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谷歌三大论文引用次数不对会怎样

发布时间:2024-08-30 06:21:18

谷歌三大论文引用次数不对会怎样

我的论文当中的参考文献并不是真实的参考过会被检查出来吗?写论文是每个科研汪的必修课,而一篇完整的论文后面都有一长串的参考文献。但是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引用参考文献」这一工作似乎并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因为大家都觉得会有审稿人帮自己检查。大人,时代变了! 不好好引用参考文献,小心你的论文翻车!近期,一篇发表在 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杂志上的题为 Medical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hei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cope with future market trends 惨遭撤稿。图片来源:论文截图一本平平无奇的期刊,一篇平平无奇的论文,这也本该是一次平平无奇的撤稿。但是,该论文的撤稿原因却有点「独特」:论文所引用的一些参考文献内容并不符合该论文中的描述。 说直白些就是胡乱引用参考文献。该论文引用的三篇文献与论文中所描述的数据毫无关联,那三篇文献分别是: Policy P 2014;42(4):597– BMJ 2004;329(7469):770– Br J Educ P 2005;75(4): 645-而与这些参考文献无关的数据似乎来自另一项未被引用的研究:Adv Med Educ P 2018;9:119–说实话,因为「不当引用」问题而被撤稿真的挺少见的,完全可以用「屈指可数」来形容。那些因为「不当引用」而被撤稿的论文据笔者不完全的统计,绝大部分因为「不当引用」而被撤稿的论文,都是因为 引用了「已被撤稿的论文」。一篇有问题的论文从发表到被正式撤销,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这个时间被称为「撤销时滞」,平均为 5 年。在这 3 年多的时间里,这类论文难免会被后续研究者所引用,个别文章甚至在被撤稿之后还有人引用。一般情况下,假如你引用的论文正好被撤稿了,大概率你的文章是不会因此被撤稿的。(也许吧)但总会有那么一些「幸运儿」不幸中招,著名的学术网站 retraction watch 就曾经统计过这类文章:撤稿原因包含 Cites Prior Retracted Work 的 15 篇论文这个数字还是挺让人意外的,仅仅 15 篇被撤稿了。因为很难被精确找到,绝大多数存在不当引用的论文依旧躲藏在学术圈的阴暗角落里未被制裁。为什么「不当引用」很难被发现?本次撤稿事件中,Retraction Watch 网站收到了该期刊如下的回复:该论文在发表前由两名审稿人进行评审。仅通过同行评审是无法识别参考文献问题的,该案例是一起孤立事件。我们不认为立即需要更改政策你品,你细品一下。这其实是当下同行审议工作中的无奈之处:在生物医学这样的领域,一篇论文引用 30、40 篇文章简直不要太常见, 逐个检查引用文献无疑是异常繁琐的工作。在 Retraction Watch 的新闻下,很多担任过审稿人的学者都发出类似的共鸣。图片来源:Retraction Watch不是大家不想去找,工作量实在过大,仅依靠同行审议就想把涉嫌不当引用的论文给揪出来太困难了,这也直接导致不当引用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2016 年一项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在引用已被撤稿的文献时,作者会选择性不谈该引用的文献已被撤稿。(反正也没人发现)高引用的被撤稿文章,图片来源:医咖会曾有网站统计过那些高引用的被撤稿文章,排在首位的文章甚至撤稿后的被引次数是撤稿前的 3 倍多!即使是较为近期的撤稿(有 4 篇是在 2015 年撤稿),撤稿后仍然在不停地被引用,例如 Voinnet et (2003) 这篇文章,在 2015 年被撤稿之后,仍被引用多达 80 次。论文不当引用现象之严重可见一斑。虽然不当引用行为很难被发现,也很少被制裁,但你可千万别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地引用了。2019 年 5 月 29 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文界定》行业标准,规定于 2019 年 7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其中就指出「不当引用」属于学术不端。

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有差别,所以引用次数会有不同。你可以对照一下,取最多的一个,再把另一个数据库中漏掉的补充进去。这样就比较权威了。

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二35%以上从未被引用 亲自写过论文的人,心里其实都明白:我们做某个课题、写一篇文章时,最关键最受启发的核心文献也就那么几篇甚至一两篇;大部分的引用文献都是用来讲故事,用来支撑自己观点、自圆其说的。所以当别人引用了自己的文章时,没必要沾沾自喜,因为那只代表别人看过你的文章,而不代表别人完全认同你的观点。有时候,别人引用了你的文章,但用法却是张冠李戴,甚至误解作者原来的意思,这种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 。而如果一个课题组一个方向有两篇以上文章,就不至于文章零引用。因为自己的后续工作,一般都会引用上篇发表过的文章。 而现在科研界,不管大牛也好还是普通研究人员也好,普遍的一个现象是:想方设法引用自己过去的文章。所以,当一个课题组在一年之内在同一个方向上发表20-30篇文章,并且后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引用前面自己的文章时,那么第一篇文章在一年内的引用次数至少就是二三十次。所以, 当今的论文引用次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课题组在某个方向上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productivity)。 有些文章发表后,刚开始也没有人引用,因为做的方向比较冷,很少有人在做。但过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随着某项技术的突破和条件的成熟,那个曾经没人做的方向,一下子热了起来。曾经无人问津的论文,引用次数也会嗖嗖上升。所以, 文章的引用次数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研究的热点和潮流。也就是说,热门方向的文章比较容易被引用,尤其是某个方向刚兴起来的时候。 文献引用次数,也可以、更应该反映出文章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研究人员能够具备以上三者,即: 拥有一个富有战斗力的课题组,引领某个研究方向,在此方向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发现,那么这个人就是这个方向上的牛人了 。不过现实中,文章的产量与质量(特指重要性)似乎是不可协调的。当一个课题组每年在一个方向上发表好几十篇文章时,文章的重要性就很难保证,很容易给人灌水的嫌疑。 总之, 当今的论文引用次数并不完全是文章重要性的体现,它更是一个课题组生命力和研究方向是否热门的反映 。所以,处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课题组时,没必要为文章的引用次数而烦恼,因为就引用次数而言你可能永远比不过高产的课题组,或大牛的课题组( 自古至今,说话者的地位永远决定着所说话的分量 ),即使你的发现有时候可能更重要。

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参考文献是论文最简单的部分,但也是最让人头痛的一部分,因为参考文祥的引用格式很杂!参考文献作为学术研究过程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总结与概括,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论著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是导师判断是否具有学术不端的重要依据。那么参考文献格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参考文献格式大全根据你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引用方式,一般情况下在论文中我们经常用的论文格式是:期刊如下所示:↓↓↓戴德宝 Word环境下论文格式模板制作[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3期):1703-但是除此以外,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其他形式的引用格式,大概有印象就好!(1)期刊[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2)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论文集[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4)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5)报告[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6)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8)报纸文章[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9)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附: 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 M 报告 R 磁带 MT  会议录 C 标准 S 磁盘 DK  汇编(论文集) G 专利 P 光盘 CD  报纸 N 数据库 DB 联机网络 OL  期刊 J 计算机程序 CP  学位论文 D 电子公告 EB但是其实现在已经有很多的软件可以实现导出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给大家推荐我最常用的软件:

谷歌三大论文引用次数不对

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数量有差别,所以引用次数会有不同。你可以对照一下,取最多的一个,再把另一个数据库中漏掉的补充进去。这样就比较权威了。

Google Scholor 可以查到引用次数,但似乎无法以引用次数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如果你所在学校订购了 ISI Web of Knowledge 的话,可以用那个查询,ISI Web of Knowledge 可以很方便地对搜索结果根据需要进行排序,而且很准确。Google Scholor 可以查到引用次数,但似乎无法以引用次数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如果你所在学校订购了 ISI Web of Knowledge 的话,可以用那个查询,ISI Web of Knowledge 可以很方便地对搜索结果根据需要进行排序,而且很准确。Google Scholor 可以查到引用次数,但似乎无法以引用次数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如果你所在学校订购了 ISI Web of Knowledge 的话,可以用那个查询,ISI Web of Knowledge 可以很方便地对搜索结果根据需要进行排序,而且很准确。

9 月开学了,对于研究生来说注定是忙碌的一个时间段,因为要开始弄国基的标书了,博士生要思考老板标书的内容,硕士生也不会闲着,帮老板弄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最烦人的估计就是整理老板的论文引证报告了(有钱去让图书馆查新的除外)。这里是针对那些发很多小分和各种杂七杂八灌水的文章然后又不舍得花钱让图书馆查新的老板来说的,当然顺便吐槽下我们这边的图书馆收费贼贵,当然每个地方的收费也是不一样的,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文。论文引证报告除了要将作者的所有论文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上找出来之外,重要的一点事要将论文的引用次数还有他引以及更为坑爹的近 5 年的引用次数和他引次数给标注出来。这里简单解释下自引和他引的意思,自引就是文章中的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引用了这篇文章,他引则是除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外其他作者有引用该篇文章。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如果让你来查找有木有觉得很崩溃的样子?别急,容我慢慢跟你解释。本人当年第一次也是这种赶脚,但经过两年的压榨后也是找到一些门路,相对来说能比较简便快速的找到你所需的信息,下面以一篇论文名为 A practical and precise approach to quantific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cquired during routine care 进行示范进行操作检索过程。首先进入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注意一定要核心数据库不能全部数据)。然后将你所查找的标题输入到被引参考文献检索中,检索。选择文献,完成检索。这里出现的结果数目就是总共被引用次数 258 次。勾选近 5 年年份,选择精炼。 出来的结果就是近 5 年的被引次数 232 次。然后返回核心数据库基本检索处将论文的作者按照检索式进行检索。点击检索历史 (注意这里的上一步骤的数据库一定要一致,注意一定要核心数据库不能全部数据,不然不会出现在统一检索历史里面的)。选择 #1、#3 使用 AND 进行组配检索。大致意思是 12 和 13 的交集,简单来说是被引用的文章中的作者含有含有引用文章作者,即是作者自引文章。可以得到所有时间段的这篇论文的自引次数(#4 的检索结果频数),用总的被引次数减去自引次数得出来的则是他引次数。同理选择 #1、#2 使用 AND 进行组配检索,可得到近 5 年的文章自引次数(#5 的检索结果频数),将近 5 年被引总数减去近 5 年的文章自引次数既得近 5 年的他引次数。

谷歌三大论文引用次数不对怎么办

9 月开学了,对于研究生来说注定是忙碌的一个时间段,因为要开始弄国基的标书了,博士生要思考老板标书的内容,硕士生也不会闲着,帮老板弄各种各样的材料。其中最烦人的估计就是整理老板的论文引证报告了(有钱去让图书馆查新的除外)。这里是针对那些发很多小分和各种杂七杂八灌水的文章然后又不舍得花钱让图书馆查新的老板来说的,当然顺便吐槽下我们这边的图书馆收费贼贵,当然每个地方的收费也是不一样的,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文。论文引证报告除了要将作者的所有论文在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上找出来之外,重要的一点事要将论文的引用次数还有他引以及更为坑爹的近 5 年的引用次数和他引次数给标注出来。这里简单解释下自引和他引的意思,自引就是文章中的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引用了这篇文章,他引则是除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之外其他作者有引用该篇文章。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如果让你来查找有木有觉得很崩溃的样子?别急,容我慢慢跟你解释。本人当年第一次也是这种赶脚,但经过两年的压榨后也是找到一些门路,相对来说能比较简便快速的找到你所需的信息,下面以一篇论文名为 A practical and precise approach to quantific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 in cancer patient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cquired during routine care 进行示范进行操作检索过程。首先进入 web of science 核心数据库(注意一定要核心数据库不能全部数据)。然后将你所查找的标题输入到被引参考文献检索中,检索。选择文献,完成检索。这里出现的结果数目就是总共被引用次数 258 次。勾选近 5 年年份,选择精炼。 出来的结果就是近 5 年的被引次数 232 次。然后返回核心数据库基本检索处将论文的作者按照检索式进行检索。点击检索历史 (注意这里的上一步骤的数据库一定要一致,注意一定要核心数据库不能全部数据,不然不会出现在统一检索历史里面的)。选择 #1、#3 使用 AND 进行组配检索。大致意思是 12 和 13 的交集,简单来说是被引用的文章中的作者含有含有引用文章作者,即是作者自引文章。可以得到所有时间段的这篇论文的自引次数(#4 的检索结果频数),用总的被引次数减去自引次数得出来的则是他引次数。同理选择 #1、#2 使用 AND 进行组配检索,可得到近 5 年的文章自引次数(#5 的检索结果频数),将近 5 年被引总数减去近 5 年的文章自引次数既得近 5 年的他引次数。

如果该文章已经被Web of Science收录,您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操作:在Web of Science中做一次精确检索,找到指定文章;点击“创建引文报告”即可看到该文章历年的被引次数。如果该文章未被Web of Science收录,您可以进行如下操作:选择“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在“入库时间”中选择某一年份或者一个年度范围;在检索区域输入该文章的所需信息后进行检索;检索结果页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您检索的所有引用论文;标记出您想看的引文,点击“完成检索”;这样就得到了

文章被引次数被用于衡量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价一个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Google scholar提供学术文章搜索的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汇集自己的研究的功能。这样,用户也可以通过使用google scholar查看研究的h-index,即有h篇文章被引用超过h次。下面介绍使用google scholar进行h-index搜索的方法。查看方法如下:1、通过浏览器打开google scholar。在输入框输入要搜索的研究者的名字,然后点击放大镜按钮。2、得到的搜索结果页面的开始部分会呈现搜索到的研究者的页面链接。同过点击研究者名字即可进入研究者页面。3、在页面右侧即可看到研究者的被引用次数以及h-index等信息。

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次数不对会怎么样

论文的引用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水平,对于课题组而言论文引用的次数反映了这个课题在本领域当中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当然文章不被引用,引用次数的多少还与研究的方向是否热门,成果所涉及的领域是不是宽广有关。如纳米材料研究,纳米很时髦,且它能应用于化工,能源,环保和消毒等领域,研究纳米的人也很多,当然发表关于纳米文章的人也多,你引用我,我引用你,这样,纳米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自然也就多,若杂志常发关于纳米研究的文章,则该杂志的影响因子自然就会增加了。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的。期刊喜欢发表简明扼要的论文,对字数和页数都有严格要求,但是这样会导致作者删除论文内容,从而不利于期刊自身的影响力,但是也不是说为了让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增加,就故意增加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故意增加文章的总字数。作者数量、参考文献数与引文引用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引用的文章越多,被引用的次数就越频繁。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好的参考,研究时间越长,发现、阅读和学习就会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资料和理论,结论越可靠,就越有可能被引用。

题主,您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其实留学生在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英国院校,会综合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论文、学术诚信、学分、课堂表现等等情况来对学生成绩进行一个综合评估。英国院校对于学生的学术诚信这方面管理很严格,所以论文如果有引用不恰当的地方,很有可能会有不会通过的问题,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这么长的一个时间,如果因为最后论文没过的情况导致了无法毕业的情况是很遗憾的事情,所以希望能够争取一次重新递交论文的机会,这样就可以顺利解决。

论文没过解决办法:1、先找到自己毕业论文没过的原因,比如是因为查重率过高、格式错误还是因为什么原因。2、根据原因来进行申诉,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还有一次重新提交的机会,把握好这一次机会也还是可以顺利毕业的。论文改写注意事项:1、高质量改写                                                            如果只是单纯的替换同义词,那根本算不上改写,一个优秀的改写应该是将内容理解后,修改语态、修辞手法、叙述手法并添加进自己的理解,在论文降重和连贯性上,还是非常有效的。 2、保持独立性                                  有的时候,与同学合作进行论文的创作,也是会被怀疑是学术不端的,有不少同学就是在这个地方遇到了麻烦。但是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署名,那么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    3、数据转化  保证论文中的数据等内容是自己通过实验收集来的,直接编造或者抄袭数据也是不可行的。同时也可以将数据的格式进行一个转变。提高论文美观度的同时,还能够降重。

谷歌学术论文引用次数不对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RG现在是最强大的研究工具之一。例如,当我们将RG与几十年前曾经是数学家顶级研究引擎的MATH SCI NET进行比较时,我们对RG的引用次数为189,而在Math Sci Net上的引用总数仅为62 ; 与RG相比,它们的功能极为有限,而且我们的大部分论文都发表在Q1和Q2期刊上。其次,另外一种可能是,你指的某些论文出现在期刊上,未被RG认可或未知。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RG,并解决相应的问题。通常,与RG,Scopus和Web of Science相比,Google Scholar在所有数据库中的引用率最高。因为,无论是在标准数据库中索引还是本质上被掠夺的各种期刊都与Google学术搜索相关。甚至本地语言期刊(波斯文,阿拉伯文,韩文,中文等)也与Google学术搜索相关。如果这些论文在某些地方在线可用而RG无法提供,那么它也可以从MS / Ph博士论文中获得引用。

文章被引次数被用于衡量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价一个研究者的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Google scholar提供学术文章搜索的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汇集自己的研究的功能。这样,用户也可以通过使用google scholar查看研究的h-index,即有h篇文章被引用超过h次。下面介绍使用google scholar进行h-index搜索的方法。查看方法如下:1、通过浏览器打开google scholar。在输入框输入要搜索的研究者的名字,然后点击放大镜按钮。2、得到的搜索结果页面的开始部分会呈现搜索到的研究者的页面链接。同过点击研究者名字即可进入研究者页面。3、在页面右侧即可看到研究者的被引用次数以及h-index等信息。

工具/原料web of science ,Scopus,Google Scholar,CNKI等数据库方法/步骤1 Web of Science(含:SCIE, SSCI, A&HCI 等)Web of Science 是传统上相当知名的引文数据库(若于校外使用,请记得设定校外连线 VPN)mysci365整理2 Scopus较晚近的引文数据库,1996 年迄今的文章有建立参考文献。(若于校外使用,请记得设定校外连线 VPN) Google Scholar知名学术搜寻引擎。在查询结果中会标注该文章的被引用次数:Ø CNKI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内含 CNKI 系列多种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若于校外使用,请记得设定校外连线 VPN) END注意事项到底该用哪个数据库查询被引用次数呢?由于每个数据库收录内容不同,同一篇文献在不同数据库中查到的被引用次数亦有差异。基本上还是要以评鉴单位的认定为主(例如:是否限定要来自“Web of Science”的引用次数)。 在提供数据时,建议您备注下列信息: 该数据是从哪个数据库查得的 查询的时间点(因随着数据库更新,不同时间点查询的数据会有差异) 顺便截图存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