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幼儿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发布时间:2024-07-03 08:06:51

幼儿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1、为了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2、为了发展学前教育科学,建立和逐步完善学前知识体系;3、为了提高教育和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4、促进教育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1、有助于满足及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和科学兴趣。2、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3、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经验,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而言的,是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反思、内省、探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具有“小、实、活、细”的特征,它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相契合,与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相接近,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现状相适应。笔者认为,在学前教育领域,以幼儿园为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小课题研究,切实可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小课题“小”,便于幼儿园入题研究所谓“小”,就是指研究范围小,周期一般为一年,研究人员一般为一至三人,研究内容一般只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展开,较为具体,可以是问题的某一点、某个细节,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要素、某种现象、某个案例等。在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居多,生活学习内容细碎,保育教育兼容,教师跟班时间较长,集中教研时间有限等特点,决定了以小见大开展小课题研究更为适宜。小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小团队共同确定,属于园本研究,且具有一定规范性。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组织幼儿生活活动、区域户外活动等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疑难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形成小课题,从而展开研究。例如,小班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研究、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研究等,这些来源于日常教育实践的小问题,便于一线教师入题研究,是贴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草根研究”。小课题“实”,利于幼儿园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实”,就是指研究内容从实际工作出发,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实际。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在学前教科研领域,多数幼儿园承担过不少大课题研究,但行政需求突出,功利色彩浓厚,通常是极少数的领导或具备职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参与工作,服务于单位形象和晋级晋职。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课题研究该怎么做,感觉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讲,课题研究也就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所以,不受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的面向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在幼儿园有更为适宜的环境和土壤。对于幼儿教师来讲,小课题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能引领教师直接奔入教育教学“反思与实践”的层面,能使幼儿教师真正参与到课题的实践中,体会到做小课题研究对解决问题的促进以及带给自身职业生涯的成就感。对于幼儿园来讲,小课题研究解决的是日常保教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的载体,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气研究”。小课题“活”,易于幼儿园操作实施所谓“活”,就是指小课题选题自由灵活,人员组合自定,时间可长可短,成果形式多元,可行性强,容易见效,更方便操作实施。幼儿园开展小课题研究,选题由研究教师自主拟定,选题范围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可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可以是保育保健方面的,可以是环境创设方面的,可以是营养膳食方面的,还可以是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教师可以是独立完成,可以是强强联手,可以是青蓝结对,可以是跨年级组合,还可以是相同兴趣特长等各种组合。小课题研究时间、成果、形式均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而定,研究成果可以是园本课程、调查报告、经验论文、教育案例、活动设计,也可以是实地环境、材料实物等,因题而异,不拘一格,是幼儿园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小课题“细”,益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所谓“细”,就是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需细之又细。发现问题需细心,问题转换为课题需细心,研究方案设计需细心,研究过程实践需细心,研究成果形成需细心,研究成果反思需细心。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细心”是幼儿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在实际研究中,教师要树立“小孩子大教育”“小课题真研究”的理念,对小问题进行细心梳理,将有意义的问题形成小课题;对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具体设想,确定研究步骤,预见可能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细心分析利弊得失,细心收集活动资料,细心撰写文本资料等。小课题研究是规范幼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得力抓手,它发展了教师专业水平自主提升的思维,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研究”。

幼儿教育科研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得到重视,但却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社会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体会到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幼儿将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幼儿素质的提高,首先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首,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热爱、关注幼儿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慰、支持、信任、奖励、赞扬等等,教师的热爱关注给予孩子信心和希望,使孩子倍感温暖、愉快。如:给胆小的幼儿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表现能力,给调皮孩子多一些耐心的交谈,或一个轻轻的抚摸和拥抱,或经常为他竖起大拇指,多肯定他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会让调皮的孩子从心里产生自信心,促使他力改不足,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但能使孩子倍感老师的关爱,会让孩子更加喜爱教师,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使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也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信任幼儿只有尊重、信任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作为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幼儿聪颖,有的幼儿较迟钝;有的幼儿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幼儿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每位幼儿都存在先天不同的素质,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及生活环境,教师应了解孩子差异产生的根源,对孩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适当的空间,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和其家长多交流,家园配合对其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对不同的幼儿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促使孩子身心协调地发展。

一、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促进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从幼儿园教育事业和发展历程来看,关于人脑的研究,关于儿童身的发展方面的研究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研究。如:本园教师结合自身结合本班幼儿来进行科学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从而使本园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更使教师逐渐在幼儿园科研占据重要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朝着多元化、综合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幼儿园教育的教育科研则大多是从实践出发的,比较容易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教师素质提高,从事教育研究的幼儿园教师会越来越多,这些研究者遍布全国各地,进而形成强大的研究人群,这就必然会促使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二、促进幼儿园自身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然而时代在进步,现有的理论已远远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理论具有抽象性,它也不可能给出现实生活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另外,幼儿园教育理论本身的不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不完善就是一例,而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东西部差距较大。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的幼教科研必须更多地面对实践,直接为幼儿园的发展服务。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家长、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个幼儿园都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往,教师往往习惯于模仿笔从众。如有一段时间,主题综合教育在全国颇有影响,于是各地的公开课、示范课几乎全都上成了主题综合课,也不管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和教育设施能否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严重脱离幼儿园的实际、脱离当地的实际。如果幼儿园有自己的科研队伍,能从实际出发,从幼儿园的园情出生,设计出符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切实解决业已存在的问题,幼儿园自身的水平必须会随之提高。三、提高幼儿园教师自身的素质21世纪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更高。时代要求教师成为学者和专家、成为研究提高,许多人已拥有大学本科或专科文凭,但是由于幼儿教育理论一度滞后,在教师们的教学技能普遍较高的情况下,教育思想却普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外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园师资培训也有很大的影响。普遍注重理论的灌输,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则普遍忽视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些因素造成我国幼儿园教师在科研活动能力方面的先天不足。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可以加深对教师教育思想的认识,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甚至修正某些不正确的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四、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表现在整体和个别两个方面。所有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是幼儿园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的情况下,幼儿教育的质量必定会有所提高。教师从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本园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和难题,创造出适合本园情况的教学方案、教学模式,使所有的幼儿在现有的水平都有所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效率也就提高了。五、加强培训,转变观念传统教育中,教师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的一种角色定位,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改变传统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一个具有对教育活动有反思、分析、发现和实践的教育研究者。我们在管理中,注意引导教师运用《纲要》的新理念,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反思、讨论、分析保育和教学工作,同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依靠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不仅使保育和教学工作更科学性和合理化,也使教师们在反思中得到了不断成长。许多教师通过反思,能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像以往那样凭经验和直觉工作,能自觉地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孩子的不同发展。通过反思,教师不再需要管理者的检查和督促,而能自觉地做好各项工作,达到自我管理的良好效果。面向未来,21世纪同时也是面临挑战的世纪,人类将面对更为激烈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幼儿园教育研究应该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和竞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是每个幼儿园应有的策略,这样的幼儿教育研究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及意义。

宝鸡市金台区昌荣艺术幼儿园关注以研促教 蓄力成长———《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教师专业能力研培系列(二)03-24 阅读90  每一次学习就像一份精神粮食,不断滋养我们的思想,不断给予我们力量!  课题研究不仅对提升园所保教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既是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一种研修方式。 金台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窦颖老师就课题研究方面的内容做了详尽细致的讲解与分析,通过列举丰富的案例—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概念—如何选择恰当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中期评估—如何做好结题工作—成果推广等完整连贯课题研究的内容,让老师们获益匪浅,也为我园在今后课题研究方面指明方向。  教师们积极参与线上培训,认真做好培训笔记。  一页页工整的笔记表达了大家对幼教工作的热情与热爱。 “我们会时刻储备能量,以最完美的自己来迎接新的挑战。”  幼儿教师,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幼儿教师,一群充满爱心,乐学好学的人。虽然他们是平凡的,但更是高尚的;是温柔的,但更是坚强的;是纯真的,但更是智慧的。 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更新于 03-31

幼儿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得到重视,但却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社会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体会到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幼儿将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幼儿素质的提高,首先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首,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热爱、关注幼儿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慰、支持、信任、奖励、赞扬等等,教师的热爱关注给予孩子信心和希望,使孩子倍感温暖、愉快。如:给胆小的幼儿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表现能力,给调皮孩子多一些耐心的交谈,或一个轻轻的抚摸和拥抱,或经常为他竖起大拇指,多肯定他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会让调皮的孩子从心里产生自信心,促使他力改不足,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但能使孩子倍感老师的关爱,会让孩子更加喜爱教师,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使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也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信任幼儿只有尊重、信任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作为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幼儿聪颖,有的幼儿较迟钝;有的幼儿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幼儿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每位幼儿都存在先天不同的素质,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及生活环境,教师应了解孩子差异产生的根源,对孩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适当的空间,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和其家长多交流,家园配合对其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对不同的幼儿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促使孩子身心协调地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差距,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幼儿教育得到改革以来,各地方和政府都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包括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幼教人员的配备等,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很多幼儿都能在自己的社区或就近的一些幼儿园入学。但我国的幼儿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幼儿教育差距非常大。扩展资料:学前教育的原则可概括为: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而言的,是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反思、内省、探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具有“小、实、活、细”的特征,它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相契合,与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相接近,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现状相适应。笔者认为,在学前教育领域,以幼儿园为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小课题研究,切实可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小课题“小”,便于幼儿园入题研究所谓“小”,就是指研究范围小,周期一般为一年,研究人员一般为一至三人,研究内容一般只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展开,较为具体,可以是问题的某一点、某个细节,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要素、某种现象、某个案例等。在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居多,生活学习内容细碎,保育教育兼容,教师跟班时间较长,集中教研时间有限等特点,决定了以小见大开展小课题研究更为适宜。小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小团队共同确定,属于园本研究,且具有一定规范性。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组织幼儿生活活动、区域户外活动等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疑难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形成小课题,从而展开研究。例如,小班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研究、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研究等,这些来源于日常教育实践的小问题,便于一线教师入题研究,是贴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草根研究”。小课题“实”,利于幼儿园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实”,就是指研究内容从实际工作出发,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实际。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在学前教科研领域,多数幼儿园承担过不少大课题研究,但行政需求突出,功利色彩浓厚,通常是极少数的领导或具备职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参与工作,服务于单位形象和晋级晋职。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课题研究该怎么做,感觉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讲,课题研究也就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所以,不受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的面向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在幼儿园有更为适宜的环境和土壤。对于幼儿教师来讲,小课题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能引领教师直接奔入教育教学“反思与实践”的层面,能使幼儿教师真正参与到课题的实践中,体会到做小课题研究对解决问题的促进以及带给自身职业生涯的成就感。对于幼儿园来讲,小课题研究解决的是日常保教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的载体,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气研究”。小课题“活”,易于幼儿园操作实施所谓“活”,就是指小课题选题自由灵活,人员组合自定,时间可长可短,成果形式多元,可行性强,容易见效,更方便操作实施。幼儿园开展小课题研究,选题由研究教师自主拟定,选题范围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可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可以是保育保健方面的,可以是环境创设方面的,可以是营养膳食方面的,还可以是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教师可以是独立完成,可以是强强联手,可以是青蓝结对,可以是跨年级组合,还可以是相同兴趣特长等各种组合。小课题研究时间、成果、形式均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而定,研究成果可以是园本课程、调查报告、经验论文、教育案例、活动设计,也可以是实地环境、材料实物等,因题而异,不拘一格,是幼儿园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小课题“细”,益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所谓“细”,就是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需细之又细。发现问题需细心,问题转换为课题需细心,研究方案设计需细心,研究过程实践需细心,研究成果形成需细心,研究成果反思需细心。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细心”是幼儿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在实际研究中,教师要树立“小孩子大教育”“小课题真研究”的理念,对小问题进行细心梳理,将有意义的问题形成小课题;对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具体设想,确定研究步骤,预见可能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细心分析利弊得失,细心收集活动资料,细心撰写文本资料等。小课题研究是规范幼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得力抓手,它发展了教师专业水平自主提升的思维,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研究”。

幼儿教育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学前教育的意义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社会、对集体、对别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激发幼儿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创造的强烈愿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发展幼儿的美感。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价值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和认知的发展。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成爱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前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等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接受了适宜社会性教育的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这一教育方案的儿童。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儿童形成消极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研究发现,2—3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3~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期内,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而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干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已成为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家庭又是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幼儿都连接着一个或几个家庭,因此学前教育牵动了全社会,在许多国家成为政府关心国民的窗口。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得到重视,但却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社会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体会到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幼儿将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幼儿素质的提高,首先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首,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热爱、关注幼儿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慰、支持、信任、奖励、赞扬等等,教师的热爱关注给予孩子信心和希望,使孩子倍感温暖、愉快。如:给胆小的幼儿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表现能力,给调皮孩子多一些耐心的交谈,或一个轻轻的抚摸和拥抱,或经常为他竖起大拇指,多肯定他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会让调皮的孩子从心里产生自信心,促使他力改不足,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但能使孩子倍感老师的关爱,会让孩子更加喜爱教师,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使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也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信任幼儿只有尊重、信任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作为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幼儿聪颖,有的幼儿较迟钝;有的幼儿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幼儿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每位幼儿都存在先天不同的素质,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及生活环境,教师应了解孩子差异产生的根源,对孩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适当的空间,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和其家长多交流,家园配合对其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对不同的幼儿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促使孩子身心协调地发展。

写作思路:首先描写社会和时代发展对心理学的影响,以心理学为主题,突出重要性,进行心理描写,结合个人感悟。正文:社会和时代发展都需要心理学知识的释导。因为社会关系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逐渐使得社会越来浮躁和复杂。加上不确定因素和职场压力的骤增。人的心理和意识需要提升以面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烦躁。真正的心理学就像所有科学一样,遵循科学的标准,做双盲实验、有证伪性、能够被重复验证。这也是科学心理学与伪心理学的分水岭。对于一件事,政治学家会从政治角度分析,经济学家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而心理学家会从自己的理论库里找到分析的角度。或许这也能让心理学对大众产生更有力的影响——使人们能够从某个理论出发看待问题,而不是死记、搬套某些具体研究成果。心理学的意义主要就是对社会稳定性和群体的合理契约关系正常的生存心理。避免让一些特殊群体或特殊心理被特殊对待,防止危害社会的特定行为或事件出现。

婴儿心理学研究可以从,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例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人生基础教育的幼儿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家长以前只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逐渐向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然而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出路,是目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并去探索的一个课题。下面就让我来浅谈一下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到现在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心理需求的转变,这也无形中对幼儿健康心理形成了细致化的指标。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现在人的健康指标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行为适应方面的健康。因此作为幼教工作者,已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保教工作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究竟什么才是幼儿心里健康的指标呢?幼儿心理健康表现我们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得知。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这一系列的幼儿心理健康指标都反映了幼儿心理健康最基本描述。在幼儿生命成长过程中,作为幼教工作者每一个心理教育环节都能影响幼儿终身。因为,幼儿阶段,是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许多心理品质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是培养他们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长成大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强者。健康的幼儿心理是每个家长所期盼的,但现实的情况却令人不容乐观。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网络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找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子中,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的影响因子较高的两个因素体现在:学习问题及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阳泉市3—5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报告;与1978年常模数据比较,当前幼儿的学习问题、心神障碍两个因子上高于1978年常模组,可以看到以30年前的眼光看今天的幼儿具有更大的困扰,他们或许不像我们成人想象的幸福。虽然我们调查的重点在于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并不探究幼儿存在的行为问题的产生原因,我们仍然假设幼儿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及幼儿园教育中或多或少违背幼儿心理规律,导致幼儿心理负担加重有关。]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见,幼儿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无论是从学习环境还是家庭环境中,都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幼儿的心理发展。我们需要正是幼儿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自身角度出发,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做出改变,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正确引导作用。也可以看见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那么好。这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为有一位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就有可能是未来有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少年和青年!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有遗传、家庭、社会等,而作为主导因素的家庭因素,仍旧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而作为人类教育的起头幼儿教育,则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家园”(家庭和幼儿园)共育体系来帮助幼儿建立健全的心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争吵、分居、离婚、再婚、父母一方的缺失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幼儿的心灵遭受创伤,精神发生偏移,甚至危害终生。在众多的家庭变故中,离婚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意味着亲情的崩溃,被迫与父亲或母亲的分离,使孩子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重创。很多幼儿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改变。有的变得孤僻、忧郁、退缩;有的变得敏感、多疑、猜忌;有的变得粗暴、烦躁,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性行为。幼儿长期受消极情绪情感的影响,将会产生心理疾病,因此,积极的引导和干预将必不可少。]针对有上述的家庭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处在不健全家庭的幼儿往往性格孤僻、自卑、敏感,因此在幼儿的心理教育上更要耐心细致,不能粗暴对待,更不能讽刺挖苦。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优点,唤醒和鼓舞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幼儿最大的学习潜能。让其全身心地投入,使心灵得到舒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促进其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童童是一位4岁的幼儿园小朋友,家里物质条件优越,但父母由于婚外情,已经离异。父母双方为弥补自己的过失,都对孩子过分的溺爱,生怕孩子心理再次受伤;这也使在性格上形成了“为我独尊”的心理,也对人产生了不信任感。童童在与同龄的孩子相处时,我行我素,爱抢别人的玩具,也有以暴力使人屈服于他的倾向。针对类似这种情况的幼儿心理发展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引导孩子,凡事都要用正常的语气来表达,不要用暴力来决解问题,要懂得用温柔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在孩子发生暴力行为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教育,并批评,并施予一定的惩罚,例如限制他的游戏权利等;等幼儿好好跟教师说话时并想要去需找正确解决办法时告诉幼儿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向同龄的小朋友分享玩具,而不是暴力。当幼儿学会了这个新的正确的方式与同龄幼儿沟通时,要及时奖励他,并鼓励她这种行为,这样就淡化了他“唯我独尊”的习惯,并能养成正确的幼儿交际行为习惯。扩展资料论文论著的六要素: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常规期刊的论文写作中一般都包含上述六要素,写作中注意不要遗漏。可以把框架放进去,然后逐步向内填充。注意写作时,首先有个大体的写作思路。然后把摘要的“目的”以及“方法”填充上,接着写作文章的“前言”,填充“一般资料”、“方法”、“评价标准指标”、“统计学方法”、“结果”。待稿件写作到结果后,再把摘要中的“结果”以及“结论”填充起来。最后进行讨论部分的撰写。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选题意义和价值

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1、有助于满足及发展幼儿的求知欲和科学兴趣。2、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智力等方面的发展。3、有助于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经验,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规划立项的大课题研究而言的,是教师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自查、反思、内省、探究的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具有“小、实、活、细”的特征,它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相契合,与当前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相接近,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现状相适应。笔者认为,在学前教育领域,以幼儿园为单位开展卓有成效的小课题研究,切实可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小课题“小”,便于幼儿园入题研究所谓“小”,就是指研究范围小,周期一般为一年,研究人员一般为一至三人,研究内容一般只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展开,较为具体,可以是问题的某一点、某个细节,也可以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某个要素、某种现象、某个案例等。在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环节居多,生活学习内容细碎,保育教育兼容,教师跟班时间较长,集中教研时间有限等特点,决定了以小见大开展小课题研究更为适宜。小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小团队共同确定,属于园本研究,且具有一定规范性。幼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组织幼儿生活活动、区域户外活动等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问题、疑难问题进行筛选梳理,形成小课题,从而展开研究。例如,小班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研究、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研究等,这些来源于日常教育实践的小问题,便于一线教师入题研究,是贴近幼儿园实际工作的“草根研究”。小课题“实”,利于幼儿园解决实际问题所谓“实”,就是指研究内容从实际工作出发,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实际。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在学前教科研领域,多数幼儿园承担过不少大课题研究,但行政需求突出,功利色彩浓厚,通常是极少数的领导或具备职级职称的骨干教师参与工作,服务于单位形象和晋级晋职。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课题研究该怎么做,感觉课题研究是少数人的事。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讲,课题研究也就成为“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所以,不受职务、职称、教龄等限制的面向全体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在幼儿园有更为适宜的环境和土壤。对于幼儿教师来讲,小课题低起点、低要求、低重心,能引领教师直接奔入教育教学“反思与实践”的层面,能使幼儿教师真正参与到课题的实践中,体会到做小课题研究对解决问题的促进以及带给自身职业生涯的成就感。对于幼儿园来讲,小课题研究解决的是日常保教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是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的载体,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气研究”。小课题“活”,易于幼儿园操作实施所谓“活”,就是指小课题选题自由灵活,人员组合自定,时间可长可短,成果形式多元,可行性强,容易见效,更方便操作实施。幼儿园开展小课题研究,选题由研究教师自主拟定,选题范围广泛,研究内容丰富,可以是教育教学方面的,可以是保育保健方面的,可以是环境创设方面的,可以是营养膳食方面的,还可以是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教师可以是独立完成,可以是强强联手,可以是青蓝结对,可以是跨年级组合,还可以是相同兴趣特长等各种组合。小课题研究时间、成果、形式均可根据课题研究内容而定,研究成果可以是园本课程、调查报告、经验论文、教育案例、活动设计,也可以是实地环境、材料实物等,因题而异,不拘一格,是幼儿园易接受、易操作、容易见效的“应用研究”。小课题“细”,益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所谓“细”,就是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需细之又细。发现问题需细心,问题转换为课题需细心,研究方案设计需细心,研究过程实践需细心,研究成果形成需细心,研究成果反思需细心。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细心”是幼儿教师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在实际研究中,教师要树立“小孩子大教育”“小课题真研究”的理念,对小问题进行细心梳理,将有意义的问题形成小课题;对小课题研究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具体设想,确定研究步骤,预见可能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细心分析利弊得失,细心收集活动资料,细心撰写文本资料等。小课题研究是规范幼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得力抓手,它发展了教师专业水平自主提升的思维,丰富了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研究”。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得到重视,但却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社会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体会到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幼儿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幼儿将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幼儿素质的提高,首先是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首,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热爱、关注幼儿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温暖、关怀、宽慰、支持、信任、奖励、赞扬等等,教师的热爱关注给予孩子信心和希望,使孩子倍感温暖、愉快。如:给胆小的幼儿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等待,多一些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及自我表现能力,给调皮孩子多一些耐心的交谈,或一个轻轻的抚摸和拥抱,或经常为他竖起大拇指,多肯定他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其不足,这样会让调皮的孩子从心里产生自信心,促使他力改不足,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但能使孩子倍感老师的关爱,会让孩子更加喜爱教师,良好的师幼关系可使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从而也增强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信任幼儿只有尊重、信任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作为教师首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如有的幼儿聪颖,有的幼儿较迟钝;有的幼儿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幼儿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每位幼儿都存在先天不同的素质,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及生活环境,教师应了解孩子差异产生的根源,对孩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适当的空间,多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同时和其家长多交流,家园配合对其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对不同的幼儿进行正确地分析、判断、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促使孩子身心协调地发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