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8 12:00:38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对学生处事能力的测试 1、你背着父母和同学约好星期天一起出去玩,而父母却要你在家做功课,你怎么办? A、不去了,但在心里埋怨父母 B、言语生硬地顶撞 C、推说要去同学家问题目 D、同父母讲清楚,求得他们的允许 2、假如你是班干部,为了组织好学校的元旦晚会,你辛苦了好几天,晚会结束后,你认为不错,而老师却不满意,你怎么办? A、满腹委屈 B、和老师争辩甚至顶撞 C、把责任推给别人 D、接受老师意见,以后改 3、当你埋头赶作业时,一个同学找到你倾诉苦闷,你怎么办? A、停下来,耐心倾听 B、显得极不耐烦 C、似听非听,在想自己的事 D、和他解释清楚,并且另约时间 4、在影剧院散场时,你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对方开口骂人,你怎么办? A、装作没听见,任他骂 B、和他对骂 C、推说后面的人挤你 D、说声对不起,同时提醒他骂人不对 5、在影剧院里,你的邻座旁若无人地讲话,你感到厌烦,怎么办? A、希望别人向他提意见 B、大声指责他 C、叫来管理人员干涉他 D、有礼貌地提醒他别讲话 评分标准:D为较强;A为强;C为灵活,但不够真诚、坦率;B为胆小怕事,不直爽。结果如下: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A 4D 3A 2D 1A 4D 1A 1B 1C 2D 5D 1A 4D 1A 2C 2D 1A 2B 2D 2A 3D 1A 4D 1A 4D 1A 2B 1C 1D 1A 1B 1C 1D 1A 4D 1A 4D 1B 4D 4B 2A 3B 1B 4C 1C 4D 结 论 较强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灵活 差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胆小 灵活 较强 上表表明,我校初中生处事能力强占5%,较强约占65%,灵活不够、真诚坦率的占10%,胆小怕事的占15%,处事能力差的占5%。 三、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测试 说明:回答问题时,有A、B、C三个选项,若你同意其中的一项,请在下面划“√”。 1、遇上令人担心的事,你( ) A、无法学习工作 B、学习工作照常 C、无法静下心来 2、碰到讨厌的对手,你( )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想办法躲开 3、失败时,你( )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变成成功的契机 C、不去想它 4、学习达不到要求,你( )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办法提高 C、停止自己的爱好 5、碰到难题时,你( ) A、失去信心 B、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C、找同学走捷径 6、学习疲劳时,你( ) A、失去信心 B、战胜疲劳,保证完成任务 C、先休息睡觉 7、受到外部干扰时,你( ) A、无法静心学习 B、振奋精神地克服干扰 C、相信干扰不久将过去 8、产生自卑时,你( ) A、不想再读书 B、振奋精神地克服困难 C、把自卑藏在心中 9、老师交给你的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你( ) A、顶着不干 B、千方百计干好 C、先干再说,顺其自然 10、困难落到头上,你( ) A、自认倒霉 B、认为是锻炼的好机会 C、请师长分担 评分标准:选A为0分;B为2分;C为1分。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0B 2B 8C 2A 3B 5C 3A 2B 3C 7B 3C 4A 1B 5C 1A 1B 8C 6B 4C 3A 4B 3C 5A 3B 2C 2A 3B 5C 3A 3B 4C 3A 3B 4C 2A 4B 4C 4A 2B 4C 1A 7B 2C 5A 3B 2C 1A 7B 2C 1A 8B 1C 1A 2B 7C 结 论 强 比较好 弱 弱 强 弱 比较好 比较好 比较好 弱 比较好 弱 弱 比较好 弱 强 弱 强 强 比较好

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充斥着不良的因素,学生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思想道德的建设对于学生未来的道德发展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学生在校的精神面貌和学习质量,处在中学阶段的学生采取合理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其行为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分别对学生德育产生的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首先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家庭教育环境又分为两种大方向,一种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种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思想和美好到的品德,家庭教育环境反映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社会的风貌,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尤其是对中学生未发展完善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孩子在学习和道德上的缺失,对学生采取正确合理的引导方式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对于孩子道德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他们的德育素质,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成员对其的爱,在学校中,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和态度来面对学习面对未知的困难。但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学生道德素养和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尤其是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学生很容易因此培养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跟不良社会青年结交,最终走上不可逆转的道路,他们对于父母的爱是未知的,因为从小他们就远离父母,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会培养出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怎么能教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最终的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道德素养的低下,身心上的不健康。  家庭教育观念对学生德育的影响。  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下,家长往往只是单纯的认为中学生只需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不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提升,甚至孩子在学校中的其他不正确的行为也不管不问,甚至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只要在中学的课程中学习成绩好就可以,诸如孩子早恋等行为也不进行监督,这样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对于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了阻碍的效果。虽然这样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孩子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孩子在心理上和德育上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察觉到的,导致目前出现的一系列宿舍残害事件的发生大多都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这个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中学阶段,一定要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环境来培养学生。  二、如何采取正确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学生德育素质  上面我们已经对目前家庭教育环境和观念下对学生德育素质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可以看出对于中学生而言,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中学生的德育素质。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下,正确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德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树立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尽可能营造一个和谐、欢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下能有一个快乐安逸的成长环境,家长适当的通过孩子的寒暑假可以与孩子多进行学业、生活上的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困惑或生活中的一些难题,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助,帮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其次还可以适当的带着孩子多参加一些关于德育教育的讲座等,帮助孩子理解德育素质的重要性,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引导孩子德育素质的提升。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经不能满足于目前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只看成绩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当首先做出转变,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多关注学生在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能够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家长若与孩子产生不同的见解不能下意识的否定孩子的思考方法,应当首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其次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想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以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选择合理有效的想法。最后,家长的教学观念不能存在传统的棍棒教育,随着目前社会的发展,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当前教育体制,家长应当适时的与孩子进行合理的沟通,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来确保孩子走正确方向和道路。  三、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环境对中学生德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当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在中学阶段的德育素质提升上能跟上社会的步伐,从而保证孩子在中学阶段能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

爱心无限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起着主导甚至决定性作用,而教育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内涵。这里主要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看来,用爱心去感染孩子,用爱心去关怀孩子,是家庭教育之根本所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家庭应当怎样去做呢?  首先、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比如有的孩子天生的好噪子,音质纯美、音域宽广,这就为培养他们成为歌手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性;有的孩子生来好观察,这就为他们学绘画、搞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记忆力好的孩子,学外语可能会成功;好思考的孩子,学理科搞思辩可能有乐观的前景……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第三、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式教育时代一去不复返,传统一元化道德观念的瓦解,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家庭德育环境的多种德育源的产生和发展,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大量道德媒体的辐射,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 开放时代的到来,导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伴之以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以及社会群体阶层化的出现和加速形成,都使得家庭教育置身于多元道德观念互相冲突的社会当中。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在正义与邪恶面前孩子迷茫;在个人利益极度膨胀,在物欲横流、贪利成风、功利为上的社会现实面前,孩子贪利自私;孩子言语粗俗,懒惰,放任、不懂礼貌、嫉妒。因此,应打破封闭,实行开放,加强引导、严格要求,大胆地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分析解剖其丑恶现象,去认真阅读理解社会这部错综复杂的教科书,引导和培养学生对社会是非、真伪、善恶、美丑的鉴别力、判断力和批判力、自我教育力,学会自动筛选过滤社会信息,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树立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道德观念。坚守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财不占,取财有道,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信念。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诚实、谦逊、合群、求知好奇、爱劳动、爱清洁、守时守信的良好品质。第四、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1、让孩子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甚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奋斗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和老师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产生自卑心理;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忽视了自己的短处,因而产生骄傲情绪,瞧不起别人。这时,做家长的就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不至于盲目自大。教育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2、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一些儿童往往在与人交往时,不注意听他人的讲话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人。父母要帮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而且尽量避免别人的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培养父(母)子(女)情、师生情,正确对待同学情、朋友情以及朦胧的恋情等,学会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3、让孩子把握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由于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带来许多额外的烦恼和冲突,而且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根源。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4、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溺爱,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思考,这时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自己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培养孩子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5、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既然生活在社会的人群中就难免产生矛盾,即使是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对孩子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技巧和方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这样就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和焦虑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与孩子多讨论,多协商,多探讨,多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处理好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成长。6、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孩子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不为自己利益受损而迁怒别人,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多想自己的不是。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第五、父母应关心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孩子在1-3岁前,父母关爱有加,这阶段可任其发展。宝宝如偏爱某些玩具,可让其在玩中学。对宝宝力所能及的劳动适时放手,鼓励宝宝的第一次“我自己来”;逐渐训练他从地上拣起小东西、取报纸、拿拖鞋,玩完后收拾玩具、帮助喂养小动物,把塑料杯子、碟子收好,折叠围巾,把定量东西放进不同碗里,用小扫把扫地,收拾扫帚和垃圾箱;慢慢学会拖小块地,整理杂志、沙发垫,刷牙、洗脸、穿衣、脱衣,擦掉家具上的灰尘,倒空小垃圾箱,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把衣服从甩干机中取出,把一堆堆衣服运到房间里,叠衣服,起床时叠好被子等行为。2-5岁时 ,语言和思维能力有一定发展。这阶段应引导、限制发展,从小严格要求,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早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书。从小爱书的孩子会更专注,并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教育孩子爱书,就等于交给了孩子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在婴幼儿时期 ,多给孩子买一些内容多样化小人书,订阅一些涉及范围广的婴幼儿报刊,这样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先让孩子自己看一看,能翻多少翻多少,能看多少看多少,不必强求。这阶段应引导孩子怎样看,看哪些。并且诱导孩子讲小故事、唱儿歌,动手填图、手工制作, 小测验、背浅显的诗歌,不一定非要知道全部意义,重在培养他们求知的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在婴幼儿时期,父母要从小鼓励孩子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经常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开阔孩子视野:常常带孩子到外面去接受新事物,增长见识;锻炼孩子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让孩子组织语言,进行复述,随时随地讲,而且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发音清晰。激发鼓励孩子的学习情绪:要求孩子答简单的问题,并且做到有问必答,决不敷衍。培养提高观察能力:有时父母可以故意做一些违反常理的小事,让孩子来纠正。不浪费幼儿智力:当幼儿咿呀学语时,就教他语言规范,比如不要把小猫说成“小猫猫”等等。 重视孩子的小学阶段。此时重在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健时期。一个孩子知识学习的最重要阶段在小学。如果 失去了孩子小学阶段应学的知识,就等于失去了孩子的未来。饭是一口口吃的,孩子是一步步成长的,功课也是慢慢落下来的。一二年级,差距不明显,即使期末考试差了几分,一般家长也只认为是孩子马虎了,并不是没学好。他们想:那么简单的题还能不会吗?几加几的问题怎么不会呢?忘了进位,只是马虎了而已。但是,马虎的不仅是孩子,还包括父母本身。因为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的差距,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拉开的,是父母马虎而失察造成的。小学的三四年级,又是整个小学时期最关键的阶段。这时候,数学多了四则运算和正负数知识、,语文多了作文和阅读,而且难度加大了,如果马虎的毛病没克服,旧病未除,新病又加,孩子的功课便容易越落越多,新课旧课交错在一起,补起来出现了困难,往往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在马虎和不马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习惯面前,已经在小学阶段慢慢地养成了,再想扭转,恐怕要花费非常的力气。关心孩子的中学阶段。初中阶段重在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孩子学习方法的关健时期;高中阶段重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也是培养能力的关健期。可是这时父母已经无暇顾及或者没有能力关心孩子的学习了,那么这时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坚持督促他们的学习,这是当父母的能做到的。好成绩和好心态哪个重要?并且要取得好成绩必须以有好的心态做保证。书读得再多还不如有个健康的心理,所以当父母的在这时不要有片面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这一(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阶段,多数孩子已离开家庭,过着独立的学习生活。这时家长重视情感培养,多关爱交流,在交流中,思想被触动也将触动对方,心灵被净化也将净化对方!让孩子大胆、有个性、有主见、有正义感,对于学习,孩子认为只要自己努力过,不拿第一也不要紧。“学习是一辈子的过程,可慢慢来。”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苦事、难事做起,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培养他们经历挫折、忍受磨难的毅力,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俗话说:“父母有爱心,孩子才有孝心。”这是天底下的至理。如果用我们的爱给孩子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有用之才。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对学生处事能力的测试 1、你背着父母和同学约好星期天一起出去玩,而父母却要你在家做功课,你怎么办? A、不去了,但在心里埋怨父母 B、言语生硬地顶撞 C、推说要去同学家问题目 D、同父母讲清楚,求得他们的允许 2、假如你是班干部,为了组织好学校的元旦晚会,你辛苦了好几天,晚会结束后,你认为不错,而老师却不满意,你怎么办? A、满腹委屈 B、和老师争辩甚至顶撞 C、把责任推给别人 D、接受老师意见,以后改 3、当你埋头赶作业时,一个同学找到你倾诉苦闷,你怎么办? A、停下来,耐心倾听 B、显得极不耐烦 C、似听非听,在想自己的事 D、和他解释清楚,并且另约时间 4、在影剧院散场时,你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对方开口骂人,你怎么办? A、装作没听见,任他骂 B、和他对骂 C、推说后面的人挤你 D、说声对不起,同时提醒他骂人不对 5、在影剧院里,你的邻座旁若无人地讲话,你感到厌烦,怎么办? A、希望别人向他提意见 B、大声指责他 C、叫来管理人员干涉他 D、有礼貌地提醒他别讲话 评分标准:D为较强;A为强;C为灵活,但不够真诚、坦率;B为胆小怕事,不直爽。结果如下: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A 4D 3A 2D 1A 4D 1A 1B 1C 2D 5D 1A 4D 1A 2C 2D 1A 2B 2D 2A 3D 1A 4D 1A 4D 1A 2B 1C 1D 1A 1B 1C 1D 1A 4D 1A 4D 1B 4D 4B 2A 3B 1B 4C 1C 4D 结 论 较强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灵活 差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胆小 灵活 较强 上表表明,我校初中生处事能力强占5%,较强约占65%,灵活不够、真诚坦率的占10%,胆小怕事的占15%,处事能力差的占5%。 三、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测试 说明:回答问题时,有A、B、C三个选项,若你同意其中的一项,请在下面划“√”。 1、遇上令人担心的事,你( ) A、无法学习工作 B、学习工作照常 C、无法静下心来 2、碰到讨厌的对手,你( )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想办法躲开 3、失败时,你( )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变成成功的契机 C、不去想它 4、学习达不到要求,你( )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办法提高 C、停止自己的爱好 5、碰到难题时,你( ) A、失去信心 B、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C、找同学走捷径 6、学习疲劳时,你( ) A、失去信心 B、战胜疲劳,保证完成任务 C、先休息睡觉 7、受到外部干扰时,你( ) A、无法静心学习 B、振奋精神地克服干扰 C、相信干扰不久将过去 8、产生自卑时,你( ) A、不想再读书 B、振奋精神地克服困难 C、把自卑藏在心中 9、老师交给你的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你( ) A、顶着不干 B、千方百计干好 C、先干再说,顺其自然 10、困难落到头上,你( ) A、自认倒霉 B、认为是锻炼的好机会 C、请师长分担 评分标准:选A为0分;B为2分;C为1分。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0B 2B 8C 2A 3B 5C 3A 2B 3C 7B 3C 4A 1B 5C 1A 1B 8C 6B 4C 3A 4B 3C 5A 3B 2C 2A 3B 5C 3A 3B 4C 3A 3B 4C 2A 4B 4C 4A 2B 4C 1A 7B 2C 5A 3B 2C 1A 7B 2C 1A 8B 1C 1A 2B 7C 结 论 强 比较好 弱 弱 强 弱 比较好 比较好 比较好 弱 比较好 弱 弱 比较好 弱 强 弱 强 强 比较好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养成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养成性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半功倍的问题,甚至是终身难以弥补。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太多的关爱,基本的生活能力得不到培养,如果学校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将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近三年,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放在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其内容偏重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收到一定的成效,得到家长的欢迎,社会的肯定。如果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去实践,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课题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1、善于自我保护的习惯  2、懂礼貌的习惯  3、讲究卫生的习惯  4、喜欢运动的习惯  5、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8、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与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要遵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差异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求实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问题研究法  (三)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3、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课题调查报告  4、教师论文,案例等参与评奖并编专辑  四课题实施的计划与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10月  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准备参加省课题研究。  (二) 起步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1月  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成立科研小组,举行开题仪式,进行相关培训,确立子课题,成立子课题小组,做好子课题计划、方案等  (三) 运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10月  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四)总结阶段:2008年——2008年底  撰与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五、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的组织  1、加强领导,分工细致,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2、认真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4、拓宽研究渠道,吸引家长参加有关活动。  5、人员经费保障。  (二)对研究主体的相关要求。  1、重视课题实施,出专人管理。  2、及时参加课题组各项活动。  3、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挡案。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2005年9月  2、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5月  4、纪康保《细节教育》华文出版社2005年5月  5、《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2年4月  6、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教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  8、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孩子》大众文艺出版社  9、王东华出版《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中国妇女出版社2002年1月  10、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海燕出版社2003年11月  11、孙云晓主编《体验成长》]天津出版社2001年1月  12、卫华编著《21世纪我们这样做家长》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11月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目的】 为了解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帮助他们避免心理障碍,使他们更加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展开了这一调查研究。 【研究对象】 本校的一些中学生(男、女学生各20名)。 【研究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访问相关人员,在学校随机抽查一些初中学生。 【调查范围】 某市第五中学校园内和大马路上行走的一些中学生。 【调查过程】 第一阶段(2004年1月1日~2月14日)撰写开题报告 选举课题组长和人员分工 制定调查方案 撰写开题报告 提出课题申请 第二阶段(2004年2月14日 ~3月10日)分组进行调查 1、在奚老师指导下,着手编写心理调查量表,分为性格、处世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三个方面的调查测试。 2、分组调查,分为三个调查小组,分别对学习的性格、处世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测试。 3、数据分析,将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第三阶段(2004年3月11日 ~3月15日)讨论分析原因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经过讨论和研究,分析原因。 第四阶段(2004年3月16日~3月20日) 撰写调查报告 在老师指导下,由梅丽执笔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报告 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正以一日千里之势迅速地发展着。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压力的出现,人们在心理方面也随之出现问题。青少年作为未来生力军,同样存在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正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认为,自己拯救自己更好,于是就开始了我们“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现状调查] 心理问题与生理问题相对,它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引起人们知、情、意、行等方面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偏激、孤僻、自卑、忌妒等不良人格的存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性格、处世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几个主要方面。 对学生性格的测试 说明:以下问题答案为A、是;C、否;B、都不是。 1、在人多的地方不大好意思; 2、很难和别人交朋友; 3、愿意一个人静坐; 4、与生人难于打交道; 5、不愿出头露面; 6、即使遇到了令人气恼的事情,也不露声色; 7、开会时总坐在后面; 8、在众人面前说话害羞或沉默不语; 9、买东西时总犹豫不决; 10、自己的想法不轻易告诉别人; 11、爱刨根问底; 12、无论别人怎么说,自己的主张不变; 13、午休时愿在教室里静坐一会儿而不愿到操场上走走; 14、不好发议论; 15、认为自己天生的命运不好; 16、考试前总为是否会失败而担忧; 17、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18、不好意思向老师提问; 19、情绪稳定沉着; 20、学习时不易受外界的引诱。 评分标准:选A、0分;B、1分;C、2分。 测试者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 分 22 28 13 18 30 25 26 22 30 32 27 17 20 20 17 18 25 24 26 40 性格 特征 混合 稍外 稍内 混合 稍外 混合 稍外 混合 稍外 稍外 稍外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稍外 稍外 从上表可见,我校学生性格类型情况如下:稍外型占40%,稍内向型5%,混合型55%。 后面还有

对学生处事能力的测试 1、你背着父母和同学约好星期天一起出去玩,而父母却要你在家做功课,你怎么办? A、不去了,但在心里埋怨父母 B、言语生硬地顶撞 C、推说要去同学家问题目 D、同父母讲清楚,求得他们的允许 2、假如你是班干部,为了组织好学校的元旦晚会,你辛苦了好几天,晚会结束后,你认为不错,而老师却不满意,你怎么办? A、满腹委屈 B、和老师争辩甚至顶撞 C、把责任推给别人 D、接受老师意见,以后改 3、当你埋头赶作业时,一个同学找到你倾诉苦闷,你怎么办? A、停下来,耐心倾听 B、显得极不耐烦 C、似听非听,在想自己的事 D、和他解释清楚,并且另约时间 4、在影剧院散场时,你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对方开口骂人,你怎么办? A、装作没听见,任他骂 B、和他对骂 C、推说后面的人挤你 D、说声对不起,同时提醒他骂人不对 5、在影剧院里,你的邻座旁若无人地讲话,你感到厌烦,怎么办? A、希望别人向他提意见 B、大声指责他 C、叫来管理人员干涉他 D、有礼貌地提醒他别讲话 评分标准:D为较强;A为强;C为灵活,但不够真诚、坦率;B为胆小怕事,不直爽。结果如下: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A 4D 3A 2D 1A 4D 1A 1B 1C 2D 5D 1A 4D 1A 2C 2D 1A 2B 2D 2A 3D 1A 4D 1A 4D 1A 2B 1C 1D 1A 1B 1C 1D 1A 4D 1A 4D 1B 4D 4B 2A 3B 1B 4C 1C 4D 结 论 较强 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灵活 差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较强 较强 较强 较强 胆小 胆小 灵活 较强 上表表明,我校初中生处事能力强占5%,较强约占65%,灵活不够、真诚坦率的占10%,胆小怕事的占15%,处事能力差的占5%。 三、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测试 说明:回答问题时,有A、B、C三个选项,若你同意其中的一项,请在下面划“√”。 1、遇上令人担心的事,你( ) A、无法学习工作 B、学习工作照常 C、无法静下心来 2、碰到讨厌的对手,你( )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想办法躲开 3、失败时,你( )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变成成功的契机 C、不去想它 4、学习达不到要求,你( )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办法提高 C、停止自己的爱好 5、碰到难题时,你( ) A、失去信心 B、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C、找同学走捷径 6、学习疲劳时,你( ) A、失去信心 B、战胜疲劳,保证完成任务 C、先休息睡觉 7、受到外部干扰时,你( ) A、无法静心学习 B、振奋精神地克服干扰 C、相信干扰不久将过去 8、产生自卑时,你( ) A、不想再读书 B、振奋精神地克服困难 C、把自卑藏在心中 9、老师交给你的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你( ) A、顶着不干 B、千方百计干好 C、先干再说,顺其自然 10、困难落到头上,你( ) A、自认倒霉 B、认为是锻炼的好机会 C、请师长分担 评分标准:选A为0分;B为2分;C为1分。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0B 2B 8C 2A 3B 5C 3A 2B 3C 7B 3C 4A 1B 5C 1A 1B 8C 6B 4C 3A 4B 3C 5A 3B 2C 2A 3B 5C 3A 3B 4C 3A 3B 4C 2A 4B 4C 4A 2B 4C 1A 7B 2C 5A 3B 2C 1A 7B 2C 1A 8B 1C 1A 2B 7C 结 论 强 比较好 弱 弱 强 弱 比较好 比较好 比较好 弱 比较好 弱 弱 比较好 弱 强 弱 强 强 比较好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论文题目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作答哦,请您稍等片刻哦!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描述,我给您提供了以下内容哦!1、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关系结构,其包括了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无亲家庭和正常家庭等。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也属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结构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其成为大学生才形成的,而是在家庭结构形成的那一刻甚至是形成之前,就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比如一个正常家庭,在学生初中阶段母亲去世成为了单亲家庭,这时就已经对学生产生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大学。2、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和学校教育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家庭教育更多是教育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但是在独孩政策实施的几十年间,中国产生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孩子从小受到保护型、溺爱型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便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到了大学之后,离开了家庭的保护,大学生在面临困难挫折而无法解决的时候,心理上自然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继而迷失自我,否定自我。3、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大学生从小就会产生影响,并且越来越深,直到其进入大学,甚至走出大学之后才有可能逐渐减弱。比如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平日里也很少交流,总是做各自的事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生从小就可能形成内向、不善言谈的性格,在心理存在交流障碍等。而若是在一个时常出现争吵的矛盾家庭,大学生从小就受到不和睦因素的影响,那么在长大后也会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导致其在大学中也表现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哦!

人的脾气的好与赖,与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温顺、平和、忍耐等好脾气,往往同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以及良好的教养有密切的联系;而暴躁、倔犟、怪癖、任性等坏脾气,则常常与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得不到家庭温暖、父母的要求过于严厉有关。个人生活道路的平坦或坎坷,对人的脾气和性格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是说人的脾气、性格有稳定性的一面,但并不是说脾气、性格是固定不变的。大家知道有些人年轻时脾气暴躁,犟得像一条不听使唤的牛;但经过生活的磨炼,特别是吃了坏脾气的亏,后来他的脾气就慢慢变得比较平和了,对事情也不那么固执己见。所以坏脾气是可以改变的。当然,也有不改变的,那是由于他自己没有改变坏脾气的要求,或者有要求而没有认真地去改。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创造者与改造者,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从小到大,其周围的客观环境都会发生许多变化,一方面,人们必须通过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适应周围的环境,以求达到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另一方面,人们又通过主观努力,去改造旧环境,创造一个与人们当代生活相适应的新环境。其最终目标都是要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适应和平衡。一般而言,环境大致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和范围,对人的心理发生影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其中既有正性作用,又有负性作用。人们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环境中有利的向上的因素,去除环境中消极的落后的因素,来达到人与环境的结合,使人的心理在这种结合中得到健全发展,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和谐的生活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良好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优异的家庭观念有益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

环境影响人成长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谓“近朱则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此理当一个人身边所接触的人是正直者,这个人很容易也变为正直的人;反之,友人皆为巧言令色者,这人也容易变为巧言令色者对于事物的判断也是如此,当一个错误的想法被周围人都认为是正确时,这位有自觉者也会对自己开始怀疑当更多人都如此认为时,这个人就会接受这错误的想法故人处世间,没有良师益友提拔就随波逐流,如果是好的风气则有好的影响,如果是坏的风气,则受坏的影响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与世界各国,各种思潮、制度,屡屡变更,皆没有一定每个时代的人多被那个时代的思潮制度所影响,很少能跳出这种局限俗话说得好“环境造就人”,环境能影响人,可以熏陶人,也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它能从多个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并支配着孩子思想道德行为良好的环境能成就一个人,而不良的环境也将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负面作用,当然这里的环境既指家庭环境、也指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家也都听过易中天品三国吧,在电视上曾进行过专题报道,他的成长就是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易中天的父亲是大学教授,热衷于搞学术研究,家里藏书丰富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地就好学乐学了他的儿子个个都很有优秀易老在电视采访中说:“我从来没有为儿孙们的学习操过心,也从来没有打骂过他们”最后总结时说,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关键,言传不如身教所以,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就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环境感染着孩子、教育着孩子,无言胜于有言,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受到教育教育的重要由此可见,很可惜的是现今的教育实在办得不好,没有注重人性的培养,而只注重在技术、知识上的东西教育应该是探寻生命、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就只成为一个机械人的世界,只知道赚钱、被潮流牵着跑,是何等的无意义已故的宣化法师对当今的教育有一番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现今的教育可说是破产,在学校里老师给同学灌输的就是如何争第一学生就如一张白纸,结果就养成人人好争好斗的性格国与国的战争皆是好争、好斗而产生,谦让的精神却没有给与灌输写到这里,希望见闻者能或多或少那出自己的一些力量,推动世界教育的发展,使其走入正轨如此一来,人类的未来才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光明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论文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作答哦,请您稍等片刻哦!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描述,我给您提供了以下内容哦!1、家庭结构的影响家庭结构一般是指家庭中父母关系结构,其包括了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无亲家庭和正常家庭等。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女家庭也属于家庭结构。不同的家庭结构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结构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并不是其成为大学生才形成的,而是在家庭结构形成的那一刻甚至是形成之前,就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比如一个正常家庭,在学生初中阶段母亲去世成为了单亲家庭,这时就已经对学生产生了心理方面的影响,并一直延续到大学。2、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和学校教育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学校教育主要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家庭教育更多是教育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但是在独孩政策实施的几十年间,中国产生了很多独生子女家庭,有些孩子从小受到保护型、溺爱型的教育,使得孩子从小便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到了大学之后,离开了家庭的保护,大学生在面临困难挫折而无法解决的时候,心理上自然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继而迷失自我,否定自我。3、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对大学生从小就会产生影响,并且越来越深,直到其进入大学,甚至走出大学之后才有可能逐渐减弱。比如一个家庭中,父亲和母亲都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平日里也很少交流,总是做各自的事情,在这样的氛围下,大学生从小就可能形成内向、不善言谈的性格,在心理存在交流障碍等。而若是在一个时常出现争吵的矛盾家庭,大学生从小就受到不和睦因素的影响,那么在长大后也会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导致其在大学中也表现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哦!

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家庭。家庭不和谐,父母总吵架,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所以家庭环境是直接影响显示二,生理健康的直接因素。

家庭是人出生后最早的生活环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生活天地,也是他们成长的最主要场所。一天中,他们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最长,金斯贝瑞曾说:“家长是子女第一个老师,因此他们对子女的一生有着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站在价值观提供、态度形成和资讯给予的第一线上。”家庭经验对儿童行为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儿童入学前的生活及学习场所,主要就是在家里,因此,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前期准备,儿童在家里做好学习之前的准备,自然有助于其在学校里表现优异。儿童上学后,经济上靠父母支持,精神上也需要父母的鼓励,放学后,生活的主要环境也是在家里,因此,家庭继续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是自然的。甘贝尔指出:影响美国亚裔资优生学业成就的因素中,最大者为学生自身,占67%,其次为父母占30%,第三是教师占3%,而自身因素中,努力占78%,能力占22%,上列因素中,能力仍受父母遗传的影响,而努力受父母期望及教养方式所影响,也已为调查、实验及比较研究所证实。特孟在研究资质优异儿童发展时,发现资质优异儿童日后成就之高低与其父母教养有密切关系,父母之良好教养是资质优异儿童发展与将来取得成就的良好的基础。蒙克亦指出。资优青年必须有崇高的目标和理想才会有成就,必须是在支持的环境下才能成就非凡。以上资料,说明了家庭影响的重要。儿童自出生获得父母遗传开始,在父母所营造的环境中生活,受父母的知识、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并与家庭以外的因素相互作用,直接、间接影响了儿童日后的发展与成就。影响学生成就的家庭因素相当复杂,社会和经济地位、价值观念、父母期望值以及教养方式等均与子女的成就密切相关,而且彼此关连。例如,社会和经济地位影响教养方式,价值观念及期望值,而价值观念也与期望值及教养方式,这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连哥能又决定于子女的成就动机及努力。许多研究指出,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父母的期望值与子女成就成正比,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子女成就的重要因素。然而,并非绝对如此,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面分别就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家庭价值观念、父母期望值与子女努力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来说明影响子女成才的因素。1、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影响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子女的身心发展。以父母的教育程度而言,教育程度高的父母,本身对儿童教育有较高的认识,也较为关心,因此,勤于吸收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而应用于教育子女上。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可能从事较专业化的职业,在职业上的知识与技能,将会无形地影响儿童,儿童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不自觉地吸收了新知识,而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依经济水准而言,经济水准高的家庭,可供给子女较多的文化刺激,诸如:书籍、参观旅行等,使子女在年幼的时候就得到较高的文化刺激,其他如教育、音乐、保健也较周密,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许多学者分别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学生、资优生来研究,从而发现,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愈高、儿童的语言发展愈快,自我肯定程度也愈高,他们在学业上的成就与父母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有明显的关系。这些关系虽为许多统计资料所证实,但仍不能据此证明学生之发展与其父母之社会和经济地位的必然关系,有些父母社会和经济地位高,并不能肯定其子女必会得到适当的关爱,却往往产生家庭问题,如父母争吵、疏于管教等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社会和经济地位固然重要,家庭气氛和和谐与温暖,更积极钭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正面充分发挥。美国学者怀特针对文献上社会和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的有关研究加以分析,发现社会和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的确定有关,而且相关系数高达73,但是如果以个别的学生去计算的话,相关系数仅达22。另外,还常常被认为是影响家庭气氛的因素,与个别学生的成就相关则高达55。怀特还指出是常用来代表家庭气氛的五个变项是家庭的教育态度、家庭的读物、家庭的稳定性、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以及家人参加的文化活动之多寡等。开罗兹指出资优生常是稳定家庭的产物。周丽端也指出,和谐的家庭气氛可以给予子女安全感,使他们安心地去从事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四周的环境,其潜能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上述说明家庭社会和经济地位固然与孩子的成就相关,但此种相关并非绝对,社会和经济地位经外的其他家庭影响因素,仍然不可低估,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2、家庭价值观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常受其价值观影响,自己认为重要的,就会努力去做。一个重视教育的父母,不但自己在行为上会努力做对孩子教育有帮助的事,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也会灌输、教育重要的价值观念。重视劳动的父母经常以勤俭持家、努力工作来教育并鼓励子女热爱劳动。子女要取得成就,需要父母对孩子成就的支持,孩子的学业进步受到父母的重视,孩子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增进。苏清守指出:父母亲的良好行为是子女的楷模,在家庭中形成积极进取,追求卓越成就的气氛,儿童长期在良好家风熏陶濡染之下,自然受益匪浅。经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动机,所取得的成就也受到父母的认可和赞扬,不断形成良性循环,如此年深月久,其自然可观。加乐葛也指出:在教育上,儿童的成就动机及努力,深受家人价值观的影响,强调学习是重要的文化价值观,可产生正面积极的力量。布鲁姆曾经对美国120名杰出人士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杰出人士的家庭环境,具有重视成就及勤奋工作的价值观念。他们的父母相信努力工作及尽全力的重要,他们充分运用时间,做好工作计划,也制定完成工作的标准,重视纪律、勤劳以及成就感,可以称之为“成就的价值观”。父母期望其子女学习并且实践此种成就的价值观,父母以身作则不断传授此种观念给子女,从而形成了这些党旗的风格。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教育,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市井小贩耳熟能详;中国人也说“养不教,父之过”;又说“言教不如身教”,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甚至远扬海外,被认为是美国亚裔学生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美国亚裔学生的教育成就表现在高就学率,以及美国著名大学里亚裔学生的入学率相当高。由于亚裔学生的杰出成就,而被美国学得者誉为在美国的“模范少数和民族”(modelminority)。究其原因,是许多学者均强调,这是传统中国家庭文化价值所使然,例如,重视家庭观念、尊师重道、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谦虚不自满等。卡布兰(Caplan)及其同事在一项系列的分析研究中,发现高成就的亚裔学生,常来自传统文化价值较明显的家庭,例如,重视家庭教育等。前面这些说法,在解释美国亚裔学生的教育成就上称之为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认为成就是特殊文化特性的自然结果。以上所述说明了家庭教育价值观念的重要性。一个有助于孩子获得成就的价值观应该是父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也重视孩子的学业;父母勤奋,也鼓励孩子用功;父母尊师重道、谦虚不自满,也要求孩子做个好学生;父母重视家庭生活并以孩子的教育及成长为生活的重心。传统文化价值的影响不但为国内学者所重视,更远扬海外,被视为美国亚裔学生优异表现的关键。3、父母的期望与子女的努力天下父母,莫不希望其子女能出人头地,大有作为。虽然不是每一个子女都会有卓越成就,但做父母的却仍对其子女抱以无限的期望,在儿童生活中不断以口头或其他方式教导与督促子女应朝某种方向发展。父母是子女在经济上及精神上的主要支持者,加上亲情及与父母朝夕相处的影响,子女的发展自然会受父母期望的影响。孩子如果认为父母相信他们会表现很好,可能就会认真地支实现父母的愿望。研究发现,儿童能力的发展、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的期望值成正比。父母的期望可能通过子女成就动机而影响子女的成就,父母对子女要求或期望较高,同时在子女成功时给予鼓励,失败时给予处罚,则儿童的成就动机较高;反之父母对子女要求较低,期望较低,则子女的成就动机相对的也低。父母的行为常与对子女的期望有关,对子女有较高期望的父母常会花较多的时间陪伴子女,并比较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分析了父母期望、儿童期望及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的关系之后,安特威斯(Entwisle)及黑德克(Hayduck)指出,在控制IQ*的情况下,父母期望较高的儿童表现比父母期望较低的儿童为佳,惟此种差异并非父母所期望的直接影响,较有可能是父母增加一些提高子女成就的具体活动,也就是父母的期望要让孩子知道。苏清守先生指出,子女的学业成就高低与父母亲对孩子成功的期望及父母经常参与子女的学业活动之程度有直接关系。父母的期望之所以重要,系因其连带所产生影响子女成就的行为,因此,如果其他因素相同,可以预想对子女有较高期望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会较积极。由于亲情及父母给予子女经济上与精神上的支持,加上父母拥有奖惩权,父母的期望常是子女努力的目标。父母期望高,加上可能也有较积极的教养态度,因而子女的成就可能高。父母的期望固然与子女的成就有关,但子女获得成就的关键应仍在于子女本身的动机与努力,从传统或有关杰出成就人物的研究都发现,成功并非偶然,都是长期努力的结果

家庭教育对学生一生发展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父母在什么样的价值观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现代的社会中,特别是农村小学里面,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动手能力差,一些学生的才艺比较多,可是心理素质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教育也受到了更多家长的重视。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一下农村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一、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过分追求智力开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问题都有了更多的关注,不过因为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独特性,没有尊重学生的喜好,强加给学生一些课程,如美术、音乐、舞蹈等等,这就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压力,减少了学生休息的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很多学生都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缺少家庭教育农村父母打工的人员比较多,孩子多数是由家里的长辈照看,这样就会出现管教不严或者是根本管不住的情况发生。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这部分也是空白,这就会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主要表现就是学生的性格不开朗、自卑、敏感、注意力无法集中、成绩差等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制力不强,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个性发展,学习态度和一些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的引导,放任式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学生陷入迷茫,找不到正确的发展方向。过度溺爱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太阳,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往往是百依百顺,这就会影响学生独立意识的形成。在生活中,他们会比较的没有爱心,表现为任性、逆反心理等等,同时还比较缺乏责任心。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变家长的观念对于现在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往往没有重视对他们的教育,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这就会让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想要更好地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就需以家长为出发点,转变他们的观念,加上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拉进他们的关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家长教育的培训班,让家长回到家里之后,或者是休闲的时候给他们普及一下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农村家长积累对子女成长的教育的知识,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农村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让家长更好地学会去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注重家长观念的转变,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加强家校的沟通通过家长会的召开,也可以加上家长和学校的联系,从而让家长和学生都可以指导学校的工作安排,还有学生的具体表现,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家长、学生和学校的纽带,同样也可以很好地联系教师和家长,做到互相理解。同时作为代课的教师,应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员人数、联系的方式等等,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向学生家长了解和交流学生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保障,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进入学习活动里面。因此要加强家校的沟通,形成强大的力量,引领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进行家访和沟通对于农村教学活动来说,开展管理工作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家访。使用家访的方式,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感受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也可以及时给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里面的情况,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分享到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使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家长一起努力,减小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让学生做到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结合学生家庭的情况,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学生,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最主要的是,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相关的问题,给家长更加科学的建议,将学校和家长的力量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过在其中也要注重和学生平等的交流,特别是学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成人一定要注重沟通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坦诚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转变农村的观念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难题,应该积极的转变农村的观念,形成一种尊重科学和学习,支持读书的良好环境。例如、可以在村里面宣传一下教育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间转变村民的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