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我国人口发展新特点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19:59:16

我国人口发展新特点论文摘要怎么写

一、我国人口特点是:①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平稳增长。②人口质量: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③性别构成:总人口性别比为1,性别结构得到改善。④年龄构成: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⑤人口迁徙流动情况: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⑥城乡结构: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二、七普数据反映出来: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38%,年平均增长率为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4个百分点。增速放缓,平稳增长,是我国总人口状况的主要特点。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从2020年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对住院分娩的担忧,进一步降低了居民生育的意愿。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62人,比2010年减少48人。数据显示,2020年,东北三省总人口9851万人,接近1亿人,规模依然较大,但比10年前减少1101万人。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攻坚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机会和就业前景,对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地区人口有较大吸引力。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76%。总人口性别比为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95%;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52%。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66%和73%。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亿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8岁。三、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主动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中国的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以及相应的其他的一些公民,在制度上已经是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概覆盖的人数也达到大概3亿,中国我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人口总量惯性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我国人口增速有所放缓。在人口增速方面,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53%,与2000-2010年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等因素导致人口增长惯性减弱,同时生育水平略有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双双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8亿人,与2010年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但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庞大,劳动力资源仍较为充沛。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67%,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41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为15088人。这表明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这一成就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显著。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9%,比201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与前一个10年提高46个百分点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近十年间提升速度有所加快。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总数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68844万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07(以女性为100),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3,较2010年显著下降,降低了8,这说明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念更加普及,初步达到了人口性别结构优化的目标。摘要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0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

我国人口发展新特点论文摘要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可以参考以下资料: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现这六大新特点:第一,从人口总量上看,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实现了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人口总量增加了7206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38%,年均增长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57%的平均增长率。第二,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08年提高至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67年提高至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08%下降为67%。第三,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普查结果表明,总人口性别比为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3,较2010年降低了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第四,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第五,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第六,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75个百分点。普查结果表明,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有以下特点:1、总人口数虽在增加,但人口总量增速放缓目前,我国人口总数虽然已超过14亿,但与十年前相比,仅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率为38%;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口增长率便逐年下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增长率是今年的3倍。2、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目前,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而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为3,较2010年降低了8,表明性别结构正趋向正常水平。3、少儿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从年龄构成上来看,少儿人口数量也有所增加。受到“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政策的影响,“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4、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口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5、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相比于2010年,我国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多,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从8930增加到15467,翻了近7倍,而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从2010年的08年提高到91年。

我国人口发展特点论文摘要怎么写

已步入老年社会!!!

人口红利还是需要的。但不能完全放开。

回答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 ——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 ——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人口总量即将达峰,人口负增长为期不远。 ——人口数量红利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 ——健康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人口质量快速提升。 随着我国整体迈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人口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首先,在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国人口发展进入了深度转型期。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国人口发展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即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其次,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人口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更高层面。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断提升的人口质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性条件,人口要素重要性的提升要求我们将优化人口发展格局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举措。最后,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人口发展战略正发生关键性转变。未来应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和国家中长期发展层面谋划人口发展,以系统思维和整体布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人口发展格局。 亲觉得可以,给个赞 更多9条 

答:一、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2001年12月29日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进一步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     二、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      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2、我国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国人口发展特点论文摘要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 ——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人口总量惯性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亲

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人口总量惯性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我国人口增速有所放缓。在人口增速方面,从2010年到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53%,与2000-2010年57%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等因素导致人口增长惯性减弱,同时生育水平略有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比例双双下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8亿人,与2010年相比,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有所下降。但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庞大,劳动力资源仍较为充沛。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67%,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41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4032人上升为15088人。这表明过去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这一成就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显著。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9%,比201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与前一个10年提高46个百分点相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近十年间提升速度有所加快。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回归合理区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总数为72334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68844万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07(以女性为100),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3,较2010年显著下降,降低了8,这说明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念更加普及,初步达到了人口性别结构优化的目标。摘要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0

以下是从“七普”数据看出的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0至14岁的人口数量和占比较往年有所提高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双双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出生性别比开始向正常水平回归劳动力供给呈现数量下降、质量提升的特征

我国人口发展新特点论文的引言摘要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 ——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我国人口总量惯性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数量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5万人,增长3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亲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