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文学类论文写作角度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时间:2024-07-05 08:06:50

文学类论文写作角度是什么意思啊

叙事观点(pointofview或angleofobsevation)又称视点,或视角观察点叙述角聚焦型,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由亨利.詹姆斯在1907年至1909年间写的小说的分析性序言里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所谓叙事观点是指叙述小说作品的角度,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分为叙事者视点,人物视点,情节视点,读者的视点。

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扩展资料多角度描写描写技巧之一。即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既从正面对人物作直接的刻画,又通过周围不同人物眼看、嘴讲等方式从侧面加以烘托。如《红楼梦》里写王熙凤的肖像“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里,作了正面的描写:“那凤姐家常带着紫貂昭君套,围着那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洒花袄,石膏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

文学类论文写作角度是什么意思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写作角度是作者的观察点,是指作者从某个角度(主要有当事人的角度和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记叙;观察点还可分为身体(生理)的和心理上的两种,生理是人的所见所闻等直观感觉,心理是指所想到的。写作角度是指什么写作角度可以分五类:立意角度,选材角度,构思角度,文体角度,语体角度。1、立意角度:教材上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它们有的属于同一个话题,但是立意的角度却不一样。2、选材角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受教育背景以及命运的不同决定了各自有不同的素材,因而在写作时,就会有不同的选材角度。3、文体角度:出于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需要,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文体。4、选材角度:指每个人构思角度上切入点的不同。5、语体角度:不同的人语体风格不同,就是同一个人,语言风格也会因内容需要改变。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 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 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 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文学论文写作角度是什么意思啊

叙事观点(pointofview或angleofobsevation)又称视点,或视角观察点叙述角聚焦型,是和小说的叙述者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巧,由亨利.詹姆斯在1907年至1909年间写的小说的分析性序言里作为小说批评的一个概念提出。所谓叙事观点是指叙述小说作品的角度,作者与叙述者的关系,即作家以什么身份充当作品的叙述者。分为叙事者视点,人物视点,情节视点,读者的视点。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所谓“角度”,就是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在平面内的360度及立体面的360度的各个方向上去看它,看的人在该东西的什么角度上,就谓之观察者的“角度”。 譬如,你站在开屏的孔雀的前面看,你看到的是美丽的“开屏”;如果站在开屏的孔雀的后面看,所看到的就是孔雀的很丑的屁股。之所以你所看到的景象不同,就是因为你的观察角度不同所导致的。 所谓“论证角度”,就是让你用事理去证明“角度不同则观感也不同”的道理,“论证”的目的,就在于必须从多种角度去观察、去分析事物,如此才能全面地了解该事物,否则便会发生一篇盖全的错误。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再加上:原因角度和对象角度)。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步骤: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不容易得高分。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

论文的写作角度是什么意思啊

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有那些?如何快速形成一篇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办法是有的,那就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掌握几种有用的论证模式。文无定法,但亦有法。法,就是方法、技巧。这不是哪个人凭空杜撰的产物,而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写作实践的结晶。有人担心,学生掌握一点“方法”“技巧”,甚至“模式”,会束缚他们的思路,会写出“千人一面”的八股文。这种担心不能说没有一点儿道理,但只要引导得当,“有法”而不死于法,“有法”而能变通,就不会有什么消极的影响。如果从根本上否定“法”,还谈什么“变通”呢?事实上,我们的作文训练之所以常常成效甚微,正是因为缺乏“法”的指导。    我们这里所说的“论说结构的基本模式”,就是指论说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法”、基本套路。一篇文章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说完了一层接着说哪一层,总要有个次序;某种常见的次序又多是从实践中选择出来的,而选择的标准又常是由效果好坏来定的。一种次序用久用多了,就成了传统,成了“模式”。所以这“模式”是文章结构规律的反映,是帮助人写得快、写得好的工具。下面我们介绍两种基本的结构模式:    一、起承转合式    “起承转合”几个字受了“八股”的牵累,名声不大好,实际上它反映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且不说相当数量的绝句、律诗,“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就是现在报刊上的论说文,运用“起承转合”的也并不少见。比如韩愈的《师说》,开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这就是“起”。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讲从师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所以“必从师”;而且“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从师”应是以“道”为转移的。——这就是“承”,是从正面承接而下,论述自己的观点。接着一句感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揭示种种耻于从师的行为和言论,以及由于耻于从师而造成的严重后果:所谓“君子”,其智乃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就是“转”,由前边的正面论述“转”到对错误言行的批评,是从反面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举孔子的言行为证,既扣住了开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又把正反两面的论述绾结起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就是“合”,是总结,是综合,是论证的结束。再如苏洵的《六国论》,开头便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进一步加以申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是“起”。接着就是“承”,分别从“赂者”力亏而亡和“不赂者”失援而亡两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这两段构成了文章的主体。正面论述之后,就此“打住”未尝不可,但作者却又“转”出一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是假设句,是从反面设想“不赂”之策,抗击之行。这一“转”不仅使前面的论述有了衬托,更加有力,而且也为讽喻宋王朝统治者埋下伏笔。“悲夫”之后为“合”,把“亡”之教训和“不亡”之出路总而论之,结束论说的过程。    “起承转合”作为一种基本模式,有其共同特点。但它又不是僵死的,而是可以灵活变通的。首先,“起”就有不同的起法。直申观点是“起”,提出问题也是“起”;像《师说》那样“一言以蔽之”是“起”,像《六国论》那样既有“总说”又有“分说”也是“起”。“承”,也有不同的承法。从正面展开论述是“承”,从反面展开论述也是“承”;从几个方面、几个层次去说是“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去展开也是“承”。“转”也有不同的转法。上面是“正承”就可以“反转”,上面是“反承”就可以“正转”;批评谬论是“转”,从反面设想也是“转”。“合”有不同的“合”法。侧重点可以不同,或在正,或在反;落脚点可以不同,可以止于认识,也可以落到实践,等等。如此变通起来,不就丰富了吗?而且,“起承转合”四步,也不见得篇篇俱全,可以无“起”,也可以不“转”,有时又不必去“合”。这正如使用比喻,典型的比喻结构是“本体像喻体一样如何如何”,但在言语实践中,本体可以不出现,比喻词可以不出现,那表示相似点的“如何如何”也可以不出现。又好像使用三段论推理,完整的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的,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可以省去其中的某一部分甚至两部分。“模式”的使用,在于适应内容的需要,适应生活的需要。有了这种从实际出发的意识,“模式”就可大派用场了。    二、逻辑推理式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的结构并不是人们主观创造的东西,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固定下来的。形式逻辑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但它同时也帮助人们表达。在议论文写作中,形式逻辑所揭示的种种思维形式和规律都是很有用处的。而对“论说结构”来说,可直接移用的就是“推理”。    推理是一种思维形式,它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所推出的判断叫“结论”,由前提推出结论要有一定的方式,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每一种推理的形式,都可以直接构成议论文的“论说结构”。    例如:    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都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所以,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    这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演绎推理,所以又叫“三段论”。前两段叫“前提”,第三段就是“结论”。第一个前提表述了一个进步的价值观,第二个前提表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根据这两个前提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对个别事物——张思德的死作出的价值判断。假如我们写议论文,要对张思德的死发表见解,而这见解就是他的死“比泰山还重”,我们就不妨把这个推理结构作为自己文章的论说结构:第一层就阐述“一切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都比泰山还重”,第二层就说明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最后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稍加发挥,即可结束全文。    再如: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我们是真心实意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这个“三段论”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设复句,表述了一个普遍的真理;第二个前提表达了一种意愿,一种决心,肯定了第一个前提中的结果;由此推出结论,肯定了第一个前提中的条件。假若我们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就不妨以此为文章的基本框架,形成论证结构。    再如:    对于青年人的求异思维有三种不同的态度:或者加以正确的引导,或者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或者坚决反对,强行压抑。我们不应该去指手画脚地批评,也不应该去反对,去压抑。所以,我们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    这也是一个“三段论”,不过它的第一个前提是一个选择复句,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态度”(对待青年人的求异思维基本上也就是这三种态度了),这三种态度是彼此排斥的。第二个前提否定了两种态度,从而推出结论,肯定了唯一可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想写一篇文章,论述“对青年人的求异思维应取正确引导的态度”,就可以把这个推理结构作为文章的论证结构。    上面说的都是“演绎推理”,都是“三段论”。归纳推理形式也可用来作为文章的论证结构。和演绎推理不同的是,归纳推理不是从一般推出个别,而是由个别、特殊推出一般,是从特殊的、个别的事实中推出普遍性结论。邹韬奋先生的《呆气》一文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归纳推理”结构:    要鼓起勇气和保持正气,需要有呆气;研究任何学问要求造诣深邃,需要有呆气;投身革命事业以拯救同胞,需要有呆气;欲能忠于职守,需要有呆气;要交可靠的朋友,也需要有几分呆气。所以,呆气好处极大,不可没有。    从第一段开始,每层说一个方面,连续几层已把人生的各个方面差不多都说到了;既然无论干什么都非有几分呆气不可,“人不可不有几分呆气”的结论就不可动摇了。贾谊的《过秦论(上)》也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论证结构,且它不是分别列举许多个别事实,而是对“秦”这一个典型事实进行分析,最后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文章先用大量笔墨述说秦发展强盛以至统一天下而后暴亡的历史事实(这叙事中已自有褒贬在内,即其叙事的角度是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的),然后对比分析(秦自身前后的对比,陈涉与山东六国的对比),指出其中的因果必然性,最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这个结论的可信性不仅在于前面的叙事,而且在于后面的一段析理。文章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说服力是很强的

议论文的展开角度1、是什么2、为什么3、怎么办4、会怎样以上的四个角度几乎涵盖了议论文的展开方向。因为一篇文章,议论的过程就是阐述证明的过程,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告诉人们“具有什么的现象——是什么”,阐述“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或者分析某个做法的重要性——为什么”,介绍“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怎么办”,或者阐述“问题会产生的结果——会怎样”。只是每篇文章选择展开的角度不一样。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会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能够突出其中心的角度进行展开阐述论证,以此来突出自己的观点。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  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  (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  (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  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  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  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  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  闻过不跳  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  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  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  这样的会风好  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  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  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  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  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  分论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  (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  (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  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  分论点:  (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  (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  (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  (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三段论式”,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那么,设置分论点也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再加上:原因角度和对象角度)。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分论点是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来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步骤:1、明确分论点的作用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2、把握分论点的确立角度和确立技巧。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不容易得高分。怎样才能写一篇既摆事实,又讲道理的高质量的议论文呢?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

论文角度是什么意思啊

百度上有相关的信息可以去了解了解。

即我们想介绍协作对象的哪一部分,或想从哪个方面介绍事物的特点。比如,我们写“苹果”,有人写的是苹果的颜色、成熟度、口感等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有人写的是“凭什么”来反映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的社会特点,还有人可能写的又是其他的方方面面。总之,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选择的题材不同、所要反映的事物特征或作者的不同思想情感,都可视为写作角度。

人们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而选择一个配有背景的好角度,拍出人物栩栩如生的表情神态,这对摄影者来说,至关重要。 作文也同摄影一样,要讲究角度。先择什么样的用度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记得文学巨匠茅盾逝世时,有一个班级的老师布置大家写随笔纪念。不少同学落笔前没有很好注意角度的选择。结果文章不是议论空泛,就是缺乏新意;而有一篇题为(最后的“作品”)的感想文章,选择了茅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正式向党提出请求,希望成为一个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侧面,展开议论,把茅盾在最后时刻“给党中央的信”,着作是他一生创作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继续,别具匠心称之为”最后的‘作品’”。深情地赞扬了这位伟大的文学巨匠用“热血和信念”执着地追求真理的高洁志向。由于角度选得好,使这篇随笔在同类文章中脱颖而出,显得极有新意。 由此看来,要写好一篇文章,根据题意要求去选择最佳角度,是忽视不得的。命题议论文虽然规定了议论的“范围”,但并没有规定写作的角度,角度抓得好,文章一起笔便引人入胜。能显示出对所议论事物的不同一般的见解。 前面说过,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也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入议,这和命题作文选择写作角度的道理是相同的。那么,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所谓“从自我出发”,就是选择的写作角度一定是自己有话可说,有理可论的,不能感到陌生,以至心中无数,言不由衷。 具体地说,最佳写作用度还要符合两个要求: 首先,角度要小。选择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小,集中一点,走笔成文,效果就好。上面提到的《最后的“作品”》,就抓住了茅盾临终前写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角度,深入议论,而不去泛泛而论茅盾一生中的许多事迹。这样,文章角度很小,主题却很集中,而且由小见大,从中折射出茅盾光辉的一生,立意十分深刻。 其次,角度要新。所谓“新”,就是不落俗套。我们说,对同一个问题和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见解也就不同。有些文章,写出来一看面孔就很熟,似乎在哪儿见过,这除了材料陈旧之外,主要是写作角度不新,无法议论出新意来。必须明白,只有从新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发现事物的新的特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事物,才能获得对事理的新的认识 有一位同学读了课文《失街亭》以后,就“斩马谡”的情节发表看法,写了《从孔明斩马谡谈起》的读后感,由于选择了“孔明用人”的写作角度,文中提出了“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的主张,对“识才、荐才”问题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见解,这就比论述“骄者必败”之类众所周知的道理新鲜多了。 自然,议论要出新意,需要我们有深刻的思想,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有新的创造,力求达到“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的境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如果对“执法如山”和“任人唯贤”的含意一知半解,对两者的联系似懂非懂,要想在“失街亭”的问题上发表有新意的议论,也是很困难的。 角度小和角度新,是衡量最佳写作角度的两个标准。由于打开思路后,会发现多种写作角度,因此,要确定最佳角度,还必须对可以入题的角度进行比较筛选。例如: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材料可以选择下面几个角度展开议论:1创新需要勇士,要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2探索会有失败,失败者也值得感谢。3对创新者的成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比较一下,角度1和3显得太大,“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和“创新者的成果”议论起来容易流于空泛;角度1还显得缺乏新意,这类议论已经见得不少了;角度2不仅小而集中,而且颇有新意。以材料作“引子”,围绕“探索会有失败”展开议论,重点是“感谢失败者”。能讲出“感谢”的道理并令人信服,无疑是对“探索精神”的有力支持和促进,这比一般情况下“感谢胜利者”的意义要深刻得多了这样比较一番,筛选一下,最佳写作角度也就不难确定了 如同拍照角度并无固定模式一样,写作角度的选择和确定也要运用眼力,“独辟蹊径”。高明的摄影师善于寻找理想的角度,拍出人物的千姿百态,如果我们精心选择写作角度,也就不愁文章不展露新姿。如何作到开门见山提论点 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在表现形式上,文章开头总是援引事例,而后展开议论。象《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反对自由主义》等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是十分罕见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旗帜鲜明,立论醒目。下面三段文字就具有这样的特色:(1)学习要打好基础。“根深才能叶茂”,就是说的打基础的重要性。司马迁如果不在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史记》吗?达·芬奇小时候如果不在“画蛋”上狠下功夫,后来能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吗?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古往今来,无数有成就的学者、专家,都用自己的经历,雄辩地作了证明!(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普天下的人民,因而崇高而伟大!这种牺牲,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国家的公利,因而可与日月争辉!牺牲的是名利、地位乃至生命,但赢得的却是国家的兴旺、人民的敬仰。(3)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一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在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上述三段文字的划线部分就是论点。我们说,议论文的开端起笔,要为全文辅展文路。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通篇之纲领在首一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把自己的真知灼见提炼成论点,高屋建瓴般地在文首亮出,开宗明义,起领全文,就能造成一种气势;也利于畅通文思,围绕论点展开议论;这时促成“遇篇皆佳”的作用,确实是不可小视的。 那么,如何做到开门见山提论点呢?首先,必须根据题意要求和对议论事物的感受,有自己精辟的卓见,并形成判断,已提炼出了文章的论点。也就是说,下笔前已经成竹在胸,心中有底。如第一段文字,作者对论述的中心已经十分明确,并且从司马迁、达·芬奇、爱因斯但的材料中提炼出了“学习要打好基础”的中心论点;如第二段文字,作者已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中悟得了“那就是牺牲”的启示;如第三段文字,作者目睹报刊上给年轻选手戴上了许多不恰当的“桂冠”的现象,深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适当的、不适时宜的褒贬,都足以损害一个人,尤其是过早的赞誉”。正因为“胸有成竹”,对议论对象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见解。并且确认见解符合题意或提供的材料的含义,有议论的价值,才使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了可靠的保证。如果面对论题或议论对象,还没有引出感想或提炼、概括不出论点,要做到“开门见山”又怎么可能呢?”其次,要改变自己的行文习惯,开头第一句话不用叙述语言,而用议论语言。即是用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一下子打开“议论”的口子。有些同学写惯了记叙丈,在议论文中也往往出现大段记叙文字,尤其不善于文章起笔就申述论点,摆出议论的架势;有些同学下笔前胸无成竹,不管写什么议论文,总是以记事开头,甚至大段记叙完毕之后,才托腮凝神思考应提出什么论点;上述行文习惯对写好议论文妨碍极大,如不改变是无法做到开门见山、立论鲜明的。自然,用事例开头的“一事一议”的写法,“事”在前,“议”在后,也是议论义的一种布局,但这类布局较为常见,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而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对我们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上面提到的一、三两段起笔文字,如果作者事先在头脑里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或者沿袭自己习惯的行文方式,就往往会变成这样的开端:(1)我国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史记》;意大利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在“画蛋”上狠下功夫,终于成为绘画的一代宗师;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但,幼年时缺少聪明才智,但他发扬了“人一知之,我十知之,人十知之,我百知之”的精神苦练基本功,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2)每次歌唱大奖赛落下帷幕,往往就能看到报刊上把获奖的年轻选手称为“唱歌明星”、“著名歌唱家”,戴上这样的桂冠的参赛者,有的甚至还是中学里念书的学生!我很纳闷,这样的宣扬,对青年的思想进步和艺术成长有什么好处呢?一篇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要有对中心论点起证明、补充和发挥作用的分论点。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统率并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我们所说的“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除了首段起笔外,还要求在展开论证后,将每一个分论点分别放在自然段的开头提出。例如证明中心论点有三个分论点,那么,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提出来,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下面举一篇短论作例:闻过不跳闻过不跳。这对实施舆论监督,关系极大。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还比较浓厚的国家,领导也好,群众也好,其民主意识的培养,彼此都需要一个过程。要求每个领导者“闻过则喜”,“闻善言则拜”,标准太高,不现实,不如暂提“闻过不跳”为好。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闻过即跳的事,今天并不少见。老虎的屁股,即使你摸得再轻,它也会跳起来的。跳,说明什么?不外乎,批评丧失了他的“尊严”,或者批评不尽合乎事实,或者批评正好点到他的“穴道”。无论哪种情况,跳,都不是好对策。它既不能装饰尊严,提高威信,也不能用来澄清事实,更不能用来掩盖错误,只会暴露自己心胸偏狭,办法不多。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提倡闻过不跳,绝非闻过之后,两耳塞豆,不理不睬;或者消极按捺,“硬着头皮顶”;甚至伺机报复“秋后算账”;后一种不跳,曾造成过极为恶劣的影响,历史已经惩罚了这类“不跳”的“算账派”。闻过不跳,则是希望“不跳”之后,促进反思,从善如流,从批评中吸取动力和活力,进而把党和人民交给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搞得好些。(原载《解放日报》拾风文有改动) 这篇短论的中心论点是首段首句:“闻过不跳”。这是根据实施舆论监督的实际情沉,从“闻过则喜’’这一成语中引申出来的富有新意的见解,开门见山提出来,十分鲜明醒目。接下去提出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莫谓标准低,做到也不易”;二是“不跳非塞耳,从善促反思”。依次在每一自然段开头提出,不仅证明、补充和发挥了中心论点,使议论得以展开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分论点的位置突出,在所属的自然段中也是“开门见山”,无疑起了使文章立论更加发人深省的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发表议论,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同样能做到“开门见山”。请看下面一篇文章:这样的会风好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搞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委员会举行全体委员会议。八时半,纪念委员会秘书长陈荒煤同志就来到会场。不到九时,纪念委员会主任委员邓颖超同志也提前到会。她和部分委员亲切地谈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座,宣布会议开始。她说这次会议有两个议程,一是由秘书长作报告,二是请委员们讨论。她自己首先对纪念活动提出了具体意见,也对委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位委员作了简短发言。过了一会儿,邓颖超同志问:“还有意见没有?”会上没有人再要求发言。她就宣布:“没有意见就散会,开短会!”这时是上午九时四十五分。会虽短,却解决了问题。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很有一些值得提倡的地方。第一是会议主持人准时到会。开会,应该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规定什么时候开会,就什么时候到会。所有与会者、包括主持会议的领导人都不能例外。八点开会九点来,寅时开会卯时到,这种松松垮垮、懒懒散散的恶习应该纠正。不顾与会者等候多时,主持人自己姗姗来迟的作风也要克服。领导带好头,不仅是有群众观点的表现,而且有利于同与会者一起,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无论开什么会,都要讲求成效,讲求质量。会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会前不作准备,会上信口开河,漫无边际地谈山海经,使与会者不得要领,就很难研究和解决问题。我们应当提倡:领导者要做有准备的报告(应该自己动手,而不劳秘书代办)。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上述会议时间很短,总共不到一小时,话多则长,话少则短,不拖拉,不耗时间。我们很需要这种作风。现在大家任务很重,事情很多,要通过开各种会议,讨论问题,研究问题。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用在会议上。会议,因其内容不同,有的需要长,有的需要短,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尽可能求短些,更短些。鲁迅讲话、写文章,就主张尽可能短。我们应当学习鲁迅,也应当提倡:宁可把长会缩成短会,决不将短会拉成长会!提倡好的会风,纠正不良的会风,应该是整顿党风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原载《人民日报)葛琼文) 和《闻过不跳》不同,这篇文章有一个开会的具体材料,作者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出“会风是党风的一种表现,摘四化建设,必须提倡好的会风”这一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提出来,然后用开会的材料作例证,接下去作者小结一笔:这个会议的会风好。又从中提炼出三个分论点:“第一是主持人准时到会”、“第二是报告人作有准备的发言”,“第三是说短话、开短会”,依次在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亮出,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了会风好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从而使全篇立论更加鲜明。显而易见,这就是“开门见山”的作用和效果了。 要做到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就需要我们在下笔前构思好论点提纲,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论点本身的表述是否明确周密;二是注意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是否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三是分论点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思成熟后,就可以铺纸展笔了。例如《“庖丁解牛”的启示》论点提纲:中心论点:实践出真知,不断总结经验,掌握事物的规律,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分论点:(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学习,寻找规律。(2)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经验,掌握规律。(3)要运用规律,扬长避短,勇于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批评的“艺术”》论点提纲:中心论点:批评要取得效果,必须讲究批评的“艺术”。分论点:(1)批评必须注意界限和分寸,该批评的进行批评,不该批评的不乱批评。(2)批评,必须把握住被批评者的性格。(3)批评,还必须注意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4)讲究批评的“艺术”,才能打开被批评者心灵的大门,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从而真正提高思想觉悟。 下笔前疏理好论点提纲,作文时,思路就不会阻塞,行文也不会捉襟见肘,做到“开门见山’’也就从容不迫了。 当然,文章的布局方式多种多样,提出论点的方法也远不止一种。但学会了文章起笔提出中心论点和下面自然段的首句提出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就掌握了议论文如何发挥论点的威力的一种技巧。而根据题意和议论实际的需要,灵活熟练地运用这种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来说,是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的。

把文章的大纲列出来,分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作者的观点的,也就是论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