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论文目录范文样本(关于农产品出口)

发布时间:2024-07-07 22:08:19

论文目录范文样本(关于农产品出口)

徐州出口“能源、矿产、粮食、人力、交通、世界冠军、文化遗产、战争、英雄、皇帝……”。  我现在就从矿产资源方面的几个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一:毛主席水晶棺到底产在哪里?  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一代伟人长眠于此。在缅怀伟人同时,好多人对主席的水晶馆好奇之极!连一小片无杂质水晶都很难得,究竟这么庞大的水晶原料产在何方-----很多人想到了和只和徐州新沂相隔一河的东海县,水晶之乡嘛!但是,就是这珍贵无比的水晶就产在我们徐州的新沂!当时东海矿业局是越过的市界采集(徐州人民大力协助),此次计划总需要22吨水晶,是东海105选矿厂从300吨选料中选出的,这300吨水晶原料中大半来自徐州!这些原料经过北京605厂、上海新沪玻璃厂、锦州155厂共同熔制终究成了伟人最后的归宿!(请大家注意毛主席纪念堂颁发给东海的奖状是选料的奖状,而不是原料奖)  二:中国近代铁矿发源地在哪里? (哪里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个铁矿)  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聘请瑞典国立地质调查所所长安特生(J·G·Andersson)来华任矿冶顾问。安氏来华后同我国矿冶技术人员新常富等人,在各地勘察,逐步掌握铁矿的分布情况。这样我国北方一个储量很大的赤铁矿便公诸于世,这就是我们近现代铁矿的开端!但在哪地方首先建矿一直争论不休,同年,袁世凯派其七弟袁世传去江苏省徐州办矿,筹资122万元,设立了“利国驿铁矿有限公司”,招用工人千余,并巷道开采试行成功!虽然后因两遭兵祸未能大规模开采,但这毕竟是首开了中国现代铁矿,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个铁矿就是我们徐州的利国铁矿。利国铁矿从北宋就开始开采,其是国家最优质的铁矿石!储量为一亿吨。  三:徐州在中国十大煤田之一排名第几?  徐州矿务集团具有124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现有25个分公司、32个全资(控股)子公司和6个事业法人单位,年产煤炭2200万吨,总资产150多亿元,位列全国500强第236位。其在中国十大煤田规模排名第七,其和鸡西、阜新、开滦、大同、徐州、阳泉、平顶山、淮北、六盘水齐名,在储量方面排名第六,05年探明储量69亿吨,徐州被称为“百里煤海”。  四:徐州的石膏特点和规模是什么?  石膏的原料天然二水石膏,又称软石膏或生石膏,是含两个结晶水的硫酸钙。其成品有建筑石膏,模型石膏,高强度石膏、无水石膏水泥和地板石膏等。中国石膏资源十大省份分别是山东(17亿吨),内蒙古、青海(、湖南(、湖北、宁夏、西藏、安徽、江苏。江苏排名十,但只有徐州和南京两个城市产石膏。徐州石膏储量为44亿吨,从城市规模来排名,徐州石膏排全国第4名。  四:徐州还有什么其他矿产资源?  徐州还拥有多种矿产资源。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铜、石灰岩、富钾矿页岩、硅石、粘土等。其储量:岩盐21亿吨,石灰石250亿吨,钾长石21亿吨,石英石2亿吨。还有储量可观的大理石、高纯硅砂、钠长石、硫辉石、蛇纹石、重晶石等30余种矿藏资源。  五:徐州矿产资源的意义何在?  徐州的矿藏具有多样性、规模性。中国最高的矿业学府-----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就坐落在徐州市南郊区这里拥有的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采矿技术和科研机构,可以说徐州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风向标和人才库。  徐州除煤和铁上了开采规模,其他矿产则大多玉孕璞中,具有开采规模和条件而未开采,是留给子孙重要的财产。  我们可怜的徐州有什么啊?要是从矿产资源上来说,原来他是百里煤海、铁矿始祖!原来他有无尽的宝藏和中国矿业最高的学府!他代表了中国矿产的运作方向!  徐州的铁矿、煤矿丰富的很,占据了江苏资源的半壁江山。可是有什么用?苏南城市能够发展起来,没有徐州的资源作支撑,哪来的后劲呢。江苏省只有在需要徐州的时候,才会去徐州要资源。却从来不给徐州搞投资,拉项目,也没有什么政策支持。如果不是徐州人自己勤奋,应打硬拼的干起来,别人肯定更会笑徐州穷。孰不知笑徐州人的那个人烧饭的东西就是从徐州出来的。  与徐州每年上缴的国税(徐州市每年上缴的国税都高于其地方财政收入)相比,江苏省对徐州的投入简直是微乎其微。从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徐州由国家投资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不包括能源项目)仅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接受的淮海水泥厂(该厂的设备由当时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欧罗马尼亚提供),由罗马尼亚设计的该水泥厂工艺及设备落后,以至无法正常生产,直到十几年后,由国家及地方多次筹集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才勉强达到其设计生产能力。  徐州许多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一位江苏省长官在徐州视察时说的话他说:“你们徐州只要提供足够的煤炭、粮食(现在的长官也许要再加上电),其他的就不必管了。”  这样的地位现在仍没有改变。徐州出产的煤炭、电力、农产品等源源不断运往苏南,其结果是:“徐州做了贡献,苏南产生了效益”。  在选择企业上市,从股市筹集资金方面徐州市一直受到江苏有关部门的歧视。作为江苏人口第一大市,徐州的上市公司数量在江苏名列孙山。  徐州是江苏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不少质地优良的企业,即使现在,在煤炭、电力、建材、机械、食品、电子、医药等行业仍有一批质地优良并早已完成改制的股份制企业等待上市。但时至今日,徐州市仅有两家上市公司(徐工及维维)。与此相反的是,尽管苏南一直都很富有,但嫌贫爱富的江苏有关部门仍在在选择企业上市方面向苏南及南京市倾斜,比如南京的上市公司数高达28家之多,苏南的县级市江阴的上市公司达十三家之多。2003年,徐州的GDP为905亿元,江苏省的GDP为12451亿元,徐州GDP占江苏省的比重为27%,截止到现在,江苏的上市公司共有87家,而徐州市的上市公司数仅占江苏省上市公司总数的3%,南京市2003年的GDP比徐州多约百分之七十,而南京的上市公司数达28家,占江苏全省上市公司数的三分之一,是徐州上市公司数的整整14倍!  徐州的上市公司数不仅明显少于南京及苏南地区,同时也少于GDP低于徐州的苏北城市,如上市公司数扬州5家,连云港、盐城各3户,以上城市的GDP总量都低于徐州。以徐州和连云港为例,2003年徐州的 GDP为905亿元,连云港的GDP为351亿元,徐州的GDP总量约为连云港的58倍,而连云港的上市公司数为徐州的5倍。徐州的GDP总量约为扬州市的5倍,而扬州市的上市公司数为徐州的5倍。  上市公司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大力拓展资本扩张步伐,上市公司可通过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可转换债券等方式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企业通过上市筹集资金,可使企业快速发展,同时促进所在地区的快速发展。据资料介绍,江苏的八十多家上市公司直接从股市筹集资金500多亿元,每家上市公司平均筹集资金约6亿元。以徐州为例,徐工及维维的上市共从股市筹集资金十几亿元,促使徐工迅速发展为年产值150亿元、维维发展为年产值7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两家企业成为江苏50强企业,成为徐州在全国能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企业。假设徐州的上市公司数是南京上市公司数的一半,可以说徐州想不发展都难,假设徐州的上市公司数占江苏省的上市公司数的比例和徐州GDP占江苏省GDP的比例相同(如相同,徐州的上市公司数应为六到七家),徐州的工业经济也肯定会比现在强的多  交通:  一:五条国道穿过徐州  1、311国道(徐州—西峡)全长:1748公里  2、104国道(北京—福州)全长:2024公里  3、205国道(山海关—广州)全长:3160公里  4、206国道(烟台—汕头)全长:2375公里  5、310国道(连云区—天水)全长:1613公里  二:徐州的四条高速公路  1:连霍 2:京沪 3:京福 4:徐宁  三:中国铁路的枢纽中心  1:他是中国第七大火车站(前六名是北京郑州上海广州深圳武汉)  2:徐州北是中国最高等级编组站(双向三级六场)之一,全国八个。(其分别是徐州北 、哈尔滨南、沈阳南、丰台西、石家庄、郑州北、株洲北、南仓)  1:徐州是新长铁路的起点  2:是中国京沪铁路的重要中心站点  3:是中国垅海铁路的重要中心站点  4:是中国最到等级高速铁路京沪线(时速350公里)的对折性中心站点(建设中)  5:徐州铁路管内全部实现了电气化  四:航空  1:徐州观音机场简介绍------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高峰小时客流量800人次的需要。飞行区技术等级4D级,拥有全天候航管、导航、气象、通讯、灯光等配套设施。在全国142个营运机场中,可起降747大型客机以上的空港只有17个,观音机场就是其中之一排名约12。  五:航运  1:是京杭大运河主要港口之一,京杭运河徐州段,为国家二级航道。另有微山湖、洛马湖水系运输能力  2:万寨港是国家级内港。  3:邳州港、双楼港、孟家沟港担负国家北煤南运的中转重任!是华东能源的重要集散地,年吞吐能力为2 000万吨。  4:徐州城内共有河流213条,其中已定级航道51条,总里程2公里,其中国家级、省级航道各1条。  六:军用运输  (因牵扯到军事机密,不可泄露,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徐州军事运输能力和设施排在国家前十位,是国防交通重要组成部分)  七:管道运输  1:徐州市区内的华东输油管理局是鲁宁石油管道的经由地,管道运输在徐州境内长128公里!是国家石油命脉组成部分!(另告诉问我们可怜徐州有什么的家伙,让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管道运输指通过管道对气体、液体等的运输。包括:原油、成品油的管道运输;天然气的管道运输;水的管道运输;其他管道运输。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  七:电网  1:电源:徐州拥有自己的发电厂主要电厂有:徐州电厂,彭城电厂、徐塘电厂大屯电厂、诧城电厂。共有26家并网运行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2万千瓦  2:电网:徐州拥有500KV变电站2座(任庄变电站、三堡变电站),,220KV变电站8座110KV变电站52座,35KV变电站108座,主变容量778MVA。电网拥有500KV线路2条,220KV线路23条110KV线路105条,35KV线路274条。(这枯燥的数据说明徐州发电和送电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徐州沛县的大屯电厂发电后并入国家电网,主要是给上海市供应电,要是大屯电厂休息一下,整个上海三分之一就停电了)  八:其他  1:徐州目前有徐丰金、郑沛龙、邳苍等14条省道!  2:全国地级城市罕见的22条主干、四环线和90条县乡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级市可能只有徐州一个城市)。  3:徐州自古就成为五省通衢,为什么叫五省呢?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这好理解,第五省只可以通过大运河直上河北!  我们可怜的徐州有什么啊?要是从交通优势和交通种类综合上来说,真不好意思说!原来他有除首都北京外,是交通能力最强的中国第二强的城市。  英雄、皇帝:  江苏省内,扬州出美女,徐州出英雄,这是千古证明。历史上出自徐州或徐州籍的开国皇帝有汉高祖刘邦、南朝宋武帝刘裕等10位之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萧何、曹参、樊哙、周勃、张良等王侯将相不可胜数,故有“龙吟虎啸帝王州”之称。  世界冠军:  如果我问你,假如有一个普通的地市级城市,从中国真正融入世界体育的格局1985年开始到现在,每年这座城市要贡献2名世界冠军,到2006年底已经有20名世界冠军的话你相信吗?再假如你是一个稍有体育常识从概率上分析一下,你会说:这绝不可能!是啊,要是一个省会城市在吸纳全省健儿的基础上也不一定会有这个成绩,但我现在告诉你!这个城市就是徐州!原国家体育局长袁伟民在评价徐州时这样说道:就全国而言,一个地级市产生这么多世界冠军实属少见!  战争:  徐州城有史以来所发生的像模像样的战事300余起,这就是说徐州人平均每10年左右要经历一场战争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体: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眉、页脚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体,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页眉、页脚用小五号字体;其它用五号字体;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文件选项下的页面设置选项中,“字符数/行数”选使用默认字符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5厘米;左:8厘米;右:8厘米;装订线: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眉:8厘米;页脚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置选项中,“缩进”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进”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眉用小五号字体打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论点;  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三、发展策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参考文献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济问题探索,!""(;$③庄惠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发展研究,!""’;$

出口产品目录论文

这是免费的,你参考一下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出口方面成绩明显,但产品低端化的结构问题突出,运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即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对外资依赖严重、发展悖论突显。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FDI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      1 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高新技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1)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在较低的水平上增长。      如表1,从2000年至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从1%增长到6%,增长了5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贸商品结构提升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但是相比同时期全球各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平均水平47%(美国为56%)仍有较大差距。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06年世界贸易额(以出口计)为10万3386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出口额为4219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出口额的76%,但是按照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的统计,在2006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20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如图1),美国占37%、欧洲27%,日本18%,韩国4%,中国只有3%,可见,中国的高出口份额之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少之又少。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少数类别,出口产品中高科技成份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进程。     (2)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属典型的反映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总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由此造成产品利润率不高,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   2 对外资依赖严重,抗风险能力不强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出口贸易增长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严重。近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和大部分核心技术,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出口给中国带来的只是劳动者的报酬加上一些原材料费用,留下的还有环境污染,中国实际得到的贸易利益或收益十分有限,外商投资企业把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组装环节移师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控制进口原料和出口产成品两个环节谋求更大的利润。加工贸易具有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中国巨额外贸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创造出来的。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对于外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我国自身抗御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不少外资纷纷自身难保,撤资减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可观。      3 发展悖论突显:出口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之间矛盾突出   根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谢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获得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的现状是面临城镇大量劳动力的出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禀赋使得我国似乎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既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以解决社会上的严峻的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它已经越来越难以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立于不败,必须建立起动态的比较优势,即竞争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不断创造的要素(即推进要素)比静态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增加。日、韩等国的竞争优势正是来自于这种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量面世,初级要素(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的相对重要性回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现在所依赖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多是建立在初级要素粗放式使用的基础之上,缺乏长期竞争力。按照这种思路,我国似乎又应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2 优化我国出口结构的路径和对策      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加研发投入,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   只有拥有坚实的科技基础,才能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是近年来我国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机电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中国机电产品的技术特色和科技优势。同时还要加速推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结合、生产企业和外经贸企业的结合,实现科工贸一体化,促进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产业化。在形成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后,以更高的技术水准推动更多的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最终实现以高科技、高技术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出口贸易份额中的主导地位。      2 抓住人民币升值契机,拉升出口结构层次   2007年起开始的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抑制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而提升出口结构层次。诚然,这对我国目前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如果我国的出口厂商利用这次汇率调整好契机,利用国家创造的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及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品牌管理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仍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可以化解国际贸易纠纷、平衡国际收支、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      3 引进外资的同时更应理性对待外资   首先,在今后的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提高FDI的质量, 鼓励外商加大对技术研发方面的直接投资,加强内资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加强他们与跨国公司在新技术、管理思想等方面的交流, 从而使其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 逐步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环境中分工下端的地位。其次,一方面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以这种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以实现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另一方面组建内资企业集团,集中国内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优势,鼓励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的竞争,促使其提高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再次,可以通过引资方式的创新引导外商向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工业投资,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向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张。大力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FDI,这样才能 真正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本质上的优化。最后,应该从思路上明确,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过分依赖外资有它本身的缺点。因此我国在利用外资的时候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借助外资发展主导产业,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才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      4 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   (1)财税政策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对各类商品的出口实施退税政策,在这一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许多企业都将国家退税看成是一种正常利润而不考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这种不分重点的“平均主义”的关爱之下,一方面外贸企业往往缺乏成本-收益约束,另一方面,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出口退税的调整已势在必行。2005年-2008年间财政部对我国出口退税率进行了5次调整,调整的总体方向是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在提升出口结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力度仍然不够,我国现在的出口退税率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原料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应降低出口退税率;以此严格控制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盲目出口,而对于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大的出口商品可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另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其出口产品的所得税,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成本,扩大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金融政策协调。市场机制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节(主要是价格机制)常常由于一些经济因素(例如竞争国的补贴)和非经济因素(经济主体对于政治风险的预期和规避)而遭到扭曲。后果是许多具有潜在出口优势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等因素,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而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体现国家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必要运用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度调整,譬如为鼓励某个产业产品的出口,我们可采用的金融工具有: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设立各种专项研究基金和健全保障制度。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优惠,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劳动密集型:工厂建筑业等资本密集型:房地产技术密集型:研究所化工产业高科技精工仪器等第三产业密集:快消酒店超市百货生活服务等

中国钢铁出口商品国别主要是东盟和韩国”==中国钢铁产品主要是出口东盟和韩国”中国钢铁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中国钢铁出口产品构成比例不合理”

农产品出口贸易论文范文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三、发展策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参考文献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济问题探索,!""(;$③庄惠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发展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系部经济与管理系专业班级国际商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I摘要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出口的大省,在全国农产品出口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通过对山东省农产品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近年来贸易环境的恶化,及其内部存在的弊端使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确保出口优势,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如实行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技术并增加附加值;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农产品出口多元化策略,分散风险。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A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经济形势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国际经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2国内经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3)1山东省农产品贸易的地位(3)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4)3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产品结构(5)4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6)5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不足(6)3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7)1外部存在的问题(7)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农产品出口(7)2人民币汇率变动不利于农产品出口(7)3农产品出口市场相对集中(8)4农产品主要出口国需求不足(8)2内部存在的问题(9

我国加入WTO已超过八周年。随着入世保护期和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和挑战逐渐呈现,面临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压力明显加大,出口贸易的壁垒日益增多。在贸易自由化趋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如何提高农业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是我国发展农业经济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的现状及其进一步发展对策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开放现状;发展对策   一、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作用及其影响   农业问题是世界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之一。乌拉圭回合将农产品贸易全面纳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多哈回合使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获得实质性进展。多哈回合后,我国坚持兑现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承诺,突出的标志就是大幅度降低关税。   入世前,农产品关税平均为2%。2001年入世后大幅度降低关税,20D2年降到8%,2005年降到3%,2006年降为2%。在人世后5年的过渡期内,关税从2%降到2%,降幅为8个百分点,其幅度之大是世界少有的。现在,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已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为国外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为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   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对增加国内市场供应和发展我国农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正由于农产品进口的增加,解决了国内市场一些产品供需的缺口,填补了一些市场空白。例如,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宗农产品如棉花、大豆、小麦等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进口这些农产品对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必要的,仅广西口岸2006年进口食用植物油就达1万吨,价值5335万美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和7%。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进口也促进了市场竞争。由于发达国家农产品具有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规模等优势,迫使我国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进程,努力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这有利于我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但是,农产品关税下降也使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国家农产品由于补贴,使其具有价格优势。据统计,进口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到岸价格,比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一般要低20%~30%,这些农产品进口使我国农产品显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外国农产品进口,增加了市场供给,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据农业部测算,如国产大豆8万吨被进口大豆替代,替代面积为73万亩,由此减少25万个农民就业机会,总收入就损失34亿元人民币。   还必须看到,随着农产品进口加快,还会直接增加农业贸易不平衡。鉴于我国农产品供需结构和农业资源禀赋的实际状况,农产品对外依存度比较高,今后对农产品进口增加还不可避免。粮食、棉花、食糖、羊毛、棕榈油等农产品的关税配额数量还维持在较高水平上,配额使用率会提高,进口仍呈扩大趋势,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经常发生。仅2004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就达83亿美元。   综上所述,人世以来由于关税降低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外国农产品进口既对我国市场保证供应、填补空白、促进竞争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又对我国农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加大市场风险等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正确对待。不能把我国农业面临的某些困境归咎于农产品进口,相反,它提示我国农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深化农业改革,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特点及其原因   1.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 自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在面临国外技术壁垒影响和生产成本上涨压力的环境下,由于发挥了其特有优势,使之增长迅速,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农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据统计,2006年1月~10月,我国农产品出口达6亿美元,同比增长7%,全年达到300亿美元。   第二,农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蔬菜、水果、淡水鱼类、园艺产品、畜禽产品等出口增长较快。2006年,深加工出口额已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7%。   第三,农产品出口市场格局出现新变化。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中国香港市场出口保持较稳定增长,对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有一定发展。   第四,农产品出口价格稳定上涨。商务部质量监控的30种出口商品中,2006年有19种产品价格上升。2006年1月~10月农产品价格指数比上午同期上升8%。   2.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原因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出现上述特点,主要原因是:   第一,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支持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有关农产品出口的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各有关部门,积极提供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例如,推出欧盟等6个市场指南,茶叶等4个产品指南,启用“农产品贸易专题”的新网址和标识,形成以商务部政府网站为平台,以政策发布、市场指南、产品指南、进出口统计数据、行业预警、海外快讯、市场动态为主体,以驻外机构、多地商务部门、行业组织、科研单位等渠道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   第三,各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出口企业主动应对国外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积极发挥四体联动应对机制,建立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及其农户间的信息沟通,做好贸易摩擦和预警工作,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第四,各地加快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农产品出口,例如,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增加农产品技术含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减少谷物、食用油、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不利于产品出口的种植面积,增加市场前景较好有利于出口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进程,从而扩大了农产品出口。   三、入世过渡期后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新环境及其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新环境   随着我国人世过渡期的结束,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发展农产品贸易面临着既有利又不利的新环境。   1.发展农产品贸易的有利环境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贸易将保持平稳增长时期,世界农产品贸易将保持较快增长。据各经济组织预测,今后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4%左右,世界贸易量将增长7%左右,这显然有利于农产品贸易。   从国内看,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各部门也先后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商务部近年来研究制定了农产品出口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措施,这对发展农产品贸易是十分有利的。   2.发展农产品贸易的不利环境 从国际看,发达国家对农业高补贴、高保护所形成的不公平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环境没有改变,而我国已承诺对农产品不再使用出口补贴。这在农产品进出口成本和价格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壁垒制度化,反倾销不断出现,也加剧了我国拓展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难度。   从国内看,分散的小规模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技术低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农产品出口成本由于化肥和劳动力等价格上涨而上升,影响竞争力和出口的效益。   (二)发展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产品贸易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对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大意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主要有:   1.充分合理利用WTO农业规则,加强对农产品进口的调控 由于我国农产品存在供需结构矛盾,今后农产品进口贸易依存度还会提高。为增强农产品进口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做好农产品进口的宏观调控工作十分必要,这就需要充分合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调整农产品关税结构,完善进口关税配额管理。2006年国家对进口关税配额作了一定调整,如取消豆油、棕榈油、菜籽油3种农产品的关税配额,对冻鸡等产品继续实行从量税、复合税,并根据进口平均价格的变化适当调整从量税。通过对关税配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实现农产品进口调控,使之既保证国内市场需要,又保证它稳定健康发展。   2.充分运用惠农支农政策,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符合WTO农业协议规则。我国农业支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深化和拓宽惠农支农政策。主要包括:(1)继续加大农业投入,对关键区域和主要产品生产给予补贴,重点支持;(2)继续推进“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农产品企业加强自有基地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全面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水平;(3)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与开发,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的支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4)鼓励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开展跨国投资经营,制订海外营销支持计划,积极开拓国际市场;(5)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范围,探索农业保险与出口信用保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   3.认识和正确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状况,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求状况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据预测,小麦、粗粮和大米贸易今后将有一定增长,水产品、园艺、生鲜蔬菜和畜禽产品出口虽存在技术壁垒和质量安全问题的障碍,但前景总体看好。从我国实际看,粮食虽不是我国比较优势产品,但粮食生产不能放松,要积极调整其结构,增加优质品种生产。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农业优势产业的优势,培育我国比较优势产品,可以适当减少谷物生产,增加蔬菜、园艺、水果、水产、畜禽等产品生产,在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上下工夫。同时,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增加深加工产品和名牌品牌产品出口。   4.充分发挥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用,提高服务助农水平 要使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出口信息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这就需要整合信息资源,跟踪监测重点市场动态,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发布市场指南、产品指南、进口的统计数据,行业预警、海外快讯等信息。同时,要继续加大投入,丰富信息内容,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产品贸易服务。   5.利用和熟练掌握WTO有关条款,积极应对贸易争端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受到有关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救济调查。据统计,至今有11个国家或地区共发起15起调查,涉案金额约5亿美元,占同期总案件数和总涉案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和6%。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日益发展,竞争日益加剧,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采用反倾销和各种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的争端还会增加。应对日益严重的农产品争端,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四体联动机制,发挥农产品预警机制作用,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和农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建立WTO农产品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和认证体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以质量取胜。此外,出口企业要积极协助政府部门收集贸易争端信息,参与商会,协会组织应对贸易争端,提升应对能力。   对外贸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农产品贸易是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内容。我国一定要抓住机遇,发挥农产品贸易具有的自身比较优势,冲破国外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使我国农产品市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稳定健康地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出口产品目录论文模板

出口退税体制改革对我市相关企业的影响及对策(2003-11-06 23:09:50)今年10月份,国家对现行出口退税体制进行了一次改革,进一步调低了出口退税率,平均降幅达3个百分点,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为了深入了解这次改革可能对我市外贸出口产生的影响,我们组织了专门力量,对我市现有外贸出口企业和出口行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我国出口退税体制改革情况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政策是国际惯例,是一国政府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根据WT0规则要求,各成员国可以对本国出口产品实行退税,但退税的最大限度不能超过出口产品在国内已征的税款。在此范围内,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确定恰当的出口退税水平。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这次出口退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本着“适度、稳妥、可行”的原则,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调整后的出口退税率为17%、13%、11%、8%、5%五档,自2004年1月1日起实行。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从2004年起,中央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增量首先用于出口退税。三是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从2004年起,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负担。四是结合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推进外贸体制改革。通过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等,加快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外贸出口代理制,降低出口成本,进一步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结合出口退税率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五是累计欠退税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截至2003年底累计欠企业的出口退税款和按增值税分享体制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对我市外贸出口的影响首先,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这次出口退税率结构调整对我市以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将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上的受损。我市的主要出口产品,除油嘴油泵和部分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保持不变外,其他出口产品退税率都相应地有所下调,江苏玻璃集团的浮法玻璃出口退税率下调二个百分点,宿迁宏达制衣等服装企业的服装下调四个百分点,宿迁制鞋总厂和沭阳曙光鞋业公司的鞋类下调三个百分点,宿迁特力工具制造公司的五金工具下调三个百分点,木材下调三个百分点。上述产品,有的为比较优势产品,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出口价格来弥补出口退税率下调带来的经济损失,如江苏玻璃集团的浮法玻璃。而其他以从事低附加值产品的行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利润率低,特别是加工行业居多,包括服装、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行业,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资源,这使得几乎所有的企业在制定价格时都把出口退税作为产品成本的抵减项,即赚退税的钱。如服装行业的原退税率为17%,但企业的纯利润率只有3—4%,把退税额都让利给了客户。再如农产品,大都还处于粗放型,竞争力低,基本都是靠退税吃饭,出口退税率的下调,无疑在短期内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影响企业出口规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不大,因为加工贸易是不征不退。但一般贸易出口成本相对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企业订单减少,将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从我市目前出口商品结构来看,85%以上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较少;相当部分出口产品,如服装、鞋、五金工具等都属于调低退税率,这样宿迁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而企业提高价格,外商又接受不了,如鞋类,连1%的提价外商都不愿接受,出口规模将受影响。第三,影响企业出口交货。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新机制,可能加剧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对委托出口和挂靠出口业务带来影响,宿迁市目前的出口商品,一半以上要由外地外贸公司买断出口,将会出现商品缴纳增值税和出口退税非一地的现象,也就是收取了出口产品上游生产环节增值税的宿迁政府不必分担出口退税,而出口地政府则要超额分担出口退税,这样必然将增加买断地财政负担,此类出口将受到遏制。第四,加剧企业资金矛盾。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新机制,这必将加大宿迁财政的负担。对宿迁目前财政十分困难的状况,企业担心宿迁财政负担不了增量部分的退税款,也增加了出口退税不能及时足额退到企业的可能性,从而使企业的流动资金状况更趋紧张。对策和建议一、调优出口商品结构。在实施改革过程中,政府要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企业也要主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适应国际市场需求。一是优化产品结构。注重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低档大众产品向高档产品转变,低附加值、高竞争性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普通技术、标准化技术为主的产品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变,这是我市外贸出口企业加快现有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出口产品多层次化的必然选择。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企业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品牌、质量、信誉、档次上来,结合各自的比较优势,培植一批有自身特色,能适应新的国际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经济效益的名、特、优、新产品。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按照创名牌要求,开展自我评价,自找差距,不断改进,树名牌占市场,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二、因企施策创新方式。一是提高出口商品价格。无论是有比较优势还是初级制成品加工企业,在短期内都应该把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作为首选对策。因为,我国产品相对于其他出口国来说,总的进口成本还是比较低的,对进口商还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二是推行新型贸易方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支持企业开展网上促销、网上成交,加快政府网站的建设步伐,积极利用我省及省外的一些网上出口商品交易会,不断降低商品出口成本。三是发展贸易方式多元化。有条件的企业要大力开展加工贸易以降低退税体制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三、积极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核算,摸准增量部分的出口退税额,并明确做出相应的财政预算安排,给企业一个“定心丸”,以利于促进宿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二是提高各有关方面的工作效率,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促进全市开放型经济快发展为目标,不断降低企业出口经营成本。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简化加工贸易的审批手续,进一步加快“免、抵、退”政策的审批和兑现。三是协调银企加强合作。协调金融部门保证外贸出口企业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外贸出口企业凭出口退税的单据到金融部门可及时办理质押贷款,并相应地提高质押比例。扩大我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担保规模和企业范围,主动帮助企业办理小额出口退税贴息贷款,切实解决企业出口退税难的现状,缓解资金紧张矛盾。四是实行统一政策,加强监控和协调工作,严防一些地方出现市场分割、“划地为牢”的现象,以利于促进跨县区收购和代理出口业务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及趋势 发布时间: 2003-7-21 作者:安和芬 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制定和完善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1989年的7%下降到1990年的5%,1991年又下降到3%,1992年上升到4.5%,1993年又降至2.5%,1994年回升到5%,1995年可望增长到7%左右,1996年后,增长速度还要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总的看,整个90年代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80年代(4%)的发展水平。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绝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90年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二、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世界经济已摆脱连续4年的增长缓慢和不景气状态,并开始步入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91年下降到—0.4%的基础上,1992年提高到0.8%,1993年为1.7%,1994年上升到3.1%,预计1995年可达3.5%,90年代下半期大体可保持3%的增长率,略高于80年代2.9%的水平。 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复苏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好转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下半期的增长率可能维持在3%左右。西欧经济增长率也从1993年0.4%的负增长,提高到1994年的2.6%,1995年可达2.9%,尔后几年,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并步入常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将高于8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情况的进一步好转,有助于抑制日元升值的势头,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日本的出口,为日本摆脱经济衰退提供一个转机,使经济出现一些复苏的迹象。90年代下半期,日本经济增长率大体维持在3—3.5%,尽管高过美国和西欧,但仍低于80年代的水平。 国际贸易的发展及趋势 发布时间: 2003-7-21 作者:安和芬 研究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制定和完善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 一、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后,由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国家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而先后陷入衰退,再加上美元汇率的变化、国际债务、战争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下降,而且波动较大,国际贸易增长率从1989年的7%下降到1990年的5%,1991年又下降到3%,1992年上升到4.5%,1993年又降至2.5%,1994年回升到5%,1995年可望增长到7%左右,1996年后,增长速度还要加快。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总的看,整个90年代国际贸易将处于一个新的增长期,其发展速度可达5%左右,不仅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还将明显高于80年代(4%)的发展水平。国际商品市场对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计算机、有色金属、石油、石化产品等的需求大幅度增长,价格上扬,其中制成品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初级产品贸易亦有明显好转,其绝对贸易额将不断增长,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将小于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这种态势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发展。90年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走势是初期缓慢增长,中后期增速加快,其推动力主要来自西方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动直接关联的技术大周期正处在上升阶段,还没有重大突破,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沉重的债务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国际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二、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 世界经济已摆脱连续4年的增长缓慢和不景气状态,并开始步入新一轮的经济上升周期,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91年下降到—0.4%的基础上,1992年提高到0.8%,1993年为1.7%,1994年上升到3.1%,预计1995年可达3.5%,90年代下半期大体可保持3%的增长率,略高于80年代2.9%的水平。 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复苏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好转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在90年代下半期的增长率可能维持在3%左右。西欧经济增长率也从1993年0.4%的负增长,提高到1994年的2.6%,1995年可达2.9%,尔后几年,经济形势将进一步好转,并步入常规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将高于8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情况的进一步好转,有助于抑制日元升值的势头,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日本的出口,为日本摆脱经济衰退提供一个转机,使经济出现一些复苏的迹象。90年代下半期,日本经济增长率大体维持在3—3.5%,尽管高过美国和西欧,但仍低于80年代的水平。 在东盟经济部长第26届年会上,一致同意把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间,从原定15年缩短为10年,决定在2003年1月1日,把东盟内部工业品、农产品的关税降到0.5%。目前,亚太地区的“成长三角”,作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补充模式进展比较顺利。 为了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1995年2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举行高级官员“特别”会议,讨论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远景,并为今年11月在大阪召开部长级会议和第三届领导人会议准备议事日程,同时起草在2020年以前实现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行动计划”。参加会议的官员一致认为议事日程应由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经济和技术合作两部分组成。会议同意成立一个私营企业协调组。 (四)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 90年代是以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而且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的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际化分工的深化,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规格的不断变化,产品的生产同期将大为缩短。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渗透进一步加深,从而推动国际商品范围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使商品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由于社会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发展,通过商品交换,促进行业内部贸易的发展。 (五)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 进入90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约有1.2万家,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40%。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制成品贸易,特别是高技术贸易和资本货物贸易在跨国公司内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双向性国际商品流动发展很快,并成为贸易效益的主要来源,据1992年有关部门的调查,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约占国际贸易的60%,新加坡、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产业内贸易约占国际贸易的45%。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更为困难。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为了有利于降低研究、试制、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从80年代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走向无国界化,但是直到近几年,大企业间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工作才得到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联盟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国的不同优势,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贸易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一)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 进入80年代后,服务贸易正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增长,国际服务贸易额从1982年的4050亿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600亿美元,1992年又增加到10200亿美元,10年间增长1.5倍,同期,世界商品贸易额只增长1倍。1993年,世界商品贸易额比上年减少2%,而国际服务贸易额却增长3%。在国际服务贸易构成中,运输和旅游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通讯、保险、广告、技术、租赁、管理等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技术产品中的附加值的不断增加,其商品也越来越趋向于服务密集型。 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服务化”,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约占3/4的份额。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在电信、数据处理、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项目中具有明显优势。世界许多国家出于自身的经济安全考虑,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普遍构筑了贸易壁垒,对美国服务贸易的扩大构成强大的威胁,因此,几年前,美国就向关贸总协定提出要求解决服务贸易的问题。乌拉圭回合经过多年的谈判,终于达成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定,规定缔约方所承担的一般义务与纪律,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发展中国家的逐步参与、市场准入、解决争议等条款。服务贸易多边框架的制定,是关贸总协定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将使缔约方对服务市场的保护与多边谈判,加强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数据处理、咨询、广告等服务行业的贸易逐步自由化,有利于加速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环保产品风靡全球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大大增强了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等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明显上升,从而推动了电器、能源、建筑、石化等工业部门的变革,防治污染、节能、信息服务等将形成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北美、西欧的环保技术已占据国际市场的60%,据西方7个工业国的调查,抵制非环保产品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9%,这表明绿色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主导地位,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为了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3年12月15日,在乌拉圭回合的贸易谈判委员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决定起草一份贸易与环境的工作方案,并制定有关贸易与环境措施之间增强相互作用的规则,监督用于环境目的的贸易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措施。随着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国际援助和国际投资中,环保工程倍受重视。当前,许多国家不仅陆续推出严格的环保法规,而且在进出口贸易中,无论是工业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国家”,大都制定“环保产品优先”的原则,美国克林顿总统明确提出:对环保产品要制定出口优惠政策;欧洲联盟已制定“绿色输入”政策;东盟国家决定对环保产品征收低关税;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国际贸易方式正处在变革中 (一)无纸贸易逐步盛行 无纸贸易(简称EDI),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面单据进行贸易活动,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在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实现买卖双方交易的目的。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利用EDI,可以大量减少甚至消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简化工作程序,这不仅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可提供更有利于企业的贸易机会和条件。 无纸贸易始于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逐步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从1992年开始,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都采用EDI;日本结合EDI的应用开发了“战略信息系统(SIS)”;韩国也建立了EDI服务系统——韩国贸易网(KT—NET);我国政府已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委员会”,负责推动EDI的应用工作;联合国也提出了应用EDI的贸易服务促进项目——ET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正在制定有关EDI应用的国际法,为EDI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使用创造条件。 (二)管理贸易发展迅速 管理贸易具体讲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和国内外政策需要出发,对外贸活动进行的行政管理和干预。对国际经济组织来讲就是对国际经济的协调管理。 进入9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工业国家争夺市场份额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有关国家出于经济利益的相关性,都认识到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十分必要。发展中国家通过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家电、服装、电子等商品,已开始与发达国家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发达国家为了保护传统产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少的管理贸易措施;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各区域经济集团为了保护区内市场,在逐步拆除妨碍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的同时,对外实行排斥,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集团之间的非公平垄断竞争和矛盾加剧,非成员国也感到自己的贸易空间在不断缩小,为了扩大出口,保护市场,需要加强对贸易的单边管理和与集团之间的贸易协调管理;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既需要采取自由贸易,消除对外经济扩张的一切限制,同时也需要借助国家干预外贸来提高竞争力,以保护某些产业免遭外国垄断组织的侵害,因此,90年代管理贸易将得到迅速发展。 五、发展对外贸易的几点思考 90年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总趋势,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其机遇主要是:1.有利于扩大出口。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标志着国际市场需求的稳步扩大,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扩大出口。2.有利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贸易中,制成品特别是资本货物(电器、非电气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和高新技术、信息、智能等“软件贸易”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这有利于我国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发展制成品的出口。 其挑战主要表现在:1.增加了我国出口贸易的障碍,而且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着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2.增加了我国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难度,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我国的竞争对手。 为使机遇变成现实,充分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我国应采取下列措施: 1.实行全球性的信息战略。建立健全全球性的行销网络。在世界各地寻求市场机遇,推动外贸活动的开展。 2.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特别要对无污染、附加值高、轻型化、多功能等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产品加以扶植,并作为经济发展的策略工业对待。 3.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我国企业应跳出传统行业的单一产品生产框架,踊跃涉足其他新的领域,开展多种经营,积极参加跨行业的竞争。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为了绕过对方的贸易壁垒,可以输出劳务,承包工程,以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开展跨国、跨地区经营,采取在东道国(地区)投资建厂、合资办厂、收买股份、兼并等手段,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要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发展跨国战略联盟。 4.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加强法制,改善投资环境。 ★●以上由jrliu78整理 转载须注明●★

这是免费的,你参考一下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出口方面成绩明显,但产品低端化的结构问题突出,运用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即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对外资依赖严重、发展悖论突显。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FDI      1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      1 贸易结构呈现低端化,高新技术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   (1)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仍然在较低的水平上增长。      如表1,从2000年至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从1%增长到6%,增长了5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稳步上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外贸商品结构提升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但是相比同时期全球各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的平均水平47%(美国为56%)仍有较大差距。从世界范围内来看,2006年世界贸易额(以出口计)为10万3386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出口额为4219万亿美元,占到了世界出口额的76%,但是按照世界银行《2007年世界发展指标》的统计,在2006年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206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如图1),美国占37%、欧洲27%,日本18%,韩国4%,中国只有3%,可见,中国的高出口份额之中,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少之又少。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少数类别,出口产品中高科技成份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进程。     (2)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产业内贸易角度来衡量,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属典型的反映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只是把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的附加值并无明显增加,总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由此造成产品利润率不高,在国际贸易的激烈竞争中就很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动的影响,难以创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   2 对外资依赖严重,抗风险能力不强   我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其出口贸易增长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严重。近10年来,中国外贸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但由于我国缺乏知识产权和大部分核心技术,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出口给中国带来的只是劳动者的报酬加上一些原材料费用,留下的还有环境污染,中国实际得到的贸易利益或收益十分有限,外商投资企业把国际产业链条上的加工组装环节移师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控制进口原料和出口产成品两个环节谋求更大的利润。加工贸易具有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中国巨额外贸的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加工贸易创造出来的。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同时提高了出口和进口依存度。值得一提的是 ,这种对于外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我国自身抗御风险的能力。在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级贷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不少外资纷纷自身难保,撤资减产,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十分可观。      3 发展悖论突显:出口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之间矛盾突出   根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谢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这样通过国际贸易能够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在各国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获得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当前我国的现状是面临城镇大量劳动力的出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禀赋使得我国似乎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既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又可以解决社会上的严峻的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它已经越来越难以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提升。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立于不败,必须建立起动态的比较优势,即竞争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Porter)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不断创造的要素(即推进要素)比静态要素更能持久,其优势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增加。日、韩等国的竞争优势正是来自于这种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大量面世,初级要素(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的相对重要性回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加强。而我国现在所依赖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多是建立在初级要素粗放式使用的基础之上,缺乏长期竞争力。按照这种思路,我国似乎又应该更多地发展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2 优化我国出口结构的路径和对策      1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加研发投入,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   只有拥有坚实的科技基础,才能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是近年来我国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机电企业跟踪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中国机电产品的技术特色和科技优势。同时还要加速推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的结合、生产企业和外经贸企业的结合,实现科工贸一体化,促进机电产品的高科技产业化。在形成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后,以更高的技术水准推动更多的机电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并最终实现以高科技、高技术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出口贸易份额中的主导地位。      2 抓住人民币升值契机,拉升出口结构层次   2007年起开始的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抑制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而提升出口结构层次。诚然,这对我国目前的低素质劳动力就业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如果我国的出口厂商利用这次汇率调整好契机,利用国家创造的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及时提高企业质量管理、品牌管理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仍会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可以化解国际贸易纠纷、平衡国际收支、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      3 引进外资的同时更应理性对待外资   首先,在今后的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提高FDI的质量, 鼓励外商加大对技术研发方面的直接投资,加强内资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加强他们与跨国公司在新技术、管理思想等方面的交流, 从而使其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 逐步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环境中分工下端的地位。其次,一方面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以这种方式加强两者之间的前后向关联,以实现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另一方面组建内资企业集团,集中国内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优势,鼓励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的竞争,促使其提高对华投资的技术含量。再次,可以通过引资方式的创新引导外商向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工业投资,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向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张。大力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FDI,这样才能 真正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本质上的优化。最后,应该从思路上明确,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过分依赖外资有它本身的缺点。因此我国在利用外资的时候必须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借助外资发展主导产业,增强自身出口竞争力才是我国利用外资改善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      4 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   (1)财税政策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对各类商品的出口实施退税政策,在这一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许多企业都将国家退税看成是一种正常利润而不考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这种不分重点的“平均主义”的关爱之下,一方面外贸企业往往缺乏成本-收益约束,另一方面,国家的产业政策不能得以有效实施。因此,出口退税的调整已势在必行。2005年-2008年间财政部对我国出口退税率进行了5次调整,调整的总体方向是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在提升出口结构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力度仍然不够,我国现在的出口退税率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原料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应降低出口退税率;以此严格控制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盲目出口,而对于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大的出口商品可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另外对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适当降低其出口产品的所得税,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成本,扩大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金融政策协调。市场机制对于出口商品结构的调节(主要是价格机制)常常由于一些经济因素(例如竞争国的补贴)和非经济因素(经济主体对于政治风险的预期和规避)而遭到扭曲。后果是许多具有潜在出口优势的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等因素,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而得不到有力的资金支持。为了体现国家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能力,有必要运用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度调整,譬如为鼓励某个产业产品的出口,我们可采用的金融工具有: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设立各种专项研究基金和健全保障制度。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优惠,增加出口商品中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产品目录论文格式

据学术堂了解。学位论文的格式有两大部分:   (一)卷首部分  包括内容如下:  封面和封底:由学位办公室统一印刷,封面栏目要求打印  题目:应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  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和第二页的内容和格式按统一规定(见式样1,式样2)打印,不编页码  中文摘 要(Abstract):在500字以内摘 要是对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述它应使人不阅读学位论文全文即可获得全文的主要信息和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论文摘 要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文的新见解和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关键词(Keyword):论文关键词一般3至8个,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标准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上排列,并以显着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 要左下方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序号,提名和页码组成  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如果学位论文的附表与插图太多,可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前言),正文,结论或建议,尾注,参考文献表  绪论或前言:通常作为第一章,是该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涉及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的概述,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对这部分内容和形式不作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可分成若干章节表述总体要求要实事求是,内容翔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简练  结论和建议: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精华与总结结论应该简练,完整,准确着重阐述自己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发现和发展,以及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尾注:学位论文中凡属原文引用了他人的观点,结论,数据等,须加上注释,统一为尾注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着录执行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 7714-2005),主要录入格式为:  (1)专著  专著是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基本着录项目与着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

论文的目录格式怎么弄问题一:论文目录怎么弄?1.“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2.选择“目录”选项卡,同时注意勾选其中的“页码右对齐”;4.目录自动生成后,如果正文内容有所修改,请右键单击目录,在菜单中选择“更新域”命令,重新更新目录追问:可是这样显示的是错误回答:如果已经排好版:标题设置:从菜单选择【视图】|【大纲】命令,进入大纲视图。文档顶端会显示“大纲”工具栏,在“大纲”工具栏中选择“正文文本”下拉列表中的某个级别,例如“3级”,把文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按级别进行设置。生成目录:定位到需要插入目录的位置,从菜单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显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单击“目录”选项卡,在“显示级别”中,可指定目录中包含几个级别,从而决定目录的细化程度。这些级别是来自“标题1”~“标题9”样式的,它们分别对应级别1~9。并在【格式】那里选择"正式"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目录。如果还没排好版下载以下模板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把你的论文COPY到这个下载的模板里面,从菜单选择【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把文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按右边任务窗格中单击“标题1”、“标题2”、“标题3”样式,即可快速设置好此标题的格式。生成目录:定位到需要插入目录的位置,从菜单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显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单击“目录”选项卡,在“显示级别”中,可指定目录中包含几个级别,从而决定目录的细化程度。这些级别是来自“标题1”~“标题9”样式的,它们分别对应级别1~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目录问题二:论文排版那个目录怎么弄啊??假如文章中标题格式为第一节……大标题(一级)1……小标题(二级)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第N节……大标题(一级)1……小标题(二级)1―……小标题下的小标题(三级)自动生成文章目录的操作:一、设置标题格式选中文章中的所有一级标题;在“格式”工具栏的左端,“样式”列表中单击“标题1”。仿照步骤1、2设置二、三级标题格式为标题2、标题3。二、自动生成目录把光标定位到文章第1页的首行第1个字符左侧(目录应在文章的前面);执行菜单命令“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打开“索引的目录”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单击“目录”选项卡,进行相关设置后,单击“确定”按钮,文章的目录自动生成完成。问题三:论文目录怎么弄?1.“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2.选择“目录”选项卡,同时注意勾选其中的“页码右对齐”;4.目录自动生成后,如果正文内容有所修改,请右键单击目录,在菜单中选择“更新域”命令,重新更新目录追问:可是这样显示的是错误回答:如果已经排好版:标题设置:从菜单选择【视图】|【大纲】命令,进入大纲视图。文档顶端会显示“大纲”工具栏,在“大纲”工具栏中选择“正文文本”下拉列表中的某个级别,例如“3级”,把文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按级别进行设置。生成目录:定位到需要插入目录的位置,从菜单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显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单击“目录”选项卡,在“显示级别”中,可指定目录中包含几个级别,从而决定目录的细化程度。这些级别是来自“标题1”~“标题9”样式的,它们分别对应级别1~9。并在【格式】那里选择"正式"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目录。如果还没排好版下载以下模板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把你的论文COPY到这个下载的模板里面,从菜单选择【格式】|【样式和格式】命令,把文中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分别按右边任务窗格中单击“标题1”、“标题2”、“标题3”样式,即可快速设置好此标题的格式。生成目录:定位到需要插入目录的位置,从菜单选择【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显示“索引和目录”对话框,单击“目录”选项卡,在“显示级别”中,可指定目录中包含几个级别,从而决定目录的细化程度。这些级别是来自“标题1”~“标题9”样式的,它们分别对应级别1~9。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插入目录问题四:论文那个自动生成目录怎么弄的?1、单击“格式”菜单选择“样式和格式”命令右边就会出现一个“样式和格式”窗格,在里面有“标题一”“标题二”“标题三”就是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啦,你先选中要作为相应级别的文字,然后到右边空格点一下相应的级别,就设置为相应级别的标题了;(例如:只要选中所有你要设置为三级标题的文字,然后单击“标题三”就可以下一步了)2、设置完成之后弗“插入”菜单,然后是“引用”,下一步是“索引和目录”就会跳出一个“索引和目录”的对话框,选择“目录”选项卡基本不用设置,如果想要特殊效果就设置一下,要不然确定就行了;3、最后如果内容有改动就到自动生成的目录上单击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然后,确定就OK啦!~~问题五:毕业论文的目录用Word怎么做?只要你设置好格式标题一二三设好之后直接点格式--索引--目录就可以自动生成前提是你的格式要正确不妨试试:利用“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命令可以达到目的。注意:使用上述功能前,首先要把用成目录的小标题设置样式。样式设置方法:依次选中作为目录的标题,在“格式”工具栏左侧的“样式”列表中点击“标题1”、“标题2”、“标题3”。如果只是查找文档收集情况,只要把收集的文档标题设置为“标题1”即可。或者看看baidu/9问题六:怎样清除论文目录格式自动生成目录都是这样子的,把全文复制一下,然后在创建一个word文档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然后确定一下,试试看。即使不行对你原来的也没有什么影响,可以的话就更攻了,(都是可以的,除非有特殊图表)问题七:word2010怎样设置毕业论文目录格式baidu/9问题八:论文中怎样把目录弄成一页?在要改的前一页最下面设置下一页在也没页脚里问题九:用word写论文目录时那些点是怎么打出来的以下是Word2003自动生成目录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朋友们:首先要定义目录项,点击“视图”→“大纲”切换至大纲模式,大纲模式下文档各段落的级别显示得清楚,选定所要排目录的标题,将之定义为“1级”,接着依次根据需要选定设置为目录项的文字,将之逐一定义为“2级”。当然,若有必要,可继续定义“3级”目录项。定义完毕,点击“视图”→“页面”回至页面模式,将光标插入文档中欲创建目录处,执行“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出现“索引和目录”画面,点击“目录”标签,下拉菜单可以修改字体、段落等参数。如果定义了二个级别的目录项,将“显示级别”中的数字改为“2”,可根据自己所需选择。“显示页码”与“页码右对齐”这二项推荐选择,前者的作用是自动显示目录项所在的页面,后者的作用是为了显示美观。“制表符前导符”即目录项与右对齐的页码之间区域的显示符号,可下拉选择;此外,有多种目录显示格式可供选择,下拉“格式”就可以看到了。最后点“确定”,目录就这样生成了,包括页码都自动显示出来了。按住Ctrl键,点击某目录项,当前页面自动跳转至该目录项所在的页码,很方便吧?使用这种方法生成目录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想更改目录项可以切换至大纲模式调整目录项的内容与级别,然后在显示目录项点击右键,选择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目录就可以自动更新了,得来全不费功夫!问题十:word2007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目录格式word2007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目录格式方法:我们在常规视图中,点开开始选项卡上的,样式区域右下角的小按钮。这时候会打开样式框。把光标停在第一级标题上,然后在样式中选标题1。(这里的目的是给第一级标题添加对应的格式,与此同时标题的级别、层次结构也就加进去了。)4、我们切换到大纲视图看。提示:你会发现样式中最多只有标题1、标题2……你可以按选项->选所有样式->按确定。我们现在开始插入目录:1、把光标移动到要插入目录的位置,点开引用选项卡,点开左侧目录。选一款自动目录。或者,如果需要对目录的格式什么的需要加加工,可以点插入目录。2、这里有些选项可以供选择。(主要的就三个:格式里面有多种格式供您选择,像一套套的模板,使用方便。目录标题和页码间的那条线可以用制表符前导符设置。显示级别一般不需要更改,精确到三层足够了。)3、完成后按确定。4、问题是你的论文以后会更改,标题、页码都会变动,正文里的变动不会马上反映在目录里。等全部变动弄好了,更新一下:引用->更新目录->更新整个目录->确定。

调整纸张大小为B5。 将具体的文字内容准备好(中英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序(学校给出的顺序)。 调整字体格式。· 封面套用学校给的格式即可,然后将其他的字体全选,统一调整为正文所需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小四,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大纲级别正文文本)· 接下来是各级标题格式了。一般情况下,摘要、章节标题,结论、附录、参考文献之类的都是一级标题,其余的是二级三级标题,以此类推。这里仅以一级标题举例。方案一: 选中摘要二字,按照要求调整格式。然后对后面的内容,统一用格式刷刷过去便是了。需要注意,格式刷有时候会忽略一些段落特征,比如首行缩进或者行距,所以用完需要检查。方案二:有一个东西叫做样式与格式(格式——样式与格式)选中标题1(一级标题)右侧的小标,修改格式为模板要求格式(左下角格式,字体段落之类的都可以修改,不再赘述)。然后后面的一级标题就可以直接选中,然后点标题1,就直接改好了,不会出错。二级标题和三级标题等以此类推。图表格式。· 先是图表标题,表标题在表格上方,图标题在图片下方,左下角需标明数据来源。· 修改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五号或者小于五号。单元格对齐方式为居中对齐,行距固定值18磅。表4-1指的是第四章第一个图表,其余图表需要按照顺序排序。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学术论文以及其它类似文件是主要的科技信息源,是记录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性文件为了统一这些文件的撰写、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利用、交流、传播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有关论文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摘录如下:论文格式论文格式——题目:题目应当简明、具体、确切地反映出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题目语意未尽,用副题补充说明。论文格式——作者: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那些选定研究课题和制订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研究工作、做出主要贡献,并了解论文报告的全部内容,能对全部内容负责解答的人。其他参加工作的人员,可列入附注或致谢部分。论文格式——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有数据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摘要一般200-300字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论文格式——正文: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式(3-5)等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格式——图: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无量纲可以省略),坐标上采用的缩略词或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2论文格式——表:表应有表题,表内附注序号标注于右上角,如“XXX1)”(读者注意:前面“”引号中的实际排版表示方式应该是“1)”在“XXX”的右上角),不用“*”号作附注序码,表内数据,空白代表未测,“一”代表无此项或未发现,"0"代表实测结果确为零。3论文格式——数学、物理和化学式:一律用“”表示小数点符号,大于999的整数和多于三位的小数,一律用半个阿拉伯数字符的小间隔分开,不用千位擞“,”,小于1的数应将0列于小数点之前。例如94,652应写成94 652;319,325应写成314 325。应特别注意区分拉丁文、希腊文、俄文、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标明字符的正体、斜体、黑体及大小写、上下角,以免混同。4论文格式——计量单位:论文中使用的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 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没有相应符号的非物理量单位可使用中文(如“件”、“台”、“人”等),它们可以与其他单位的符号构成组合单位(如“件每秒”的符号为“件/S”)。参考文献格式5参考文献的格式: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应按下列次序——著者/题名/出版事项,由于论文的参考文献品种繁多,择其主要示例如下:谭炳煌,怎徉撰写科学论文辽宁人民出版社,59Guinier A,施士元译, X射线晶体学科学出版社,148Pettetssen S, Introduction to M New York, McGraw-Hill, 200-210即著录书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的名不缩写),出版年,句点,书名,句点,出版地点,出版者,特定页码。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7:442Bachmann W , Verallgemeinerung and Anwendung der Rayleighschen Theorie der SAcustica, 28 (4):223-228即著录论文的著者的姓和名的首字母(中国人写全姓名),出版年,句点,论文题目,句点,期刊名缩写,卷(期):页(每卷编连续页码的期刊不写期)。多著者的参考文献标注,在著录文献的著者时,如著者为三人以内,全部著录,如为四人以上,只著录至第三著者,加“et ,著者最后的两人之间,不加“&”、“和”等类似的连接词。(摘自 《环境化学》,原文:“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