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怎么写好结尾

发布时间:2024-07-07 11:54:57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怎么写好结尾

论文结束语一定要与文章的主题相呼应,达到文章的中心目的,使之文章成为完美的结合,这样的结尾就非常好了。祝你成功!

探索新形势下建设新农村的新举措 ——对当前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力度的加大,农村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日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那么,新农村建设究竟“新”在哪里?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和土地管理工作经验,认为新农村建设工程应体现“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立足发挥县城、集镇、村庄三者的功能优势,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以“村美、民富、班子强”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确保把我国农村基本建设成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一、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主要标志。 我国的城乡体制二元结构、身份(农与非农户口)二元模式、土地所有权(国有与集体土地)二元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城镇转移,上述二元现状逐渐被打破,已逐步形成了“农到城”、“农到农”、“城到农”、“边远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向流动”的格局,农村劳动力自发、合理流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实行以居住地为载体,农民分层次向县城、集镇、村庄流动为原则,以方便生活、量力而行为基础,由县城住宅小区居民、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村庄中心村居民为主的三种转移模式,逐步形成“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的社区化管理的新农村建设构建思路。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必须具有在县城购买住房、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农民才能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迈进,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已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农村人口不可能全部涌向城市,这就要求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根据农民的生活水平、生存能力和发展趋势,使一部分先富起来、有发展能力的农民流向城市,成为县城住宅小区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往往忽视对他们的管理,他们的能力与作用因此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具备在乡镇集镇建造住宅条件和能力的农民都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一般在乡镇集镇做生意、在乡镇工业园区打工的农民都可以成为乡集镇小城镇居民。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政府对他们的管理也没有重视,原有的街道社区和村民委员会对他们的管理是一个“盲区”。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只要有生活、生产、工作能力就可以选择这种流动、转移模式。农民不可能全部流出农村,毕竟在农村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民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加工小作坊、规模化养殖场应该留在村庄中心村,种养大户、专业户应成为“农业老板”,周边为之打工、劳动的农民应成为“农业工人”,逐步成为村庄中心村居民,他们是村庄中心村的定居主体。此类居民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三分之一以上,这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 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重要途径。 简单地说,住房的使用价值就是供人居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住房不仅要满足人们“居者有其屋”的基本生存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居者优其屋”的更高层次需求。以前基层政府对农民建房管理是低层次的,只管宅基地这一块,就容易患上农村管理的“近视眼”。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将土地管理与村庄改造、规划建设、土地整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等工作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生活能力的人对住房条件的不同要求,实施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发展小城镇建设,大力整治“空心村”、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逐步实现产业相对聚集、居住相对集中、土地相对集约、农村基础设施各类要素相对集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目标。 1、县城住宅小区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房等形式获得住房。他们在购买城市拆迁安置楼、经济适用房时应享有优先购买权,在政策扶持上应有所倾向。根据他们的职业、能力、水平完全能够融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是人们经常议论的热点、焦点话题。 2、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通过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获得住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集镇农民街建设曾对满足一部分进城农民的愿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一些基层政府的“误操作”,使乡集镇农民街建设“变了味”,小城镇建设“变了型”,因此,受到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限制而逐渐销声匿迹。笔者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法理,比较赞同采取联合、集资建房等形式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村民申请建房条件的联合建房等形式应该提倡。农村小城镇土地权属性质不变,仍然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在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可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方式,逐步使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3、村庄中心村居民转移模式的农民可以按照“规划先行、政策引导、村民自愿、多元投入”的原则实施建房来获得住房。在实施农民聚居化过程中,要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实行组团式、公寓式规划,鼓励建农民住宅小区、农民新村、农民公寓楼。通过村庄中心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效保护耕地,彻底改变农村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配套少、环境差、功能弱的现状,真正使农村成为村貌美、环境佳、居住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三、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的有机结合应成为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现实选择。 1、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能使新农村建设在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博弈中必然获胜。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等一些限制农民流动的政策壁垒消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力”和城乡一体化“拉力”的影响下,农民流向县城、小城镇已不再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简单表现,而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让农民进城,享受城市的文明,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让种养大户、专业户的“农业老板”和以打工、劳动为生的“农业工人”留在农村,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水平不能满足城市生活要求,他们对农村的感情要比城市的感情深,对农村、土地的留恋要比城市强烈的多。 2、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能使新农村建设更具活力、更加科学。在传统观念上解决住房问题是农民的一生追求,正是由于这种观念才束缚人们发展,然而,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并能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一部分向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转移的农民原有住房的结构、功能、式样、质量都比较好,而留在农村的那部分村民即使再建新房也没有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好。因此,县城住宅小区居民和乡集镇小城镇居民的原有住房不一定要拆除,而可以通过购买、租赁等形式置换给留在村庄中心村居民,从而真正做好农民和资源两篇大文章。 3、“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必然追求。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对农村人口的流向、动因、需求的分析,新农村建设才能具有立脚点。“农民流向分梯次转移、农民住房分阶段置换”相结合的理念使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目标、分类更加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功能。农村人口的涌入不仅仅使城市规模扩大,而使城市有更多的建设者。二是完善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应成为既面向农村,接纳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是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综合服务体系;又面向城市,接纳和扩展城市的辐射,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三是创新村庄建设。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环境宜人、设施配套的生活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规模化种、养殖的生产区;农村村庄中心村应当建设成为丰富村民业余生活、文化娱乐的公共设施区。

一个小村庄能够发展到今天的现状也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农村教育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以前各村虽然都有自己的小学,但教师少,教学基础设施差,升学率也就很低,但随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始出现了校校合并,在那些从外面发展事业回来的热心侨乡们的回乡建设新家乡新校园,村里的教育设备更新,教学环境的改善以及奖助学金的成立等等都使得村里的教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让学校有老师教,老师们有设备可以使用,孩子们可以不用因为家境贫困而错失读书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可以在同一片蓝天下读书,学习。教学力量的逐渐加强,我们村里也取得了相应不错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有用的人才。近几年来,学校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莘莘学子,被市重点高中校录取的同学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录取于北大,清华的学生每年也都再创佳绩。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怎么写好

写一篇论文,题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的论文,你可以去中华权威论文网看看,说不定能帮到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起“农民”这个话题,我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一幅画,这是一幅名叫罗中立画家画的油画,画的名字叫《父亲》,画中的父亲是一位农村老汉,老汉的表情淳朴憨厚,黑红的脸膛上布满深深的皱纹,开裂的厚嘴唇,眼睛饱经沧桑,头上裹着灰白的毛巾,双手捧着一个粗劣的碗,唯一能说明这是一个七十年代末期农民形象的特点是在他的耳朵上夹着一个竹套筒的圆珠笔。据说这支圆珠笔是后加上的,因为原画中的父亲形象有人质疑:“新中国的农民形象太具有悲剧性。”不得已,作者画上一只圆珠笔以表示这是位有文化的农民。就是这幅具有悲剧震撼力的油画,在1980年“中国青年美展”中获得了一等奖,得到了人们的好评。从人们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当时中国农村现状的认同,改革开放前的农民生活只能用“贫穷”来形容,有许多地方温饱都解决不了。据说有的老帅当年回到延安,看到老百姓仍然生活清苦,不由掉下了眼泪,见过三十年,不光有自然灾害,经济底子薄,发展不平衡,还有政策上的失误,十年浩劫,更是使国民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农家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字蒙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从1982年开始,中央连续五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提到了首要位置,从土地承包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2004年,新一届的中央领导更加关注三农政策,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情。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具体部署“三农”工作,以加强农村工作,发展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开展多种土地经营,发展小城镇发展,方方面面,是农村工作有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我们无论从新闻报道、电视栏目,还是亲眼目睹,都真实的体会到:农村变样了,农民富了,农业发展了。近几年来,我们监狱局中心医院多次组织离退休人员到北京郊区农村参观旅游,平谷、大兴、怀柔、昌平、顺义、密云,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密云水库湖畔,农家院里,我们品尝了鲜美的水库鱼;在怀柔神堂峪山谷,我们游览山中奇石美景,看娓娓虹鳟鱼,摇曳摆尾,在平谷挂甲峪村,导游介绍挂甲峪村脱贫致富,艰苦创业的历程,在村民们漂亮的别墅前,我们留影、徜徉、感叹;在昌平果园,我们采摘硕大的红苹果;在大兴采瓜;在平谷摘桃;参观汇源果汁厂,现代化的厂房,先进的工艺,农村姑娘、小伙儿洁白的工作服,甜美的笑容,喝一口纯粹果汁,从舌尖甜到心里。现在再提起“农民”这个话题,我们眼前会展现一幅新的画面,那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画面:画中,有城市化的栋栋高楼、别墅,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有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更有农村人那充满幸福的笑脸。

具体详述农村的实际变化,此变化与国家政策以及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系,论述清楚就能得高分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怎么写好写

在图书馆里面的数字资源查就行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 1、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79―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 6%;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翻了一番。全省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6亿元,比上年增长1%,加快26个百分点。 2、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2003-2006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和0%。2006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23亿元,比2002年增长0%。2007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41万人,增长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89万人,增长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1万人,比上年增长9%; 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元,比1978年的9元增长1倍,平均每年增长5%。其中2001―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3%。 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元增加到3元,增长了27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四个“一号文件”,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支持扶植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仅因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政策性补贴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农产品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提升,使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2元和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1%。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6元和31元,分别增长30倍和1倍,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和8%。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元,比上年增长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4%、2%和8%。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8元,比上年增加33元,增长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5%、5%和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0个百分点。 3、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湖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进一步提高,达7%,比上年提高了98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4%上升到了8%。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平方米,增长8%;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更加优雅、舒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2%提高到了3%;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达5%。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了1%,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3%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和空调取暖。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户比重比上年明显减少。居民水、电、燃气的开支也逐年增长。200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24元,比上年增长2%。 200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3元,比上年增加39元,增长8%。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购、建住房和装饰装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电支出增加较多。其中,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92元,增加49元,增长9%;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9元,增加5元,增长9%;购买生活用水用电支出人均11元,增加07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增长3%。农民在居住面积得到满足以后,主要是转而改善住房质量,装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设施的多了。有5%的农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调,有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网,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4部,移动电话机6部。 4、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数字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但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总是落在城镇居民之后。如4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农村居民仅为96%;城镇居民家一户有3-4台空调较普遍,农村仅3%的农家有空调;在农民家里换上了大彩电的同时,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换上了高清晰的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城镇居民几乎家家有洗衣机、电冰箱,农村每百户仅有洗衣机76台、电冰箱54台。城镇27%家庭用上了家庭网络,农村乡镇才开始起步。城镇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农村电话机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2部和73部。城镇居民盼汽车,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1台家用汽车;农村居民则买摩托,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05辆,比1996年增长9倍。 (三)城乡教育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长。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总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1%,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长7%。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5%,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长2 %。 3、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县级行政区均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6%,比2000年提升1个百分点。 (四)“病有所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1、城镇职工医疗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50万人,比增长7%。其中,在职职工62万人,退休人员95万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从2003年开始,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沙县、华容县、桂阳县、涟源市、花垣县等5个县(市)进行试点,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加了3个、29个和56个试点县(市)。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92亿元,比2006年增长3%,其中各级财政补助98亿元(中央1亿元、省级02亿元、市县级86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94亿元。2007年,全省总共补助21万人次,补助支出91亿元,人均住院补助79元,较2006年增加54元。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8%的参合农民选择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75%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助资金流向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农村卫生医疗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开展了城镇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长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万人,比上年增长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0万人,增长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0万人,增长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万人,增长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1万人,下降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亿元,增长9%;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1亿元,增长0%。 2、农民工工资支付基本得到保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经建立保障金专户3000余户,累计存入保障金近18亿元,已支付农民工工资近15亿元,解决了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3、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当时只停留在对农村特困户的定额救助上。2000年以来,有条件的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6个非行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财政厅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2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万人,月人均补差96元,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万人,月人均补差30元。 4、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财政投入574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万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 5、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慈善组织逐渐壮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会66家,慈善会81家,红十字组织3761个,社会救助接受站(点)1600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商业保险发展较快。2007年,湖南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2%,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82亿元,增长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73亿元,增长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61亿元,增长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14亿元,增长9%。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怎么写好写啊

具体详述农村的实际变化,此变化与国家政策以及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系,论述清楚就能得高分

一)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 1、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1979―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特别是2004年以来连续4年保持在11%以上。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9000亿元,达到9145亿元,比上年增长4%,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 6%;第二产业增加值16亿元,增长6%;第三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14405元,比2000年增长109%,翻了一番。全省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亿元,增长2%。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6亿元,比上年增长1%,加快26个百分点。 2、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湖南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2003-2006年,全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1万人,年均分别增长1%和0%。2006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23亿元,比2002年增长0%。2007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41万人,增长1%。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89万人,增长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1万人,比上年增长9%; 09万户城镇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3、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元,比1978年的9元增长1倍,平均每年增长5%。其中2001―2007年,年均增长达到3%。 从1978年到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元增加到3元,增长了27倍多,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倍,实际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四个“一号文件”,增加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的支持扶植力度,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不仅因发展生产、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政策性补贴也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农产品价格在这一阶段大幅提升,使得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4年到2007年4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 (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消费水平逐年提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72元和3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和1%。与1978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了16元和31元,分别增长30倍和1倍,扣除价格因素,平均每年实际增长5%和8%。 2、消费结构逐步升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2元,比上年增长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和食品支出分别增长4%、2%和8%。城镇居民消费已从生存型的温饱消费逐步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服务性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步增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8元,比上年增加33元,增长1%。其中,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增长5%、5%和8%。受猪肉等主要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全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6%,分别比上年提高2个和0个百分点。 3、居住条件继续改善。1998年房改以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取消了延续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制度,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全面实施,给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带来了重大转变,购房和居住支出已成为居民家庭主要的一次性大笔支出。住房消费成了家庭的重大消费之一。调查表明,2007年在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湖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进一步提高,达7%,比上年提高了98 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商品房的比重由上年的4%上升到了8%。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增加,居住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到2007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 71 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9平方米,增长8%;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居民住房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向宽敞舒适转变。许多家庭做到了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随着居住面积的增加,住房条件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越来越高。许多家庭空调、水电、供气等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更加优雅、舒适。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饮用水的情况进一步改善,饮水以矿泉水和纯净水为主的居民比重由上年的2%提高到了3%;拥有独用自来水的居民家庭普及率已达5%。从居民家庭的卫生、取暖设备来看,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了1%,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3%的居民家庭用暖气和空调取暖。从炊用燃料使用情况来看,有69 %的家庭用上了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煤和其它燃料的居户比重比上年明显减少。居民水、电、燃气的开支也逐年增长。2007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24元,比上年增长2%。 2007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3元,比上年增加39元,增长8%。居住支出增长,主要是由于购、建住房和装饰装修生活用房以及生活用水用电支出增加较多。其中,购买建筑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92元,增加49元,增长9%;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支出人均19元,增加5元,增长9%;购买生活用水用电支出人均11元,增加07元,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增长3%。农民在居住面积得到满足以后,主要是转而改善住房质量,装修住房的多了,改善和增加住房设施的多了。有5%的农民家庭有了冷暖空调,有40%的家庭安装了有线电视网,农村居民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话机4部,移动电话机6部。 4、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数字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逐步饱和,居民家庭中用品消费特别是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势头逐年减缓。在传统电器降温的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新兴家用耐用品如移动电话、电脑、空调、平板电视等,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消费”热点。但农村居民的耐用品消费总是落在城镇居民之后。如44%的城镇居民家庭有电脑,农村居民仅为96%;城镇居民家一户有3-4台空调较普遍,农村仅3%的农家有空调;在农民家里换上了大彩电的同时,许多城镇居民家庭换上了高清晰的液晶电视机、等离子电视机。城镇居民几乎家家有洗衣机、电冰箱,农村每百户仅有洗衣机76台、电冰箱54台。城镇27%家庭用上了家庭网络,农村乡镇才开始起步。城镇不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农村电话机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分别达到32部和73部。城镇居民盼汽车,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1台家用汽车;农村居民则买摩托,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05辆,比1996年增长9倍。 (三)城乡教育条件逐步改善,义务教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1、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快速增长。据2006年人口抽样调查,在全省总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1%,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教育程度的由2000年的2926人增加到4732人,增长7%。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全省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5%,比2000年提高8个百分点;平均每十万人中,高中教育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11177人增加到12982人,增长2 %。 3、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已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所有县级行政区均通过“普九”验收,人口覆盖率达100%。全省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口占6%,比2000年提升1个百分点。 (四)“病有所医”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1、城镇职工医疗基本能得到保障。2007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50万人,比增长7%。其中,在职职工62万人,退休人员95万人。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点到面逐步铺开。从2003年开始,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长沙县、华容县、桂阳县、涟源市、花垣县等5个县(市)进行试点,2004年、2006年、2007年分别增加了3个、29个和56个试点县(市)。据统计,2007年,全省共筹集到位资金92亿元,比2006年增长3%,其中各级财政补助98亿元(中央1亿元、省级02亿元、市县级86亿元),参合农民个人缴费94亿元。2007年,全省总共补助21万人次,补助支出91亿元,人均住院补助79元,较2006年增加54元。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医难问题。8%的参合农民选择在县、乡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75%的参合农民住院补助资金流向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有效地拉动了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形成了农村卫生医疗体系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3、开展了城镇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08年1月份,长沙、常德、湘潭三市的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 (五)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有所提高 1、城镇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万人,比上年增长7%;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0万人,增长2%;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0万人,增长4%;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万人,增长7%;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1万人,下降1%。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亿元,增长9%;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1亿元,增长0%。 2、农民工工资支付基本得到保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自2004年以来,湖南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截至2008年初,全省已经建立保障金专户3000余户,累计存入保障金近18亿元,已支付农民工工资近15亿元,解决了大规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3、开展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6年湖南省就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当时只停留在对农村特困户的定额救助上。2000年以来,有条件的地方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7年,全省122个县(市、区)和16个非行政区全部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财政厅数据显示,2007年,全省共筹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22%;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保障了城乡低保家庭和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全省城市低保月平均保障134万人,月人均补差96元,农村低保月平均保障110万人,月人均补差30元。 4、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2007年,省财政投入5740万元,其中预算安排500万元、福彩公益金安排5240万元,支持全省285所敬老院的改扩建工作。 5、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事业发展加快。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湖南省慈善组织逐渐壮大,到2006年底,全省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11973家,其中基金会66家,慈善会81家,红十字组织3761个,社会救助接受站(点)1600个,“慈善超市”、“爱心超市”285家,初步形成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商业保险发展较快。2007年,湖南省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31亿元,比上年增长2%,为近五年最高增幅。其中,财产险保险保费收入82亿元,增长8%;寿险保险保费收入73亿元,增长8%;健康险保险保费收入61亿元,增长4%;意外险保险保费收入14亿元,增长9%。

——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稳定和提高商品粮供给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扶持制度,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制度,增加补贴数量,扩大补贴范围。探索粮食生产投入品补贴的有效方式,控制种粮成本上升。健全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制度,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标准水平。——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改良,改善畜产品品质。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天然草原保护等工程。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升水产品质量档次。——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调整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值税高征低扣的政策。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和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建立健全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优先制定保障质量安全、保护资源环境等农业标准,推动强制性标准向技术法规的转化。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从源头控制入手,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力度,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不合理使用造成的污染。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建立起“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等。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政治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农业问题。因此,对农业的重视,是我国政治发展是否明朗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的现状如何?党中央在农村的地位和可信任程度是很高的。农民淳朴的本性,仍然将党中央确立为主导力量。但是,基层党群关系是不好的。群众的主要问题是对基层党员的行为不信任:腐败、损公肥私等。 基层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几无:导致的结果是党在农村没有号召力。农村干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解决当地农村的实际问题,不能对当地农村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导致的结果是:多少年,还是一个样。另外,农村干部基本上不能各司其位,并且,农村干部的职位繁多并且参差不齐,这个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农田的规划问题。原先农业收取农业税,很多人闲置自家农田外出打工,村级组织对田地重新规划;等到农业税免征,民工有返乡归农的,但是没有田产了。电视是在休闲的时候用来消遣的。广播通讯最大的好处就是范围广、及时,并且对于广大识字不多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工具。农民几乎都没有什么精神信仰,空虚。信教的不少。农村成为了异端思想的宣传对象。教育停止不前。农民有多少知识,是从前期学校里获得的;从父辈,乡俗里习得得。除此以外,另外获取得具有教育意义得东西很少。农村封建迷信色彩有些地方强,有些地方弱。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论之。农村乡校合并。就是一个村和另一个或几个村合并办一所小学。导致儿童教育得一系列问题得出现:辍学、厌学等。主要是农村通往乡镇得大道和田间得小道。大道是乡镇得主渠道,但一般都不发达;小道是农业播种收割得必经之地,不发达(最严重)。这些影响农业生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提升农机化水平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机产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到已经形成内燃机、拖拉机、运输机械、收获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诸多小行业,并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农业机械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农村中的应用加快了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革新,这些都促进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纵观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和使用现状:我国地大物博,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耕地有15 亿亩,但农业机械使用比率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低,如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在 2008 年我国南方水稻收割机的运用比率才 20%,因此我国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潜力还很大。随着我国农村产业化进程推进,在今后农村使用农业机械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农村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在购买农业机械方面也很难像城市人群那样集中购买,这就导致农村市场农业机械购买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非常突出。第一,农村区域间购买农机的水平不同,而且农村平原、丘陵、草原、山川不同地形对农机产品的需求也不同。第二,农村即便同一区域内不同农户富裕程度不同,所以在购买农机时也存在差异性。第三,我国农村市场也具有层次性,大致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平原、西部内陆三层阶梯市场,这三层阶梯市场的农民们在农机消费上的消费心理、消费结构上也存在不同。农村的农民由于较大多数还保留着浓厚的小农思想,而且农村比邻而居的居住特点也导致农民之间有着浓郁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往往一户农民有何风吹草动都会把信息传播给其他农民。因此,一户农民购买了什么好的农业机械,通常很快别人家也会知晓并仿效,从而形成良好的示范性作用。农村的农民消费观比较淳朴,农业机械消费市场还处于功能性需求阶段,即农民主要强调产品的实用性和物质利益,不太重视产品的个性展示和美观价值。而农民的这种功能性消费观念对于农业机械产品需求的表现主要有:一是农业机械的实用性,农民比较重视农业机械的产品性能,并能适应农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环境,不太观注农机的美观性;二是农业机械的价廉性,在保障农业机械实用和耐用的前提下,农民要求农机价钱越便宜越好,如果两款农机的基本功能一致,农民肯定是选择价位较低的那款;三是农业机械的简便性,农民一般文化程度都不高,在农业机械使用上只强调农机具备基本的简单功能即可,比如农业机械中的联合收割机,农民大多只要求把小麦等收割干净就行,对于联合收割机的其它功能并不注重,而且农业机械易操作、易修理可能更被农民欢迎。农业农村技术与服务凉山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各种食用菌栽培种植技术培训、各种名贵药材种植技术培训、销售各种药材种子、种苗,销售各种菌种、销售各种花草种子、销售各种林木种子、销售各种草坪种子;在凉山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购种子种植的免费种植技术培训,专业农业农村项目技术服务。

农村发展的现状论文题目怎么写好

下列这些方面不知道对不对 祝你成功1.掌握当代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包括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人类学及发展管理等范畴在内的综合的分析方法;3.具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农村区域、社区分析、规划、计划实施、监测和评价等方面的技能;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发展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高效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2。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农业定位思考3。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

知道有几本期刊上的文献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你可以看下(农业科学、可持续能源、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或者也直接去他们出版社的官网找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