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和科技有关的论文题目大全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7-05 16:04:49

和科技有关的论文题目大全有哪些

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 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靠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念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罗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 "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参考资料: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和中国有关的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选择:  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  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  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以科技为主题的标题如下:《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科技创新,决不能停止脚步》、《莫畏前方行路难,何妨吟啸且徐行》、《让创新扬帆远航》、《创新无畏时间,科学永不止步》。《科研当永不止步,创新当砥砺前行》、《勇于创新,勤于探索》、《科学不止,日日前行》、《科学永不止步,世界一直前行》、《创新:永不停止的探索》。科技主题的范文:一千年前,人们过着简单、艰辛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并不明白什么是精神的世界,只求平平安安、吃饱喝足,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此人们烧香拜佛,祈祷平安。马车应当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可是价格昂贵,老百姓只得选择徒步。从上海到北京需跋山涉水,若是患上肺炎,便是无药可医,所以人们的寿命很短。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缓解了身处异地的人们的相思愁绪;有人发明了飞机,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们的漫漫路途有人发明了麻醉剂,避免了被病魔折磨着的人们又一层的痛苦。正是科技使我们的这个地球变小,变小。此刻的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安逸。烧香拜佛依旧存在,不存在的是人们愚笨的观念罢了。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能够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欢乐。以往,人们惊异于漫天的星斗;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将卫星送到太空。以往,人们思索着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如今,我们思索着如何在这明争暗斗的世界里生存。科技改造者这个社会,我们需正视科技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完美。

有关科技论文的题目大全有哪些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和中国有关的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选择:  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  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  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吸盘式壁挂熏香炉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磁铁放在录音机旁为什么会有杂音 ?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七彩霓虹灯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树叶为什么会“变脸”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乖乖的小草”——植物有趣的向阳性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人类的“跟班”——影子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人或动物的生存与植物的关系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会旋转的牛奶盒 2009-10-18 ·生物科技小论文——草莓的无土栽培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藏在高速公路上护栏里的小秘密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漂浮的针 2009-6-3 ·为什么可乐会腐蚀牙齿 2009-6-3 ·车胎内气体少了为什么使用起来费力 2009-6-2 ·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2009-2-26 ·科技小论文-------篮球充气的孔为什么不会漏 2009-2-26 -/Article/kejixiaolunwen/html ·科技小论文-----火苗为什么往上窜 2009-2-26 ·科技小论文-----狗的弱点 2009-2-26 ·科技小论文--昙花一现 2009-2-14 ·科技小论文———之节能减排篇 2009-2-14 ·21世纪乘坐超音速客机 2009-2-14 ·光纤通信 2009-2-14 ·寻找物种减少的原因 2009-2-14 ·月亮正远离地球 2009-2-14 ·有趣的共振现象 2009-2-14 ·观察蚂蚁,我发现…… 2009-2-14 ·洗洁精对人体有害吗? 2009-2-14 ·制作无线话筒(科技小论文) 2009-2-14 ·(科技小论文)漂浮的水滴 2009-1-31 ·吸管“宝剑”的原理——科技小论文 2009-1-27 ·神奇的洗衣粉 -/Article/kejixiaolunwen/html

提供一些科学小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人工改变天气 科技小论文都有什么类型的?怎样馔写科技论文 为什么衣服能使人暖和? 电磁跑道 彩色投影小磁针 学生科技论文范文 做勇于创新的人 别把垃圾浪费掉 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 对于生物能源,我们能做什么? 双胞胎真的有心灵感应吗? 冰棍为什么冒“汽”? 暗物质的新理论 怎样写科学论文? 做个勇于创新的人 科技俱乐部与我 人类可以飞了 不开门也能看到门外来人 清洁雨伞 养花时水中能否加食醋 智能型水面垃圾搜集装置的发明 科技创新小论文 - 折叠尺 烟灰的妙用 长城为什么千年不倒? 研究蜘蛛的觅食习性 螳螂的生命力 植物也会睡觉 论物体上浮至漂浮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鸭神奇的口水 关于墨水的实验 厨房油烟有什么危害? 科学小论文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和科技有关的论文题目有哪些

科技小论文 ·科技小论文:吸盘式壁挂熏香炉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磁铁放在录音机旁为什么会有杂音 ?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七彩霓虹灯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树叶为什么会“变脸”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乖乖的小草”——植物有趣的向阳性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人类的“跟班”——影子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人或动物的生存与植物的关系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会旋转的牛奶盒 2009-10-18 ·生物科技小论文——草莓的无土栽培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藏在高速公路上护栏里的小秘密 2009-10-18 ·科技小论文:漂浮的针 2009-6-3 ·为什么可乐会腐蚀牙齿 2009-6-3 ·车胎内气体少了为什么使用起来费力 2009-6-2 ·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 2009-2-26 ·科技小论文-------篮球充气的孔为什么不会漏 2009-2-26 -/Article/kejixiaolunwen/html ·科技小论文-----火苗为什么往上窜 2009-2-26 ·科技小论文-----狗的弱点 2009-2-26 ·科技小论文--昙花一现 2009-2-14 ·科技小论文———之节能减排篇 2009-2-14 ·21世纪乘坐超音速客机 2009-2-14 ·光纤通信 2009-2-14 ·寻找物种减少的原因 2009-2-14 ·月亮正远离地球 2009-2-14 ·有趣的共振现象 2009-2-14 ·观察蚂蚁,我发现…… 2009-2-14 ·洗洁精对人体有害吗? 2009-2-14 ·制作无线话筒(科技小论文) 2009-2-14 ·(科技小论文)漂浮的水滴 2009-1-31 ·吸管“宝剑”的原理——科技小论文 2009-1-27 ·神奇的洗衣粉 -/Article/kejixiaolunwen/html

驱雾炮弹 科技小论文——兰花枯萎之后 我的神舟八号 科技小论文——柔软的汽车玻璃 篮球充气的孔为什么不会漏气 鸡蛋浮起来了 科学小论文-猫为什么吃老鼠 科技小论文范文—《制造影子》 科学小论文——看电视为什么不能太近? 科技小论文——废旧电池危害大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和中国有关的科技论文题目,供大家选择:  1、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  2、改革: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  3、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4、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5、谈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  6、影响中国科技创新需求的障碍与对策  7、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建立竞争优胜体制  8、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9、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六大国际检索系统的途径  10、中国科技期刊品牌评价与培育方法研究

与科技有关的论文题目大全有哪些

以科技为主题的标题如下:《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科技创新,决不能停止脚步》、《莫畏前方行路难,何妨吟啸且徐行》、《让创新扬帆远航》、《创新无畏时间,科学永不止步》。《科研当永不止步,创新当砥砺前行》、《勇于创新,勤于探索》、《科学不止,日日前行》、《科学永不止步,世界一直前行》、《创新:永不停止的探索》。科技主题的范文:一千年前,人们过着简单、艰辛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并不明白什么是精神的世界,只求平平安安、吃饱喝足,维持正常的生活,为此人们烧香拜佛,祈祷平安。马车应当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了,可是价格昂贵,老百姓只得选择徒步。从上海到北京需跋山涉水,若是患上肺炎,便是无药可医,所以人们的寿命很短。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缓解了身处异地的人们的相思愁绪;有人发明了飞机,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们的漫漫路途有人发明了麻醉剂,避免了被病魔折磨着的人们又一层的痛苦。正是科技使我们的这个地球变小,变小。此刻的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的享受,更多的则是精神上的安逸。烧香拜佛依旧存在,不存在的是人们愚笨的观念罢了。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能够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给原本好奇心强烈的人们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欢乐。以往,人们惊异于漫天的星斗;如今,我们已经能够将卫星送到太空。以往,人们思索着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立足;如今,我们思索着如何在这明争暗斗的世界里生存。科技改造者这个社会,我们需正视科技的力量,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完美。

和科技有关的议论文题目有哪些

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1sin(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8s,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 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靠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念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罗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 "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参考资料:

你是自己想写吗?科幻的题材有很多,比较简单的有未来世界的想象(科技发达的或走向毁灭的?)、机器人、外星人到地球、星际航行、克隆人(一般是伦理问题)、时间旅行、平行世界(这个怎么编都行)等如果要硬一点可以结合具体学科的知识和新进展写,比如纳米技术、基因工程、量子通信等。你可以弄本科幻世界(很好的杂志!)看看人家都写什么,或者看看环球科学等科普杂志或者科学网,找个你感兴趣的科学进展,想象一下它能如何改变生活,多往前迈一步就是科幻了。

什么是科学?达尔文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的确,人类遵循着这个原则,完成了使人类在理性精神中获得最高成就的一个又一个任务,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在当今社会,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使社会一步步迈向繁荣。  但是又有谁敢说:科技对人类,对这个世界只有利,从不存在弊?人们不得不承认一点,科技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的麻烦。如核能可以用来发电,却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而且近期日本的核泄漏更是使人惶惶不可终日;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虽然使一些曾经无药可医的病症得到“天敌”,却也使某些抵抗力强的病菌变异,且破坏力远远超过以前病菌的破坏力。其实最严重的还是人们常谈起的环境破坏。就拿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的冰箱来说,冰箱里的氟利昂就是地球变暖的元凶,它的温室效应效果是二氧化碳的数千倍。并且,氟利昂亦是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从而使紫外线增强,危害人类健康。  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问题就像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样循环着。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汽车已经遍布世界,石油也就无限量的被开采使用,从而导致了石油危机的问题,让每个人脑海里都存在着忧患意识。而且,由于某些国家的石油储量不多,便弥漫了为保卫石油而战的硝烟。既然是战争,就必然会有伤亡,必然有胜负,而现在社会胜利的曙光往往会倾向于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的一方。所以,一个恶性循环就此展开。正如爱伊斯坦所说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  科技,残忍的将安琪儿的双翅剪断,让她不再眷顾人类:科技,将大自然的面纱一层层揭开,然后又在她精致的面庞上划上一刀刀疤痕,让她对此展开报复。因为科技,世间也许不再有秘密,科技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可是若是人类不能真正的发挥出它的优势,那它终有一天会毁了它所创造的一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