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商洛学院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啊

发布时间:2024-08-26 13:57:21

商洛学院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啊

商洛学院代码是11396,学校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商洛学院简介: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故乡——商洛市。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距离省会城市西安110公里,东临河南,东南接湖北,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交通区位优越便捷,生态旅游和物产资源丰富,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之美誉。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物理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42人(博士12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1人。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6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特支计划”3人、“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陕西青年科技新星”4人。建立了一支以侯洵、徐宗本、樊代明、刘加平、欧阳晓平等“两院院士”和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兼职教授队伍。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生出国(境)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0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积极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科研成果学校有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建成了7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商洛市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食品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量子光学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外博士工作站和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拥有1支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6支市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47项,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402项。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收录308篇,出版各类著作73部,《商洛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高校精品期刊”。馆藏资源学校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1套,馆藏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06万种,纸质期刊1219种,报纸55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社团文化学校有环境保护协会、财经协会、天风诗社、马列学社、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英语学社、创业就业联社、球类协会、健与美协会、丹江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影视协会、棋类协会、街舞学社等33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5月和10月都要举行红”红五月艺术节“和”十月社团文化节”。

是个P,或者说屁都不是~~~~!!!!!

本刊现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书生数字期刊》全文收录期刊。

商洛学院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

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开辟“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 “数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创刊以来,学报综合质量不断提高,学报刊发文章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转载、摘录和索引,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是个P,或者说屁都不是~~~~!!!!!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简介:商洛学院(Shangluo University)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陕西商洛。学校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900余亩,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12000余人;有教职工803人 ;建成了8个省级研究平台,12个市级科研平台。                                    历史沿革1976年,商洛学院前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成立。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5月,商洛农业学校整体划转并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商洛学院。2011年7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举行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签字仪式,商洛学院成为陕西省第三所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商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将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700人,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规划预定的万人办学规模。201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办学规模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2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34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42人(博士12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1人。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6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特支计划”3人、“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陕西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教学建设:截至2020年6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物理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文化产业管理、美术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生出国(境)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0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积极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究科研成果:学校有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建成了7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了商洛市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食品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量子光学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外博士工作站和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拥有1支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6支市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47项,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402项。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收录308篇,出版各类著作73部,《商洛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高校精品期刊”。                                    科研机构: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省级科研机构(平台)5个,校级科研机构7个。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1套,馆藏纸质图书5万册,电子图书06万种,纸质期刊1219种,报纸55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学术期刊《商洛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商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96页码。1985年10月创刊,原名《商洛师专学报》,1998年7月公开发行,2006年更名为《商洛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辟有“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数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文化传统形象标识校名:“商”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所写;“洛”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所写;“学”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所写;“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所写。校徽: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徽志为圆形。红色环形上方为白色的中文校名“商洛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为英文“SHANGLUO”之缩写“SL”和飞翔的仙鹤结合在一起,体现学校的名称和办学地点。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蓝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精神文化校训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释义:“博闻强志,正道直行”出自《史记》。意为博学广鉴,融会贯通;秉性刚直,行为端正。校歌学校的校歌是由该校教师米某良作词,作曲家王某平谱曲的《正道直行做栋梁》。社团文化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环境保护协会、财经协会、天风诗社、马列学社、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英语学社、创业就业联社、球类协会、健与美协会、丹江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影视协会、棋类协会、街舞学社等33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5月和10月都要举行红”红五月艺术节“和”十月社团文化节”。所获荣誉:2022年3月,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云南大学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

不是,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主 管:云南省教育厅主 办:云南大学主 编:卢云昆编辑出版:《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国内发行:昆明市邮政局 代号:64-85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代 号:BM 1860出版日期:单月18日开 本:标准16开页 码:96页国内统一刊号:CN53-1176/C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7511地 址: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云南大学文津楼A区三楼邮政编码:650091定 价:RMB00元 在哲学社会科学日益繁荣、日渐受到重视之际,《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于2002年8月创刊,施惟达教授任主编,卢云昆教授任副主编,林艺副编审任编辑部主任。《学报》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开拓学术视野,弘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促进高校学术研究的繁荣为办刊宗旨,强调研究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前沿性,坚持高质量、高品位的办刊方针。《学报》所设“哲学与文化”为本刊特色栏目,刊登精品文章,注重理论创新;“经济学探索”关注社会经济动态,探讨经济热点问题。此外,本刊还设有“文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学术评论”、“书评”等栏目。《学报》为双月刊,逢双月28号出刊,当前为96个页码。吴松校长专门撰写了“发刊词”,警言新创办的《学报》“若能以张扬学术良知、播布学术正义、塑造学术人格为已任,着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注重学术品位,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人文价值的高标,学问之人的成长和大学精神的塑造尽一份力,出一份力,则善莫大焉。”《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的创办,还得到了许多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关心。耄耋之年的启功先生专门为《学报》题写了刊名,费孝通、雷洁琼、季羡林、任继愈、于光远、蒋学模等老一辈学者题辞祝贺,创刊号上刊登了汤一介、陈嘉映、张汝伦、邓伟志等知名学者的论文。2002年8月20日下午,《学报》在云南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了创刊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省内部分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省内各兄弟刊物负责人等到会。与会来宾对《学报》的创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学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宝贵的意见。继创刊座谈会之后,2002年12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北京大学英杰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在京专家学者座谈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云南大学校长吴松教授主持会议,施惟达主编介绍了《学报》的办刊情况。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学报》刊登的文章都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包容量大,同时对《学报》如何突出刊物特色、如何使栏目设置更加合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创刊当年,《学报》出版了三期刊物,作者均为全国各学科的领军人物。共刊登了29篇论文,文章涉及哲学、文化、经济、历史、社会学、文学、美学等学科,对各学科领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探讨研究。29篇文章中有14篇17次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引起反响,反响率达到62%。2003年3月15日,学报编辑部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内举办了“在沪专家学者座谈会”,为进一步办好学报征询专家的意见和建意。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武建国教授主持,施惟达主编向与会专家和学者介绍了刊物的基本情况。到会专家学者们对2002年出版的刊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学报》总体设计朴实、大方、厚重,所刊文章学术质量高,能反映学科前沿问题,是一份学术品位较高的综合理论刊物。同时,对《学报》之不足,学者们也予以了中肯的建议。为庆祝云南大学建校80周年,2003年《学报》第2期特设“校庆80周年专稿”栏目,云大高发元书记及吴松校长为栏目撰写了专稿,高发元书记的文章是“风雨耕耘立宏业”,吴松校长的文章是“以人为本 学术兴校 弘扬传统 再铸辉煌”,这两篇文章全面总结了云南大学80年的办学历程,提出了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使学校全体师生倍受鼓舞,在广大校友中引起良好反响。在两年多的办刊工作中,编辑部全体人员兢兢业业,认真遵守编辑规范,不断提高办刊水平。《学报》依照《社会科学期刊质量标准(试行)规定》达到了执行评优标准,于2003年7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荣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共同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证书》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研究中心颁发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DJCED)刊源证书》,同年10月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2004年9月,由资美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副主编张建荣副教授设计的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另外,《学报》的英文翻译由有着深厚功底和丰富经验的云南师范大学何昌邑教授担当,保证了英文翻译的较高水准。截止到2004年10月为止,《学报》共出刊14期,编发文章158篇,先后刊登了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学术界新锐的论文,这些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都对学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摘或复印率保持较高水准,其中2003年第4期《学报》最具代表性,该期共刊登了11篇文章,达到了100%的反响效果,《学报》已逐渐显露出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编辑部常常收到读者的电话,要求订阅或购买刊物。为扩大发行量,编辑部于2003年7月与昆明市邮政局签订了国内邮发协议,代码为64-85,《学报》还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签订了国际发行协议,代号为BM1860。《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起又一个学术舞台,开启了又一扇学术窗口。虽然创刊至今还不足三年,在事业上才刚刚起步,与兄弟刊物相比,还有许多经验要学习借鉴。相信在学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下,在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会创造出更加光辉的业绩。 2003年10月,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荣誉证书。 2004年9月,学报封面获第五届中国大学出版协会颁发的装帧“艺术设计金奖”。2006年10月31日,学报荣获云南省第二届期刊评选优秀提名奖;“哲学与文化”栏目荣获优秀栏目奖。2007年12月,学报获云南省报刊出版质量评比A类期刊。

宁夏大学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

刊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0253-2328CN: 64-1006/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0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办刊方向,严格把好稿件的政治质量关,在稿件的审理过程中,坚持专家审稿,初审、复审、终审层层把关,确保期刊的政治质量过硬。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坚持正确导向,注重学术质量,体现时代特点、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努力实现学术水平与中国现阶段科学研究水平的相适应。开辟“西夏研究”、“汉语研究”、“民族文学”、“回族研究”等特色栏目,并注重刊登法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各学科中的具有创造性的成果,突出了整体意识和整体效应。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报核心期刊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主管单位:宁夏大学 主办单位:宁夏大学主编:陈育宁ISSN:1001-5744 CN:64-1005/C地址: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 邮政编码:750021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兰州大学学报论文格式模板图片尺寸是多少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构建》,《社会·科学·经济》1996(4) 1/《论通货膨胀问题与对策》,《兰州大学学报》1997(3) 1/《我所了解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3)1/《试论高校德育教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兰州大学学报》1997、5 1/《美国高等教育简介》,《甘肃高校发展研究》,1997(2) 1/《试论南巡讲话历史地位和作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7(4) 1/《试论跨世纪人才素质的构建模式》,《甘肃日报》1997-11-3 1/《试论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十五大依法治国》,《兰州大学学报》1998(1) 1/2;1998年5月被《中国改革发展文库》全文转载《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刍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3)1/《十五大文化建设的新构想》,《兰州大学学报》1999、4 1/《大学德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高等理科教育》1999、8 1/《浅谈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构思》,《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7卷,1999年德育版1/《知识经济与21世纪的高等教育》,《发展》1999(4)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高等理科教育》1999(3) 1/《德育如何面对素质教育》,教育部全国高校第三次邓小平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百年大计纵横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1/《“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兰州大学学报》2000、4 1/《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以德治国》,《甘肃日报》 2001-3-25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理科教育》2001(3) 1/《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途径》,《高等理科教育》2001、6 1/《西部地区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兰州大学学报》,2001(5)并收入2001年9月天津大学“海峡两岸人文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出版 1/《<纲要>的颁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2001(2)《甘肃日报》2001-12-1 1/《时代呼唤新的思想解放》,《社科纵横》,2002(4)1/《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与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论文集2002、8 1/《党在新时期增强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的客观必然性》、《社科纵横》2003(12) 1/《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4(9) 2/《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8 1/《执政能力与党的建设》,《党的建设》 2004(11) 1/《邓小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兰州大学出版社》论文集2005-3 1/《试论陈云的反腐倡廉思想》,《甘肃日报》2005-6-13 1/《陈云的反腐倡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4);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06(1)全文转载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思考》《光明日报》2005-3-30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理论战线》 2005(5)1/《浅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变化新思路新方法》《兰州大学学报》2005-6 1/《浅析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兰州学刊》2005(6) 1/《欧洲发达国家的青年就业政策及其启示》《当代青年研究》2006(3) 1/《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甘肃日报》2006-3-28 1/《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对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展望》《社科纵横》2006(3)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2)1/《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2006(2)1/《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增刊《新时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点问题》《发展》2006年第11期1/《社会公正与和谐社会构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的思考》《思想教育研究》2008(2)1/《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兰州大学学报》2008(1)1/《当代正义观构建对先秦儒家和谐思想的借鉴》《中国德育》2008(2)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8(2)1/《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教学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4)1/《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8(8)1/1

收录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为200941),被国外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据库和国内《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作为来源期刊,具有西北地区特色,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栏目设有基础医学、西部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综述和研究快报栏目。 投稿要求1 投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2 投稿的语言要求为中文或英文。3 投稿字数在 4 000~10 000 字为宜。稿件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和第一作者、通信作者简介,英文稿要求提供中文标题、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4 投稿时作者必须保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5 投稿作者必须保证研究的原创性。本刊坚决反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发现将做公开声明等严肃处理。6 投稿采用与否,本刊均会通知作者,如果所投稿件自发出之日起 3 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请与本刊编辑室联系。7 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8 本刊全文已录入 CNKI、CSTPCD 等数据库,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并支付,并赠送当期杂志。9 投稿时请访问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网站,点击“网上投稿”进行投稿。首次登录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投稿请附联系人的电话(包括手机号)、通信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二、撰稿要求1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 反映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标题中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须列出中、英文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 20 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2 作者 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视第一作者为通讯联系人,如通讯联系人为其他作者,应明确标注。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作者的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 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 1,2,……。 列出全部作者英文姓名、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第一作者和通讯联系人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省、市/县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e-mail,联系电话。3 摘要 投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完全对应。4 关键词 投稿需标引 3~8 个关键词,并请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5 研究设计 当研究对象为人时,作者应该说明是否符合人体试验伦理学标准,是否需要患者知情同意,并得到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6 统计学处理 应提供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 t 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和 P 值(如 t=45,P<01);当涉及到对总体参数的推断时,还应给出 95% 可信区间。对于定量资料,一般应采用 方式表达,并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成组资料比较常用 t 检验,多组资料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偏态资料可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常用 χ2 检验。散点图上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则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监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3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的涵义。统计学符号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7 医学名词 以 1989 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8 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简明的题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 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 5∶7 左右。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示在图稿的副本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图稿可以提供 tif, jpg 格式的图像文件,也可以提供照片。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9 计量单位 执行国家标准 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在文稿中应正确使用和书写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量符号以斜体拉丁或希腊字母表示,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形式,例如,“t (h)”(时间单位“小时”),“p (kPa)”(压力单位“千帕”)等。组合单位符号中用括号加中圆点的形式表示,例如,“Λ(S / (cm2 · mol))”。人体内某物质的含量,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者,一律用物质的量浓度单位表示;尚未精确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组分,如某些蛋白质,仍可用质量浓度单位表示。不论使用的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 L(升)作为人体检验组分浓度基准单位的分母。10 数字与符号 执行 GB /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下角标的来源是词头的用正体,是量的用斜体。11 缩略语 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均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 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12 基金资助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将基金名称及批准号或编号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国家 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13 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提供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练,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14 参考文献 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 1~3 名,超过 3 名时,后加“,等”。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作者是中国人的英文文献,应列出作者全名。文中引用参考文献不应少于 10 条。期刊 第 1 作者,第 2 作者,第 3 作者,等 标题[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