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屠呦呦发表的期刊论文最早是哪一篇

发布时间:2024-08-27 13:53:09

屠呦呦发表的期刊论文最早是哪一篇

主要成就一、医药研究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二、论文著作1、屠呦呦,楼之岑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见: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52-2、屠呦呦,银柴胡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20-3、屠呦呦中药鉴别经验的学习心得中医杂志,1962,(6):32-4、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6、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化学学报,1979,37(2):129-7、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Antimalaria studies o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青蒿研究协作组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药学通报,1979,14 (2):49-9、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1979,(11):1114-10、屠呦呦抗疟新药——青蒿素世界发明,1981,(1):11、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素化学成分的研究(Ⅰ)药学学报,1981,16(5):366-12、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简报)中药通报,1981,6(2):13、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of artemisia annua Part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肖永庆,屠呦呦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84,19(12):909-15、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艾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药通报,1985,10(1):31-16 吴崇明,屠呦呦白莲蒿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通报,1985,3(3):34-17、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Ⅲ)中草药,1985,16(5):8-18、吴崇明,屠呦呦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中草药,1985,16(6):2-19、屠呦呦,朱启聪,沈星中药青蒿幼株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通报,1985,10(9):35-20、肖永庆,屠呦呦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学报,1986,28(3):307-21、屠呦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74-22、屠呦呦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药通报,1987,12(4):2-23、肖永庆,毕俊英,刘晓宏,屠呦呦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学报,1987,29(5):542-24、屠呦呦,陈妙华苦杏仁的炮制研究中药通报,1987,12(7):23-25、屠呦呦,张衍箴,张定媛等青蒿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四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441-26、尹建平,屠呦呦南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89,20 (4):5-27、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三、人才培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名,博士毕业生1名(王满元)。扩展资料:获得诺奖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感动中国2016年2月14日,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华人大奖2016年3月,屠呦呦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7年1月9日,国务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年经历屠呦呦研发中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2] ,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从此和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6] 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工作经历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经历屠呦呦研发室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lanceolata B)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称为“523任务(523项目)”。[7]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8]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9]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上,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10] 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11] 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1]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 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术界也是百花齐放,各类刊物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科研学术接轨,南京大学率先引进了SCI,并将其作为了科学评价体系,即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这决定了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出现这种现象,国内SCI检测机构纳斯科学论文编辑中心认为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存在了一定局限性,其积极意义将纠正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一方面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与国际的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 就目前具有更多争议的命题——SCI究竟是否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尺度之一,小编认为,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刊物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标准有必要进行下去,SCI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势必刮起一股学术正风,对我国科教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屠呦呦期刊论文最早是哪一篇

360百科目录人物经历早年经历研究经历发现青蒿素主要成就医药研究论文著作人才培养人物荣誉家庭生活人物影响各方共贺母校纪念故居入选人物传记被鸡汤文人物评价 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1948年2月,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屠呦呦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专业是生药学;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2-3] [4]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疟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威胁着百姓的健康,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一直都在绞尽脑汁的研究如何从中药中提取出抗疟疾的成分。可是想要攻克一种疾病,发现一种新的药物哪有那么容易。屠呦呦的团队在翻阅了大量的文献后获得了灵感,在初步制成药物后还亲自试药,发现当地的青蒿含量不够就在全国范围寻找高含量的蒿属植物。这样曲折的经历下,才研制出能够有效对抗疟疾的青蒿素。一、翻阅大量文献获得灵感在研究了上千种的中药后,屠呦呦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的提取物对于抗疟有效。为了找到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屠呦呦翻阅了从古至今能够找到的资料,就为了能够从中获得灵感。终于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相关的记载,古人一直都清楚青蒿的作用。从古人的文献中获得灵感之后,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们利用低温萃取的技术从青蒿中提取出浓度更高的抗疟剂。二、和同事们一起亲身试药在第一批的研究有了进展之后,当时的额环境并不允许从全国内征集志愿者试药。屠呦呦和团队成员们就决定自己亲自试药,在体验过这种青蒿提取物对人体是无害的之后,就尝试在一些患有疟原虫疾病的患者中使用。药物使用的结果当然是很好的,在很短的时间内患者的疟疾就好转了,症状也消失了。三、在全国范围寻找蒿属植物屠呦呦在把这种青蒿制成药物时发现,北京本地的蒿属提取物青蒿素的含量太低,就决定在全国的范围内寻找能够制成药物的蒿属植物。这个过程漫长有曲折,终于在四川发现一种黄花蒿符合要求。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制药,这种抗疟药物青蒿素就出现了。

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发现青蒿素。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扩展资料: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第四届疟疾化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上,屠呦呦就《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一题作首位发言,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在这次报告中,屠呦呦提出应研发复方青蒿素以防止和延缓抗药性出现的设想,但并未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中国开始自行研发复方药物,开发出复方蒿甲醚等系列复方药。2005年,医学刊物《柳叶刀》发表文章,指出研究发现使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有开始出现抗药性的可能,世卫组织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单方青蒿素,改用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ACT),并推荐多种联合治疗, 即每种方案包括青蒿素类化合物, 配以另1 种化学药物。这说明当年中国科学家的预见是对的。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蒿素

屠呦呦教授发表的期刊论文最早是哪一篇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 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术界也是百花齐放,各类刊物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科研学术接轨,南京大学率先引进了SCI,并将其作为了科学评价体系,即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这决定了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出现这种现象,国内SCI检测机构纳斯科学论文编辑中心认为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存在了一定局限性,其积极意义将纠正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一方面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与国际的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 就目前具有更多争议的命题——SCI究竟是否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尺度之一,小编认为,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刊物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标准有必要进行下去,SCI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势必刮起一股学术正风,对我国科教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发现青蒿素。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扩展资料: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第四届疟疾化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上,屠呦呦就《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一题作首位发言,引起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并认为“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药指出方向”。在这次报告中,屠呦呦提出应研发复方青蒿素以防止和延缓抗药性出现的设想,但并未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中国开始自行研发复方药物,开发出复方蒿甲醚等系列复方药。2005年,医学刊物《柳叶刀》发表文章,指出研究发现使用单方青蒿素的地区疟原虫对青蒿素敏感度下降。这意味着疟原虫有开始出现抗药性的可能,世卫组织开始全面禁止使用单方青蒿素,改用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ACT),并推荐多种联合治疗, 即每种方案包括青蒿素类化合物, 配以另1 种化学药物。这说明当年中国科学家的预见是对的。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屠呦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蒿素

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44年后,屠呦呦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主要成就一、医药研究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屠呦呦发表最早的期刊论文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中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选择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代号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屠呦呦加入了中医药协作组,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同查阅历代医药记载,挑选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抗疟疾药方,并实验这些药方的效果。  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1971年10月4日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1977年,她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刚刚宣布,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奖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诺贝尔奖官网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将一分为二。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两人一同获得一半奖金,而另一半奖金将颁给屠呦呦。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几个记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无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最高年龄当选博导的科学家,工作发表到获奖间隔最长的科学家。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可以做院士,好多政府高官也当上了院士。不过,屠呦呦今天却拿到了诺贝尔医学奖!而且是我们中国的科学家第一次获奖。可见在中国做院士可能与你的科研能力无关。  在当今的中国,杰青、长江、院士、这个计划那个计划获得者、这个级别那个级别的各类奖励获得者,其中有多少是有良心的真才实学者?一旦上靠旁门左道上了某一个台阶,成为所谓的"没有良心的专家(砖家)"就开始为"钱"(经费、灰色收入)而奋斗,利益交换、权钱交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而且这些学术败类一旦上台就会肆无忌惮地提拔徒子徒孙和与之臭味相投的人,生生不息……成的真了学霸甚至学匪了!当然在这样的群体中还是有一些有良知的真正专家,但他们对力量甚微,伪币驱逐良币,但愿良币能幸存一二,这才是中国学术界未来的希望。  估计屠呦呦教授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后,中国科学院相关部门估计现在忙于增补她为院士了,这真是自打嘴巴。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 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 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 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 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

SCI收录期刊,主要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截至目前其收录了 10000余种期刊,覆盖了国际上大多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其收录的80万条论文,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SCI已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由此,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作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就SCI本身来说,其索引功能帮助了世界各地的科技人员获取最需要的文献信息,这也是创始人加菲尔德创办SCI的目的所在,即通过文献搜索的办法,方便各地的科技工作者掌握本领域或即将探索领域的研究数据,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劳动,更好地结合现存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通过其引文功能,能很快地看到某篇论文是否被他人引用过,引文次数有多少,可以了解某一学科的发展过程。另外,使用SCI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如:有没有关于某一课题的评论,某一理论有没有被证实,某方面的工作有没有被扩展,某一方法有没有被改善,某一提法是否成立,某一概念是否具有创新性等等。因此SCI也具有反映科技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功能。  SCI索引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学术界也是百花齐放,各类刊物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科研学术接轨,南京大学率先引进了SCI,并将其作为了科学评价体系,即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所在的刊物是否被SCI收录,其影响因子的高低是多少,这决定了对学者理论和研究评价的标准,出现这种现象,国内SCI检测机构纳斯科学论文编辑中心认为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尽管存在了一定局限性,其积极意义将纠正国内学术界、科学界的裙带之风,门派之风,关系之风,SCI严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鞭策,一方面提高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视野,不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在与国际的接轨中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显著的科研成果。 就目前具有更多争议的命题——SCI究竟是否是衡量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最重要尺度之一,小编认为,依据我国的国情和刊物发展的情况,这种评价标准有必要进行下去,SCI在我国的长远发展,势必刮起一股学术正风,对我国科教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

屠呦呦最早发表的期刊论文

360百科目录人物经历早年经历研究经历发现青蒿素主要成就医药研究论文著作人才培养人物荣誉家庭生活人物影响各方共贺母校纪念故居入选人物传记被鸡汤文人物评价 屠呦呦 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展开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2020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1948年2月,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屠呦呦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 ,专业是生药学;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早年经历屠呦呦研发中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2] ,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从此和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6] 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工作经历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经历屠呦呦研发室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lanceolata B)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称为“523任务(523项目)”。[7]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8]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9]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科研成果鉴定会上,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10] 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1980年,屠呦呦被聘为硕士生导师。[11] 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1]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2-3] [4] 。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的事迹说明了屠呦呦是中国药界的骄傲,像她一样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艰苦奋斗,细心耕耘,为中国的中医药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屠呦呦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她执着的进行科学研究,攻坚克难,向医而行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入人心。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