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投稿百科

金融模式下物流发展探析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17 23:52:20

金融模式下物流发展探析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个经济金融类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选择:  1、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2、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3、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与改革  4、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5、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  6、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7、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思考  8、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制度研究  9、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10、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我国之借鉴

写概念性的东西(例如发展对策等),或者模式比较好写,不要写风险,不要模型,

金融物流吧,这个是比较新的,属于刚刚发展不久的。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中间环节,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中小企业贷款,可以通过物流企业进行。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业在服务内容和运作模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和其他物流服务,因激烈的竞争使其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微乎其微。而对于供应链末端的金融服务而言,目前还有许多值得开采和挖掘的空间。于是许多第三物流企业都在传统物流服务中竞相提供物流与金融集成化服务,并将此作为吸引客户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物流与金融结合的产品,不仅能促进物流体系高效运转,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经营利润,而且可以协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随着物流金融实践的深入,物流金融模式也逐渐丰富,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物流金融模式。物流金融的出现确实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流企业都可以开展物流金融,也不能随意选择开展物流金融模式,物流金融的开展是需要一定进入条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发展需要,可以在众多物流金融模式中选择适合自身现状和发展的模式。

你好,我们可以帮您完成这个论文,方便时告诉我论文的具体要求。

金融模式下物流发展探析论文

重点既要是针对我国这次的金融危机又要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大客户对物流企业在组织上造成了什么影响。

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货代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国际货代业的发展现状  国际货代企业数目增长迅速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6000多家,挂靠在这些正规货代企业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计实际数量应该有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其中,国有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30%。沿海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30%。从事国际航空货代业务的企业361家,占大约6%。目前,我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代企业完成的。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在2005年12月11日,由中国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按照该办法,中国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实行国民待遇。此举标志着外商投资货代服务最后一道防线(股权设限)也被解除,允许外商完全独资经营货代业务。我国国际货代业务对内对外完全放开,成为了真正的竞争性市场。  宏观经济环境良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7%,增速比上年加快3%,增幅均比上年加快。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755亿美元,稳居世界第3大贸易国位置。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 展望2007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我国国际货代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  二、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方式不合理  从货源结构看,国内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以承揽出口预付货为主,营销手段主要是靠比拼低运价和社会关系,而对已超过我国对外贸易比重80%的FOB(Free on Board)指定货(这些货物运输主要由全球网络优势跨国货代公司所控制),由于缺乏海外代理网络因素,往往力不能及。目前中小货代企业在运价、舱位等方面对承运人的过分依赖,以赚取差价和订舱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企业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细分,造成中小货代的业务可替代性强,客户稳定性差,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低下。  战略定位不清,缺乏发展规划  当前,全球的货代业都在向现代物流业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型,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市场变化,不断挖掘潜力,开发不同层次的物流增值服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大多中小货代企业管理理念仍然落后,提供的服务简单且范围小,服务方式单一,更没有主动细分市场,研究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心理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一直处于低层次的经营状态,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更不用说供应链的组织能力。  配套基础设施差,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货运代理属于服务业,基本上不存在行业壁垒,市场进入门槛低。我国很多货代公司都规模不大,企业的所谓信息化往往只是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以及利用办公室软件制作简单的表单文档,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外,制约货代公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人才。尽管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培训在不断发展,然而从业人员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据统计,中国现有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大约30万,但其中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货代业的竞争力。  市场秩序不规范  严格地讲,未具外经贸部颁发的国际货运代理资格批准证书的货代都属于非法货代,而我国仍有众多非法货代,这些非法货代常常为了争夺货源,对于大客户不惜降低运价,给予回扣,进行不正当竞争,而对于一些零星小客户,则利用他们对航运市场的不了解,巧立名目乱收费,也恰恰如此,他们能迎合一些货主的需要而能长期存在下来,使得货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合法货代企业生存空间因此越来越小。  四、加快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对策  合理配备资源,以物流为导向提供服务  完善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技术是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的保证。例如,采用条形码技术对货物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采用先进的物料搬运设备和识别系统,提高搬运效率,降低货损、货差等,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来制定物流服务方案,合理地配置资源。通过向顾客提供合适的成本节约、高质量和服务为先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和顾客双方满意。  细分市场,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对于中小货代企业来说,现有行业内的竞争者是同地区内经营方式相同的大型国有、中外合资的货代企业。他们有较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对此,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在货代服务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服务费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如给予物流方案的咨询等,立足国内并赢得市场。  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交换技术EDI、智能运输系统ITS等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对于货代企业,信息不仅仅包括单纯的与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只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代企业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应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一方面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与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手续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代理人等有这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  实行规模经营,走联合之路  对于小规模、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货代公司,可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竞争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以联盟整体名义进行市场竞争。通过联盟,企业可提高信用等级向银行贷款,规避一定的经营风险,可购置先进物流技术设施发挥规模效应,投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以较小的成本较大地改善信息化状况,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货物跟踪,实现效率化服务,降低单位物流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能力。  规范货代业发展的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规范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力量。政府部门应在货代业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高保障,集中精力从事行业的宏观管理及政策指导,完善货代业的管理法规,参照国际惯例,统一行业内的一些单证;加强国际货代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货主的管理,管住不法货代的源头,整顿非法货代的市场,制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相关政策法规应促使我国货代企业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的同时,努力创新,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占芳 货代物流业[J]2006中国物流年鉴,2006,12:409-  [2] 丁俊发 2005年物流运行情况通报[J]2006中国物流年鉴,2006,12:175-  [3]李戈 中国国际货运货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期 [EB/OL]  -/html/kjsj/html,2005-11-  [4]邓传红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J]物流技术,2006,8:28-29,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先须调研……组织机构应适应:“应变能力+成本降低”两大前提……

对旅游市场营销的探讨》 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我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合理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问题;对策;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深入发展,新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开始从新的经济增长点迈向新的支柱产业,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十分必要。 一、我国旅游市场发展概况 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市场在21世纪将进一步扩大,其不断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旅游的大环境逐渐优化,这些都为中国旅游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入境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将会继续扩大,亚洲是中国的最大客源市场,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过去,东南亚、日本的经济复苏,亚洲客源肯定有较大的发展;欧美远程客源国来华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国际旅游市场上,来自欧美的游客只是一个全球的平均水平,欧美来华旅游的潜力显然很大。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对出境旅游的政策是“适度发展”,但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自2000年因私出境的人数首次超过了因公出境人数。随着一批高收入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中国的出境旅游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出境的目的地也将由目前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近邻国家扩展到欧美发达国家。国内旅游市场:20世纪90年代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平均每年以5%的增长速度发展,城镇居民和农民的出游率不断上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节假日的延长,闲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会极大的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假日旅游的火爆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旅游的大众化、普遍化便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经接近于这一临界值,说明我国的大众旅游时代很快就要到来。按国际惯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收入的比例为1:8或1:9,,我国目前仅达到了1:35,潜力很大。中国的国际旅游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只及法国的一半,国际旅游收入还不到美国的1/5。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与西方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中国旅游业同样在承受着经济转型的洗礼,于是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必然经历一个由市场初级阶段向市场高级阶段转化的过程。虽然整个旅游行业的营销意识普遍不强,营销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旅游营销意识,有些地方因为政府行为因素造成体制问题、资金问题、利益问题大于营销问题等现象的存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的运作经验也随着一片“狼来了”的惊呼声进入了中国,这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将被有识之士通过与中国特色的有效“对接”,合理运用到我国的市场实践当中,从而有效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旅游资源第一国,又拥有着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且2020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目的地国。在这种供需双向互动下,中国的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消费需求总量迅速增大。据统计2001年我国国内旅游者为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3522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数将达到82亿人次,大致相当于每个国民一年出游5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6亿元,相当于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仅国内旅游的贡献就足以确立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2、国民的非工作时间更长,旅游休闲的机会更多。我国的“十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在“十五”期间将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合理调整居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3-4周,这就意味着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130-140天,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20年后,工薪阶层一年出游2——3次将成为寻常之事。 3、国民出游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出境旅游将成为国民的重要旅游活动。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将跃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随着消费出境旅游将从目前的边境、港澳、毗邻国家等近距离的出境旅游逐渐向中远程的洲际旅游转变,由目前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4、旅游消费渐趋理性化、个性化。“半军事化、拉练式、追求看最多景点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追求舒适静谧”为主要目的的休闲度假旅游和“体现个性审美”的民俗文化、生态环保、体育健身等特色旅游。出游方式也将从目前“随团出游”逐渐转向自行组织、自驾私家车的“自助旅游”。 跨入新世纪,旅游业正逐步由资源时代进入一个财智新时代。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新经济时代的现代旅游业,营销、知识、智力、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市场竞争的胜负。因而旅游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产业高效率的运营都离不开市场营销。显然,旅游市场营销,在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进程当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市场营销的涵义 旅游市场营销是通过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这样一个过程来以旅游消费需求为导向,协调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使游客满意,使企业获利的经济和社会目标。旅游市场营销的主体很广,包括所有旅游企业及宏观管理的旅游局。如:旅游景区、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以及旅游交通部门等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研究旅游市场营销无疑会对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导向由计划转向市场,但就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而言,在营销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一)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盲目削价竞争问题。许多旅行社把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抛开套汇问题,这一报价远低于成本。从表面上看,通过套汇赚取差额后,旅行社仍然有利可图。且不论其做法是否违法,如果以这样的营销战略长期进行营销,只会影响旅游企业的产品形象,损害旅游企业自身利益。另外,外团降价还会影响国内旅游收入。例,近几年来,由于东南亚团队价格偏低,致使该区潜在游客减少,旅游业收入相应减少,旅游业发展缓慢。 (二)旅游市场营销存在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予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现在绝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许多旅游企业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三)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问题。有的旅游企业为旅游者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诋毁其他旅游企业的声誉,有的甚至冒用其他旅游企业的品牌等等。(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坏了旅游企业形象,破坏了国家的法制,是旅游市场供需双方都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许多旅游企业除酒店行业外,大都采用的是承包经营的运作方式,特别是旅行社经营。许多经营者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法制化经营。经果造成因旅游合同未能履行而发生大量纠纷和旅游投诉。加强法制观念,用法律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是我国旅游企业应注意的问题之一。从长远来看,依法办事是保护旅游企业和旅游消费者双方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最终只会使双方受损,并且会破坏旅游企业的对外形象,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科技含量低的问题。系统性不强,没有把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运用到旅游市场营销当中去。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营销策略。没有高科技的旅游营销支持,会制约旅游业的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旅游企业在经营运用过程中,手工劳动较多,缺乏对高科技、新技能的运用。以旅行社日常业务为例,大都停留在对电话、传真的使用上,基本没有旅行社运用互联网辅助日常业务工作,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营运模式显然是不能跟上时代发展需要的。 (五)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中国的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的是短期的销售目标,而不是长期的营销目标。没有几个部门或旅游企业在年初即拥有自己完整的《年度营销计划书》,更别说近、中、长期旅游营销规划了。他们不熟悉旅游产品策略、旅游价格策略、旅游销售渠道策略、旅游产品促销策略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不太根据消费者需求心理去选择适合的推广对策、促销载体。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与营销计划尚停留在初级阶段,不能深度挖掘,更不用谈什么旅游市场营销计划控制、旅游市场营销成本利润控制、旅游市场营销信誉控制和战略控制。即便是对于推动作用较大的节事活动与公关活动的策划设计和执行方面,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节事活动或公关活动将带来巨大的眼前效益和未来的间接效益,然而,更多地方却并不深谙市场运作的妙处,或者抄袭照搬别人的模式,或者在自己管辖的地盘里“鼓吹”一番,将举办该类活动的真正意义颠倒过来,结果劳民伤财,却达不到促销的真实目的。 (六)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忽视旅游形象问题。旅游形象问题已成为各地一个较为头痛的普遍现象。而营销的主要诉求又是要将充分反映实际特色的旅游形象提炼出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传播予目标受众。但近几年国内在大力推销自身的形象特色时,由于没有认真分析旅游目的地文脉与地脉,不能充分根据市场需求来科学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以致于促销经费花了不少,游客量却上不来,旅游淡、旺季差异性极大,形象宣传口号雷同等等现象比比皆是,更不用说打造旅游品牌了。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要建立行业协会,制定价格标准。使各个旅游公司都能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有序竞争,对违反价格规定的旅游公司,行业协会应当给予相应的制裁。协会成员应当预先缴纳价格保证金,存到行业协会,当哪个公司出现问题,协会立刻扣罚该公司,同时,开除协会,协会成员单位不许同其协作。 (二)要积极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于一个长期发展的旅游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应包括:对游客售后服务满意程度的跟踪调查,获取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一个完备的资料库,以便今后在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时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另外,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为今后旅游服务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培训。在各级导游证考试当中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考核,鞭策导游人员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律意识。在旅游公司经营活动中,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定期深入旅游市场,常抓不懈。聘请监督员,微服探察,适时进行监管,对有问题的单位责令其限期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 (四)要注重发展、应用科技手段,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把互联网等引入旅游经营当中,使各个公司网络连接,作到信息通畅、快捷、方便,促进旅游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要有长期规划和发展眼光。注意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切实针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制定适合本公司的中、长期规划。根据旅游者消费心理,深入挖掘潜力,不断推出一系列有新鲜创意、有经济效益的营销策略,开掘新渠道,增加旅游公司的收益。 (六)要视形象为生命,把旅游公司的形象宣传作为一项工作目标。要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媒体,广泛宣传旅游公司和旅游服务项目、景点、产品;多组织展览、旅游形象大使巡游、旅游知识有奖竞赛、旅游摄影比赛、模特表演等,积极搅动旅游市场,让更多的人更加认识旅游公司和旅游景点。导游和其他旅游公司成员要在工作当中注意仪表、举止、言谈等,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恪守承诺,搞好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使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增加旅游收入。 五、未来旅游市场营销发展趋势 (一)中国旅游业的市场营销问题需要全面整合。需要用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解决当前的困惑,需要一根链条将各个环节有效链接起来,从而形成整体优势。这就需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念(TIMC)在旅游营销领域中的全面应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舒尔兹等人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被认为是市场营销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发展,被誉为“带领企业跨越21世纪的营销教战守策”。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传播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的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效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消费者对一个企业及其各个品牌的了解,来自他们接触到的各类信息的综合(包括媒体广告、价格、包装、售点布置、促销活动、售后服务等),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在于使企业所有的营销活动在市场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一对一”传播,形成一个总体、综合的印象和情感认同。这种消费者建立相对稳定,统一的印象过程,就是塑造品牌,即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提高品牌忠诚度的过程。因此,将这一超前的全新理念与中国旅游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研究一套系统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中国旅游业的市场营销问题,必将成为我们的旅游组织与企业制胜市场的法宝。将来政府与企业都需要整合营销,旅游业常常被称为政府主导的产业。政府不仅要主导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投资与建设,还应该主导市场。这同样需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目前,很多地方旅游主管部门,习惯于进行促销,而很少考虑进行系统的营销整合,也没有进行中长期的营销规划。(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我们认为,这是较初级的市场化运作。从长期、持续、有效的原则来看,政府应该主导市场的整合营销。运用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政府可以编制3-5年的旅游营销规划,以此指导省、市、县区域旅游营销体系的建设,并实现营销定位的长期性与分阶段实施。运用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政府也可以制定年度营销计划,以次取代现有的促销计划,使计划具有更系统的整合效果,达到更高的营销效率。企业进行旅游营销,则更需要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无论旅行社、景区景点或宾馆饭店,整合营销传播都是最现代的营销武器。通过科学的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充分运用产品改进和渠道调控的技术,整合所有传播渠道,可以实现企业高速发展。 (二)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凡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营销工作,就可称其为互联网营销,营销中的诸多要素如:品牌、渠道、促销等要素都会在互联网营销中体现,而互联网营销更为营销各要素带来新的形式与内容。也就是说,在营销工作中利用了互联网,我们就称作在进行互联网营销。互联网营销起源于90年代末期,欧美的一些企业率先利用全球网络(互联网)为平台展开营销活动。九十年代末兴起的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营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构成“21世纪营销领域的创新焦点”。 2002年的网络营销领域并没有发生什么惊人的事件,但正是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网络营销环境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网络营销基础环境进一步发展,上网用户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据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已达到4580万人,年底有望突破6000万人,互联网用户数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有利于网络营销的发展。 互联网营销的优势实质在于它的信息流的优势:高速即时,互动,全球性全天候,私人性。互联网通过将货币流和部分物流(比如软件)转化成信息流,将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扩大,并通过信息优势提高传统商品的流通效率和降低其流通成本。互联网营销在信息流方面的优势是传统营销所难以替代的。 我们可以看到,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企业可以廉价的成本寻得最好的供应商和最低的供货价格,以价格最低的原料制造产品,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互联网还能有效节约顾客成本:网络商城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张,里面可以陈列无限多的商品,消费者在网上可以很低的成本搜寻产品信息,并订货;网上销售,顾客只是下订单,商品的送交由卖方或物流公司承担,节约了顾客的精力和体力、时间成本。现代市场营销的焦点是顾客,为顾客节约成本就是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三)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但现实中,企业在实施互联网营销时应该根据企业当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比较互联网营销实施的投入成本和收益,以决定是否采用互联网营销,多大程度上采用互联网营销,如何将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互联网营销还存在着很多弊病,比如付款方式、邮件浏览率低等问题,所以说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需要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现在进入到营销主导时代的中国旅游业必须用科学、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来武装自己。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迅速朝健康有序的轨道高速发展。(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旅游市场融入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已经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致胜市场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将这个先进的理念与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同时要加强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的结合,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物流金融发展研究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选题难道不应该去跟你的老师商量吗,本科都读完了,连个毕业论文都不知道写什么题目

一、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系列1、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2、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4、关于汽车金融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5、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6、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7、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8、试论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解决9、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10、从次贷危机谈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11、关于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12、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13、关于财务公司的金融职能探析14、第三方支付体系研究15、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控制16、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17、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18、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19、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20、我国家庭理财方案的设计21、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22、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23、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研究24、我国典当业的融资功能研究25、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26、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潜在风险27、租赁业在我国的现状分析28、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与防范29、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作用分析30、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研究31、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32、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对银行发展的作用33、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34、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35、商业银行资产种类创新发展36、商业银行业务合同研究37、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用38、商业银行国外投资研究39、商业银行的QDII发展40、浅析巴塞尔信用评级方法对风险管理的作用41、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二、金融市场系列1、股票定价与价值投资研究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研究3、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4、我国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决议研究5、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6、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原则依据研究7、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研究8、股指期货交易开市场站的必要条件研究9、浅析IPO定价的合理性10、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11、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2、试论述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3、试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发展14、试探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问题15、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存在的问题研究16、我国创业板推出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研究17、论开通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影响18、未来美国股市趋势分析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19、经济长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分析20、对中国股市的成长性与投资机会研究21、市场繁荣与理性投资—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投资经验借鉴22、华尔街百年兴衰历程对中国发展金融市场的启迪23、中国从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借鉴24、试论中国股市的“股权溢价”现象w25、对股市同步现象的实证研究26、试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27、股市日期效应的实证研究28、对中国封闭基金之谜的研究29、股权溢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30、对中国公司购并行为及其效果的研究31、对中国股市的“势头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实证研究32、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现象探析33、对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与波动率的实证研究34、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35、股票价格波动问题研究36、债券信用评级问题研究37、金融衍生品定价问题研究38、外汇交易策略探讨39、外汇交易技术分析40、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41、债券投资策略研究42、股指期货套利交易问题研究43、黄金交易市场xian长分析与展望44、金融期货在我国开展的功能性研究45、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三、货币理论、政策、与监管系列1、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宏观经济态势分析2、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关系3、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研究4、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5、金融危机管理中的财政政策研究6、金融危机发生金融监管的责任分析7、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8、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效应与创新9、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改革研究10、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控的效应分析11、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研究12、新自由主义的货币理论褒贬分析13、金融创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14、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研究及实证分析15、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16、在新形势下,货币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17、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效应分析18、金融深化论在当代的适应性研究四、国际金融系列1、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政策建议2、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3、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4、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探析5、我国汇率衍生品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6、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7、国际结算在国内银行国际化服务中的作用8、国际结算中的风险研究与防范9、国际结算中的收汇考核案例分析10、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分析11、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及监管问题的探讨12、试论述我国如何应对国际热钱的流动13、关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问题探讨14、我国扩大对外投资的现状及趋势研究15、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成因分析16、关于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探讨分析17、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18、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特点分析19、个人海外投资研究20、企业海外投资技术研究21、公司海外投资的风险研究22、企业海外间接投资与股票、债券、基金研究23、美元、欧元、邓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其实分析24、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25、外汇洗钱的方式与渠道研究26、国际收支分析效应研究27、错误与遗漏数据及不明资金逾出研究28、新形势下我国外汇管理改革研究29、外汇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30、外汇交易防险工具研究五、其它1、影响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分析2、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3、网络金融的发展研究4、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5、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6、物流金融发展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的金融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经典金融经济学理论体系若干矛盾与重构思考  2、经济金融化与金融经济学的发展  3、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  4、“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专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5、对金融经济学的发展金融深化论  6、金融经济学十讲  7、货币金融经济学  8、金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演进——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研究范式之比较  9、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一个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考察视角  10、理查德·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贡献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数学描述及其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  12、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13、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股票市场稳定研究  14、金融经济学教程  15、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动态——基于1990—2011年间《金融学期刊》刊发论文的统计分析

物流金融发展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选题难道不应该去跟你的老师商量吗,本科都读完了,连个毕业论文都不知道写什么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金融经济学方面和证券有关的论文题目:  1、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与监管问题探析  2、中国股指期货投资的风险管理  3、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所要求的经营环境研究  5、股权投资基金研究  6、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研究  7、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研究  8、股指期货交易策略研究  9、物流金融发展研究  10、黄金市场投资策略研究  11、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12、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研究  13、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研究  14、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表现及原因探析  15、股票发行制度创新研究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的金融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经典金融经济学理论体系若干矛盾与重构思考  2、经济金融化与金融经济学的发展  3、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  4、“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专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5、对金融经济学的发展金融深化论  6、金融经济学十讲  7、货币金融经济学  8、金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演进——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研究范式之比较  9、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一个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考察视角  10、理查德·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贡献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数学描述及其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  12、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13、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股票市场稳定研究  14、金融经济学教程  15、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动态——基于1990—2011年间《金融学期刊》刊发论文的统计分析

可以参考一下这个 [报告名称]: 2009-2012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行业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 2008年11月15日 [报告页码]: 400页,图表150个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价 格]: 印刷版:7500元 电子版:7500元 印刷+电子:7800元 [英 文 版]: 印刷版:元 电子版:元 [传真订购]: 0755-28275109 [咨询电话]: 0755-28275109 报告简介 内容介绍 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由于这场金融危机仍处于持续发展中,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同样,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仍是未解之谜。 正是基于对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过渡的担忧,全球各国政府相继或联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除直接对金融机构的接管以及通过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以外,还涉及一些制度调整方面的内容,将可能给全球未来的金融发展造成一些长远的影响。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8%和 5%。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物流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局势下认识局势掌控方向,对物流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翔实的剖析,无论是对于中国物流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物流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那么,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形势下,我国物流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我国物流企业又该如何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应对策略呢?最重要的,又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呢? 本报告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行业相关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物流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世界金融危机整体发展局势,总结出金融危机的一般规律,进而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经济、政策、主要行业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并对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物流行业今后的应对策略,为物流企业在当前环境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行业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注:本报告将保持时实更新,为企业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提供最新资讯,使企业能及时把握局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报告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次贷金融危机分析 第一章 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 第一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新发展:从次贷危机到世纪性金融危机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世纪性”特征 二、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危机干预措施 三、7000亿美元拯救经济计划 四、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五、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发展阶段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二、美国金融危机原因的深层剖析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一、次贷危机的触发 二、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 三、危机从资本市场传导至信贷市场 四、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五、结论 第四节 美国次贷危机的前景展望 第二章 金融危机基本规律与研究 第一节 金融危机定义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分类 一、货币危机 二、银行危机 三、债务危机 三、资本市场危机 四、混合型危机 第三节 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与规律总结 一、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八、危机的发生机制和规律总结 第四节 历次金融危机分析 一、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政策简述 二、20世纪90年代北欧三国银行危机 二、日本1990年危机与政策简述 三、次贷危机下的中国经济与政策选择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分析 一、爆发的原因 二、发展阶段 三、影响 四、教训 五、亚洲金融危机十年 第六节 国际市场面对金融危机应对经验 一、美国证券市场几次著名危机的应对 二、日本金融市场危机的应对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应对 四、香港金融危机的应对 第二部分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第三章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政策影响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冲击多国实体经济 二、国际金融危机发展趋势及其国际影响研判 三、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第二节 2008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 一、今年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特点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七大对策应对国际经济变化 四、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第三节 金融危机对各地区经济的影响 一、北美 二、欧盟 三、亚洲 四、拉美 第四节 各地区应对次贷危机的措施 一、北美 二、欧盟 三、亚洲 四、拉美 第四章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政策影响分析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运行分析 一、金融危机下的经济运行 二、2008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三、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四、2008-2010年中国经济预测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政策选择 一、如何把握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 二、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各项措施 三、求解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 四、趋势预测 第三节 国际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应对策略 一、调整经济结构 二、扩大内需 三、保持政策的及时、灵活与有效 第五章 金融危机对主要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传导机制 二、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未来趋势判断 三、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建议 第二节 次贷危机对中国主要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证券 二、银行 三、保险 四、纺织 五、房产 六、钢铁 七、机械 八、汽车 九、能源 十、航运 十一、家电 十二、旅游 第三部分 当前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第六章 当前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业与物流行业的关系 一、全球金融业与物流行业的关系 二、我国金融业与物流行业的关系 第二节 当前金融危机对全球物流行业的影响 一、对物流行业本身影响 二、对物流行业相关行业影响 第三节 次贷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影响 一、对国内物流市场的影响 二、对物流出口市场的影响 第四节 次贷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大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 第五节 我国物流行业当前政策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第七章 当前金融危机对物流行业主要领域的影响 第一节 对物流产量的影响 第二节 对物流需求的影响 第三节 对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影响 第四节 对物流行业政策稳定性的影响 第五节 对国内物流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第八章 当前金融危机下对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当前金融危机下对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08年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三、2008年我国物流行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第二节 当前金融危机下对我国物流行业未来发展预测 第九章 当前金融危机对主要物流企业的影响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介绍 二、2008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 四、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优劣势分析 五、当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介绍 二、2008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 四、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优劣势分析 五、当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介绍 二、2008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 四、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优劣势分析 五、当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介绍 二、2008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 四、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优劣势分析 五、当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介绍 二、2008年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公司最新发展动态及策略分析 四、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优劣势分析 五、当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 第四部分 应对策略 第十章 我国物流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 第一节 政策角度 一、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调整 二、物流行业政策调整 第二节 上游市场角度 第三节 下游市场角度 一、国内物流销售市场应对策略 二、国外物流出口市场应对策略 第四节 企业管理角度 一、成本控制策略 二、定价策略 三、竞争策略 四、并购重组策略 第五节 我国物流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评价 第六节 物流行业应对危机策略 第十一章 当前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企业带来的机遇 第一节 金融危机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物流企业在危机中具有的竞争优势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为我国物流企业提供了并购国外企业的机会 第四节 金融危机导致部分经营不善的物流企业退出市场 第五节 金融危机给我国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带来机遇 第六节 物流企业如何从危机中把握市场机遇 图表目录 图表:主要金融机构报告的次按相关业务亏损 图表:美国抵押贷款信用等级划分标准 图表:美国的S&P Case ShiHer房价指数 图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主要购买方 图表: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资产减记前10位 图表:4家著名投资银行过去3个月内日均在险价值指数的变动情况 图表:次贷危机爆发后主权财富基金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注资 图表:TED息差的走势 图表:2006-2008年美国ABCP市场余额 图表:2006-2008年美国的季度GDP增速以及各部分的贡献 图表:2004-2008年美国商业银行坏帐率 图表:2004-2008年美国商业银行逾期率 图表:金融危机经济传导图 图表:美国1929年之前的贸易顺差累计额 图表:美国大萧条前后货币供给与商业银行信贷变动状况 图表:美国大萧条前后的工业生产与零售物价指数 图表:大萧条前后美国经济增长与股市表现 图表:大萧条前后道琼斯工业指数 图表:大萧条期间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 图表:美国大萧条期间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图表:日本1990年前后经济增长情况 图表:日本1990年前后资本流入与股市表现 图表:日本1990年之前信用出现了快速大幅增长 图表:日本1990年前后股指与东京地价指数 图表:日本1990年前后零售物价指数 图表:日经225指数 图表:日本通胀状况与趋势线 图表:美国经济增长在2001年出现大幅下滑 图表:美国2001年后的货币扩张 图表:美国广义货币占比不断创出1995年以来的新高 图表:2007年之前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长期维持高位 图表:1998年之后中国零售物价指数长期走低 图表:中国经济与日本(1990)、美国(1929)经济危机之前的相同点 图表:2007年10月-2008年11月节约商品交易所1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走势图 图表:1998年Ⅰ季度-2008年Ⅲ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工业增加值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999年1-8月—2008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月度累计同比增长率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出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与进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年同月=100) 图表:1999年8月—2008年9月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长率 图表:2008年1-8月我国对外贸易情况 图表:2008年1-8月房屋销售情况 图表:2008年M2与M1增速“剪刀差”达到06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图表:2008年固定投资贷款资金来源情况 图表:2008年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来源 图表:2008年1-8月主要行业累计亏损总额同比增长显著上升 图表:2008年1-8月主要行业累计从业人员同比增长回落 图表:2008年中国经济预测 图表:2008年1-6月中国对世界各大洲出口增速对比

物流金融发展研究论文选题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的金融经济学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经典金融经济学理论体系若干矛盾与重构思考  2、经济金融化与金融经济学的发展  3、汇率调整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  4、“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专访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陈志武  5、对金融经济学的发展金融深化论  6、金融经济学十讲  7、货币金融经济学  8、金融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演进——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研究范式之比较  9、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一个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考察视角  10、理查德·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贡献  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数学描述及其在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个应用  12、金融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13、基于金融经济学的股票市场稳定研究  14、金融经济学教程  15、金融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动态——基于1990—2011年间《金融学期刊》刊发论文的统计分析

写概念性的东西(例如发展对策等),或者模式比较好写,不要写风险,不要模型,

网上有的是啊,青岛鲁青达物流的网站里面也有很多

关于物流的论文选题有很多,学术堂在此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指明集团企业采购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舟山台客隆超市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3、诸暨市鹏程电器企业物流网络优化研  4、Eleven的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5、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整车和零部件物流整合研究  6、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环境及竞争对策分析-以某某德邦物流为例  7、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某某驷洋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  8、第四方物流发展策略研究—以传化公路港为例  9、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模式分析——以京东商城为例  10、电子商务条件下的逆向物流运作研究——以某某太平鸟物流为例  11、东阳兴国红木家具有限公司采购管理现状与改进分析  12、某某华商物流有限公司库存管理分析与改进  13、某某丽轩服饰采购管理模式研究  14、交运集团物流分公司库存现状分析及改进  15、快递企业从事电子商务实证研究  16、某某北仑加贝超市配送方案优化研究  17、某某德丰电机有限公司的物流外包决策分析及风险防范  18、某某地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策略研究  19、某某市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企业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以金路达袜业为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