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军事理论论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4-07-07 21:42:33

军事理论论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一)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就其基本含义来讲,主要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从整体上反映军事研究的成果这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也称为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很多,概括的说就是武装力量建设和使用的原则和原理大致包括:战争观,国防思想,作战思想,建军思想,军事哲学等(二)什么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我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对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基本上同军事思想,只是时间上做了限定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用四句话来表述:第一阶段:初见蓓蕾夏商周(形成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3,军事思想: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战例有春秋战国宋楚两国的泓水交战代表作:《军政》,《军志》第二阶段:春秋战国渐成熟(成熟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2战争特点:这一时期,战争的变化和发展比较明显,一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3,军事思想: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二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等;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代表作:〈孙子〉 〈吴子〉 〈孙膑兵法〉,〈司马法〉 〈尉缭子〉,〈六韬〉等第三阶段:发展时逢秦五代(发展阶段)但艾版纵横谈指出:中国军事思想在封建社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公元10世纪中叶,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2,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3,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完善,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的决策楷模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特点是通过战例来说明问题如〈李卫公问对〉第四阶段:自成体系宋嘉佑(体系阶段)1,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3,军事思想: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使散乱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自成一家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众所周知,不同时期,不同代表的人物产生的军事思想是不一样的以孙子兵法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一)以仁为本的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1)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2)战争一则出师有名诚然,这种朴素的战争观思想,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的它代表的毕竟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讲仁义只是为了处理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之间关系,要“民”心甘情愿地服从他们的统治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当然,这也是为后人认识战争,研究战争奠定了基础比如“得道者多助”以及对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等,都是从这种朴素的战争观思想发展进化而来的,甚至有的思想到现在还在运用(二)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指导原则孙子站在新兴地主的立场上,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和方法观察战争,旗帜鲜明的从理论上支持战争,号召人们积极研究和参加战争,他提出的四战思想(重战思想,慎战思想,备战思想,善战思想)构成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战争指导原则1重战思想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孙子兵法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2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非利不动,非得不用, 非危不战”等军事思想对我们处理国际问题和地区冲突很有参考价值3备战思想“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4,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战一是注重以道为首的多因素制胜论二是庙算论,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统筹,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战例:马陵之战齐军之所以获胜是三个原因:一是待时适机,正确的选择了出兵的时机和方向,确保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运谋得当,减灶诱敌;三是设伏得法,选择马陵道狭窄有利的地形,采取有效的攻击方式,夺取决战的胜利(三)“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的战争知道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武简明扼要的语言,指明了战争的普遍规律解放战争时期的莱芜战役就有力的证明了一点知己知彼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生活都有一定的帮助(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 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在这个问题上,孙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孙子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现实又有指导价值,具体表现在:1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军事思想从古代战争历史的发展来看,它把战争从野蛮残暴的屠杀中解脱出来,引向力求保全敌方(当然也包括己方)的人力,物力,为己所用的比较文明的斗争行为,虽然,战争所特有的交锋,格斗及其破坏性不可能因“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提倡而彻底消灭,但若战争知道者都奉行这一思想,即使必须交战以决胜负,那也将大大减少战争中的滥杀和-破坏现象应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在战争问题上的反映2“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经过实战检验切实可行的,如公元前618年,楚穆王率兵讨伐郑国和陈国慑于楚国的威胁不战而屈了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高水平的战争指导艺术,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其真谛在于以武力为后盾,以谋略和威胁为手段,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他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经济斗争与军事斗争相结合,是谋伐,伐交,伐兵相结合的威胁战略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仅为兵家所用,也为现代各国奉行”威胁战略“的人们青睐当然,这不是说一切战争都可以如此,在阶级社会中,战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战争双方矛盾转化的一种形式,并不代替战争的一般规律,她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就是交战双方有一方在军事力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在政治上顺应历史的潮流, 民心所向,而另一方士兵无斗志,内部矛盾重重,战则必败在这样的条件中,一方对另一方保持强大的军事威胁力量,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否则只能是空想(五)因情用兵的作战思想,其表现在”致人而不致于人”,夺取主动权,强调的就是要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灵活且有针对性的采取制胜方法,因为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只有实事求是,活用战术和原则,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巨鹿之战就充分体现了项羽因情用的作战思想(六 )奇正相生的辨证思维方式孙子在用兵上强调奇正,他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军事矛盾,历代兵家多有阐述和运用,奇正的含义广泛,一般来说,常法为正,变法为奇战例: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仁川登陆(七)选贤任能的用将之道重将思想,选将,用将四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现实意义:(一)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尊感与自豪感(二)古为今用,找出民族奋发向上的推进器(三)广学益智1、通常,军事思想具有哪几个特点?一是具有深刻的实践性:二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四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五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2、什么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夏朝至清朝前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1840年)几千年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军事理论它对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的历代王朝战争,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各历史朝代和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重要标志参看《教程》3-6页4、《孙子兵法》《计》篇中提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五事)包括哪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孙子兵法》《计》篇中提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五个战略基本要素(五事)包括:道、天、地、将、法5、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武、近代军事思想家魏源、杰出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哪部著作?孙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孙子兵法》,魏源的代表作是(海国图志》,戚继光的代表作是(练兵实纪》现代的军事思想:

军事乃一国之本,军事乃国之保障。自古以来,国家出现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日益密切,且时常出现摩擦。随着社会的生产力进步,许多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提出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反映时代的要求,借以固国强兵。  所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其演变过程十分复杂且多变,大体分成以下阶段:  产生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夏时期,此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当时奴隶主贵族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该国人民,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保障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军队的发展日趋集团化了。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此时期朴素军事的唯物主义观念,实现了军事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等著名军事著作。迅速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随之军事思想也出现了变革。它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军事理论思想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中迸发了新的活力。其中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提出,军事斗争运用权谋斯先后,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它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天命观,以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指出战争获胜不取决于鬼神,只要能够做到“知彼知己”。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此时期的军事思想是时代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走向转型的需要,有的军事思想迎合了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国家的需要,诸侯各国鹿死谁手,只看谁的军事实力更能压倒群雄。赵国的胡服骑射,率先对少数民族的方式做出了借鉴,并吸收进来自己赵国的本身的军事理论,使之升华。此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甚至在军事上都是中国最特殊的年代,思想的开放与发展,思想意识运动的开展,军事思想也随之借鉴并吸收融合,成为更强的一股生命力。丰富和提高时期 元代之前。总体上,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1)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2)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兵器装备,士兵数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各兵种紧密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帝国秦国,它依靠强有力的中央统治和强大的帝国军队,南征北战,扩张领土,是典型的军事帝国,在中国古代上都是一颗辉煌灿烂的明珠。它的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它的发展需要武力去维持,它短命的原因或许也有此吧!但是它的辉煌成果还是值得当今借鉴的。例如,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对当今的构筑防御体系理论有大量的借鉴的意义。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取得了战争胜利。见证了战争的胜利不能只靠武力,得民心者得天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如此,战胜困难,建立了新中国。其中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这些对当时乃至后世是具有极其进步意义的。以后的军事思想呈现出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这时,许多军事家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其中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突破时代束缚,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

复制赞贴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二)趋向成熟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三)丰富发展时期(秦至五代时期);(四)体系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组成部分。在灿若群星的古代军事理论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当首推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孙子身世相当传奇。他出生在一个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年纪青青不经一战就写出了孙子兵法(千年一出的天才)。伍之胥七次将他推荐给吴王。吴王试之于训练宫女。孙子以兵法治军,严明刑纪,较场上斩杀两名不听从号令的吴王爱姬,虽然令吴王食不香、寝不得,但将柔弱难管的宫女训练成了可以赴汤蹈火的虎狼之师,让吴王见识了他的才干。于是吴王重用孙武为将。公元前506(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奔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几近覆亡楚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卓著战功。后胜齐威晋,使吴国取代晋国成为一时霸主。孙子晚年身世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他功成身退,飘然高隐,不知所终(但愿是这样)。他的身世也成为历史上一段千古之谜。萌芽成型时期(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夏、商、西周3个奴隶制王朝。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到鼎盛的整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商代甲骨文、商周时期的金文中就有大量关于军事活动的记载。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 的重要标志。由于对战争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战争受迷信的影响极大,国家经常以 占卜、观察星象等来决定战争行动,产生了以天命观为中心内容的战争指导思想;军队的治理以“礼”和“刑”为基础,“礼”主要适于上层的贵族和军官,讲究等级名分、上下有序,对下级和士兵的管理主要靠严酷的刑法。成熟繁荣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古代军事大发展的时期。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使战争连绵不断,战争规模扩大,战争频繁而形式多样。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全面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它标志着封建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其他影响较大的兵书还有《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充实提高时期(秦至五代)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汉、晋、隋、唐等几个大的王朝。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秦以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舟师水军参战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的配合作战。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如赤壁之战、测水之战等这样大规模、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的运用,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战争的发展使得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战略思想也日臻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战略决策的代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其中汉初出现的《黄石公三略》和后来的《李卫公问对》等,是传世的重要著作。系统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公元960年到1840年,历经宋、元、明、清(前期)4个朝代,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火器逐渐普遍使用,使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宋朝从建国之初,就面临着民族矛盾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的局面,当政者为了维护统治,确立了兵书在社会上的正统地位,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北宋中叶开始重视武事,开办武学,设立武举,发展军事教育。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武举的设立,武学的兴办,武经的颁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繁荣了军事学术。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历经漫长的丰富和发展之后,走上体系化的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兵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其主要表现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据《中国兵书总目》统计,宋、元、明、清(不含近代)兵书总共有1815种,占我国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而且内容丰富,分门别类地概括了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形成逻辑性较强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善战,但不好战。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全胜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军事思想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

军事理论论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2500

一、中国军事思想概论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四、中国当代军事思想三、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从1840年至1949这一段时间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东、西方军事思想相互碰撞

一:人和向谋略转变期(夏、商、西周早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 3,军事思想: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战例有春秋战国宋楚两国的泓水交战。此时军事谋略上升到一定高度有姜子牙的《阴符》 二:集中爆发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2战争特点:这一时期,战争的变化和发展比较明显,一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 3,军事思想: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二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等;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代表作:〈孙子〉 〈吴子〉 〈孙膑兵法〉,〈司马法〉 〈尉缭子〉,〈六韬〉等 三,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1世纪 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 2,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 3,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完善,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的决策楷模。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特点是通过战例来说明问题。如〈李卫公问对〉四,元到清 扩张思和时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 2。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3,军事思想: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使散乱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自成一家。 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消极防御作战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如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茅元仪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但由于清代作战方式仍偏重骑兵作战方式,对火兵器没有予以充分的创新和发展,作战能力孱弱,无法与西方的船坚炮利相抗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军事思想时期。

一:人和向谋略转变期(夏、商、西周早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2,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基本是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肉搏正面冲杀。只是到了商代以后才逐渐以车兵为主,作战中形成了以车兵为核心的方阵队形,产生了一些萌芽的军事思想。 3,军事思想:一是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由于当时所受外部侵略少,军队主要承担了治理诸侯和镇压奴隶反抗的任务。二是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三是迷信色彩重,形二:集中爆发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3世纪末,它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2战争特点:这一时期,战争的变化和发展比较明显,一是从战争形态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大约有600多次,用兵数量也逐渐增多了,由几千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争的时间也长了,以前的战争,一战就解决问题,到后来有打几个月的甚至经年不息。二是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军事筑城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国家筑了方城,长城;攻守的器械也开始增多,如云梯的使用。 3,军事思想:一是形成比较完整的战争观,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已被各国所接受;二是总接出了一些战争的指导原则,如“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贻”等;三是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同时或交互进行。如晋,楚城濮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一思想。 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军事专著。被封建社会一直视为兵学经典的〈武学七书〉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其中包括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孙子〉 代表作:〈孙子〉 〈吴子〉 〈孙膑兵法〉,〈司马法〉 〈尉缭子〉,〈六韬〉等 三,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1世纪 我国经历了秦,汉,晋,隋,唐诸王朝,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 2,战争特点:秦朝统一天下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出现了新的军种---舟师水军。 3,军事思想:一是战略思想趋向完善,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的决策楷模。二是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特点是通过战例来说明问题。如〈李卫公问对〉四,元到清 扩张思和时期1,时间:大约从公元960年到1840年,我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前期),这是封建社会会的后期,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的重要时期。 2。战争特点:火器逐渐普遍使用,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时代 3,军事思想:一是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并确立了兵书的正统地位;二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共1815种,占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三是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使散乱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自成一家。 方面出现了十分保守的只求守城保寨的消极防御作战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带有强烈革新内容的军事思想,如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茅元仪编纂的军事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武备志》。但由于清代作战方式仍偏重骑兵作战方式,对火兵器没有予以充分的创新和发展,作战能力孱弱,无法与西方的船坚炮利相抗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军事思想时期。

古代军事思想是在冷兵器时代、火器和冷兵器并用时代的军事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经历了由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晚期漫长的历史过程。以金属兵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军事革命,促进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中国从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前期,军事思想的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远古时代,伴随着战争和战争准备活动的出现,人们开始了对战争等军事问题的思考,军事思想开始萌芽。由于那时人类社会还普遍处于蒙昧状态,人们最初往往把战争发生和胜负的原因归结为“天意”“神旨”等。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黄帝、炎帝、蚩尤部落间的战争,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关于“秩序”之神战胜“混沌”之魔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特别是进入奴隶制社会后,战争逐渐成为民族、国家、阶级和政治集团之间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应运而生,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思维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与提高了的认识能力相结合,使人们对战争和国防问题的认识开始接近客观实际,一些军事思想观念和范畴开始产生,标志着军事思想初步形成。中国在春秋以前已出现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政》《军志》,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古代典籍中也包含一些军事思想。从这些史籍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建军、作战等问题的某些规律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争霸战争、兼并战争、统一战争频繁、激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冶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第一次军事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作战手段日益增多,新的军种、兵种相继出现。丰富的军事实践和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不仅儒、道、法、墨等诸子百家典籍中有大量深邃的军事思想,而且涌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一批兵学家,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一大批兵学著作。孙武是中国先秦时期军事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著作《孙子》代表了世界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兵学圣典”。以《孙子》为代表的先秦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主张“慎战”;指出战争有“义”与“不义”的性质之分,肯定正义战争;认为“道”“德”“仁”等因素对战争具有重大影响;明确提出战争“必取于人”的朴素唯物论观点;主张通过综合比较敌对双方各项要素的优劣来预测战争胜负;提出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指导思想;总结出知彼知己、因形用权、以众击寡、避实击虚、致人而不致于人等作战指导原则;概括并辩证阐释了奇正、迂直、强弱、攻守、主客、进退、虚实、众寡、分合等军事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主张耕战结合,富国强兵,居安思危;强调教戒为先,严明法度,令文齐武,兵权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等。这些思想观点,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深刻地揭示了一系列带普遍性的军事规律,论述了驾驭战争克敌制胜的许多基本原理和原则,对后来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2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在军事技术进步和军事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内容更加丰富并强调实用。汉代的《淮南子・兵略训》《黄石公三略》,西晋的《战略》,唐代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宋代的《武经总要》,明代的《筹海图编》《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武备志》等,是这些时期的代表性兵书。《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籍和《通典》《读史方舆纪要》等著述中也包括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内容。秦统一六国时的远交近攻,各个击灭;东汉统一战争中的西和东攻,由近及远,各个击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结联盟;隋末李渊统一全国时的因势借力,乘虚入关,居险养威;蒙元初期成吉思汗及蒙哥、拖雷的远程迂回,假道南宋灭金;明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清初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使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宋代统治者提出并实行的兵权高度集中,军事行政权与军事指挥权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的统军思想;明代戚继光提出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军队训练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治军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秦代修筑万里长城体现的“用险制塞”思想;汉代推行军屯实边措施;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军事战略区,采取强干弱枝、居中驭外、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明代提出的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使中国古代国防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唐代李世民的“持久”防守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卫公兵法》提出的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火器出现后,明代有人提出火器在线、各兵种配合作战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作战指导思想。

军事理论论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基本内容大致如下:战争观这一思想大约形成在奴隶社会的初期,到奴隶社会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为本的战争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⒈战争支柱——以仁为本。《司马法·仁本第一》开宗明义:“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仁者使人亲,义者使人悦。此二者,才是战斗力的凝聚核,才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基础。⒉战争准则——师出有名。《礼记·檀弓下》主张“师必有名”,认为师出无名,必将遭到众人的反对,定成败局。指导原则⒈重战思想。《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大声疾呼:“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认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对待。⒉慎战思想。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孙子兵法》中这样写道:“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⒊备战思想。其意就是未雨绸缪。孙子受当时形势的影响和思想的熏陶,提出了必须重视备战的思想,并告诫人们思想上时刻不要忘记战备,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⒋善战思想。就是要会用兵打仗。一是注重以“道”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胜论。“道”就是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当然,在注重道的同时,其他四个“天、地、将、法”因素也不可忽视。二是庙算制胜论。庙算,是古代开战前在庙堂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与谋划战争的一种方式。《孙子兵法》主张战前要算,要对战争全局进行计划和筹划,定出可行的战略方针。三是“诡道”制胜论。《孙子兵法》里讲道:“兵者,诡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的诡道之法,进而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目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不仅仅对战争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政治、外交、经济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帮助。全胜战略自古以来,战争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标就是以“全”争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中指出:“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各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兵学家关于战争和军队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人们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它随着社会的前进,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深化,反过来又指导各时期的军事实践,对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频繁激烈、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所经历的独具特色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态,几千年高度集权的政权体制,以农业为主,兼有游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结构,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共存的民族构成,尚德、勇于反抗侵略和压迫、爱和平、重谋略、荣誉心和凝聚力极强的民族心理素质,长时期领先的科学技术,以长于理性概括和辩证思维为突出特征的诸子思想的相互斗争和融合,平原沙漠、江河湖海、崇山峻岭皆备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决定和影响着它的发展趋势和特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是兵书它出现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哲理性强散见于其他典籍中大量的论兵篇章,史书中关于军事人物、战争、军事制度等方面的记载,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⒈萌生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部落间的战争,人们对军事问题也开始有了一些初步思考夏王朝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成为国家机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时已有师、旅、卒、两、伍等编制,青铜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著名的战争有甘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周公东征等,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作为观念形态的军事思想也开始萌生,在甲骨文、金文和《尚书》等古代史料及大约在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志》、《军政》等兵书中都有反映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 伸张正义和保民《尚书》的《甘誓》、《汤誓》、《泰誓》等都提出以天命作为出兵征战之由,以"恭行天之罚"、"吊民伐罪"、"保民"相号召军事决策和行动要以天象和占卜的吉凶定取舍②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易·师》);"尚桓桓"(《尚书·牧誓》),以成威武之师;严赏罚,"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尚书·甘誓》)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不穷不能","成列而鼓"(《司马法》);战争实践中也已注意到以谋取胜鸣条之战、牧野之战,都采取了阴蓄其力、争取与国、剪敌羽翼、运用间谍、侦察敌情、掌握时机、攻其腹心等方略《军志》、《军政》中有"允当则归","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地利为宝"等谋略思想的记载④在作战指挥上,已注意到前锋和主力、车兵与徒兵的配合及阵法的应用由于这一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⒉形成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对战争的认识逐步深化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直为壮,屈为老";"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战国时兵学家进一步将战争区分为"义"和"不义",指出:"禁暴救乱曰义"(《吴子·图国》),"义者,兵之首也"(《孙膑兵法·下编·将义》),并由此确定了自己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司马法·仁本》);"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对战争的起源问题,提出"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吕氏春秋·孟秋纪》)的观点对战争的起因问题,认为由于人民众、财货寡、事力劳、供养薄,故民争而不免于乱,已注意到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探讨战争的起因在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地理的关系和制胜因素的认识上,指出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法必本于政胜"(《商君书·战法》);"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尉缭子·兵令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兵要在乎"善附民"(《荀子·议兵》)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们进一步提出军事改革的要求,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尤重耕战,强调富国强兵,"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视富国为强兵之本、之先、之急,即"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管子·侈靡》)以法家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为统一而进行战争,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系统的建军理论突出反映在将、法、教方面《孙子》提出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条件,对军队组织编制、将官职责、军备物资、费用等也都有严格要求,管理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把"士卒孰练"作为胜负的重要条件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建军理论的基础其后战国军事理论家更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理论内容《吴子》要求将帅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素质;《尉缭子》强烈批评世将制度,提出将帅要有威、惠、机、战、攻、守、无过等全面修养;《六韬》不仅考察将帅个人的条件,而且强调统帅机关整体素质的互补和提高;《韩非子》主张从基层中选拔有实战经验的人为将领;等等在军事法制方面,出现了许多关于作战、内务、纪律等法规性的文献,体现了以法治军、以治为胜的思想特点同时强调以仁为本,恩威并用,赏罚严明,认为"善将者,爱与威而已"(《尉缭子·攻权》);要爱护士卒,甘苦与共;赏不逾时,罚不迁列;要"刑上极,赏下通"(《六韬·将威》),和军同欲在军队的教育训练方面,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吴子·治兵》);要"因便而教,唯利而行"(《管子·兵法》);简募良材,料民选卒,依勇力、技艺分别编组,按级训练;装备要精良等从本质上说,这是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为主、吸取儒家仁学理论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适应当时军队特点的建军理论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谋略,提出了诸如"尊王攘夷","威不轨而昭文德","观衅而动","兼弱攻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等有价值的战争指导思想重信义的观念逐步被"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所代替《孙子》对以往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善战者必须了解和把握道、天、地、将、法"五事",重视谋略,强调"庙算"和先计后战指出了用兵的"诡道"、"诈立"特征;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和进攻速胜的指导原则;强调主动、惑敌和因情用兵;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任势、我专敌分、兵情主速、奇正相生、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因敌制胜等基本原则战国时期,伐谋、伐交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注重联盟战略,纵横捭阖,分化敌对力量;强调必攻不守,先机制敌,灵活应变;产生并发展了骑战、城战及不同地理、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原则《吴子》、《六韬》和《孙膑兵法》关于骑兵的地位、作用、特点的论述,已带有总结经验和理论概括的性质,其中"十胜"、"九败"和"用骑十利"已比较系统在"攻城围邑" 和"救守"之法上,也有习用器械、集兵攻城、错绝其道、阻援攻虚、守不失险、守必出之、中外相应等论述《墨子》中《备城门》等几篇晚出的墨家之作专论守城之法,对守城设施、布局和器械制作、使用等均有详细记述,核心思想是"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奠定古代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 《孙子》反对战争的不可知论,认为战争可先知、先算、先 胜,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观点;注重人事,反对"取于鬼神"、"像于事"、"验于度";注重以"智"使"力"和趋利避害;注重从总体上联系上多方面地观察战争,体悟到军事领域中许多矛盾对立及转化的现象,提出了虚实、奇正、形名等一系列反映军事理论认识对象的性质、范围和内容的范畴战国时的兵家更注重对"战道"(战争规律)的探讨,视之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同时对军事领域内的诸矛盾关系、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更为广泛深入⒊充实提高时期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军事技术有新的进步,铁兵器种类增多,杀伤性能有所提高;军事交通、筑城、造船也有较大发展唐代发明了火药并开始应用于战争骑兵、水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朝军制多有所变革,武装力量体制基本成型,大致由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部分组成,集权于皇帝北朝后期创立的府兵制经隋至唐初而趋完善,成为兵农结合的军事制度;征兵制、募兵制等兵役制度交相施行 战争规模增大,时间延长,区域范围广,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横渡江河作战、水上交战以及水陆配合作战较多汉代注重兵书的搜集整理,并将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在继承先秦传统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运用,内容更加丰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战略谋划在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能力楚汉战争中,汉对经营基地、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盟国以及正面坚持、敌后袭扰、两翼牵制等战略运用甚为成功东汉统一战争中,采取西和东攻,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在多极斗争中,联盟战思想的运用生动、突出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曹魏的离间吴蜀、坐山观斗等,在不同情况下分别运用,各有成效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分清形势,建立根基,内修政事,外和诸戎,联盟抗敌的战略思想隋唐五代时,隋先采取北和南攻,后又采取击北防南的战略,对突厥"离强合弱",击逆抚顺;对陈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并用,虚实结合,疲敌误敌,伺机一举击灭这些都表现出战略运用的灵活性李渊集团为统一全国采取的因势借力、以屈求伸、乘虚入关、居险养威、先急后缓、各个击灭群雄的战略,取得成功周世宗柴荣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战略规划,亦不失为有识之举这些战略思想和决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驾驭全局、远谋多算、灵活用兵的共同特征《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战略》等专门阐述战略思想的军事著作的出现,使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艺术更加深刻和系统,而"贵谋贱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败在乎智","以计代战一当万"等,均成为脍炙人口的重视战略运用的名言国防指导思想呈现新的特点根据当时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及周边形势,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限胡马之足"、以墙制骑、安边设防的思想汉朝组建大规模骑兵集团后,转而采取"以骑制骑"之策,抗击强大的匈奴骑兵,由单纯防御转入攻势防御汉朝还在秦徙民实边的基础上,推行军屯实边措施,形成了兵农结合的一种强边新形式秦汉时,重视军事交通建设,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干线纵横、通向边远地区的交通网,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汉初"文武并用"的治国强兵方略,"以蛮夷攻蛮夷"的对匈奴之策,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军事战略区,采取重首轻足、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等,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作战指导思想有新的发展 重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用多路出击、以快制敌、长途奔袭、穷追猛打的战法,注重多兵种运用;大规模江河作战,水陆配合,多路分进合击;城邑战地位突出,要塞攻守成为战争成败的关键李世民的"持久以弊之"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影响深远野战中更注意对地形的详尽考察,聚米为山(即沙盘雏形),因地用兵《卫公兵法》提出了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联系战争实践,对虚实、奇正、攻守等范畴的阐述更为系统、辩证,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夺取战争主动权)是兵法精髓,指出"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太白阴经》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人谋和国家富强;提出"战胜攻取形之事而用在神,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阐明了"形"(物质)与"神"(精神)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孙子》关于"形"的理论⒋系统完善时期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历经辽、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期)几个朝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系统完善这期间,中央政权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较长时期处于并立状态,既争斗,又融合,中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军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较大的发展,统兵用兵之权高度集中随着火器的发明及其大量装备部队和运用于实战,火器部队成为独立兵种作战规模日益扩大,战争样式更加多样随着武学的兴盛,《武经七书》成为将帅及武科举子的必读书,强调精神感化的理学、心学学说渗透到治军领域以《武经总要》、《武备志》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军事类书相继问世,明确区分军事门类,系统整理军事资料有关军事训练、军事人物、兵制、守城、阵法、车营、火器、军事历史地理、海防边防等专题性兵书大量涌现,反映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研究的广泛深入,也增添了更多的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内容以兵权高度集中为统兵建军宗旨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割据,大权旁落的历史教训,力主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明、清两朝统治者也将集权原则奉为圭臬兵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宋初由皇帝亲制阵图,并派出排阵使监督将帅战守的做法违背了因情应变的基本原则,也容易束缚将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兵将互不相习的弊端,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练兵、练将思想日益深化、系统随着武举、武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将领的培养教育制度化、系统化,重视选练和军事教育宋代岳飞严于治军,信赏明罚,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为信条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坚持阵法要与伍法相结合,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比较适用的练将、练兵的原则和方法,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练将既要入武庠(军事学校),也要到实境中锻炼;对士兵的训练,则贯彻选、练兼顾的原则,主张兵贵选乡野老实之人,摒弃市井油滑之徒,注重练胆、练艺战略思想更加丰富、系统《武备志·战略考》按"非略弗录"和"略非奇弗录"的原则辑选春秋至元各代的用兵方略《读史方舆纪要》系统论述了山川形势对战争的影响在战略进攻上,北方各民族将帅普遍注意发挥骑兵机动能力强、善于野战的特长,主张进攻速决如辽朝女军事家萧绰的长驱直入、紧逼腹心的谋略;蒙古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突然奔袭、中间突破以及假道南宋的灭金方策;后金统帅努尔哈赤面对强军,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都从不同角度为中国古代战略增添了新的内容朱元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也采纳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后又采取了先断羽翼,再攻腹心的方略,逐步消灭群雄,建立明朝在战略防御上,南宋提出了依靠江河,藩篱三层,扼守要点的点、线、面结合的设防思想明代逐步形成以长城为骨干,因险守塞,择点分片(建立九镇),宽正面大纵深,有重点和层次,精兵机动和城守相结合的边防思想针对倭寇自海上入侵的新情况,《筹海图编》一书提出要海陆结合,分区、多层、要点设防,强调实行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所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火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作战指导思想的发展明代前期建立了以火器为主的特种部队——神机营,嗣后火器大量装备部队,有了火器和骑兵、步兵编组成军的车营在作战中,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阵形和战法都有变化,并提出了火器在先、各兵种配合的思想《车营叩答合编》专论火器部队的作战特点和方法,适应用车在用火,用火在用叠阵的原则,使车、骑、步之间交相更迭、配合,保证了火力的发扬火器的发展也引起城邑攻防理论的变化,城池防御工事层数增加,注意骑墙、敌台火力相交,并构筑附城敌台,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确立于先秦时期,历朝历代均有丰富和发展,其中包括古代农民起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升华,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义兵必胜、以战止战;在国防建设上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战略和作战指导上强调先计后战、知彼知己、因情定策、"全胜"、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不厌诈、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各个击破、造形任势、动敌、致人、我专敌分、并卒击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逸待劳、善择战机、兵贵神速、灵活应变;在治军思想上要求以治为胜、制必先定、兵权贵一、教戒素行、气艺并重、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励士练锐、精兵良器、将帅贤能、 智勇双全、上下同欲、三军齐心;在后勤保障上提倡聚财积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寓兵于民、因势改制等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有广泛影响和突出地位,不仅在历史上对指导人们的军事斗争有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为中外各界人士所称道,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军事乃一国之本,军事乃国之保障。自古以来,国家出现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日益密切,且时常出现摩擦。随着社会的生产力进步,许多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提出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反映时代的要求,借以固国强兵。  所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其演变过程十分复杂且多变,大体分成以下阶段:  产生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夏时期,此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当时奴隶主贵族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该国人民,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保障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军队的发展日趋集团化了。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此时期朴素军事的唯物主义观念,实现了军事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等著名军事著作。迅速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随之军事思想也出现了变革。它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军事理论思想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中迸发了新的活力。其中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提出,军事斗争运用权谋斯先后,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它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天命观,以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指出战争获胜不取决于鬼神,只要能够做到“知彼知己”。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此时期的军事思想是时代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走向转型的需要,有的军事思想迎合了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国家的需要,诸侯各国鹿死谁手,只看谁的军事实力更能压倒群雄。赵国的胡服骑射,率先对少数民族的方式做出了借鉴,并吸收进来自己赵国的本身的军事理论,使之升华。此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甚至在军事上都是中国最特殊的年代,思想的开放与发展,思想意识运动的开展,军事思想也随之借鉴并吸收融合,成为更强的一股生命力。丰富和提高时期 元代之前。总体上,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1)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2)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兵器装备,士兵数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各兵种紧密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帝国秦国,它依靠强有力的中央统治和强大的帝国军队,南征北战,扩张领土,是典型的军事帝国,在中国古代上都是一颗辉煌灿烂的明珠。它的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它的发展需要武力去维持,它短命的原因或许也有此吧!但是它的辉煌成果还是值得当今借鉴的。例如,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对当今的构筑防御体系理论有大量的借鉴的意义。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取得了战争胜利。见证了战争的胜利不能只靠武力,得民心者得天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如此,战胜困难,建立了新中国。其中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这些对当时乃至后世是具有极其进步意义的。以后的军事思想呈现出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这时,许多军事家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其中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突破时代束缚,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

军事才能在古代是非常受看重的,若是一个人在军事方面有杰出的才华的话,那么将会受到朝廷重用,并且往往能够改变当下的局势。在历史上有这么五位军事家,他们的统兵作战能力堪称强大。孙膑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班超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卫青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元封五年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于茂陵东北1000米处,谥号为"烈"。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项羽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军事理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论文

呵呵 ,朋友论文还是要靠自己写得,不过我可以列个大纲。给个建议首段,讲解古代军事指导思想的定义,以及起源,发展。和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举例说明,可以选择几个经典案例,比如牧野之战,分析疑兵之计;长平之战分析离间计;吴越之争,分析美人计。3个足矣,不要过多,第三,分析这些指导思想带来的影响。自己根据上文拜第四嘛,总结啦 第五 感谢 XXXXX啦 后面自己可以分析

军事乃一国之本,军事乃国之保障。自古以来,国家出现以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日益密切,且时常出现摩擦。随着社会的生产力进步,许多伟大的战略家和军事家提出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反映时代的要求,借以固国强兵。  所谓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就是中国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其演变过程十分复杂且多变,大体分成以下阶段:  产生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夏时期,此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尽管人们对于战争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还是产生了以靠天命观指导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军事思想。当时奴隶主贵族对外族发动掠夺战争或用武力镇压本族奴隶的反抗,都是以征讨“违天命者”、“吊民伐罪”、“敬天保民”相号召该国人民,并用占卜手段,假借神的旨意和严刑厚赏驱使士卒作战,保障军队士气高昂,奋勇杀敌。到商代以后,作战逐渐以车兵为主,军队的发展日趋集团化了。对军队指挥,要求行动统一,严厉管理。这种思想,指导着夏、商、西周几个王朝的军事斗争。通过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已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以胜寡,强可以胜弱,反映了此时期朴素军事的唯物主义观念,实现了军事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传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等著名军事著作。迅速发展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变革,随之军事思想也出现了变革。它引起了士兵成分的变化和兵器的改进,军事制度和作战方式也随之变化。为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了统率军队的专职将帅,涌现了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军事理论思想在百家争鸣的背景中迸发了新的活力。其中著名的《孙子兵法》,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的军事理论著作,揭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规律,并奠定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基础,指导着后代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的研究,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提出,军事斗争运用权谋斯先后,即“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高明的军事家所期求的最理想的战争结局。它打破了奴隶社会的天命观,以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指出战争获胜不取决于鬼神,只要能够做到“知彼知己”。军事家孙膑所著《孙膑兵法》,更主张抛弃“责仁义,式礼乐”的思想,要求用战争手段解决社会混乱局面;其作战思想则特别强调“贵势”和以奇制胜。这些主张,都是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此时期的军事思想是时代迅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走向转型的需要,有的军事思想迎合了建立强有力的统一国家的需要,诸侯各国鹿死谁手,只看谁的军事实力更能压倒群雄。赵国的胡服骑射,率先对少数民族的方式做出了借鉴,并吸收进来自己赵国的本身的军事理论,使之升华。此时期无论在经济,政治,甚至在军事上都是中国最特殊的年代,思想的开放与发展,思想意识运动的开展,军事思想也随之借鉴并吸收融合,成为更强的一股生命力。丰富和提高时期 元代之前。总体上,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的军事思想对军事斗争仍然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战争的发展,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提高。(1)就战争种类而言,有建立封建王朝的统一疆域的战争,有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民族起义的战争,又有国内诸民族贵族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2)就军队发展而言,兵种,兵器装备,士兵数量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各兵种紧密配合作战,使得战略战术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在这一时期,通过战争实践,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将领,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帝国秦国,它依靠强有力的中央统治和强大的帝国军队,南征北战,扩张领土,是典型的军事帝国,在中国古代上都是一颗辉煌灿烂的明珠。它的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上,它的发展需要武力去维持,它短命的原因或许也有此吧!但是它的辉煌成果还是值得当今借鉴的。例如,秦始皇的大规模筑长城、修驰(直)道、重兵戍边等军事措施,对后世建设边防的战略思想,有重大影响。对当今的构筑防御体系理论有大量的借鉴的意义。在著名的楚汉战争中,张良为刘邦决策,收揽民心,取得了战争胜利。见证了战争的胜利不能只靠武力,得民心者得天下。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如此,战胜困难,建立了新中国。其中兵书《六韬》,针对频繁的战争,提出了爱惜民力、休养生息的思想。兵书《三略》,进一步阐述了“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指出最高统治者必须广揽人才,重视民众与士卒的作用,这些对当时乃至后世是具有极其进步意义的。以后的军事思想呈现出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以及作战指挥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其中,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晋灭吴之战,东晋苻秦的淝水之战,以及隋灭陈之战最为著名。《李卫公问对》一书,联系唐代初期的战争经验,对以往兵书进行了探讨,对《孙子兵法》提出的虚实、奇正、攻守等原则及其内在联系,作了比较辩证的论述。李筌的《太白阴经》认为,战争的取胜决定于国家政治的优劣、力量的强弱以及谋略的运用。到了辽、宋、西夏和后来的宋与金、蒙古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统治时期,互相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战争频繁。这时期,随着生产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出现了火器和复杂的装备器材,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宋王朝,由于政治腐败,军权由皇帝绝对控制,军队作战能力低下,造成屡战失利。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这时,许多军事家均对皇帝绝对控制军队指挥权及其危害提出了非议。其中南宋名将岳飞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他率“岳家军”突破皇帝“钦定”的作战旨意,突破时代束缚,采取步、骑配合的灵活战法,击败了金军强大的骑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各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兵学家关于战争和军队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人们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它随着社会的前进,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深化,反过来又指导各时期的军事实践,对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频繁激烈、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所经历的独具特色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态,几千年高度集权的政权体制,以农业为主,兼有游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结构,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共存的民族构成,尚德、勇于反抗侵略和压迫、爱和平、重谋略、荣誉心和凝聚力极强的民族心理素质,长时期领先的科学技术,以长于理性概括和辩证思维为突出特征的诸子思想的相互斗争和融合,平原沙漠、江河湖海、崇山峻岭皆备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决定和影响着它的发展趋势和特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是兵书它出现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哲理性强散见于其他典籍中大量的论兵篇章,史书中关于军事人物、战争、军事制度等方面的记载,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⒈萌生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部落间的战争,人们对军事问题也开始有了一些初步思考夏王朝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成为国家机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时已有师、旅、卒、两、伍等编制,青铜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著名的战争有甘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周公东征等,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作为观念形态的军事思想也开始萌生,在甲骨文、金文和《尚书》等古代史料及大约在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志》、《军政》等兵书中都有反映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 伸张正义和保民《尚书》的《甘誓》、《汤誓》、《泰誓》等都提出以天命作为出兵征战之由,以"恭行天之罚"、"吊民伐罪"、"保民"相号召军事决策和行动要以天象和占卜的吉凶定取舍②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易·师》);"尚桓桓"(《尚书·牧誓》),以成威武之师;严赏罚,"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尚书·甘誓》)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不穷不能","成列而鼓"(《司马法》);战争实践中也已注意到以谋取胜鸣条之战、牧野之战,都采取了阴蓄其力、争取与国、剪敌羽翼、运用间谍、侦察敌情、掌握时机、攻其腹心等方略《军志》、《军政》中有"允当则归","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地利为宝"等谋略思想的记载④在作战指挥上,已注意到前锋和主力、车兵与徒兵的配合及阵法的应用由于这一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⒉形成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对战争的认识逐步深化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直为壮,屈为老";"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战国时兵学家进一步将战争区分为"义"和"不义",指出:"禁暴救乱曰义"(《吴子·图国》),"义者,兵之首也"(《孙膑兵法·下编·将义》),并由此确定了自己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司马法·仁本》);"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对战争的起源问题,提出"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吕氏春秋·孟秋纪》)的观点对战争的起因问题,认为由于人民众、财货寡、事力劳、供养薄,故民争而不免于乱,已注意到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探讨战争的起因在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地理的关系和制胜因素的认识上,指出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法必本于政胜"(《商君书·战法》);"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尉缭子·兵令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兵要在乎"善附民"(《荀子·议兵》)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们进一步提出军事改革的要求,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尤重耕战,强调富国强兵,"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视富国为强兵之本、之先、之急,即"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管子·侈靡》)以法家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为统一而进行战争,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系统的建军理论突出反映在将、法、教方面《孙子》提出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条件,对军队组织编制、将官职责、军备物资、费用等也都有严格要求,管理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把"士卒孰练"作为胜负的重要条件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建军理论的基础其后战国军事理论家更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理论内容《吴子》要求将帅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素质;《尉缭子》强烈批评世将制度,提出将帅要有威、惠、机、战、攻、守、无过等全面修养;《六韬》不仅考察将帅个人的条件,而且强调统帅机关整体素质的互补和提高;《韩非子》主张从基层中选拔有实战经验的人为将领;等等在军事法制方面,出现了许多关于作战、内务、纪律等法规性的文献,体现了以法治军、以治为胜的思想特点同时强调以仁为本,恩威并用,赏罚严明,认为"善将者,爱与威而已"(《尉缭子·攻权》);要爱护士卒,甘苦与共;赏不逾时,罚不迁列;要"刑上极,赏下通"(《六韬·将威》),和军同欲在军队的教育训练方面,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吴子·治兵》);要"因便而教,唯利而行"(《管子·兵法》);简募良材,料民选卒,依勇力、技艺分别编组,按级训练;装备要精良等从本质上说,这是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为主、吸取儒家仁学理论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适应当时军队特点的建军理论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谋略,提出了诸如"尊王攘夷","威不轨而昭文德","观衅而动","兼弱攻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等有价值的战争指导思想重信义的观念逐步被"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所代替《孙子》对以往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善战者必须了解和把握道、天、地、将、法"五事",重视谋略,强调"庙算"和先计后战指出了用兵的"诡道"、"诈立"特征;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和进攻速胜的指导原则;强调主动、惑敌和因情用兵;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任势、我专敌分、兵情主速、奇正相生、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因敌制胜等基本原则战国时期,伐谋、伐交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注重联盟战略,纵横捭阖,分化敌对力量;强调必攻不守,先机制敌,灵活应变;产生并发展了骑战、城战及不同地理、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原则《吴子》、《六韬》和《孙膑兵法》关于骑兵的地位、作用、特点的论述,已带有总结经验和理论概括的性质,其中"十胜"、"九败"和"用骑十利"已比较系统在"攻城围邑" 和"救守"之法上,也有习用器械、集兵攻城、错绝其道、阻援攻虚、守不失险、守必出之、中外相应等论述《墨子》中《备城门》等几篇晚出的墨家之作专论守城之法,对守城设施、布局和器械制作、使用等均有详细记述,核心思想是"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奠定古代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 《孙子》反对战争的不可知论,认为战争可先知、先算、先 胜,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观点;注重人事,反对"取于鬼神"、"像于事"、"验于度";注重以"智"使"力"和趋利避害;注重从总体上联系上多方面地观察战争,体悟到军事领域中许多矛盾对立及转化的现象,提出了虚实、奇正、形名等一系列反映军事理论认识对象的性质、范围和内容的范畴战国时的兵家更注重对"战道"(战争规律)的探讨,视之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同时对军事领域内的诸矛盾关系、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更为广泛深入⒊充实提高时期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军事技术有新的进步,铁兵器种类增多,杀伤性能有所提高;军事交通、筑城、造船也有较大发展唐代发明了火药并开始应用于战争骑兵、水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朝军制多有所变革,武装力量体制基本成型,大致由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部分组成,集权于皇帝北朝后期创立的府兵制经隋至唐初而趋完善,成为兵农结合的军事制度;征兵制、募兵制等兵役制度交相施行 战争规模增大,时间延长,区域范围广,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横渡江河作战、水上交战以及水陆配合作战较多汉代注重兵书的搜集整理,并将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在继承先秦传统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运用,内容更加丰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战略谋划在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能力楚汉战争中,汉对经营基地、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盟国以及正面坚持、敌后袭扰、两翼牵制等战略运用甚为成功东汉统一战争中,采取西和东攻,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在多极斗争中,联盟战思想的运用生动、突出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曹魏的离间吴蜀、坐山观斗等,在不同情况下分别运用,各有成效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分清形势,建立根基,内修政事,外和诸戎,联盟抗敌的战略思想隋唐五代时,隋先采取北和南攻,后又采取击北防南的战略,对突厥"离强合弱",击逆抚顺;对陈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并用,虚实结合,疲敌误敌,伺机一举击灭这些都表现出战略运用的灵活性李渊集团为统一全国采取的因势借力、以屈求伸、乘虚入关、居险养威、先急后缓、各个击灭群雄的战略,取得成功周世宗柴荣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战略规划,亦不失为有识之举这些战略思想和决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驾驭全局、远谋多算、灵活用兵的共同特征《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战略》等专门阐述战略思想的军事著作的出现,使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艺术更加深刻和系统,而"贵谋贱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败在乎智","以计代战一当万"等,均成为脍炙人口的重视战略运用的名言国防指导思想呈现新的特点根据当时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及周边形势,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限胡马之足"、以墙制骑、安边设防的思想汉朝组建大规模骑兵集团后,转而采取"以骑制骑"之策,抗击强大的匈奴骑兵,由单纯防御转入攻势防御汉朝还在秦徙民实边的基础上,推行军屯实边措施,形成了兵农结合的一种强边新形式秦汉时,重视军事交通建设,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干线纵横、通向边远地区的交通网,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汉初"文武并用"的治国强兵方略,"以蛮夷攻蛮夷"的对匈奴之策,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军事战略区,采取重首轻足、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等,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作战指导思想有新的发展 重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用多路出击、以快制敌、长途奔袭、穷追猛打的战法,注重多兵种运用;大规模江河作战,水陆配合,多路分进合击;城邑战地位突出,要塞攻守成为战争成败的关键李世民的"持久以弊之"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影响深远野战中更注意对地形的详尽考察,聚米为山(即沙盘雏形),因地用兵《卫公兵法》提出了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联系战争实践,对虚实、奇正、攻守等范畴的阐述更为系统、辩证,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夺取战争主动权)是兵法精髓,指出"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太白阴经》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人谋和国家富强;提出"战胜攻取形之事而用在神,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阐明了"形"(物质)与"神"(精神)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孙子》关于"形"的理论⒋系统完善时期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历经辽、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期)几个朝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系统完善这期间,中央政权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较长时期处于并立状态,既争斗,又融合,中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军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较大的发展,统兵用兵之权高度集中随着火器的发明及其大量装备部队和运用于实战,火器部队成为独立兵种作战规模日益扩大,战争样式更加多样随着武学的兴盛,《武经七书》成为将帅及武科举子的必读书,强调精神感化的理学、心学学说渗透到治军领域以《武经总要》、《武备志》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军事类书相继问世,明确区分军事门类,系统整理军事资料有关军事训练、军事人物、兵制、守城、阵法、车营、火器、军事历史地理、海防边防等专题性兵书大量涌现,反映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研究的广泛深入,也增添了更多的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内容以兵权高度集中为统兵建军宗旨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割据,大权旁落的历史教训,力主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明、清两朝统治者也将集权原则奉为圭臬兵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宋初由皇帝亲制阵图,并派出排阵使监督将帅战守的做法违背了因情应变的基本原则,也容易束缚将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兵将互不相习的弊端,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练兵、练将思想日益深化、系统随着武举、武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将领的培养教育制度化、系统化,重视选练和军事教育宋代岳飞严于治军,信赏明罚,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为信条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坚持阵法要与伍法相结合,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比较适用的练将、练兵的原则和方法,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练将既要入武庠(军事学校),也要到实境中锻炼;对士兵的训练,则贯彻选、练兼顾的原则,主张兵贵选乡野老实之人,摒弃市井油滑之徒,注重练胆、练艺战略思想更加丰富、系统《武备志·战略考》按"非略弗录"和"略非奇弗录"的原则辑选春秋至元各代的用兵方略《读史方舆纪要》系统论述了山川形势对战争的影响在战略进攻上,北方各民族将帅普遍注意发挥骑兵机动能力强、善于野战的特长,主张进攻速决如辽朝女军事家萧绰的长驱直入、紧逼腹心的谋略;蒙古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突然奔袭、中间突破以及假道南宋的灭金方策;后金统帅努尔哈赤面对强军,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都从不同角度为中国古代战略增添了新的内容朱元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也采纳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后又采取了先断羽翼,再攻腹心的方略,逐步消灭群雄,建立明朝在战略防御上,南宋提出了依靠江河,藩篱三层,扼守要点的点、线、面结合的设防思想明代逐步形成以长城为骨干,因险守塞,择点分片(建立九镇),宽正面大纵深,有重点和层次,精兵机动和城守相结合的边防思想针对倭寇自海上入侵的新情况,《筹海图编》一书提出要海陆结合,分区、多层、要点设防,强调实行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所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火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作战指导思想的发展明代前期建立了以火器为主的特种部队——神机营,嗣后火器大量装备部队,有了火器和骑兵、步兵编组成军的车营在作战中,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阵形和战法都有变化,并提出了火器在先、各兵种配合的思想《车营叩答合编》专论火器部队的作战特点和方法,适应用车在用火,用火在用叠阵的原则,使车、骑、步之间交相更迭、配合,保证了火力的发扬火器的发展也引起城邑攻防理论的变化,城池防御工事层数增加,注意骑墙、敌台火力相交,并构筑附城敌台,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确立于先秦时期,历朝历代均有丰富和发展,其中包括古代农民起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升华,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义兵必胜、以战止战;在国防建设上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战略和作战指导上强调先计后战、知彼知己、因情定策、"全胜"、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不厌诈、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各个击破、造形任势、动敌、致人、我专敌分、并卒击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逸待劳、善择战机、兵贵神速、灵活应变;在治军思想上要求以治为胜、制必先定、兵权贵一、教戒素行、气艺并重、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励士练锐、精兵良器、将帅贤能、 智勇双全、上下同欲、三军齐心;在后勤保障上提倡聚财积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寓兵于民、因势改制等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有广泛影响和突出地位,不仅在历史上对指导人们的军事斗争有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为中外各界人士所称道,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论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论文

《孙子兵法》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启发现代战争思维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孙子兵法》从揭示战争中“利”和“害”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来确立自已对战争的根本态度,从而决定其军事思想中功利主义的主导倾向。孙子正是用功利主义这把价值尺度考察春秋末期的战争,提出了重战与慎战相统一的战争观。《孙子兵法》所产生的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反映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表现为频繁的战争。仅举鲁史《春秋》记载,在242年里,就发生过483次大的战争。在战争的旋涡中,大国胜败无常,小国安危不定,局势错综复杂。孙子从当时朝盟夕散、不宣而战的社会现实中认识到,战争只能暂时平息而不会从此废止。因此,他开宗明义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提醒人们要重视战争、研究战争和准备战争。  当前,冷战已成为历史陈迹。两极战略格局的解体,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世界基本矛盾出现新的力量组合,逐步形成与孙子时代相似的“多极”战略格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孙子的重战和慎战思想,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为人们认识多极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驾驭局部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指中国古代各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兵学家关于战争和军队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系统理性认识是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人们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它随着社会的前进,军队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渐深化,反过来又指导各时期的军事实践,对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它是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频繁激烈、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形式多样的战争实践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所经历的独具特色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态,几千年高度集权的政权体制,以农业为主,兼有游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经济结构,以汉民族为主、多民族共存的民族构成,尚德、勇于反抗侵略和压迫、爱和平、重谋略、荣誉心和凝聚力极强的民族心理素质,长时期领先的科学技术,以长于理性概括和辩证思维为突出特征的诸子思想的相互斗争和融合,平原沙漠、江河湖海、崇山峻岭皆备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决定和影响着它的发展趋势和特色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载体是兵书它出现早、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哲理性强散见于其他典籍中大量的论兵篇章,史书中关于军事人物、战争、军事制度等方面的记载,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萌生、形成、充实提高、系统完善四个历史时期⒈萌生时期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即夏、商、西周时期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了部落间的战争,人们对军事问题也开始有了一些初步思考夏王朝正式建立奴隶制国家,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军队成为国家机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周时已有师、旅、卒、两、伍等编制,青铜兵器广泛应用于军事著名的战争有甘之战、鸣条之战、牧野之战、周公东征等,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作为观念形态的军事思想也开始萌生,在甲骨文、金文和《尚书》等古代史料及大约在西周时期出现的《军志》、《军政》等兵书中都有反映这一时期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①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强调天命、 伸张正义和保民《尚书》的《甘誓》、《汤誓》、《泰誓》等都提出以天命作为出兵征战之由,以"恭行天之罚"、"吊民伐罪"、"保民"相号召军事决策和行动要以天象和占卜的吉凶定取舍②治军上强调齐众以律,"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易·师》);"尚桓桓"(《尚书·牧誓》),以成威武之师;严赏罚,"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尚书·甘誓》)③战争指导上,以重礼信仁义为主导思想,主张"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不穷不能","成列而鼓"(《司马法》);战争实践中也已注意到以谋取胜鸣条之战、牧野之战,都采取了阴蓄其力、争取与国、剪敌羽翼、运用间谍、侦察敌情、掌握时机、攻其腹心等方略《军志》、《军政》中有"允当则归","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地利为宝"等谋略思想的记载④在作战指挥上,已注意到前锋和主力、车兵与徒兵的配合及阵法的应用由于这一时期战争样式简单,规模比较小,持续时间短,人们对军事的认识还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⒉形成时期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中争霸、兼并、统一战争激烈,用兵数量增多;铁兵器应用日益广泛,军事技术和筑城等均有进步;军制上,步兵、骑兵、水师逐渐分离为独立兵种,步、骑、车配合作战,形式多样;打破了"兵民合一"兵制,出现了募兵制和郡县征兵制;战争指挥复杂,要求高,将帅专职化;学术上百家争鸣等,促进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发展以《孙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兵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兵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对战争的认识逐步深化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师直为壮,屈为老";"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计》)战国时兵学家进一步将战争区分为"义"和"不义",指出:"禁暴救乱曰义"(《吴子·图国》),"义者,兵之首也"(《孙膑兵法·下编·将义》),并由此确定了自己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司马法·仁本》);"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尉缭子·武议》)对战争的起源问题,提出"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吕氏春秋·孟秋纪》)的观点对战争的起因问题,认为由于人民众、财货寡、事力劳、供养薄,故民争而不免于乱,已注意到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探讨战争的起因在对战争与政治、经济、地理的关系和制胜因素的认识上,指出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法必本于政胜"(《商君书·战法》);"以武为植,以文为种"(《尉缭子·兵令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兵要在乎"善附民"(《荀子·议兵》)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们进一步提出军事改革的要求,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尤重耕战,强调富国强兵,"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视富国为强兵之本、之先、之急,即"甲兵之本必先于田宅"(《管子·侈靡》)以法家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为统一而进行战争,对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形成系统的建军理论突出反映在将、法、教方面《孙子》提出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的条件,对军队组织编制、将官职责、军备物资、费用等也都有严格要求,管理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把"士卒孰练"作为胜负的重要条件等,奠定了中国古代建军理论的基础其后战国军事理论家更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理论内容《吴子》要求将帅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素质;《尉缭子》强烈批评世将制度,提出将帅要有威、惠、机、战、攻、守、无过等全面修养;《六韬》不仅考察将帅个人的条件,而且强调统帅机关整体素质的互补和提高;《韩非子》主张从基层中选拔有实战经验的人为将领;等等在军事法制方面,出现了许多关于作战、内务、纪律等法规性的文献,体现了以法治军、以治为胜的思想特点同时强调以仁为本,恩威并用,赏罚严明,认为"善将者,爱与威而已"(《尉缭子·攻权》);要爱护士卒,甘苦与共;赏不逾时,罚不迁列;要"刑上极,赏下通"(《六韬·将威》),和军同欲在军队的教育训练方面,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吴子·治兵》);要"因便而教,唯利而行"(《管子·兵法》);简募良材,料民选卒,依勇力、技艺分别编组,按级训练;装备要精良等从本质上说,这是以法家的法治思想为主、吸取儒家仁学理论的某些成分而形成的适应当时军队特点的建军理论提出一系列战争指导和作战原则春秋时期的战争指导者,已能成功地制定和运用军事与政治谋略,提出了诸如"尊王攘夷","威不轨而昭文德","观衅而动","兼弱攻昧","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等有价值的战争指导思想重信义的观念逐步被"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所代替《孙子》对以往的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进行总结,认为善战者必须了解和把握道、天、地、将、法"五事",重视谋略,强调"庙算"和先计后战指出了用兵的"诡道"、"诈立"特征;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和进攻速胜的指导原则;强调主动、惑敌和因情用兵;提出了致人而不致于人、示形、任势、我专敌分、兵情主速、奇正相生、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因敌制胜等基本原则战国时期,伐谋、伐交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注重联盟战略,纵横捭阖,分化敌对力量;强调必攻不守,先机制敌,灵活应变;产生并发展了骑战、城战及不同地理、气象条件下作战的原则《吴子》、《六韬》和《孙膑兵法》关于骑兵的地位、作用、特点的论述,已带有总结经验和理论概括的性质,其中"十胜"、"九败"和"用骑十利"已比较系统在"攻城围邑" 和"救守"之法上,也有习用器械、集兵攻城、错绝其道、阻援攻虚、守不失险、守必出之、中外相应等论述《墨子》中《备城门》等几篇晚出的墨家之作专论守城之法,对守城设施、布局和器械制作、使用等均有详细记述,核心思想是"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亲"奠定古代军事哲学思想的基础 《孙子》反对战争的不可知论,认为战争可先知、先算、先 胜,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观点;注重人事,反对"取于鬼神"、"像于事"、"验于度";注重以"智"使"力"和趋利避害;注重从总体上联系上多方面地观察战争,体悟到军事领域中许多矛盾对立及转化的现象,提出了虚实、奇正、形名等一系列反映军事理论认识对象的性质、范围和内容的范畴战国时的兵家更注重对"战道"(战争规律)的探讨,视之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同时对军事领域内的诸矛盾关系、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的认识也更为广泛深入⒊充实提高时期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期,即从秦统一中国后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至五代,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在分裂和统一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也不断发展军事技术有新的进步,铁兵器种类增多,杀伤性能有所提高;军事交通、筑城、造船也有较大发展唐代发明了火药并开始应用于战争骑兵、水军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各朝军制多有所变革,武装力量体制基本成型,大致由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三大部分组成,集权于皇帝北朝后期创立的府兵制经隋至唐初而趋完善,成为兵农结合的军事制度;征兵制、募兵制等兵役制度交相施行 战争规模增大,时间延长,区域范围广,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横渡江河作战、水上交战以及水陆配合作战较多汉代注重兵书的搜集整理,并将兵家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这一时期军事思想在继承先秦传统的基础上,侧重于实际运用,内容更加丰富,水平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战略谋划在几次统一中国的战争中,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表现出高超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能力楚汉战争中,汉对经营基地、收揽民心、分化对方、争取盟国以及正面坚持、敌后袭扰、两翼牵制等战略运用甚为成功东汉统一战争中,采取西和东攻,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在多极斗争中,联盟战思想的运用生动、突出诸葛亮的"联吴抗曹",孙权的"联魏击蜀",曹魏的离间吴蜀、坐山观斗等,在不同情况下分别运用,各有成效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分清形势,建立根基,内修政事,外和诸戎,联盟抗敌的战略思想隋唐五代时,隋先采取北和南攻,后又采取击北防南的战略,对突厥"离强合弱",击逆抚顺;对陈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并用,虚实结合,疲敌误敌,伺机一举击灭这些都表现出战略运用的灵活性李渊集团为统一全国采取的因势借力、以屈求伸、乘虚入关、居险养威、先急后缓、各个击灭群雄的战略,取得成功周世宗柴荣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战略规划,亦不失为有识之举这些战略思想和决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驾驭全局、远谋多算、灵活用兵的共同特征《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战略》等专门阐述战略思想的军事著作的出现,使制定和实施战略的艺术更加深刻和系统,而"贵谋贱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成败在乎智","以计代战一当万"等,均成为脍炙人口的重视战略运用的名言国防指导思想呈现新的特点根据当时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及周边形势,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限胡马之足"、以墙制骑、安边设防的思想汉朝组建大规模骑兵集团后,转而采取"以骑制骑"之策,抗击强大的匈奴骑兵,由单纯防御转入攻势防御汉朝还在秦徙民实边的基础上,推行军屯实边措施,形成了兵农结合的一种强边新形式秦汉时,重视军事交通建设,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干线纵横、通向边远地区的交通网,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汉初"文武并用"的治国强兵方略,"以蛮夷攻蛮夷"的对匈奴之策,隋至唐初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军事战略区,采取重首轻足、中外相维的兵力部署原则等,对后世均有较大影响作战指导思想有新的发展 重视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采用多路出击、以快制敌、长途奔袭、穷追猛打的战法,注重多兵种运用;大规模江河作战,水陆配合,多路分进合击;城邑战地位突出,要塞攻守成为战争成败的关键李世民的"持久以弊之"和围城打援、一举两克的战法影响深远野战中更注意对地形的详尽考察,聚米为山(即沙盘雏形),因地用兵《卫公兵法》提出了速决和持久不可偏废的观点《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联系战争实践,对虚实、奇正、攻守等范畴的阐述更为系统、辩证,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即夺取战争主动权)是兵法精髓,指出"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太白阴经》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人谋和国家富强;提出"战胜攻取形之事而用在神,虚实变化神之功而用在形",阐明了"形"(物质)与"神"(精神)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孙子》关于"形"的理论⒋系统完善时期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历经辽、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期)几个朝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系统完善这期间,中央政权与北方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较长时期处于并立状态,既争斗,又融合,中国政治、经济和科技、军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较大的发展,统兵用兵之权高度集中随着火器的发明及其大量装备部队和运用于实战,火器部队成为独立兵种作战规模日益扩大,战争样式更加多样随着武学的兴盛,《武经七书》成为将帅及武科举子的必读书,强调精神感化的理学、心学学说渗透到治军领域以《武经总要》、《武备志》为代表的一些大型军事类书相继问世,明确区分军事门类,系统整理军事资料有关军事训练、军事人物、兵制、守城、阵法、车营、火器、军事历史地理、海防边防等专题性兵书大量涌现,反映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研究的广泛深入,也增添了更多的有价值的军事思想内容以兵权高度集中为统兵建军宗旨宋朝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拥兵割据,大权旁落的历史教训,力主兵权高度集中,以军事行政权归枢密院,军事指挥权归"三司"、"三帅",互相制约,集权于皇帝明、清两朝统治者也将集权原则奉为圭臬兵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宋初由皇帝亲制阵图,并派出排阵使监督将帅战守的做法违背了因情应变的基本原则,也容易束缚将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兵将互不相习的弊端,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练兵、练将思想日益深化、系统随着武举、武学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将领的培养教育制度化、系统化,重视选练和军事教育宋代岳飞严于治军,信赏明罚,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为信条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坚持阵法要与伍法相结合,并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比较适用的练将、练兵的原则和方法,认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练将既要入武庠(军事学校),也要到实境中锻炼;对士兵的训练,则贯彻选、练兼顾的原则,主张兵贵选乡野老实之人,摒弃市井油滑之徒,注重练胆、练艺战略思想更加丰富、系统《武备志·战略考》按"非略弗录"和"略非奇弗录"的原则辑选春秋至元各代的用兵方略《读史方舆纪要》系统论述了山川形势对战争的影响在战略进攻上,北方各民族将帅普遍注意发挥骑兵机动能力强、善于野战的特长,主张进攻速决如辽朝女军事家萧绰的长驱直入、紧逼腹心的谋略;蒙古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突然奔袭、中间突破以及假道南宋的灭金方策;后金统帅努尔哈赤面对强军,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方略,都从不同角度为中国古代战略增添了新的内容朱元璋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也采纳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针,后又采取了先断羽翼,再攻腹心的方略,逐步消灭群雄,建立明朝在战略防御上,南宋提出了依靠江河,藩篱三层,扼守要点的点、线、面结合的设防思想明代逐步形成以长城为骨干,因险守塞,择点分片(建立九镇),宽正面大纵深,有重点和层次,精兵机动和城守相结合的边防思想针对倭寇自海上入侵的新情况,《筹海图编》一书提出要海陆结合,分区、多层、要点设防,强调实行哨于远洋,击于近海,巩固海岸,严守要城的海防思想所有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火器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作战指导思想的发展明代前期建立了以火器为主的特种部队——神机营,嗣后火器大量装备部队,有了火器和骑兵、步兵编组成军的车营在作战中,重视发挥火器的作用,阵形和战法都有变化,并提出了火器在先、各兵种配合的思想《车营叩答合编》专论火器部队的作战特点和方法,适应用车在用火,用火在用叠阵的原则,使车、骑、步之间交相更迭、配合,保证了火力的发扬火器的发展也引起城邑攻防理论的变化,城池防御工事层数增加,注意骑墙、敌台火力相交,并构筑附城敌台,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确立于先秦时期,历朝历代均有丰富和发展,其中包括古代农民起义的丰富实践和理论升华,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义兵必胜、以战止战;在国防建设上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战略和作战指导上强调先计后战、知彼知己、因情定策、"全胜"、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不厌诈、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各个击破、造形任势、动敌、致人、我专敌分、并卒击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逸待劳、善择战机、兵贵神速、灵活应变;在治军思想上要求以治为胜、制必先定、兵权贵一、教戒素行、气艺并重、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励士练锐、精兵良器、将帅贤能、 智勇双全、上下同欲、三军齐心;在后勤保障上提倡聚财积力、足食强兵、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在兵役思想上坚持寓兵于民、因势改制等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有广泛影响和突出地位,不仅在历史上对指导人们的军事斗争有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为中外各界人士所称道,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