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题目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8 03:17:22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题目怎么写

接上面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4 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1 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 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3 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 8]。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参考文献:[ 1 ] 孙 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5): [ 2 ] 孙 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3 ] 郁 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 4 ]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 17(1): [ 5 ] 王丽红,刘 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5): [ 6 ]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1(5): [ 7 ]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06, 24(15): [ 8 ]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1(2): 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药学专业的论文 信息化条件下对中西医药学特色的解读  通过探讨信息化发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对中西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指出走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新方向。  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等。中草药是天然产物中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天然药物研究和创制新药得天独厚的宝贵源泉。我国现有药用植物多达15000余种。其中不少为中国特有植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开发中草药方面成绩显著,如我国科研工作者从中草药常山和鸦胆子开始,最后从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为有效的抗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分离出1000多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从中草药五味子中分离出的单体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从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目前经过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药物已占全部药物的60%以上。

药用植物在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植物化学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有利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的新资源。在现有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等育种方法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起更大作用。组织培养为药用植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此外,药理筛选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将为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类群在成分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扩大范围寻找有效药物、探求药用植物内在质量和进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等开辟新的领域。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题目

接上面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4 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1 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 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3 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 8]。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参考文献:[ 1 ] 孙 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5): [ 2 ] 孙 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3 ] 郁 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 4 ]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 17(1): [ 5 ] 王丽红,刘 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5): [ 6 ]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1(5): [ 7 ]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06, 24(15): [ 8 ]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1(2): 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选题

接上面没有记录的标本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4 培养学生的标本制作能力 1 保证压制标本的质量要指导学生做好药用植物标本,最初压制时,必须使标本舒展,叶片应有正面和反面两种叶子,为今后制作药用植物的腊叶标本做好准备。 2 开展标本展评在实习阶段,应组织学生随时进行采集制作标本的讲评话动,指导学生科学采集标本。野外实习结束后,可以进行以学生、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标本展评话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留存优秀标本把学生野外实习作为教学科研的一部分。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集、制作一批高质量药用植物标本,也可以选择学生制作精良的标本,充实学校的标本室和教学科研素材。3 建立自由开放型实验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药用植物学的主要培教学目标是讲授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通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实验教学和野外实习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课堂教授和实践时间内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为此,根据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我们进行实验改革,提出了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教学理念,在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含义:其一是指一个单元的实验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其二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自由,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验项目、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施开放式探究,促使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自由开放型实验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一般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向学生开放两个星期,指定一位教师或实验员在实验室值班。这段时间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探究学习,教师一般不给予辅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设计、操作、得出结果。但实验准备所需用的仪器、药材标本、试剂要有充分的余地,比教学目标要求所规定的内容尽可能多,让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特长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7, 8]。总之,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药用植物学试验教学、野外实习和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实施,有利于本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乃至他们今后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只有教会求学者会学,求学者能学,才能开拓,才能创新。参考文献:[ 1 ] 孙 敏,邓洪平,王明书,等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8(5): [ 2 ] 孙 敏,王彦涵,王明书,等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索质教育探讨实验教学与创新能力[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 3 ] 郁 达,卢祥云,吴金男,等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1(1): [ 4 ] 黄宝康,张朝晖药用植物学野外教学的几点体会[J]药学教育,2001, 17(1): [ 5 ] 王丽红,刘 娟,郑淑琴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综述[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 27(5): [ 6 ] 叶创兴,廖家遗,廖文波,等从严要求,提高生物学野外实习的质量,打好生物学专业学生宽广的基础[ 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 21(5): [ 7 ] 周效思,孙毅东,李明娟,等自由开放型实验室的构思与实践[J]高教研究, 2006, 24(15): [ 8 ] 张济生对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J]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1(2): 我这是从CAJ上复制下来的,又把附件发你QQ邮箱里了,你下载CAJ软件就可以看了

一、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办法”、“各地在引种外地品种的时候,由于土壤、气候对中药材的品质有影响,必须经过试验以后,再逐步推广,达到自给”。30多年来各地普遍栽培药用植物,出现了许多新的药材产区。据1984年统计,新产区生产的药材占栽培药材总量的1/3以上。国家医药管理局、各级药材公司均有相应的机构,领导和组织各地药材生产和科研工作。吉林、北京、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药用植物引种栽培专门研究机构及基地,许多省市的中药研究所设有栽培研究室。许多医药院校开设药用植物栽培课,吉林农业大学(原吉林特产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西北大学、四川省中药学校(峨眉)开设有关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科技人才。在调查总结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各地先后出版了《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书籍及《天麻》、《茯苓》、《薄荷》、《浙贝母》、《巴戟天》、《人参栽培及其研究》等专著不下数十种,这些出版物在指导各地进行引种试种和药材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同时,一些重要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良种选育方面,如江苏省海门县用薄荷的两个品系687和409杂交育成新品种“海香一号”,鲜草亩产3000kg,精油薄荷脑含量可达85%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用新状元和武陟一号杂交育成“北京一号”,用小黑英和大青英杂交培育成“北京二号”,大面积亩产平均鲜品700—1250kg,高产田为每亩1500—2000kg,已在北京郊区及河南推广生产。山东省通过茎尖培养得到怀地黄无病毒植株,运用胚珠试管受精克服自交不孕和运用花药培养培育纯系怀地黄,为地黄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总结丰产经验方面,如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调查并总结了石柱黄连栽培六条经验:(1)宽厢栽培、壮苗全苗;(2)增施肥料,结合培土;(3)调节荫棚,先促进、后抑制地上部分生长;(4)延长生长期,抑制发育;(5)精细管理;(6)细挖细炕,不损失黄连。贯彻以上措施黄连大面积丰产田亩产125kg,小面积达250—392Kg。又如江苏省昆山县根据南京药学院研究结果,将薏苡由旱生改为湿生,使亩产量由40kg增至300kg。引种驯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的例子如由于掌握了天麻与蜜环菌及其它共生菌的关系,天麻大面积引种获得了成功;又如番红花由于发现了花芽分化与温度的同步关系,克服了球茎变小的障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在栽培研究与化学研究工作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人参、三七、唐古特莨菪、黄连、八角枫、盾叶薯蓣等。这标志着栽培研究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人参植株不同部位的皂甙含量的测定,为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依据,从而可大大地增加经济效益。对皮类、树脂类药材的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突出的如杜仲的环状剥皮取代了砍树剥皮。广西药物研究所用乙烯利处理安息香树干,促进分泌组织的形成,使每株割脂由40g增至250g。广东进行了天竺黄形成原因及人工结天竺黄的研究,使产量提高4—5倍。药用真菌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麦角菌发酵培养成功,云芝、猪苓、茯苓、雷丸等繁殖研究都获得一定的进展。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无性系繁殖方面如广西植物研究所培养的罗汉果试管苗移植于苗床后,当年已结薯块。生物合成方面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三分三的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2mg/l水解乳白脘,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含量分别为554%及495%,比原茎(139%)约高4倍。三七块茎愈伤组织中皂甙元含量为24%,比原块茎高08%。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人参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愈伤组织中人参皂甙含量最高达06%,与北京地区栽培的6年生人参皂甙的含量相近。以上情况说明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工作已从50年代初总结农民经验发展至实验生物学,甚至细胞生物学水平。化学、实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相继渗入栽培学科。二、展望虽然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研究的水平与深度还存在着不足,与某些国家相比,有些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他们对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有效成分积累动态,以及采收期、土壤肥料对药用植物产量及含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将药用植物栽培与化学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研究水平和深度。我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速实现药用植物研究的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注重经济效益,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解决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把药材生产搞上去。同时也应适当加强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栽培研究的水平,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今后我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综合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必须要有多学科的配合,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也不例外。例如野生药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态平衡问题。任何一种药用植物引种栽培过程中都要涉及到这种植物的物种问题,生态学问题,各种栽培技术问题。栽培成功后还存在着质量问题。栽培技术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又涉及到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动态,以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深度有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要有农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药学和植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专业的工作者共同努力。因此,要迅速发展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开展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栽培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生物学和农业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很快,许多在农业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应尽快地应用在药用植物研究上。例如选种工作,国外采用新技术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今后应在现有的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使用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育种、激光育种,甚至遗传工程定向地改变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要积极应用现代工农业和生物科学技术提高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水平。通过对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开展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研究及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结合药用植物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采用自动喷灌、滴灌等合理灌溉等。因地制宜地实现农田操作的机械化,用电子遥测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开展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新技术的研究等。此外,还有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无性繁殖系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无土栽培法对一些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工业化生产研究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微观上对细胞器、花粉、染色体进行研究并应用电镜、放射免疫技术、组织化学等方法加强药用植物生理、生化、遗传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研究与植物有效成分有密切关系的次生物质,如生物碱、甾体化合物、黄酮类、烯萜类的生物合成与转化,以及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与基因控制的关系,开展遗传工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提高药用植物产量与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应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起来。

药用植物发展普查2、药用原料植物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有了新的发展3扩大了药用部位,使药用资源的研究向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更多资料,明天1、2节更新。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题目是什么

一、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办法”、“各地在引种外地品种的时候,由于土壤、气候对中药材的品质有影响,必须经过试验以后,再逐步推广,达到自给”。30多年来各地普遍栽培药用植物,出现了许多新的药材产区。据1984年统计,新产区生产的药材占栽培药材总量的1/3以上。国家医药管理局、各级药材公司均有相应的机构,领导和组织各地药材生产和科研工作。吉林、北京、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药用植物引种栽培专门研究机构及基地,许多省市的中药研究所设有栽培研究室。许多医药院校开设药用植物栽培课,吉林农业大学(原吉林特产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西北大学、四川省中药学校(峨眉)开设有关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科技人才。在调查总结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各地先后出版了《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书籍及《天麻》、《茯苓》、《薄荷》、《浙贝母》、《巴戟天》、《人参栽培及其研究》等专著不下数十种,这些出版物在指导各地进行引种试种和药材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同时,一些重要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良种选育方面,如江苏省海门县用薄荷的两个品系687和409杂交育成新品种“海香一号”,鲜草亩产3000kg,精油薄荷脑含量可达85%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用新状元和武陟一号杂交育成“北京一号”,用小黑英和大青英杂交培育成“北京二号”,大面积亩产平均鲜品700—1250kg,高产田为每亩1500—2000kg,已在北京郊区及河南推广生产。山东省通过茎尖培养得到怀地黄无病毒植株,运用胚珠试管受精克服自交不孕和运用花药培养培育纯系怀地黄,为地黄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总结丰产经验方面,如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调查并总结了石柱黄连栽培六条经验:(1)宽厢栽培、壮苗全苗;(2)增施肥料,结合培土;(3)调节荫棚,先促进、后抑制地上部分生长;(4)延长生长期,抑制发育;(5)精细管理;(6)细挖细炕,不损失黄连。贯彻以上措施黄连大面积丰产田亩产125kg,小面积达250—392Kg。又如江苏省昆山县根据南京药学院研究结果,将薏苡由旱生改为湿生,使亩产量由40kg增至300kg。引种驯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的例子如由于掌握了天麻与蜜环菌及其它共生菌的关系,天麻大面积引种获得了成功;又如番红花由于发现了花芽分化与温度的同步关系,克服了球茎变小的障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在栽培研究与化学研究工作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人参、三七、唐古特莨菪、黄连、八角枫、盾叶薯蓣等。这标志着栽培研究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人参植株不同部位的皂甙含量的测定,为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依据,从而可大大地增加经济效益。对皮类、树脂类药材的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突出的如杜仲的环状剥皮取代了砍树剥皮。广西药物研究所用乙烯利处理安息香树干,促进分泌组织的形成,使每株割脂由40g增至250g。广东进行了天竺黄形成原因及人工结天竺黄的研究,使产量提高4—5倍。药用真菌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麦角菌发酵培养成功,云芝、猪苓、茯苓、雷丸等繁殖研究都获得一定的进展。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无性系繁殖方面如广西植物研究所培养的罗汉果试管苗移植于苗床后,当年已结薯块。生物合成方面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三分三的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2mg/l水解乳白脘,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含量分别为554%及495%,比原茎(139%)约高4倍。三七块茎愈伤组织中皂甙元含量为24%,比原块茎高08%。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人参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愈伤组织中人参皂甙含量最高达06%,与北京地区栽培的6年生人参皂甙的含量相近。以上情况说明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工作已从50年代初总结农民经验发展至实验生物学,甚至细胞生物学水平。化学、实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相继渗入栽培学科。二、展望虽然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研究的水平与深度还存在着不足,与某些国家相比,有些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他们对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有效成分积累动态,以及采收期、土壤肥料对药用植物产量及含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将药用植物栽培与化学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研究水平和深度。我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速实现药用植物研究的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注重经济效益,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解决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把药材生产搞上去。同时也应适当加强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栽培研究的水平,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今后我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综合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必须要有多学科的配合,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也不例外。例如野生药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态平衡问题。任何一种药用植物引种栽培过程中都要涉及到这种植物的物种问题,生态学问题,各种栽培技术问题。栽培成功后还存在着质量问题。栽培技术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又涉及到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动态,以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深度有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要有农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药学和植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专业的工作者共同努力。因此,要迅速发展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开展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栽培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生物学和农业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很快,许多在农业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应尽快地应用在药用植物研究上。例如选种工作,国外采用新技术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今后应在现有的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使用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育种、激光育种,甚至遗传工程定向地改变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要积极应用现代工农业和生物科学技术提高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水平。通过对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开展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研究及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结合药用植物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采用自动喷灌、滴灌等合理灌溉等。因地制宜地实现农田操作的机械化,用电子遥测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开展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新技术的研究等。此外,还有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无性繁殖系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无土栽培法对一些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工业化生产研究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微观上对细胞器、花粉、染色体进行研究并应用电镜、放射免疫技术、组织化学等方法加强药用植物生理、生化、遗传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研究与植物有效成分有密切关系的次生物质,如生物碱、甾体化合物、黄酮类、烯萜类的生物合成与转化,以及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与基因控制的关系,开展遗传工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提高药用植物产量与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应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起来。

我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前景论文摘要怎么写

简介植物分类简介植物用于医药行业的情况简介木本植物药用的情况列出几个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并加以详细介绍及讨论展望木本药用植物的未来前景所有资料可参考人卫版《药用植物与生药学》

药用植物在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植物化学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有利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的新资源。在现有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等育种方法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起更大作用。组织培养为药用植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此外,药理筛选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将为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类群在成分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扩大范围寻找有效药物、探求药用植物内在质量和进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等开辟新的领域。

一、现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中药的发展,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办法”、“各地在引种外地品种的时候,由于土壤、气候对中药材的品质有影响,必须经过试验以后,再逐步推广,达到自给”。30多年来各地普遍栽培药用植物,出现了许多新的药材产区。据1984年统计,新产区生产的药材占栽培药材总量的1/3以上。国家医药管理局、各级药材公司均有相应的机构,领导和组织各地药材生产和科研工作。吉林、北京、四川、浙江、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先后成立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药用植物引种栽培专门研究机构及基地,许多省市的中药研究所设有栽培研究室。许多医药院校开设药用植物栽培课,吉林农业大学(原吉林特产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西北大学、四川省中药学校(峨眉)开设有关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科技人才。在调查总结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各地先后出版了《中药材生产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药用植物栽培学》等书籍及《天麻》、《茯苓》、《薄荷》、《浙贝母》、《巴戟天》、《人参栽培及其研究》等专著不下数十种,这些出版物在指导各地进行引种试种和药材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同时,一些重要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良种选育方面,如江苏省海门县用薄荷的两个品系687和409杂交育成新品种“海香一号”,鲜草亩产3000kg,精油薄荷脑含量可达85%以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用新状元和武陟一号杂交育成“北京一号”,用小黑英和大青英杂交培育成“北京二号”,大面积亩产平均鲜品700—1250kg,高产田为每亩1500—2000kg,已在北京郊区及河南推广生产。山东省通过茎尖培养得到怀地黄无病毒植株,运用胚珠试管受精克服自交不孕和运用花药培养培育纯系怀地黄,为地黄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总结丰产经验方面,如四川省中药研究所调查并总结了石柱黄连栽培六条经验:(1)宽厢栽培、壮苗全苗;(2)增施肥料,结合培土;(3)调节荫棚,先促进、后抑制地上部分生长;(4)延长生长期,抑制发育;(5)精细管理;(6)细挖细炕,不损失黄连。贯彻以上措施黄连大面积丰产田亩产125kg,小面积达250—392Kg。又如江苏省昆山县根据南京药学院研究结果,将薏苡由旱生改为湿生,使亩产量由40kg增至300kg。引种驯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突出的例子如由于掌握了天麻与蜜环菌及其它共生菌的关系,天麻大面积引种获得了成功;又如番红花由于发现了花芽分化与温度的同步关系,克服了球茎变小的障碍,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近年来在栽培研究与化学研究工作结合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人参、三七、唐古特莨菪、黄连、八角枫、盾叶薯蓣等。这标志着栽培研究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人参植株不同部位的皂甙含量的测定,为地上部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供了依据,从而可大大地增加经济效益。对皮类、树脂类药材的研究,近年来也有了很大进展,突出的如杜仲的环状剥皮取代了砍树剥皮。广西药物研究所用乙烯利处理安息香树干,促进分泌组织的形成,使每株割脂由40g增至250g。广东进行了天竺黄形成原因及人工结天竺黄的研究,使产量提高4—5倍。药用真菌的培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麦角菌发酵培养成功,云芝、猪苓、茯苓、雷丸等繁殖研究都获得一定的进展。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无性系繁殖方面如广西植物研究所培养的罗汉果试管苗移植于苗床后,当年已结薯块。生物合成方面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三分三的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2mg/l水解乳白脘,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含量分别为554%及495%,比原茎(139%)约高4倍。三七块茎愈伤组织中皂甙元含量为24%,比原块茎高08%。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人参进行组织培养结果,愈伤组织中人参皂甙含量最高达06%,与北京地区栽培的6年生人参皂甙的含量相近。以上情况说明药用植物栽培的科研工作已从50年代初总结农民经验发展至实验生物学,甚至细胞生物学水平。化学、实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已相继渗入栽培学科。二、展望虽然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研究的水平与深度还存在着不足,与某些国家相比,有些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他们对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有效成分积累动态,以及采收期、土壤肥料对药用植物产量及含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将药用植物栽培与化学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研究水平和深度。我国在现有的基础上加速实现药用植物研究的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为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注重经济效益,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解决生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把药材生产搞上去。同时也应适当加强应用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栽培研究的水平,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今后我们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强综合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必须要有多学科的配合,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也不例外。例如野生药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涉及到一系列的生态平衡问题。任何一种药用植物引种栽培过程中都要涉及到这种植物的物种问题,生态学问题,各种栽培技术问题。栽培成功后还存在着质量问题。栽培技术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又涉及到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动态,以及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与药用植物栽培研究的深度有关。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要有农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药学和植物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专业的工作者共同努力。因此,要迅速发展我国的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开展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用植物栽培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生物学和农业上的新技术、新方法发展很快,许多在农业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应尽快地应用在药用植物研究上。例如选种工作,国外采用新技术取得了不少成绩,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工作,今后应在现有的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使用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育种、激光育种,甚至遗传工程定向地改变遗传特性,培育新的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要积极应用现代工农业和生物科学技术提高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水平。通过对药用植物生理生态的研究,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开展抑制光呼吸作用的研究及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结合药用植物特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采用自动喷灌、滴灌等合理灌溉等。因地制宜地实现农田操作的机械化,用电子遥测技术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开展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新技术的研究等。此外,还有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无性繁殖系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无土栽培法对一些经济价值高的药用植物进行工业化生产研究等。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微观上对细胞器、花粉、染色体进行研究并应用电镜、放射免疫技术、组织化学等方法加强药用植物生理、生化、遗传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着重研究与植物有效成分有密切关系的次生物质,如生物碱、甾体化合物、黄酮类、烯萜类的生物合成与转化,以及它们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与基因控制的关系,开展遗传工程的研究。这些研究将为提高药用植物产量与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指导意义,应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起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