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林业生态建设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2 02:16:26

林业生态建设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对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绿色植被中,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称。 这是因为森林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树木是粉尘过滤器、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 树木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好处……保护森林和植被 一、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保护土壤; 森林能涵养水源; 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 森林能净化空气; 森林能消除噪声。 二、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值就远不止这些了。据粗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位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讲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20万美元了。 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着手研究森林的间接效益。自1971起,日本用了3年时间对森林的见解效益进行了测算。日本有森林2500万公顷,每年能储存雨水2200万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产生氧气5200万吨。翌年间接效益总值和人民币1280亿元,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年的总预算。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17亿马克,而森林在环境中的见解效益所产生的价值则为53亿马克。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价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我国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的森林效益进行过测算,结果是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总价值占森林总效益价值的94%,直接效益仅占6%。由此可见,评价森林的作用,不能单纯看它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要看她对盖上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间接效益。 三、森林的危机 森林的危机主要是由人类引起的。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大量森林、草场被破坏。掠夺是的开采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由20多公顷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植物带来了灾难。

额,说说这个东西可以应用到哪些场合,然后谈谈这些应用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你实现它的意义在哪里。说完这些就可以了。

林业是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低碳经济是以全球变暖为背景的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部分。 发展林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效益的体现,经济效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效益的体现,一个是间接的经济效益。直接的经济效益,例如木材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果树的果实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有药用价值。林业,的间接效益是生态调节能力。生态效益是指发挥利用树木的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社会效益在社会方面茂密的森林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高健康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人民的收入。

选题的背景和价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民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结构也不断的优化。互联网作为网民权利、利益表达的新渠道,致使网络事件风起云涌,但是我们的政府在态度和机制上表现不足。在政府建立的各种网络民意通道也存在着各种现实的问题,致使网络民意向政府表达的内部通道不畅。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网络民意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有了理论和现实的价值。2互联网发展迅速从1986年高能物理所ALEPH组从北京给斯坦伯格(JackSteinberger)发出的第一份电子邮件到1994年中国被允许加入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可谓迅速。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为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8亿,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IP地址方面,也仅仅次于美国和巴西。①同时,以用户参与为本质的W0,以其开放性、真实性、自组织性、聚合性等特性也为互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互联网正以蓬勃的发展之势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互联网的时代己然到来。3网民结构优化除了网民数量在逐渐扩大以外,网民的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网民的年龄结构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转移,网民意见的理性表达有了提升;网民的高学历结构渐趋稳ice`,大专及以下学历稳占网民比例的l/5以上,网民意见的知识性得到了保障;网民的职业结构方面,学生群体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加丰富、合理;城乡结构方面,农村网民的规模逐渐上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这一比例一也将进一步的改善。总之,网民结构的优化,为网民V"见的真实性、了一眨表性私!独立性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林业生态建设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我国资源总体丰富但人均短缺,总体质量不高,(分布不平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你是写毕业论文,还是写一般的文章,还是参加某个学术比赛……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针是节约资源保护为主,自然恢复为主,加大系统保护治理红线,永久吉田保护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在保护环境过程当中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方首位在生态系统环境修复当中利用自然力修复防守位生态系统防守位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和重点。

林业生态建设论文选题背景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不断增长的经济和人口对森林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人们对森林消失和森林破坏的关注,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绿色植被中,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称。 这是因为森林大量地吸收二氧化碳,制造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的氧气。 树木是氧气制造厂、树木是粉尘过滤器、树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 树木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好处……保护森林和植被 一、森林的作用 森林是孕育人类的母亲; 森林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森林能保护土壤; 森林能涵养水源; 森林能调节气候,制造氧气; 森林能净化空气; 森林能消除噪声。 二、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效益来计算,其价值就远不止这些了。据粗略测算,一棵生长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位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等等。讲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不是300美元了,而是20万美元了。 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着手研究森林的间接效益。自1971起,日本用了3年时间对森林的见解效益进行了测算。日本有森林2500万公顷,每年能储存雨水2200万亿吨,防止水土流失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产生氧气5200万吨。翌年间接效益总值和人民币1280亿元,相当于日本1972年全年的总预算。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17亿马克,而森林在环境中的见解效益所产生的价值则为53亿马克。美国森林的间接效益价值为木材价值的9倍。我国云南省林业调查队,对全省的森林效益进行过测算,结果是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总价值占森林总效益价值的94%,直接效益仅占6%。由此可见,评价森林的作用,不能单纯看它能生产多少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更重要的是要看她对盖上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生产等方面的间接效益。 三、森林的危机 森林的危机主要是由人类引起的。人口的增长,农业用地不断扩展,大量森林、草场被破坏。掠夺是的开采使得全世界的森林越来越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目前地球上每分钟就由20多公顷的森林被毁掉,1950~1985年,短短的30多年时间,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就减少了一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给植物带来了灾难。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木良种选育、造林、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鼠害防治与检疫、林火管理及野生植物利用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林木生理生化分析和森林资源调查、评价的方法,掌握林木良种选育、林木栽培抚育、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和林特产品加工利用的技术;4.具有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培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5.熟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内外林学学科理论前沿、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前景、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生产发展动态。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林学、生物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森林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土壤肥料学、森林环境学、森林昆虫学、林木病理学、森林生态学、测量与遥感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般安排28-30周。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林业、农业、环保、城镇建设等行业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森林旅游规划与管理、经济林栽培、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建设、城(乡)镇环境重建与维护、城市风景林的规划与管理、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掌握的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受到良好的生物学、生态学、景观学以及艺术基本理论熏陶,坚实的林业专业知识培养,掌握森林经营、林木良种选育、城镇绿化设计与养护管理、森林旅游资源的经营与管理、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木病虫害防治等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基础和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具有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

有很多呀~森林环境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森林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等等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你可去参考下(林业世界)这本期刊的领域~官网上都可以查的到的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①政治背景:中共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中共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来讨论。②社会背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正处于关键时期;人们的生态理念进一步转变;社会资源能源环境问题突出。③国际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正处于异常时期,各国呼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意义: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突出的资源、环境等问题,更是对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为了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些是十八大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描述,希望能帮到你。(一)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提出四个文明的基础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高度,纳入小康社会五个目标,纳入中国特色的五位一体,这是个创新和贡献。十八大明确提出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资源生态系统的环保力度,加强生态文明政治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二)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基本国策。70年代提出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现在两型社会建设正式成为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高度予以认识和把握,建设美丽中国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前叫改造自然,开发自然,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以往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高喊“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口号,现在的发展理念转变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最大的天意,是人性的回归,是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界定。贯彻生态文明,加快三个发展是十八大的贡献,十八大之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高级干部研讨班上做了重要讲话,为十八大提前做了政治设计,提出三个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施三个经济业态互动互补。(三)加快三个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发展:加快绿色发展,强调生态第一、环保至上;加快循环发展,强调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废水废气的循环利用;加快低碳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建设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新业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三个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新的高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要立足保护环境,尊重生态,不仅给后代留下金山银山,更要留下绿水青山。改革开放32年,GDP年平均增幅7%,94年是最高年份达6%,这叫中国的奇迹、中国的崛起。我们按照辩证法的思维回头反思盘点我国的高速增长,有不少经验和教训。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资金的高投入换来的GDP高速度,成本太大得不偿失。研究三个新发展,更能实现永续发展,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十八大给人民的思想深处种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价值取向。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能够不断进步的基础,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祖国的山川更秀美,是新世纪我们一定要担负起的艰巨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在新世纪,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自然:有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强土壤生产力,提高单产;有利于减少土壤·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人文:因地制宜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多种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如下: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自上世纪5 0 年代后期普遍出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如种植业广种薄收,重用轻养;林业过量采伐,重采轻造;草原牧业超载过牧,靠天养畜。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类健康、生态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出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业污染使农产品中化学药品残留严重超标,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危害人体健康。而生态农业的生产原则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种植的方法。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观赏价值。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所以经常处于生态农业环境条件下,人的身心状况就会得到改善,增强抗病能力,对于减少疲劳、恢复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通过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以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亲近农业、亲近自然,从而愉悦于人,陶冶情操。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民的衣食安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