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答辩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17 16:53:30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答辩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智慧的启迪: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  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  《聊斋志异》中的妒、悍妇群像研究  《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媒介环境视域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研究中心  《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  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  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盛京时报》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  宋代出使文学研究  唐前曹植接受史  黄庭坚隐逸诗及其隐逸思想研究  论楚辞《九歌》中的自然崇拜  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  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研究--以名者为中心  牟氏家谱研究牟菲菲中国海洋大学  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绍兴、汉中为中心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  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1、中国古代洪水神话考论 2、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4、《诗经》燕飨食诗的场面描写 5、《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6、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7、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8、论《诗经》中的史诗 9、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0、《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1、《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12、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13、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4、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5、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6、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7、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8、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9、《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20、《战国策》名篇研究 21、老子的思想 22、《老子》的艺术特色 23、《庄子》的艺术特色 24、《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5、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6、《吕氏春秋》与杂家 27、《战国策》中策士言辞的抒情化特征 28、《庄子》中的畸人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29、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30、《左传》中行人引诗分析 31、《孟子》文章的论辩技巧 32、《庄子》寓言的场景描写 33、宋玉赋试论 34、贾谊政论文的策士风范 35、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倾向 3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37、《史记》所描写的游侠38、《史记》所描写的刺客39、《史记》人物合传的结构安排40、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41、《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42、汉乐府民歌的讽谕特征4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44、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45、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6、 曹操与诗文革新47、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48、论曹操的散文创作49、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50、论曹丕的文学成就51、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52、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53、曹植诗风的衍变54、潘岳哀诔文的创作特色55、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56、梁朝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57、汉武帝时期赋家考论58、《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59、邺下文人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60、阮籍咏怀诗的抒情特征61、左思咏史诗的咏怀特质62、谢灵运山水诗的摹象特点63、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64、论陶渊明的田园诗65、谢灵运与山水诗66、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67、宫体诗的女性描写68、论《文选》对诗的分类69、论《子夜歌》70、《世说新语》的语言风格71、《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72、《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73、《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答辩题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论先秦儒家“乐”的思想之政治意义2、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3、论先秦两汉时代游戏的文学表现4、论先秦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美学思想5、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6、论先秦到汉代孔子历史地位的变迁7、论先秦孝道观的演变8、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9、论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0、论先秦儒家学习伦理思想11、论先秦儒家治国理论的现代应用12、论先秦义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3、论先秦楚乐的审美取向14、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15、论《诗经》中的玉文化16、论《诗经原始》之解《诗》主张17、简论《诗经》中的女性思想18、论《诗经·卫风·氓》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接受19、论《诗经》中的天命信仰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二)《诗经》的审美学特色论《诗经》中的征役诗论《诗经》中的婚恋诗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6、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9、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先秦史书寓言研究11、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吕氏春秋》与杂家13、《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战国策》名篇研究18、老子的思想19、《老子》的艺术特色20、《庄子》的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三)1、历史的界河——论先秦“礼崩乐坏”之“乐坏”2、论先秦两汉的颂、赞、箴、铭3、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4、论先秦“道”“势”关系与士人的精神超越5、论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学的启示6、论先秦儒家礼乐文化与当代社会公德教育7、再论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质8、论先秦儒家生命价值观9、论先秦法律文献中的和谐思想10、从“中和”准则到“平和”心境11、论先秦东夷文化分布范围的演变12、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13、论先秦礼治思想的演变过程14、中国早期铭文石刻新论15、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16、浅论先秦儒家德治思想体系17、论先秦儒家“中和”学说的形成18、论先秦诸子的“以史为鉴”19、论先秦乐论与诗论的同构与分化20、论先秦儒家散文文学表现的历时性发展(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智慧的启迪: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  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  《聊斋志异》中的妒、悍妇群像研究  《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媒介环境视域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研究中心  《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  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  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盛京时报》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  宋代出使文学研究  唐前曹植接受史  黄庭坚隐逸诗及其隐逸思想研究  论楚辞《九歌》中的自然崇拜  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  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研究--以名者为中心  牟氏家谱研究牟菲菲中国海洋大学  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绍兴、汉中为中心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 古代文学分为先秦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明清文学,不知你要写哪个阶段的,哪儿内容的?你得具体的啊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答辩

我刚好写的是古代文学,5月21号要答辩。我觉得无论什么答辩,必须对自己的论文结构内容熟悉。准备10分钟左右的论文观点内容陈述及选题目的之类的。基本上只要论文是你自己写的,都不会有问题,你的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或句子,你自己一定要熟悉一遍。你引用的别人的期刊论文,最好也看一看,涉及的文学作品更别说,要了解清楚了。老师一般就问两三个问题。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  叶辉 复旦大学 发表时间:2004  这是一套分辑出版的大型中国文学批评史及中国古典文学研 究的资料丛书。然而,不可讳言的是,他们最重要的两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奠 基之作—《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  引证文献[6]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  闫月珍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2  该章附录就“文学的自觉”问题进行了追溯,以进一步 探讨纯文学观念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影响。西方关于文学批评之分类,不仅给 他以观照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钱穆文学研究述略  芮宏明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论丛,,第41页,第45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讲演集》,第25页。《中国文化与<##  引证文献[2]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缺席的在场  韦莉莉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3  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因此对于西方来说,它是缺席;罗根泽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 史》的绪言中就讲到“欲研究‘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庄桂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因此,当文学批评对象发生改变的时候,中国文学批评发生转型也就在所必然了。但是,要将中国文学批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 国文学批评的“转型”,何为  引证文献[1]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韦勒克文学批评史观研究  张存锋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5  ”首先,作者在绪论中,结合西方的文学 批评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具体区分了文学和文学批评,具体阐释了中国文学批评 和中国文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佘小云 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总体研究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郑振铎没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他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散见于 《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述  李平 文艺理论研究 2001年 第02期  1927年,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文学丛书”第一种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首部批评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诞生。现代部分有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

文学批评有三大要点,分别是审美体验,理性分析,价值判断。审美体验:欣赏与体验,即批评家首先要成为接受者,要对作品产生审美体验。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与艺术形象来表现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因此,进行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文学批评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对象的这一特征。理性分析:批评家要跳出一般的接受过程而以冷静的审视目光对待作品。文学批评虽然也必须首先感知艺术形象,对艺术形象进行审美的把握,但它的主要特征是一种理性的分析、认知活动,其目的是作出较为客观的认识与评价。价值判断:批评家对作品的整体价值判断是在理解与阐释作品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解与评价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已经渗透着评价,是整体评价指导下的理解;评价为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所证明,并且是理解引导的最后结论。扩展资料:文学批评的影响:文学批评从文学实践出发,又反作用于文学实践。文学批评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既能影响作家对文学的理解以及文学作品创作的发展,又能影响读者对文学的鉴赏以及文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优秀的文学批评不仅会对同时代个别作家作品起到支持、鼓励和指导作用,还会对同时代作家群体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倾向产生很大影响,甚至能改变一代文学风尚。它不仅能提高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艺术趣味,还能促进社会和时代的审美理想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答辩问题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  叶辉 复旦大学 发表时间:2004  这是一套分辑出版的大型中国文学批评史及中国古典文学研 究的资料丛书。然而,不可讳言的是,他们最重要的两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奠 基之作—《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  引证文献[6]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  闫月珍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2  该章附录就“文学的自觉”问题进行了追溯,以进一步 探讨纯文学观念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影响。西方关于文学批评之分类,不仅给 他以观照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钱穆文学研究述略  芮宏明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论丛,,第41页,第45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讲演集》,第25页。《中国文化与<##  引证文献[2]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缺席的在场  韦莉莉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3  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因此对于西方来说,它是缺席;罗根泽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 史》的绪言中就讲到“欲研究‘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庄桂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因此,当文学批评对象发生改变的时候,中国文学批评发生转型也就在所必然了。但是,要将中国文学批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 国文学批评的“转型”,何为  引证文献[1]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韦勒克文学批评史观研究  张存锋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5  ”首先,作者在绪论中,结合西方的文学 批评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具体区分了文学和文学批评,具体阐释了中国文学批评 和中国文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佘小云 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总体研究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郑振铎没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他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散见于 《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述  李平 文艺理论研究 2001年 第02期  1927年,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文学丛书”第一种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首部批评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诞生。现代部分有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

我刚好写的是古代文学,5月21号要答辩。我觉得无论什么答辩,必须对自己的论文结构内容熟悉。准备10分钟左右的论文观点内容陈述及选题目的之类的。基本上只要论文是你自己写的,都不会有问题,你的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或句子,你自己一定要熟悉一遍。你引用的别人的期刊论文,最好也看一看,涉及的文学作品更别说,要了解清楚了。老师一般就问两三个问题。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易》的作者周文王姬昌在商纣时期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周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随着时代演变,文字含义已多不为世人所理解,《易》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简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易”的理解和对《周易》文辞的发挥等内容。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序卦传》、《杂卦传》合共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古人分析汉字形体的构造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中前四书是造字方法,后两书是用字方法,因为转注和假借没有造出新字,它们的形体构造都不能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形体构造的范围。汉字的形体构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包括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一类是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象形字和指事字又叫独体字,即以笔画为单位构成的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不能分为两个或几个偏旁。会意字和形声字又叫做合体字,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字。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文字的理论,有助于研究汉字史、了解汉字的结构方式和理解汉字的表意性特点。 古代文学理论著作。刘勰撰。成书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501~502)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魏晋时期,中国的文学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南北朝,逐渐形成繁荣的局面。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在其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既为《文心雕龙》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也在《文心雕龙》中得到了反映。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及其影响略论  智慧的启迪: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武则天的人格与重要人际关系考论  中国三大神话母题研究  《聊斋志异》中的妒、悍妇群像研究  《儒林外史》与科举制度研究  唐传奇爱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媒介环境视域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以晚清报人小说家为研究中心  《淮南子》神话艺术解读  唐代青楼题材小说研究  近世京津词坛研究  《盛京时报》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与韩国汉文小说女将形象比较研究  宋代出使文学研究  唐前曹植接受史  黄庭坚隐逸诗及其隐逸思想研究  论楚辞《九歌》中的自然崇拜  魏晋南北朝涉医文学研究  明清小说"乡村描写"研究--以名者为中心  牟氏家谱研究牟菲菲中国海洋大学  陆游诗歌的地域文化研究--以绍兴、汉中为中心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的性别研究  2、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3、从"内""外"之争到文化诗学--文化诗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述评  4、中国古代文学在对外汉语中的跨文化教学  5、文学传播学的创建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  7、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  8、中国古代文学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9、再论古代文学文体学的内涵与方法  10、"诗言志":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发生的一个标本  11、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2、学科史·研究史·学术史--国学与古代文学关系的三个视角  13、困窘与出路:古代文学研究"文化学转向"的背后  14、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代化"的点滴思考  15、论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及其呈现

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  叶辉 复旦大学 发表时间:2004  这是一套分辑出版的大型中国文学批评史及中国古典文学研 究的资料丛书。然而,不可讳言的是,他们最重要的两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奠 基之作—《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  引证文献[6]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  闫月珍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2  该章附录就“文学的自觉”问题进行了追溯,以进一步 探讨纯文学观念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影响。西方关于文学批评之分类,不仅给 他以观照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钱穆文学研究述略  芮宏明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论丛,,第41页,第45册。《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讲演集》,第25页。《中国文化与<##  引证文献[2]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缺席的在场  韦莉莉 暨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3  作为研究对象,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因此对于西方来说,它是缺席;罗根泽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 史》的绪言中就讲到“欲研究‘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庄桂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因此,当文学批评对象发生改变的时候,中国文学批评发生转型也就在所必然了。但是,要将中国文学批评成功转型,首先必须澄清三个问题,即何为中 国文学批评的“转型”,何为  引证文献[1]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韦勒克文学批评史观研究  张存锋 山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5  ”首先,作者在绪论中,结合西方的文学 批评和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具体区分了文学和文学批评,具体阐释了中国文学批评 和中国文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郑振铎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  佘小云 湖南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4  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史总体研究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论 郑振铎没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专著,他的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散见于 《文学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综述  李平 文艺理论研究 2001年 第02期  1927年,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文学丛书”第一种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这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首部批评史著作,标志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诞生。现代部分有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