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发布时间:2024-07-08 03:06:20

论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1 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 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 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 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 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 既要推进人类发展, 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 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的发展, 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 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 推动型的发展。 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是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 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1992 年6 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 并且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 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1994 年7 月4日, 国务院批准了我国的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标志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 标志了它是一个有利于人类健康地走向21世纪的新的发展理念和行动纲领。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资源方面: 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4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农业。5 科学的发展观 传统的发展观, 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简单地把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指标, 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 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 尽管人类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却往往并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 甚至出现危及未来生存的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发展观上进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之一,是自然界内在关系的最高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当前,中国社会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各种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社会矛盾逐渐突出:物质经济日益丰富,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协调;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但多种欲望的诉求又往往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对待人与自然问题上,应采取更为理性的态度,客观认识休闲对生态环境具有的重要影响,树立生态休闲方式,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一何谓休闲?从构形上看“,休闲”二字中的“休”即倚木而息,强调当下摆脱体力劳动的自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闲”本意是“放着不用”,引申为娴静、安宁,淡定神闲。《现代汉语词典》把“休闲”解释为“:(可耕地)闲着,一季或不种作物”,《辞海》中则把“休闲”解释为:“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如果将“休闲”的主体“农田”改换为具有人类学意义的实体,并结合“休”字的本义,那便可以相应地赋予休闲这样的涵义: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和、放松,不安排工作,借以休养人力,达致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的措施,从而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普遍有闲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中国自 1995 年起开始实行 5 天工作制,年 9 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2007 年 11 月又对国家法定节假日做出了调整。在这个方案安排中,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不仅有所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还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增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休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的更加丰富,使休闲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实际上,休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休闲思想和休闲文化,并对其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它定义为“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状态”。美国学者约翰·凯利则把休闲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社会空间”“,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是一个持久、重要的发展舞台。”从一般意义上讲,休闲是指人们在劳动和生理必需时间之外的自由支配时间里的行为或活动。休闲有四种含义:一是从时空意义上,指人的闲暇时间在特定空间的消费指向;二是从行为意义上,指人的休闲活动的满足指向;三是从生命意义上,指生命自我处在一种自由、自主的生存状态;四是从意识活动意义上,指人的闲适精神的实现。一个人的休闲,与其说是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一种满足,不如说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是一种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或者从某种意义上,休闲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是人类对自我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向大自然的回归,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人们在休闲中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化、陶冶情操。二在现代社会里,休闲必然会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休闲是具有类本质的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是由休闲主体的自由意志所决定的。休闲关系是一种动态且相对开放的过程,在休闲活动中,休闲主体可以影响和操纵社会规则,休闲活动的个性化、商业化等趋势也将自我、个人身体投射到休闲活动与经验的前沿,从而赋予现代休闲关系独特的形式,并进而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休闲的良性运作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在人性预设上,休闲是向自然的复归,天人合一的再现。从人性的意义上说,休闲就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精神)属性相互作用的和谐状态及其层次的提升过程和境界“,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和谐,人的社会属性的和谐,人的意识属性的和谐,以及这些和谐之境界不断提升的状态”,其最大特点是人文性、社会性、创造性。它使休闲主体在精神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因此,按其本性而言,休闲并不意味着大规模的物质消费,休闲活动在主观上不以获取物质财富为目的,在客观上不必然以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为代价。实际上,最满意的休闲方式与过度消费并没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着要破坏生态环境。所以说,休闲是人性实现自身和谐的过程和能够达到的境界,人性系统的丰富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客观上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休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养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休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大众抒解生活压力,丰富生活体验,促进社会交友,增进家庭亲子关系,实践自我理想等,而且使人通过与自然的接触,铸造一种坚韧、豁达、开朗、坦荡的品格。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和价值的提升,并进而建立起与自然丰富多样的全面性关系。而人与自然全面性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在把人从片面和畸形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养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所导致的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生态哲学的精致理想、可持续发展的高瞻远瞩,既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在令人惊异和令人惊喜的感受中完成对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自我超越。另一方面,休闲的异化又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为人类的休闲活动固然可使行为者获得愉悦、满足,但并非全然都是正向的,我们延续多年的生活方式也并非都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不是所有的休闲活动都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国学者波德里亚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休闲被异化了,无辜地沦为幻觉,被符号化为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身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一符号系统。消费社会不仅使人丧失了应有的自然机能,而且使自身的精神价值被置于次要地位,甚至从人的灵魂深处无情地抽掉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把人间的真情、乐趣、亲情、友谊等属于人类本真的东西置于金钱交易的屋檐底下,使人的尊严和本性消失在价值失落的刺激消费之中。休闲的本意是要寻求实存的意义,然而在消费社会中,作为“成为人”的过程的休闲不复存在,人们休闲得越多,实存消失得越快,且一切出于经济目的的休闲,必将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奢侈性休闲倾向。人们过分看重消费的符号意义,在消费过程中沦为社会符号表征。认为休闲就是权力与金钱的象征,美好的休闲生活就是无限制地拥有私人空间、休闲物品、昂贵的服饰以及永远保持对异性的吸引力,因而带有明显的奢侈性、浪费性。这种与真实自我需求相违背的消费与休闲,使得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为表象所迷惑,看不到自我真实的需求,或者即使看到了也由于自我评价体系与外界价值相悖而选择放弃,成为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下生态环境危机的“贡献者”。奢侈性休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不道德的休闲消费方式,亚里士多德就曾经认识到对财富的过度追求会严重影响到人们过好生活的能力。然而,物质的满足是没有止境的,人们注定要无止境地追逐消费的象征符号。这样,当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后,又会无意识地使自己成为技术、时间、金钱、权力和信息的奴隶。自我价值的追求被一系列形式化的、表面性的东西所蒙蔽。奢侈性休闲主体对社会资源的过度占有,必然会压缩他人的生存空间,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和谐。而社会生存空间被压缩,人就转向自然要空间;生存资源受侵害,人就转向自然要资源。现代人这种在物质财富“占有”过程中的异化,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激烈,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因此,如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养成合理健康的休闲方式;如何在发展休闲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使生态与游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有问题都指向了当前休闲理论研究的重点———生态休闲。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什么角度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这一进程中,生态休闲具有重要的作用。三所谓生态休闲,就是通过人类群体所特有的生态行为规范、生态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情感、关爱生命的伦理,创建生态文化意境,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品德的全面发展。它既是一种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的休闲形式,又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人类保护自然的一种积极措施;它要求减少人类对于自然的物质变换,抑制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它强调人们尊崇自然的异质性,充分感悟自然,把自然作为一个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达到与自然的和谐交流。人们的休闲实践表明,充分健康的休闲方式是符合生态规律的,必然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在全球人类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危机,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彰显的情况下,生态休闲作为绿色休闲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如针对目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将生态休闲定义为“回归大自然休闲”和“绿色休闲”;针对现在休闲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将生态休闲定义为“保护休闲”和“可持续发展休闲”。中国各级政府也根据各地的实际,开展各种生态休闲,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产业,使休闲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然而,环境美德的养成、生态休闲方式的确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为了确立生态休闲方式,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强化和改变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是反对消费主义宰制下的奢侈性休闲,养成生态休闲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休闲意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意识,也是人们在休闲活动中应当自觉培养的文明意识。在分享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休闲快乐时,应恪守环保理念,有意识地去保护生态环境,不去损害休闲对象和周围环境,在理性休憩的前提下从事休闲活动并从中学习自然知识和放松身心;在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民族历史文化了解的同时,爱护供我们享受、给我们知识的休闲环境。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生态休闲属于绿色消费,而不能仅仅被理解为消费绿色,不能以山水被污染、草木被践踏、鸟兽被杀戮为代价。只要人类的发展思维摆脱盲目的经济至上观念的控制,就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本质意义上的休闲,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为在经济至上观念的操控下,人们似乎永远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用以休闲,亦无暇审慎地思考休闲的真正意义,更不用说通过休闲来寻求生活本身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了。从人生的意义上说,休闲不单是一种活动,而更主要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一种氛围,一种不断超越既存现实和自我的努力。当人们休闲地徜徉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中,人类不会感到孤单,世界不会变得荒凉,自然更不会与生命背离。只有真正坚持“人倚木而休”这种生活态度,则一种不仅顾及人类利益与价值,同时保持自然之利益与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活动与生产活动才会成为现实。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作用。在全民生态意识还有待达到自觉自愿水平之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作为,是实现生态休闲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制定与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成立专门的休闲服务管理与监督机构,做到对休闲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加大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并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监控制约机制。尤其是在这个休闲日益高涨的时代,适当地增加投入并有效地规范相应的制度是一项明智之举。否则,很容易出现所谓的“公用地悲剧”。同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还要加强对休闲主体的教育。休闲的异化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而休闲异化的根源在于现代性的危机。从叔本华、尼采到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包括法兰克福学派,都倾向于把现代性危机理解为一种精神危机或文化危机,其根源在于理性主义传统对于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回归生活世界是消除异化、寻找生存意义的根本途径,这其中包括对休闲主体进行生态休闲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曾向那些统治者和决策者明确提出把休闲教育融入理想国家的建议,美国着名生态伦理思想家利奥波德也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知道他自己仅是生态机器中的一个齿轮”。他敏锐地意识到当代经济消费对过好生活和生态环境健康所造成的障碍,而休闲则可以作为克服这些障碍的适中力量。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必须通过教育和其他措施鼓励户外休闲,教育人们学会休闲,教育那些通过休闲获得愉悦的人在从事休闲娱乐活动时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大自然“痛苦”的基础上,不要建立在损害他人以及后代人满足其休闲需要的基础上。让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生态休闲才是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健康稳定持续的经济效益的有效出路,逐渐做到自觉维护休闲的“生态性”。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如果人们在从事休闲活动时都对大自然充满爱,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生态环境保护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总之,人类只有拥有生态休闲的理念,把对生态环境危机的思考提高到文明批判的高度,才能真正找到解决和克服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的方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这不仅需要调整人类的政治经济制度,还需要调整人类的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的基本态度。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人类终将以自觉的意识,构建起一种适应新时代的休闲文化观,树立生态休闲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参考文献:[1]高扬,谢怀遥。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休闲[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2]转引自[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3][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4]郭旭,郭恩章,陈旸。论休闲经济与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8,(12)[5]吴文新。试论休闲的人性意蕴和境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6]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7]侯玲。休闲:是解放还是异化[J]社会科学论坛,2005,(8)[8]马惠娣:中国学术界首次聚焦休闲理论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2)[9]张恒力。休闲中的“天人合一”蕴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3)[10]胡伟希。论中国休闲哲学的当代价值及其未来发展[J]学习论坛,2004,(9)[11]沈湘平。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与哲学的现代性境遇[N]光明日报,[12]Charles J,vironmental Ethics 27,(2005)[1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原荒纪事[M]邱江明,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4]包庆德,叶立国。生态休闲与休闲经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15]周鸿。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

我觉得你可以去借鉴下《自然科学》期刊里面的论文~看下别人的写作经验及思路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论文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党的带领下,培养较好的爱护大自然的行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    关于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在生活上,要贯彻党的理论,遵循党的带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不可以为了发展牺牲环境,要时刻铭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保持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善待小动物。可以种植下树木,点滴之翠,点亮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的环境越来越紧张, 体现在各种方面。极端气候的出现,新冠疫情。种种迹象,都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我们需要用确实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现在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并不是最先来到这个地球的。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与其他生物以及自然界的联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类不能轻易地割断万事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是地球上生命共同起源的必然条件。因此,作为人类生活极其重要的载体,城市也必须维系这种不可缺少的联系,而努力塑造城市的生态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城市承载这种联系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生态要素的城市是无法让人类与自然界友好相处的。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首先,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 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要破坏生物、植物。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我觉得你可以去借鉴下《自然科学》期刊里面的论文~看下别人的写作经验及思路吧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论文题目

大学生应该调整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对抗的基础上的。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要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就要不断地向自然索取。受这种陈腐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干旱等不好的自然现象。大学生应该珍惜自然资源。在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消费和享乐主义主导着人们的经济生活,一度被误导的快速消费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因此盛行。这种价值观把人的精神满足完全建立在物质消费的基础上,这是很不正常的。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它绝不是用之不竭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平衡负有责任。众所周知,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经过数亿年形成的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生命(包括植物王国)都有一个继续发展的地方和权利。和谐有序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对于某些生态系统来说,从破坏中恢复是没有几千年的。例如,一棵树的生长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森林被砍伐后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恢复。这个周期很长。早在两三千年前,当黄河晶莹剔透,白帆点点,黄河两岸长满了葡萄藤,郁郁葱葱时,阿房宫里山数百公里,美女胭脂香水跟河一样长,但是他们砍伐了所有的大树,从那时起,中原地区的生态遭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两千多年后仍未恢复,母亲变成了海河和河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在北方省份,如陕西、甘肃、青海、蒙古和新疆,由于过度放牧,甚至连草根和草坪都被牲畜吃掉了。“风吹草见牛羊”的美景也已经过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直都是一个炙热的话题。应该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一直是一个难题、人与自然必须要做到和谐共处。人属于自然、人生活不可以离开自然、不可以脱离自然。假如人离开了自然那就很难想象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靠想象而来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之交一直是不可脱离不可分开的。自然先于人类,人类是后产生的。因此人类包含于自然界中,人类是自然环境逐渐进化而产生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试图去挑战他、去破坏它,那结果一定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当我们看许多的科技大片我们会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那是微不足道的。自然如果想要毁掉了人类那是相当容易的人本是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直发展而来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建设经济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我们只顾着发展经济、开采煤矿破坏环境,而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方向,必须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能是体制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我们应该着力注重与治水,控制能源开采,治气,我们不断地开采减少了许多的绿色植被,因而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的爆发、空气的变暖、北冰洋的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等于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改变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做到。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首先,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 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要破坏生物、植物。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  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李景源等,2004]。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诸多弊端的存在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评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性侵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这一大功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①  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但是,新的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我们对生态问题呼吁了多年,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趋膨胀的欲望,仍然在许多方面以主人的态度“粗暴”地干预自然,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内在平稳,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性行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观为核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伦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正如《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一书导言中所说[P15]:  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数十亿年来都在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寻求”优秀和卓越,并确实通过它的无数尝试和进化,而终于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意识和灵性这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确实可以说,“人是万物之灵”,但正像罗尔斯顿所言,我们正要因此而感谢整个生态系统,就像花儿和果实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人今天恰恰是要运用自己的“灵性”来摆正自己在自然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类存在物,这样,他才真正配得上“万物之灵”的称号,而在人类的“灵性”和“知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构成中,也确实蕴藏着能够使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丰富资源,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挖掘。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论文摘要

1、转变发展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首先,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二者关系的认识,从过去把后者看作前者的子系统,转为把前者看作是后者的一个子系统,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只有真正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转变发展观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2、其次,要转变当前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观,必须彻底扭转经济增长至上观点,转变高投入、高消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适度节制的物质消费观,减少甚至避免破坏环境,倡导有利于健康且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3、建立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长远考虑,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纳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部署中。从国家层面,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和科技等手段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进入工业时代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识。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这是新时代拓宽惠民利民之道、增加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扩展资料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绿色治理方法、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努力建设工作共享系统的绿色管理,有效协调,应该努力实现各种利益相关者促进政府管理和企业绿色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公共建筑三个有机结合,最好在彼此的良好局面,充分释放绿色管理结合在一起,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模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自然与和平、和谐与美。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直都是一个炙热的话题。应该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一直是一个难题、人与自然必须要做到和谐共处。人属于自然、人生活不可以离开自然、不可以脱离自然。假如人离开了自然那就很难想象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靠想象而来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之交一直是不可脱离不可分开的。自然先于人类,人类是后产生的。因此人类包含于自然界中,人类是自然环境逐渐进化而产生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试图去挑战他、去破坏它,那结果一定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当我们看许多的科技大片我们会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那是微不足道的。自然如果想要毁掉了人类那是相当容易的人本是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直发展而来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建设经济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我们只顾着发展经济、开采煤矿破坏环境,而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方向,必须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能是体制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我们应该着力注重与治水,控制能源开采,治气,我们不断地开采减少了许多的绿色植被,因而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的爆发、空气的变暖、北冰洋的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等于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改变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做到。

因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进入工业时代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球性生态危机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识。随着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这是新时代拓宽惠民利民之道、增加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扩展资料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绿色治理方法、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的新型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努力建设工作共享系统的绿色管理,有效协调,应该努力实现各种利益相关者促进政府管理和企业绿色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公共建筑三个有机结合,最好在彼此的良好局面,充分释放绿色管理结合在一起,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模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是自然与和平、和谐与美。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直都是一个炙热的话题。应该如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一直是一个难题、人与自然必须要做到和谐共处。人属于自然、人生活不可以离开自然、不可以脱离自然。假如人离开了自然那就很难想象人的生活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是靠想象而来的。历史发展过程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水乳之交一直是不可脱离不可分开的。自然先于人类,人类是后产生的。因此人类包含于自然界中,人类是自然环境逐渐进化而产生的。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试图去挑战他、去破坏它,那结果一定是我们人类无法想象的。当我们看许多的科技大片我们会看到,人类在自然面前那是微不足道的。自然如果想要毁掉了人类那是相当容易的人本是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直发展而来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地发展生产力,建设经济而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犯下了许多的错误。我们只顾着发展经济、开采煤矿破坏环境,而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方向,必须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可能是体制的不完善机制的不健全。我们应该着力注重与治水,控制能源开采,治气,我们不断地开采减少了许多的绿色植被,因而造成了水土流失、沙尘暴的爆发、空气的变暖、北冰洋的冰川融化、温室效应等于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人与自然环境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系统。人类的活动会改变自然,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做到。

论文要结合实际写,多引用一些数据。可以去CNKI搜搜,好多类型。我也是昨天刚写过一篇,题目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祝你有好成绩。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当代大学生应该在党的带领下,培养较好的爱护大自然的行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可以说,十九大报告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    关于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在生活上,要贯彻党的理论,遵循党的带领。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不可以为了发展牺牲环境,要时刻铭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要保持和小动物的和谐相处。善待小动物。可以种植下树木,点滴之翠,点亮中国。近年来,人与自然的环境越来越紧张, 体现在各种方面。极端气候的出现,新冠疫情。种种迹象,都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微妙。我们需要用确实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现在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并不是最先来到这个地球的。人类应该重新审视自身与其他生物以及自然界的联系,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人类不能轻易地割断万事万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些相互联系是地球上生命共同起源的必然条件。因此,作为人类生活极其重要的载体,城市也必须维系这种不可缺少的联系,而努力塑造城市的生态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则是城市承载这种联系不可或缺的要素,缺乏生态要素的城市是无法让人类与自然界友好相处的。

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首先,要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 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不要破坏生物、植物。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 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