这种策略却是致命的。 末雨绸缪,提高应对灾难的能力 是否可以抑制这种本能呢?专家坚信,假如乘客事先就考虑过如何逃生,那么在突然发生灾难时,他们的行动也就更为迅速。 就在特内费空难前几小时,在等待飞机起飞时,保罗·亨克仔细研究了飞机安全措施图表,寻找最近的紧急出口,并且指给妻子看。他童年经历过一场剧院火灾,从那以后,他每到一个新环境都要先寻找出口。飞机相撞时,保罗·亨克的大脑中储备了需要的信息,可以自动做出合理的决策,而其他人的大脑还在空难所带来的新信息的风暴中缓慢思考。 我们没有接受过训练——哪怕是意识上的彩排也没有。纽约世贸中心有完善的疏散线路,而且911前曾遭受过袭击。但是,一半以上的生还者表示,以前从未进过楼梯间。世贸中心的工作人员中只有45%的人知道这座大厦有3个楼梯口,只有一半的人知道通向顶楼的门会被关闭。 曼纽尔是世贸中心第49层的系统管理员。911时,大楼一停止摇晃,他就从小隔离间跳出来,跑到最近的楼梯间。他离开时,他的同事 还在收集可以带走的物品。曼纽尔小时候在秘鲁经历过大地震 ,在洛杉矶又经历过几次小地震。2004年,曼纽尔在纽约的房子被大火烧为灰烬。也许只有一连串的坏运气才提醒你为灾难未雨绸缪

导思:这是一篇给材料作文。该题虽然规定了作文题目,但仍给学生思维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文体来看,写议论文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以从是非观、处世态度、治学精神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好以下三点:1、确定论点。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可从不同角度提炼出诸多观点,但短短6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定要选准一个论点充分论证。2、选好论据。论据能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论据选择要遵循两个原则:①真实确凿,不能有虚假成分;②具有典型性,有说服力,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3、组织好论证结构。最常用的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急救与自救论文1000字

【关于急救的那些事儿】我常常想,生命的价值是多少?一百、一千、一万、一亿……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今天我来到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听取有关急救知识的讲座。陶妈为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急救的事和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我们先参观模拟病房,里面有一个不断咳嗽的“病人”。听陶妈说,这是给新来的护士、医生练习的,只有考试通过了才能给真正的病人去看病。一个个高端机器人就是为了给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医疗技术而配置的。接着我们又看了许多“受伤”的机器人。最感兴趣的是那个多变机器人,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症状,比如高血压,感冒,风湿关节炎等等。怎么样,很神奇吧!接下来,陶妈给我们示范如何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找准连接人体两乳头直线的中心,再十指紧扣,手臂垂直向下压30下后就要向“人体”吹两口气,再继续前面动作。吹气时要捏紧病人鼻子,嘴要包住病人的嘴。按压速度以1分钟90下为宜,按压力度以10千克的力为宜,重则压断肋骨,轻则无效。这速度与力度好难把握,我想只有多练巧练方能成功。从陶妈口中我们还知道:因溺水而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是“叫——叫——叫——吹——压”,别的情况要进行心肺复苏顺序。“叫——叫——叫——压——吹”。在模拟游戏中我大声地呼救:“有人落水啦!救命呀!”两个“大人”赶来了,一个打120,还有一个进行心肺复苏。累了也不能停止,替换人员接着做,不能间断,直到救护车来。陶妈还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实例和注意事项,每举一个我的心就出现一丝隐痛。电器不要用湿手碰,不玩电、水、火,吹风机不乱放,烟花爆竹不乱玩……是呀!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人们曾经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 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为要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博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   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严重过敏反应等都是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呼吸心跳停止8秒后出现脑缺氧症状,30秒后昏迷,60秒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全部死亡,10分钟不可逆转的死亡,因而医学上定义4-5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时间”。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   “生命链”是近几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急救专用名词,但它很快被社会、专家和公众接受。它是针对现代社区、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链”。“生命链”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急病人获救的成功率就越高。   “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有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生命高级支持。生命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及时、充分,效果就越好。   早期通路(呼救):及时呼叫急救电话“ 120”或“ 999”(999现只有北京地区)。   在遇有紧急事件时:火警—119、匪警—110   在遇有交通事故时拨打电话 “ 122 ”,报警时需告之:   (1)意外发生地点;现场可联络电话;   (2)报案人姓名;   (3)发生意外原因患病、受伤者数目;   (4)伤员情况:清醒程度、呼吸状况、脉搏情况、有无出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