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4-07-08 07:03:25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报告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可见,注重孝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也就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如清代学者李毓秀在其所著《弟子规》中曾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要求均是为了突出父母的绝对权威。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意思是说,孝子的事亲之道,主要是平时对父母态度应恭敬,不得懈怠,尽己之能侍奉父母并使其得到快乐。《礼记·曲礼》中也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即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受寒,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受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东汉时的黄香可以说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王应麟:《三字经》,《中国封建蒙学文化评述·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据说黄香9岁时,对父亲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因此他就被列为古代廿四孝之一,成了封建社会儿童学习的榜样。 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同时,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亦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当然,封建社会的“孝”从本质上说是“借正父子之论,“以严君臣之分。”突出父权的“孝”,旨在强化对皇权的“忠”,而且这种“忠”、“孝”是不问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这是我们应当批判的。 如果说孝是用以维系纵的家庭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悌则是用以强化横的家庭关系,居辅助地位。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据说东汉时大文学家孔融4岁时,就能把大的梨子让给兄长吃,而自取小的。这则“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屡被引用。 家庭教育中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三国时向朗曾告诫其子说:“贫非人患,惟和为贵。”“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向朗:《遗言诫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北齐教育家颜之推则明确指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0页。)如果兄弟阋墙,则子侄亦不相爱,当有外祸来临之时,还会有何人援手相助?《魏书·吐谷浑列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在病危时便把儿子们叫到面前,说道:“你们各人拿我一枝箭,在地上折断。”他的儿子都把箭折断了。随后他又对其母弟说:“你取19枝箭来,合在一起把它折断。”他的母弟怎么也折不断。阿豺便说:“你们明白吗?单独一枝箭容易折断,把多枝箭并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只有你们同心协力,然后国家才能够巩固。”这则故事正是寓意着兄弟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2、以美术的要素为纲,遵循幼儿美术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教育活动美术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形象,美术的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整体结合;② 目标有序;③适度新颖;④ 引导思考;⑤活动操作;⑥交往合作。 在长期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美术教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原有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比如,我们往往满足于儿童图画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鲜明,忽视美术形式的教育,甚至教法不得当,以临摹为手段,因而造成儿童画过早地步人“模式画”的局面。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构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儿童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对色彩性质和设计构思表现美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1)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 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始终是整个学前期儿童需要不断练习掌握的,我们指导较小的幼儿是从学习线条开始,从涂鸦开始,通过那些杂乱无序的线条,逐渐意识到线条的上、下、长、短,从而出现直线和有弧度的曲线,例如小班美术活动《毛线团》、《汽球》、(11-,鸡吃米》、《草地上的小羊》都是通过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线条的长度(长、短)以及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的,幼儿在练习中是无意识的,但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线条美的因素贯彻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去。 (2)对色彩性质的了解 色彩造型艺术是美术艺术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儿童对色彩反应是强烈的、敏感的,他们具有某些天赋能力,即使如此,对色彩性质的了解,还需教师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开展辨别不同色彩的艺术活动。 ①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先从认识红、黄、蓝开始。如我们设计的《生日蛋糕的烛光》一课题可让幼儿认识红色和黄色,《蓝色的天空和大海》一课题可让幼儿认识蓝色。 ② 对于黑、白、灰等无彩色的辨别。黑、白对于幼儿来说比较容易辨别,灰色的掌握一般放在大班后期,如:下雨时天色灰朦朦的,有时用灰色做底,色彩的效果会很好。 ③ 年龄较大的幼儿就应学会辨别冷色和暖色、深色和浅色等。如课题“暖烘烘的太阳”、幼儿会用黄、橙等暖色调,而“寒冷的冬天”则会选用绿、蓝等冷色调。 ④问色的认识。如花朵、蔬菜、水果几乎都渗透了充盈的色彩,像蕃茄、青椒、西瓜都具有鲜明而透明的颜色,就可以让幼儿认识和描绘。比如:我们的课题“色彩游戏”就是用“陀螺的填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问色的。 中班幼儿对颜色已有了基本的定位,我们的课题主要有“阳光下的肥皂泡”、“三棱镜的色彩”、“雨后的彩虹”、“黄昏的太阳”、“春天的花园里”、“拾落叶”、“大海和鱼”、“煎蛋”等等。 在幼JLH}期应充分利用儿童本能自发的感情冲动,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颜色、工具、纸张,训练他们使用工具的必要技能,让幼儿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表现潜力的机会。 这样的课题设计与实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实施中,实验班的儿童表现出了对各领域共同审美要素的敏感性、情感的丰富性,艺术活动空前地活跃,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他们在其它领域的学习中也表现出色,并能将审美法则及情感融于生活,使班级氛围温馨有序。 参考文献 [1]杨黎明;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危机与挑战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03期 [2]张建国!410005; 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探索 [J];学前教育研究; 2000年05期 [3]虞永平; 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 [J];学前教育研究; 2004年05期 [4]易晓明; 激活儿童缪斯本性的艺术教育 [J];幼儿教育; 2005年Z2期 [5]裘指挥; 来自瑞吉欧理念的思考——关系和谐中建构幼儿教育 [J];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Z1期 [6]张金梅; 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从瑞吉欧环境创设获得的启示 [J];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01期 [7]秦元东,唐淑; 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论陈鹤琴关于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思想 [J];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06期 [8]侯莉敏; 浅论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J];学前教育研究; 2006年01期

物流管理专业学前教育感受 通过这几天的学前教育的学习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其次,我明白了物流管理的目的: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再次,我学习到了物流五要素(FiveElementsof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然后,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最后,认识到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求采纳

何为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50年代它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向将“行动”和“研究”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行动”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讨。“行动”和“研究”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以说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行动”与“研究”处于分离状态。许多教育研究者选择课题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教技术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还要将研究的“成果”推广普及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结果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此难以接受。而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事实上他们可以给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课题。因此,让他们参加到教育研究中来,使他们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效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教育研究者不是作为一个权威的指导者,应该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与一线教师互相协作进行研究,承担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克服以研究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⒈研究的目的——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⒉研究的情境——当事人实践工作情境 ⒊研究的主体——实践工作者 ⒋研究的应用者——行动研究者 ⒌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⒍问题的解决——立即应用性 ⒎结果的推论——情境特定性 ⒏研究的效益——解决问题与促发个人专业成长 ⒐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⒑研究的方法——兼用量与质方法,偏向质性研究 综合上述,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⒈为行动而研究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⒉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做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验就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三)行动研究的模式许多学者曾对行动研究下不同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作了阐述,同时还提出许多行动研究操作模式,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有影响的操作模式:⒈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勒温是行动研究一位重要的先驱,他不仅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和方法,还提出行动研究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的概念,并建立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后来,进一步把反思后重新修改计划作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从而把螺旋循环模式作了修正。⒉埃伯特 (DEbbutt ,1985) 行动研究模式它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步骤:(1)一般概念的形成,包括问提的形成、问题原因的诊断、问题情境脉络的分析等。(2)考察阶段,即资料收集阶段,需要对资料收集作出计划,采用哪种方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由哪些人负责此项工作。(3)拟订整体计划,即拟定有效的行动方案,此方案会根据评价结果,适当加以调整。(4)采取行动,即把方案付之实施。(5)行动监控与自我评鉴方案实施的结果,如果依据原先概念无法获得答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应该修正概念,亦即重新分析问题、重新诊断原因、重新收集资料、重新计划,重新行动。(6)修正概念、重新探测、重新计划,重新行动。 ⒊麦柯南 ( McKernan )行动研究模式 这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模式指出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应包含几个行动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有: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作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需要研究的问题。 ⒌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 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是以勒温的螺旋循环模式作基础,是目前行动研究广泛采用的操作模式。这个模式也是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但德金把这四个环节内容结合教育实际,并用实际例子说明,使模式内容更形象化具体化。 (四)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尽管行动研究有多种模式,在实施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的操作过程方面,它的一些基本思想是共同的。这些思想包括:行动研究的起点应该是对问题的界定与分析;行动研究应该包含有对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并在这种评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本节以德金(Deak行动研究模式为基础讨论行动研究四个基本环节的作用和内容。 ⒈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也是理智的工作过程的第一环节。“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第一,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第二,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第四,众多的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有所改进?第六,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随着对问题的认识需要逐渐加深,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矛盾、条件,又要把始料不及、未曾认识、在行动中才发现的各种情况、因素容纳进去。从这一意义上讲,计划是暂时的,允许修改的。 行动研究进度安排表 阶段起止日期主要任务观察评价 完成总体计划 第一行动步骤 评价 修改总体计划评价 第二行动计划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在行动中,要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包括认识的改进和行动所在环境的改进。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行动”包括:(1)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2)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在教育研究中,家长与社会人士和学生均可作为合作的对象。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实施到位。(3)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它是灵活的、能动的。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在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包括:(1)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因此,行动研究中经常源于航海和军事勘察的“三角观测法”。(2)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由于社会活动,其是教育活动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能全部控制,因此,观察在行动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在行动研究中,观察是反思、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观察系统、全面和客观,行动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有效技术。 观察的内容有:第一,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第二,行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的实施,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排除等等。第三,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的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这些材料对于效果分析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必须追求观察的科学性,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观察技术和数据、资料,采集分析技术,实况详录与工作时间取样、事件取样,日记描述与轶事记录、清单法,行动检核记录与行为编码记录,直接观察与间接性的调查访问测验,文字描写与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等等。为了保证观察的客观性,要让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局外人与当事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行动的全过程。 反思 “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这一环节包括:(1)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过程和结果,构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2)评价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3)写出研究报告。行动研究的报告有自己的特色,允许采取很多种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不同的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 近年来,行动研究的操作过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基本设想的游移交更,即研究人员不仅可以依据逐步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修改总体计划,而且更可以更改研究的课题。另外,现在的行动研究更强调对行动全过程的监督,注重系统的反馈和开放性。目前,行动研究的文本已经超出了科学与文学的界限,正向正统的科学研究说话体系挑战。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报告总结

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与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对美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现状,研究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1)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做出一件有趣的玩具便完成了任务,把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正确描写和表演能力上,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重要任务;其二,把美术作为实施德育、智育的手段,作为完成某一中心任务的从属部分,没有本身的独立体系。殊不知美术教育本身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领域,它的任务是既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又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习用美的眼光来把握世界。 (2)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和图片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于是儿童作品中的模式化倾向非常突出,无论在一个幼儿园里、一个班级里,甚至在儿童作品展览上,从花花绿绿的各式各样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带有模式化的人物、动物形象。固然,学龄前儿童从自我中心转化到以客体意识为主的过程中,概念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家长在这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依靠学前儿童自身的能力和自发性发现是很难有“好”的作品出现的,为了“早出成果”,教师往往采取简单的临摹方式,用孩子的手,画出成人期望的画,不断地临摹,造成儿童思想僵化,失去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社会上充斥于市场的儿童图书、练习册、电视中的动画片又为儿童提供了绘画范例,于是,大量的儿童失去了他原有的稚拙天性,有些儿童画在成人的加工下,故作“天真”,仍然会令人感到失去了真正的童趣。 (3)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在美术教育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作为标准模式,给儿童临摹学习,让其画出各种形状。教师是美术活动的中心,教师提供的形象是孩子们的典范,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没有“自我”和“感觉”。教师为了寻找大量的模式给孩子临摹,于是“简笔画”应运而生,它的影响几乎席卷全国,为灌输法大开方便大门。现在,关于“简笔画”的功过,还在热烈争辨之中。我们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观,希望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用简笔画提供的种种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从表面上看,孩子的画面内容丰富。但是,孩子们学得被动了,画出来的画就模式化了,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和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 二、我们对学前美术教育改革的思考 结合我国当今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同时也对美术教育进行了全面革新,现概括如下: 1、以培养深层次的审美心理结构为中心 美术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儿童的审美心理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客体和探究刺激。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审美感官,在遗传获得和以往实践中形成的原先的心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同化作用,形成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关系,融人新的艺术对象,丰富了原有的心理结构,或者在新旧信息相互比较、分析、综合中发生顺应作用,充实、改组和重构原有的心理机构,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审美心理结构以系统结构的方式内化,沉淀于人的心理构成审美心理的整体结构系统。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整体的系统的审美感知,形成完整的心理结构。美术实践使儿童产生了审美的需要,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个性,只有长期的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和审美环境才能使一个普通的人建构和发展较为完善的个体审美心理结构,变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美术教育就是塑造个体审美、创美的个性教育。 (1)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幼儿的审美感和特点: 一是直觉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特征在于对感性经验的全面依赖。在他们的心目中的事物就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那个样子。 二是整体性。幼儿对事物的感知是从笼统到分化。幼儿的视、知觉一开始把握的材料,是对事物整体的粗略的结构,先认识树,再进一步认识它是由树干、树枝、树叶构成的整体。 三是同一性。幼儿常常拟人化地观看世界,把外部的一切都看成和自己一样具有生命力,认为自己感受到的东西,物也一样能感受到。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具有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审美器官的灵敏度、活跃性和统摄力,激活幼儿对生命特有形式的感受能力。例如:我们见到火光就会有温暖、热烈的感觉,见到月光,就会产生安静、温柔的感觉。儿童知觉能力比成人强,这是因为他们不受理性思维的干扰。再如,一个圆形,儿童会说:“这是太阳”、“这是扣子”,而成人可能会凝视它,注意它的弯曲弧度,非规则性等。由此,我们推论儿童与艺术家更有相似之处。他们表现的足根据他内心的流动的感受中获得的线条、形状和韵律。 依据上述分析,在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应更加重视引导儿童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象世界,利用审美直觉,强化儿童对事物包含力的式样的感知。例如:我们组织的线条练习课题“小雨和大雨”,不仅仅要求儿童画出雨线,更重要的是体验下大雨时,黑压压的感觉。启发孩子们将这种不同力度的体验用或粗或细的线条、轻和重的色彩表现出来。 (2)培养丰富的审美情感 在美术活动中,只有渗入大量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儿童画从自然表现步人艺术表现,强烈的情感体验是引发儿童灵感的动力。因为审美愉悦产生于生命的自我表现,在生命的体验过程中发生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要充满活力,带有适中程度的紧张以获得生命的动态平衡。利用主客体的对立、矛盾,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如“运动和静止、勇敢和懦弱、快乐和悲伤”等差异明显的矛盾,使幼儿在完全相反的精神状态下,出于无意识的冲动,唤起情感和美感。如课题“打针”,儿童都有亲身体验,打针时既要表现出勇敢地面对现实,又有止不住的疼痛,儿童在画面上表现的那种哭笑不得、惶恐的表情,正是他内心的写照。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利用快乐与悲哀、胜利与失败、勇敢与懦弱等儿童内 IL,抗争引起强烈的美感体验。 (3)发掘与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潜力 儿童具有表现形象的潜在能力,由于他们年龄小,认识不完整,常常会毫不费力地把局部的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事物杂乱地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非现实的、怪异的现象。他们依靠直觉、瞬问的和真心地感觉表现事物,因而比成人更能接近意象隐喻。1岁半的孩子会把“小雨”和“面条”联系在一起。3岁的孩子能在无意的色彩涂鸦时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能在观察了煎蛋的全过程后,用成人意想不到的紫色、橙色、蓝色和深色的渐变,画出一幅奇妙而生动的作品。这种偶然性的成功意味着低幼儿童对色彩象征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范文)光阴如箭,岁月如梭,急匆匆地走过两年半年轮,即将网络本科学习毕业的我,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分明。 自从被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录取后,充满信心的我即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网络学习中。学习期间,我按时观看教学视频,勤做笔记,按时完成作业,并且时常复习与巩固。在单位工作期间,我一边认真备课,一边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相联系,把网络学习时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通过两年半的本科学习,本人在思想认识、业务认识、专业技能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现概括如下: (一)思想认识:本人在本科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了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特别是对学院开设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本人明白了,合格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乐观上进的心态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二)业务认识: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的授课老师业务精湛,教学认真、负责,使本人在网络学习期间收获颇多,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使本人的业务大大提升,本人把所学理论运用到教学和教育实践中,效果相当不错。 (三)专业技能:本人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校我们学习了不光《教育学》、《心理学》,还有《幼儿卫生与营养学》、《家庭教育学》等,通过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也学会了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短暂的两年半的学习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重温了快乐的大学生活,提高了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更加坚定自己的追求,我将充分挖掘人生价值,发挥个人潜力,有效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服务于社会。

-html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科学教育以丰富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健康、自主学习行为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观察中产生疑问,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源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就会去观察、去探索它的原因。比如春天的草坪,在散步时孩子们对它就充满无穷的兴趣,从枯黄一片到生机盎然、绿意盈盈这一段时间,孩子们进行了观察,并产生许多的疑问。如孩子们发现石块四周的小草开始长出了嫩芽,可中间的草坪却还是光秃秃的一片,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边上的小草水喝多了!”有的说:“边上的草坪太阳晒得多!”有的说:“不对,不对,因为中间的草坪常常被我们踩,小草钻不出来,所以还没有发芽。”又如雨后的草坪,突然发现了许多细小的泥土,幼儿对此又充满了好奇,展开了又一次的争论,一部分幼儿说,“我知道为什么这样?因为下雨,泥土里的水份变湿了,所以蚯蚓要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又有一部分幼儿说:“那是蚯蚓的大便。”到底是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回去自己寻找答案。果然,第二天,天天第一个来告诉我,他找到了答案,是从网上查到的。接着有许多的幼儿都来告诉我答案,而这些答案中包括了蚯蚓其他方面的知识,我知道,虽然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却是不一致的,也正是一次次的质疑,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中,幼儿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同时促进了观察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幼儿探索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探索活动中要经常给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一想”等鼓励语言,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如探索活动“好玩的磁铁”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许多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分一分,试一试,玩一玩,发现磁铁的奥秘,再让幼儿在活动室中去找一找磁铁能吸住的东西,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床底下的螺丝,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桌子的脚等等。幼儿在相互玩磁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两块磁铁被牢牢地吸在一起,还发现一块磁铁能推着另一块磁铁往前走,面对孩子的种种发现,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情绪愉快,没有压力,通过动手动脑,他们发现了磁铁的相吸和相斥,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三、鼓励幼儿讨论和交流,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语言是思维的拐杖”离开语言的思维是虚幻无力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是一种催化剂,教师要及时的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怎样使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各种让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方法,但是有一种方法幼儿运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实验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那就是把鸡蛋放在瓶子里,再在鸡蛋外面包上海绵,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呢?于是我就组织幼儿探讨交流,再次探索,他们发现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多了鸡蛋掉下来就不破。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少了,那鸡蛋落下来就会破。在一次次的争论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探索和发现,“倾听”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为我们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依据,也为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提供了保证。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激发幼儿探索的激情,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开展多种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幼儿通过思考问题,本身就是一种保贵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开展了“小问号”“发现天天报”“每周一问”等形式的活动。促使幼儿对社会和自然事物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幼儿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答案,或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回家和父母共同查找各种资料等探索活动。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结果或查到的答案大胆的表达出来。如饲养角里养了两只小鸭,孩子们就提出:“那我们喂什么东西给小鸭吃呢?”幼儿对小鸭爱吃的食物,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了许多小鸭爱吃的食物。有青菜、水、饼干、蚯蚓、虫子、小鱼、米、饭等。再让幼儿把猜测的记录下来。第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食物,于是孩子们进行了大量的观察、探索、记录。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观察,知道了小鸭爱吃的食物。   事实上探索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学习上的最佳状态,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摘要:幼儿教育旨在提升幼儿德、智、体、美等全面素养的同时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以及思想基础,但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干扰之下,部分幼儿园以及家长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时丧失了初心,让幼儿在被动状态下接受了超纲的“小学化”知识以及行为要求,使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威胁。  关键词: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表现;对策  一、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表现  (一)所学内容小学化  现在不少幼儿在大班甚至中班就已经开始学习汉字拼音的声韵母或是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更为深入的内容。这些本该是小学阶段才要求掌握的知识过早地出现在幼儿面前给幼儿增加了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二)作业小学化  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本来应该以游戏为主,但是由于部分幼儿园错误的办园理念,导致幼儿不仅在园学习的知识小学化,回家后更是有书面作业要完成。这些作业多是抄写拼音汉字、做算术题等,剥夺了幼儿在家进行其他活动的时间。  (三)在园行为要求小学化  幼儿有着活泼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且不喜欢被约束。但是幼儿教师为了让幼儿学会偏向小学化的知识,常在教学活动中以命令式的口吻强制性地要求幼儿认真听讲,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幼儿,使幼儿的天性得不到释放。  二、幼儿教育被小学教育同化的原因  (一)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社会经济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助推下有了迅猛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家长期盼子女长大后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因此极力为子女争取赢在起跑线上的资本,希望子女在幼儿阶段就学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为幼儿教育小学化创造了条件。  (二)早教机构间不恰当的竞争方式  随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教育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事业也出现利好局面。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早教机构为了纳入更多的生源,不断地迎合家长,满足家长对幼儿知识掌握的要求,推动了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对策  (一)端正教育态度,尊重幼儿成长规律  幼儿教育之所以会被小学教育同化,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人的“态度”上。一些幼儿园和家长在追求高质量的过程中过于盲目,错误地将幼儿知识储备量和教育成效画上了等号,忽视了幼儿的年龄与心智成长的实际情况。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以及幼儿教师的管理单位,必须要重视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宣传工作。幼儿园应该明确创园理念、端正办园态度,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加大对幼儿教育的宣传工作,发挥环境的影响作用,采取外部干预的办法将端正的幼儿教育态度传递给教师和家长,让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由于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思维模式已经被固化,因此宣传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巧妙地进行。园区管理者可以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养成作为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之一,弱化幼儿知识学习效果的考评地位,卸下教师心中的教学包袱,让教师能够在一日常规中大胆为幼儿制造更多的活动机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提升教师的活动开展能力,实现幼儿教育专业化  幼儿教育活动实施的主体是幼儿教师,因此教师的思想素质以及活动开展能力对幼儿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虽然近几年高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学前教育人才,但对于整个幼儿教育行业而言仍旧是杯水车薪,幼儿教育正处在师资力量和幼儿素质能力提升发展不平衡的尴尬阶段。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有些幼儿园在聘用教师的过程中缺乏严谨的招聘程序,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较低。这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使他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清晰的认知,在活动中无法辨别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使幼儿的教育活动显现出更多的小学教育特征。因此幼儿园要将幼儿教师能力提升学习常态化,多为教师提供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够“走出去”,接触更多的活动开展方法,使教师具备优化活动设计的能力。教师本身也要有意识地多阅读和幼儿教育相关的书籍,提升教学素养,为幼儿的科学教育奠定基础。  (三)完善幼小衔接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教育为小学教学铺垫了基础,是幼儿更好适应高学段学习的必要经历。完善幼小衔接工作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是幼小衔接并不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融人小学化的规范和内容,而是对幼儿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让幼儿具备小学学习的能力,减少幼儿过渡到小学的困难程度,让幼儿在保持身心愉悦的基础上主动融人小学生活,继续快乐健康地学习成长。  四、结论  总而言之,教育是良心事业,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幼儿教师都不能在幼儿教育中揠苗助长,要始终将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最高利益,在教育活动中要尽力规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还幼儿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淑静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2]杨艳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基础教育论坛,2015(33)  毕业论文范文来源于学术堂,希望对你的写作能提供帮助。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实践报告2000字

-html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讲过:“科学的方法与知识的积累,具有相当的甚至更大的意义”。幼儿科学教育以丰富幼儿科学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从小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为出发点,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健康、自主学习行为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的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一、观察中产生疑问,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兴趣的源动力,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就会去观察、去探索它的原因。比如春天的草坪,在散步时孩子们对它就充满无穷的兴趣,从枯黄一片到生机盎然、绿意盈盈这一段时间,孩子们进行了观察,并产生许多的疑问。如孩子们发现石块四周的小草开始长出了嫩芽,可中间的草坪却还是光秃秃的一片,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边上的小草水喝多了!”有的说:“边上的草坪太阳晒得多!”有的说:“不对,不对,因为中间的草坪常常被我们踩,小草钻不出来,所以还没有发芽。”又如雨后的草坪,突然发现了许多细小的泥土,幼儿对此又充满了好奇,展开了又一次的争论,一部分幼儿说,“我知道为什么这样?因为下雨,泥土里的水份变湿了,所以蚯蚓要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又有一部分幼儿说:“那是蚯蚓的大便。”到底是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是让他们回去自己寻找答案。果然,第二天,天天第一个来告诉我,他找到了答案,是从网上查到的。接着有许多的幼儿都来告诉我答案,而这些答案中包括了蚯蚓其他方面的知识,我知道,虽然他们的答案是一致的,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却是不一致的,也正是一次次的质疑,主动探索、思考、解决问题中,幼儿获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同时促进了观察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   二、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促进幼儿探索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在幼儿阶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很脆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探索活动中要经常给幼儿“你试试看”“你能行”“大胆想一想”等鼓励语言,多表明肯定、鼓励、接纳、欣赏的态度,为幼儿营造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如探索活动“好玩的磁铁”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许多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分一分,试一试,玩一玩,发现磁铁的奥秘,再让幼儿在活动室中去找一找磁铁能吸住的东西,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床底下的螺丝,有的发现磁铁能吸住桌子的脚等等。幼儿在相互玩磁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两块磁铁被牢牢地吸在一起,还发现一块磁铁能推着另一块磁铁往前走,面对孩子的种种发现,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情绪愉快,没有压力,通过动手动脑,他们发现了磁铁的相吸和相斥,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幼儿不断的探索能力。   三、鼓励幼儿讨论和交流,培养幼儿探索的意识   “语言是思维的拐杖”离开语言的思维是虚幻无力的。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在探索过程中,语言伴随动作同步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争论有时是一种催化剂,教师要及时的捕捉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进行猜想和解释,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验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怎样使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活动中,幼儿发现了各种让鸡蛋落下来不破的方法,但是有一种方法幼儿运用的材料是相同的,实验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那就是把鸡蛋放在瓶子里,再在鸡蛋外面包上海绵,为什么同样的材料会有不同的实验结果呢?于是我就组织幼儿探讨交流,再次探索,他们发现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多了鸡蛋掉下来就不破。鸡蛋外面包的海绵少了,那鸡蛋落下来就会破。在一次次的争论中孩子们也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探索和发现,“倾听”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为我们及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依据,也为更好的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提供了保证。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激发幼儿探索的激情,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开展多种适合幼儿探索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使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幼儿通过思考问题,本身就是一种保贵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开展了“小问号”“发现天天报”“每周一问”等形式的活动。促使幼儿对社会和自然事物能注意观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幼儿提出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答案,或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回家和父母共同查找各种资料等探索活动。让幼儿把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结果或查到的答案大胆的表达出来。如饲养角里养了两只小鸭,孩子们就提出:“那我们喂什么东西给小鸭吃呢?”幼儿对小鸭爱吃的食物,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猜想了许多小鸭爱吃的食物。有青菜、水、饼干、蚯蚓、虫子、小鱼、米、饭等。再让幼儿把猜测的记录下来。第二天,许多孩子都带来食物,于是孩子们进行了大量的观察、探索、记录。通过一次次的实践观察,知道了小鸭爱吃的食物。   事实上探索本身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学习上的最佳状态,教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索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2000字实践报告

考试,我们是弱势群体,他们说什么就什么。这个社会就这样。所以,我们也不要想不开。明年,我们再来过。祝你成功!

你报的 什么 专业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实践)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可见,注重孝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培养幼儿的孝悌观念,也就成为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如清代学者李毓秀在其所著《弟子规》中曾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这些要求均是为了突出父母的绝对权威。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意思是说,孝子的事亲之道,主要是平时对父母态度应恭敬,不得懈怠,尽己之能侍奉父母并使其得到快乐。《礼记·曲礼》中也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即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受寒,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受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东汉时的黄香可以说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香九龄,能温席。”(王应麟:《三字经》,《中国封建蒙学文化评述·附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据说黄香9岁时,对父亲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因此他就被列为古代廿四孝之一,成了封建社会儿童学习的榜样。 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孝顺双亲的品德,是我国古代尊老孝亲传统道德意识的体现,同时,以此作为儿童道德意识形成的起步,亦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当然,封建社会的“孝”从本质上说是“借正父子之论,“以严君臣之分。”突出父权的“孝”,旨在强化对皇权的“忠”,而且这种“忠”、“孝”是不问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这是我们应当批判的。 如果说孝是用以维系纵的家庭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悌则是用以强化横的家庭关系,居辅助地位。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据说东汉时大文学家孔融4岁时,就能把大的梨子让给兄长吃,而自取小的。这则“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屡被引用。 家庭教育中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三国时向朗曾告诫其子说:“贫非人患,惟和为贵。”“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向朗:《遗言诫子》,《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北齐教育家颜之推则明确指出:“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40页。)如果兄弟阋墙,则子侄亦不相爱,当有外祸来临之时,还会有何人援手相助?《魏书·吐谷浑列传》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他在病危时便把儿子们叫到面前,说道:“你们各人拿我一枝箭,在地上折断。”他的儿子都把箭折断了。随后他又对其母弟说:“你取19枝箭来,合在一起把它折断。”他的母弟怎么也折不断。阿豺便说:“你们明白吗?单独一枝箭容易折断,把多枝箭并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只有你们同心协力,然后国家才能够巩固。”这则故事正是寓意着兄弟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职业教育你有没有看过?

何为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一种研究类型,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50年代它被应用于教育研究之中,70年代以来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欢迎,目前,也已成为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式。(一)行动研究的基本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向将“行动”和“研究”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行动”即实际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实际工作和实践活动;“研究”主要指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学者专家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科学的探讨。“行动”和“研究”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用以说不同的人从事不同性质的活动。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长期以来“行动”与“研究”处于分离状态。许多教育研究者选择课题的内容严重脱离了教技术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还要将研究的“成果”推广普及到教育实际工作中去,结果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对此难以接受。而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事实上他们可以给教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取之不尽的研究课题。因此,让他们参加到教育研究中来,使他们成为自己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有效的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教育研究者不是作为一个权威的指导者,应该深入到教育第一线,与一线教师互相协作进行研究,承担起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克服以研究假设为研究出发点的缺陷。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⒈研究的目的——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⒉研究的情境——当事人实践工作情境 ⒊研究的主体——实践工作者 ⒋研究的应用者——行动研究者 ⒌研究的过程——重视协同合作 ⒍问题的解决——立即应用性 ⒎结果的推论——情境特定性 ⒏研究的效益——解决问题与促发个人专业成长 ⒐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自我反思、自我教育 ⒑研究的方法——兼用量与质方法,偏向质性研究 综合上述,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归纳为三项主要特征: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由行动者研究(research by actors)。⒈为行动而研究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所处的情境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⒉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做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验就过程,即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⒊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三)行动研究的模式许多学者曾对行动研究下不同的定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作了阐述,同时还提出许多行动研究操作模式,下面介绍其中几种有影响的操作模式:⒈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勒温是行动研究一位重要的先驱,他不仅首先提出行动研究这个名词和方法,还提出行动研究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的概念,并建立行动研究螺旋循环操作模式。后来,进一步把反思后重新修改计划作为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从而把螺旋循环模式作了修正。⒉埃伯特 (DEbbutt ,1985) 行动研究模式它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步骤:(1)一般概念的形成,包括问提的形成、问题原因的诊断、问题情境脉络的分析等。(2)考察阶段,即资料收集阶段,需要对资料收集作出计划,采用哪种方法收集资料?收集哪些资料?由哪些人负责此项工作。(3)拟订整体计划,即拟定有效的行动方案,此方案会根据评价结果,适当加以调整。(4)采取行动,即把方案付之实施。(5)行动监控与自我评鉴方案实施的结果,如果依据原先概念无法获得答案,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应该修正概念,亦即重新分析问题、重新诊断原因、重新收集资料、重新计划,重新行动。(6)修正概念、重新探测、重新计划,重新行动。 ⒊麦柯南 ( McKernan )行动研究模式 这是一个时间进程模式。模式指出按时间的发展,行动研究应包含几个行动循环,每一个循环包括有:确定问题、需求评价、提出设想、制定行动计划、实施计划、评价行动、作出决定(反思和对行为的反思)等七个基本环节,根据行动结果再次确定第二行动循环需要研究的问题。 ⒌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 德金(Deakin)行动研究模式是以勒温的螺旋循环模式作基础,是目前行动研究广泛采用的操作模式。这个模式也是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和反省四个环节。但德金把这四个环节内容结合教育实际,并用实际例子说明,使模式内容更形象化具体化。 (四)行动研究的基本环节 尽管行动研究有多种模式,在实施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上也有一些差异,但在基本的操作过程方面,它的一些基本思想是共同的。这些思想包括:行动研究的起点应该是对问题的界定与分析;行动研究应该包含有对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评价,并在这种评价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总体上,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这四个环节分别是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本节以德金(Deak行动研究模式为基础讨论行动研究四个基本环节的作用和内容。 ⒈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计划”是行动研究,也是理智的工作过程的第一环节。“计划”环节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弄清楚:第一,现状如何?为什么会如此?第二,存在哪些问题?从什么意义上讲有问题?第三,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的制约?第四,众多的制约因素中哪些虽然重要,但一时改变不了?哪些虽然可以改变,但不重要?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可以创造条件改变之?第五,创造怎样的条件,采取哪些方式才能有所改进?第六,什么样的设想是最佳的?(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进度。(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随着对问题的认识需要逐渐加深,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矛盾、条件,又要把始料不及、未曾认识、在行动中才发现的各种情况、因素容纳进去。从这一意义上讲,计划是暂时的,允许修改的。 行动研究进度安排表 阶段起止日期主要任务观察评价 完成总体计划 第一行动步骤 评价 修改总体计划评价 第二行动计划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在行动中,要按计划、有控制地进行变革。在变革中促进工作的改进,包括认识的改进和行动所在环境的改进。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行动调整。“行动”包括:(1)行动是在获得了关于背景和行动本身的反馈信息,经过思考并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的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采取的实际步骤。这样的行动具有贯彻计划和逼近解决问题的性质。(2)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同行动。在教育研究中,家长与社会人士和学生均可作为合作的对象。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保证实施到位。(3)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随着对行动及背景认识的逐步加深,及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不断调整行动。它是灵活的、能动的。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观察”是反思、修订计划和进行下一步的前提条件,在行动研究中的观察包括:(1)观察既可以是行动者本人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对本人行动的记录观察,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观察,而且多视角的观察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行动的过程。因此,行动研究中经常源于航海和军事勘察的“三角观测法”。(2)观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观察。由于社会活动,其是教育活动受到实际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许多因素又不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能全部控制,因此,观察在行动研究中的地位就十分重要。在行动研究中,观察是反思、修正计划,确定下一步行动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观察系统、全面和客观,行动研究鼓励研究人员利用各种有效技术。 观察的内容有:第一,行动背景因素及其制约方式。第二,行动过程,包括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的实施,使用了哪些材料,安排了哪些主要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干扰,如何排除等等。第三,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的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了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这些材料对于效果分析来讲是缺一不可的。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必须追求观察的科学性,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观察技术和数据、资料,采集分析技术,实况详录与工作时间取样、事件取样,日记描述与轶事记录、清单法,行动检核记录与行为编码记录,直接观察与间接性的调查访问测验,文字描写与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等等。为了保证观察的客观性,要让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局外人与当事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全面而深刻地把握行动的全过程。 反思 “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螺旋圈的中介。反思这一环节包括:(1)整理和描述,即对观察到、感受到的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有关的各种现象加以归纳整理,描述出本循环过程和结果,构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过程。(2)评价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基本设想。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3)写出研究报告。行动研究的报告有自己的特色,允许采取很多种不同的写作形式。如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撰写叙事故事,让不同的多元的声音一起说话,也可以编制一系列个人的叙述、生活经验,让当事人直接向公众说话。 近年来,行动研究的操作过程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在研究过程中允许基本设想的游移交更,即研究人员不仅可以依据逐步深入的认识和实际情况,修改总体计划,而且更可以更改研究的课题。另外,现在的行动研究更强调对行动全过程的监督,注重系统的反馈和开放性。目前,行动研究的文本已经超出了科学与文学的界限,正向正统的科学研究说话体系挑战。

2、以美术的要素为纲,遵循幼儿美术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教育活动美术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形象,美术的形式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整体结合;② 目标有序;③适度新颖;④ 引导思考;⑤活动操作;⑥交往合作。 在长期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美术教育往往未能有效地发挥其原有功能,究其原因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比如,我们往往满足于儿童图画内容是否丰富、主题是否鲜明,忽视美术形式的教育,甚至教法不得当,以临摹为手段,因而造成儿童画过早地步人“模式画”的局面。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构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内容的核心,培养儿童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对色彩性质和设计构思表现美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1)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 对形状结构特征的知觉把握,始终是整个学前期儿童需要不断练习掌握的,我们指导较小的幼儿是从学习线条开始,从涂鸦开始,通过那些杂乱无序的线条,逐渐意识到线条的上、下、长、短,从而出现直线和有弧度的曲线,例如小班美术活动《毛线团》、《汽球》、(11-,鸡吃米》、《草地上的小羊》都是通过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线条的长度(长、短)以及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的,幼儿在练习中是无意识的,但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线条美的因素贯彻到幼儿的美术活动中去。 (2)对色彩性质的了解 色彩造型艺术是美术艺术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儿童对色彩反应是强烈的、敏感的,他们具有某些天赋能力,即使如此,对色彩性质的了解,还需教师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开展辨别不同色彩的艺术活动。 ①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先从认识红、黄、蓝开始。如我们设计的《生日蛋糕的烛光》一课题可让幼儿认识红色和黄色,《蓝色的天空和大海》一课题可让幼儿认识蓝色。 ② 对于黑、白、灰等无彩色的辨别。黑、白对于幼儿来说比较容易辨别,灰色的掌握一般放在大班后期,如:下雨时天色灰朦朦的,有时用灰色做底,色彩的效果会很好。 ③ 年龄较大的幼儿就应学会辨别冷色和暖色、深色和浅色等。如课题“暖烘烘的太阳”、幼儿会用黄、橙等暖色调,而“寒冷的冬天”则会选用绿、蓝等冷色调。 ④问色的认识。如花朵、蔬菜、水果几乎都渗透了充盈的色彩,像蕃茄、青椒、西瓜都具有鲜明而透明的颜色,就可以让幼儿认识和描绘。比如:我们的课题“色彩游戏”就是用“陀螺的填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问色的。 中班幼儿对颜色已有了基本的定位,我们的课题主要有“阳光下的肥皂泡”、“三棱镜的色彩”、“雨后的彩虹”、“黄昏的太阳”、“春天的花园里”、“拾落叶”、“大海和鱼”、“煎蛋”等等。 在幼JLH}期应充分利用儿童本能自发的感情冲动,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颜色、工具、纸张,训练他们使用工具的必要技能,让幼儿在早期就获得丰富的色彩经验和表现潜力的机会。 这样的课题设计与实施,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实施中,实验班的儿童表现出了对各领域共同审美要素的敏感性、情感的丰富性,艺术活动空前地活跃,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他们在其它领域的学习中也表现出色,并能将审美法则及情感融于生活,使班级氛围温馨有序。 参考文献 [1]杨黎明;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危机与挑战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03期 [2]张建国!410005; 幼儿园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探索 [J];学前教育研究; 2000年05期 [3]虞永平; 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研究 [J];学前教育研究; 2004年05期 [4]易晓明; 激活儿童缪斯本性的艺术教育 [J];幼儿教育; 2005年Z2期 [5]裘指挥; 来自瑞吉欧理念的思考——关系和谐中建构幼儿教育 [J];学前教育研究; 2003年Z1期 [6]张金梅; 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从瑞吉欧环境创设获得的启示 [J];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01期 [7]秦元东,唐淑; 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论陈鹤琴关于幼稚园环境创设的思想 [J];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06期 [8]侯莉敏; 浅论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J];学前教育研究; 2006年01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