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题目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7 12:56:10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题目有哪些

回答 主题鲜明出彩 本书有三大出彩内容:主题教育活动篇、节日纪念日活动篇、品牌活动篇。书中包含“五爱”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多个教育主题活动;有包括国内和国际在内的多个节日纪念日和民俗节日活动;还有建队60年来众多少先队品牌活动:“手拉手”活动、“红领巾小社团”活动、“雏鹰争章”活动和“体验教育”活动等 内容丰富实用 全书分为四大版块:1、主题概述;2、活动精选;3、活动设计;4、资料链接。本书还随书赠送光盘一张,里面有大量教育图片资料和教育精选歌曲。可以说,辅导员有了这本工具书,开展队活动不用愁! 很多爱国活动都是可以的 更多1条 

班会,运动会跳绳,跑步

知识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的素质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每一个人能适应社会的生存环境,迎接未来社会各方面的挑战,更好地与社会中的人交往与合作,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少年儿童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与能力将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教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道德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活动,道德教育的理论核心是人格——活动——发展。人格发展的程度如何,发展到什么水平,要由学生的内化起作用。而内化与外显都以活动为中介实现的。活动是人格形成的中介。自主性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人格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挖掘潜力,通过活动,促使其人格得到和谐、全面、充分地发展。创新教育的学生发展观认为,学生的生命本体能否不断获得健康发展,特别是能否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学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发展的,离开实践活动,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学生的发展是由自己自主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基于以上关于学生发展的观点,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希望通过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概念的界定所谓“德育活动”是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活动,是把社会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自主创新”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中是主人,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出主意,有主见;是活动的主体;能对事物进行判断、比较、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敢于竞争、勇于创新、学会合作。活动教学认为,活动与发展是学习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教育要改变学生,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疯狂学习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创新教育的关键或教学的直接任务,是要创造出学生的活动,是要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精神培养目标所需的活动方法、条件和环境。三、理论依据1、在德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意识自古有之。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强调给儿童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音乐、歌唱等活动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18世纪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非常注重“直接经验”强调“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主张适应自然的新的教育模式,实际上已经蕴含了“活动教育”的基本思想;现代意义上的活动教育概念的提出可以说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认为道德教育不能只能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而要养成“道德观念”。认为让儿童参与共同的合作活动是养成品格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合理的组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丰富道德经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2、我国在1992年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试行)》,开始明确把“活动”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并指出“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活动式课程也成了德育课程中的主干部分和主导课程。3、德育教育规律提醒我们:“良好的道德素质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建构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知道真理只有在被学生亲自获得,亲自体验,并成为他们自己个人的信念之后,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传统德育教育最大的缺陷是人为地将德育从生活实际中剥离出来,使我们对德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中走出来,回归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中去。开展自主性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活动,在活动中成为主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亲身体验,积累自我实践的经验,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愿望,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四、课题研究目标、内容通过开展自主性德育活动,突破封闭的教育模式,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规则意识,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关心与合作,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具体目标:1、针对传统教育中重知识灌输,轻思想品德教育;重说教,轻实践的状况,通过开展自主性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德育实效性。2、根据现代儿童存在的社会不适应性:例如独立意识差、生活体验少、责任心淡薄、交往能力下降、受挫力弱,以及价值观念有偏差等现状,开展体验性、探索性等自主性德育活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3、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应有的素质与能力,要不断完善和调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探索德育的适时性和现代性。研究内容:依据《小学德育大纲》、《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根据我校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德育需求,结合本校积累的开展德育活动的成功经验,以晨会、主题班队活动、各类实践活动、学校传统教育活动等四大系列活动式德育课程为载体,运用新课程理念,研究“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德育为内容”的小学活动式德育教育。五、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探索“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德育为内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德育教育体系;并辅之调查法。 研究方法途径:1、运用调查问卷法,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以掌握学生对德育活动内容的需求,对德育活动途径的认可程度及规律性分析,确定课题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2、建立德育活动课程网:一是依托班队活动和晨会,完善班队活动课程和德育晨会;二是依托少先队活动、重大节日纪念日、常规性主题教育活动。研究具体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设计与实施,使德育活动呈现其系统性和科学性及可行性。并通过等级评定法给予实效性认定。 3、教师进行德育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提高教师驾驭德育活动课程的能力。通过对学生德育活动需求的了解,从学生实际出发,组织教师开展体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德育活动方案设计,通过设计、交流、研讨、修改、完善等步骤,确立适合我校的德育活动方案。六、研究的主要步骤1.起始阶段(—)。(1)文献研究、制订方案。(2)课题论证。(3)组建研究队伍,研究人员培训。(4)搞好实验前的前期测试工作,起始数据积累。2.全面实施阶段(—)(1)课题研究。(2)阶段性总结,调整充实方案。(3)继续研究、调整、完善。3.总结阶段。(—)(1)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撰写研究报告、汇总、整理实验成果。(3)课题鉴定、结题。七、课题组主要成员周政龙、金菊八、预计研究的成果1、实验报告。2、研究论文。3、实施经验。4、活动方案设计。5、教学课见。6、其他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我们广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决定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的阶段  1、举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动员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的“八荣八耻”讲话活动。在校园内布置“八荣八耻”学习宣传栏,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营造“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氛围。  2、对“八荣八耻”比照身边的言与行,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知荣明耻”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践行“八荣八耻”。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  1、组织党员教师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学习以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转变观念、提高效能”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2、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在教师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活动。  3、班级以“八荣八耻”为内容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八荣八耻”内容深入每个同学心灵。  4、每个班级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让每个同学牢记“八荣八耻”这一总书记的谆谆教导。  5、校广播站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系列报道,宣传“八荣八耻”,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进展情况,宣传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的人和事。  6、用清明节时间,由大队部组织开展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的演讲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在全校师生中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题的征文活动。  8、各班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出一期“知荣明耻”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9、结合开展建设“无脏话,无垃圾”校园活动,设立文明监督员,督促同学们行光荣之事,拒耻辱之事。  10、六一期间,结合庆祝六一儿童节,在高年级学生中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内容的讲故事比赛。  11、设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专栏,将学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的人和事,学习心得,优秀稿件,及时进行张贴和宣传。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1、 全校教师及时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进行总结,学校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  2、学校将召开学习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我们坚信,在我校全面深入开展学习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一定能够使我校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通过组织学习,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校和谐、健康、文明校园的建设。  第十一小学庆祝建队57周年大队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上级(团县委)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纪念建队57周年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学习、创造、奉献为主题,展现广大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风貌,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队员学习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感;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立志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激励教育广大少先队员听党的话,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与祖国共奋进,为队旗添光彩”  三、活动时间  2006年10月至11月  四、准备工作  大队部制定活动计划,并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书,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渠道让队员意识到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红领巾伴我成长”建队日主题活动。(10月上中旬)  今年是少先队建队57周年。各中队要引导少先队员以“红领巾伴我成长”、“我是少先队员”、“我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我为少先队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让少先队员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少先队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引导少先队员以自己是少先队员而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  1、“红领巾伴我成长”主题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大队部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我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做好宣传发动工作。(10月9日)  2、做好队前教育:选派大队干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队课,讲解有关少先队的基本知识,教一年级小朋友系红领巾、敬队礼、念入队的誓词等。(10月上旬)    3、开展新队员入队仪式。吸收大量的一年级新生入队,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少先队伍。(10月13日)  4、开展学习少先队知识活动。在“建队日”期间,各中队辅导员要组织队员开展学习新队章、“颂一首爱国主义诗歌”等活动。本次学习,四--六年级少先队员侧重了解少先队的简史,二、三年级少先队员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要求各中队利用一节班队课加以学习)。开展“举队旗、学队章、敬队礼、过队日”活动,通过主题队会(“星星火炬,代代相传”)、队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黑板报展评等多种形式,在少先队员中开展队史、队情、队知识教育,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自豪感。(10月中下旬)  5、开展“我向队旗敬个礼”活动。在校门右侧设立一面大队旗,在边上设一条敬礼线。每个队员进校时先要站在敬礼线上敬礼。“我向队旗敬个礼”是一项强化队员组织道德观念的常规性制度,它能使队员们走进校门时知道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自觉遵守队组织的纪律,自觉服务,为队旗添光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10月~11月)  (二)开展“四个一”主题教育活动。(11月全月)  为不断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在少先队员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少先队员增强与祖国共奋进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建队日”期间,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  1、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各中队要组织少先队员学唱以长征歌曲和爱国主义歌曲为题材的爱国主义歌曲。  2、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少先队员在主题实践活动期间选择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VCD。  3、召开一次主题队会。各中队要认真学习《永恒的丰碑》,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我尊敬的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主题队会,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三)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10月上旬--11月中旬)  1、深入开展以“五自”为基本内容的“雏鹰争章活动”。各中队要以贯彻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为契机,按照“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教育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雏鹰争章活动”,激励广大少先队员主动活泼地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创造、学习生存,提高素质。  2、开展“八荣八耻,从我做起”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少先队员认识是非、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  3、深化“手拉手”活动。各中队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一帮一”或“多帮一”互助活动,帮助队员树立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格和能力。在捐献救助、提高结对率的同时,应把“手拉手交朋友”作为活动的中心环节,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助人为乐的良好的品德。通过强化校本间的少先队组织手拉手,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手拉手,少先队辅导员手拉手,进一步拓展“手拉手”领域,最终落实到少先队员之间手拉手,并带动学校手拉手、家庭之间手拉手,使“手拉手”互助精神在全社会中得以弘扬。  4、开展一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各中队要组织少先队员以“我为社区(或学校)做一事”,“我为社区(或学校)献一言”,“我为社区(或学校)献一计”等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  5、举行讲诚信活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为了使我校学生注意言行,待人处事有原则,讲分寸,守规矩。让每个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使诚信真正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充分体现。值此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7周年之际,特开展学生“诚信签名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做到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六、活动要求:  1、思想重视,落实到位  各中队要充分认识开展建队日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并以此作为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各中队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切实抓好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深入做好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掀起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57周年的热潮。  3、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各中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活动项目设计上遵循少先队员教育主体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采用主题新颖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生动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行之有效的纪念、教育活动。以更有效地激发我校少先队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及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感,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达到预定的效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计划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求各地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现就我校开展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提高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幸福的观念。   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交流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①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介绍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内容 ②开展“八个一”主题教育活动 即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唱红军的歌;组织听一次具有长征故事会;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读后感;做一件弘扬长征精神的有益小事;举办一次主题队会,开展一次红军长征内容为专题的黑板报比赛。  4、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组织师生学习教育部发布修改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理解新《守则》和《规范》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五、活动安排  (一)开学迎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开学迎新。布置各班教室,要求设计好班训、班规、班标,布置好“学习园地”、“图书角”、“卫生角”等班级小阵地;以迎接新学期、新同学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举行隆重开学典礼。9月4日上午2006-2007学年开学典礼。活动内容包括:举行新学期第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3、红领巾广播室、、学校橱窗、班级板报、手抄报都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宣传教育。  (二)学守则、讲规范,争当文明小使者  1、印发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人手一份。教室、学校橱窗张贴。  2、组织学习新《守则》和《规范》。以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的有利时机,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学风校风在新学期有新变化、新气象。养成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根据“守则”和“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讲清道理,分清是非,让学生懂得“习惯就是素质”、“好习惯成就未来”、和“人格是国格,爱国无小节”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尊师重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9月8日,围绕“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这一主题,组织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作为“尊师重教”活动周,全体少先队员代表为第二十二个教师节献词。  2、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献给老师的歌”、“我们爱您——敬爱的老师”等为题,开展一次中队主题会  3、开展自己亲手做祝福卡活动  (四)爱国爱校,增强民族自豪感  1、开展“知我民族,爱我祖国”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咏比赛、阅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读本、开展一次家乡巨变的调研等活动,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增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制度,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  3、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在校园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在学生中开展“记住一句爱国格言、赏析一篇古典诗文、了解一位中华名人”活动。  4、开展以“做好东道主,争做瓷都小主人”为主要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瓷文化的丰富内容,感受到瓷都历史的伟大力量,体验瓷都的时代内涵,树立做瓷都人的自豪感。  5、组建学校鼓号队,挑选新的队员参加校鼓乐队训练等。  6、开展“纪念18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标题有哪些

构建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多年来,少先队组织一直依托学校开展活动,随着双休日的实行,少年儿童的节假日时间增多。在假日里,他们大都渴望与小伙伴在一起活动,因此,开辟校外活动阵地是少先队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建立少先队活动阵地,有利于将学校教育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有利于校内少先队工作通过社区少先队,从教育内容到形式、阵地得以向社会延伸和拓展,同时还有利于少先队组织的优良作风传播到社会并服务与社会,最终形成学校和社区少先队工作全面活跃。 社区教育阵地应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挖掘社区资源,力求通过社区教育这一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行各方面的素质培养。社区少先队活动一般以“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为主,按照队员居住地不分年级,由队员自愿组建、自定队名、自定计划、自请辅导员。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少先队中心工作,结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树立队员的“小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大部分少先队员在学校里明白,要成为学校得一名好队员,应该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主动、活泼、和谐的发展。但是,他们在家庭、在社区由于儿童的天性或者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对自己在这区中角色往往不太明白。针对这种情况,就需启发教育少年儿童,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必须加强自己行为规范的要求,做到敬老爱老、热爱劳动、热爱家庭;同时尽力让他们知道,社会是由群体组成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细胞,应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这样就对他们提出了做好一个小公民的要求,要求他们对社会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体现个体的价值所在。 在队员们得到正确的认识后,开展讨论:我们少先队员在社区可以做些什么?从而引导他们开展社区公益活动——组成服务队、护绿队、爱心队,开展清洁公共场所、打扫楼道卫生、植树绿化,以及为孤寡老人、病残人士送温暖活动。通过这些社区服务活动,教育队员把社区环境美当作一种队美的追求和荣誉。让少先队员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二、 树立“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 少先队员在学校长期处在以中队为单位的集体中。集体的力量往往是导致队员向上的舆论和动机,都争取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取得进步,因此,集体的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这个情况,在社区也应为队员创造一个集体,让他们置身于这个集体中巩固、深化、发展在学校表现出的各种良好品质。 这个集体以居住地近为原则,不分年级自愿组合,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可以是“读书活动”——依托社区的活动场地,开设“阅读室”,在少先队员中组织“捐一本书,的百本书”活动;可以是“宣传活动”——利用社区宣传栏、信箱,通过板报、宣传单等,向社区宣传现代文明意识,共创安全文明小区,倡导社区文明新风;可以是“体育活动”,组织跳绳比赛、游戏活动等,提高队员身体素质,组织家庭体育比赛,让家长参与其中,倡导全民健身运动。 三、 培养队员创新意识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少先队活动中应突出培养队员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将来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少年儿童年幼好奇,他们对什么都新奇,对什么都会有自己的憧憬和向往。每当他们有一种欲望时总能大胆地去尝试、追求。在社区活动中就要让队员敢于而且乐于提出自己的各种见解,开展各式的活动,鼓励队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动脑筋、想办法,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探索,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 挖掘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手段,形成教育合力。 要充分运用社区的各种资源队少先队员进行教育,要注重挖掘社区的各种力量,不失时机地为队员创设受教育的机会。 队员们在以“小公民”的身份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可以请社区的领导、党支部书记来学校为队员们做“少先队员应为社区精神文明做贡献”的专题报告 ,引导队员把单纯的玩玩动动向更高层面延伸,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体验出自己在社区中的所作所为是一种公民职责的表现。 另外,也应充分利用社区力量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供各种辅导和指导。队员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他们可能是学科教师、解放军战士、离休干部、模范人物、各类能手,学问深、阅历广,即使是普通工人、农民也有一技之长。他们都可以是临时辅导员,队员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许多学校学不道的知识和本领。 同时,定期安排学生慰问孤老或军烈属,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培养少年儿童从小学会关怀他人、爱护他人,达到唤起做人的尊严和良知的目的。 以上这一切,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显示了社区教育的特殊功能,即丰富了队员的校外生活,又能使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智、添欢乐。因此,构建社区少先队教育阵地,将由过去的少先队组织“唱独角戏”转变为全社会“跳集体舞”的局面,从而形成全社会来关心、爱护少年儿童的成长。

新时期少先队工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多层次、多结构的教育网络,作为少先队工作的载体----学校,开展了极其广泛的实践。可以这样说,今天的少先队工作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它反映了我们广大少先队工作者以主动积极的主人翁精神,在寻找探索少先队工作的方法路子,并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这样一个大潮下,难免会优劣并存,精粗相杂。因此,新时期的少先队工作,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尤其是如何做到科学、高度地开展工作,必须要有深层的思考。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恳请同行和前辈们赐教。 一·处理好少先队工作中的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新时期少先队工作的重点是“雏鹰行动”。目前“雏鹰行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无可否定它确实是少先队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它毕竟不是少先队工作的全部。这就要求我们少先队工作者在实施中如何处理好这一重点与其它一般工作的关系,并且要充分发挥重点的牵动作用,以重点来带动一般。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考虑:一在思想教育方面,要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二在整体素质培养方面,要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相联系;三在基础建设方面要与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相渗透;四在精神文明方面要与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贯通;五在地方性活动方面要与有地方特色的活动相融合。如我们玉环县的“林森火后代在行动”活动,这就是一个既生动又富有意义的地方特色的教育活动。 以上几个方面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又要做到主次分明,条清缕晰,脉络清楚。不断强化“雏鹰行动”与其它工作的结合力度和相关力度。 二·处理好工作中的计划与放活的关系 任何一个少先队组织机构,不管是以校为单位的大队或是以班为单位的中队,它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年度、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都要有具体计划。这个计划既要遵照上一级部门规定的要求,又要根据本大队、本中队的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制订。它应是相应时期少先队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少先队工作的依据。因此,每个少先队的组织都要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又要放活。这里的“放活”的内涵至少有这样几层:调整充实计划,搞活放宽微观,要有小队的发展空间。计划与放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计划象是一条主干,放活以后的发展象许许多多的枝叶,放活是计划的补充和延伸,应该与计划相吻合,但又不可割和独立地进行。尤其是少先队的最基层组织----小队,必须要有在大队、中队计划之下各自的发展空间。它规模小,队员们却可以充当主人,他们完全民主地讨论问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小队里孩子们轻松、愉快。这里是他们发展个性的摇篮,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小队活跃了,少先队才有真正旺盛的活力。只有这样,使小队的活动既不游离于计划之外,又可使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如本人上学期所任的三(3)中队,少先队以“我是文明小使者”为主题,开展“玉环是我家,大家爱护她”系列活动。于是我就要求各小队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活动”,队员们积极而主动地与不文明现象作斗争。各小队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开展了“文明小使者”从我做起的活动,整个活动有声有色。 三·处理好少先队工作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随着“雏鹰行动”的广泛实施和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少先队工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体现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之中也是十分丰富而多样的。因而,新时期对我们少先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好内容与形式的两者关系。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若两者处理得好可以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表现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有什么内容,就有什么形式,一定的内容有一定的形式,一定的形式为一定的内容服务。比如组织形式,有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少先队工作的内容就要通过这些组织机制来完成,来实施。那么,哪些内容要由大队来承担,哪些内容要让中队来实施,哪些内容才由小队单独去完成。这些就需要我们少先队工作者经过周密的思考,精心组织安排。在这些组织形式中,大队适合于一些大型的活动,如宣传、发动、总结、交流、表彰等。中队是班级少先队的集体,因此,它往往涉及到班级的有关内容的活动。小队活动有着小型、经常、多样、灵活、自主的鲜明特点。它规模小,活动就可以经常搞,每周一次不难做到,并且小队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灵活性。因而,在内容的安排上也显得灵活。特别是涉及到孩子们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最适合在小队中解决。另外,一涉及到全部少先队员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就只在小队里完成。又如活动形式也应该先有内容,才能确定由什么活动形式来完成。切不可抛开内容去追求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活动形式,做表面文章,这样势必失去少先队工作的实际意义。 总之,少先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象链条一样一环边接一环,环环紧扣。其间,势必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讨论。诸如争章活动中的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少先队工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内化问题以及争章内容的全部与局部问题,等等。诚然,尽管这是在贫脊的土地上耕耘,这里却大有开垦的领地,大有可以寻找、探索的丰富资源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你是指文字性质的还是演讲性质的?如果是文字性质的,文字功底深嘛你可以用七律或楚辞的方式,文采不够呢就用梨花体吧,一定会给领导耳目一新的感觉的~

民族文化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少年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儿童。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辅导员可根据时代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活动,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的巧妙、周全。努力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多种需要。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它,少先队教育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①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开辟了多种教育渠道,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少先队活动要遵循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发挥少先队的优势,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综合素质;二是从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的角度,关注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少先队员健全人格。”②我们的队活动设计及大多数着眼于第一条主线,重视了思想品德范畴的教育,而忽视了第二条主线,轻视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教育。本文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两条主线平衡发展的原理、策略与方法。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竭诚为少年儿童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等多方面的具体需求入手,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的一切。”③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接班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质量上的合格;我们还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决不落下一个,这才是数量上的合格。今天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里,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有充满爱的家庭,在此相同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有许多共同的心理特征,他们思想淳朴、天真活泼、学习认真、进取心强。但“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的性格在形成过程中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形成的。主体的先天性气质是千差万别的,客体也因其家庭、个人挫折、身边人群的多样性,形成了性格的差异。”④所以,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健全的,只要极少数少年儿童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少先队活动设计,总是面向了大多数性格健全的少年儿童,而忽视了少数性格有缺陷的少年儿童。这种设计的主流方向是正确的,但对照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不能不说这仍是一种缺陷。怎样设计少先队活动,弥补这种缺陷,让少先队活动面向一切少年儿童,这是每个辅导员必需掌握的策略。首先,辅导员要有面向全体少先队员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能牢记 “三个一切”,⑤不断提醒自己,告诫自己:在培养教育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少先队员掉队。其次,辅导员要做有心人。我们“要细心观察、发现,还要善于从精神状态甚至表情中发现每一个少年儿童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把温暖和关怀送到每一个少先队员的心坎上。”⑥这有心人有两方面的要求:一要与少先队员接近,不仅要身体接近,还要心思接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二要善于思考,从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的角度,从少先队员的言行中,了解他们的心思,推测他们将来的行为。如果推测出的行为是不良行为,不仅要及时制止,还要溯及根源,以帮助少先队员从根本上改正错误。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⑦第三,努力满足少先队员成长的多种需要,特别是对极少数心理有缺陷的少先队员,其矫正既要及时又要有耐心。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性格不是天生的,它是主客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过成中是可塑的。发现越早,越有利于矫正,对少年儿童的伤害也越小。及时发现,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还没有形成为稳定性的性格时,也就说不上有心理缺陷。但一旦形成,其矫正过程并非易事,也不会有手到病除那么见效快,其不良行为往往出现反复。我们决不能迁怒于儿童,这是性格习惯性的本质特性。所以我们还要有耐心。第四,依法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力求少先队活动设计巧妙、周全。有性格缺陷的人大多数是胆汁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前者情感和语言动作的发生强烈而难以控制,易产生过急行为伤害别人。后者往往敏感、多疑、感情较脆弱、内向、刻板,易产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所以,活动设计时,要考虑他们的接受程度,不能让活动给他们产生心理压力,不能让他们的缺陷暴露在别人面前。最好是在所有的活动参与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对性格缺陷者的矫正。第五,少先队活动设计中基本目标的多维性和层次性。目标的多维性是指少先队员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多中多样,既有道德品质方面的,又有情感意志方面的,也有习惯能力方面的等等。层次性是指在同一次少先队活动中不同队员所受到教育的差异。队活动主体、队活动着用的客体,全体队员、部分队员、个别队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同一个少先队活动中,设计出达到不同目标的环节,以满足队员不同的需要。总之,只要我们牢记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遵循儿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观规律,根据少年儿童心身发展的特点,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定能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确定少先队活动课的主题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题目有哪些及答案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我们广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对我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校决定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的阶段  1、举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动员会,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开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的“八荣八耻”讲话活动。在校园内布置“八荣八耻”学习宣传栏,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营造“八荣八耻”的学习教育氛围。  2、对“八荣八耻”比照身边的言与行,向全校师生发出一份“知荣明耻”倡议书,号召全体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立足本职岗位自觉践行“八荣八耻”。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阶段  1、组织党员教师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学习以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转变观念、提高效能”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2、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在教师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大讨论活动。  3、班级以“八荣八耻”为内容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八荣八耻”内容深入每个同学心灵。  4、每个班级张帖“八荣八耻”标语,让每个同学牢记“八荣八耻”这一总书记的谆谆教导。  5、校广播站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系列报道,宣传“八荣八耻”,报道“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进展情况,宣传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的人和事。  6、用清明节时间,由大队部组织开展一次“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遗志”的演讲比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在全校师生中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题的征文活动。  8、各班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出一期“知荣明耻”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  9、结合开展建设“无脏话,无垃圾”校园活动,设立文明监督员,督促同学们行光荣之事,拒耻辱之事。  10、六一期间,结合庆祝六一儿童节,在高年级学生中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内容的讲故事比赛。  11、设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专栏,将学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的人和事,学习心得,优秀稿件,及时进行张贴和宣传。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  1、 全校教师及时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进行总结,学校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  2、学校将召开学习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我们坚信,在我校全面深入开展学习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一定能够使我校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通过组织学习,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从而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校和谐、健康、文明校园的建设。  第十一小学庆祝建队57周年大队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上级(团县委)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积极开展纪念建队57周年活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以学习、创造、奉献为主题,展现广大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风貌,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引导队员学习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同时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爱乡,爱家情感;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立志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激励教育广大少先队员听党的话,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与祖国共奋进,为队旗添光彩”  三、活动时间  2006年10月至11月  四、准备工作  大队部制定活动计划,并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书,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渠道让队员意识到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和内容。  五、活动内容    (一)开展“红领巾伴我成长”建队日主题活动。(10月上中旬)  今年是少先队建队57周年。各中队要引导少先队员以“红领巾伴我成长”、“我是少先队员”、“我生活在少先队组织中”、“我为少先队添光彩”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少先队员光荣感教育,让少先队员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少先队的主人,珍爱红领巾,热爱少先队,引导少先队员以自己是少先队员而自豪,愿意为少先队添光彩。  1、“红领巾伴我成长”主题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大队部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我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做好宣传发动工作。(10月9日)  2、做好队前教育:选派大队干部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上队课,讲解有关少先队的基本知识,教一年级小朋友系红领巾、敬队礼、念入队的誓词等。(10月上旬)    3、开展新队员入队仪式。吸收大量的一年级新生入队,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少先队伍。(10月13日)  4、开展学习少先队知识活动。在“建队日”期间,各中队辅导员要组织队员开展学习新队章、“颂一首爱国主义诗歌”等活动。本次学习,四--六年级少先队员侧重了解少先队的简史,二、三年级少先队员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要求各中队利用一节班队课加以学习)。开展“举队旗、学队章、敬队礼、过队日”活动,通过主题队会(“星星火炬,代代相传”)、队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黑板报展评等多种形式,在少先队员中开展队史、队情、队知识教育,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他们的光荣感和自豪感。(10月中下旬)  5、开展“我向队旗敬个礼”活动。在校门右侧设立一面大队旗,在边上设一条敬礼线。每个队员进校时先要站在敬礼线上敬礼。“我向队旗敬个礼”是一项强化队员组织道德观念的常规性制度,它能使队员们走进校门时知道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自觉遵守队组织的纪律,自觉服务,为队旗添光彩,从而培养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10月~11月)  (二)开展“四个一”主题教育活动。(11月全月)  为不断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在少先队员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少先队员增强与祖国共奋进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建队日”期间,在全校少先队员中开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三个一”主题教育活动。  1、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各中队要组织少先队员学唱以长征歌曲和爱国主义歌曲为题材的爱国主义歌曲。  2、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组织少先队员在主题实践活动期间选择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VCD。  3、召开一次主题队会。各中队要认真学习《永恒的丰碑》,开展追忆历史、缅怀先烈、“讲述我尊敬的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的主题队会,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三)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10月上旬--11月中旬)  1、深入开展以“五自”为基本内容的“雏鹰争章活动”。各中队要以贯彻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为契机,按照“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教育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雏鹰争章活动”,激励广大少先队员主动活泼地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创造、学习生存,提高素质。  2、开展“八荣八耻,从我做起”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少先队员认识是非、真假、善恶和美丑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  3、深化“手拉手”活动。各中队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好“一帮一”或“多帮一”互助活动,帮助队员树立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格和能力。在捐献救助、提高结对率的同时,应把“手拉手交朋友”作为活动的中心环节,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助人为乐的良好的品德。通过强化校本间的少先队组织手拉手,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手拉手,少先队辅导员手拉手,进一步拓展“手拉手”领域,最终落实到少先队员之间手拉手,并带动学校手拉手、家庭之间手拉手,使“手拉手”互助精神在全社会中得以弘扬。  4、开展一次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各中队要组织少先队员以“我为社区(或学校)做一事”,“我为社区(或学校)献一言”,“我为社区(或学校)献一计”等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  5、举行讲诚信活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为了使我校学生注意言行,待人处事有原则,讲分寸,守规矩。让每个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使诚信真正深入人心,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以充分体现。值此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57周年之际,特开展学生“诚信签名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做到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六、活动要求:  1、思想重视,落实到位  各中队要充分认识开展建队日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内容、有实效。并以此作为加强少先队员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各中队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切实抓好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积极宣传活动的意义,深入做好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掀起开展纪念少先队建队57周年的热潮。  3、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各中队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活动项目设计上遵循少先队员教育主体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采用主题新颖鲜明、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生动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行之有效的纪念、教育活动。以更有效地激发我校少先队队员的光荣感、使命感及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感,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达到预定的效果。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计划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求各地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今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现就我校开展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面对日益开放的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在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四、主要内容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提高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幸福的观念。   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了解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教育活动,交流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①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讲话,介绍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有关内容 ②开展“八个一”主题教育活动 即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歌唱红军的歌;组织听一次具有长征故事会;写一篇关于长征精神的读后感;做一件弘扬长征精神的有益小事;举办一次主题队会,开展一次红军长征内容为专题的黑板报比赛。  4、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组织师生学习教育部发布修改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理解新《守则》和《规范》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五、活动安排  (一)开学迎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  1、开学迎新。布置各班教室,要求设计好班训、班规、班标,布置好“学习园地”、“图书角”、“卫生角”等班级小阵地;以迎接新学期、新同学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举行隆重开学典礼。9月4日上午2006-2007学年开学典礼。活动内容包括:举行新学期第一次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3、红领巾广播室、、学校橱窗、班级板报、手抄报都要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行宣传教育。  (二)学守则、讲规范,争当文明小使者  1、印发教育部重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人手一份。教室、学校橱窗张贴。  2、组织学习新《守则》和《规范》。以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结合新生入学、学生返校的有利时机,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学风校风在新学期有新变化、新气象。养成教育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要根据“守则”和“规范”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又要讲清道理,分清是非,让学生懂得“习惯就是素质”、“好习惯成就未来”、和“人格是国格,爱国无小节”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以实际行动继承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尊师重教,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9月8日,围绕“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这一主题,组织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作为“尊师重教”活动周,全体少先队员代表为第二十二个教师节献词。  2、以“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献给老师的歌”、“我们爱您——敬爱的老师”等为题,开展一次中队主题会  3、开展自己亲手做祝福卡活动  (四)爱国爱校,增强民族自豪感  1、开展“知我民族,爱我祖国”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开展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咏比赛、阅读一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读本、开展一次家乡巨变的调研等活动,把民族精神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增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坚持每周升降国旗制度,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中心。  3、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在校园中广泛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在学生中开展“记住一句爱国格言、赏析一篇古典诗文、了解一位中华名人”活动。  4、开展以“做好东道主,争做瓷都小主人”为主要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瓷文化的丰富内容,感受到瓷都历史的伟大力量,体验瓷都的时代内涵,树立做瓷都人的自豪感。  5、组建学校鼓号队,挑选新的队员参加校鼓乐队训练等。  6、开展“纪念18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回答 主题鲜明出彩 本书有三大出彩内容:主题教育活动篇、节日纪念日活动篇、品牌活动篇。书中包含“五爱”教育、爱心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多个教育主题活动;有包括国内和国际在内的多个节日纪念日和民俗节日活动;还有建队60年来众多少先队品牌活动:“手拉手”活动、“红领巾小社团”活动、“雏鹰争章”活动和“体验教育”活动等 内容丰富实用 全书分为四大版块:1、主题概述;2、活动精选;3、活动设计;4、资料链接。本书还随书赠送光盘一张,里面有大量教育图片资料和教育精选歌曲。可以说,辅导员有了这本工具书,开展队活动不用愁! 很多爱国活动都是可以的 更多1条 

队干部的标志为红色布条或红色杠,佩带在____(单选)(A ) A 右胸前B 左胸前C 左臂上方D 右臂上方队章规定,小队由____组成(单选)( C) A 3-7人B 6-10人C 5-13人D 4-10人下列哪项不是大队委员会的职责(单选)( C) A 领导和帮助小队开展工作B 研究讨论全大队的事情C 负责制定大队工作计划D 领导各中队的工作小队长佩带的白底红条队标志是几条杠(单选)( D) A 没有红杠B 三条C 两条D 一条大队旗手的主要责任是下列哪项(单选)( D) A 负责宣传工作B 管理广播、壁报C 负责训练文娱骨干D 在队会上执旗,平时保管队旗、鼓号队日活动的当天早晨,学校大门口插大队旗,______中队旗(单选)(C ) A 副中队长举着B 各教室门口插C 由旗手执D 中队长举着中队委员会有几个人组成(单选)( ) A 3-8人B 3-7人C 2-7人D 1-7人中队由_____组成(单选)( ) A 半个大队和一个小队B 一个小队和一个班级C 两个以上的班级D 两个以上的小队队干部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必须做到以下哪一项:(单选)( ) A 辞职不干B 找出错误原因,勇于承认错误C 把责任都推倒别的同学身上D 拼命找理由,掩盖自己的过错少先队干部选举公布结果后,产生了新一届队委会,由____当场把队委标志授给新选出的队长和队委(单选)( ) A 少先队员B 辅导员C 校长D 上届队长和队委大队会时,可免______这一项(单选)( ) A 小队长向大队长报告B 中队长向大队长报告C 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D 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队干部在工作中被别人队员误会后,下列哪项做法是正确的:(单选)( ) A 以后少管闲事B 反正不是自己的错,随他去吧C 寻找一个适当的时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误会说清楚 D 和同学赌气,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中队学习委员的职责是下列哪项(单选)( ) A 负责组织红领巾艺术节B 负责向辅导员反映队员学习上的要求和建议C 负责少先队档案的保管D 负责报刊的发行工作小队长由____产生(单选)( ) A 大队长定B 小队队员民主产生C 中队长推荐D 辅导员任命中队委员佩带几条红杠的标志(单选)( ) A 三条B 两条C 7-13人D 5-10人二、多选题: 下列哪几项属于大队长的职责(多选)( ) A 主持“队长学校”,培训积极分子B 负责组织大队活动C 帮助中队长做好中队工作D 担任旗手一个队干部要得到队员们的信任和支持,必须做到下列哪几项:(多选)( ) A 发扬民主,有事情和同学们商量B 时时处处以身作则C 做事公道,平等待人D 热情的为同学们服务“一道杠”意味着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 A 处处做表率B 不断的创新小队工作C 开展好小队活动D 为小队队员服务大队学习委员负责哪几项工作(多选)( ) A 围绕学习开展队的活动B 主要负责大队的科技和知识性工作,领导大队各种兴趣小组开展活动C 向老师和辅导员及时反映队员们学习上的情况和要求D 组织队员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中队干部的工作方法有下列哪几项(多选)( ) A 民主参与法B 表扬激励法C 竞赛鼓动法D 宣传鼓动法

班会,运动会跳绳,跑步

少先队活动的创新论文题目怎么写

21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兴起,知识社会正在发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多种经济混合模式中,知识经济的占有程度还比较低,要赶超发达国家,还有一个相对艰巨的开拓过程。这种开拓需要两代人相互承接。当代青年的整体创新水平事关民族国家生死存亡。如果青年创新水平低下,我们就只能是一个跟进的角色,很难独占鳌头。如果青年创新水平整体上扬,我们就能形成后发优势,成为东方辉煌的太阳。 中华民族是富于智慧的民族,在人类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曾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西方来说却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消积因素。导致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拘泥保守,影响和制约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中国重“人伦”轻“科技”的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与制约。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对中西文明进行比较后指出“西方文明的特殊贡献是科学方法,而中国文明的特殊贡献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一概括是相当准确的。凡是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稍有兴趣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占绝对优势的,是文学、哲学、历史、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伦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学问,按照启蒙主义学者粱启超的话说,中国的学术重心从它的胚胎时代就在于人际伦理的研究。在中国古代,也涉及过天人(自然与人)关系方面的研究。但这种研究并非是将自然作为人类的改造对象的角度,是从人类如何探索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征服自然方面去研究。而是以“人天合一”的理论,把天作为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来对待,认为天道即人道。以天之德来说明人类社会,把人之德升华为自然法则。中国人也讲“多思”,但“多思”的目的不在探索自然的未知领域,而是为了“通事”,便于在处理人伦关系时左右逢源、行为得体。这种“天人合”论,将自然与人和社会不分内外,否定客体是主体的对象,导致放弃了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既然主客体为一,那我们还去征服谁呢?于是人们由对外部世界的探讨又返归于对人类道德伦理原则的自我反省,把人的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了人的道德践履。就是少数人的科学理论研究,也脱不掉人事伦理的规范,很难把自然界当作科学的客观对象来认识。而所谓“格物致知”,也不过是想从物质中领会人生社会的道理。这种传统观念导致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重人伦,轻科技的倾向,认为“文章千古事”,经文习文才是正宗,其它无非旁门左道、雕虫小技。所以在古代中国凡是能称为大学问家的基本上都是以其人文伦理方面的成果而著称于世。那些研究自然科学方面的人即使有了很了不起的成果,在当时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当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确实有过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时期,但有人曾对此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在中国科学技术成果中,技术成果的积分高达80%,理论成果积分占13%,而实验成果积分则低于7%。这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是以技术水平来体现的。技术发明成果比重大的原因在于它的实用性,它与人生活的密切性。而以理论为标志的科学,则侧重于事物自然规律的研究和探索,离人的现实生活较远,当然也就不被重视。 当今社会这种传统的重人际轻科技的价值观,仍有较大的影响。当然与过去相比,科学知识、数理化自然要普及得多,但它在个人和社会的整体思维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低。即使是一些有文化的青年人,调查一下他的知识结构,文科面的知识洋洋大观,而自然科普方面的知识却少得可怜。五、六十年代,在青年学生中曾流传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表面上看他们似乎很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但这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从对个人前途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而有多少成分是真正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艰苦的科研事业。每年高考报考理工科的学生很多,但有多少人是出于探索研究自然本身的兴趣呢,他们很多人毕业后从政经商,放弃本专业,很少听说有些人花几年的功夫去研究一条定理定律,因为这离现实太远了,太不着边际,太没有“用”了。这种传统价值观,不仅影响制约了个人和创新意识的发挥。也影响到一些政策的制定,使我们长期缺少对创新者的激励机制,从而出现了研究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此外,社会风气不正,使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处理什么问题,都得先从人际关系上出发,在人际关系上打主意,使正常的人际关系越搞越复杂,越搞越神秘,于是防人、整人、治人的本领也就有了市场,在“人”上做文章成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些文艺作品,充满极大兴趣地对此描绘、渲染、传播;手腕、策略、权术、心计。一套一套的用人之道和驭人之术,应运而生,中国人在这方面动的筋太多了,还能有多少精力去搞发明,搞创造呢?二、中国以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观对创新影响与制约。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是十分重视群体的,这一观念的本身显然没有什么错误,这是中国传统观念的长处,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肯定要以群体的方式生活。但是如果把这种群体观念发展到极端,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要扼杀个体的活力,使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中去考虑,不敢越雷池步。如果谁要标新立异,搞些创新,就可能遭到群体的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畏惧和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严重地阻碍了人的创新精神的发扬。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创新都是以群体为基础,以个体为突破,任何创新都必然带有创造者的个性特征,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无一例外。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群体意识的同时,也应鼓励人的个性、创造性,注重激发个人的活力。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需要鼓励人的个性,社会改革方面的创新更需要鼓励和保护个人的创造性。在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时,土地完全由集体经营管理,“敲钟出工,敲钟收工”人们都要干一样的活儿。不允许按照个人意愿经商办企业,搞多种经营,谁不按集体要求去做。谁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就要受到惩罚。这种高度集中,高度群体化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村长期处于一种贫穷落后的状态。农村实行改革,搞联产承包经济责任体制后,农民个人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我国农村经济出现了勃勃生机。又如当前机构改革,大家都感到现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但每个单位都不愿从自己那里改起,谁要先走一步,谁就是独出新裁,谁就要受到来自单位内外的干扰、攻击,改革者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人事改革中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也只是停留在口头宣传上。最后只好等中央、等上级有了文件后,下级再依样画葫芦执行。在执行中由于各单位的情况不同,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也需要在解决各自的问题时有所创新、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个领导者有没有这种创新的勇气和魄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群体和上级部对单位领导的支持程度。今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改革的时代,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出现许多新事物,这就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去呼唤创新。而要创新要改变片面强调群体而贬抑个体的传统观念。尤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应强调这一点,因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市场经济尊重人的个性的发挥和张扬,而计划经济则抹杀人的个性而强调“整体划一”,使原本活生生的“人”,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工具,人的个性活力被压抑,人的创新精神也就无从谈起。三、中国重“一统”轻“个性”的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与制约。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崇尚“大一统”的价值观念。一个领袖人物,只有做到一统江山,一统政令律法,一统思想文化,才能名垂青史,为后人所称颂。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观念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一个社会缺少“秩序”和稳定,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无法解脱的自我矛盾,形成各自为政的分裂局面。因此“大一统”观念在社会个性的过程中,有它积极、合理的一面,但它的消极方面和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有矛盾,需要进行调整。因为“大一统”的核心是把维护秩序放在第一位,把个性放到第二位,为了维护秩序,可以不要个性。按照这种价值观处理问题就必然导致凡事都要统筹划一,不允许人们在超出“大一统”范围之外去创新,标新立异,这就必然要扼杀人们的创新精神。因为任何创新都要打破原来的稳定和平衡。原有的东西已经是很稳定,很平衡了,但当你发现了新问题,进行新的研究时。就必然要否定了原有的结论,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这必然引起“秩序”的紊乱,必然和传统的“大一统”价值观形成冲突和对立,必然要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今天,我们的国家已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大一统”这个名词虽然只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到,但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个性中产生的消积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除。培养青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培养青年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属于性格结构中对现实态度范畴。它以思想活跃,不因循守旧,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为主要特征。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敢创前人不曾创成的业。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保持青年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也包含探索未知的欲望。在心理学上,也可称为求知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已知的信息与未知的信息之间差距过大或未知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调,因而也就形成了要尽快地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需求,从而萌发迅速行动,采取某种适当的方法重新获得平衡的愿望,这就是求知欲。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和水平的不足,就容易自满自足,没有多大的求知需求。如此,便不可能学习与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从而也就谈不上创新。 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在知识社会,经济运行秩序中的关键资源是知识,社会运行秩序中知识的不平等成为重大的挑战。科技知识的创新与积累对技术进步,从而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愈益显著。掌握先进知识的国家垄断着上游产业,从而占据国际竞争的优势。在这知识剧增,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的求知欲显的尤为可贵。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并产生新的道德观念,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比重不断提高,而这也正是推动知识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当代青年要有高度的勤奋求知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变化。没有高度的勤奋求知的精神,就不会具有广阔的视野,也不会有高度的学术造诣,就不能解决复杂的课题。学习要贯彻于一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学而创,创而学这是创新的根本途径。(二)爱护青年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由于力争弥补已有知识与未知领域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对不了解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好奇心往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一种注意力,为弄清它们的原因,而提出为什么?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又是潜在的创造性因素。一般来说,好奇心的强烈程度与求知欲的强烈程度成正比,好奇心愈强,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同时总是寻求答案。好奇心在人们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好奇心通过惊奇、疑问等心理活动,诱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频繁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进而激发人们企图寻求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认识过程中,好奇心激励人的认识不断深入,直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一般的儿童都具有蒙昧时期的好奇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代的消逝,绝大多数人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增强,反而逐渐消失了。爱因斯坦说:“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贝弗里奇说“好奇心若不是成功地转移到智力方面的兴趣上,则开始减弱”。有志在知识社会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青年,要在实践中去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好奇心,将蒙昧时期的好奇心向求知时期的好奇心转化,这是坚持、发展好奇心的重要环节。要善于在自己接触到的现象,特别是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不要怕问题简单,不要怕被人耻笑。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要爱护青年的好奇心,那种把青年好奇心与“无知”、“想入非非”混为一谈,甚至认为哪些好奇性强的青年“生性怪癖”或因自己的无知无解斥提问者“噤声”的作法是对青年好奇心的压抑,也是对青年创新力的抑制。(三)激发青年的创造欲 创造欲源于创造的需要。这是一种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而总想在原有基础上搞点创新发明,推陈出新的强烈欲望,表现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对创造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周旋。具有创造性的人不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 我国有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闭关锁国的历史很长。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长期综合影响,使许多人在深层心理结构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落后的参照系,产生了一种情性心理,惯于纵向比较,很少横向攀比,很容易产生廉价的满足感,创造动机贫乏,只求稳妥安逸,不思改革进取,抑制了创造欲望的发展与冲动。当今改革开放的环境对青年创造欲的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要求青年提高自己的创造欲,对约定俗成的已为既成事实的东西,要经过自己的再思索,或加深理解,或赋予新意,力图重新发现或使其有所发展,培养自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进行的良好心态。(四)鼓励青年大胆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从而认识才能前进。把提出的问题作为观察事物的引导,进而有意识地注意某个认识对象。即以存疑的头脑来观察事物,以便较敏锐快捷地抓住事物发展的某些新趋势。 要让质疑在青年创新过程中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应注意两点:一是善疑,二是敢疑。所谓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怀疑,而不是盲目的怀疑。经过深思熟虑的、审慎、积极的怀疑,是科学发现的诞生与技术发明的产生的先导。而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是创新发明的大敌。所谓敢疑就是不迷信权威。传统的观念不见得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会犯错误。盲目地迷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做金科玉律,永恒真理,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在前人的水平上停止不前。处于探索和创造过程中的青年,尤其是当自己还是无名小辈时,一定要以锐不可挡的开拓精神,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又要敢于超过他们,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的创造。 大胆质疑要有胆魄,老跟在别人后面走,是永远也不会做出成绩的。一个人不敢站起来超过权威的高度,不敢越过传统这个雷池半步,他就不会有什么创见。我们要鼓励青年敢于背离正统向权威挑战,敢于对习惯的通行的观点提出异议。鼓起勇气,拿出胆魄,大胆质疑,努力创新。二、帮助青年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 阻碍青年创新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胆怯感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格言,但要人人明白,却因时因人很难超脱。失败者周围多见的是嘲讽或“同情”,失败者自己最多的是自卑和气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形成抑制心态的条件反射。因为害怕,不愿尝试任何创新,甚至因为失败,即使有新的创意也不愿再说,免遭耻笑。胆怯对青年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是青年创新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障碍。创新思维是一种探索性的思维,面对的是未知世界,不犯错误,不经历失败是不可能的。当青年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失败或挫折时,我们要帮助青年尽快从自卑和气馁的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帮助青年正确归因,全面比较,调整期望,扬长避短,自我激励。(二)神秘感 把创新看成是一种先天的“神力”,认为创新是少数智力超群的天才方可为之的事。自己不要不知天高地厚,狂妄到庸人自扰。把创新行为神秘化,把生物遗传过程相对性绝化的思维结论,阻碍着许多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形成,造成甘愿平庸,知难而退的自满心态。我们承认各人智商的差异,但智商和智力,智力和创新能力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等式。要打破青年对创新力的神秘感,就要大力宣传“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用宣传歌星、影星的强度和深度,既要宣传为我们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的成长道路和辉煌的创新业绩,更要宣传青年身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创新业绩的先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并组织和开展一定规模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系列活动,吸引青年积极参与。通过实践,渗灌养育出“创新——人皆可为之”的意识,就能逐步打破神秘感,启迪青年的创新思维。(三)顺从感 在实际生活中,社会各个阶层对青年有一个大体相通的评判标准,即“听话和顺从”。这种评判尺度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当“听话和顺从”成为美德,进而取得了自身的利益;当标新立异、独立思维成为“骄傲自满”而受到心灵和利益的挫伤,除过个性奇强的少数青年,绝大多数人都会在自我修正中进入保守状态。在保守的心灵中遵循成为思维定势。原本具有朝气和活力的青年变得少年老成,兴趣狭窄。对新鲜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新知识的吸纳能力必然弱化,甚至排除新事物,将自己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任何创新都无立足之地。受这种心态的影响,我们就无法造就出杰出之辈。聪明的一代青年倒会变成一大批“精明之辈”。这批“精明之辈”又会造就维妙维肖的后起之辈……。 青年创新的心理障碍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外部影响、导向形成的内化结果。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仅凭一个地域或青年个体难见成效。我们呼喊造就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作为的青年,就必须纠正误导,需要一个自由度更大一点的社会大环境。

今天, 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爸爸带我和妹妹到九江公园去玩 坐上公汽来到桥头, 那里种着花草、树,一簇簇绿叶衬托着一朵朵各色各样的花朵,来到桥上,大桥像一条长龙横卧在江面上,许多汽车在大桥上快速的行驶着。 来到公园,公园里风景如画,令人陶醉,宽敞的喷水池里,碧波荡漾,漂亮的小石桥直通湖中的小亭子,有时小亭子里还有人下棋。 来到湖边, 爸爸给我们租了一艘电动船, 我们的船像木头一样飘浮在湖面上, 我把手伸进水里, 全身都觉得清清爽爽的, 妹妹也顽皮的扑腾着水花 我手把着方向舵, 那小船在我手里就像驾驭着一匹小马似的, 轻快地驯顺地从亮晶晶的浪尖上跳跃首飞了起来 突然一个急刹车, 原来船被鱼网缠住了, 爸爸急忙把船前进档换成后退档, 再把船轻轻左右摇摆, 过了一会儿, 船终于从网里逃出来了 我们租船时间到了 我们继续游玩, 来到蹦床前, 上面有许多小朋友兴奋的又蹦又跳, 活泼得像一只只小猴子 我被吸引住了, 马上和妹妹爬上去和他们一起玩起来, 我们在上面蹦呀跳呀活像一只快乐的小白兔 我又在里面认识了许多新朋友, 我们一起在像皇宫一样的房子里钻来钻去, 还骑了老虎、大象、马,玩过翘翘板。里面的东西我们玩遍了。 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就到了下午,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一天, 我正捧着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突然,妈妈大声问我:“红红,你在看什么书啊?是语文《每课一练》,还是数学《同步练习》?”说完又走了过来,突然,她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叫起来:“你怎么在看这种书啊?赶紧让这种书消失,不然我就让它变成碎片!”妈妈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她敢作敢为。但我还是请求妈妈说:“妈,这不是一般的书,它是高尔基写的《童年》。再说这书是我向同学借的,你可不能乱来。”“我可不管你什么高尔基、低尔基。马上要考试了,你不看看同步练习、每课一练,却看这种书,你太让我失望了。”说完,又来抢我的书。我连忙拿起书往楼上跑去,直到把书藏好才放心地下楼来,接受妈妈的教育…… 妈妈,我真想对您说:请您理解我。复习果然重要,可课外书也重要啊!老师经常要我们看一些课外书来开阔视野,补充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您却一天到晚要我看什么同步练习、每课一练。我已不小了,加上我平时的成绩也不错,我自有分寸,请给我一点空间吧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曹操>>,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一类的书,特别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仅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共209页的书。 当我们一提起曹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阴险的笑声,想起他那种种恶行。可是,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曹操了有很多优点,比如: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能求访人才;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这个中队长,也很受启发,学会了取长补短这个道理,还知道了不少历史知识。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不要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了,那可是些守旧的看法,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向他学习呢!如果有时间的话,也请大家去读一读曹操写的诗《短歌行》,也许你也会体会到曹操那种求才心切的心情。 今天中午,我家下了一场“暴雨”,这场“暴雨”是因为午睡这样一件小事引起的。我则是这场“暴雨”的主角。 吃过午饭,我打开电脑,兴致勃勃地准备上网,妈妈见了便催我快去午睡。我一听可就不耐烦了:“睡觉,睡觉,你就知道睡觉!”“要你睡觉,这都是为你好!”妈妈也有些生气了。可是妈妈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便和妈妈顶起嘴来,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最终,我理屈词穷,忍不住哭了。 事后,细细回想事情经过,我觉得挺后悔的。妈妈说的话的确有道理,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影响学习。我真不应该不讲道理,和妈妈顶嘴。 星期天的早晨,我起了个早床,漫步荔城街头,去领略都市早晨的怡人景色。 走在街上,我眺望东方,看到一缕缕霞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向大地,洒在人们的脸上,给每一个人的头发镀上一层金辉,好像朝霞要赐给每一个人一顶桂冠。同时,我感受到早晨的清爽,耳边没有喧嚣的吵闹声,没有汽车喇叭的嘀哒声,只有晨风在我耳边低唱,替我吹理着有点散乱的头发。 晨跑的人们在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天然美景,他们悠闲地跑着。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也由衷的向往,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晨跑的队伍。跑着跑着,眼前出现一道“亮丽景观”,在路边的一个广场,有几十个穿着红色衣服的老阿姨,手持花扇,面带笑容,摆手扭腰,在晨风中翩翩起舞,看上去她们很开心。驻足观看的人群,有的也为之动“武”,看来她们也想身入其“境”。 早晨,多少人想往的时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悠闲的心境,我深深地为之动情,油然想起老师教过的一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晨。我想,以后每个周日的早晨都要起得早,出去逛逛,融入环境,融入社会,从早晨走向美好明天。 每当我看到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溜冰场上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溜冰时,总有一种羡慕的感觉涌上心头。瞧!他们多自在呀,有的顺溜,有的倒溜,还有的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张开双臂,犹如轻盈的燕子在空中翱翔。而我,只能傻傻地呆在一旁看着看着…… 暑假的一天,表哥来到我家,他把我拖到一边,神秘地说:“咱们去溜冰怎样”?“真的?太好了!”我兴奋地答应着,心里又担心自己摔个四脚朝天闹笑话。 来到溜冰场,买了票,换上溜冰鞋。哥哥给我讲溜冰的要领:“身体稍微向前倾斜,腿往下弯一点……”哥哥边说边作示范,可我怎么也不敢挪动半步。于是哥哥又牵着我的手,慢慢向后退,而我紧紧抓着哥哥的手,嘴里还嘀咕着:“你可不能放手啊!”哥哥见状生气地说:“总是依赖我是学不会的。”我赶忙说:“不行,不要嘛。”哥哥还是放手了。我后退了几步,又抓紧了扶杆不肯放,一边像老奶奶走路一样挪动着步伐。哥哥见了,瞪了我一眼说:“这么胆小,怎么能学会呢?”我脸红了,心想:我可不是什么笨小孩,一定要勇敢点才行。想到这儿,我又一次鼓足勇气,学着哥哥的样滑了起来。谁知没滑几步“啪”一下摔了个正着,我揉了揉生疼的屁股,一骨碌爬起来,继续滑了起来。哥哥在一旁为我鼓掌加油。渐渐地,渐渐地,我好象找到了感觉,越溜越大胆,越溜越顺,乐得哥哥直夸我:“妹妹,你真棒!比我学得还快。” 现在,我溜冰的姿态可美了,不信,就来看看吧。 想起我刚才所做的事,忍不住就得哈哈大笑。 刚放学的时候,我小跑赶回家,因为今天可以看十分钟的电视。虽然只是十分钟,但是我也要好好珍惜。 跑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向往长一样,把手伸进脖子里拿钥匙。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我心想:一定是在书包里,我又把手伸进书包里,翻来覆去的找,可还是没有找到。我急坏了,钥匙丢了妈妈会生气的。不,决不对能让妈妈生气。 哦,我忘了,刚才在校门口的时候,我还跟孙韵玩儿了一会儿呢,钥匙一定掉在那里了。我又跑回学校,在我们玩儿的地方找了半天,可还是没找着。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后背上全是汗,痒痒急了,我一挠,摸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原来是钥匙,我刚要发怒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的前仰后合。小朋友,你要是亲身经验这件事之后,会不会也哈哈大笑呢? 今天,我和妈妈以及姑姑她们去了佛山。 来到佛山,首先,我们来到了祖庙路。只见祖庙路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车辆川流不息既热闹又拥挤。但是,这里虽然繁华,可空气太差了。汽车排出的废气,路边的服装店为了引人注目而装修的木方砖的油漆味儿,难闻极了,真令人身心烦躁。 接着我们来到旧街燎原路。这一条街道上古木参天,树木葱茏,行人稀少,空气清新,真令人神清气爽。一阵微风吹来,路旁青翠欲滴的树木的叶子微微摆动。人一看,便觉得心旷神怡。路旁的一家家物廉价美的服装店、精品店,装修得朴素自然,一点也不显得过分,摆设别致且玲珑悦目。 仅仅两条路,也有如此大的区别!一条路深受商业气味与废气的污染,而另一条路却空气清新,纯朴自然。这不都是我们人类一手所为吗?亲爱的人们,在地球母亲尚未完全绝望之时, 醒悟吧!从现在开始,珍惜你身边的每一滴水珠,珍惜你身边的每一片绿色,珍惜你身边的每一把土壤,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美好的环境,珍惜你身边的每一阵清香,珍惜你身边的每一声欢乐的鸟啼,珍惜你身边的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总而言之,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所有美好的一切!从今天开始,为了我们能拥有这鸟语花香的环境,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还能拥有。学会珍惜每一片美丽的赏心悦目的绿色吧! 练字 自从读书以来,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几乎我的每个语文老师都要求我们把字写好,要求我们练字。那时虽然听老师说,但并未坚持下来,只是偶尔练一练,现在看着自己的字还真的有点后悔当初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没有把字练好。正好今年放寒假时学校校长给我们布置寒假作业,我想就利用寒假时间来练一练字吧。 但是坚持三天后,每天练两页,到了第四天,心就有点痒了,想想还是算了吧,反正一下子字也不会写好的,但另一个声音又在耳边想起,要坚持,不要轻言放弃呀。最后经过矛盾的争扎,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尤其是当我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就拿出纸和笔,安静的练起字来,结果什么烦心事都没了。现在练字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习惯,如里哪天不练倒觉得好像还有一件事情没完成。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我的字有了一定的进步,今后我还将继续坚持下去

我也在早范文哈~~  我只有格式。。可是看的不太明白。。  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  一般说,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次序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和建议)、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  1 题名  1 题名的概念  题名,又叫文题、题目、标题(或称“总标题”,以区别于“层次标题”),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2 题名的一般要求  1 准确得体  题名应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达到的深度,不能使用笼统的、泛指性很强的词语和华而不实的词藻。  常见的毛病有如下几种:  1)题名反映的面大,而实际内容包括的面窄。例如:  ①新能源的利用研究  实际上文中只讨论沼气的利用问题。沼气只是“新能源”中的一种,显然原题过于泛指和笼统。可改为“沼气的利用研究”或“沼气的利用”。  2)标题一般化,不足以反映文章内容的特点。例如:  ②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此题名不能引人注目,因为与此类似的题名已经不少,很多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都在阐明工业自动化的作用,而该文有着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首次提出了对于这一论题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了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将②改为“自动化在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定量分析”,就反映了这篇论文的特定内容“定量分析”,即有别于其他的一般性论述文章。  3)不注意分寸,有意无意拔高。比如有的作者,其课题的研究深度并不大,却常常把“……的机理”、“……的规律”一类词语用在题名上。比较客观的做法是,除确实弄清了“机理”、掌握了“规律”而外,一般地取名为“……现象的(一种)解释”、“……的一种机制”等比较恰当,比较慎重,也留有余地。  2 简短精练  题名应简明,使读者印象鲜明,便于记忆和引用。GB7713-87规定,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我们应把这“20字”视为上限,在保证能准确反映“最主要的特定内容”的前提下,题名字数越少越好。  这里介绍几种减少题名字数的方法:  1)尽可能删去多余的词语。例如:  ①××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可改为“××港自引船增多对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2)避免将同义词或近义词连用。例如:  ②叶轮式增氧机叶轮受力分析探讨  “分析”与“探讨”义近,保留其一即可。据文章内容可以删去“探讨”。  3)题名不易简化时,可用加副题名的办法来减少主题名的字数(当然,列副题名不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例如:  ③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共30个字。从需要考虑,原理很难简缩,但可改为: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切齿调整计算新方法——按大轮齿面上任一基准点配切小轮的原理。  采用了副题名,整个字数可能还不少(此例总字数还增加了),但不会使读者感到题名过长,而且编排页眉也很方便(按惯例,页眉可以不排副题名)。  采用副题名不单单是为了减少主题名的字数,下列场合还可以采用副题名:题名语意未尽,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的特定内容;一系列研究工作用几篇论文报道,或者是分阶段的研究结果,各用不同的副题名区别其特定内容;其他有必要用副题名作为引伸或说明的情况。  3 便于检索  题名所用词语必须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便为检索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  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关键词多一些更好。这一点只要避免了题名“笼统”和“空泛”就比较容易做到。  4 容易认读  题名中应当避免使用非共知共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等。  3 题名的文字要求  题名在文字表达上还有特殊要求,那就是题名比内容的行文要求更高,即一定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和逻辑规则,决不能出现语病,同时还要尽量做到给人以美感。  1 结构应合理  1)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习惯上题名不用动宾结构,而用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例如:  ①研究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这是动宾结构(研究+新方法),可改为偏正结构:“一种苯乙醛制取新方法的研究”;按题名精练原则,可以改为:一种制取苯乙醛的新方法。  例外的是,若中心动词带有状语,则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②用机械共振法测定引力常数G  由于中心动词“测定”带有状语“用机械共振法”,无法将“测定”作为名词而把②改为以“测定”为中心词的偏正词组,所以仍可以用动宾结构(测定+引力常数G)。  还有一种例外,即“(试)论……”、“(浅)谈……”等形式的题名可用动宾结构。例如:  ③试论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式  2)注意选用定语词组的类型。不注意定语词组类型的选择,有时会产生歧义。例如:  ④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按文章作者的本意,原题名的中心语是“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定语是“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的)”,但组合结果却可能使读者理解为“研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问题出在定语采用了动宾词组(研究+模糊关系数据库),而应当改为主谓词组(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修改后的题名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最好是改为:“模糊关系数据库研究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2 选词应准确  题名用词应仔细选取,否则会使语意不明或产生逻辑错误。例如:  ①煎炸油质量测试仪的研制  在汉语里,“质量”一词有2种完全不同的含义:一种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英语为mass),另一种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英语为quality),两者毫无关系。从文章内容看,该测试仪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品质指标,而不是用来测量煎炸油的多少,所以,将“质量”改为“品质”,表意比较准确。  3 详略应得当  1)避免“的”的多用和漏用。语法规则要求,联合词组、偏正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词词组做定语时,中心语之前需用“的”;而修辞规则又要求,多项定语中的“的”字不宜多用。因此,题名中某处该不该用“的”,既要用语法规则,又要用修辞规则来“综合”检查-用了“的”修辞效果不好,不用“的”也通顺,就不用“的”;若不用“的”便不通顺,那就应当用“的”。例如:  ①专家系统结构的分析  不用“的”既通顺又简练。  ②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电气控制系统  可改为“高层建筑变水量供水的电气控制系统”。原题名未用“的”,使定语同中心语界限不清,不便理解。  2)删去多余的词语。题名应简洁,“多余”是拟定题名的大忌。本部分2中已举例说明,这里不再讨论。  3)不能随便省略词语。省去了不该省的词语,叫做苟简。题名中出现苟简,同样会造成语法和逻辑错误。例如:  ③车辆维修器材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  按文章应改为“车辆维修器材管理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管理”一词不能省,因为在这里,计算机处理的不是“器材”的信息,而是“器材管理”的信息。  4 语序应正确  题名的语序不对,有时造成语意混乱,使人不知所云。例如:  ①计算机辅助机床几何精度测试  正确的语序是:机床几何精度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题名中结构助词“的”的位置不能忽视,否则表达的可能不是作者的本意。例如:  ②拱坝的应力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第1个“的”放错了位置,就成为“拱坝的应力特点”和“拱坝的分布规律”。前者读起来拗口,要不拗口应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后者简直与作者的本意不符:文中是研究拱坝应力的分布规律,而不是研究拱坝的分布规律。所以,修改后的题名为:拱坝应力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的探讨。  署名就不要了~~创新大赛不许出现名字  3 摘要  3.1 摘要的概念和作用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对一篇完整的论文都要求撰写随文摘要。其作用有二:  1)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科技文献数量大,读者不可能一拿到文章就通读。读者是否需要通读某篇论文,从题名上进行判断后,主要的就是根据摘要来决定,所以,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的任务。  2)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可避免由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和错误,这就为科技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 摘要的分类  3.2.1 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即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它用来报道论文所反映的作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论文中全部创新内容和尽可能多的定量或定性的信息。尤其适用于试验研究和专题研究类论文,多为学术性期刊所采用。篇幅以200~300字为宜。  3.2.2 指示性摘要  指示性摘要即概述性摘要或简介性摘要。它只简要地介绍论文的论题,或者概括地表述研究的目的,仅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篇幅以50~100字为宜。  3.2.3 报道—指示性摘要  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  以上3种摘要形式都可供作者选用。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摘要形式选用不合适,尤其是对价值较高的论文若采用指示性摘要形式,往往会给文献检索带来麻烦,可能失去较多的读者,将直接妨碍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有人认为随文摘要可以写得“概括”或“简短”一些,理由是“全文就在后边”。实际上,摘要的形式及其字数的多少不能依随文不随文而定,即使是随文摘要,也应根据论文价值的大小、刊发刊物的类型和论文中有用信息的多少来决定,否则摘要就可能失去应有的作用。  3.3 摘要段的内容  摘要中应写的内容一般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下面的例子比较符合这一要求。  〔例1 摘要段的内容〕  题名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倾向性的不同因果模型  摘要 借鉴Bcanlan的运动倾向性因果模型及其调查问卷来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运动倾向性的影响因素。对北京市252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施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运动倾向性五因素模型比较符合北京市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其中运动乐趣、个人投入、参与机会是主要影响因素,而社会约束几乎无作用。  用不长的篇幅即表述了研究工作的目的(从“分析我国”至“影响因素”片断)、方法(从“借鉴”至“问卷”片断)、结果和结论(冒号之后至末尾)。可见在行文方式上,倒无需机械地用“本文的目的是……”、“所用的方法是……”和“结果是……”这样的语句格式。我们看到的许多摘要,也如例1那样,自然地就把“目的”、“方法”、“结论”等主要内容阐述清楚了。当然,在具体行文时,“目的”、“方法”、“结论”等哪项应详写,哪项可略写,还有“研究的背景”、“成果的意义”等写不写,如何写,是因文而异的,不必千篇一律。  3.4 摘要的写作要求  根据有关规定,可以把摘要的写作要求归纳成如下几点。  1)用第三人称。作为一种可供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用其他人称来写。  2)简短精练,明确具体。简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类型而定);精练,指摘录出原文的精华,无多余的话;明确具体,指表意明白,不含糊,无空泛、笼统的词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规范。尽可能用规范术语,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号和术语。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罗列段落标题来代替摘要。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现插图、表格,以及参考文献序号,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之后,关键词  之前。  4)文字表达上应符合“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的要求。摘要中的语言应当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则,不能出现语病。  4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出的词或词组。  关键词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2个部分:主题词是专门为文献的标引或检索而从自然语言的主要词汇中挑选出来并加以规范了的词或词组;自由词则是未规范化的即还未收入主题词表中的词或词组。  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关键词,它们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其中主题词应尽可能多一些,它们可以从综合性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性主题词表(如NASA词表、INIS词表、TEST词表、MeSH词表等)中选取。那些确能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但现行的主题词表还来不及收入的词或词组可以作为自由词列出,以补充关键词个数的不足或为了更好地表达论文的主题内容。  关键词作为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5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和内容  论文的引言又叫绪论。写引言的目的是向读者交代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先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要回答的问题比较多,只能采取简述的方式,通常用一两句话即把某一个问题交待清楚,无需赘言。  2)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笔,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3)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要写得自然,概括,简洁,确切。  5.2 引言的写作要求  1)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引言中要求写的内容较多,而篇幅有限,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情况确定阐述重点。共知的、前人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主要写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预期结果,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  2)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  3)尊重科学,不落俗套。有的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总爱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谦虚,寻几句客套话来说,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时间仓促”,“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等。其实不可不必。因为,第一,这本身是客套话,不符合科学论文严肃性的要求。第二,既是论文,作者应有起码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里的责任感表现在自我要求不能出差错;自信心表现为主要问题上不会有差错。否则就不要投稿,不要发表。第三,水平高低,质量好坏,应让读者去评论。  确实需要作说明或表示歉意,可以在文末处写,但要有分寸,实事求是;同时要具体写,不能抽象和笼统。  当然,必要时引言中可以交待方法和结果等可以供哪些人、干什么作参考。  4)如实评述,防止吹嘘自己和贬低别人。  下面介绍1篇写得比较好的“引言”,供读者参考。  〔例2〕题名: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的研究  (引言):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1)。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节,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使用传统动力消振器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危害(2)。(说明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即前人研究的不足,亦说明了本研究的理由和背景)  笔者提出一种可以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的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实验表明,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消振方法。(本研究的成果及其意义)  这篇引言问题阐述明确,条理也很清楚。  6 正文  正文即论证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都在这里阐述,因此它要占主要篇幅。  由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差异很大,所以对正文要写的内容不能作统一规定;但是,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事实和(或)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的要求。  1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2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3 参考文献著录的方法和要求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国际上流行的有好多种,而我国国家标准《GB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这2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学技术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只介绍这一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