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4-07-08 14:25:05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1926年以来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特点日本自进入昭和后,开始了新的经济建设。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的恢复并发展是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道路上呈现着自己的特色。值得分析很反思。(一)呈一定的周期性 自日本长期锁国时代结束踏出进入近代国家形成的第一步——明治维新(1686年)以后,“日本历史的大转换基本上是以40年为一周期产生。”自开国以来,日本最先着眼的就是本国与欧美先进国在经济力、军事力方面的差距,自明治维新的时的政策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根据这个政策提高国力,从明治维新开始40十年左右的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开始日俄战争(日露战争),第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库页岛和关东州,一跃挤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大正三年(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中以联合国方参展的日本,投入的战费很少,相反军需的增大迎来了好的景气。但是,在这之后,日本也进入了世界经济集团化的队伍中,强化了对中国的殖民地政策,终于进行了太平洋战争为终止的入侵,迎来了“破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昭和20年(1945年),从日露议和开始算起整整四十年。(二)企业中股东的存在感很弱 与美国的企业结构不同,日本股东的存在感很弱。在美国,并购变得日常化,与此相对的市民的指责声不再变大的是因为企业、股东、从业员的关系,与日本有着结构上的不同。日本的公司,不只是股东,还有雇员、从业员们一起合力所组成的,也就是说,由于企业是一家的思想为基础,不经过当事者同伴的同意所进行的买卖是扰乱和平的。 另一方面,在美国,在股东看来,公司就是产生利益的商品。与此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让它增大,要另安排经营者的首脑,因此,把作为商品的公司自由买卖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样的差距,使得劳资协调在日本的已显现。在欧美,一旦经济变得不景气,首先先不做劳动者的裁员,极力维持给股东的分红和给住院的奖赏,但是在日本,首先抑制的是给股东的分红,削减给员工的奖赏,只是极力回避对从业员的解雇。“也就是说,日本的有限公司与股东相比,更加重视企业结构成员利益,与美国型的重视股东利益、分红优先主义形成了极大的对照。”(三)情报通信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一大基础“无论情报通信领域是否有所扩展,都决定了日本的经济去向,这么说一点一点也不过分。” 换句话说,只要该领域不能拉动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到此为止,仅仅是语言上的情报化社会是劳而无功的,那是由于现实上的经济活动并没有跟上。因此,就一部分来说,会出现情报化其实不能够赚取金钱这种失望的声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NTT到VAN,情报通信产业成为了非常有地位的广泛的产业,如果照此继续良好发展下去的话,它所波及的效果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四)高桥财政的特点高桥财政具有三个特征:1、禁止黄进出口,降低日元汇率。然而,尽管交易条件对日本来说是不利的,由于日本企业希望赚取日元,所以,只要能够扩大出口,多赚取日元,就能刺激国内的景气,有助于摆脱萧条的现状。低汇率虽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是的确刺激了国内出口产业。2、低利率。由于活期贷款利率是金融机关之间的短期利率,因此,可以说它是最能灵敏地反映出金融市场资金的获胜和不足。利率的下降不但使得贷款办事业的人容易了,股票的价格也有所提高。3、1932年至1933年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高桥财政从昭和九年后半年的时候起把重心移到了景气的‘安定’,因此才开始把政策向抑制财政支出的方向改变高桥财政是我国经济政策史上第一个凯恩斯式的政策。”如图2-3: (五)贫富差距较大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财阀,也有古河、大仓、浅野、藤田等二流财阀,还有许多更小的作为个人具有相当财力的可以说是个人资本家的大小富翁。当时的货币价值中,他们被称为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具有相当的财力。他们虽然担任若干公司的大股东,并兼任几个公司的董事,但平时基本不上班,只是参加董事会而已。然而,他们从公司里获取巨额收入,除获取红利外,还要从利润中提取董事的巨额报酬。而一方面,工人们的收入却少的可怜,许多工人住在贫困的大杂院里,身着蓝色的工装上班。从而形成了阶级对立的现实问题。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日本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货币政策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过分迁就行政干预和国际压力。 货币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宏观经济称定和国民福利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货币政策作为政治交易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及时,要抓住时机。对于日本的经济泡沫形成来说,日本央行由于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做出了误判,因此错过了货币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导致经济泡沫越来越大以致无法挽回。例如在198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很短暂的发展停滞,可以说这次萧条完全是日元升值的自然结果,市场会进行调整,日本经济也会很快的恢复增长68。但是,日本政府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对于这次短暂停滞做出了很危险的一个决定就是大幅调低利息,实行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是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发生后,其他欧美各国纷纷上调利率的时候,日本却没有采取相同的对策,而是推行低利率不变,一直到1989年以后,日本政府才将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此外货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性,政策的时紧时松会破坏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使经济变的更不稳定。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引起经济泡沫的膨胀,但突然收缩又可能使泡沫破灭。在泡沫极度膨胀无法支撑时,银行应先放松银根,然后再慢慢收缩,这样会给泡沫一个一个时间过程去慢慢的自我释放,而不是过于激烈无法控制。日本政府在1989至1990年实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做法无异于“休克疗法”,使日本经济彻底崩溃。其实由于泡沫经济中普遍存在这投机行为,而这种投机对于政策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更容易对经济造成不影响,避免不正当的政企关系影响决策。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结构总----分----总。先来个总体概述,介绍二战后日本的变化,建议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入手,综合概括,简明扼要,引出论点。之后分成阐述,原因如下:1,经济基础好:战后欧洲与日本的重建之所以这么快,主要原因就是其经济基础好,科技发达,因此战后得以快速重建;2,政治上亲美:广岛长崎两个原子弹,日本意识到了美国的强大,跟美国斗是没有好下场的,因此日本走上了“亲美反中”的路线,得到了老美的帮助和扶持。3,重视人才:日本打仗最惨的时期,派到前线的很多都是童子军,但是日本国内雪藏了数以万计的理工科大学生,这些人才为日后日本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4,美国的扶持:战后美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可谓不遗余力,慷慨解囊。欧洲与日本的迅速恢复离不开美国的支持。5,国共内战:这点看似关系不大,实际上很有猫腻。二战结束后,本来盟国决定,日本四岛由中、美、苏、英分区占领,但是由于英国忙着占领德国,中国打内战,因此最后变成了美国独占日本,客观上促进了上面的四个方面。6,国民素质:这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自身修养及素质,我们望尘莫及。战后全民上下同心,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分层阐述的时候要多去查找一些资料,提供一些史实及具体数字,增加说服力。最后再来个总结,“总之”或“综上所述”什么的,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有两个选题楼主可以考虑看看。日本的便当文化,主要针对两类人。一类是上学的学生,主要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虽然一般学校也有小的食堂,但是,学生们习惯自己带妈妈做的便当上学。为了让孩子们更有食欲,日本的妈妈还会把便当做成各种可爱的样子,比如多拉爱梦,KITTY猫之类的样子。同时也会注意便当的色彩和营养。如果选择这个课题,可以从妈妈对孩子们的爱这个角度来写,从便当可以看出日本妈妈们为了孩子们所做的努力。还有一类是上班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爱妻便当】了。一般老公去公司上班,都会带着老婆亲手做的便当。这个习惯是从日本战后重建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的日本年青一代为了重建国家,恢复经济,拼命努力。为了感谢在公司拼命努力的上班族,【爱妻便当】流行开来。这一代人也是日本人中最为努力的一代。两个选题都可以打感情牌,写出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吧。入手的时候从这两种现象入手,然后写出背后隐含的不同含义。应该就很不错了。即使是论文也不建议楼主写的过于生硬,所以先写故事,再写背后日本人的感情,亲情,一定会是一篇从小处着眼,让人想读下去的文章的。

日本经济发展史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在战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战争毁灭了日本42%的国民财富,经济混乱,物价飞涨,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借助占领军的巨大影响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稳定了通货膨胀,经济开始恢复,1953年接近战前水平。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8%。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中速增长期(1974—1991年)。受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靠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被迫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调整,重化工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这期间gdp年均增长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经济危机并走出困境期。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但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大国。受到企业效益恢复的刺激,设备投资逐渐复苏,雇佣及收入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改善。由于企业的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开题报告,不难的,只要用心,资料多

结构总----分----总。先来个总体概述,介绍二战后日本的变化,建议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入手,综合概括,简明扼要,引出论点。之后分成阐述,原因如下:1,经济基础好:战后欧洲与日本的重建之所以这么快,主要原因就是其经济基础好,科技发达,因此战后得以快速重建;2,政治上亲美:广岛长崎两个原子弹,日本意识到了美国的强大,跟美国斗是没有好下场的,因此日本走上了“亲美反中”的路线,得到了老美的帮助和扶持。3,重视人才:日本打仗最惨的时期,派到前线的很多都是童子军,但是日本国内雪藏了数以万计的理工科大学生,这些人才为日后日本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4,美国的扶持:战后美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可谓不遗余力,慷慨解囊。欧洲与日本的迅速恢复离不开美国的支持。5,国共内战:这点看似关系不大,实际上很有猫腻。二战结束后,本来盟国决定,日本四岛由中、美、苏、英分区占领,但是由于英国忙着占领德国,中国打内战,因此最后变成了美国独占日本,客观上促进了上面的四个方面。6,国民素质:这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自身修养及素质,我们望尘莫及。战后全民上下同心,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分层阐述的时候要多去查找一些资料,提供一些史实及具体数字,增加说服力。最后再来个总结,“总之”或“综上所述”什么的,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这个是历史问题吧?起步应该是在明治维新,然后就是一战胜利,二战失败,通过美国帮助重新发展,然后经济危机,到现在的萎靡不振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英文

写这个选材最好懂日语,在日本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便当的资料。如果你不懂,中文资料堪称少得可怜。去新战国联盟看看吧。

有两个选题楼主可以考虑看看。日本的便当文化,主要针对两类人。一类是上学的学生,主要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生。虽然一般学校也有小的食堂,但是,学生们习惯自己带妈妈做的便当上学。为了让孩子们更有食欲,日本的妈妈还会把便当做成各种可爱的样子,比如多拉爱梦,KITTY猫之类的样子。同时也会注意便当的色彩和营养。如果选择这个课题,可以从妈妈对孩子们的爱这个角度来写,从便当可以看出日本妈妈们为了孩子们所做的努力。还有一类是上班族。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爱妻便当】了。一般老公去公司上班,都会带着老婆亲手做的便当。这个习惯是从日本战后重建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的日本年青一代为了重建国家,恢复经济,拼命努力。为了感谢在公司拼命努力的上班族,【爱妻便当】流行开来。这一代人也是日本人中最为努力的一代。两个选题都可以打感情牌,写出一篇催人泪下的文章吧。入手的时候从这两种现象入手,然后写出背后隐含的不同含义。应该就很不错了。即使是论文也不建议楼主写的过于生硬,所以先写故事,再写背后日本人的感情,亲情,一定会是一篇从小处着眼,让人想读下去的文章的。

日本经济科技发展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你好啊,你的日本经济开题报告选题定了没?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吗?准备往哪个方向写?你的开题报告格式要求下载下来了没有?学校开题报告要求看了没有?因为每个学校开题报告格式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最后祝你选题顺利通过第一,你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现在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你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所以,你的硕士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第三,如何写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哟。

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②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③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结构总----分----总。先来个总体概述,介绍二战后日本的变化,建议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入手,综合概括,简明扼要,引出论点。之后分成阐述,原因如下:1,经济基础好:战后欧洲与日本的重建之所以这么快,主要原因就是其经济基础好,科技发达,因此战后得以快速重建;2,政治上亲美:广岛长崎两个原子弹,日本意识到了美国的强大,跟美国斗是没有好下场的,因此日本走上了“亲美反中”的路线,得到了老美的帮助和扶持。3,重视人才:日本打仗最惨的时期,派到前线的很多都是童子军,但是日本国内雪藏了数以万计的理工科大学生,这些人才为日后日本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4,美国的扶持:战后美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扶持和帮助,可谓不遗余力,慷慨解囊。欧洲与日本的迅速恢复离不开美国的支持。5,国共内战:这点看似关系不大,实际上很有猫腻。二战结束后,本来盟国决定,日本四岛由中、美、苏、英分区占领,但是由于英国忙着占领德国,中国打内战,因此最后变成了美国独占日本,客观上促进了上面的四个方面。6,国民素质:这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自身修养及素质,我们望尘莫及。战后全民上下同心,齐心协力,重建家园。分层阐述的时候要多去查找一些资料,提供一些史实及具体数字,增加说服力。最后再来个总结,“总之”或“综上所述”什么的,承上启下,总结全文。

日本经济发展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简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采取建立“政、官、财”的复合经济体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促进本国技术更新、实存贸易自由与保护民族幼稚产业等产业政策,使日本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这些政策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结合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造业,发展规模经济,保护和发展幼稚产业,加强政府职能等,以实现经济翻两番的目标。 半个世纪前,日本经济经过10年的恢复,进入高速增长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自1955年起,日本的国民生产总价值从172680亿日元增加到1975年的932596亿日元,(注:不同类型国家经济翻两番概况[M]青海人民出版社,)超过了英、法、西德,在20年中翻了两番。日本在短短的的20年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是国际国内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经济高速发展时的产业政策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政策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 1957年,日本政府在《新长期经济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一项基本政策。作为此计划的延续,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实施重化工业化的具体计划。政府为保证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在财政方面对重化工业采取优惠政策,在金融政策方面,通过建立“改善产业结构金融制度”,对重化工业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同时还通过银行为重化工业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来解决企业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的资金需求,而且政府的公共投资也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领域并服务于战略产业的发展。重化工业化的实质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1956~1973年的18年间,重化工业的设备投资大幅上升,钢铁、石油、化学三部门分别为178亿美元、85亿美元和147亿美元,而轻工业中最大行业纺织业总计投资仅为55亿美元。其次是大量引进重化工业的国外先进技术,占制造业引进技术的四分之三。”(注:(日)经济企划厅编经济白皮书[M]1979,) 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动了经济现代化的迅速实现。主要表现为:第一,带动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见表1)。   表1 日本三大产业占国内净产值的比重(%)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5年    1    6     6 1975年    6     8     5 资料来源:《不同类型国家经济翻两番概况》,青海人民出版社,第145页 进入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经济萧条,日本再也无法获取廉价石油,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美元危机又火上浇油,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日本政府赋予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新的涵义:从“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化,“知识密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产业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二)优先发展机械工业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动的中心内容。为此,日本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暂行措施法》(简称“机振法”)。“机振法”规定:机床、电动工具、轴承等14个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部门属于“特定机械工业”。发展特定机械工业所需资金,由政府给予保证。私人企业对特定机械工业进行投资,可享受减免税优待。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政府又将“机振法”延长了10年,继续扶持机械工业的发展,使机械工业在一些主要方面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由于机械工业的优先发展,日本的工业到70年代初已经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装备起来,机械工业的技术优势成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建立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它以制造技术的“高、精、尖”为特点,以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快速的产品技术创新为武器,创造了一个日本制造业的全球时代。 (三)引进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技术更新的“技术立国”战略 日本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时候,面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实行了以引进、模仿、改进、创新为主的吸收型技术战略。其主要措施有:(1)颁布了《外汇及外贸法》和《外资法》,将吸引外资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2)公布重点产业政策,引导引进技术流向石油、化学、电子、合成纤维等新兴工业部门。(3)政府挑选能承担引进新技术的大企业,给予法律保护。 技术引进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1955年到1970年的短短15年间,日本引进技术总计24918件,花费4亿美元,节省了60%的时间,90%的研究经费。(注:李毅产业结构调整与日本型新经济的探索[J]世界经济导刊,2002,(5))引进技术对日本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日本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改造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反过来进行出口创汇。1955年日本的技术出口已经略有收益,出口额占进口额的2%,到1960年为4%,1965年为2%,1970年为6%。1971年日本政府在其“7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表示向“知识密集性产业转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更受到重视,能力也越来越强,1975年技术的出口与进口之比已达近1∶4。(注:不同类型国家经济翻两番概况[M]青海人民出版社,) (四)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 1955年,日本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就要求其实行贸易自由化。而当时日本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实行贸易自由化对日本产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日本对原料部门首先实现自由化,使日本能够在国际上以低廉价格进口原料和燃料,到1963年8月,进口自由化率已达到92%。原料进口自由化使工业品价格下降,提高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对汽车、电子计算机、重型机械等重点产业实行贸易保护,直到1965年,电子、机械、汽车、钢铁、电力、石油等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并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能够抵挡国际竞争时,日本才逐渐实行贸易自由化。 另一方面,日本通过产业组织政策,加速企业规模的大型化和集团化,提高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以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政府的促进下,1964年三菱公司与三重公司合并;1966年日产汽车公司与王子汽车公司合并;1968年日商与岩井两大综合商社合并;1970年当时名列日本钢铁业第一和第八的八幡和富士两大钢铁企业合并。(注:小宫隆太郎等日本的产业政策[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合并后的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为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五)政、官、财复合体制 上述具体产业政策是建立在日本政府对企业的强力管理之上的。二战后,日本发展经济的起点比北美和西欧低很多。为了实观赶超,日本政府采取了“政、官、财复合体制”,即日本政府规划战略,银行根据政府的导向提供贷款,企业根据政府政策的导向制定发展计划和组织生产。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政府成为经济活动脉搏的启动中心。所以日本经济被称为“典型的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这种体制使企业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支持,但是也有很多弊端,如误导企业的发展,企业过分依赖政府,官企勾结导致腐败等等

一、1926年以来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特点日本自进入昭和后,开始了新的经济建设。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迅速的恢复并发展是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道路上呈现着自己的特色。值得分析很反思。(一)呈一定的周期性 自日本长期锁国时代结束踏出进入近代国家形成的第一步——明治维新(1686年)以后,“日本历史的大转换基本上是以40年为一周期产生。”自开国以来,日本最先着眼的就是本国与欧美先进国在经济力、军事力方面的差距,自明治维新的时的政策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根据这个政策提高国力,从明治维新开始40十年左右的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开始日俄战争(日露战争),第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欣然出面斡旋,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日本得到了库页岛和关东州,一跃挤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大正三年(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中以联合国方参展的日本,投入的战费很少,相反军需的增大迎来了好的景气。但是,在这之后,日本也进入了世界经济集团化的队伍中,强化了对中国的殖民地政策,终于进行了太平洋战争为终止的入侵,迎来了“破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昭和20年(1945年),从日露议和开始算起整整四十年。(二)企业中股东的存在感很弱 与美国的企业结构不同,日本股东的存在感很弱。在美国,并购变得日常化,与此相对的市民的指责声不再变大的是因为企业、股东、从业员的关系,与日本有着结构上的不同。日本的公司,不只是股东,还有雇员、从业员们一起合力所组成的,也就是说,由于企业是一家的思想为基础,不经过当事者同伴的同意所进行的买卖是扰乱和平的。 另一方面,在美国,在股东看来,公司就是产生利益的商品。与此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让它增大,要另安排经营者的首脑,因此,把作为商品的公司自由买卖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样的差距,使得劳资协调在日本的已显现。在欧美,一旦经济变得不景气,首先先不做劳动者的裁员,极力维持给股东的分红和给住院的奖赏,但是在日本,首先抑制的是给股东的分红,削减给员工的奖赏,只是极力回避对从业员的解雇。“也就是说,日本的有限公司与股东相比,更加重视企业结构成员利益,与美国型的重视股东利益、分红优先主义形成了极大的对照。”(三)情报通信产业成为日本经济的一大基础“无论情报通信领域是否有所扩展,都决定了日本的经济去向,这么说一点一点也不过分。” 换句话说,只要该领域不能拉动日本经济,日本经济就没有美好的未来。到此为止,仅仅是语言上的情报化社会是劳而无功的,那是由于现实上的经济活动并没有跟上。因此,就一部分来说,会出现情报化其实不能够赚取金钱这种失望的声音。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NTT到VAN,情报通信产业成为了非常有地位的广泛的产业,如果照此继续良好发展下去的话,它所波及的效果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四)高桥财政的特点高桥财政具有三个特征:1、禁止黄进出口,降低日元汇率。然而,尽管交易条件对日本来说是不利的,由于日本企业希望赚取日元,所以,只要能够扩大出口,多赚取日元,就能刺激国内的景气,有助于摆脱萧条的现状。低汇率虽然有其不利的一面,但是的确刺激了国内出口产业。2、低利率。由于活期贷款利率是金融机关之间的短期利率,因此,可以说它是最能灵敏地反映出金融市场资金的获胜和不足。利率的下降不但使得贷款办事业的人容易了,股票的价格也有所提高。3、1932年至1933年间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高桥财政从昭和九年后半年的时候起把重心移到了景气的‘安定’,因此才开始把政策向抑制财政支出的方向改变高桥财政是我国经济政策史上第一个凯恩斯式的政策。”如图2-3: (五)贫富差距较大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财阀,也有古河、大仓、浅野、藤田等二流财阀,还有许多更小的作为个人具有相当财力的可以说是个人资本家的大小富翁。当时的货币价值中,他们被称为百万富翁或者千万富翁,具有相当的财力。他们虽然担任若干公司的大股东,并兼任几个公司的董事,但平时基本不上班,只是参加董事会而已。然而,他们从公司里获取巨额收入,除获取红利外,还要从利润中提取董事的巨额报酬。而一方面,工人们的收入却少的可怜,许多工人住在贫困的大杂院里,身着蓝色的工装上班。从而形成了阶级对立的现实问题。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日本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原因,从深层次上看,实质上是一个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问题。从调整模式的角度进行制度和结构的改革来对应新经济的挑战,不仅是日本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中国经济发展中借鉴的问题。 从“宏观”角度货币政策应该是独立的,不应该过分迁就行政干预和国际压力。 货币政策的调整关系到宏观经济称定和国民福利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货币政策作为政治交易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及时,要抓住时机。对于日本的经济泡沫形成来说,日本央行由于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做出了误判,因此错过了货币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导致经济泡沫越来越大以致无法挽回。例如在1986年,日本经济出现了很短暂的发展停滞,可以说这次萧条完全是日元升值的自然结果,市场会进行调整,日本经济也会很快的恢复增长68。但是,日本政府却没有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对于这次短暂停滞做出了很危险的一个决定就是大幅调低利息,实行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是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发生后,其他欧美各国纷纷上调利率的时候,日本却没有采取相同的对策,而是推行低利率不变,一直到1989年以后,日本政府才将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紧缩性货币政策,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此外货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性,政策的时紧时松会破坏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使经济变的更不稳定。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可能引起经济泡沫的膨胀,但突然收缩又可能使泡沫破灭。在泡沫极度膨胀无法支撑时,银行应先放松银根,然后再慢慢收缩,这样会给泡沫一个一个时间过程去慢慢的自我释放,而不是过于激烈无法控制。日本政府在1989至1990年实习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做法无异于“休克疗法”,使日本经济彻底崩溃。其实由于泡沫经济中普遍存在这投机行为,而这种投机对于政策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所以货币政策的大起大落更容易对经济造成不影响,避免不正当的政企关系影响决策。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