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学常见的错误是

发布时间:2024-07-08 10:09:25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学常见的错误是

写论文最关键的是端正心态,静下心来研究、撰写、成稿,有时社会调研必不可少,我这可以帮你。VSJ

科学研究很早就已经从简单的定性分析深入到细致的定量分析,科研工作者要面对大量的数据分析问题,科研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直接影响着论文的结果分析。在医学科研写作中,实验设计的方法直接决定了数据采取何种统计学方法,因为每种统计方法都要求数据满足一定的前提和假定,所以论文在实验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以后将采取哪种数据统计方法更可靠。医学统计方法的错误千差万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统计方法和实验设计不符,造成数据统计结果不可靠。下面,医刊汇编译列举一些常见的可以避免的问题和错误: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一、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使用错误或不当。医学论文中,最常见的此类错误就是实验设计是多组研究,需要对数据使用方差分析的时候,而作者都采用了两样本的均数检验。二、统计方法阐述不清楚。在同一篇医学论文中,不同数据要采取不同统计处理方法,这就需要作者清楚地描述出每个统计值采用的是何种统计学方法,但在许多使用一种以上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医学论文中,作者往往只是简单地把论文采用的数据统计方法进行了整体罗列,并没有对每个数据结果分析分别交代具体的统计方法,这就很难让读者确认某一具体结果作者到底采用的是何种数据分析方法。三、统计表和统计图缺失或者重复。统计表或者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让读者了解统计结果。一个好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应该具有独立性,即作者即使不看文章内容,也可从统计表或统计图中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而一些医学论文只是简单地堆砌了大量的统计数字,缺乏直观的统计图或表;或者虽然也列出了统计表或统计图,但表或图内缺项很多,让读者难以从中提取太多有用的信息。另外,也有作者为了增加文章篇幅,同时列出统计表和统计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统计表的优点是详细,便于分析研究各类问题。统计图(尤其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反映变量的数量差异。医学论文中对数据统计结果的解释,最常见的两个错误就是过度信赖P值(结果可信程度的一个递减指标)和回避阴性结果。前一个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一些作者对P值含义理解有误,把数据的统计学意义和研究的临床意义混淆。所以医学研究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能单纯依靠统计值武断地得出一些结论,一定要把统计结果和临床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会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至于回避阴性结果,只提供阳性结果,是因为不少作者在研究设计时,难以摆脱的一种单向的思维定式就是主观地先认定自己所预想的某种结果结论。在归纳某种结果原因时,从一个方向的实验就下完美的结论,尤其是如果这个结论可能对实际情形非常有意义时。这样的思维定势过于强调统计差异的显著性,有时会刻意回避报道差异的不显著结果,不思考和探究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和意义,反而会因此忽视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

哇 要注意这么多啊 做医生也不容易啊

包括有:英语医学科技论文中分词、合成词作定语以及名词连缀的使用英语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英文医学科技论文中数词的用法及数字的写法外文斜体的使用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学常见的错误

写论文最关键的是端正心态,静下心来研究、撰写、成稿,有时社会调研必不可少,我这可以帮你。VSJ

做人难,做医生更难。

要想写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要做到:选题、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积累资料、立意构思、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一、选题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人认为,学术论文的题目选得恰当,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工作。如何才能选好论文课题呢?1、科学性任何科学研究都应按科学规律进行,因此科学性是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要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要符合医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2、创新性医学研究不仅要善于继承、应用已有的成就,更重要的还在于创新和发展。因此,论文选题要着眼于创新,强调突破,尽可能避免重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选题以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及时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要敢于冲破禁区,善于选择疑点、难点和空白点,要有预见性,使所选课题具有潜在的超前价值。3、针对性针对性是指论文选题目的要明确、具体。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条件和要求,都要心中有数。切忌笼统、空洞、模糊,导致论文写作无所适从。要根据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选择那些有科学价值的课题、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4、可行性选题时要讲究实际,立足现实,充分考虑主、客观的条件。主观上要考虑自己的业务特长、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努力能否达到要求;客观上要考虑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技术状况、设备条件能否保证课题实验的基本需要。只有综合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课题的规模和范围大小,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当然,条件欠缺,应千方百计去创造,使其逐渐接近课题的要求。选题时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①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同意开展的课题;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经研究、分析、有改进、提高的课题;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经过科研攻关,有所突破的课题;④在阅读文献资料中发现,经过深入研究获得的课题;⑤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对某方面有独特见解的课题。二、 收集资料首先,要注意收集文献资料: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计算机数据库扩展收集资料面,缩短收集时间,提高收集效率;二是注意对近期有关专业期刊的阅读,以消除时差;三是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手册、年鉴等参考工具书收集相关资料。其次,收集临床或病历资料,收集实验观察资料。再次,收集调查研究资料与收集其他实物资料。三、阅读资料1、阅读策略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读者应根据阅读的目的、文献性质、数量和环境条件等,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先读与主题内容相同的中文文献,后读外文文献。这样可有助于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一些专有名词和习惯用语,同时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先读文摘,后读原文。根据文摘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浏览原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3)先粗读,后精读。这是阅读文献最重要的策略。粗读重在广博了解所掌握资料的全貌基础上,选择与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进行精读。精读要逐句逐段进行认真阅读,便读便思考,掌握文献的精神实质,摘录有用的内容。(4)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这样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课题的内容。(5)先读现刊,后读过刊。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科动态及成果的最新发展水平。(6)先读核心期刊,后读其他刊物。这样有助于在掌握重点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2、阅读程序医学文献作为科技和专业读物,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阅读医学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的阅读程序。(1)阅读题目选择切合课题需要的文献。(2)阅读摘要了解文献主要内容,进一步判断与课题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是否继续阅读。(3)阅读前言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所叙述问题的意义。如果读者认为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且有深入细致掌握全文的必要,可以阅读全文;如果读者认为只需要知道该文的论点,就直接阅读结论;如果读者认为该文献所述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那么在阅读完前言之后就可以结束阅读。(4)阅读结论掌握论点和结论。如果这些内容与自己所掌握的内容无很大差别,就可以不阅读全文,结束阅读。如果对一个论点的正确性有疑问,对某一论据有兴趣,某些论述、分析方法或数据确实有参考价值,应酌情阅读正文。(5)阅读正文阅读正文可以掌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方法和各种实验数据等。阅读正文应采用精读,边读边思考,并摘录有用的内容。3、阅读要领阅读一般的医学论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概念:①读懂定义,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阅读时应从本质和特征两方面加以理解;②解释,这是对概念的状况、性质、特征、成因做简要、概括的解说,一般比较灵活、自然,不一定完整;③比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做比较,在比较中说明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共同点和差异点;④数字说明,有数字说明的概念,只需要掌握其数字的范围、多少,理解其大致趋势即可;⑤举例说明,对于很难理解的概念,有的文献用举例来说明,这是把抽象概念给予形象化解释,对于理解概念是有益的。(2)重视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对于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作用。对于图表要注重来源,是实验的,还是统计的;注意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是否相差太远,有无过时;注意单位,与结论单位是否一致,坐标之间单位是否有可比性,是否为国家统一使用的单位;注意图和效果,作者引入此图表想说明说明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数据,要注意其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其出处,是实验得来的还是统计出来的。数据的类型是相对数据、还是绝对数据,是概率、是分布、还是约数,都应该看清楚。(3)辨别实验报告和病例:在医学文献中,实验报告和病例分布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对理论阐述的必要补充,是某一医学成果和规律在实验室和医疗实践的佐证,是最主要的科学判断之一。因此,阅读实验报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设计是否严密。比如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测量指标是否有意义;比较组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②实验观察方法是否精确、完善;③实验条件是否严格控制;④观察记录是否客观;⑤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能否重复得出,重复实验次数是否合理。阅读病例分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病例主体是否与所述结论一致;②病例环境条件、时间、药物等客观因素是否与结论一致;③临床结果是否准确、可信,有无其他形式(如图片、X线片、化验单、病人自述等)的旁证。四、积累资料通过阅读得到的有用资料要进行积累,以便写论文时利用。积累资料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笔记式积累常见的种类有:(1)摘抄式笔记:通常包括摘录式,即摘记有使用价值的原文;摘要式,即摘记文章中要点,比如论点、论据、结论、重要数据等;索引式,即只摘抄关键词或关键性词语。(2)缩写式笔记:是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概括地写出文献的基本内容。它又包括提纲式和提要式两种。(3)评点标画式笔记:是对所阅读的文献内容加以评注标画,运用特定的符号在文献上勾画,标出重点和难点。当然,这种方法禁止使用于公共文献。它又包括眉批式和旁批式两种。2、剪辑积累根据需要,对个人保存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献资料,剪下来或复印下来,按类贴在剪辑本上。3、计算机信息积累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信息积累方式。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资料积累,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对积累的文献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原文刊载的刊(书)名、出版年、月、卷、期、起止页都不可忽视。否则,一旦要引用时又找不到出处,将是很麻烦的。(2)对积累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按学科分类、事物分类、主题分类、观点分类),并按顺序编号。五、立意构思、拟定提纲1、精心构思构思是作者熟悉和掌握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明确写作要求、目的,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合理安排的思维过程。构思时,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范围,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考虑通篇布局,确定层次结构及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在头脑中勾画出一个有条理、全篇文章的轮廓。2、拟定提纲提纲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拟定提纲是对构思的书面表达和进一步完善。有了提纲作为依据,作者就可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论文。提纲拟得好,写出的文章就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充分、精确地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提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暂拟的标题;②中心思想(论点)的提出;③从不同侧面说明中心论点的各个分论点(小标题);④手头掌握的各个方面资料(论据)的安排布局;⑤结论。提纲可以写成比较简略的标题式提纲,也可以写成较细的简介式提纲。六、完成初稿提纲拟定之后,就可以行文撰写初稿。行文就是给提纲搭好的骨架增添血肉、皮毛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的实验资料、观察资料和文献资料等,作为论据充实到提纲的相应部分中去,用以论证各分论点,再通过各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成立。应重点阐述创造性部分,祥写新理论、新发现,以及对前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在论证过程中,要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应用各种论证的方法。撰写初稿时,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和需要论证的内容材料尽量写出来,不必过多考虑篇幅,也不必太多考虑修辞,以文字通顺、表达清楚为准。论文初稿的写作一般有两种顺序:一是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去写,即由头至尾,顺势而进,一气呵成,一般短篇论文用这种方法写作;二是从正文写起,正文写完,结论随后,自然脱出,此时再去写前言、摘要,最后提炼出标题。长篇论文的写作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七、反复修改一篇文章要反映一项有创见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把一个论点阐述清楚,把丰富的材料安排得当,不经过反复思考、多次修正,是难以如愿的。因此,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即使是比较有经验的作者,其初稿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都要经过反复琢磨、推敲、修改的过程。这就是“文不厌改”、“多改出华章”的道理。初稿完成以后,首先要反复诵读几遍,纵观全篇,从整体着眼,斟酌立论是否正确,思维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明显错误。然后再进行字斟句酌的精雕细刻。文章的修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内容的修改首先检查自己的写作意图、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表达出来;再看要论证的内容材料是否全都用上,论据是否充足;还要检查是否有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混杂在文章中。对内容中的不准确之处要修改,缺漏不足部分要补充,重复多余者要删除。2、结构的修改从整体出发看文章的各个部分、各段落结构是否合理,衔接是否均衡,排列次序和从属关系是否明确而合乎逻辑。要努力做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层次分明。3、文字的修改检查语言是否精练,专业术语使用是否准确,句法是否完整、严密,是否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数据引用是否有误,图表、照片是否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都应逐句进行审阅、修改。4、标题的修改对照成文,对初拟标题字字斟酌,看其是否准确揭示文章中心内容,大小标题格调是否一致等。5、篇幅的修改写初稿时很少考虑篇幅长短的问题,一般都是内容多、词句繁、篇幅长。但是各种期刊、学术会议对论文的篇幅均有一定规定。这就要求作者根据不同用途的不同要求,对篇幅进行修改,删繁就简,有时还要大刀阔斧、忍痛割爱。在修改过程中,还可将论文送导师或同行专家审阅,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学常见的错误有

做人难,做医生更难。

哇 要注意这么多啊 做医生也不容易啊

包括有:英语医学科技论文中分词、合成词作定语以及名词连缀的使用英语医学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英文医学科技论文中数词的用法及数字的写法外文斜体的使用方法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医学论文写作方法学常见的错误有哪些

1、要写好科研论文,必须先养成阅读文章的习惯。2、写科研论文,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自于对实验数据的总体分析。必须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来做图表(Figures),最后才能执笔。3、具体写作时,先按照思路(即Figures)写一个以subheading(小标题)为主的框架,然后开始具体写作。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相邻两段的逻辑关系。4、学习别人的文章要注意专业领域的不同,有些领域(包括我所在的生物学)有它内在的写作规律。5、第一稿写完后,给自己不要超过一天的休息时间,开始修改第二稿。修改时,还是以逻辑为主,但对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6、第二稿以后的修改,主要注重具体的字句,不会改变整体逻辑了。投稿前,一定要整体读一遍,对个别词句略作改动。

写论文最关键的是端正心态,静下心来研究、撰写、成稿,有时社会调研必不可少,我这可以帮你。VSJ

缺失值的处理:缺失值是人群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其处理方式的差异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引入偏倚,因此,详细报告数据清理过程中缺失值的处理方法有助于读者对潜在偏倚风险进行评价。例如,瑞舒伐他汀试验在统计分析部分详细说明了缺失值的填补策略,包括:将二分类结局中的缺失值视为未发生事件;将生物标志物和心电图测量中的缺失值进行多重填补(multiple imputation);为了证明缺失值处理的合理性和填补结果的稳定性,研究还比较了多重填补与完整数据(complete-case)分析的结果。2、数据的预处理:实施统计分析之前往往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对连续变量进行函数转换使其更接近正态分布,基于原始数据构建衍生变量,将连续变量拆分为分类变量或将分类变量的不同类别进行合并等。医学论文应报告处理原始数据的方法及依据,瑞舒伐他汀试验即在统计分析部分描述了对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对数转换。3、变量分布特征描述:确定统计分析使用的变量,并针对每一个变量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是决定研究选用何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医学期刊虽然普遍对此提出要求,但作者往往套用常用方法,如:连续变量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否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分类变量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等。事实上,应根据研究设计类型、统计分析目的和数据特征选择恰当的描述方法。例如,CKB选择采用年龄、性别和地区校正的均值和率来描述人群分布特征,而非简单的报告连续变量的均数和分类变量的构成比。4、主要分析(primary analysis):指针对研究结局的统计分析,是研究论文的核心证据。因此,医学论文应详细描述主要分析的实施过程和适用性。在试验性研究中,应明确统计分析数据集、试验效应指标、相对或绝对风险及其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以及假设检验的方法。

要想写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要做到:选题、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积累资料、立意构思、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反复修改。一、选题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有人认为,学术论文的题目选得恰当,等于完成了论文的一半工作。如何才能选好论文课题呢?1、科学性任何科学研究都应按科学规律进行,因此科学性是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要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要符合医学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2、创新性医学研究不仅要善于继承、应用已有的成就,更重要的还在于创新和发展。因此,论文选题要着眼于创新,强调突破,尽可能避免重复。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选题以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及时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要敢于冲破禁区,善于选择疑点、难点和空白点,要有预见性,使所选课题具有潜在的超前价值。3、针对性针对性是指论文选题目的要明确、具体。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条件和要求,都要心中有数。切忌笼统、空洞、模糊,导致论文写作无所适从。要根据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选择那些有科学价值的课题、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课题。4、可行性选题时要讲究实际,立足现实,充分考虑主、客观的条件。主观上要考虑自己的业务特长、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经过努力能否达到要求;客观上要考虑本单位的业务特点、技术状况、设备条件能否保证课题实验的基本需要。只有综合分析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课题的规模和范围大小,进而保证论文的质量。当然,条件欠缺,应千方百计去创造,使其逐渐接近课题的要求。选题时应尽量考虑以下因素:①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本单位同意开展的课题;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经研究、分析、有改进、提高的课题;③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经过科研攻关,有所突破的课题;④在阅读文献资料中发现,经过深入研究获得的课题;⑤结合本人实践经验,对某方面有独特见解的课题。二、 收集资料首先,要注意收集文献资料: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计算机数据库扩展收集资料面,缩短收集时间,提高收集效率;二是注意对近期有关专业期刊的阅读,以消除时差;三是充分利用相关的各种手册、年鉴等参考工具书收集相关资料。其次,收集临床或病历资料,收集实验观察资料。再次,收集调查研究资料与收集其他实物资料。三、阅读资料1、阅读策略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读者应根据阅读的目的、文献性质、数量和环境条件等,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先读与主题内容相同的中文文献,后读外文文献。这样可有助于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一些专有名词和习惯用语,同时也可以加快阅读速度。(2)先读文摘,后读原文。根据文摘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浏览原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3)先粗读,后精读。这是阅读文献最重要的策略。粗读重在广博了解所掌握资料的全貌基础上,选择与课题紧密相关的文献进行精读。精读要逐句逐段进行认真阅读,便读便思考,掌握文献的精神实质,摘录有用的内容。(4)先读综合性文献,后读专题性文献。这样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课题的内容。(5)先读现刊,后读过刊。这样有助于了解学科动态及成果的最新发展水平。(6)先读核心期刊,后读其他刊物。这样有助于在掌握重点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2、阅读程序医学文献作为科技和专业读物,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阅读医学文献要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的阅读程序。(1)阅读题目选择切合课题需要的文献。(2)阅读摘要了解文献主要内容,进一步判断与课题关系的紧密程度,决定是否继续阅读。(3)阅读前言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所叙述问题的意义。如果读者认为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且有深入细致掌握全文的必要,可以阅读全文;如果读者认为只需要知道该文的论点,就直接阅读结论;如果读者认为该文献所述内容是自己已经掌握的,那么在阅读完前言之后就可以结束阅读。(4)阅读结论掌握论点和结论。如果这些内容与自己所掌握的内容无很大差别,就可以不阅读全文,结束阅读。如果对一个论点的正确性有疑问,对某一论据有兴趣,某些论述、分析方法或数据确实有参考价值,应酌情阅读正文。(5)阅读正文阅读正文可以掌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分析方法和各种实验数据等。阅读正文应采用精读,边读边思考,并摘录有用的内容。3、阅读要领阅读一般的医学论文应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概念:①读懂定义,定义是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阅读时应从本质和特征两方面加以理解;②解释,这是对概念的状况、性质、特征、成因做简要、概括的解说,一般比较灵活、自然,不一定完整;③比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做比较,在比较中说明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共同点和差异点;④数字说明,有数字说明的概念,只需要掌握其数字的范围、多少,理解其大致趋势即可;⑤举例说明,对于很难理解的概念,有的文献用举例来说明,这是把抽象概念给予形象化解释,对于理解概念是有益的。(2)重视图表和数据:图表和数据对于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有很大作用。对于图表要注重来源,是实验的,还是统计的;注意时间,与论文写作时间是否相差太远,有无过时;注意单位,与结论单位是否一致,坐标之间单位是否有可比性,是否为国家统一使用的单位;注意图和效果,作者引入此图表想说明说明问题,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数据,要注意其科学性,同时还要注意其出处,是实验得来的还是统计出来的。数据的类型是相对数据、还是绝对数据,是概率、是分布、还是约数,都应该看清楚。(3)辨别实验报告和病例:在医学文献中,实验报告和病例分布占有很大比重,它是对理论阐述的必要补充,是某一医学成果和规律在实验室和医疗实践的佐证,是最主要的科学判断之一。因此,阅读实验报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设计是否严密。比如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测量指标是否有意义;比较组的计划安排是否合理;②实验观察方法是否精确、完善;③实验条件是否严格控制;④观察记录是否客观;⑤实验结果是否可信,能否重复得出,重复实验次数是否合理。阅读病例分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病例主体是否与所述结论一致;②病例环境条件、时间、药物等客观因素是否与结论一致;③临床结果是否准确、可信,有无其他形式(如图片、X线片、化验单、病人自述等)的旁证。四、积累资料通过阅读得到的有用资料要进行积累,以便写论文时利用。积累资料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笔记式积累常见的种类有:(1)摘抄式笔记:通常包括摘录式,即摘记有使用价值的原文;摘要式,即摘记文章中要点,比如论点、论据、结论、重要数据等;索引式,即只摘抄关键词或关键性词语。(2)缩写式笔记:是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概括地写出文献的基本内容。它又包括提纲式和提要式两种。(3)评点标画式笔记:是对所阅读的文献内容加以评注标画,运用特定的符号在文献上勾画,标出重点和难点。当然,这种方法禁止使用于公共文献。它又包括眉批式和旁批式两种。2、剪辑积累根据需要,对个人保存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献资料,剪下来或复印下来,按类贴在剪辑本上。3、计算机信息积累这是目前最先进的信息积累方式。无论使用哪一种方式进行资料积累,都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对积累的文献资料一定要注明出处,原文刊载的刊(书)名、出版年、月、卷、期、起止页都不可忽视。否则,一旦要引用时又找不到出处,将是很麻烦的。(2)对积累的文献资料要进行分类整理(按学科分类、事物分类、主题分类、观点分类),并按顺序编号。五、立意构思、拟定提纲1、精心构思构思是作者熟悉和掌握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明确写作要求、目的,对观点和材料进行合理安排的思维过程。构思时,要根据写作目的和范围,反复推敲,仔细琢磨,考虑通篇布局,确定层次结构及论点、论据、论证的方法,在头脑中勾画出一个有条理、全篇文章的轮廓。2、拟定提纲提纲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拟定提纲是对构思的书面表达和进一步完善。有了提纲作为依据,作者就可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去完成论文。提纲拟得好,写出的文章就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充分、精确地反映出作者的意图。提纲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暂拟的标题;②中心思想(论点)的提出;③从不同侧面说明中心论点的各个分论点(小标题);④手头掌握的各个方面资料(论据)的安排布局;⑤结论。提纲可以写成比较简略的标题式提纲,也可以写成较细的简介式提纲。六、完成初稿提纲拟定之后,就可以行文撰写初稿。行文就是给提纲搭好的骨架增添血肉、皮毛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所掌握的丰富的实验资料、观察资料和文献资料等,作为论据充实到提纲的相应部分中去,用以论证各分论点,再通过各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得以成立。应重点阐述创造性部分,祥写新理论、新发现,以及对前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在论证过程中,要根据各部分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应用各种论证的方法。撰写初稿时,可以把自己的写作意图和需要论证的内容材料尽量写出来,不必过多考虑篇幅,也不必太多考虑修辞,以文字通顺、表达清楚为准。论文初稿的写作一般有两种顺序:一是按照人们思考问题的过程去写,即由头至尾,顺势而进,一气呵成,一般短篇论文用这种方法写作;二是从正文写起,正文写完,结论随后,自然脱出,此时再去写前言、摘要,最后提炼出标题。长篇论文的写作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七、反复修改一篇文章要反映一项有创见的科研成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把一个论点阐述清楚,把丰富的材料安排得当,不经过反复思考、多次修正,是难以如愿的。因此,任何一篇文章都要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即使是比较有经验的作者,其初稿也不能保证完美无缺,都要经过反复琢磨、推敲、修改的过程。这就是“文不厌改”、“多改出华章”的道理。初稿完成以后,首先要反复诵读几遍,纵观全篇,从整体着眼,斟酌立论是否正确,思维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明显错误。然后再进行字斟句酌的精雕细刻。文章的修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内容的修改首先检查自己的写作意图、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表达出来;再看要论证的内容材料是否全都用上,论据是否充足;还要检查是否有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混杂在文章中。对内容中的不准确之处要修改,缺漏不足部分要补充,重复多余者要删除。2、结构的修改从整体出发看文章的各个部分、各段落结构是否合理,衔接是否均衡,排列次序和从属关系是否明确而合乎逻辑。要努力做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重点突出、层次分明。3、文字的修改检查语言是否精练,专业术语使用是否准确,句法是否完整、严密,是否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数据引用是否有误,图表、照片是否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都应逐句进行审阅、修改。4、标题的修改对照成文,对初拟标题字字斟酌,看其是否准确揭示文章中心内容,大小标题格调是否一致等。5、篇幅的修改写初稿时很少考虑篇幅长短的问题,一般都是内容多、词句繁、篇幅长。但是各种期刊、学术会议对论文的篇幅均有一定规定。这就要求作者根据不同用途的不同要求,对篇幅进行修改,删繁就简,有时还要大刀阔斧、忍痛割爱。在修改过程中,还可将论文送导师或同行专家审阅,虚心征求他们的意见。

医学论文常见统计学错误的是

我们当时也有这个作业太多了很少找,去图书馆随便找那种小的医学刊物,全是错。甚至某些上市的药品说明书上都是错

胡良平教授有一本书,<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 可以看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