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摘要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2024-07-07 19:10:12

关于改革开放论文摘要怎么写的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改革开放30年论文 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年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深刻的教训。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对内改革、对外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利用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3O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盛世” 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 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全球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同于以往那种以推翻某种社会制度或某个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深刻程度和深远影响,又相当于一次革命。 事实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努力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拉动国内改革。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上看,开放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释放了国内长期闲置的低级和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又为高级和高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而增强了开放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与开放平行推进这种“双轮驱动”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崛起。 二、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内涵要深化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不过,这种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府主导,或者说重商主义的特点。在市场制度发展起来以后,就必须对这类过渡性的制度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会带来种种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许多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重商主义那样的以国家强力干预,追求国家财富积累的经济,或者像战后日本那样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采用苏联式体制的东方国家,人们往往对国家行政权力怀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则把它当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寻租取利的“通灵宝玉”,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当改革进到中途,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市场化。这种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碍,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国企改革, “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做出决定以后,国有经济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似乎就停顿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等等为借口,搞“国进民退”的“二次国有化”或者“再国有化”。这种行政垄断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对的。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 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使读者不必阅读全文,就能获得论文的必要信息。摘要的功能是: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做修改而直接利用。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期刊的上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就更明显。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切忌把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的内容做任何评论。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摘要应表达简明,句型力求简单。摘要不分段。用第三人称书写,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字样,可用“为了----,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摘要的字数:150-300字。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摘要怎么写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让整个世界为之称奇。从越南到巴西,从莫斯科到布鲁塞尔,从北美大陆到非洲草原,到处都在谈论中国的富裕,惊叹中国崛起的速度,感慨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西方媒体惊呼,“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酣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西方媒体承认,在中国奇迹面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先生1989年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的“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断言,显然不堪一击。众多西方学者指出,中国不仅在借鉴他国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且提供了可被其他国家效仿的强国富民的途径。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策先生指出,中国模式甚至有可能成为比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模式,而傲慢的西方模式已经让时间停顿。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认为,“中国模式”意味着政治稳定,而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韩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作保证,这样的思路符合亚洲民众的心理特征。国外一家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是最常用来描述“中国模式”的词语。参与该项调查的网民表示,“中国模式”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为特征。日本媒体认为,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模式”中的一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的关键因素,不仅适合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其价值也未必不是价值连城。 寻找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这恐怕是世人热衷研究“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模式”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谁不想在这一新型发展模式中找到可借鉴的秘方呢?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篇题为“中国模式的胜利”的文章中称,中国的成功故事和经济崛起,导致人们把“中国模式”赞誉为华盛顿共识的替 代物。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高令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所有国家羡慕。穷国希望在经济上赶上富国和创造财富,而富国则想在竞争中继续领先。它们都希望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俄罗斯学者坦言,“中国模式”是俄罗斯领导层的政治灵感之源,增强了俄罗斯人再度崛起的信心。分析家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已经注意到一种“中国式的新的外交理念”在“中国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对外关系上,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搞虚张声势的威胁,不搞小圈子,不拉帮结伙,并尽可能考虑到对方国家民众的感受。在习惯了冷战思维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冷静、务实而又不乏儒家风范的外交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霍尔斯拉格先生所言,中国外交有效地使其他国家认可中国发展,并确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并非挑战,而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模式”对世界充满魅力,因为它的意义和影响已关系到世界将以何种方式走向哪里。德国学者贝特霍尔德先生早就说过,西方资本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其低效无能,已无法解决包括环境恶化在内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人热衷“中国模式”的原因是否也在这里关键词: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中国模式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一、“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 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模式”。在学术界,这个概念并不很新鲜,人们在邓小平南巡以后就开始讨论“中国模式”问题了。不过,最近各国政治人物的认同已经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和新的生命。 确切地说,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就开始重视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对本国经济得不到发展,民生得不到改善一直忧心忡忡,苦于找不到好的模式。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来就主张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民主政治模式。很多国家也的确在这方面做了诸多的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反而导致政治失序,经济落后,民生艰难。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第三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人自己现在认为,毛泽东式的发展模式是失败的。但是,即使是毛泽东模式在当时也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青睐。 现在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这种发展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模式。最近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式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概念”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样是第三世界一员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近年来的出色经济表现也已经对“中国模式”构成了相当的挑战。对中国领导层来说,总结已有的经验很重要,既有利于中国自己的未来,也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追求软力量。但更为重要的是虚心努力,着眼于“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和不断完善。二、中国经济模式独一无二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 却能在较长时期内强劲增长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但大家都会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和发展,是使世界经济改观的首要因素,它们发展的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 中国自1978年始,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率不断提高,成就非凡。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发展和摸索的阶段,却能不断回应和了解市场力量,这意味着中国正经历异常复杂的转变。 与北美和欧洲等已发展经济体不同的是,后者有某些经济模型做政策决定的依据,反之,没有简单的经济模型可作为中国经济决策的依据。 中国自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直以惊人速度增长:到2001年,其实质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达1%。 摆脱贫穷 分享增长成果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贫穷人口大幅减少,这从中国基尼系数相对较高,且不断上升可见一斑;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使百姓得以摆脱贫穷,“后富起来的人”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点更为重要。 根据纽约证交所驻中国代表莱约翰搜集的数据显示,1980至2001年间,新兴市场以倍数增长,增幅达6倍——这不是百分比而是增长倍数!有不少曾经让人寄予厚望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南美洲国家,其增长速度实际上远逊于新兴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和其他新兴的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亦非常强劲,这从欧美出入口分类数据可见一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出口不断上升;同时,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亦较从其他地区的进口要来得快,这反映了中国在过去25年间,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扭转差距 增社会凝聚力 过去五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高速增长,我相信实际数字要高于一般人的估计。最后我想再提几个事实:中国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人口,至2001年为止约占总人口的两成,到今天绝不止此数。你可能认为,中国仍是农业国家,这两成微不足道,但当你考虑到13亿人口的两成时,你就能理解到这是罕见的人口流动。 中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城市收入远高于农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收入一度跌至约相当于农村收入的5倍,接着在这个水平停滞一段时间,后来中国制造业起飞,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有所拉开,但我认为中国政府将有能力扭转这一状况。 中国各个地区的收入增长不尽相同,但整体维持在3%~6%之间,由于所有人都受惠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贫穷人口亦随之减少。 重视教育 适应转型挑战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许多亚洲国家过去亦曾经历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从未见过像中国那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以如此强劲的步调增长。 工业革命源自英国,其年增长率在长达一个世纪期间,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这被认为是极快的了;按1%的年增长率计算,经济规模大约每七十年扩张一倍,经济发展过程虽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但要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一代人的期间内彻底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增长率若高达8%,由于行业的兴衰更替,人们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要面对人口移动和就业转型等重大挑战。 这是教育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学习新事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会被行业兴衰更替吓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三、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政治文明程度高低是政治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政治发展的过程,从传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建设要*推动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现代化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我在这里提出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这八个方面也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一,中国民主的发展将是一种“增量式”发展。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这些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其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但将不时有突破性的变革。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中国的政治发展从总体上看将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这种新的“增量”,不是对“存量”的简单数量增长,而是性质上的突破。突破性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其三,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其四,动态的政治稳定将逐渐取代静态的政治稳定。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而是现代的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动态稳定的实质是它绝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的无序状态,而是使秩序由静止的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达到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其五,政治改革将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合法的、有组织的和有秩序的。发展增量民主的基本途径,就是致力于“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尽可能地将公民自发的、零散的、无组织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党和政府主导的政治框架之内。其六,推进民主与加强法治将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从邓小平开始,中国领导人一直认为,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必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其七,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八,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第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7000多万党员,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中央集权传统的大国推行民主,当然必须上下互动,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同时进行。但是,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政治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是由更少的竞争性选择到更多的竞争性选择的过程。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总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增量民主,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价值,是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不可变移的直接目标。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硕士论文摘要怎么写??学术堂来告诉你:  1、明确摘要要求  您正在撰写的论文可能有特定的指导方针和要求,无论是发表在期刊上,还是在课堂上提交,还是工作项目的一部分在开始写作之前,请参考你收到的要求或指南,以确定需要记住的重要问题  2、摘要自成体系  摘要仅仅是一个摘要吗?大多数情况下,摘要应该完全独立于你的论文不要抄袭和粘贴正文中的内容,也就是不要直接引用自己的原文中的话,避免简单地从你写作的其他地方转述你自己的句子用全新的词汇和短语写出你的摘要,做到精简与凝练的同时,保持它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3、寻找核心关键词  完成论文之后,试着用5-7个重要的词或短语作为摘要研究的关键如果你的论文在期刊上发表了的话,人们能够在网上数据库中搜索摘要的核心内容,容易且快速找到你的论文而且,这样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4、避免无关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摘要不能脱离正文,更不能与论文内容相矛盾不要引用你在论文中没有提到的观点或研究,不要引用你在论文中不使用的材料,否则非常容易引起误导  5、进行基本修改  摘要是一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一样,应该在完成之前进行修改检查它的语法和拼写错误,并确保它的格式正确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摘要怎么写的

第一,避免出现谦词、关联词、感叹词、疑问词等。第二,摘要属纯客观介绍,一般用第三人称。第三,本科毕业论文摘要一般不用分段。第四,摘要应避免和论文引言、结论部分重复。第五,摘要要结构严谨避免冗杂,用简洁话语表述即可,一般不用长句。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使读者不必阅读全文,就能获得论文的必要信息。摘要的功能是: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做修改而直接利用。随着全文检索光盘的出现、期刊的上网,摘要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内容的功能就更明显。摘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利用情况和期刊的知名度。切忌把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的内容做任何评论。不要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摘要应表达简明,句型力求简单。摘要不分段。用第三人称书写,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字样,可用“为了----,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摘要的字数:150-300字。

改革开放30年论文 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年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深刻的教训。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对内改革、对外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利用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3O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盛世” 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 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全球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同于以往那种以推翻某种社会制度或某个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深刻程度和深远影响,又相当于一次革命。 事实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努力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拉动国内改革。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上看,开放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释放了国内长期闲置的低级和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又为高级和高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而增强了开放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与开放平行推进这种“双轮驱动”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崛起。 二、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内涵要深化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不过,这种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府主导,或者说重商主义的特点。在市场制度发展起来以后,就必须对这类过渡性的制度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会带来种种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许多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重商主义那样的以国家强力干预,追求国家财富积累的经济,或者像战后日本那样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采用苏联式体制的东方国家,人们往往对国家行政权力怀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则把它当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寻租取利的“通灵宝玉”,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当改革进到中途,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市场化。这种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碍,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国企改革, “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做出决定以后,国有经济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似乎就停顿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等等为借口,搞“国进民退”的“二次国有化”或者“再国有化”。这种行政垄断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对的。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 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摘要怎样写

改革开放30年论文 试论经济全球化下改革开放三十年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深刻的教训。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对内改革、对外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利用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积极投身于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3O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盛世” 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重的, 因此忧患意识必不可少。忧患意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全球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观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改革实现开放,以开放促进改革,改革与开放形成了发展中的“双轮驱动”,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这一发展路径的成功在于体现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要求,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在重重迷雾困厄之中顿见一片社会主义“好山色”,即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这是中国发展的经验,同时也启示了未来发展的道路。何谓“经济全球化”?就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我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最本质、最一般的含义,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整个世界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极大地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和交往,特别是9o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向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他认为,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认识不科学,对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一种排斥和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开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国只有打开国门,主动参与全球化过程,积极扩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过去难以得到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从历史趋势的角度看,如果说开放的过程是全球化,那么改革的过程就是多元化。邓小平同志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破除各种束缚生产力的障碍,首先就是要通过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不同于以往那种以推翻某种社会制度或某个政权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过打破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以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其深刻程度和深远影响,又相当于一次革命。 事实证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成功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关键。这一成功,可以归结为以努力推动国内体制的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以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拉动国内改革。从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意义上看,开放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释放了国内长期闲置的低级和低流动性生产要素,又为高级和高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进而增强了开放对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与开放平行推进这种“双轮驱动”构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崛起。 二、在中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开放的内涵要深化 以改革而论,应立足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中国在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基本原因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解开了命令经济中行政命令的束缚,扩大了居民择业和创业的自由权利,使得原来被压抑的潜能得以发挥出来。不过,这种变通性的体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政府主导,或者说重商主义的特点。在市场制度发展起来以后,就必须对这类过渡性的制度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否则就会带来种种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许多人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重商主义那样的以国家强力干预,追求国家财富积累的经济,或者像战后日本那样实行“新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政策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特别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采用苏联式体制的东方国家,人们往往对国家行政权力怀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这种权力的人则把它当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寻租取利的“通灵宝玉”,不肯轻易放弃。于是,当改革进到中途,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继续朝现代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就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阻止进一步市场化。这种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碍,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比如国企改革, “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于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股份化改制做出决定以后,国有经济的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国有企业,改革似乎就停顿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国有企业是共产党执政的经济基础”等等为借口,搞“国进民退”的“二次国有化”或者“再国有化”。这种行政垄断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对的。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利用全球化发展自己的显著成果。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会在中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来,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突出。一是继续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的目标与经济规模已很庞大,人口、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瓶颈等制约趋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同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 以及区域、阶层之间分化加大之间的矛盾;三是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与人民群众政治表达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要求不断提高之间的矛盾;四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与社会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滋长之间的矛盾;五是在西强东弱长期存在,必须与资本主义共处并存、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自己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之间的矛盾;六是中国实力的稳步增强和其他大国力图维护有利于它们的世界格局之间的矛盾;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信仰危机、道德失范之间的矛盾,等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任务还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无论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开放。目前,改革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到万方这类论文数据库找,那里论文多,且质量高。自己懒得去找的话,可以去淘宝的《翰林书店》店铺看看,店主应该能帮你下载到这论文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20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作为中国的特大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则创造了开埠以来辉煌的业绩。然而上海在已走过的20年历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曾有过曲折,在邓小平关于上海改革开放的重要指示指引下,以浦东的开发开放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契机,上海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 一、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的构想 邓小平对上海改革开放有着一系列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他的基本构想是:通过开发开放浦东,来振兴上海;通过抓上海的发展,来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邓小平运筹帷幄,提纲挈领地指出上海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开发浦东。他说:“开发浦东,这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这是因为,浦东的开发开放,可以成为上海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先行区,使整个上海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得到调整和改造,使上海能够扩大对外开放度,这就为上海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由此来带动上海的振兴,并把上海推到改革开放的前沿。 振兴上海,加快上海的发展,其根本目的还是要推动全国的改革开放,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浦东的开放开放,也被赋予了同样的意义,即这不单单是关系上海的问题,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邓小平甚至不无遗憾地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这段话固然体现了邓小平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谦虚恭谨的胸怀,但也点出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一盘棋中的重要地位。鉴于上海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抓上海的发展,让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沿长江由东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有利于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的形成,从而带动全国的发展。这是邓小平统筹全局的英明决策。邓小平在明确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同时,还为上海指明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做法。第一,上海要“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第二,上海要发展金融业。因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邓小平对上海金融业寄予厚望,说“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第三,上海要遵守国际惯例。邓小平指出,“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 虽然上海起步晚了,但是邓小平却对上海加快发展充满了信心,相信上海完全可以后来居上。他详细分析了上海能够后来居上的有利条件,即:第一,“上海民心比较顺,这是一股无穷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上海工人阶级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带头羊。”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同样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而工人阶级是其中的主力军。上海的改革开放得到工人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第二,“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上海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城市,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建设人才,迄今拥有各种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百万人。上海还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较好。这些都是上海加快发展所需的宝贵资源。第三,“上海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这是上海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人文优势。上海人来自五湖四海,同时又走向四面八方,他们同各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处,经历了兼收并蓄、重炼再铸的过程,使人的反应程度与适应能力随之增加,善于包容和转换各种事物,形成了高度的开放性、敏感性和灵活性,产生了具有鲜明的上海标志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交往准则等,这就使“上海完全有条件上得快一点。”第四,90年代是上海发展的一次机遇。从国际来看,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和平与发展”正成为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而亚太地区经济又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十多年,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特区开发已获得经验。因此上海遇到了加快发展的国际国内最好的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1992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强调,这是你们上海最后一次机遇,这个机遇你们不要放过,你们要大胆地闯一闯。1993年春节,邓小平在上海又着重强调了抓住机遇的问题,他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

关于改革开放论文摘要怎么写

2007-2-2 作者:曾芝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 [摘要]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看过《刮痧》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在看到自己儿子丹尼斯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丹尼斯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这位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对他老板的尊敬,隐含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我才惩罚我的儿子”。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可以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逻辑中有这么一条,即“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好吃的让孩子独享,该让孩子做的却由父母包办代替了。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2]与此相比,美国家庭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增长才智,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 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经济上的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3]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4]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此外,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综上不难看出,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果,让整个世界为之称奇。从越南到巴西,从莫斯科到布鲁塞尔,从北美大陆到非洲草原,到处都在谈论中国的富裕,惊叹中国崛起的速度,感慨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西方媒体惊呼,“西方国家在午餐后小酣的瞬间,中国就变成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顺便让一半中国人摆脱了贫困”。西方媒体承认,在中国奇迹面前,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先生1989年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的“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断言,显然不堪一击。众多西方学者指出,中国不仅在借鉴他国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且提供了可被其他国家效仿的强国富民的途径。德国社会学家韦尔策先生指出,中国模式甚至有可能成为比西方模式更具魅力的模式,而傲慢的西方模式已经让时间停顿。 国际问题观察家们认为,“中国模式”意味着政治稳定,而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韩国学者认为,中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发展要以政治稳定作保证,这样的思路符合亚洲民众的心理特征。国外一家网站的一项调查表明,改革、开放、发展、渐进、试验和稳定是最常用来描述“中国模式”的词语。参与该项调查的网民表示,“中国模式”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为特征。日本媒体认为,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模式”中的一些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的关键因素,不仅适合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其价值也未必不是价值连城。 寻找经济快速发展的秘诀,这恐怕是世人热衷研究“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模式”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谁不想在这一新型发展模式中找到可借鉴的秘方呢?新加坡《海峡时报》在一篇题为“中国模式的胜利”的文章中称,中国的成功故事和经济崛起,导致人们把“中国模式”赞誉为华盛顿共识的替 代物。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高令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所有国家羡慕。穷国希望在经济上赶上富国和创造财富,而富国则想在竞争中继续领先。它们都希望发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诀。俄罗斯学者坦言,“中国模式”是俄罗斯领导层的政治灵感之源,增强了俄罗斯人再度崛起的信心。分析家们认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已经注意到一种“中国式的新的外交理念”在“中国模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对外关系上,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搞虚张声势的威胁,不搞小圈子,不拉帮结伙,并尽可能考虑到对方国家民众的感受。在习惯了冷战思维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冷静、务实而又不乏儒家风范的外交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主任霍尔斯拉格先生所言,中国外交有效地使其他国家认可中国发展,并确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并非挑战,而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模式”对世界充满魅力,因为它的意义和影响已关系到世界将以何种方式走向哪里。德国学者贝特霍尔德先生早就说过,西方资本主义越来越暴露出其低效无能,已无法解决包括环境恶化在内的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人热衷“中国模式”的原因是否也在这里关键词: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中国模式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影响深远。近几年关于“中国模式”(或曰“中国道路”、“北京共识”等)的议论频频见诸报端。其实,所谓“中国模式”只是国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解读。一、“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 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各国政治人物和决策者中间流行起来。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模式”。在学术界,这个概念并不很新鲜,人们在邓小平南巡以后就开始讨论“中国模式”问题了。不过,最近各国政治人物的认同已经给这个概念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和新的生命。 确切地说,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经验早就开始重视了。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对本国经济得不到发展,民生得不到改善一直忧心忡忡,苦于找不到好的模式。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来就主张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民主政治模式。很多国家也的确在这方面做了诸多的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反而导致政治失序,经济落后,民生艰难。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最大的国家,其一举一动都会对第三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人自己现在认为,毛泽东式的发展模式是失败的。但是,即使是毛泽东模式在当时也为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青睐。 现在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中国迅速崛起。这种发展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至少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模式。最近包括埃及在内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正式使用“中国模式”的概念。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概念”会对这些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样是第三世界一员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印度在近年来的出色经济表现也已经对“中国模式”构成了相当的挑战。对中国领导层来说,总结已有的经验很重要,既有利于中国自己的未来,也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追求软力量。但更为重要的是虚心努力,着眼于“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和不断完善。二、中国经济模式独一无二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体 却能在较长时期内强劲增长 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但大家都会同意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和发展,是使世界经济改观的首要因素,它们发展的规模和重要性之大,影响人口之多,都是空前的。 中国自1978年始,经济快速发展,增长率不断提高,成就非凡。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断发展和摸索的阶段,却能不断回应和了解市场力量,这意味着中国正经历异常复杂的转变。 与北美和欧洲等已发展经济体不同的是,后者有某些经济模型做政策决定的依据,反之,没有简单的经济模型可作为中国经济决策的依据。 中国自1978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一直以惊人速度增长:到2001年,其实质人均GDP平均年增长率达1%。 摆脱贫穷 分享增长成果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贫穷人口大幅减少,这从中国基尼系数相对较高,且不断上升可见一斑;然而,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使百姓得以摆脱贫穷,“后富起来的人”得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点更为重要。 根据纽约证交所驻中国代表莱约翰搜集的数据显示,1980至2001年间,新兴市场以倍数增长,增幅达6倍——这不是百分比而是增长倍数!有不少曾经让人寄予厚望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南美洲国家,其增长速度实际上远逊于新兴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和其他新兴的亚洲国家的出口增长亦非常强劲,这从欧美出入口分类数据可见一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出口不断上升;同时,中国从亚洲其他国家的进口增长亦较从其他地区的进口要来得快,这反映了中国在过去25年间,已成为亚洲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扭转差距 增社会凝聚力 过去五年来,中国互联网的渗透率高速增长,我相信实际数字要高于一般人的估计。最后我想再提几个事实:中国由农村迁移至城市的人口,至2001年为止约占总人口的两成,到今天绝不止此数。你可能认为,中国仍是农业国家,这两成微不足道,但当你考虑到13亿人口的两成时,你就能理解到这是罕见的人口流动。 中国经济改革开始时,城市收入远高于农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收入一度跌至约相当于农村收入的5倍,接着在这个水平停滞一段时间,后来中国制造业起飞,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有所拉开,但我认为中国政府将有能力扭转这一状况。 中国各个地区的收入增长不尽相同,但整体维持在3%~6%之间,由于所有人都受惠于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贫穷人口亦随之减少。 重视教育 适应转型挑战 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许多亚洲国家过去亦曾经历高速且持续的经济增长,但我们从未见过像中国那样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以如此强劲的步调增长。 工业革命源自英国,其年增长率在长达一个世纪期间,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这被认为是极快的了;按1%的年增长率计算,经济规模大约每七十年扩张一倍,经济发展过程虽会遇上一些特殊情况,但要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一代人的期间内彻底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增长率若高达8%,由于行业的兴衰更替,人们可能会经常转换工作,在这种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要面对人口移动和就业转型等重大挑战。 这是教育对经济发展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学习新事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会被行业兴衰更替吓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三、民主化:政治发展的中国模式与道路政治文明程度高低是政治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政治发展的过程,从传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演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现代化的过程。政治文明建设要*推动政治发展特别是政治现代化来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既明显不同于过去的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更不同于西方的政治模式;相反,中国正在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把这种政治模式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理想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这种政治模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过增量改革来逐渐推进中国的民主治理,扩大公民的政治权益,因此,我把它称为“增量民主”。我在这里提出的增量政治改革和增量民主,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换一个角度看,这八个方面也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其一,中国民主的发展将是一种“增量式”发展。中国的民主改革将以“存量”为基础,即以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为前提,具备充分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发展民主政治的速度和力度将与既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按照增量民主的理论,旨在推进民主治理的重大改革,必须拥有现实的政治力量,取得大多数人民群众和政治精英的支持,拥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这些改革应当最大限度地符合现存的政治法律框架,不能违背现有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其二,中国的民主政治将在渐进发展中有所突破。中国的政治发展在过程上是渐进的和缓慢的,但将不时有突破性的变革。根据增量民主的逻辑,中国的政治发展从总体上看将是渐进式的。这种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它不能离开先前的历史轨道,是历史发展的某种延伸。中国未来的民主政治改革和民主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形成一种新的增长,是对“存量”的增加。这种新的“增量”,不是对“存量”的简单数量增长,而是性质上的突破。突破性的政治改革并不是一种休克式的政治突变,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是长期积累性改革的结果,是一种厚积薄发。其三,增量民主的实质,是在不损害人民群众原有政治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新的政治利益。下一步的政治改革将着眼于调整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按照公平正义的原则,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的普通工人和农民及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将是未来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其四,动态的政治稳定将逐渐取代静态的政治稳定。所有政治改革都必须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但增量民主所要达到的不再是一种传统的以“堵”为主的“静态稳定”,而是现代的以“疏”为主的“动态稳定”。动态稳定的实质是它绝不是像“文革”时期那样的无序状态,而是使秩序由静止的状态变为一种过程的状态,达到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其五,政治改革将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但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合法的、有组织的和有秩序的。发展增量民主的基本途径,就是致力于“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尽可能地将公民自发的、零散的、无组织的政治参与,纳入到党和政府主导的政治框架之内。其六,推进民主与加强法治将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从邓小平开始,中国领导人一直认为,民主与法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法治,就没有民主。要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就必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所以,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理想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发展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其七,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八,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第一,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拥有7000多万党员,聚集了广大的社会政治精英。没有党内的民主,中国目前的民主就是一句空话。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第二,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长期中央集权传统的大国推行民主,当然必须上下互动,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同时进行。但是,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第三,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不论何种形式的民主,都离不开人民对政府领导及政府政策的自由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民政治选择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是由更少的竞争性选择到更多的竞争性选择的过程。中国的民主之路也将遵循这一规律。总之,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增量民主,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长远利益和根本价值,是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不可变移的直接目标。

据学术堂的了解,论文摘要写作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练,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