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9 05:37:44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论文1500字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与六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

学习苏联老大哥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实施五年规划。鉴于苏联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一部分国家借鉴其经验,迅速编制实施各自国家的五年规划,这些国家中就包括中国。规划如何制定通常,每一个五年规划的制定一般要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经过了课题研究阶段、思路形成阶段、规划纲要起草和专项规划形成阶段、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衔接阶段,直到最后完成并提交全国人大讨论审议。扩展资料:历史“五年规划”原称“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至1957年执行,简称“一五计划”。1958年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二五计划”,依此类推。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造成打破计划的时期。“三五计划”原本应该于1963年开始,因为延迟,起始年变成1966年。2006年起,“五年计划”更改名称为“五年规划”;[1]官方英文译名(five-year plan)则保留不变。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一五”计划的制定历时5年,数易其稿。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一五”计划。颁布时计划涵盖的时间已经过半。其确定的一项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156项”)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年规划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论文

五年规划作用的充分发挥,得益于我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验。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主张。只有紧紧围绕党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精神,切实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体人民的奋斗方向,把党的强有力领导贯穿规划实施全过程,国家发展规划才能始终保持正确方向、有效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规划的灵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完善,国家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也持续演进发展。“五年规划”的重要特征与历史经验: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创新发展理念“五年规划”的核心是要回答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这首先需要解决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发展的问题。纵观13个“五年规划”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一系列的演进。13个“五年规划”历史表明,一个成功的“五年规划”是以科学正确的发展理念指导为前提的。指导“五年规划”的这些发展理念的演进,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过程。2、坚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努力认清历史方位和把握发展大势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系统运行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包括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等各个方面。制定“五年规划”,其实质是擘画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蓝图,规划制定者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国情国力客观情况,清晰判断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势。3、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科学规划发展战略和确定重大任务“五年规划”作为国家总体的五年发展规划,最终要具体落实到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上,这些重大任务包括规划重大项目、出台重大政策与提出重大改革举措等方面。在提出国家总体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基于目标管理具体分解到规划指标的基础上,还必须聚焦当前条件下国家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问题导向出发确定通过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通过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确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任务。

9614位粉丝五年规划的由来: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与六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因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依据“五年规划”动员与配置全社会的资源,规划重大项目,出台重大政策,提出重大改革举措,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五年规划”是政府履职的依据,是配置资源、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第二准则”。此外,从经济发展方面看,“五年规划”不仅是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还是经济制度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规划,对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制度创新的重大任务进行部署。从“十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确定了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八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中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都说明“五年规划”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五年规划能在引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五年规划的意义指导“五年规划”的这些发展理念的演进,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也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过程。历史证明,中国的发展奇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探索的结果。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和发展任务的艰巨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不断创新和探索发展理念,可以充分保证“五年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以上内容参考: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五年规划:独特治理经验和显著制度优势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论文

9614位粉丝五年规划的由来:五年规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

五年规划不仅可以写国家的,还可以写自己的啊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与六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3000字论文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五”至“五五”计划的实施,为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巨大贡献;“七五”计划后,我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九五”期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十一五”时期,我国实现了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到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跨越。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扎实基础。中国的政策体系中,党代会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公共政策,而五年规划则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公共政策。我国已连续编制实施了十三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对推动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规划,全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拓展资料:五年规划解读:1、以人民为中心是纵贯其间的不变主线回顾已经实施的十三个五年规划,纵贯其间的有一条不变的主线——人民至上。无论是哪一阶段的任务,说到底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以人民为中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正是基于此,我国的五年规划呈现出一大鲜明特色,即“不折腾”,确保了国家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2、成效有目共睹。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即人类发展指数)是联合国推出的旗舰指数。杨永恒告诉记者:“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HDI指数大概为41,2018年则升至758。我国也是联合国推出HDI指数以来,全球唯一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跨越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成绩来之不易,正因为有这些围绕人的需求展开的若干个五年规划,才促使我国在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取得长足进步。3、不仅如此。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有4亿人摆脱贫困,约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换句话说,中国以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体量,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70%的贡献,这是史无前例的发展奇迹。“我国的减贫经验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推动发展、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其中一个重要‘秘诀’就是五年规划。五年规划在凝聚发展共识、引领发展方向、配置公共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杨永恒认为。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

其实制定规划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我们国家的当时是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切实的改变我们的国家的现状而制定的一些具有高瞻远瞩的目标,并结合着自己的实际,不断的去修正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通过5年计划的制定,首先可以使全国全民族的人民围绕着5年计划的目标去奋斗,同时也使大家能更加聚集和汇总在这个规划的下面,万众一心,去努力达成目标。

五年计划作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形式最早并非源于中国,也非中国所独有。20世纪30年代,苏联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领导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是按计划进行的”,其后在1929年4月举行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1928-1932年国民经济计划,标志着五年计划在苏联的诞生。苏联从自己的国情出发,通过五年计划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已经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工业总产值迅速跃升至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战后,随着欧亚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五年计划被社会主义阵营中很大一部分国家所借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五年计划不仅深刻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还对战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5年结束已经完成总共十二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与六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体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为什么要制定五年规划论文标题

其实制定规划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我们国家的当时是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切实的改变我们的国家的现状而制定的一些具有高瞻远瞩的目标,并结合着自己的实际,不断的去修正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通过5年计划的制定,首先可以使全国全民族的人民围绕着5年计划的目标去奋斗,同时也使大家能更加聚集和汇总在这个规划的下面,万众一心,去努力达成目标。

1953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