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摘要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9-02 04:11:29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摘要及答案

儒家思想在现当代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第一,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亲相爱的关系,而不是尔虞我诈或互相掠夺或残杀的关系——孔子讲“仁者爱人”,英国大师沙士比亚一生用得最多的单词就是“爱”——由此可知不管是东方或者西方,相亲相爱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和美好愿望这种主流和愿望对于我们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显然有无比可贵的借鉴意义和发挥作用(这方面别人已经有许多论述,在此就从简)第二,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高尚的情操这种情操很简单、易于通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可捉摸的情操,它就是以清贫的生活来度过一生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按照现在理解的意思是,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颜回是多么有修养啊!这就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修养,它不是以豪华生活为背景和目的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生存哲学,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要有一种高尚的情操,要以平淡的生活为乐孔子还在《论语·雍也》中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凡是聪明人,以水为乐;凡是仁爱的人,以山为乐因此,我们以什么为最好的高风亮节呢?不是在豪华的都市之中,不是住高楼大厦,而是在山水之中有自然之乐趣,它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能安于清贫,过简单的生活,不是无止境的去追求奢侈的生活第三,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宽广的胸怀我们胸怀要宽广,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子认为,作为有道义、有学问的君子来讲,要做到胸怀坦荡,有什么就说什么,心地平坦宽广,决不隐蔽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见识短浅的人常常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感到局促不安,经常为一点蝇头小利纠缠不清,一年四季郁郁寡欢没有笑容,感觉好像有许多忘不掉的烦恼和悲苦其实,很多为琐碎小事烦恼的人应该从具体的事务中挣脱出来,拥有愉悦的心境和雍容的气度就非常和谐乐观了第四,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正确的富贵观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过:“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富贵,但前提必须是符合道义如果这个富贵是不义的,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没有任何意义他还在《论语·述而》中讲:“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孙,宁固!”意思是说,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而太省吃俭用就显得很寒酸如果把骄傲与寒酸比较起来,谁是谁非?他说,我宁可寒酸这种富贵观,很朴实,很实在这个观点,孔子在其他地方也讲到,如《论语·述而》中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里讲求一个度,超过了一种度,就有损害或是太奢侈作为君子要能安于贫穷,能心平气和就好了《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这话我们可以看出,君子懂得什么是道义、正义,而小人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只晓得赚钱,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就在这些地方实际上,君子并不排斥钱财,他只是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然,小人牟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择手段来牟取钱财,甚至牺牲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便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富,但应采取正当手段来获得财富,而不是采取非法手段获利诗圣杜甫有“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的诗句,他并没有反对富贵,但富贵从什么地方来,必定从“勤苦”和“刻苦”中来这些质朴的话语,确实是金玉良言,道出了有史以来该怎样对待财富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些观点非常深刻,抛弃了十分可惜孔子还说:“仁者寿,贪者夭”,意思是说,能爱人的人才会长寿,贪婪的人多不长寿贪官污吏那也只有死得早了!第五,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精益求精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活到老学到老,一直钻研到底,把追求学问作为追求人生理想的重要目标《论语·述而》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段话是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到来,他的为人如此罢了!我们现在能这样发愤忘食的人太少了!但与此相反的是很多人退休了还在读书,还在写文章,这就是一种追求,也可以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吧!第六,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共创大业的团结精神现在很多单位同事之间彼此闹得四分五裂、很不团结,关系处得很僵其实很早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就讲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作为君子,要以文章,以学问会朋友,用朋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大家在一起,是为了一份事业,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指出来就行了,这样才能使自己能更好的前进如果把相亲相爱,共创大业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仁者爱人的氛围就能形成,我们的大业也就会飞跃发展——成功!第七,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在没有当官的时候,一切与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一旦为官,眼睛就长到额头上去了,他眼里只知往上看,忘掉了谦虚谨慎和两眼向下的思想态度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总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谦虚在当今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人就是要能两眼向下,能关心民众疾苦的、关心人文、人本的仁者真正的学问是在民众之中的,任何时候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即使高官也不能脱离群众其实很多一般百姓表现出来的优良品德,是许多当官的根本无法比拟的,因此任何人都还是两眼向下为好吧!第八,儒家思想能帮助我们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施以不同的教育孔子说过一句有名的话就是“因材施教”:一个班五、六十个人,他们是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这个庞杂的群体,要根据学生各自特有的兴趣和能力,施以不同的教育,争取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掘孔子就把学生分成四类:文学类、哲学类、政治类、语言类,然后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施教有的人喜欢文学(典籍、文献),比如子夏、子游;有人道德很好,如冉伯牛,就去做类似于现在的政治辅导员工作;有的人会做官,比如冉有,就去学政治;有的对言语感兴趣,比如子贡、宰我,就去学语言孔子还告诉我们,教育要循序渐进,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还有就是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还有就是要启发学生多闻、多思、多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思考等于白学,只是思考而不善于学习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当然,方法是多样的,老师可以灵活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九,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一种实事求是的求实学风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讲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反对虚妄和浮夸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衡量现在的为人处世,就会发现很很多事情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有很多杂志,什么《求实》、《求是》、《探索》等等,实际上也就是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现在很多干部的工作脱离实际,没有深入一线进行考察和调研,这与事实求是的意旨是背道而驰的第十,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崇高的美学思想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尽美矣,又尽善也’——“尽美矣,未尽善也”,这种美学思想很简单,就是要大家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一件事情可以达到尽美,可以达到尽善,也可以达到尽善尽美孔子又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好的事情可以助之,坏的事情要及时阻止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做美的事情少了,做丑的事情多了要达到“尽善尽美”那就更难了!第十一,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说的意思是若叫我们谈学问,滔滔不绝,谁也没什么了不起;但说到躬行,在生活中做一个君子,我却做不到他实际上是说,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有一定差距,书本学问和实践学问是两回事我们应该注重书本知识,但更应该注重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实际上,现在我国与外国相比,外国的一大优势就是他们更注重把知识用于实践,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缺乏大量的实践性技术人才实践出真知,真正好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第十二,儒家思想在国外影响深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国有两个,一是孔子,一是屈原这两个人对全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在国内,我们却一度把他们妖魔化了,到处宣扬他们的不是当然,儒家思想也有不是之处,因为它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思想,有局限,但更多精华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把它们随便丢掉2004年全世界评选最好的国家和居住地区,不是美国、也不是法国,而是新加坡新加坡是全世界都向往的花园城市,一年四季鲜花遍地、绿草如茵除了环境优美,待遇好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们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国教”,人人平等,相亲相爱,犯罪率低,是人类最美好的生活圣地,整个社会风气和谐宁静孔子的思想在世界影响很大,不少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孔子学院比如2004年11月21日下午,韩国汉城江南区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崭新的“汉城孔子学院”铜牌被挂在一座五层建筑的正门口这是世界范围内正式挂牌的第一家“孔子学院”瑞典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了欧洲第一家孔子学院,连贫穷的肯尼亚也成立了孔子学院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能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和富贵与贫贱的关系,使人的关系比较和谐1988年1月全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齐集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个话是1988年说的,离现在有十多年了,但是它蕴涵的含义却值得人们永远深思!深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感恩建立和谐社会

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定要讲的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先进文化密切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举例一儒家提倡尊老尊贤尊师等,今天应该大力提倡。二,儒家提倡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颇有益处。三,儒家提倡言必信,行必果要求遵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生活出现的某些问题消极因素的等

现代化视域中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 摘要:现代化是西方文明的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形成传统的华夏民族 精神,这是中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地平线(视界)。现代中国人处于传统与现代双重思想的作用和影响下,在两 难选之中进行文化的整合和重构,传统必须现代化,现代化又面临着许多负面问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中 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治国文化、理性精神和人的现代化来阐述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对 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和选择。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建设;比较和选择]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摘要

本人转一个(供参考):一个社会要起码满足两点,一,社会稳定,二,社会发展。任何社会文化都基于这样两种状况,一,人必须以社会形态存在。二,人有千差万别。一个稳定的社会要求:人必须以社会形态存在,就要设法尽量消除内部冲突和矛盾,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人有千差万别,就要设法把社会成员之间差别造成的冲突化解到最低程度。儒学为此做了两点:一,提出泛义的“仁爱”,以符合第一种状况。二,为解决第二种状况的矛盾,采取了承认等级的合理性,并自觉遵守社会等级。为此儒家选择了涉及政权和社会稳定的几个最主要的等级体系------以官职尊卑、以长幼为序,后来又增加了男女主次的三大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谐的实质就成了,一,对待不同的等级要安分守己;二,对相同等级要谦让和睦。儒学符合历代统治者社会、政权稳定的需要,经过几千年固化,“和”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对社会、政治产生着深刻影响。影响主要有三点:一,民众对压迫的承受能力大大增强,为了“和”民众不轻易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社会矛盾要积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才会突然爆发,造成中国社会一次次毁灭性巨大震荡。二,丧失了社会正确发展方向。是非标准不是以实际情况决定,而是由“君、父、夫”等权威来决定,无论对错,“臣、子、妇”都要无条件服从。而中国历史几千年,根本不了解民情的“君”决策错误层出不穷,几千年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三,人情泛滥,丧失社会正常评价体系。和为贵使人们丧失了判断社会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人情可以替代制度乃至法律。其结果裁判吹黑哨,垃圾论文堂而皇之被通过,毒奶粉配方可以获得国家科技奖,提干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人情院士、人情教授滥竽充数,十三亿人,竞拿不到一个诺贝尔奖。人情执法、人情评判使一切社会行为事非不分。四,腐败严重。承认上级的绝对权威,同时奉行和为贵争为耻的道德标准,地位越高的人越没有约束机制,民众无权干预也无理干预,眼睁睁看着官员腐败。失去监督的权力导致严重腐败。严重腐败又导致政权更替,社会动荡。以上弊端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在封建徘徊数千年之久!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满意请采纳

现代化视域中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 摘要:现代化是西方文明的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形成传统的华夏民族 精神,这是中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地平线(视界)。现代中国人处于传统与现代双重思想的作用和影响下,在两 难选之中进行文化的整合和重构,传统必须现代化,现代化又面临着许多负面问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中 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治国文化、理性精神和人的现代化来阐述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对 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和选择。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建设;比较和选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感恩建立和谐社会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摘要怎么写

现代化视域中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 摘要:现代化是西方文明的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起着强大的精神支柱作用,形成传统的华夏民族 精神,这是中国人民的社会文化地平线(视界)。现代中国人处于传统与现代双重思想的作用和影响下,在两 难选之中进行文化的整合和重构,传统必须现代化,现代化又面临着许多负面问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中,中 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本文试图从治国文化、理性精神和人的现代化来阐述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中对 传统儒家文化的扬弃和选择。 关键词:传统儒家文化;现代化建设;比较和选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感恩建立和谐社会

杜维明称儒学为“哲学的人学”,源远流长的儒家学说从文化发展的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是一种文化伦理精神。它是具有人文主义特色的以人为伦理主体的文化精神,也代表了一种既入世又超越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它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中国哲学的化身。儒学的理论理系从其特有的伦理角度出发,观察宇宙,体验自身,奠定了儒家文化的主体,也创造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  那么我们联系到“儒家学说与现代社会”这个命题时,也就是考察儒学与现代社会的撞击、接轨与发展,考察其中儒学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以及在新的条件下对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从而发挥儒学的社会功能。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盲目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因此我们首先必须在思维上破除两种实用观点,即政治上的实用观点和经济上的实用观点。前者表现为为了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在主观上任意褒贬儒家学说及其思想;后者则不看实质,只就表面去看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不仅肢解了儒家思想的整体,也存在主观杜撰之嫌。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儒学都应有它的位置。一方面儒学需要参与到现代化的行列中,另一方面现代化的行列也需要儒学的参与。而儒学与现代社会的相邂逅也曾经历了一个由冲突到协调的过程。儒学的现代化是一种历史使命。历史上儒学本身的不断发展与演变,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现代化。  突现儒家人文传统的现代新儒家的崛起,也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传统文化之核可演化成社会变革的精神文化之果。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必须二者是同时站立起来,藉此建立民族生命与文化生命合一的大生命。那么由此我们关注在现代社会儒学形形色色遭遇,也就看到了儒学的命运和前途。  一  儒家学说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其源流无疑是自孔子开始。孔子继承殷国奴隶制时期的天命观和祖先崇拜,对源于巫术神化的“周礼”,结合氏族血缘的宋法观念作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剔除了原始宗教的虚幻色彩,更多地保留了其中符合血缘、祖先崇拜的礼仪形式和内在含义,并将其广泛推及到日常伦理生活中,使之内在的宗教意识进一步世俗生活化,日常伦理化,从而创立了儒家文化。  儒家就其思想实质上是对墨、法、道家的广博蕴含,这也就决定了儒学的发展道路是开放的。就早期儒家来说,孔、孟、荀三者有相当大的区别。后来,西汉董仲舒吸收了阴阳、神仙等家思想建立了汉代儒学,宋明时期又兼容道、佛思想形成的理学体系。因此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与早期儒学迥然不同。  但是我们都把它们称之为儒学,这是由于它们都具有儒学所共有的一般特征。如《汉书·艺术志·诸子略》说:儒家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是以仁、义为行为的最高  准则。注重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从培养完善的价值并主张“修己以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目的的这类学说,都归属于儒学。历史上儒学虽然历经了无数次变革,但终未脱离儒学的范畴。  现代化有它自己的进程,它不是某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和附属品,不是完全按照某种意识形态的逻辑前进的。儒学也是在天命观的长期反思和批判中创立的,是中国文化经历了从神本——君本——民本——人本从而达到人道主义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传统儒家的良知本体作为精神价值的源泉不可能被世俗生活和现代科技遮蔽。  它不是道德规则,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形而上的精神信仰。作为儒家哲学思想核心和逻辑起点的心性论,把道德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属性,并把它与人的具体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相结合,构成为一种具体的现实存在的人。孟子所言的“君子性,仁义礼智根于心”中,“心”指主体精神,而“性”指人的本质,本性。“心”、“性”合则论之,指人的先天道德意识,伦理本性就是其明证。  而同样属于其理论体系的知行论,强调为人之道应在道德上磨炼,把道德意识变为理性的自觉。因而儒家所重视的不是客观性的知识,而是与情感意志关系更为密切的实践理性,即人格修养也就是认识原理,一切对外界的认识,终以道德实践为归宿。先秦儒学面临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所带来的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孟上承周文教化,并通过自己的损益创造,把礼乐法规转化为人自觉的道德实践,从而奠定了儒家内圣之学的基调。它相信人的理性力量。强调以理主情,以理制欲,依靠理性的力量进行心理调节,而不是靠宗教式的禁欲主义和对外在权威的崇拜和信仰。这就直接应战于当前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出现  的新的伦常失控和道德危机。儒家学说主张培养意志、净化人的思想,回到天德良知,“天地之性”中去。  实现一种道德自觉的境界。可以说人伦秩序,道德教化,这是中国儒学反复论证的主题。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可以不想念宗教,却不能够不在儒家思想的支配下,于生死关门舍生取义。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作为社会的人,必须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必须用道德教化自己。这种道德理性的力量在精神领域里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远不是对物质功利的追求所能达到的。  当然,儒家学说的伦理精神还有着更深的哲理基础。这就是由心性论——知行论上升到更高理论层次的天人论。儒家天人论以人为本位看天人关系,把天人合观看作一个整体。儒家以“天”为“命”,“命”即人性来源。天人合一即确认人从自然中产生,天为人性来源。“人者、天地之心也”,儒学把人的伦理意识从社会推之于自然,要求人有理性地开发、利用自然从而达到天人的整体和谐,维护人类的群体生存,这其实就是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规则的表述,说明了现代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考量儒家学说与现代社会这个命题时,不仅要注重儒学的本体论内容与其伦理内涵,更关键的是看儒学的核心精神形态与合理社会的生活形态是否一致。一般说来,一个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处理的三个层次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对自然的认识,征服与审美关系,三者必须协调发展;二是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即从属和并列的关系,二者必须和谐共存;三是灵与肉,即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二者必须在一个共同的层面上找到根基。  而儒学的基本精神是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重视群体的社会秩序,其生命力的表现也正是其现代化的可能。儒学能为现代化服务的是它的两个精髓部分:(1 )以“仁”为核心,以君子为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也可以培养的民族脊梁,使他们在中华民族重新腾飞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建立起一个以“君子、仁人”为主体的现代化社会。(2 )以道德责任感为基础的参天地化育的参与精神,或抨击时政,或参与政治,积极参与社会变革,这也是现进时代需要的一种精神。  众所周知,尽管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充分发展,物质财富大量增长,但这并不能解决现代人的生存意义问题。相反,随着工业文明的展,人的主体意识也大大增强,因而人的“安身立命”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世界拯救危机、重建道德的理性启蒙运动中,儒家学说将会在再塑过程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就像一位海外学人所说的一样:“儒学可能会由于暂时的价值和过时的东西而死亡,然而它将作永恒的价值的综合体而再生,它将变得年轻,并去为新时代服务——这是一个将西方传统混合为全人类新传统的时代。”竞争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美德,但竞争毕竟是一种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当剧烈的竟争走向极端,往往造成现代社会物质的泛滥。精神的缺乏与人心的沦丧、道德的败坏从而使现代社会走向异化,人也在走向异化。在此关头引入儒家学说的“普遍和谐”观念就很有必要。它由“自然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四方面构成,对现代社会具有无可置疑的正面价值。  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城地位焉,万物育焉‘由是言之,中和岂可须臾离哉?”儒学正是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的,“和”既是儒家的世界观,也是儒家的方法论。目前世界,一方面由于过分注重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求,造成“自然和谐”的破坏,“人和自然和谐”的失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无止境地追求感官享受,又使不少人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病。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生产的程度高,整个社会生产成为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体,这就更需要有一个祥和和安定的社会环境。于是在这种需求与背离的两极运动中,重视儒家的“和为贵”、“普遍和谐”等观念,并预支给它现代意义的解释和发挥,这将为今日中国社会生活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经验。并可以更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道德真空”、“欲望膨胀”、  “贪污腐化”、“身心失调”等种种弊病,也可以在国防政治与国家治理上起到其超乎寻常的效果。象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国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经济改革中关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都蕴含着“和谐”发展的  思想和方法。因此在采用竞争机制来促产育人的进程中,发挥价值理性的导向作用,是符合儒学“恕道”、“和谐”精神的。毕竟,人类的根本追求,文化的根本追求、美学的根本追求都是“和谐”二字。  二  历史上的儒家学说、儒家传统与智慧,不仅代表着中国的过去。而且也预示着中国的未来,甚至是世界的未来。从1691年西方出现第一本介绍儒学的书,到十八世纪儒学经典“四书一经”全被翻译出版,孔夫子一下子成了西方启蒙运动的守护神,其谆谆说教成为启蒙运动朴实无华的福音。而后在本世纪中叶,从海外崛起的第二次新儒家站在生命本体的高度,重视文化在历史变革中的巨大作用、重视民族自身发展中的文化生命的生长与延续问题,对人本身、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自我完善问题以及为类文化的前途和命运苦苦思索,把个人的安身立命与“家国天下”意识及接续“斯文”,承担“道统”的文化使命感联系在一起,全力以赴地在终极关怀的层面上重建人的意义世界和精神家园,把传统儒学的精神发扬光大。  现代新儒家是传统儒学走入现代社会后产生的一批复兴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既希图对儒学作出现代解释,使它为现代化服务,又期望保持儒学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理、范畴,创造出一个现代化形态的儒学理论架构,也就是“返本开新” 按照第一代新儒家梁濑溟的提法:“(儒家文化)中国文化的复兴,就是人生态度的复兴,就是生活样法的复兴。”又说:“中国文化的复兴就是礼乐之兴。”其勾画中国社会现代化与中国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具体理论纲领,正如现代新儒家第二代重要人物牟宗三在1959年发表的《道德理想主义》一文中提出的“开三统”的理论;“道德之肯定”即肯定儒家道德宗教价值;“学统之开出”即把儒家文化转出知性主体;“政统之继续”即从儒家开出具有民主科学精神的“新外主” 现代新儒学是儒家学说与现代社会接轨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传统儒学在现代意义上的重构。它致力于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和完全自我的塑造,宏扬坦荡、舒展、健全  的精神世界。  当然,我们关注儒学在二十世纪的遭遇,也正是注意到儒学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沉浮与抑扬。我们都知道儒学的核心内容是以“仁”为中心的伦理和道德教化,从此确立“仁者,人之德也”,并且把“推已及人”作为实行“仁”的方法。君子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必须修身,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提出了”为人之方“,那就是”忠恕之道“ 而孔子以后的历代儒者均以道德精神修葺着儒学大厦,完善着儒学宝藏,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当然,这是有个缺陷:儒家的主体仅仅是一个道德的主体。还不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儒家从自我道德心灵,道德本性中寻求超越自我的终极存在,这种终极存在不过是被儒家绝对化了的道德律令,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其关涉到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和直接参与世俗生活的伦理规范途径。因而儒家的生命超越还只是一种道德生命的超越。因此,当历史进入近现代,西风东渐时,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呼声乍起。一批以反对旧儒学的新知识分子,认为儒学不外乎以尧舜之道为理想,以文武周公之治为目标,显然充满着复古思想,不符合科技时代的要求。确实  汉儒提倡”三纲“、宋儒提倡社教,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妨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是,儒学与现代化的冲突,不是儒学内在本质和现代化的冲突,而是它在一定时期内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儒学所宣扬的”人之为人“的人格意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主要在于人具有是非善恶意识,即具有道德理性)、刚健自强的积极入世观念(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称赞”刚毅“品德,”无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及其关于社会责任心的思想(孟子引述大禹、后稷的态度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  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回,易地则智然“)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儒学不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恒常价值。  所以现代新儒家顶风而立,消化吸收西方文化,随结宋明儒学,实现了儒爱的现代转型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道德意识和“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他们面对道德危机、信仰崩溃,人际关系疏离以及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倡导儒学、研究儒学、信仰儒学,并通过创造的转化并援西学入儒,以与现  代生活相联系。  就象现代新儒家牟宗三所强调的,中国哲学的“着重点是生命与德性,它的出发点或进路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是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他们从采明理学入手,肯定心性之学为儒家的主流思想,并把儒家的基本精神归结为“内圣外主”,其所谓以内圣之学开出“新  外王”的努力,其实也就是想念儒家伦理精神的辐射作用,能够及于现代社会,并力图在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去发扬这种精神。  科技在走向进步,但文明社会却在走向败坏的边缘。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此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的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认为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是解决现  社会伦理问题所必需的。八十年代末,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巴黎会议宣言也倡言:“人类要在廿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需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机会。”看来,人类要维系共同命运,还不能抛弃儒学。儒学无论在新旧时期,都强调道德的自觉,强调道德的力量,强调人对知识的自觉。然而在科技世界的东西方,人们愈来愈体会到物质愈文明,精神愈空虚,人人都只是“心为形役”,除着“为两餐”之外就无所寄托;而儒家学说则在“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论述以外,兼亦侧重“养性”,主张“修身齐家”与“爱众亲仁”,  尤其在提倡躬行力践,推动社会的进步方面,更有着无尽无涯的启发性。儒学主张伦理主体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实现社会关系,以便个体自我能在社会群体中“安身” 这样即可避免因主体意识的发展而导致的个体与社会、自我与群体的对立,以及由这种对立而产生的社会反文化倾向。孔子的“仅求清己”、“内自省”,孟子的“扩充四端、尽心知性知天”,荀子的“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都是一以贯之地坚持通过“内省”的理性来拯救人。而且儒家本体性伦理主张一切个体从自我内在的心灵深处去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从而真正达到了由本体自我“立命” 说到底,一种价值观念只有推进了现代社会的健全发展,才能取得指导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资格。而东亚儒学文化圈内日本的跨入经济大国行列与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也都在表明儒学不仅不是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助力。然而现代化不只是一个时代的概念,还具有一种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西方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在考察现代化的过程中,指出了人类面临的三在问题:一、资源短缺;二、生态失衡;三、环境污染。追根溯源,这三大问题都不是自然所强加于人的,而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其性质,都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交际问题。如果我们考量列儒家学说,就会发觉儒教精神和伦理将是克服西洋文化局限的整个世界性的精神财富。  毕竟这三个问题的出现,是经济发展走向悖论的产物,它给我们提出了人与自然如何达到“和谐”的课题。而儒学由其道德哲学所推衍而出的世界观中的整体观、有机观、发展观、价值观,无疑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儒学中强调的“开物成务”,“利用  厚生”表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是双向的,互利的,还需要讲“辅相天地之宜”,不能只有勤索,没有补偿。儒学讲究环境意识“天人合德”,即人与天地和谐发展生生不已的观念。《孔子闲居》曰:“天有四时春夏秋冬,风雨霜露,天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  流形,庶物露生,天非教也。  “热爱自然生态,必须尊重自然法则,”此谓表里合时,物之所生。“中庸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阐明的也是人作道德主体,应当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天人合一,化育万物的价值观念。基于此,罗马俱乐部的专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就  是”从增长过渡到全球均衡,要求发达国家求其融合之心和和谐发展。  另外,不管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今日中国,大贫大富的两极分化也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许多社会问题。所以抑制两极分化就成了我们的重要课题。董仲舒的调均思想在此就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他指出:“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人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总之,调均的哲学基础是中庸之道。  当然,如果我们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兴衰,可以发现儒学的“安身立命”之说可纠之处也甚多。当儒家将其崛起的伦理主体消融在君臣父子的社会群体关系之中时,每人却因此失去了个体的权利意识和价值意识,而近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必须有这种文化观念上的个体权利意识和价值意识相适应。此外,儒学主张终极存在就是人的内在心性,要求伦理主体以直觉的方式体验并融合于终极存在,这样,主体的认识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故而不能发展出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而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的辉煌成就,依赖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批判运动、社会革命和政治、经济上的改革也凸现了儒学对经济活动的负面作用。然而,儒学主要不是一种经济理论,它是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是一种哲学系统。二千年封建社会中无数次的经济繁荣和封建社会后期经济高水平发展以及当代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经济奇迹又提示人们儒学的功不可没。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来自于法家所造成的政治传统,但却是  靠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来维持和重建的。  逝者长已矣,来者犹可追。儒学在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扬弃过程中,已为我们预约了一个美好的前程。因为科技无碍于儒学,儒学亦无碍于科技,特别是“濯于江汉,暴于秋阳”的人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体验,“有教无类”的宗旨和“因材施教”的方法,都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而深受儒家学说熏陶的东亚地区在战后经济脱颖而出的事实更告诉我们,剔除了“崇本贬利、崇本抑末”、“存天理灭人欲”、“学而优则仕”等负面思想,儒学的人文精神和经济伦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将可能成为  来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  儒学以相辅相成的观念,对多变的现实加以协调完善,以出色的管理对付人类的变幻和冲突;它以不变应万变,善于采用实用主义创立制度,善于保持统一管理和自由竞争的平衡,将经济竞争保持在和谐之中,能够对付技术与贸易推进所引起的社会紧张局面,而且它有很大的兼融性,与现代民主并非不能共存。  毕竟儒学的现代化是其新生的必然途径。 因此作为中国与世界现代化一个重要文化资源的儒家思想,应有勇气以开放的心态与现代社会直接面对。它不仅敢于展示其永恒的精神价值,而且善于创造性地重建传统,走入世界大舞台宽容而又民主地另类文化展开对话,成为与人类所有伟大的精神资源友好相处的一脉清流。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选题

凡事有利便有弊,作为儒家思想,它利在君王,弊在百姓,玩弄了中国百姓几千年。

儒家与道家。也许有人会怀疑是法家,但是如果要精确的说,中国的法治几乎从来没有法家思想在其中。多半是站在儒家学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而我们现在都还在拜孔夫子,都还在读文化教材,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於道家呢?为什麼选儒家与道家,这个要一起解释。因为中国文人同样也参与政治,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们,在政治的浮沈之中,通常会有两个选择: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受到重用,就想办法用儒家方式经世纪民,民胞物与;如果被贬谪在外,那麼便以道家(或佛家)的思想为精神主轴,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这种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想法,是比较消极的,也是比较逃避的,但是面对被皇帝遗弃(贬谪)的痛苦,文人必须透过某些东西来调适自己,就像有人得了绝症然后信奉某个宗教是一样的,是精神上的依归。例子是很多的:苏东坡写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诠释以儒家思想去思考赏罚的问题,这个是中国的法律精神,所以中国自秦汉以后的法治,应该都属於儒家的系统。但是当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时候,竟然写出前后〈赤壁赋〉这类的文章,充满了「出世」的思维,里面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想要归隐和舍弃的念头交杂,很显然就是道家思想。所以是儒家与道家,这是中国文人士与隐的两个抉择,也是巩固中国文人的心的两个主要精神。

儒家文化与当下生活论文题目

一、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一)以民为本"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 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和核心,人民支配权力而非权力支配甚至主宰人民。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则须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心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将使人民当家做主作为其执政的实质,积极组织和领导人民行使权力,使人民群众逐渐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实现权力体制的民主化。同时,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要真正获得人心即赢得民众由衷地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时刻把民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一切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民众,一切服务于民众。而这些都绝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空话、套话,不能只是将之作为标语口号,而应该并且必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以行动实践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表明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领导干部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此方是以诚信为本而行亲民之道。 (二)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不仅要爱父母,爱子女,还要爱普通的老百姓,儒家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如鳏寡孤独废疾等人群尤为关注。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最值得大力弘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团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三)为政以德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德治"的方式说,儒家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个人的伟大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而不是以刑杀、武力的方式去威服天下,这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我们今天把"以德治国"作为社会立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治国方略之一,这就要求应把德治作为社会主义政冶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当然,现在所说的德治最关建的首先应该并且必须是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但也需要汲取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这二者其实并无矛盾之处。如儒家强调"天下为公"、"为政以德",以此优良传统资源来思考现实,就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领导干部们必须正确树立权力观,真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公仆作为最根本的宗旨。这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所说: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二、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人类在追求文明和富裕的漫长征程中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发展经济、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如此大的变化势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人们感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价值有重新认识的必要。(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应提高。与此同时,它也进一步强化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改造和支配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过度膨胀导致20世纪出现了全球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某些物种灭绝等等,这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解决全球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取向,就是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和谐。其实类似的观念在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早已经得到了表达。 儒家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儒家思想这一方面的理论资源包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即人类的进步不但要向自然索取,争取自然界为人类造福,更应该热爱自然、关心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同类、为朋友。《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宋儒朱熹注:"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这里所说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自然万物置于同等的地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天地万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因而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当代思想家的重视。(二)儒家"和而不同"思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不同民族和国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诠释,这是因不同的历史、制度、宗教和文化所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似乎越来越没有国界,伴随而来的便是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各国应该正确认识这种差异,在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注意经济的合作和文化的交流,同中存异,异中求同,谋求发展。儒家在历史上多次遇到过如何对待异质文化的问题,其总的思路是"道并行而不悖",主张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并非华夏文化的一元格局,亦非儒家思想的一家独行,而是华夏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儒、释、道"三教并存"。儒家从观察社会现实出发,认为人们在现世生活中的需要是分层次和多侧面的,并非一种文化所能满足,所以,不同的多元文化各有其位置和作用。由此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是儒学为主,而又多元互补,即使儒学内部也有各种派别的争论。儒家思想具有这样的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性和宽容性,是以"和而不同"为理论依据的。儒家文化讲"和而不同",就是尊重差异,崇尚和谐,反对搞单一的同质化,也反对不同事物的冲突、对抗。将这样一种思想用于当今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承认差异和尊重多元,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以博大宽容的精神对待其他民族的文化,以"文明的对话"替代"文明的冲突",在对话中产生共识和理解歧异,逐渐走向人类文明多元一体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就是"和实生物"。如果搞某一种文化的霸权主义,或是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对抗,那就是"同则不济"了。我们认为"和而不同"就是要首先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败。借鉴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将其作为处理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一条原则,将有助于消除所谓的"文明的冲突"。 (三)儒家"以义制利"思想有益于化解人与人、人与群体间的矛盾不可否认,在追求经济发展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相互之间情感的冷漠。因为在巨大的物质财富面前,人们常常会激发起比以往更大的占有这些物质财富的贪欲。于是,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少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损害他人和群体的利益,日益成为与他人、与群体毫无情感的冷漠的人。这就需要在价值取向上提倡超越物质利益,追求道德境界,超越自我,追求群体乃至人类的利益。在这方面儒家以义制利思想无疑是有益的。因为儒家认为当自我与他人、群体在利益上有矛盾时,只有以义即道德来制衡,才能化解矛盾。儒家的"以义制利"是调整义利关系的价值标准和协调人类社会价值取向的普遍性原则。重"义"与重"利"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两种行为方式、两种价值取向。儒家义利观的核心是:以义为上,见利思义,以义制利。这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纪里构建共同价值观、公共道德准则的基础。因为儒家所讲的义往往是与集体之利、他人之利相联系的,而利往往是指个人私利。与此相应,儒家主张"君子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在社会生活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孟子·滕文公上》)。这对于消除损人利己,形成团结互助的社会风气也是有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随着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人们日益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奔波忙碌。但是人之为人,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其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按照儒家思想,后一方面更能体现人的特点。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就等于把自己降到动物的水平。因此,应当视不义的物质利益如浮云,追求奉献社会和服务他人的道德境界。人作为社会的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其有理性、有道德、有社会规范,因而既要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和内在精神,又要完善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在现代社会,每个人只有关心他人,承当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合理分配,和衷共济,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当然,我们现在对儒家思想乃至对孔子的重现,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而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

儒家思想在21世纪的前景 张庆松 问题的原由 问题的出现,据说是由著名华人新加坡政府资政李光耀先生的一段话引起的。李先 生在一次国 际会议上,同美国的著名企业家戴尔电脑公司的创办人戴尔坐在一起。李先生称赞戴 尔年青有为,并谦虚地说自己老了,不适应新的信息科技时代了。他又说,儒家文化尊重老人,但是信息时代 需要年青人。老人虽有经验,却没有青年人的活力和创意,所以儒家文化的尊老观不适应现代社会了。这段文字可能并没有精确地反映李先生的原话,但是这是“儒家文化过时论”争论的起源。 李先生的这段话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论和反响是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李先生一直是儒家文化(亚洲东方文化价值)的捍卫者。他并且为此还受到西方学派的猛烈攻击。他却没有屈服,而是在亚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把新加坡建成了一个既有秩序,又有活力,既有市场经济,又有强有力政府的东方模范社会。成了传统儒家文化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典范。但是,这一位始终信仰儒学传统的人,突然会宣称儒家思想过时。这种震动当然就会超过一般人对儒学的批判了。 但是,由于大众传播业向来有三人成虎的弊端,李先生的原话和真实涵义难以确认。因此,也就不能匆忙地就下断定说,李先生认为儒家文化过时了。这很可能是媒体的误导,背离了李先生的愿意。 从事件发生的背景看,李先生只是就年青人与老年人能力比较的角度发表的意见。他举出儒学中的老人观是用来说明在新时代,年青人比老年人更有能力办事情。而不是用年龄之比来否定儒学。这就是偏和全的问题。李先生可能是说,儒学中的尊敬老人,服从长辈这一概念,在新时代已经不完全适用。但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儒家思想中的某个方面需要修改。否定局部不等于否定全部。所以,网络上所传的“儒家文化过时论”是误解误传了李先生的本意。笔者断定,李先生没有提出“儒家文化过时”这一观点,而只是认为儒家文化中的某些观点需要修正,以适应当代社会的特点。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先生没有错。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 外界如果只是因为李光耀先生提出了儒家思想中的尊老观,就断定李先生认为“儒家思想过时了”,这是不适当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尊老思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因为某个局部出了问题,就否定全部的合理性,那就失之武断。 什么是儒家思想呢?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出的,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这一点,儒家并没有错。人性中本来就有善的一面,而且是主流。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中国儒家文化治理国家的主要思路就是德育教育。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儒家思想中的仁德学说非常重要。儒家不倚重武力,而强调仁义道德是争天下和管理天下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几千年里,这一思想被无数次地证明其正确性。凡是能够遵循这一法则的,就可以成功。凡是违背这一法则的,必然失败。而且这一思想不光是可以用来治国,对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会有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完全适用。将来也会适用。这是人类历史几千年经验智慧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晶。儒家的仁德思想理论永远也不会过时。 儒家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既然人本性都是善的,执政者就应该让民众知道自制,回到那种彬彬有礼的社会状态中去。就是所谓的“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数,礼貌,和规章制度。所以,儒家的思想要人懂得自制,克制欲望,遵守礼节,消除暴力,以达到一种平和的社会环境。正是儒家的这一“礼教”思想,使得中国成了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改变其中过于僵化的部份而已。 儒家思想因此为社会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礼节,具体表现为“三纲五常”。李先生讲的尊老观就包括在这纲常伦理中。三纲五常一直是反儒学的人批评的一个靶子。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这些社会规范确实有很多不适应现代价值观的地方。但是,这些纲常只是儒家道德思想应用到社会规范中的一些表现形式而已。人们可以说,这些表现形式过于刻板,不够变通;或者说某些形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区别。一种思想可以影响到许许多多的方面,也会有无数的表现形式。某个方面不适用,或某个形式不合理,并不代表这种思想在其他场合和其他形式都不适用都不合理。 既然儒家思想有如此多的内容(本文列举尚不完全),人们就不能仅凭某个事件和某个方面妄下“儒家思想过时”的断语。 儒学继承和创新 儒家思想能够传承数千年而不衰,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儒家经典文献里的许多概念警句含有非常精辟的义理。过去的中国社会受益于儒学,今后的中国社会仍然会向这一宝库中去寻求智慧。 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一种传承积累的运动。过去的知识日积月累,形成了新知识发展的基础。古人告诉我们,要“通古知今”。这句话也可理解为,“通古才能知今”。要想理解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必须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否认过去,也就等于否定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就不能够预测将来。 像儒家思想这种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思想宝库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不要说今天,以后一代代的学子都会继续到儒学宝库中去寻求知识和智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是冷门,明天可能会变成大热门。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是绝对会发生的。 当然,儒家文化是古代的东西,与今天的社会确实会有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这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任何学说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条件。时代变了,观念变了,学问也需要调整。这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文化要继承,但是,同时文化也需要创新。没有继承,就无法创新。没有创新,知识就不会发展,社会也不会进步。所以,说“儒家思想完全适用”现代社会是不对的,说“儒家思想过时了”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态度,是避免使用“儒家学说过时了”这种过于夸张、否定一切的说法,而采用实事求是,就事论事的态度。当我们谈儒家文化有没有过时时,一定要精确地讨论到底谈的是儒家文化的哪个方面,这样才能够把事情谈得清楚。要不然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儒家辩护的人谈什么“学习的重要性”,“道德的重要性”等儒家的优点,而反对的人就用“三纲五常”这样过时的伦理规范来反驳。这两派谈的是不同的方面,所以根本就没有办法沟通。只会争论不休。但是,采用就事论事的方法,问题就解决了。 就拿李先生提出的儒家的尊老观来说吧,他对戴尔的年青有为感到欣赏,并由此怀疑儒家的老人观是否适用。他并没有错,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重老轻幼的特征。儒家的三纲五常中有儿子服从老子的要求。这是因为老人经验丰富,年轻人没有经验,所以应该由老人做主。婚姻大事,也由老人包办。中国成语中有“老马识途”一说。在社会生活中,也常见到老人骂儿子:“你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老人与年青人相比,孰优孰劣,应该是见仁见智的,无法做一个定论。年青人确实有活力和创意。但是老人的社会阅历丰富也是不争的事实。应该是各有所长。因此,年青人无条件服从老年人的要求就显得过于僵化。 但是,并不能据此就完全否定儒家的尊老观。儒家的尊老观也包含有尊敬老人,抚养老人的意思。这可是永远也不会过时。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告诉人们,子女对长辈有照顾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子女也可能因工作关系做不到,但是这份对老人的知恩图报的孝心还是应该有的。比如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人,在任何地方都会享有优惠和折扣。这不是同中国儒家的尊老思想相符合的吗? 前两天,笔者的女儿从小学回来后说,她的美国同学在班级上讲,将来可能所有的人都需要要学中文,讲中文。我对她说,这是很可能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同世界的接轨,中国的贸易在世界的份额也占的越来越大。中国的文化在全球也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全世界的人也必然会更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所以,笔者相信,中国的儒学将会在21世纪有更辉煌的前景。参考资料:儒家思想在21世纪的前景

儒家与道家。也许有人会怀疑是法家,但是如果要精确的说,中国的法治几乎从来没有法家思想在其中。多半是站在儒家学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而我们现在都还在拜孔夫子,都还在读文化教材,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儒家对中国人的影响。至於道家呢?为什麼选儒家与道家,这个要一起解释。因为中国文人同样也参与政治,这些饱读诗书的文人们,在政治的浮沈之中,通常会有两个选择: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受到重用,就想办法用儒家方式经世纪民,民胞物与;如果被贬谪在外,那麼便以道家(或佛家)的思想为精神主轴,思考人生真正的意义。这种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想法,是比较消极的,也是比较逃避的,但是面对被皇帝遗弃(贬谪)的痛苦,文人必须透过某些东西来调适自己,就像有人得了绝症然后信奉某个宗教是一样的,是精神上的依归。例子是很多的:苏东坡写过〈刑赏忠厚之至论〉里面诠释以儒家思想去思考赏罚的问题,这个是中国的法律精神,所以中国自秦汉以后的法治,应该都属於儒家的系统。但是当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时候,竟然写出前后〈赤壁赋〉这类的文章,充满了「出世」的思维,里面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想要归隐和舍弃的念头交杂,很显然就是道家思想。所以是儒家与道家,这是中国文人士与隐的两个抉择,也是巩固中国文人的心的两个主要精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